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新课标(共27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新课标(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6171c06edb6f1afe001f20.png)
课文讲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3、面对这位饱经风霜的车夫,鲁迅是怎么做的?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
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 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 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 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
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切、怜爱、同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这里为什么用两个“清清楚楚”?
强调当时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 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 叹了一口气。
有着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课文讲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就是这样一位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勇敢斗士,悄然与世长辞了,
在万国殡仪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
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
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作者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课件【最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课件【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b71a32184254b35effd3475.png)
谈《水浒传》 放花筒
关心女佣
说说课文中的鲁迅 给你留下了什么样 的印象?
深切怀念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 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 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 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 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深受爱戴
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
从哪里感受到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
自己想得少?
语言描写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 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别人指的哪些人?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 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 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 地掉下来。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 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 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齐读这句话,思考:
26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学习提 示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 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结合资料和同学交流: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 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新年万象更( )新,我们要 抓住新的契机,加倍努力,让我们的 生活变得更( )加美好。
zā
zhá zhā
他从鱼钩上取下鱼时,鱼拼命挣
扎( ),鱼钩扎( )破了
他的手,他随意包扎(
)了一下。
连一连
恍然大悟 追悼 饱经风霜 张冠李戴 吊唁 囫囵吞枣
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人教版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219c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a.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及赏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去世了,许多人来悼念他。
我望着来来往往的吊唁的人,想到我从此就失去了这样一位亲人,心里十分悲痛。
记得有一天黄昏,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伯父家。
在伯父家门口,我看见一个黄包车夫坐在地上呻吟,他的脚被玻璃片扎破了,血流不止。
伯父走过去,弯下腰,仔细地查看了他的伤口,然后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这伤势不轻,得赶紧去医院治疗。
”接着,他掏出一些钱给了黄包车夫,让他去医院看病,并嘱咐他在家好好休息。
回到家里,我问伯父:“伯父,您为什么对那个黄包车夫那么好呢?”伯父严肃地回答:“我们都是人,应该互相帮助。
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就会变得冷漠无情。
我们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就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做人要有爱心,要有社会责任感。
赏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亲眼目睹伯父鲁迅先生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的事件,展现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和人道主义精神。
课文首先以鲁迅先生的去世为引子,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痛之情,也引起了读者对鲁迅先生的好奇和敬仰。
接着,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件,描绘了鲁迅先生的善良和热心肠。
他对受伤的黄包车夫的关心和帮助,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深同情。
在与作者的对话中,鲁迅先生的话更是深入人心。
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指出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鲜明。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让读者深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同时也启示我们要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7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7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d3d921c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0.png)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鲁迅自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
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
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
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
终于,因为我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人教版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
![人教版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907a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8.png)
人教版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大意,掌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鲁迅先生的品质和精神。
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热爱祖国、关心民生、勇于改革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 分析鲁迅先生的品质和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联系实际生活,深入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和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掌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品质和精神,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5. 拓展阅读教师推荐相关的课内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自主阅读,完成课后练习题。
3. 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素材。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阅读感悟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和亲情观念等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 鲁迅先生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
3. 课内外阅读材料推荐。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亲情观念,使他们学会尊敬和关爱亲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授课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授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eb955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3.png)
按照一定的标准给这几件事分一分类。 按照对象分: 与“我”有关的:谈《水浒传》、 谈“碰壁”、放烟花。 与他人有关的:救助车夫、关心 女佣。
按照获取信息的来源分: 听说的:关心女佣。 亲身经历的:谈《水浒传》、 谈“碰壁”、放烟花、救助车夫。
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选材 来描写伯父鲁迅先生,让我 们更全面地认识了鲁迅先生, 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
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我知道“四周黑洞洞的” 比 喻 ____当__时__社__会__十__分__黑__暗____ , “ 碰 壁 ” 是 指 __鲁__迅__在__与__恶__势__力__作__斗__争__时__遭__受__了__挫__折__与__迫__害____ 。 从 这谈笑似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 _____自__信__和__乐__观_____的精神。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讲了关于
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朗读链接
课文讲了关于鲁迅先生的五件事。
用文中的原句来说一说鲁迅先生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再读课文,归纳标题
第 一 件 事 : 伯父借着和“我”谈论《水浒传》, 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 二 件 事 : “我”和伯父在饭桌上闲聊“碰壁”, 伯父借此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
第 三 件 事 : 除夕夜,伯父一家与“我们”一家快 乐地放烟花,伯父显露真性情。
第 四 件 事 : 在寒冷的天气里,伯父和爸爸救助受伤 的贫苦黄包车夫。
第五件事:女佣阿三回忆伯父对她的关心。
用小标题来概括一下这几件事的内容。 第 一 件 事 : 谈《水浒传》 第 二 件 事 : 谈“碰壁” 第 三 件 事 : 放烟花 第 四 件 事 : 救助车夫 第 五 件 事 : 关心女佣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199624f78a6529657d5317.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立志当早,存高远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7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7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23a3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a.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体会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2.过程与方法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的意思。
3.情感与价值激励学生选用“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常用词语应用写话,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和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课前预习1.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2.思考:课文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3.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了解鲁迅1.出示课件:鲁迅图像2.同学们,这就是——(生:鲁迅),板书:鲁迅先生,让我们带上“先生”二字再深情地呼唤一遍。
3.谁能根据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的资料用简洁的话介绍一下鲁迅先生。
4.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了解得还真不少,然而鲁迅先生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他的侄女周晔写了一篇纪念他的文章。
板书:我的伯父,题目叫做——(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5.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她已经称鲁迅为称“伯父”了,为什么还称他为“先生”?【利用图像、课题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了鲁迅先生,了解了题意】二、检查预习,学习词语1.通过预习,你画下了哪些想积累的词语,和同桌交流一下。
【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意识】2.出示生字词课件:追悼吊唁咳嗽敷药女佣水浒传殡仪馆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1)你理解哪个词的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是联系上下文还是查字典)(2)请你从以上四字词中,选一个词语应用说话。
【关注词语教学,让教学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想想:作者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中哪里读出来的?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四、学习第一段,体会受爱戴1.自由轻声读,圈画出鲁迅先生深受许多人爱戴的语句,从哪里看出他深受爱戴?(挽联多,花圈多,各色各样的人多)2.参考资料(课件出示以下内容),师配乐朗读:22日下午开始出殡。
人教六年级语文上册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
![人教六年级语文上册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ca9b3fcc1755270722086a.png)
24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③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hàn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④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 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 一点不像。”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①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 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 殡(bìn)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dào)他,向他致敬, 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 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 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 往往吊唁(yàn)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 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⑤“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 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上课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上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859bc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4.png)
补充资料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 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汇集到上海来。任 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远僻的村镇也响起了悲 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 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 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 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 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吊唁. (yàn yán) hú). √ √ 追. 悼(dào diào) h.ǎn) √
敷药(fú fū)
.
√囫 囵 (hū
.√
.
√ 约 翰 (hàn
.√ 硼 酸 (pén
péng)
2. 选字填空。 拥( (浙 详两( 悼( ( (
)护佣 ( )人 逝
( 张冠李戴 )
(3)形容忽然醒悟。
( 恍然大悟 )
(4)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 饱经风霜 )
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 可能是爸爸告诉他的吧。(修改病句) ______不__知___道__伯__父__怎__么___会__知__道__我__读___了__《__水__浒____ 传__》__,__大__概__是__爸__爸__告__诉__他__的__吧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伯父鲁迅先 生逝世九周年时写了一篇怀念他的文章, 让我们通过她的笔墨近距离地认识鲁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d1259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c.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也须要教师不断地锤炼,那么进展教学反思就势在必行了,那么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应当如何进展呢?我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为了营造剧烈的文化气氛,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我始终坚持情感体验去把握教材,在上课之前,我对教材进展了深化和独到的解读。
以悼念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关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那种博大的胸怀。
综观整堂课,详细表达在,用悼念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文本和扩展内容结合起来。
以反映鲁迅先生高尚品质的深受爱戴教育儿童顽固斗争随和和善怜悯群众关怀他人为小标题,将课文内容进展高度的浓缩和提炼。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恒久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
教学时,我设计周晔在追悼会上的这种情感,在预习检测这一环节用回忆引出每一个小故事,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上再返回到该句的诵读上,以形成一咏三叹的效果。
用这样的设计,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鲁迅先生的博大精神上来。
相互照应,让课更显精致。
在课堂进展的过程中,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是特别重要的。
救助车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让学生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
让学生去找寻鲁迅跪了多长时间,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
然后通过设计情境,自然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苦群众的怜悯。
最终反复诵读两个清清晰楚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当时忧国忧民的神情和给周晔留下的极其深刻的印象。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课标版】——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课标版】——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abd54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05.png)
燃放花筒
有一年的除夕,我们全家都到伯父家里去了。伯父买 了许多爆竹和花筒给我们。我们都胆小得很,没有一个人 敢放,伯父和爸爸就替我们放。他们每人捧了一大堆,走 到天井里去。我们掩着耳朵,躲在玻璃门后面,睁大了眼 睛望着他们。四扇玻璃门,我们三个和海婴一人占一扇。 伯母和妈妈站在我们旁边。
慈祥、率真,热爱生活
救助车夫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 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 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 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对贫苦人民的关心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 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 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 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 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 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 口气。
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
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
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伯声父痛去哭世。后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 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我满”了整看间到屋他子深。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 人,有学生,各色各受样很的多人都人有的。爱那戴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
爸爸放的是爆竹,声音真大,可怕极了,虽然关紧了 门,掩住了耳朵,也照样听得见。我们紧张极了,气都不 敢透一口。
爸爸放完爆竹,轮到伯父放花筒了。火花在我们眼前 飞舞,艳丽的色彩映照在伯父的脸上。我突然注意到他脸 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 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 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
人教版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
![人教版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22471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1.png)
人教版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坚定的信仰和为民族进步事业作出的贡献。
(2)学习鲁迅先生勇敢面对困难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概括文章的主旨,提取关键信息。
(3)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概括文章的主旨。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拓展知识面。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
![人教版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0656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f.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人教版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了解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 分析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品质。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了解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崇高精神。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在上节课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课堂练习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崇高精神。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作文写作:评估学生在作文中对鲁迅先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小结: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
(作者年轻小,不鲁迅先生话的含义)
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在座的人为她天真,幼稚的解说而感支好笑)
3、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外外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精神.)
4、作者回忆了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讨论:
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
(“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4、小结:这个故事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车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恨.
三、学习第五段.
1、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其人
他的事迹
他的品格
作业设计:
一、抄词.
追悼正月爱抚逝世搞不清楚张冠李戴
愉快碰壁微弱咳嗽饱经风霜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囫囵( )( ) ( )然大( ) 三( )半( )
( )经风( ) ( )声( )哭难以( )受接连不( )
三、阅读句子并作答.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来……扎好绷带.
⑴这片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段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个动作词.
⑶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