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双双小传》80年代以来的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李双双小传》80年代以来研究的文献综述
王红文学院1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四班20120505160
摘要:《李双双小传》是作家李准于1959年3月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为当代中国十七年文学中一篇重要的典型性作品,众多学者对其作出了不同角度、层面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本文基于80年代以来的研究现状,归纳出有关《李双双小传》的形象解读、语言符号分析、农村妇女解放问题、作品改编这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总结阐述。
关键词:李双双;形象解读;语言符号;妇女解放
《李双双小传》是“17年”时期的主流作家李准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
其中小说女主人公李双双的典型形象在广大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影响,作为身份符号在文本语言解读下揭示着其相关的文化主题,更是呈现了进步发展的新农村视角下的妇女解放意识,现实而丰富的价值意义在后来的改编中也得到了另一番的表达。
一、李双双形象的解读
李准在《李双双小传》中塑造了一位“农村新女性”形象——李双双。
她一破中国农村几千年小农生产因袭相承的旧习,敢想敢做,在看似平常的一些小事上,做出了超出一般人觉悟水平的高尚行为,展现了一个走社会义主道路的觉悟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她思想解放,敢于斗争,坚持原则,不询私情,热爱集体,不图名利。
这些品德,通过口直心快、泼辣爽朗的个性形式,结晶成了“李双双性格”。
”[1]她一方面有一心为公、大公无私的红色品质, 另一方面又具有向传统陋习挑战、争取女性话语权的性别要求。
“李双双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新的两性关系诉求等特质,不但使这个形象具有了独特的言说身份, 而且还凸显出特定时代的作家对女性的浪漫主义想象。
”[2] 总的来说,自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李双双的形象渗透着十七年文学社会内涵和性别文化内涵,“她是映射作家乃至河洛文化的一面镜子,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和文化意义。
”[3]
二、文本语言符号的分析
称谓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往往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
不少学者通过《李双双小传》中文本主要人物称谓的变化,解析这些称谓语所承载的中国女性在现代文明气息感召下,冲破传统思想羁绊的性别觉醒意识的嬗变历程,从而显示出称谓语的深层文化意蕴。
“李双双”,小说标题的关键词,全篇的焦点人物,而这个名字真正被叫响,却是在小说进入尾声的时候。
从“俺做饭的、俺小菊她妈”到“李双双”,小说结尾呼应小说开头,意味着“李双双”从曾经湮没了自身的众多可替换符号中浮出水面,“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成为叙述对象,彰现了女性角色的自我在场感和争取女性话语权的性别要求,同时也是女性群体向传统文化抗争的过程。
”[4]
部分学者进一步对文学修辞研究方法深入探讨, 提出从语言学、文学的文学修辞研究, 走向兼容语言学、文学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的文学修辞研究。
例如谭学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李双双小传》为版本依据, 对小说女主人公21个身份符号的语用频率做穷尽统计。
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 阐释这些身份符号作为修辞元素在文本中的分布及其承担的文本建构功能, 解析与李双双身份符号相关联的身份认证、话语权力、作品的文化主题, 以及相应的修辞策略。
“作为修辞元素的李双双自主性身份符号和非自主性身份符号的分布, 参与小说的文本建构, 对应于小说的文化主题, 李双双身份符号参照系的修辞安排也对应于小说的文化主题, 这些不能随意改变。
”[5]
三、农村妇女解放问题
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对小说《李双双小传》的剖析来透视十七年时期农村妇女解放的状况。
他们分析指出农村妇女们享有了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与男人平等的地位, 并第一次大规模地从家门迈出, 这是中国女性解放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但是,学者孔秋叶在理性审视下也得出了“这种“男女都一样”的平等泯灭了男女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异, 忽视了女性性别生活中独有的问题。
”[6]
也有学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女性思想变化。
在简述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内容并对《李双双小传》中女性主义思想体现做出分析后,指出这部作品在时代特色的渲染下鲜明地向读者传达了女性主义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把妇女的经济利益和独立性放在首位,正如双双在处理公社食堂的事务和与家人邻居之间的关系时所变现出来的独立自主,大公无私和正直负责也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集中关注的妇女作为工人的经验和她们在家庭中位置的交叉作用。
”[7]
更深入分析地,有学者从“个体”的新向度与乡村伦理的重构、家务劳动社会化与妇女地位的变化两个方面以《李双双小传》为个案做出了有关“集体”场域中的“个体”与性别的相关讨论。
引导读者将李双双与喜旺之间的冲突放入李准对农村走“两条道路”问题的思考中进行考察,发现李准在文中所构建的一系列对“集体”与“个体”关系的讨论空间。
“在今天“集体”越来越丧失了其在规训“个体”与“性别”上影响力的语境下,如何来看待50 年代“集体”场域中的“个体”和性别,显然是具有当下针对性的。
”[8]
四、《李双双小传》的改编
电影《李双双》根据李准的小说《李双双小传》改编, 产生于国民经济相当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面对农村现实,《李双双》别出心裁, 借用夫妻性格冲突, 增添了许多生活化的内容,选取了喜剧化的形式来缓和矛盾,“从小说到电影, 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将冲突激烈的斗争转化为对落后人物的善意嘲笑。
”[9]由此回避了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和严肃思考。
改编后的剧本人物性格基调虽然没有变,但喜旺这个人物的形象却更加生动,又增加了二春与桂英的喜剧恋爱、农村民间风俗文化等内容,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大大加强了电影的可欣赏性。
“电影《李双双》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延长了作品的艺术生命。
”[10] 电影《李双双》虽然删除了原作中大办食堂等“大跃进”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改以“工分制度”的贯彻为中心,但在荐夫劝夫、棉田劳作、邻里矛盾、婚丧嫁娶等妇女传统生活领域中却体现出了一种“公社社员李双双”的意义。
“《李双双小传》的创作,倾注了作者饱满的政治热情,表露了作者对“三面红旗”的由衷讴歌,说明了作者把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同当时党的决策精神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改编为电影《李双双》时删去食堂化,也是出于这种愿望,因为不再宣传大办公共食堂。
”[11]
总的来说,自80年代以来各学者对“红色经典”《李双双小传》进行了深层次、多角度、实证性的解读研究,不论是有关文学形象、社会状态或是审美价值等方面,《李双双小传》的确是一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十七年”文学中值得人们不断深入研究、创新解读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 鲁非、会文.写真和失真一一谈《李双双小传》《耕耘记》的得失及教训[J].教学与进修,1982(01).
[2] 李正红.一个“红色女人”的浪漫主义想象——论李凖的小说《李双双小传》[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01).
[3] 裴艳艳.性别文化视阈下的《李双双小传》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33).
[4] 刘彬.冲突与和谐的潜变—解读《李双双小传》称谓语的文化意蕴[J].时代文学,2009(04).
[5] 谭学纯.身份符号: 修辞元素及其文本建构功能——李准《李双双小传》叙述结构和修辞策略[J].文艺研究, 2008(05).
[6] 孔秋叶.《李双双小传》中的农村妇女解放的理性审视[J].洛阳大学学报, 2007(03).
[7] 康康.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体现——以《李双双小传》为例[J].青年文学家, 2014(27).
[8] 郭丽君.“集体”场域中的“个体”与性别——以《李双双小传》为个案[J].文艺争鸣2014(06).
[9] 刘卫东.《李双双》的创作、改编与当时文艺界的问题[J]. 扬子江评论, 2007(06).
[10] 景毛毛.《李双双小传》从小说到电影[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9).
[11] 吕萍.关于重评《李双双小传》[J]. 丽水师专学报, 1984(1).
[12] 李准.李双双小传[J] .人民文学, 1960(3).
[13] 陈欣瑶.重读“李双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新女性”及其主体叙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01).
[14] 常世举.论李准《李双双小传》的话语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