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飞蜻蜓》教案

产业办中心校:詹娟

一、教材分析

《放飞蜻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体现了他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同时也表现了他很强的环保意识。

二、设计思想

学生通过默读,分角色读,有感情朗读等各种读文形式,让学生体会出陶行知先生为何劝孩子放飞蜻蜓及其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在理解课文过程中,练习抓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和探究有关动物科学知识的兴趣。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孩子充满尊重、爱护和循循善诱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

1、理解陶行知先生如何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启发孩子们放飞蜻蜓。

2、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五、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语句,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2、体会陶行知先生关心下一代的用心。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陶行知画像、蜻蜓等相关资料

七、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小精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蜻蜓图片)认识它们吗?

(1)板书“蜻蜓”,提醒学生注意字形,认读,读准后鼻音。你喜欢蜻蜓吗?为什么?

(2)有一群孩子也很喜欢,想捉几只好好欣赏一下呢,不过后来又把它们放飞了,板书“放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放飞蜻蜓》,关注事件的发展。

(板书课题:放飞蜻蜓。)生齐读课题。

二、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认读生字,词语

三、学习新课

(一)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

(),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并放飞()的故事。

(二)质疑探究集体交流

(1)课文中是谁在捉蜻蜓?他们遇到谁?(一群孩子陶行知)

(2)发生什么事使翠贞和其他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放飞了蜻蜓呢?

(3)陶行知简介:(课后链接)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927年创办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学校)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等教育思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这位著名教育家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作为伟大教育家的陶行知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又是如何循循善诱进行教育的呢?默读第2—10自然段。思考:陶行知和孩子们有几次对话,都说了什么?你了解了哪些蜻蜓的知识?

对话1:陶行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头,说:“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当陶行知问蜻蜓吃什么时,孩子们怎么说的?

(七嘴八舌、抢着)

孩子们对蜻蜓很感兴趣,争着说自己的看法。

对话2:陶行知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蜻蜓是益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在陶行知耐心细致的启发下,孩子们知道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和水里的孑孓。对话3:陶行知从翠贞中手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行知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生:“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掌握飞行方向的。”

师: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的。”

对话4: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能看清楚四面八方的虫子……”

(结构很复杂,复眼由10000个到28000个小眼睛组成的。)

师:第十自然段最后一句的标点是什么?谁注意到了?

生:省略号……

师:这里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表示陶行知的话还没有说完,省略了很多关于蜻蜓的知识。)

师:陶行知的讲解多么生动有趣啊!陶行知为什么要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特点呢?

生:为了激起孩子们探求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的兴趣。只有通过了解蜻蜓,才能更加喜欢蜻蜓,从而放飞蜻蜓,保护蜻蜓。

师:你从哪知道孩子们对蜻蜓很有兴趣呢?

生:孩子们入神地听着入神

师:孩子们放飞了蜻蜓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放飞了蜻蜓纷纷说

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孩子们捉了蜻蜓,在陶行知先生的引导下,孩子们认识了蜻蜓,喜爱上了蜻蜓,最终放飞了蜻蜓。美丽的蜻蜓飞走了,孩子们知道了不少关于蜻蜓的知识,我们真应该感谢陶行知先生呀!

陶行知先生对蜻蜓真是太了解了,他不仅带孩子们认识了蜻蜓,还介绍了蜻蜓尾巴和眼睛的特点以及作用,他的知识可真丰富啊!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请你找出描写陶行知先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更深一层次地认识这位另人敬佩的教育家。你从陶行知先生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了什么?

汇报交流:

⑴“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头问”“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和蔼可亲)

⑵“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

(心地善良富有爱心)

⑶“用商量的口吻”“把蜻蜓还给翠贞”。

(平易近人尊重孩子)

四、课后小结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还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陶行知爷爷不仅(),而且()。

不仅和蔼可亲,而且循循善诱。

不仅心地善良,而且富有爱心。

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尊重学生。

不仅爱孩子,而且爱动物。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我还知道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那些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我们更应该保护。只有懂得尊重生命,才有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只有把爱融入生活,才会用实际的行动关爱生命、呵护生命。只要心中有爱,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好,更和谐!

五.拓展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