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式
广西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广西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广西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临高县境内,主要由钨、铅、锌等金属元素组成。
该矿床具有一定的地质特征,找矿前景较好。
一、地质特征1.地质构造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位于亚洲东南部欧亚板块与印度澳洲板块的碰撞带,处于叠加山脉叠加带的中段。
局部发育有一系列断裂构造,如大明山断裂带、铁山断裂、龙岗断裂等,受构造作用影响深。
2.地质岩性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是一种热液型矿床,主要分布于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旁边的火山火山碎屑岩中。
该矿床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出现熔蚀现象,主矿体与火山碎屑岩之间发生过韧性剪切。
3.成矿物质来源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以铅、锌、铜、钨为主,这些元素均来自于地壳深部,随着岩浆活动升华至地表,经过水岩反应再次沉淀形成矿床。
二、找矿前景1.资源规模根据矿产勘探报告,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拥有较大的储量和资源规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矿体赋存特点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矿体较为丰富,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矿体赋存特点。
此外,矿床附近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亦表明大明山周边可能存在其他未被发现的矿床。
3.科技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勘探,如地球物理勘探、遥感勘探、岩石化学勘探等,均有望找到更多的含钨矿床和其他矿产资源。
综上所述,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地质特征,其丰富的矿体赋存特点,巨大的资源潜力以及现代科技的支持,让其在未来的矿产勘探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 矿床储量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储量大约在2000万吨左右,其中钨的储量占到了85%以上。
经过初步的高标钨量区探矿工作,矿床的资源量较大,主要集中在东、南两个区域。
同时,根据研究发现,矿床南部、北部存在低品位资源,丹霞山南部、大水山存在较好的探矿前景。
2. 矿石成分分析通过矿石成分分析,得出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中,铅、锌、铜、钨等金属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中最主要的钨元素占比高达80%以上,平均含量超过0.3%。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矿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对于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矿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质历史、构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助于揭示金矿矿床的成因机制,指导矿床勘探和开发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金矿矿床属于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之一,对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金矿矿床的研究中,地质特征是首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可以揭示金矿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为后续的矿床成因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重点分析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以期为金矿矿床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是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课题。
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矿床的形成机制,提高金矿勘探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还可以为金矿床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地质勘查技术和矿业经济的发展。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概述金矿矿床是含有金属黄金的矿床,是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资源之一。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石类型、矿石组合、矿床产出规模、矿床分布特点等方面。
金矿矿床的矿石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含金矿石、含砂金矿石、含金石矿石等。
含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的石头,含砂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砂的石头,而含金石矿石则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石的石头。
金矿矿床的矿石组合丰富多样,既有单一金矿石,也有多金属矿石。
矿石组合的多样性对金矿矿床的开采和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一、概述金矿是指含金量在矿体或矿石中达到一定的量的矿石或矿床。
金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经济价值。
为了发掘金矿并进行有效的开采,在找矿过程中需要了解金矿的特征和找矿方向,以确定寻找目标和开采策略。
二、金矿特征1、金矿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金是一种黄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元素。
在常温下,金不会与氧气反应,不会腐蚀或氧化,因此常用于珠宝和货币的制造。
化学上,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在高温下易于溶解。
这些特性为金矿的寻找和开采提供了重要依据。
2、富含金元素的矿石类型金矿通常与石英脉、硫化物、石英砂岩、变质岩、火山岩等矿石类型有关。
其中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要承载矿体,如黄铁矿、黄铜矿、黄铅矿等。
同时,也有部分金矿是以银、铜、锡等代替金元素,或伴生在压铸矿、重沉积物、腐殖质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环境中。
3、控制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金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和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构造期间,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热液作用等相关。
矿区地质构造特性也是控制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等。
金矿还与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三、找矿方向1、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是找寻金矿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非正交磁法勘探等。
这些方法主要依靠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电磁、磁性等,来确定矿体位置和特征。
2、地球化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分析矿石和土壤、岩石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等信息,确定矿区位置和开采价值。
其中,地球化学物探是最常见的地球化学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以陆地表层地球化学物质为目标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3、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光学和微波等方法,捕捉矿区更广阔的空间信息、地形或植被等,进一步分析和找出金矿存在的可能性。
4、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是一种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勘探技术,它包含大量的现场地质勘探、钻探和采集数据等。
甘肃陇南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_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1—白关—党川褶皱带 2—洮河复向斜 3—白龙江复背斜 4—文县—康县复向斜 5—摩天岭复背斜 6—侵入岩 7—构造单元分界线 8—金矿床( 点) 9—县区
图 2 陇南地区金矿床分布图
岩组合,矿体受次一级断裂及岩性的控制,矿体长一般
100 ~ 1 000 m,宽 1 ~ 8 m( 低品位的矿体厚度可达 20 多 m) ,金平均品位 3 × 10 -6 左右( 一般为 2 × 10 -6 ~ 5 × 10 - 6 ) ,金属矿物主要为金银系列矿物—毒砂—黄铁
3 金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陇南地区金矿床类型主要有微细浸染型、破碎蚀
变岩型、石英脉型( 见表 1) 。
3. 1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陇南地区的北部,
处于中秦岭成矿带中,以李坝、金山金矿床为典型代
表。矿床发育于礼县—高桥断裂的旁侧,产出于中泥
盆统西汉水组、舒家坝组,岩性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
南部成矿带,含金地层为中下元古界一套变质基 性—中基性火山岩( 绿片岩) 及变砂岩、变砾岩、千枚 岩、变凝灰质砂岩。地层含金丰度较高,上部碎屑岩 含金 1 × 10 - 9 ~ 11 × 10 - 9 ,下部碎屑岩含金大于 6 × 10 - 9 ,中部火山岩含金 12 × 10 - 9 ~ 41 × 10 - 9 ,细碧岩 含金 162. 5 × 10 - 9 ,含铁白云岩高达 660 × 10 - 9 ,碧口 群地层金元素的高含量为变质热液型金矿体的形成
西藏拉屋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西藏拉屋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西藏拉屋铜锌矿床位于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的东北部,是目前西藏发现的重要金属矿床之一。
本文将对拉屋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以及找矿方向进行概述。
一、拉屋铜锌矿床地质特征1.岩性:拉屋铜锌矿床所在区域由夏日曼曲岩组、奇泊岩组、雅布藏期吕梁岩带、高原火山岩和侵入性岩体组成。
2.构造:拉屋铜锌矿床地处阿里-青藏高原分界带并位于拉萨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结合部位,是拉萨板块向北快速运动所引起的大规模构造活动区域。
3.矿体形态:拉屋铜锌矿床主要赋存于云杉岩、页岩等岩石之中,主要成矿物质为铜、锌和铅。
矿体呈层状和脉状分布。
4.成矿期次:拉屋铜锌矿床的成矿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热水成矿期、中期多金属成矿期和晚期铁-铜成矿期。
二、成矿地质条件1.区域构造条件:拉屋铜锌矿床位于阿里-青藏高原的分界带,并受到拉萨板块向北运动的影响。
这种特殊的构造背景创造了成矿的基础条件。
2.岩浆热液活动:拉屋铜锌矿床所在区域存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热液充注。
这种活动会使得地下热水升温、富集成矿元素,并形成热液矿床。
3.成矿物源:拉屋铜锌矿床主要矿物成分为铜、锌和铅,这些矿物元素来自于区域内的夏日曼曲岩组、奇泊岩组、雅布藏期吕梁岩带、高原火山岩以及侵入性岩体等。
4.沉积作用:拉屋铜锌矿床以层状和脉状分布为主,这些矿体往往赋存于云杉岩、页岩等岩石之中,这种沉积作用就是促进矿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找矿方向1.结合区域构造探测:拉屋铜锌矿床位于阿里-青藏高原分界带,是构造活动区域,因此在结合区域构造探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发现潜力。
2.重点探测富集带位:拉屋铜锌矿床矿体呈层状和脉状分布,因此在重点探测矿体富集带方面会更容易发现新的矿体。
3.注重沉积地质特征:拉屋铜锌矿床的成因受到了沉积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注重对沉积地质特征的探测方面可以发现更多的矿体。
4.矿化特征分析:拉屋铜锌矿床主要矿物成分为铜、锌和铅,因此在矿化特征分析方面可以找到更多有利矿体。
东北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东北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矿源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东北辽西地区金属矿地质条件,划分了金属矿类型,总结了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
本文将更加具体地把握和理解不同类型矿床产出特征与分布规律,大大提高研究区金属矿预测的科学性,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指出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经济意义。
关键词:东北辽西地区矿床地质特征金属矿找矿方向1 东北辽西地区典型金属矿床地质特征1.1 地质背景东北辽西地区地处东北地台南部,内蒙地轴中部建平台拱内。
两条深断裂严格控制着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产的展布。
断裂以南,属燕辽沉陷带,分布着元古界、中生界沉积岩。
断裂以北,断裂以南广泛分布着太古宙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变质杂岩系,构成了台拱的结晶基底。
变质杂岩宏观上控制着绿岩带型金矿床的分布。
区域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构造方向以北东东向为主。
北东东向逆断层,北西向、北东向的平推断层,框定了东北辽西地区“金三角”的构造格局。
受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台活化影响,该区构造-岩浆活动甚烈。
内蒙地轴内多期岩浆岩的频繁侵入,使本区断裂构造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Fl与F2间、小岩体和小岩株附近的次一级韧性、脆性断裂构造纵横交错极为发育,成矿条件十分有利。
1.2 矿床地质特征东北辽西地区矿区内出露有两个石英二长岩岩株,在其附近分布着9条金属矿化带,其中有3条地表长度达千余米。
其中北东向有7条,北西向的有2条。
目前地表研究和工程控制程度较高的属大黑山1号脉。
该矿脉控制延长1200m,分两段,东段长800m,西段长400m。
矿脉多为含金蚀变岩,局部为含金石英脉。
地表品位均在边界品位以下,现探明的工业矿体属半隐伏矿体。
1.3 控矿条件1.3.1 地层控矿条件东北辽西地区矿区矿区广泛出露的地层为小塔子沟组上段下部地层,比如2号脉主要岩石类型为混合岩化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及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其原岩为富Mg, Fe质中-基性火山岩,可与太古宙“绿岩带”对比。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摘要】我国有些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实现矿区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区域的地质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对具体矿区的实际情况调查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找矿方法。
【关键词】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方法我国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所在矿区的找矿前景也十分良好。
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直接就决定了该矿区能否实现预期的找矿效果。
在找矿时总结经验得出一般矿区的成矿规律,例如,在一些有色金属矿区长期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相关的矽卡岩型或者是把斑岩型矿床作为区域成矿研究的主攻方向并作为在特定领域的找矿主力点。
同时,有些矿区把古生代斑岩型有色金属金属矿矿床作为新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有色金属成矿地质规律及其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一些具有找矿远景的矿区迅速发展形成具有真正实力的矿区。
目的是为了缓解目前全社会普遍存在的有色金属资源短缺危机。
1 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有色金属成矿与其地质特征密切相关,就拿我国主要的地质特征来分析我国有色金属矿区成矿规律。
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质作用活跃。
在这里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构造镶嵌体。
在对有色金属矿床研究得出,有色金属矿床主要是由于在历史作用中,地质层主要集中在地壳壳幔物质的演化以及壳幔流体的最终产物,在这种特殊的地质作用和地质历史时期的积累中,就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矿床。
同时,由于地形作用不是小范围的作用,那么其范围内的形成的矿床也就会复杂多样,一般都会伴随者相对较大的地质作用或者是构造事件的发生,最终能够形成大范围的矿床组合。
例如在裂谷或是裂陷槽地区,就容易为有色金属如铜镍等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地质条件。
在对我国的铜镍矿床进行分析得出,主要都是由于此处分布着大陆裂谷或者是不同地形撞击形成造山的局部裂陷槽相关。
因为,只有大范围的地壳裂解情况的出现,才有可能为矿床的着陆提供前提和动力。
青海格尔木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青海格尔木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格尔木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属于新生代与古生代的垮塌构造成矿带,是青藏高原腹部富集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之一。
该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如下:一、地质特征1.矿体与矿化类型: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主要矿体类型为脉状、管状和肢状。
矿化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石英闪长岩脉型、斑岩和蚀变岩型等。
2.岩石类型与构造类型:区内主要岩石类型为二叠-三叠系海相沉积岩和新生代火山岩。
其次是二叠纪花岗岩体和三叠纪花岗岩体。
矿区构造类型为多克隆构造和裂隙构造,属于垮塌构造较为活跃的地区。
3.矿体分布特点: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中的矿体主要分布在矿区中央与西南部的山脊上,呈带状分布的特点。
4. 成矿物质来源: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区内分布广泛的古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岩和岩浆岩。
不同年代和类型的岩石经过动力学和热液作用后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矿化作用。
二、成矿模式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主要是沉积岩、火山岩和岩浆岩经历多种成因作用,形成围岩矿化,再通过蚀变作用,形成矿体矿化。
成矿过程包括多个阶段:1.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阶段:矿床区内广泛分布着富集钾、硅、钇等元素的花岗岩体和拉斑岩体。
这些岩浆的晚期阶段常常形成高温、高压和高盐度的热液,对周围的沉积岩和火山岩进行了充分的蚀变和矿化作用。
2. 较晚阶段的成矿作用:最后一次成矿作用主要以蚀变为主,使得矿床中的石英、斑岩和蚀变岩等围岩充分矿化,矿物种类更加丰富。
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造山带演化,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引发地壳重力坍塌,较为复杂的垮塌构造形成了多道断裂/岩浆通道,大规模热液流体在其中的运移作用下沉积于目的地,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大型矿床。
此外,在成矿过程中,蚀变作用在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矿床的品位和规模。
总之,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是一座具有高程度元素富集特点的新生代-古生代矿床。
其成矿过程表现为多个阶段的多样性作用控制,综合作用才能成功生成大规模的矿床。
甘肃扫子山地区703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

2023年 5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85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扫子山地区703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陈 浩,陈镇海,鲁光荣(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甘肃 张掖 734012)摘 要:703东金矿是在1∶1万土壤测量的基础上发现,其发现验证了土壤测量在北山戈壁残丘地貌的良好找矿指示效果。
通过对703东金矿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条件进行叙述,分析研究矿床成因,总结找矿标志,探讨了找矿前景,提出矿区及周边下步找矿思路。
关键词:703东金矿;找矿标志;找矿前景;找矿思路;扫子山地区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9-0085-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Ideas of 703 East Gold Depositin the Shaozishan Area of Gansu ProvinceCHEN Hao, CHEN Zhen-hai, LU Guang-rong(Zhangye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Zhangye 734012,China)Abstract: The 703 East Gold Mine was discovered on the basis of 1∶10000 soil measurements, which verified the good prospecting indication effect of soil measurements on the residual hill landform of the Beishan Gobi.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ormation, structure, magmatic rock and other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703 East Gold Mine, the Ore genesis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prospecting indicators are summarized, the prospecting prospect is discussed, and the next prospecting ideas in the mine area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are proposed.Keywords: 703 East Gold Mine; Prospecting markers; Prospecting prospects; Exploration ideas; Saozishan area收稿日期:2023-03基金项目:甘肃省基础地质调查、甘肃省地勘基金项目资助成果。
有色金属矿区地质勘查类型及找矿方向

19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有色金属矿区地质勘查类型及找矿方向胡俊伟(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一〇八队,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传统有色金属矿勘查方法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同时传统找矿方法也对有色金属矿造成二次伤害,周而复始,使得有色金属矿的勘探、开采与需求的矛盾日渐突出。
依托有色金属矿地质勘查类型信息,结合有效的勘探技术,确定了有色金属矿区的找矿方向。
有色金属的开采利用情况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分析有色金属矿区的地质勘查类型,为下一步找矿方向的确定指明了方向,对有色金属矿进一步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区;地质勘查;找矿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4-0019-2收稿日期:2020-07作者简介:胡俊伟,男,生于1987年,满族,内蒙古赤峰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我国是一个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近些年来受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地质作用的影响,我国矿产资源在总体分布上呈现不均匀的发展态势,给金属矿勘查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与阻碍。
因此,为了提高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工作的技术水平,就必须要随时代变迁不断对地质找矿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推动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的发展。
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矿勘查方式就是地质找矿技术。
通过研究有色金属矿区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的依据,确定了色金属矿区地质勘查类型。
依托有色金属矿地质勘查类型信息,结合有效的勘探技术,完成了有色金属矿区找矿方向的确定。
1 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较简单,主要为石炭系孟公坳组,仅东部边缘出露少量石磴子组。
孟公坳组大部分是薄层—微层状深灰色致密灰岩,夹中厚层微晶灰岩。
普遍含炭质、泥质条带,局部蚀变含矽质。
在构造应力挤压作用下,薄互层岩性差异性大,易造成特别剧烈的褶皱变形,常见条带状、扁豆状、花斑状、小肠状等复杂现象。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老挝班康姆铜金矿是一种典型的红土型金矿,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的地质特征以及如何从中寻找黄金矿床。
一、地质背景老挝班康姆铜金矿位于老挝南部的南环带,是一个含铜金矿床。
该地区岩石类型主要为变质岩和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
在该地区的构造活动中,前三叠纪时期发生了强烈挤压和变形作用,形成了一系列韧性剪切带以及断层和褶皱。
这些结构构造成为班康姆矿区金矿床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二、矿化类型及特征班康姆铜金矿为红土型金矿,其矿床主要分布在了东北方向的粗麻面等熔岩流周围的韧性剪切带中。
矿床主要成分为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自然铜,金矿石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
黄铜矿、黄铁矿处于近典型成矿温度条件下,主要形成于400-420℃下的热液沉淀过程。
在班康姆金矿床中,矿体呈不规则形态,分布不均匀,但总的来说矿体都在粗麻面附近或沿剪切带产出。
矿体主要有矿化断层、矿化巨石体、矿床周围的硫化带和厚度较薄的矿化带等。
三、找矿方向班康姆铜金矿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其找矿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寻找铜金分布区:通过了解矿区之前的勘探资料,可以预测地下矿体的分布情况。
铜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等方向,因此,在这个方向寻找矿体会更加容易。
2. 针对不同类型找矿:不同类型的矿床中黄金含量的分布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矿化带进行分析,对黄金含量高的矿体重点寻找。
3. 寻找矿化特征:在矿床以及矿化带的寻找过程中,需要注意寻找矿化特征,比如脉状矿化、火山热液沉淀矿化等矿化特征。
4. 筛选矿体:在挖掘时,除了注意找到矿体外,还要注意一些地理特征,如剪断带、石英脉、硅化岩等特征,这些地层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都会对矿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值得重点关注和挖掘。
综上所述,老挝班康姆铜金矿是一种典型的红土型金矿,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从其地质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寻找的方向。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近年来,山东省金矿资源储量持续增长,成为我国金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地区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研究已经成为地质学家、矿业专家和各级政府机构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山东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浅谈。
一、山东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1.构造特征:山东金矿主要分布在本区的构造断层带中,矿体常常沿断层带展布,走向多南北或东北-西南,倾向多东南或东北。
此外,矿体也常常沿着变质带展布,构造比较复杂。
2.岩性特征:山东地区的金矿多数是赋存于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中的脉状或者块状矿体。
其中,变质岩中的金矿主要赋存于褶皱、节理、石英脉和剪痕等构造组成的矿化带中;岩浆岩中的金矿主要是网状和脉状矿体;沉积岩中的金矿主要是赋存于千枚岩、黑云母片岩和麻粒玄武岩之间的矿化带。
3.矿物学特征:山东地区的金矿常伴生有多种金属矿物,包括银矿、铜矿、铅锌矿等。
矿石主要以黄金为主,同时也含有银、铜、铅、锌等金属元素。
黄金晶粒大小差别明显,有的晶粒大于1mm,矿物学特征上来说,山东的金矿矿床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接触变质型矿床。
二、山东金矿的找矿方向研究1.矿化规律和赋存条件:山东地区的金矿多分别在变质带和岩浆岩中赋存。
因此,在找矿工作中,要重点探测这些岩体,特别是对深埋的变质岩、岩浆岩进行探测。
2.构造条件:山东金矿的分布多受控于区域断层和变形带的分布与演化,因此,在找矿工作中,要着重探测这些断层和变形带。
3.地球物理条件:山东地区的金矿多分布于地形复杂的山区,由于传统地质勘探方法在这些地区的效率较低,地球物理勘探成为发掘新矿区的较有效方法。
应用电法、重力法、磁法和地震勘探技术结合石英等探测技术,可以全方位探测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
四、结论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复杂多样,知识面广,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山东地区的黄金矿化规律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在找矿工作中,要运用多种综合型勘探方法,并且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来加强发掘新矿区的效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找矿效率和发掘黄金矿藏的目的。
福建永定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式探讨

位 于南平 一龙 岩推 覆构造 带 的南段 ,外 来 岩 系为 晚寒 武 世 东坑 口组一 早石 炭世 林 地 组 , 地貌 上 主要分 布 于高处 ,呈 飞来 峰 构 造 ,原 地岩 系 为 晚石 炭 世 经 畲组一 三 叠 世 ( 1 。 印 图 )
图 1 王 庄 一 樟 坑 推 覆 构 造 略 图
Fi.1 N a e t c o i c e a i a fW a z ua g Zh ng e u t g pp e t n c s h m tc m p o ng h n — a k ng Co n y
1 第 四纪 ;2 侏 罗 世 ;3 晚 石 炭 一 三 叠 世 ;4 晚 石 炭 一 二 叠 世 ;5 泥 盆一 石 炭 世 林 地 组 ;6 寒 武 一 石 炭 世 林 地 一 一 一 一 一 -
过 1: 万物化 探工 作及 铁铅锌 矿 普 查 ;2 0 1 0 4年 至今 ,福 建 省第 八 地 质 大 队在 大 排 开展 铅 锌 矿详 查 ,已查 明铅 锌金 属资 源量 达大 型 ,而 且证 实 了矿 区 内存 在浅 层次 推覆 构造 。区 内矿产 资源 丰富 ,除马 坑大 型 铁 矿[ ] 1 、中 甲铁 锡 多 金 属 矿[ 外 ,还 发 现 有 三 坑 、樟 坑[ 、合 溪 、 3 ] 4 ]
和微斜 长石 花 岗岩相 区。 1 2 1 岩体 的岩 石化 学特 征 ..
莒 舟一 大洋 岩体 具 富硅 、富钾 、贫钙 、镁 的特 点 ,属较 富碱 、偏 酸性 的花 岗岩 。大排 二
长 花 岗斑岩 属高 钾钙 碱 系列 岩石 , 。 NaO+K O 总量较 高 ,具有 高碱 富钾 ,酸 度稍 大 的特点 。 1 2 2 岩 体 的演化 与成 矿关 系 . . 因在岩 浆演 化过 程 中含水 不 足 ,从 正 长石 花 岗岩相 到微 斜长 石花 岗岩 相磁铁 矿含 量显 著 降低 ,所 以不 可能在 岩浆 期后 的成 矿 溶液 中包 含大 量 的铁质 ;只是在 岩浆 演化 过程 中水蒸 气
论述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论述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摘要:本文根据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围绕了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围岩蚀变及成矿关系的分析,指出了该矿床成因机理,总结了该矿床成矿标志。
关键词:金矿矿体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1 矿床地质特征1.2 构造矿区内的地层、岩石经长期的多期次的变质、变形、扭裂、滑移、倒置、拼贴、逆冲、推覆等作用,使区内形成许许多多的构造岩片及混杂岩带,除控制韧性剪切带南北两侧边界区域性走滑断裂构造外,低序次的剪切、走滑构造也极为发育,岩层中的片理、劈理,糜棱构造、揉皱、挠曲等十分发育,加上多期次的成矿作用,使矿区内地质构造显得十分复杂。
1.3岩浆岩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区内岩浆岩比较发育,晚期主要以花岗岩株、石英钠长斑岩、花岗斑岩、煌斑岩、热液贯入式角砾岩等形式产出。
2矿体特征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韧-脆性剪切带中,主要呈脉状近平行排列产出,在平面上矿体之间水平间距最大为70m,最小约20~30m左右;剖面上矿脉呈侧幕式展布,在垂距约210m范围内,倾向上最大延深达340m。
矿体金平均品位(2.4~18.68)×10-6,平均厚度0.80~7.03m。
矿体走向290°~310°,北倾,倾角60°~80°。
矿脉走向与岩层走向有25°~35°之夹角,两者总体倾向相反,岩层南倾,矿脉北倾。
因此,矿脉在走向倾向上常斜切二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等。
矿体由蚀变构造糜棱岩组成,沿脆-韧性断裂构造带分布,受构造控制特征明显,走向上呈舒缓波状,倾向上比较平直。
矿体形态较简单,常呈脉状产出,一般以单脉为主。
连续性较好,有时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及膨缩现象。
2.1 矿石结构构造特征根据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粒度及它们的嵌布关系划分出:自形晶粒状结构、半自形晶-它形晶粒状结构、碎裂结构、填隙(充填结构)结构、交代残余结构,镶嵌结构。
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探讨

矿业科技2019年12期︱373︱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探讨张春才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青海 海东 810600摘要:多金属矿属于较为重要的矿藏资源,勘探、开发多金属矿,对于拉动矿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比较复杂,不同地区的多金属矿矿床,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为了做好多金属矿找矿工作,地质勘探工作者必须认真、细致地分析、研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并探寻行之有效的找矿路径。
本文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希望本文对于广大地质勘探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地层;找矿思路多金属矿指的是含有铅、锌、银、镉、铜、金等有色金属的矿床。
众所周知:铅、锌、镉、铜在工业上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金、银则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贵金属;因此,勘探、开采多金属矿,对于拉动矿业经济、推动工业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分析、研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做好多金属矿找矿工作。
1 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多金属矿矿床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在内蒙、华北、山西、广西、西藏、东北、云南等地,均有规模较大、储量较为丰富、开采价值较高的多金属矿矿床[1]。
下面,我们将着重研究青海某地的多金属矿地质特征[2]。
青海某多金属矿,位于东经95°,北纬33°一带。
矿区面积超过70平方公里。
矿区海拔在4500米-5400米之间,平均海拔有4900米。
矿区内山脉连绵不断。
矿区内的地层,大体上可分为第四纪地层、变砂岩板岩互层组、中-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灰岩组。
中-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灰岩组地层,倾向在20°-50°之间,经勘查,该地层的主要包括火山角砾岩与集块熔岩。
集块熔岩多为斑状结构,呈灰绿色,成分主要有英安岩、安山岩、凝灰岩。
英安岩中的金属矿物含量估计有2%。
凝灰岩中的金属矿物含量估计有1%。
集块熔岩主要分布在矿区山顶一带。
在矿带的北侧,集块熔岩的南侧,分布着大面积的火山角砾岩。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摘要:伴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一经济体化进程逐渐加快。
在当前时期,对于铜、锌等有色金属矿业的需求也在扩大,所以,需要探究有色金属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找矿特点和发展前景,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来说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有色金属;从矿地质特征;找矿特点;成矿规律有色金属主要指的是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有关矿产,其包含了铜、铅、锌等相关的重金属。
有色金属矿产作为基础性宏观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有色金属在城市建筑、工业制造以及航天等方面创作了极大的社会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欠缺,工业用铜大多数依靠从国外进口,对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也有助于科学勘查合理开发和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1、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研究在我国的四川地区,包含有很多的金属矿,其中九龙县久祝地区位于四川的南西部,横跨整个九龙县内康定沙德 - 九龙子杠坪 Be-Li- Pb-Zn-Cu-W-Sn-Au 矿。
在最近的几年以来,在该项区域内也发现了一些稀有金属矿床,例如,南东部的打枪沟锂铍矿,当前阶段,正处于勘探中。
四川的久祝地区呈现出南北向构造带,白台山向斜、久鲁祝向斜等,该区域的西部还受到雅江旋卷构造的相关影响。
其中,涵盖的断层有北北东向三岩龙断层以及八窝龙断层,这个区域是二次断裂构造,有南北向褶皱层。
另外,在这个区域内的版块构造活动对于侵入岩以及当地的矿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能够为这个地区的成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背向斜则为岩体起到了封闭,有助于形成伟晶岩石脉。
2、成矿的规律研究有色金属的成矿规律分析主要包括了控矿因素、找矿的标志和成矿模式。
其中控矿因素涉及到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岩浆与内生矿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内生矿的关系这几类。
2.1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上地幔下地壳形成亲硫元素为主的地质圈层,以铜、锌、铅等元素为主,在二级中晚期火山地层构成当中,涵盖了铅、银等。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前寒武纪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胶东西北部金的高背景地球化学异常区;燕山中期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的含矿热液沿焦家主干断裂由深部向上运移,并经侯家断裂向××断裂运移,充填交代于低压扩容的北西向成矿带中,形成了××破碎带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3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3.1找矿预测准则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可得知地质找矿工作应着眼于如下准则:断裂控矿构造:控矿构造产状变化部位、主断裂与分支断裂组成锐角交汇区和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交汇的锐角区是成矿有利区。
岩体接触带:两种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和花岗岩与胶东群的内接触带是找矿远景区。
围岩蚀变:红化蚀变岩、黄铁绢英岩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是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找矿矿物学:与金相关性较强的黄铁矿具有指导找矿的标型意义。
颜色深、粒度较小、晶形不完整、晶面不洁有“污渍”的黄铁矿含金高;富硫亏铁富含金;热电系数高、热电场为P 型有利于矿的形成。
地球化学:矿区指示元素的组份分带和浓度分带明显,有一定规律性。
Hg 为前缘指示元素,浓集中心偏矿体头部;As,Sb,Mo 为矿中偏上的指示元素;Bi 为矿中偏下的指示元素;W,Ni,Co 为矿下指示元素。
地球物理:矿区含矿岩石的地球物理模式为“三低一高”,即重力低、磁力低、电阻低、极化率高。
3.2深部找矿方向矿床内已知的1,2,3 号矿体规模小、变化大。
据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的研究结果,1,2 号矿体在垂向上进一步扩大储量的可能性很小;3 号矿体在7 线以西与Au 呈正相关的As,Sb,Mo 浓集中心的深度逐渐变深,因此3 号矿体北西端(7 线~11 线)的深部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在××矿体的勘探过程中,部分工程揭露到了侯家断裂控制的7,8 号矿体,在-240 m~-246 m 见矿,平均品位w(Au)9.16×10-6,根据黄铁矿热电性数值来看矿体只处于中。
探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式

勘 探 和 开采 也 需要 按 照金 属 的 分 布 规律 进 行 。 除此 之 外 , 充 分
利 用现 有 的 技 术 条 件 和 以前 找 矿 经验 也 非 常重 要 。 为 了提 高
多金 属 矿 床 的 找矿 效 率 .需要 对矿 床 的地 质 特 征 和 找 矿 模 式
进行 分析 和 研 究 。
区 内广 泛 出露 的地 层 主 要 为 下元 古界 辽 河 群 变质 岩 系 ,
经历 了 多期 次 区域 变质 作 用和 混 合 岩 化 作 用 ,成 矿 元 素 初 步 富集。
4 矿床特征
该 区矿化 蚀 变 比较 普 遍 , 现 所 圈 定 出的主 要 断裂 、 矿( 化)
3 . 2 岩 浆岩
区域 中岩 浆 活 动 频 繁 , 分 布 广泛 。主 要 岩 体 有 : 海 西期 细 粒 二 长 花 岗岩 ( ) 、 海 西期 黑云 二 长 花 岗岩 ( 3 4 ) 、 燕 山期 黑 云
二 长 花 岗岩 ( 8 ∞) 。
3 . 3 构 造
褶皱构造 : 背斜 长 约 8 0 k m, 轴 向近 E W, 其 两 翼 地 层 为辽
异常 6 2个 , 其 中铜 异 常 4 1个 , 占整 个 化探 异 常 的 6 6 %, 具 有
很 好 的 找 矿 前 景
3 . 5 变质作 用
图 1 流纹质玻屑和橙玄玻屑的形态
2 . 2 构造控矿作用
受 区域 上 近 E W 向 的 某 断裂 的 影 响 , 区 内发 育 一 系列近 E W— N W 向 次级 断裂 构 造 和 层 问破 碎 带 . 它们 为成 矿 提 供 了 热液 活 动 的 通 道和 导矿 、 储 矿 空间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位于老挝南部的沙拉湾省,是老挝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
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与周边的芒勿岗、耶恩邦、波威空等矿床密切相关,研究其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将有力地促进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地质特征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是一种典型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化体为石英-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体。
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伟晶岩、闪长岩、二长岩等岩石中,具有典型的矿床空间分异性,石英脉主要分布在中酸性岩体中央部位,而硫化物脉体则主要分布于碱性或调节碱性岩的边缘部位。
该矿床的主要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方铅矿、菱锰矿、砷矿等,其中黄铜矿和辉铜矿是其主要产矿物。
二、成矿演化过程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矿演化过程相对复杂,主要经历了岩浆期、热液期、后期变质期等几个阶段。
首先,在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期间,形成大量的破碎断层和矿体空间,为后期的热液充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在中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时期的热液期间,通过高温、高压等作用,使岩浆中的金、银、铜等重金属元素和硫化物等物质逐渐向下浸透,与周围的岩石相互作用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矿体。
最后,在扰动造山作用的影响下,矿床发生了一定的变形、变质和蚀变,为矿床的后期修饰与演化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动力。
三、找矿方向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找矿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体系学分析法:通过全面梳理矿区地质地貌等基础地质情况,从岩石构造、矿床成矿物质、成矿过程等方面,深入分析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制与规律。
(二)地球物理勘测法:通过研究矿区内岩石的物理性质和规律,运用磁性、电性、重力等物理勘测手段,对矿床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勘测,为后期找矿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三)化探勘测法:通过利用化学物质在矿床成因中的作用特性及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化探方法,探测地下的矿化体,并确定其规模、性质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式
本文主要对拉龙拉地区铅锌矿的地质特征与找矿模式做了探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标签:矿床地质特征拉龙拉矿石
1区域地质背景
拉龙拉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境内,属类乌齐县滨达乡管辖。
该区位于金沙江—哀牢山板段带南西侧,怒江和澜沧江两条古板块缝合带之间,横跨羌塘—唐古拉—保山板段和喀拉昆仑—开心岭—昌都板段的一部分。
区域上呈狭长块体,为澜沧江结合带闭合后形成的拗陷盆地。
本区位于卡玛多—刚沱断裂带与俄洛桥断裂带之间,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早期、燕山晚期、喜山期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较大断裂带和北西展布、左行雁列的一系列线状复式背向斜,但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较微弱。
测区地层大面积分布的地层是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出露面积较小的为下石炭统马查拉组下段及第四系。
2拉龙拉矿床地质特征
2.1矿体分布、规模、形态及产状
按铅边界品位≥0.5%,工业品位≥1.5%,锌边界品位≥1.5%,工业品位≥3.0%和最小可采厚度为1m的工业指标拉龙拉矿区共圈出工业矿体15条,低品位锌矿体2条,其中有Ⅱ-2PbZn 、ⅠPbZn 及ⅢPbZn 3条矿体为区内主矿体。
2.2矿石质量
矿石结构构造全表现了氧化矿的特征。
主要为骨架状结构、纤维状结构、胶状带状结构和肾状构造、葡萄状构造、钟乳状构造、皮壳状构造、多孔状构造及土状构造。
其成份主要为菱锌矿、白铅矿、铅钒、褐铁矿、少量异极矿,硫酸铅、铅铁矾、方铅矿、闪锌矿等。
脉石矿物成份主要为方解石,少量白云石、石英、石膏及粘土矿物等。
2.3矿石类型
自然类型:按矿石氧化程度和目前控制深度,划分为单一氧化矿。
工业类型:根据岩矿鉴定和矿体赋存特点,划分为碳酸盐岩型铅锌矿,按矿石中有用组分不同,可分为铅锌矿石和锌矿石两类。
2.4矿体围岩蚀变
矿体围岩蚀变主要为碳酸盐化、黄铁矿(已氧化为褐铁矿化)、粘土化,以上蚀变均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矿化较强地段,围岩蚀变较强,褐铁矿化相对集中。
碳酸盐化以脉状为主,褐铁矿化则以土状为主。
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
3拉龙拉矿床成矿模式
3.1矿床成因
本区的元古界、上古生界、中生界都有富含铅锌等成矿元素的岩石建造。
隆升成陆后,出露在潜水面以上的碳酸盐岩受到强烈淋滤作用,主要表现为地表水沿灰岩中的断裂带活动,溶滤灰岩并形成溶洞(即古岩溶)。
富含铅锌等矿元素的岩石受到强烈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其中的锌等成矿元素,呈离子状态在真溶液中沿断裂带下渗,在古岩溶中(物理化学条件发生突变部位)沉淀,形成岩溶型白铅矿菱锌矿矿体。
尽管单个矿体规模有限,由于三叠系灰岩中的层间断裂规模大,可形成延伸长的岩溶带,古岩溶型白铅矿菱锌矿矿体成群出现。
应该强调的是,本区地处喜山期隆升活动强烈而频繁地带,每一次隆升间歇期,都可以形成一个岩溶带。
可以有多个菱锌矿带出现。
就整体而言规模是可观的。
3.2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
分析同类型矿床认为,含矿地层为上三叠统甲丕拉组和波里拉组,尤其是甲丕拉组,是最主要的含矿层位;赋矿岩性主要为鲕状泥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③控矿断层主要为灰岩中的层间断层和裂隙;层间断层和裂隙制约矿体的形态和规模,断层规模变大处,矿化带相对变宽,反之变窄;由于闪锌矿比白铅矿易于氧化、分解,其氧化分解产生的易溶硫酸锌,交代碳酸盐岩围岩形成菱锌矿。
矿区不同岩性段产生不同的矿石类型,有些地段低铅高锌,有些则只有锌矿体。
找矿标志:发现和研究同生断层,主要为层间断层;地层以上三叠统甲丕拉组和波里拉组为主;岩性为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围岩蚀变以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及重晶石为主。
3.3矿床远景评价
目前矿区共圈出铅锌矿体15条,低品位锌矿体2条,主要分布于灰岩破碎带中,拉龙拉西矿区51线至东矿区间因外部关系问题无法开展工作。
而铅锌矿体进行了局部普查及局部两个中段的控制,其它矿体未详细工作。
现已估算铅锌资源量82053吨,而且矿体向深部有继续延伸趋势。
据已探明的资源量情况可看出矿区铅锌矿资源远景足以达到中型矿床,若将西矿区51线至东矿区11线之间纳入统一管理,系统地全面评价,有望寻到一个大型铅锌矿床基地。
4几点建议
(1)矿区需加强生产勘探工作力度,对矿化富集地段用坑道进一步控制,以求更多的基础储量供开发利用。
(2)运用重型工程-坑、钻探工程控制矿区矿体远景规模,力求扩大其矿床规模。
(3)加强该区综合找矿能力,运用多种找矿手段寻找该区及外围的未知铅锌矿体。
(4)对东矿区(哈拉山矿区)Ⅱ号矿体4690中段继续按40米间距向3、5线施工沿脉坑道,后施工穿脉。
查明矿体在深部走向、产状的变化情况。
在Ⅲ号矿体4500中段,4512中段向28、26线施工坑道控制矿体,提交332+333资源量。
力求扩大其矿床规模。
(5)对东矿区(哈拉山矿区)36线南东方向,继续用探槽工程按40米间距追索控制Ⅲ号矿体,以扩大资源量。
(6)对西矿区(拉龙拉)与东矿区(哈拉山)之间开展地质工作,槽探工程。
揭露解剖地表铅锌矿体的规模、形态及产状,验证矿体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