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简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听听那冷雨》一文在艺术构思上有何独特之处?
答:《听听那冷雨》一文一反前人多以暖色调描绘春雨的写法,而是以“冷雨”写春雨,不仅写了冷雨的可嗅、可观,更突出的描写了冷雨的可听,从听觉上来表现出作者思乡欲归而不能的抑郁伤害之情。
作者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人物的情感流露仿佛一个蒙太奇镜头。使读者尽收眼底,一切都像读者自己发现的一般真切自然。
2.根据《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分析哈姆雷特的内心世界。
答:“生存还是毁灭”这一段独白,不仅是一首富有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也是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哈姆雷特是一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但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但客观上任务的艰巨和敌人的强大,主观上反对暴力和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中力不从心和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出现矛盾。通过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他的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3.阅读《百合花》。
(1)指出以上文中的细节描写:通讯员摸出两个馒
头,枪筒里插野菊花。
(2)结合全文分析“我”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我”在
本文中主要起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
(3)通讯员枪筒里插的野菊花表现了他怎样的情
感:这个细节表现了憨厚单纯的通讯员爱美、热
爱生活的情感。
4.阅读胡适《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节选,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比喻,
排比
(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据类型是什么?事实
论据,理论论据
(3)这段文字中大学之“大”指的是什么?“囊括大
典,网罗众家,或”思想自由“
5.阅读李白《行路难》(其一)。
(1)从诗题来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乐府旧题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有
何象征意义?以自然界路途的艰难暗喻世路
和仕途的艰难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全诗表达了
诗人的思想痛苦和心里矛盾,他的仕途的艰难
满怀悲愤,对前途表现出茫然又充满希望。
6.阅读《荷塘月色》选段,回答问题。
(1)选段主要从那几个方面描写荷塘月色的美景?
选段主要从荷叶,荷花,荷香,微风吹拂下荷叶和荷花的颤动等方面描写了荷塘月色的美景。
(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文中运
用了比喻、排比,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将荷叶自然伸展的姿态比喻成“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荷叶优美高雅的姿态。
(3)请找出文中使用通感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文中使
用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是应该从嗅觉角度来写,但此处作者用渺茫的歌声来加以形容,准确传达出香味的平淡,缥缈,若有若无。
7.阅读《风波》,回答问题。
(1)本文发表于什么时间?小说描述了一场什么样的风波?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发表于1920年9月《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一号。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张勋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问题的风波。线索的辫子事件。
(2)赵七爷的辫子盘起又放下和他的竹布长衫脱下又穿上,表现了这个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对赵七爷
的辫子和竹布长衫的描写,鲜明地表现出赵七爷是个善于韬晦,时刻期待封建帝制复辟的顽固的封建遗老。
(3)文中对人物的塑造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白描
(4)作者塑造赵七爷这一人物形象有何意义?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指出虽然辛亥革命已经成功,但封建势力还相当顽固,随时都存在着封建复辟的可能。同时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严防封建复辟,也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5)九斤老太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她?九斤老太是老一代保守思想的代表人物,盲目留恋过去的一切。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地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在揭露她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
七斤虽然在当地人眼中的是一位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遇事却毫无思想,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逆来顺受,是一个愚昧麻木的落后农民典型。
赵七爷顽固守旧,装腔作势,是一个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典型。
文章主题:本文通过对辫子风波的记叙,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封建余孽仍在向农民肆虐,农民愚昧落后,还处在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
制之下,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同时告诉我们,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唤醒群众,是难以成功的。
7.《郑伯克段于鄢》《左传》记事线索分明,叙事有条不紊,详略得当,尤其擅长描写战争。
一文记叙了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王室内部的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通过郑庄公母子以后兄弟间手足相残的事件,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残酷无情和伦理道德的虚伪。
阴险狠毒,工于心计的郑庄公
逃难狂妄,愚昧无知的共叔段
“惊姜氏”的用法是使动用法
“克”意为战胜
表现了共叔段贪得无厌,狂妄愚蠢的性格和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图谋与郑庄公分庭抗礼乃至谋取王位的野心。
郑庄公”悔之”,实质上是考虑到自己的名声和维护统治的需要,”遂而相见”充分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性。
8.《冯谖客孟尝君》
首先是用欲扬先抑,对比衬托的手法,写冯媛故意藏才不露的试探和由此受到的轻视。
其次是善于通过典型情节和生动细节的描写来刻画冯媛的远见卓识和果断善谋的形象。
“三窟”:1.冯媛为孟尝君市义,深受百姓爱戴。
2.冯媛游说于梁,巧借声势,帮助孟尝君复得相位。
3.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揭其剑,过其有。揭:高举。过:拜访
冯媛性格特征:藏才不露,不甘屈于人下,有意试探孟尝君性格特征:宽宏大度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是齐王害怕孟尝君位高权重对他构成威胁。
9.《垓下之围》选自《史记》,分为八书(礼乐制度),十表(人物关系),十二本纪(帝王),三十世家(王侯贵族),七十列传(重要人物)。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文主要描写了三个场面:霸王别姬(四面楚歌),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四面楚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暗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东城快战:展示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表现了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
乌江自刎: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一面,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