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
地形坡度对岩石风化作用强弱的影响
![地形坡度对岩石风化作用强弱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1320e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6.png)
地形坡度对岩石风化作用强弱的影响
首先,地形坡度会影响岩石的水分和溶液运动。
在坡度较缓的地形上,水分会逐渐渗透到岩石内部,形成水力压力,促使岩石颗粒的逐渐脱落,
从而加剧了物理风化的作用。
而在坡度较陡的地形上,水分往往以沟流的
方式快速流失,降低了物理风化的作用。
其次,地形坡度也会影响到气候条件。
在坡度较缓的地形上,由于水
分更容易积聚,气温和湿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化学风化的发生。
而在坡度
较陡的地形上,雨水往往迅速流失,导致该地区的气温较低,湿度较干燥,减少了化学风化的发生。
此外,地形坡度还会影响到岩石的紫外辐射和风蚀作用。
在坡度较缓
的地形上,岩石往往会暴露在阳光下较长时间,紫外辐射强度较大,加速
了岩石表层物质的氧化和分解。
同时,坡度较缓的地形对于风的阻挡较弱,风蚀作用也相对较小。
而在坡度较陡的地形上,岩石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
较短,紫外辐射强度较低,减缓了岩石的风化作用。
同时,较陡的坡度对
于风的阻挡较大,风蚀作用也相对更强。
最后,地形坡度还会影响到岩石风化产物的运移和堆积。
在坡度较缓
的地形上,由于水分在岩石颗粒间形成的水力压力,以及较弱的阻力,风
化产物往往更易于被水流带走,迁移到下游地区形成沉积物。
而在坡度较
陡的地形上,由于水分的快速流失和较大的阻力,风化产物往往更容易堆
积在坡面上,形成土壤。
总之,地形坡度对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是复杂的,并且各种因素之间
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在实际研究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地区的气候、降水、植被等因素,以全面地理解地形坡度对岩石风化作用强弱的影响。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14fe5f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6.png)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1. 强风气候条件风化是地球表面岩石和土壤逐渐分解、破碎和溶解的过程,其中强风气候条件是导致风化作用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强劲的风可以带走岩石表面的细粒物质,使岩石表面暴露出更多易于风化的新鲜岩石。
此外,强风还可以加速水分蒸发,导致土壤干旱,进一步加剧了风化作用。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也是导致风化作用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球表面温度升高,降水模式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会导致降水量和频率的增加或减少,进而影响到地表岩石和土壤的湿度。
湿度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岩石中固有水分含量以及溶解物质的浓度,从而对风化作用产生影响。
3. 岩性差异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抗风化能力,岩性差异是导致风化作用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岩石如花岗岩和玄武岩具有较高的抗风化能力,而一些沉积岩如泥岩和砂岩则较为容易风化。
当地区主要由易于风化的岩石组成时,整体上会表现出风化作用强的特点。
4. 生物作用生物活动也可以加速地表的风化过程。
植物根系可以渗透到裂隙中,并通过生长和扩展使得裂隙扩大,进一步破坏了岩石结构。
此外,某些微生物也可以分泌酸性物质,对周围的岩石进行溶解和侵蚀。
5.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导致风化作用增强的因素之一。
例如,建筑工程中使用爆破技术会导致周围地质环境发生剧变,使得原本相对稳定的地质体系暴露在外界环境中。
此外,过度开采、采矿、森林伐木等人类活动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风化作用的增强。
6. 植被覆盖和土壤质地植被覆盖和土壤质地也会对风化作用产生影响。
植被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风蚀的发生。
而不同类型的土壤质地对水分的保持能力不同,进而影响到岩石和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变化,从而对风化作用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强风气候条件、气候变化、岩性差异、生物作用、人类活动以及植被覆盖和土壤质地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风化作用的增强。
深入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简述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简述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b83f5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5.png)
简述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岩石风化是指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风、水、温度、压力等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影响岩石风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岩石的温度、湿度、风力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岩石的风化程度。
例如,高温干燥的气候会加速岩石的物理风化,而潮湿的气候则会促进岩石的化学风化。
二、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形态等特征。
不同种类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它们的风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石灰岩易受到化学风化的影响,而花岗岩则更容易受到物理风化的影响。
三、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在岩石风化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植物的根系可以渗透到岩石裂隙中,通过物理作用来加速岩石的风化。
同时,生物还会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的化学风化。
四、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指的是人类活动对岩石风化的影响。
例如,采石、挖掘和建筑等活动会破坏岩石的结构,使其更容易受到风化的影响。
此外,大气污染也会加速岩石的化学风化。
总之,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
只有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岩石风化的原因
![岩石风化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f2160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4.png)
岩石风化的原因
岩石风化的原因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以下是常见的原因:
1. 温度变化:岩石表面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收缩和膨胀,导致岩石表面产生裂缝和剥落。
2. 水的侵蚀:水的作用会使岩石中的溶解物质溶解,进而破坏岩石的结构。
水还能通过冻融作用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
当水渗入岩石中,然后在温度下降时冻结,会导致岩石膨胀,加剧岩石的破坏。
3. 风的侵蚀:风可以带走岩石表面的颗粒,称为风蚀。
风还可以带来沙尘暴和风暴,对岩石进行冲击和抛射,加速岩石的风化。
4. 生物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渗透到岩石的小裂缝中,通过生长和扩展破坏岩石的结构。
动物也可以通过挖掘和溶解作用降解岩石。
5. 化学反应:岩石中的矿物质会与水和大气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导致岩石溶解、分解和变质。
例如,水中的二氧化碳会与岩石中的碳酸钙反应,形成溶解的碳酸钙和气体的二氧化碳。
这些因素通常同时发生,相互作用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
岩石风化的原因
![岩石风化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de6f83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b.png)
岩石风化的原因岩石风化是指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的过程。
它是地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地壳的演化和地貌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个方面介绍岩石风化的原因。
一、物理风化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在受到物理力作用下发生的破碎和断裂的过程。
主要的物理力有温度变化、冻融作用、压力变化、重力作用和风蚀等。
首先是温度变化。
随着温度的变化,岩石会发生热胀冷缩,由此产生的热胀冷缩作用会导致岩石表面的开裂和剥落。
其次是冻融作用。
当水渗入岩石裂隙中,在冻结时由于水的体积膨胀会加大岩石内部的应力,导致岩石破裂。
再次是压力变化。
当岩石受到外界的压力作用时,会发生体积变化,导致岩石的破裂和剥落。
此外,重力作用也是导致岩石破碎的重要因素。
重力作用会引起岩石的滑坡、崩塌和坡面侵蚀等现象。
最后是风蚀。
风蚀是指风对岩石表面的冲击和搬运作用,长时间的风蚀会导致岩石表面的破碎和剥落。
二、化学风化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受到化学作用下发生的溶解、氧化、水解和碳化等过程。
主要的化学作用有水作用、氧化作用、酸作用和生物作用等。
首先是水作用。
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剂,它可以通过溶解、水解和离子交换等作用使岩石产生化学变化。
其次是氧化作用。
氧化作用是指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物的过程,常见的氧化作用有铁的氧化和硫的氧化。
再次是酸作用。
酸作用是指酸性物质对岩石的侵蚀作用,常见的酸性物质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硫酸等。
最后是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是指植物和微生物对岩石的作用,它们通过分泌有机酸和物理压力等方式加速了岩石的溶解和破碎。
三、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是指植物和动物对岩石的作用。
植物风化是指植物根系通过机械压力和分泌物质等作用使岩石破碎和剥落的过程。
植物的根系可以长入岩石的裂隙中,通过生长的力量使岩石发生破裂和剥落。
动物风化是指动物的生活活动对岩石的作用。
例如,一些动物会在岩石表面挖洞或挖掘洞穴,这些活动会导致岩石的破碎和剥落。
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bbc2f7431126edb6f1a10ff.png)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一、气候条件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
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
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
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二、地形条件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一方面,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三、岩石性质1.成分(1)岩浆岩比变质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
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2)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3)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或由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
通过差异风化,我们可以确定岩层产状。
2.岩石的结构构造(1)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2)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3)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球形风化:在节理发育的厚层砂岩或块状岩浆岩中,岩石常被风化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现象叫做球形风化,它是物理风化为和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
球形风化的主要条件有:(1)岩石具厚层或块状构造;(2)发育几组交叉裂隙;(3)岩石难于溶解;(4)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
被三组以上裂隙切割出来的岩块,外部棱角明显,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棱角首先被风化,最后成球状。
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也可分为自然因素和工艺因素两大类:(1)岩石中石英及其他坚硬矿物或碎屑含量愈多,胶结物的硬度越大,岩石的颗粒越细,结构越致密,则岩石的硬度越大。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de81dc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8.png)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风的侵蚀和磨蚀,从而发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干燥地区,由于水分不足,岩石表面很容易出现裂缝和缝隙,这些裂缝和缝隙会进一步扩大并加速风化过程。
而在湿润地区,则容易形成水流、河流等水体,水体中的水能够渗透到岩石内部并对其进行侵蚀和溶解。
二、岩石结构不同种类的岩石结构不同,也会影响其受到风化作用的程度。
例如,在含有硅酸盐较多的花岗岩中,由于硅酸盐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花岗岩相对于其他种类的岩石更加耐久。
而页岩等软质材料则容易被风吹刮削蚀,因此风化作用强。
三、植被覆盖植被的覆盖程度也会影响岩石的风化作用。
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岩石表面很容易暴露在风雨中,从而加速其受到风化作用的程度。
而在有植被覆盖的地区,植物根系和土壤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缓了岩石受到风化作用的速度。
四、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在采矿、建筑等活动中,人类会对自然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开发,从而加剧了岩石受到风化作用的程度。
此外,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区,空气污染也会导致大气中含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对岩石表面进行侵蚀和溶解。
综上所述,气候因素、岩石结构、植被覆盖和人为因素都是影响岩石风化作用强度的重要因素。
在自然界中,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岩石的风化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干扰,从而保护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7689ffc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6.png)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风化作用是地壳中岩石、矿物质和土壤等在大气、水、植物和动物等外界作用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过程。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区域的风化作用特别强烈,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探讨风化作用强的原因。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风化作用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容易导致岩石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热胀冷缩、冻融循环、水分的渗透和蒸发等过程会加速岩石的破碎和溶解,从而加剧风化作用的程度。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长期高温高湿,使得岩石和矿物质容易受到化学侵蚀,风化作用十分强烈。
二、地质构造因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和地壳表面的构造形态和运动规律。
不同的地质构造对风化作用的强弱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山地和山脚地带的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和地震的影响较大,易受到破碎和溶解的作用,风化作用相对较强。
而平原地区的岩石相对稳定,风化作用较弱。
此外,断裂带、褶皱带和火山地区等地质构造特殊的地方,由于地质活动频繁,岩石易受到破坏和溶解,风化作用也相对较强。
三、植被覆盖因素植被覆盖是指地表被植物所覆盖的程度。
植物的根系可以渗透到地下,对岩石和土壤起到固定作用,减缓风化作用的发生。
而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岩石和土壤暴露在大气中,易受到风化作用的侵蚀。
尤其在干旱地区,植被覆盖较少,水分蒸发快,风化作用较为强烈。
四、水文地质因素水文地质是指地表和地下水流动及其与地质结构的相互关系。
地下水的流动对岩石和土壤的风化作用有着重要影响。
地下水中含有溶解的物质,通过渗透和流动作用,加速了岩石和土壤的溶解和破碎。
特别是在喀斯特地区,由于溶蚀作用强烈,岩石和土壤的风化作用非常显著。
风化作用强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地质构造因素、植被覆盖因素和水文地质因素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一些地区的风化作用相对较强。
对于地质环境的研究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风化作用的原因和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风化作用的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原创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原创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75934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a.png)
原创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物理风化是地壳岩石在自然环境下由于物理力学作用而发生的破碎和变形过程。
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岩石的物理特性岩石的物理特性直接影响物理风化的速率和程度。
一个重要的物理特性是岩石的孔隙度和孔隙结构。
孔隙度高的岩石更容易受到物理风化的影响,因为孔隙中的水分可以导致膨胀和收缩。
此外,岩石的硬度和强度也会影响其抵抗物理风化的能力。
一般来说,较硬和强度高的岩石相对较难风化。
2. 气候和气象条件气候和气象条件是物理风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高温和高湿度的气候会加速物理风化的发生。
当岩石暴露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时,水分会渗入岩石的孔隙中,随着温度变化而膨胀和收缩,加剧了岩石的破碎和变形。
冻融作用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物理风化形式,当水分进入岩石中后在低温下结冰膨胀,进而导致岩石的破裂。
3. 水文条件水文条件对物理风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水分渗入岩石中,既是一种溶解作用,也会加强其他物理风化的效应。
溶解作用可以破坏岩石的结构,使其变得更加脆弱。
此外,水分还可以通过水蚀作用,将细小的颗粒从岩石表面冲刷掉,从而进一步加剧岩石的破碎。
4. 地形和重力地形和重力也会对物理风化产生影响。
陡峭的地形和重力作用下,岩石更容易发生风化和破碎。
在山地和陡坡等地形条件下,岩石往往受到较大的重力作用,这会导致岩石的滑坡和崩塌,加速物理风化的发生。
5. 植被覆盖植被覆盖也是影响物理风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被的根系可以对土壤和岩石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了风化的速率。
树根的生长和伸展可以通过物理力学作用抬升岩石,破坏其结构。
同时,植物的根系还可以通过分泌酸性物质,加速植物周围土壤和岩石的风化过程。
6. 时间尺度物理风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时间尺度也是影响物理风化的因素之一。
物理风化需要时间积累力量,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化的程度会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包括岩石的物理特性、气候和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形和重力、植被覆盖以及时间尺度等。
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ba3d5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3.png)
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概述物理风化是指地壳岩石由于物理力量的作用逐渐破坏和改变其原有结构和性质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许多因素能够影响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
本文将讨论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以加深对物理风化过程的理解。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是导致物理风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温度变化剧烈时,岩石内部会发生膨胀和收缩,导致岩石的破裂和剥落。
这种现象尤其在高山地区更为明显,因为气温经常发生急剧的变化。
此外,随着季节的更替和日夜温差的变化,岩石中的冻融作用也会加剧物理风化的程度。
风力风力是另一个能够影响物理风化的重要因素。
强风能够携带大量的沙尘和细粒颗粒,这些颗粒在与岩石表面碰撞时会造成冲击和磨蚀。
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表面会因此变得更加光滑,甚至出现大小不一的凹痕。
风力对物理风化的影响尤其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更加显著。
冲刷作用冲刷作用是水流、冰川等流体力量对岩石表面进行冲击和磨蚀的过程。
水流通过岩石间的裂隙和孔隙渗透到岩石内部,当遇到垂直岩壁或急转的地方时,水流速度增加,冲击力也增大。
这种冲刷作用会加剧岩石的物理风化过程,尤其在瀑布和急流等地形条件下更为明显。
生物作用生物作用指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岩石进行物理风化作用的过程。
植物的根系能够通过进一步扩大岩石中的裂隙和孔隙,使岩石表面更易受到其他风化因素的侵蚀。
动物如土地蠕虫和啮齿类动物也会通过挖掘活动导致岩石表面的破坏和改变。
微生物则通过生物化学作用改变岩石的化学成分,加速物理风化的速度。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物理风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采矿、爆破、建筑工程等人类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物理风化的发生。
例如,在采矿过程中,露天开采或爆破会导致大量岩石断裂和碎裂。
此外,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大规模的岩石挖掘和移动,这也会对物理风化产生影响。
结论物理风化是地壳岩石发生变化的一种自然过程。
温度变化、风力、冲刷作用、生物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
理解这些因素对物理风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质环境的演变过程,并为保护和管理地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风化作用的例子
![风化作用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883ed22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5.png)
风化作用的例子
风化作用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地质现象,指的是地球表面受外界气体、水或其他化学物质侵蚀、分解、溶解或物理磨损的过程。
以下是风化作用的一些例子:
1. 岩石风化:岩石在大气中暴露时,会受到气温和湿度变化的影响,导致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长时间的暴露会导致岩石逐渐破碎和脱落。
2. 土壤风化:土壤中的矿物质会受到水和气体的侵蚀,导致其结构松散,丧失肥力和保水性,形成贫瘠的沙漠化土地。
3. 水力风化:水力风化是由于水流冲击岩石表面而导致的岩石破碎和剥蚀。
水流的速度和强度越大,岩石的风化破坏就越严重。
4. 化学风化:化学风化是由于酸性物质和其他化学物质对岩石和土壤的化学作用而导致的,包括碳酸盐的溶解、铁的氧化和硅的水解等过程。
5. 冻融风化: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水分渗入岩石缝隙中后结冰,导致岩石膨胀和破碎。
随着冰的融化,岩石破碎的碎片会被冲刷或风化。
通过对风化作用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演化历程,及其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 1 -。
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773d5d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5.png)
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受水、气和物理气象因素的影响,通过物质代谢和化学反应,将原有岩
石持续地破坏,溶解或风化,最终变成平整化和表面凹凸不平的褶皱形状,这一过程叫做
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有:
1. 气候条件:气温、气压、湿度、光照等气象因素都可以影响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分解,而这些有机物质都是风化作用的重要原料。
2. 水分:风化作用发生的地表环境中,水可以作为溶解剂,将岩石分解溶解,并且容易转
移着色物质和矿物质,使得岩石减轻、稀疏、形变。
3. 植物群落:植物的存在可以促进岩石的碳酸盐化、碳化和氧化作用,从而加速风化作用
的发生。
4. 土壤带:土壤中含有物质,可以使岩石中某些物质被溶出或分解,从而加速风化作用的发生。
5. 噪声污染:噪声中的振动可以使大气和地表结合力受到破坏,从而加速岩石的风化损伤。
以上就是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理解这些因素及其影响,可以提高我们对岩石风化作
用的保护,从而获得强健的、健康的环境。
岩石的风化作用反应原理
![岩石的风化作用反应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98d7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2.png)
岩石的风化作用反应原理
岩石的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自然环境中受到气候、水文、植被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岩石的物理风化主要是指由于热胀冷缩、冻融作用、压力释放、颗粒磨蚀等因素引起的岩石的物理性质变化。
例如,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岩石内的矿物质收缩和膨胀,从而引起岩石的开裂和剥落;冻融作用会使岩石内的水分在冷凝时膨胀,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岩石的破裂;颗粒磨蚀是指风、水和冰等物理力对岩石表面的磨蚀和破碎。
岩石的化学风化主要是指由于大气、水和土壤中化学物质的作用,使岩石内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的溶解、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过程。
例如,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形成碳酸,会与岩石中的石灰岩反应,产生溶解的作用,使岩石逐渐溶解;氧化反应会导致岩石中的铁矿物质氧化成铁锈;离子交换反应会使岩石中的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和脱附。
岩石的生物风化主要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对岩石的作用,使岩石发生生物性质的变化。
植物的根系会在岩石的裂隙中扩大,使其产生机械作用,导致岩石的破裂和剥落;微生物通过产生酸性物质和酶的分泌,使岩石的矿物质溶解或转化,促进岩石的风化过程。
综上所述,岩石的风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
因素的相互作用。
岩石风化作用的三个阶段
![岩石风化作用的三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d23b75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3.png)
岩石风化作用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物理风化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在自然环境中由于温度、水分等因素而发生的物理变化。
当温度变化比较大时,岩石会因为膨胀和收缩而发生裂缝。
水分的变化也能影响岩石的物理状态,因为水在冻结和融化时会引起体积变化,从而导致岩石的破裂和碎裂。
此外,风力和水流的冲击也会加速岩石的物理风化。
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岩石表面出现许多裂缝和凹坑,这是物理风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阶段:化学风化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自然环境中由于水、气体、微生物等化学作用而发生的变化。
水的渗透和溶解作用会导致岩石中某些物质的溶解和流失,这是化学风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此外,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也能与岩石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发生变化。
微生物的作用也是化学风化的重要因素,它们能分解有机物质并产生酸性物质,加速岩石的溶解和破坏。
化学风化的作用使岩石表面变得粗糙不平,并且会产生颜色的变化。
第三阶段: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是指生物体对岩石的作用而引起的风化现象。
生物风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根系穿透岩石,使其破裂和碎裂;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也会加速岩石的破坏。
植物根系的穿透和生长会引起岩石的裂缝和破碎,从而促进物理和化学风化的发生。
动物的作用包括挖掘和穿透岩石,带来机械和化学风化的影响。
微生物的作用是分解岩石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产生酸性物质并破坏岩石结构。
生物风化的作用使岩石表面变得不规则,并且会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土壤。
岩石风化作用的三个阶段是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它们相互作用并共同作用于岩石的表面和内部结构,使其发生变化和破坏。
这些风化作用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地质、生态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石风化的原因
![岩石风化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035007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1.png)
岩石风化的原因岩石风化是指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大气、水文、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逐渐破碎和溶解的过程。
岩石风化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岩石风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物理风化: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在受到温度变化、冻融作用和机械力作用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破碎和变形。
温度变化是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岩石受到昼夜温差或季节性温差的影响时,岩石内外部会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膨胀和收缩,最终导致岩石的破碎和剥落。
冻融作用是指当岩石中的水在冷却过程中发生冻结和融化,造成岩石的开裂和剥落。
机械力作用是指外界力量对岩石的挤压、撞击、拉伸等作用,使岩石发生破碎和变形。
二、化学风化: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水文和大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导致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溶解、氧化、水解、碳化等作用,最终导致岩石的破碎和溶解。
水文是化学风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分子可以与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使岩石变得疏松和脆弱。
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酸雨等物质也可以与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使岩石发生氧化、水解和碳化等作用,最终导致岩石的破碎和溶解。
三、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是指生物和微生物对岩石的作用,通过生物活动和分泌物等方式,改变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导致岩石的破碎和溶解。
生物风化的主要原因是生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例如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渗透、挤压和分泌物等方式,改变岩石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导致岩石的破碎和溶解。
微生物通过分泌酸性物质和代谢产物等方式,对岩石进行溶解和矿物质的转化,最终导致岩石的破碎和溶解。
岩石风化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是主要的原因。
岩石风化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地质环境来说,岩石风化是地质变形和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态环境来说,岩石风化是土壤形成和植物生长的基础;对人类活动来说,岩石风化是农业、建筑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
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bea9de7763231126fdb1116.png)
之袁州冬雪创作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一、气候条件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气候湿润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体分解过程发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才能,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二、地形条件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外一方面,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 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三、岩石性质1. 成分(1)岩浆岩比蜕变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物质种类多(外部矿物抗风化才能差别大).(2) 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3) 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 差别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分歧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概况凹凸不服;或由分歧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才能衰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通过差别风化,我们可以确定岩层产状.2. 岩石的布局构造(1) 岩石布局较疏松的易于风化; (2) 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 (3) 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球形风化:在节剃头育的厚层砂岩或块状岩浆岩中,岩石常被风化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现象叫做球形风化,它是物理风化为和化学风化结合作用的成果. 球形风化的主要条件有:(1)岩石具厚层或块状构造;(2) 发育几组交叉裂隙;(3)岩石难于溶解;(4)岩石主要为等粒布局.被三组以上裂隙切割出来的岩块,外部棱角分明,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棱角首先被风化,最后成球状.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也可分为自然因素和工艺因素两大类:(1)岩石中石英及其他坚硬矿物或碎屑含量愈多,胶结物的硬度越大,岩石的颗粒越细,布局越致密,则岩石的硬度越大.而孔隙度高,密度低,裂隙发育的岩石硬度将会降低.(2)岩石的硬度具有分明的各向异性.但层理对岩石硬度的影响正好与对岩石强度的影响相反.垂直于层理方向的硬度值最小,平行于层理的硬度最大,二者之间可相差1.05~1.8倍.岩石硬度的各向异性可以很好地诠释钻孔弯曲的原因和规律,并可操纵这一现象来实施定向钻进.(3)在各向平均压缩的条件下,岩石的硬度增加.在常压下硬度越低的岩石,随着围压增大,其硬度值增长越快.(4)一般而言,随着加载速度增加,将导致岩石的塑性系数降低,硬度增加.但当冲击速度小于10m/s时,硬度变更不大.加载速度对低强度、高塑性及多孔隙岩石硬度的影响更显著.在丈量岩石硬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区分造岩矿物颗粒的硬度和岩石的组合硬度.前者主要影响钻掘工具的寿命,而后者则对钻进中的机械钻速起重大影响.三、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植被、地形和岩石特征等方面.(一)气候和植被气候因素包含温度、降雨量和湿度,它们是节制风化作用的重要因素.温度一方面通过节制化学反应速度来节制化学风化作用的停止,另外一方面又直接影响物理风化作用,如温差风化、冰劈作用.降雨量和湿度则是通过介质的温度变更、水溶液成分的变更、植被的生长来影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在地表的分歧气候带,气候条件相差很大.在南北极及高寒地区,气温低,植被稀少,地表水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为主,所以在该地区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尤以冰劈作用盛行为特征,而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很弱.在干旱的沙漠地带,植被稀少,气温日、月变更大,降雨量少,空气干燥,所以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非常之弱,而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如温差风化、盐类的结晶和潮解作用是这些地区风化作用的主要形式.在低纬度的炎热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植被蕃昌,温度高,空气湿润,所以化学反应的速度较快,故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显著,风化作用的深度往往达数米.如果这些地区气候在较长时间内坚持稳定,岩石的分解作用便能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巨厚的风化产品.这种气候条件也是形成风化矿产——铝土矿最有利的条件.植被对风化作用的影响表示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直接影响生物的风化作用,埴被蕃昌生物风化作用强烈,而植被稀少的地方生物风化作用就弱;另外一方面又间接地影响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过程.岩石概况长满植物,减少了岩石与空气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岩石概况的温差变更,消弱了物理风化作用.但植被的蕃昌却带来了更多的有机酸和腐殖质,使周围环境中水溶液更具有腐蚀才能,从而又加速了化学风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植被对风化作用的影响与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气候湿润炎热,植被蕃昌;而干旱、寒冷,植被稀少.气候和植被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显著,分歧的气候带都有其典型的土壤类型,当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时,土壤类型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有人把土壤称为“气候的函数”.如在寒冷湿润的苔原气候带常形成冰沼土,在热带和温带的荒漠地区形成荒漠土,在温带落叶阔叶森地区形成棕壤和褐土. (二)地形地形条件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地势的高度,二是地势起伏,三是山坡的方向.地势的高度影响气候的部分变更,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具有分明的气候垂直分带,山脚气候炎热,而山顶气候寒冷,植被特征也纷歧样,因而影响风化作用的类型和速度.在我国云南的大部分地区这种现象很分明.地势的陡缓影响到地下水位、植被发育及风化产品的保管,因而也影响风化作用的停止.地势较陡的地区,地下水位低、植被较少,风化产品不容易保管,使基岩不竭暴露,从而加速了风化作用的停止.阳坡、阴坡的风化作用类型和强度也纷歧样.阳坡日照时间长,湿度较高,植被较多,所以风化作用较强烈.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面对印度洋,气候炎热、湿润,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很强烈,而北坡干、冷,主要发育物理风化作用.(三)岩石特征岩石特征对风化作用的影响包含岩石的成分、布局、构造和裂隙.岩石成分分歧的矿物具有分歧的抗风化才能,那末由分歧矿物组成的岩石其抗风化才能也就分歧.如由橄榄石、辉石、长石等组成的岩浆岩容易风化,而由石英砂颗组成的沉积岩抗风化才能就很强.因此,抗风化才能较弱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被风化后而形成凹坑,而抗风化才能强的组分相对凸出,在岩石概况就出现凹凸不服的现象,这称差别风化作用.岩石的布局、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粒径、分布特征、胶结程度及层理对风化作用的速度和强度都有分明的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细粒、等粒矿物组成及胶结好的岩石抗风化才能较强,风化速度较慢.裂隙岩石的裂隙发育使岩石与水溶液、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强水溶液的畅通性,从而促进风化作用的停止.如果一些岩石的矿物分布平均,如砂岩、花岗岩、玄武岩等,并发育有三组近于互相垂直的裂隙,把岩石切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立方形岩块,在岩块的棱和角处自由概况积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素的作用而风化破坏掉,经一段时间风化后,岩块的棱、角消失,在岩石的概况形成大大小小的球体或椭球体,这种现象称球形风化作用.研究风化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风化作用过程中,一些难溶的元素或物质在原地及其附近堆积起来可富集成有用的矿产,如铁矿、铝土矿、镍矿等.据今朝的资料统计,与风化作用有关的铝土矿占世界总储量的85%;风化作用还可形成一些找矿志如“铁帽”等.研究古风化壳对懂得一个区域的地壳发展汗青很重要,因古风化壳代表了较长时间的陆上环境,反映了地壳的一次上升运动.土壤是气候的函数,研究古土壤(主要是第三纪及第四纪的古土壤,更老的古土壤难于识别)有助于恢复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由于风化的岩石强度减弱、透水性增加,对工程建筑极为晦气,所以在修建大型工程时要懂得风化壳的分布和厚度以及被风化岩石的强度等,以便采纳相应的措施以包管工程的质量.此外,风化壳及风化作用研究对于农林业种植及国土操纵也具有现实意义.。
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类型
![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e1bb73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8.png)
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类型一、概述岩石的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物理力量作用后发生的破碎和变形过程。
物理风化是岩石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化学风化相辅相成,共同导致岩石的风化分解和土壤形成。
本文将重点介绍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的几种类型。
二、温度变化引起的物理风化温度变化是引起岩石物理风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的作用下,岩石受热膨胀和冷缩的交替作用,会导致岩石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岩石的开裂和剥落。
特别是在高山地区,由于温差较大,岩石受热膨胀和冷缩的作用更加显著,形成了许多岩石裂缝和岩屑。
三、冻融作用引起的物理风化冻融作用是岩石物理风化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当岩石中的水分进入裂隙或孔隙中,然后受到低温的影响冻结膨胀,岩石内部的应力将随之增大。
当温度回升时,冻结的水将融化,岩石内部的应力将释放。
这种反复的冻融过程会导致岩石的开裂和破碎,从而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
四、植物根系引起的物理风化植物根系也是岩石物理风化的一种重要因素。
当植物的根系穿透岩石的裂隙或孔隙时,根系的生长和扩张会给岩石施加机械力,导致岩石的破碎和剥落。
尤其是在植物根系密集的地区,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更加显著。
此外,植物根系还能分泌有机酸和酶等物质,加速岩石的溶解和风化。
五、风化作用引起的物理风化风化作用是岩石物理风化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在风的作用下,岩石表面受到风沙的冲刷和磨蚀,从而导致岩石的表面剥落和破碎。
特别是在沙漠和海岸地区,风化作用更加明显,形成了许多特殊的风化地貌和岩石景观。
六、重力作用引起的物理风化重力作用是岩石物理风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当岩石受到重力的作用时,会发生滑坡、崩塌和坡面侵蚀等现象,从而导致岩石的破碎和变形。
特别是在山区和峡谷地带,重力作用更加明显,形成了许多陡峭的山峰和峡谷地貌。
七、人类活动引起的物理风化人类活动也是岩石物理风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采石、挖掘和爆破等人类活动会导致岩石的破碎和剥落。
此外,人类的交通和建筑活动也会对岩石的物理风化产生一定影响,如道路的修建和建筑物的施工等。
岩石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7e88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2.png)
岩石风化作用岩石风化是指岩石在地表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影响,逐渐分解、破碎和溶解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地壳发育的基本环节之一,对地貌、土壤形成、水循环等地球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一、物理风化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在地表受到物理作用破碎和分解的过程。
温度变化是物理风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岩石受到昼夜温差的影响,经历不断的热胀冷缩,会导致岩石表面的脱落和剥落。
同时,水的存在也是物理风化的重要因素。
当水进入岩石裂隙中,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会加剧岩石的脱落和剥落。
此外,植物根系的生长也能够通过根系的扩张和生长压力,使岩石产生开裂和破碎。
二、化学风化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地表受到化学作用溶解和分解的过程。
水是化学风化的主要媒介,其中的溶解作用是最为重要的。
当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时,会形成弱酸性的水溶液,这种水溶液能够溶解岩石中的一些矿物质,使岩石逐渐分解和溶解。
此外,氧化作用也是化学风化的重要过程。
当岩石中的一些金属元素受到氧化作用,会导致岩石的颜色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
三、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是指生物因素对岩石产生的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主要包括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
当植物的根系生长在岩石裂隙中时,会通过根系的扩张和生长压力,使岩石产生开裂和破碎。
同时,植物的根系还能分泌一些有机酸物质,加速岩石的溶解和分解。
动物的活动也会对岩石产生一定的风化作用。
例如,土壤中的蚯蚓通过吞食和排泄,能够使岩石颗粒变细,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
岩石风化作用对地球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岩石风化是土壤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
在岩石风化的过程中,岩石逐渐分解和溶解,形成了土壤粒子。
土壤中的矿质物质和有机物质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
其次,岩石风化还能够影响地貌的形成和演变。
当岩石受到风化作用,逐渐破碎和分解,会形成各种地貌景观,如峡谷、溶洞等。
此外,岩石风化还能够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在岩石风化的过程中,岩石逐渐分解和溶解,释放出的水分能够进入地下水中,成为地下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一、气候条件
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
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与生物风化为次。
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与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
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二、地形条件
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一方面,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三、岩石性质
1、成分
(1)岩浆岩比变质岩与沉积岩易于风化。
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
(2) 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
(3) 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 或由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
通过差异风化,我们可以确定岩层产状。
2、岩石的结构构造
(1) 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 (2) 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 (3) 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球形风化: 在节理发育的厚层砂岩或块状岩浆岩中,岩石常被风化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现象叫做球形风化,它就是物理风化为与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
球形风化的主要条件有:(1)岩石具厚层或块状构造;(2) 发育几组交叉裂隙;(3)岩石难于溶解;(4)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
被三组以上裂隙切割出来的岩块,外部棱角明显,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棱角首先被风化,最后成球状。
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也可分为自然因素与工艺因素两大类:
(1)岩石中石英及其她坚硬矿物或碎屑含量愈多,胶结物的硬度越大,岩石的颗粒越细,结构越致密,则岩石的硬度越大。
而孔隙度高,密度低,裂隙发育的岩石硬度将会降低。
(2)岩石的硬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但层理对岩石硬度的影响正好与对岩石强度的影响相反。
垂直于层理方向的硬度值最小,平行于层理的硬度最大,两者之间可相差1、05~1、8倍。
岩石硬度的各向异性可以很好地解释钻孔弯曲的原因与规律,并可利用这一现象来实施定向钻进。
(3)在各向均匀压缩的条件下,岩石的硬度增加。
在常压下硬度越低的岩石,随着围压增大,其硬度值增长越快。
(4)一般而言,随着加载速度增加,将导致岩石的塑性系数降低,硬度增加。
但当冲击速度小于10m/s时,硬度变化不大。
加载速度对低强度、高塑性及多孔隙岩石硬度的影响更显著。
在测量岩石硬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区分造岩矿物颗粒的硬度与岩石的组合硬度。
前者主要影响钻掘工具的寿命,而后者则对钻进中的机械钻速起重大影响。
三、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植被、地形与岩石特征等方面。
(一)气候与植被
气候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与湿度,它们就是控制风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温度一方面通过控制化学反应速度来控制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另一方面又直接影响物理风化作用,如温差风化、冰劈作用。
降雨量与湿度则就是通过介质的温度变化、水溶液成分的变化、植被的生长来影响物理、化学与生物的风化作用。
在地表的不同气候带,气候条件相差很大。
在两极及高寒地区,气温低,植被稀少,地表水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为主,所以在该地区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尤以冰劈作用盛行为特征,而化学风化作用与生物风化作用很弱。
在干旱的沙漠地带,植被稀少,气温日、月变化大,降雨量少,空气干燥,所以化学风化作用与生物风化作用非常之弱,而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如温差风化、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就是这些地区风化作用的主要形式。
在低纬度的炎热潮湿气候区,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温度高,空气潮湿,所以化学反应的速度较快,故化学风化作用与生物风化作用显著,风化作用的深度往往达数米。
如果这些地区气候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岩石的分解作用便能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巨厚的风化产物。
这种气候条件也就是形成风化矿产——铝土矿最有利的条件。
植被对风化作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直接影响生物的风化作用,埴被茂盛生物风化作用强烈,而植被稀少的地方生物风化作用就弱;另一方面又间接地影响物理风化作用与化学风化作用过程。
岩石表面长满植物,减少了岩石与空气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岩石表面的温差变化,消弱了物理风化作用。
但植被的茂盛却带来了更多的有机酸与腐殖质,使周围环境中水溶液更具有腐蚀能力,从而又加速了化学风化作用的进程。
实际上植被对风化作用的影响与气候条件就是分不开的,气候潮湿炎热,植被茂盛;而干旱、寒冷,植被稀少。
气候与植被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的气候带都有其典型的土壤类型,当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时,土壤类型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有人把土壤称为“气候的函数”。
如在寒冷潮湿的苔原气候带常形成冰沼土,在热带与温带的荒漠地区形成荒漠土,在温带落叶阔叶森地区形成棕壤与褐土。
(二)地形
地形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一就是地势的高度,二就是地势起伏,三就是山坡的方向。
地势的高度影响气候的局部变化,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具有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带,山脚气候炎热,而山顶气候寒冷,植被特征也不一样,因而影响风化作用的类型与速度。
在我国云南的大部分地区这种现象很明显。
地势的陡缓影响到地下水位、植被发育及风化产物的保存,因而也影响风化作用的进行。
地势较陡的地区,地下水位低、植被较少,风化产物不易保存,使基岩不断裸露,从而加速了风化作用的进行。
阳坡、阴坡的风化作用类型与强度也不一样。
阳坡日照时间长,湿度较高,植被较多,所以风化作用较强烈。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面临印度洋,气候炎热、潮湿,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很强烈,而北坡干、冷,主要发育物理风化作用。
(三)岩石特征
岩石特征对风化作用的影响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与裂隙。
岩石成分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抗风化能力,那么由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其抗风化能力也就不同。
如由橄榄石、辉石、长石等组成的岩浆岩容易风化,而由石英砂颗组成的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就很强。
因此,抗风化能力较弱的矿物组成的岩
石被风化后而形成凹坑,而抗风化能力强的组分相对凸出,在岩石表面就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这称差异风化作用。
岩石的结构、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粒径、分布特征、胶结程度及层理对风化作用的速度与强度都有明显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细粒、等粒矿物组成及胶结好的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速度较慢。
裂隙岩石的裂隙发育使岩石与水溶液、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强水溶液的流通性,从而促进风化作用的进行。
如果一些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如砂岩、花岗岩、玄武岩等,并发育有三组近于互相垂直的裂隙,把岩石切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立方形岩块,在岩块的棱与角处自由表面积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素的作用而风化破坏掉,经一段时间风化后,岩块的棱、角消失,在岩石的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球体或椭球体,这种现象称球形风化作用。
研究风化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风化作用过程中,一些难溶的元素或物质在原地及其附近堆积起来可富集成有用的矿产,如铁矿、铝土矿、镍矿等。
据目前的资料统计,与风化作用有关的铝土矿占世界总储量的85%;风化作用还可形成一些找矿志如“铁帽”等。
研究古风化壳对了解一个区域的地壳发展历史很重要,因古风化壳代表了较长时间的陆上环境,反映了地壳的一次上升运动。
土壤就是气候的函数,研究古土壤(主要就是第三纪及第四纪的古土壤,更老的古土壤难于辨认)有助于恢复古气候、古地理环境。
由于风化的岩石强度减弱、透水性增加,对工程建筑极为不利,所以在修建大型工程时要了解风化壳的分布与厚度以及被风化岩石的强度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此外,风化壳及风化作用研究对于农林业种植及国土利用也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