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7b983248e518964bcf847c7a.png)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参考)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PS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一、香菇:母种配方:1)PDA加富培养基:PDA+麸皮50克或PDA+蛋白胨2克。
2)PS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配方:1)木屑78%、麸皮20%、蔗糖、石膏各1%。
含水量60%。
出菇包配方:1)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1%、碳酸钙1%、PH6.0-6.5、料水比1:1~1:1.2。
2)杂木屑78%、麸皮16%、玉米粉2%、食糖1.2%、石膏2%、过磷酸钙0.5%、尿素0.3%、料水比1.1:1.二、平菇:母种配方:1)PDA加富培养基:PDA+麸皮50克或PDA+蛋白胨2克或玉米粉30克。
2)PS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配方:2)木屑78%、麸皮20%、蔗糖、石膏各1%。
含水量60%。
出菇包配方:1)玉米芯96%、石灰粉2%、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3,麸皮5-10%。
2)木屑75%、麸皮20%、石膏1%、石灰粉2%、过磷酸钙1%、糖1%,含水量60-65%以上配方中需加0.1多菌灵,PH8三、秀珍菇:母种配方: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配方:杂木屑40%、棉籽壳36%、麸皮23%、石灰粉1%,含水61-63%出菇包配方:1)木屑63%、棉籽壳20%、麸皮12%、玉米粉2%、石灰粉2.5%过磷酸钙0.5%。
2)木屑49%、棉籽壳40%、麸皮7%、石灰粉2.5%、过磷酸钙0.5%。
含水61-63%,PH6.5左右。
四、金针菇:母种配方:PDA或玉米粉40克、蔗糖1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原种、栽培种配方:1)木屑78%、麸皮20%、石膏、糖各1%。
2)棉籽壳35%、杂木屑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
3)小麦100kg,碳酸钙0.5kg,石膏1.5kg。
以上配方含水量为60-63%。
出菇包配方:1)棉籽壳38%、麸皮32%、淋水陈积杂木屑25%、玉米粉3%、轻质碳酸钙1.5%、过磷酸钙0.5、PH自然,含水63-65%。
食用菌试管培养基配方
![食用菌试管培养基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b348ee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d.png)
食用菌试管培养基配方
答案:
食用菌试管培养基的配方
PDA培养基
配方:土豆200克、葡萄糖18~20克、琼脂18~22克,水1000毫升。
制作方法:土豆去皮切块煮沸20~30分钟,过滤取滤液,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再加入葡萄糖,冷却后分装。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 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制作方法:马铃薯煮沸15~20分钟,过滤取滤液,加入其他成分加热溶解。
合成培养基
配方:马铃薯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蛋白胨5克、酵母膏5克、硫酸镁1克,水1000毫升。
制作方法:煮沸过滤后加入其他成分加热溶解。
大米培养基
配方:大米适量、磷酸二氢钾10克、硫酸镁5克,水1000毫升。
制作方法:大米加入营养液中,加热灭菌后接种。
制作方法
PDA培养基制作方法
将土豆切块煮沸20~30分钟,过滤取滤液。
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再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
冷却后分装,灭菌后制成斜面培养基。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制作方法
马铃薯煮沸15~20分钟,过滤取滤液。
加入其他成分加热溶解,分装灭菌。
合成培养基制作方法
煮沸过滤后加入其他成分加热溶解,分装灭菌。
大米培养基制作方法
大米加入营养液中,加热灭菌后接种。
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
![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58d090b9f3f90f76c61b98.png)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一、培养基主料及处理原则上凡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和特殊异味的农林副产品都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培养料,一些富含木质纤维素的野生材料也可作为培养料。
农副产品如稻草、麦秸、玉米芯、玉米秸、高粱秸、棉籽壳、废棉、棉秸、豆秸、花生秸、花生壳、甘蔗渣、麦麸、稻糠、高粱壳、果园剪枝枝条、玉米皮、豆饼、花生饼、油菜饼、芝麻饼、棉仁饼等;林业副产品如树枝、树杈、树墩、树根、刨花、木屑等;野生材料如类芦、象草、皇竹草等。
另外,轻工业生产的副产品也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培养料,如糠醛渣、酒糟、醋糟、废纸浆等。
1、棉籽壳棉籽壳成本较高,但棉籽壳栽培食用菌,明显具有容易操作、发菌保险、产量稳定等优势,相比而言,尤其对于初次栽培者来说,效益稳定,让人放心。
基本配方:棉籽壳250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尿素1千克,石膏粉3.5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完成发酵后再加入并拌匀,下同);4~9月份播种时,加入石灰粉5千克。
2、玉米芯玉米芯由于该原料可作为木糖醇、糠醛等工业原料,故其近年来身价倍增,较之棉籽壳相差不大,其生物学效率也不相上下。
其质地疏松,粉碎后粒度较均匀、合适,富含糖分,非常适合菌类生产,用来生产常规菌类,其转化率可达100%~150%。
玉米芯的营养很丰富,据测定,干玉米芯含粗脂肪0.7%,粗纤维28%,无氮浸出物58.4%,灰分2.0%,钙0.1%,磷0.03%,是栽培平菇等食用菇的极好原料。
基本配方:(1)玉米芯250千克,豆饼粉5千克,石灰粉5千克,石膏粉2千克,过磷酸钙6千克,尿素1千克,菇病消5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2)玉米芯250公斤、豆饼粉10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粉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尿素2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克。
(3)玉米芯150公斤,豆秸粉100公斤,豆饼粉5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粉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尿素1公斤,草木灰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f69c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f.png)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一、引言食用菌是一种富含营养价值且味道鲜美的食物,其栽培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食用菌栽培的影响,以期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食用菌菌种:选择了常见的香菇和金针菇。
- 培养基: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分别为玉米秸秆和木屑。
- 培养容器:选用了塑料袋和木箱两种不同的容器。
2. 实验方法:- 菌种接种:将菌种培养在琼脂平板上,待菌丝生长至一定长度后进行接种。
- 培养基制备:将玉米秸秆和木屑分别进行破碎、消毒,然后进行调配,使其达到适宜的水分和营养含量。
- 培养容器准备:将塑料袋和木箱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 栽培条件控制: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1. 不同培养基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玉米秸秆培养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香菇在玉米秸秆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丝繁茂且菌盖形成较快。
而金针菇在玉米秸秆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慢,且菌盖较小。
- 木屑培养基:与玉米秸秆培养基相比,木屑培养基对金针菇的生长更有利。
金针菇在木屑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盖形成较大。
而香菇在木屑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慢,菌盖较小。
2. 不同容器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塑料袋:使用塑料袋作为培养容器,菌丝生长较为迅速,菌盖形成较大。
这可能是因为塑料袋能够保持较高的湿度,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
- 木箱:与塑料袋相比,木箱对食用菌的生长影响较小。
菌丝生长速度较慢,菌盖形成较小。
这可能是因为木箱对湿度的保持能力较差。
四、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不同培养基对食用菌的生长有明显影响,玉米秸秆培养基适合香菇生长,而木屑培养基适合金针菇生长。
2. 不同容器对食用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塑料袋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食用菌的栽培条件进行调控,探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食用菌菌种制作
![食用菌菌种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cb5b742a67ec102de2bd8923.png)
超净工作台
接种箱
臭氧灭菌器
接种工具
• 二、无菌操作
•
• 无菌操作是食用菌制种工作成败的关键,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制种过程中使用的全部材料是无菌的.二是必须采用无菌
操作方法(也包括培养条件)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制种的全
部过程是无菌的,才能培养出纯菌种。
• 1.高温灭菌 • (1)常压蒸汽灭菌(用于菌种灭菌)
3.制作步骤
马铃薯200 克去皮切块 (1厘米见 方) 放入汤锅中加入适 量清水煮沸15分钟, 用纱布过滤,留滤 汁备用 滤汁倒入汤锅,先加入17 克琼脂,加热搅拌,融化 后,再加入20克葡萄糖, 融化,用量杯定容至1000 毫升
试管分装:将溶液 加入试管中,每管 加入到1/5处,加 盖棉塞
摆斜面:将灭好菌的试管 取出,按一定倾斜度摆好, 带培养基凝固后备用
食用菌菌种制作
菌 种 制 作 的 一 般 流 程
• 第一部分:培养基制备
• 一、试管PDA(母种)培养基制备 1.所需原料: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7克、水1000克
马铃薯
葡萄糖
琼脂
2.所需设备工具 手提高压灭菌锅、煤炉或电磁炉、汤锅、试管、棉塞、分装装置
手提高压灭菌锅
试管
橡胶塞
简易分装装置
接 种 箱
• 6.接种操作 • 在无菌的环境条件下,将优良的菌种移接到灭好菌的培 养基中。 • 优良菌种的标准:优良的菌种应该是菌丝浓密洁白,生 长均匀,分布一致,有芳香味,无污染。
接种操作
• 第三部分 菌种培养
• 一、培养菌种所需的环境条件 • 1.合适的温度(一般都在25℃左右,个别高温品种如草菇在 31℃)。 • 2.黑暗环境(不需要光照)。 • 3.环境空气湿度60%-70%。 • 二、注意事项: • 要经常性的检验,每格4-5天检验一次,把污染杂菌的菌种袋 (瓶)挑出来作安全性处理。 • 试管种大概7天左右就能长满,菌种袋(瓶)大概30-40天就能长 满。
食用菌菌种制作常用方法
![食用菌菌种制作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d1f01516fc700aba68fc06.png)
食用菌的种植技术流程
![食用菌的种植技术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95e3d3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2.png)
食用菌的种植技术流程
食用菌种植技术流程:
①培养基配料:选择适合目标食用菌种类的主料,如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草粉,以及辅助料如麸皮、玉米屑、磷酸二氢钾、生石灰等,按比例调配培养基。
②培养基预处理:将配料混合均匀,加水调整至适宜的含水量,使手捏指缝有水溢出但不滴下。
③灭菌: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消除其中的杂菌,确保接种环境无菌。
④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纯菌种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⑤发菌期管理: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如22℃~25℃)下发菌,期间注意观察并控制杂菌污染。
⑥搔菌及催蕾:菌丝覆盖整个料面后,进行搔菌处理,刺激菌丝形成原基,准备出菇。
⑦催蕾出菇:调节环境条件,如降低温度至10℃~15℃,提高湿度至90%~95%,加强通风,促使菌蕾形成。
⑧出菇管理:维持稳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促进子实体健康成长。
⑨采摘:当子实体成熟,达到最佳食用状态时,进行采摘。
⑩休养期管理:采摘后给予培养基一定时间的休养,恢复其活力,准备下一茬的生长。
⑪重复出菇:在适宜条件下,食用菌可连续出菇多茬,直到培养基养分耗尽。
⑫废料处理:处理完的培养基可作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一般食用菌母种(一级种)制作
![一般食用菌母种(一级种)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a2cbe653f01dc281e53af010.png)
一般食用菌母种(一级种)制作母种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母种(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菌种保藏专门机构引进)一培养基制备一接种一培养检查一成品。
(一)常用培养基及配方培养基是食用菌菌种生长所需营养的基质。
培养基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含有所培养的菌株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糖类、有机氮、矿物质等。
第二,所含养分浓度和状态要利于食用菌的吸收和利用。
如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使用葡萄糖的浓度多在2%左右,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食用菌对氮素的吸收优先吸收有机氮,因此,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中应添加有机氮源,如麦麸、米糠等。
第三,要有适宜的酸碱度(pH),食用菌多数喜偏酸性,pH5.0~6.5。
第四,经过严格灭菌,保持无菌状态。
这最后一点是要通过灭菌才能达到的,然而,灭菌的高温能破坏培养基中的许多化学成分,并能降低pH。
这一点必须在配制时就考虑到。
这就要求从使用的营养型药品试剂上,要尽量选用热稳定性好的种类,配制时,灭菌前的pH要略高于使用时所需的适宜酸碱度。
一般高压蒸汽灭菌0.1~0.12兆帕30分钟,培养基的pH下降0.1~0.3。
高压灭菌切勿压力过高,时间过长,以利培养基保持良好的营养和适宜的pH。
目前食用菌母种生产上使用的都是固体培养基,以琼脂(洋菜)为凝固剂,琼脂的用量从10~24克不等,这依琼脂的质量而定,使用时用量要参考产品使用说明书。
此外,当制作相同培养基时,高温季节要较常量多用些,以利凝固,低温季节可按常量使用;较酸的培养基也要较pH较高的培养基琼脂用量多些。
1.通用培养基通用培养基有多种配方,几乎通用于各类食用菌,常用的配方如下:(1)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0或20克,水1升。
(2)综合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琼脂10或20克,水1升。
(3)马铃薯麦麸综合培养基马铃薯200克,麦麸1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琼脂10或20克,水1升。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66bf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a.png)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食用菌栽培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菌丝体的接种和培养,探究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了解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并研究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培养条件。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食用菌菌种(如平菇、香菇、金针菇等)- 栽培基质(如稻壳、麦秸、木屑等)- 培养皿或培养箱- 实验工具(如喷雾器、塑料薄膜等)2. 实验方法:1) 准备培养基质:将稻壳、麦秸或木屑等材料进行破碎和处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气性。
2) 接种培养基:将食用菌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质上,并用喷雾器喷水保持湿度。
3) 培养条件控制:调整培养箱或培养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4) 观察生长情况:每天、每个阶段都要观察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包括菌丝体的扩张、菌盖的生长、子实体的形成等。
5) 收获和保存:当菌盖完全形成并有成熟的子实体时,可以进行收获,注意保存采集到的菌体以备以后的研究或食用。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讨论:1. 培养基质的选择和处理: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培养基质的要求不同。
例如,平菇适合在稻壳上生长,香菇和金针菇适合在木屑上生长。
同时,对于培养基质的处理也很重要,破碎和处理能提供更好的通气性和湿度,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
2.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适应性。
一般来说,食用菌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湿度在70-9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3. 光照条件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光照的需求也不同。
有些食用菌需要光照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而有些则需要暗处或弱光照以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光照条件来增加菌体的产量和品质。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食用菌的培养成功与否,与培养基质的选择和处理密切相关,同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也会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dbc804b2e3f5727a5e96294.png)
食用菌栽培技术一、菌种制备菌种制备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
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2)猴头菌培养基。
黄豆芽25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过滤取汁,补足失水至1000毫升。
加入葡萄糖30克、蛋白胨5克、酵母膏1克、琼脂20克,加热溶化,然后分装。
适用于猴头母种培养。
(3)玉米粉培养基。
玉米粉30克左右,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蛋白胨0.5克。
玉米粉煮至70℃左右保持1小时,然后加上其余的成分。
2、原种培养基的制作。
常用配方:(1)棉耔壳培养基。
棉耔壳100斤,麦麸15斤,石膏粉1.5斤,料水比1:1.1~1.2。
该培养基适合于大多数食用菌品种。
(2)木屑培养基。
干木屑100斤,麦麸20斤,蔗糖1斤,石膏粉1.5斤,硫酸镁0.5斤,料水比按1:1.1~1.2。
该培养基适合于银耳、黑木耳、猴头、金针菇、平菇等原种培养。
(3)粪草培养基。
稻草63斤,玉米粉4斤,大豆粉3斤,干牛粪25斤,过磷酸钙3斤,硫酸镁2斤,料水比1:1.1~1.3。
适合于双孢菇原种培养。
其中牛粪也可以鸡粪等等畜粪来代替,只是所加的量根据其所含氮量而定。
(4)谷粒培养基。
选新鲜、无虫、无霉变的小麦、(大麦、谷子、高粱、玉米粒均可),淘洗干净,按1:2.0比例加水,煮沸30分钟,闷4~6个小时,沥去水分,标准是“煮透晾干”,再加入干料1%的石膏粉,0.5%的石灰拌匀、装瓶。
适用于平菇、双孢菇原种培养。
该种培养基发菌快,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采用此培养基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
3、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
主要用于母种,灭菌的条件是0.11~0.12千帕。
原种灭菌一般是0.12千帕,1.5小时。
(2)常压蒸汽灭菌。
主要用于原种和栽培种。
灭菌的条件一般是灭菌器内达到100℃后保持8~10个小时。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ac7eb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9.png)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食用菌栽培实验,探究不同养分浓度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食用菌菌种
2. 培养基:包括有机质、无机盐、营养素等
3. 培养皿
4. 蒸馏水
5. PH仪、天平等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1. 准备培养基:按照一定比例将有机质、无机盐和营养素混合,并用蒸馏水调节PH值。
2.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待培养基凝固。
3. 取一定量的食用菌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上,注意保持卫生。
4. 设置不同的养分浓度组别,分别调整培养基配方中的有机质、无机盐和营养素的浓度。
5. 将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分别倒入培养皿中,每组设置多份重复。
6. 将培养皿放置于恒温箱内,恒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7. 观察并记录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包括菌丝的生长速度、菌盖的形态以及菌种的产量等。
8. 根据观察数据和记录结果,分析不同养分浓度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高浓度的养分对食用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
2. 适度的养分浓度可以使食用菌菌盖形态正常、菌种产量较高。
3. 过低或过高的养分浓度都会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生长缓慢或死亡。
结论:
养分浓度对食用菌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适宜的养分浓度可以提高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益。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68159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c.png)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食用菌原种是培育高品质食用菌的开始,其制作方法关系到菌种的品质和生长效果。
下面将介绍10种关于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并详细讲解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优缺点。
1. 伏击法制种法伏击法制种法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原种制作方法,其操作简单,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原种制作。
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原料。
选一定数量的食用菌菌盖和菌蒂,尽量选用种粒外形完整、表面干净、无病害的菌盖和菌蒂。
步骤二:将菌盖和菌蒂归并,放到70%酒精中清洗30秒,然后取出沥干。
步骤三:将菌盖和菌蒂放到滤纸上,擦干表面水分,放到蒸汽锅中蒸10分钟,杀灭病菌和杂菌。
步骤四:将蒸好的菌盖和菌蒂拿出来,再次擦干表面水分,放到培养基上。
步骤五:放到恒温摇床上培养,震荡180rpm,28℃,恒温培养7-14天,即可获得食用菌原种。
优点: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菌株易保存。
缺点:成活率较低,制作时间较长。
2. 含砂蒸法制种法含砂蒸法制种法是应用含石英砂的菌种培养基来制作食用菌原种,能提高种粒触蒸面积,提高出菌率和菌株的品质。
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含砂菌种培养基。
将玉米粉、蔗糖、石英砂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含砂菌种培养基。
步骤二:准备原料。
选一定数量的食用菌菌盖和菌蒂,按照比例加入含砂菌种培养基中。
步骤三:将含菌培养基放在琼脂板上,在30℃下反复震动震荡搅拌。
步骤四:将培养好的固体菌种放在75%-80%的相对湿度内,保持湿润并置于通风且恒温保持在22℃下。
步骤五:待菌体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再将其移植到适宜的菌床中。
优点:出菌率高,菌株品质好。
缺点:制备过程中需掌握好配方和稠度。
3. 傅里叶红外辐射制种法傅里叶红外辐射制种法是利用电极辐射灯产生的热量来使制种容器内的培养液升降温,低温使菌体沉积在液表面,高温则使其下沉到液底,实现制种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食用菌种子与蔓茎切片、米糠混合后,加入到恒温恒湿的发酵箱内。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b55bf2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d.png)
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是指可以作为人类食物的真菌类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食用菌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包括蘑菇、香菇和平菇的栽培方法。
一、蘑菇的栽培技术1. 基质选择:蘑菇的生长依赖于培养基质,一般选择麦秸、稻草、木屑等作为基质。
基质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 菌种接种:将蘑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上,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菌丝生长。
3. 菌网培养: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将基质移到黑暗的环境中,稍加增温,促进菌网的生成。
4. 露天培养:菌网形成之后,将基质移到通风良好的露天环境中,进行光照养分的吸收和子实体的形成。
二、香菇的栽培技术1. 瓶装培养:香菇可以在玻璃瓶中进行培养。
首先将香菇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待菌丝长满整个瓶子后,倒扣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子实体的形成。
2. 刨床培养:在露天的地方,清理好地面,将香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再用稻草、麦秸覆盖上一层。
保持适宜的湿度,等待子实体的形成。
3. 窖穴培养:将香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将基质堆积成约50厘米高的堆坡,覆盖上一层保温材料,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三、平菇的栽培技术1. 棚架培养:搭建适当的棚架结构,将预先培养好的平菇菌种放在培养基上,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每隔一段时间喷水保持湿润,待平菇菌丝生长完整后,开始移动菌棒,等待子实体的形成。
2. 菌棒培养:将平菇菌种接种在菌棒上,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黑暗环境中等待子实体的形成。
子实体成熟后,用清洁的工具将菌棒剪断,将平菇采摘。
综上所述,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基质和菌种接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及光照条件等。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有所不同,但都需要注意环境的卫生、消毒处理以及适宜的生长条件。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食物选择。
食用菌常用培养基
![食用菌常用培养基](https://img.taocdn.com/s3/m/0605fa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1.png)
食用菌常用培养基同一种菌类培养基的配方虽然有多种多样,但必须含有各种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和适宜的酸碱度。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作为各类母种的培养基最为普遍,菌丝都能正常生长。
现将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和配制方法举例介绍。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 200g 葡萄糖 20g琼脂 20g 水 1000mLpH值自然2.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 200g 蔗糖 20g琼脂 20g 水 1000mLpH值自然以上两种培养基广泛应用于各种菇、耳、猴头类食用菌的培养。
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将200g马铃薯去皮,去芽眼,切成小条放入铝锅中,加入1000mL水,煮沸20~30分钟左右至马铃薯软而不烂时,用6~8层纱布过滤,取滤汁于锅中,补水至1000mL,加入琼脂熔化,再加入糖搅拌均匀,趁热分装于试管中。
3.马铃薯半合成培养基(一)马铃薯(去皮) 200g 葡萄糖 20g磷酸二氢钾 3g 硫酸镁 1.5g维生素B1 100mg 琼脂 20g水 1000mL pH值 5.8~6.2此配方制作方法与PDA培养基相同。
不过加入部分化学药品,应在过滤后加入。
适用于香菇菌种保藏用,也适于培养平菇、双孢蘑菇、滑菇、金针菇、灵芝和猴头等母种用。
4.马铃薯半合成培养基(二)马铃薯(去皮) 200g 葡萄糖(蔗糖) 20g玉米粉 30g 黄豆粉 10g酵母膏 2g 磷酸二氢钾 1.5g硫酸镁 0.5g 琼脂 20g水 1000ml pH值自然此配方适合各种菇类。
制作时应注意:黄豆粉与马铃薯同时下锅,煮15分钟后再加入玉米粉,以免起糊影响过滤。
5.合成培养基(一)蛋白胨 2g 葡萄糖 20g磷酸氢二钾 1g 硝酸铵 1g磷酸二氢钾 0.46g 硫酸镁 0.5g琼脂 20g 水 1000mL6.合成培养基(二)葡萄糖 10g 磷酸二氢钾 0.5g氯化钠 0.2g 碳酸钙 2g琼脂 20g 水 1000mL酵母汁(1:10) 100mL 硫酸镁 0.2g将上述原料分别放入锅内,加水放入琼脂加热,并经搅拌熔化后即可分装试管。
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a754a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a.png)
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食用菌培养基它是根据各种食用菌生长时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而采用人工方法配制成的营养基质,以便给菌丝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就如同农作物需要土壤、肥料,动物需要饲料一样。
培养基种类目前,人们采用的培养基相当多,种类各不相同。
不论哪种培养基都有共同特点:一般都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生长因素等。
水分是食用菌的组成成分,食用菌在生理活动中,需要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
碳源是构成细胞物质的主要元素,也是食用菌生长发膏所需能量来源。
碳源的主要原料是糖类、淀粉、纤维素物质。
代表物质是葡萄糖、蔗糖、玉米粉、麸皮、米糠、锯木、棉籽壳等。
氮源是食用菌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基本物质。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这些物质。
氮源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胨、尿素、硫酸银、含有氮素的物质有玉米、棉籽壳。
培养基中的无机盐虽用量不多;但不可缺少。
它主要是酶类的组成成分,调节各种生命代谢活动。
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生长因素需要量很少,是培养基中的特殊营养物质,它是维持食用菌正常生长所不可缺少的生长因素。
如马铃薯、麸皮、米糠等都含有丰富的生长因素,维生素也属此类。
根据营养物质的来源,黄年来等同志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把所有培养基分成三大类:1.天然培养基:它是利用天然的有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来源广,成本低,很适合实胨生产。
特别具备营养丰富、制备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
但他学成分不能定量,每批成分也不稳定,因此不宜用来进行精确的科学实验。
常用的天然培养基,有马铃薯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杏汁培养基、苹果培养基、麦芽培养基、堆肥培养基等。
2.半合成培养基:在天然培养基中,适当增加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少量别的有机物,成为半合成培养基,介于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之间。
主要目的是促进菌丝生长发膏。
3.合成培养基:用化学成分已知的有机物或无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由于各种化学成分已经清楚,容易控制,所以适合某些定性和定量研究。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b625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9.png)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1.营养物质基本配方- 水:1000 ml- 蛋白胨(Peptone):10 g- 水解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 g-NaCl:5g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7.0。
这个基本配方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微生物。
2. 大肠杆菌(E. coli)菌种培养基- 水:900 ml-蛋白胨:10g-水解酵母提取物:5g-NaCl:5g-葡萄糖:1g-K2HPO4:2g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7.0,然后添加100 ml的5倍浓度的M9盐基液(以下配方):-Na2HPO4:15g-KH2PO4:6g-NaCl:0.5g-NH4Cl:1g3. 真菌菌种培养基(Sabouraud培养基)-磷酸钠二氢物(NaH2PO4):3g-柠檬酸三钠(Na3C6H5O7):5g- 细脂粉(Tweens 20):1 ml-葡萄糖:40g-酵母提取物:5g- 洗涤剂(Polysorbate 80):1 ml- 蓖麻油(Castor oil):5 ml- 蒸馏水:1000 ml将以上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调整pH至5.6-6.2、这个培养基适用于真菌的培养。
4. 下面是适用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培养基配方:- 水:900 ml-柠檬酸二钠(Na2C6H6O7):20g-磷酸氢二钾(KH2PO4):7.5g-葡萄糖:20g-氯化镁(MgCl2):4.5g-氯化钾(KCl):0.5g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5.0。
5. 适用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种培养基配方:- 水:900 ml-蛋白胨:10g- 混合谷氨酸(Glycine-Glutamic acid):10 g-氯化钠(NaCl):4g-磷酸一钠二水(Na2HPO4·2H2O):12.5g-磷酸二氢钾(KH2PO4):2.5g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7.0。
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制作方法
![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57d0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a.png)
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制作方法一、概述食用菌是一类富含营养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真菌。
通过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可以有效地培养和繁殖食用菌菌种,为食用菌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制作原料准备1. 鲜活食用菌菌种:可选择各种常见的食用菌,如蘑菇、香菇等。
2. 培养基原料:包括淀粉、葡萄糖、酵母粉、氨基酸等。
3. 辅助原料:如蒸馏水、矿物质溶液等。
三、制作步骤1. 菌种处理:将鲜活食用菌菌种进行处理,去除不完整或有病变的部分,并将其洗净备用。
2. 培养基准备:按照一定比例将淀粉、葡萄糖、酵母粉、氨基酸等原料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培养基液体。
3. 培养基消毒:将制好的液体培养基倒入培养瓶中,用高压蒸汽进行消毒,确保无菌。
4. 菌种接种:将处理好的食用菌菌种均匀地接种到培养瓶中的培养基上。
5. 培养条件调控:将接种好的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调控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6. 培养过程管理:定期观察培养瓶内的菌丝生长情况,注意消毒和通风,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7. 菌种提取:待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将其提取出来,作为食用菌的菌种,用于后续培养和生产。
四、注意事项1. 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消毒条件,确保培养基和培养器具的无菌。
2. 培养箱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要根据不同食用菌的要求进行调控。
3. 培养过程中要定期观察并记录菌丝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食用菌菌种污染其他物品或环境。
5. 培养完毕后,要妥善保存食用菌菌种,以备后续使用。
通过上述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制作出适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的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能够为食用菌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促进食用菌菌种的繁殖和生长。
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合理的培养条件调控,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菌种的活力。
同时,制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步骤
![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2d791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c.png)
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步骤食用菌菌种的质量对食用菌生产至关重要。
菌种的好坏,菌种的保存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效益和成败,所以我们要制作优良的食用菌菌种,更要有优良的菌种保存方法,以保存菌种的生活力和优良性状,确保菌种纯种、无污染。
一、菌种制作食用菌菌种分三种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1.制作母种(一级种)1.1菌种采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食用菌子实体。
经表面消毒后,放在无菌的厚纸上,使子实体菌褶向下,在通风条件下经过12--24h,等子实体放出孢子后,将纸折叠起来风干,放入塑料袋中,里面放几粒干硅胶,封好口,放入2--4℃冰箱中,可保存起来长期备用。
1.2母种培养基制作配方: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纯净水1000ml。
先把马铃薯切成大约1cm大的小方块,放入1000ml 纯净水中煮30min,过滤后加入琼脂、0.2-0.3%的磷酸二氢钾、再加入20g葡萄糖,溶解后分别装入试管,每个试管装量1/5-1/4,用棉塞封好试管口,外加塑料膜扎紧,放入压力灭菌锅1.3㎏/cm灭菌30min,待温度降至60℃将试管摆成30-35度倾斜面,冷却后观察几天,无受到杂菌污染即可接种,孢子液用灭菌的自来水将孢子稀释,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将孢子悬浮液移到试管琼脂斜面上,在25℃下培养,很容易萌发生长成菌丝,然后用石蜡封口置于4-5℃恒温箱中可保存6个月。
2.制作原种(二级种)将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加入水拌匀(100kg料加125kg水),培养基原料拌匀后拿试纸测ph 值,ph值在6-7为宜,然后装入大口的罐头瓶至瓶肩部,将培养料压平压紧,抹干净瓶的培养料,拿完好无破损的塑料薄膜扎紧瓶口,放入压力灭菌锅1.4-1.5㎏/cm灭菌1.5-2h,冷却至25℃即可进行无菌接种,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丝体接入瓶中,接种后在25℃恒温箱中培养30d菌丝可长满,即可作为原种(二级种)。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步骤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c012b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3.png)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步骤
一、液体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克蛋白胨10克硫酸镁
0.5克硫酸二氢钾1克水1000ml
二、液体培养基的制作步骤:
1、称量、溶解
按配方称量药品,将药品置于烧杯中加水,玻璃棒搅匀。
2、分装
分装三角瓶时避免培养液黏住瓶壁口,用漏斗进行分装,三角瓶装料系数60%。
3、加棉塞
棉塞大小,松紧度要适中,一般塞入3-4厘米。
4、装锅灭菌
塞好棉塞的三角瓶用双层报纸包扎好,装入灭菌锅,盖上报纸,排气后,待温度升至121℃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121—123℃,维持50min。
5、烘棉塞
当压力降至0.05MPa时带压进入无菌室,当压力即将降至零时开始放气,打开锅盖拿出报纸,将锅盖嵌一小缝,以此来烘干棉塞,维持40—50min。
6、冷却
取出三角瓶放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中,冷却后进行接种。
液体菌种生产与固体培养不同,是以液体做培养基,通过多级发酵培养得到菌液,发酵菌液中含有大量的菌丝体,
可直接做液体菌种。
目前,液体菌种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有:一是摇瓶培养工艺,即斜面母种→一级摇瓶种子→二级摇瓶种子→三级摇瓶种子;二是深层发酵罐培养工艺,即斜面母种→种子罐→发酵罐→液体菌种。
少量可用摇瓶震荡培养,大量的用发酵罐通气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一、培养基主料及处理原则上凡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和特殊异味的农林副产品都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培养料,一些富含木质纤维素的野生材料也可作为培养料。
农副产品如稻草、麦秸、玉米芯、玉米秸、高粱秸、棉籽壳、废棉、棉秸、豆秸、花生秸、花生壳、甘蔗渣、麦麸、稻糠、高粱壳、果园剪枝枝条、玉米皮、豆饼、花生饼、油菜饼、芝麻饼、棉仁饼等;林业副产品如树枝、树杈、树墩、树根、刨花、木屑等;野生材料如类芦、象草、皇竹草等。
另外,轻工业生产的副产品也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培养料,如糠醛渣、酒糟、醋糟、废纸浆等。
1、棉籽壳棉籽壳成本较高,但棉籽壳栽培食用菌,明显具有容易操作、发菌保险、产量稳定等优势,相比而言,尤其对于初次栽培者来说,效益稳定,让人放心。
基本配方:棉籽壳250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尿素1千克,石膏粉3.5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完成发酵后再加入并拌匀,下同);4~9月份播种时,加入石灰粉5千克。
2、玉米芯玉米芯由于该原料可作为木糖醇、糠醛等工业原料,故其近年来身价倍增,较之棉籽壳相差不大,其生物学效率也不相上下。
其质地疏松,粉碎后粒度较均匀、合适,富含糖分,非常适合菌类生产,用来生产常规菌类,其转化率可达100%~150%。
玉米芯的营养很丰富,据测定,干玉米芯含粗脂肪0.7%,粗纤维28%,无氮浸出物58.4%,灰分2.0%,钙0.1%,磷0.03%,是栽培平菇等食用菇的极好原料。
基本配方:(1)玉米芯250千克,豆饼粉5千克,石灰粉5千克,石膏粉2千克,过磷酸钙6千克,尿素1千克,菇病消5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2)玉米芯250公斤、豆饼粉10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粉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尿素2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克。
(3)玉米芯150公斤,豆秸粉100公斤,豆饼粉5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粉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尿素1公斤,草木灰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4)选无霉的干玉米芯粉碎成小粒(比黄豆小),晒2天,然后在清水中浸泡一夜,捞出沥干后分别加入1%的石膏粉、硫酸胺、过磷酸钙和0.1%多菌灵(加入水中)拌匀,PH为5.4~7,含水量60%~70%(手握料指缝有水而不滴下)。
(5)玉米芯粉100斤,石膏粉1斤,石灰3两,含水量65%左右。
(6)玉米芯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粉1%、蔗糖1%,适于制作草菇、平菇、木耳、猴头菇等木腐菌菌种。
(7)玉米芯80% 、米糠10%、玉米粉8% 、石膏粉1%、复合肥1%(制原种改用0.2%磷酸二氢钾),适于制作平菇等菌种。
3、大豆秸秆该原料含氮素物质在所有秸秆类原料中是最高的。
将其与玉米芯等混合使用,栽培效果十分理想。
不足之处是质地较硬,需经粉碎之后使用为佳,其粉碎粒度控制于2~4mm,加大料水比至1:1.6~1.7,可使常规菌类转化率达120~160%。
基本配方是:玉米芯100千克,豆秸150千克,石灰粉5千克,石膏粉2千克,过磷酸钙6千克,菇病消5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4、花生壳易于粉碎,含氮量高,不足之处是组织纤维化程度高,不利于菌丝分解利用,可加入30%的棉壳,并经发酵处理,可取得与棉壳相仿的效果。
基本配方:(1)花生壳40%、玉米芯3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 ,适于制金针菇菌种。
(2)花生壳78%、米糠20% 、石膏粉1%、蔗糖1%,适于制作平菇、香菇、木耳、猴头菇、灵芝等木腐菌菌种。
5、稻、麦秸麦草、稻草类该类原料多用于栽培草菇、双孢菇、姬松茸等品种,少有用于平菇、猴头菇等生产的,这不是说完全不可取,而是说该材料起码不是最佳选择,尤其木腐菌中的香菇、猴头、木耳等,发菌时间及出菇时间较长,作为草料,其成分多为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偏低,难以被菌丝长时间进行分解而保持基本满袋状,故尽量用其生产草腐菌类。
因其表层附生一层蜡质层,不利于菌丝的吸收,可采用氧化钙液浸泡的方式去除,用于侧耳类,转化率可达90%~100%;用于耳类生产,可达100%左右。
栽培双孢菇配方:麦草或稻草3000千克,牛粪粉3000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尿素60千克,石灰粉80千克,石膏粉80千克,碳酸钙90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440克。
栽培草菇基本配方:麦草或稻草225千克,麦麸25千克,过磷酸钙8千克,尿素1.5千克,石灰粉12千克,石膏粉4千克,菇病消5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6、棉秆屑棉秆屑营养丰富,富含食用菌生长的各种营养成分,含粗蛋白5.6%、粗脂肪2.7%、粗纤维42.9%,再添加适量的营养配方,菌丝生长质量、产量可与棉壳相媲美。
用棉秆屑栽培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木耳、银耳、杏鲍菇、茶树菇生物转化率最低达120%,高达200%以上。
粉碎后的棉秆屑,透气性好,吸水性强。
培养的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长快而结实。
该原料与木屑类有点相似,并含有大量韧皮组织,十分有利于食用菌菌丝生长。
绝大多数菇农不愿使用它,是因为粉碎困难,普通粉碎机对其无可奈何,只有使用木片机械切碎,而后才能进行打碎。
栽培平菇、鸡腿菇配方:棉秆粉(0.5厘米以下)220千克,麦麸30千克,三元复合肥3千克,石灰粉10千克,石膏粉5千克,菇病消5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用于栽培香菇时,可将其作为木屑对待进行配方。
但是,时下的棉花多为转基因品种,所以,用棉秆粉栽培的产品,不可用于出口。
棉秆粉250公斤、豆饼粉10公斤、石灰粉12公斤、石膏粉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尿素2.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克。
7、泥炭日本研究成功一种以20%至30%泥炭和含油脂的谷物(均以干物质计)为主的混合培养基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在栽培前,把泥炭中的长纤维切断、切碎,并加入可以有效地增加通气量的大麦外皮、米糠、木屑混合物,然后装瓶、灭菌、接种。
配方合宜时每瓶平菇采收率达55%,比单用木屑、米糖培养基栽培平菇采收率增加30%。
生长期可从50天至56天缩短到40天。
该培养基也适合栽培金针菇等食用菌。
8、麦壳麦壳有两种,一种是小麦壳,一种是燕麦壳。
都是工厂的下脚料,麦壳里面有不低5%麦仁,燕麦壳有一层可溶性膳食纤维,碳氮比为20:1。
营养高,所以不用添加麦麸或玉米粉。
可以用来栽培平菇、茶树菇、金针菇、姬菇。
以麦壳为主料培养料具有成本底、透气性好、发菌快、产量高的特点。
以麦壳为主料栽培平菇配方:麦壳70%、木屑28%、生石灰1%、复合肥1%。
发酵时间比棉籽壳为主料的要多一天。
用甘蔗渣代替木屑效果更好。
其他方面按以棉籽壳为主料栽培方法。
以麦壳为主料栽培茶树菇配方:麦壳90%、茶籽粉8%、生石灰1%、复合肥1%。
茶树菇分解蛋白能力强,分解木质素能力弱。
所以不能用木屑。
9、油菜秆油菜秆壳含粗蛋白3.14%、粗脂肪0.45%、粗灰分6.2%、氮1.5%、磷0.37%、钾4.3%,是栽培食用菌的良好培养料。
油菜秆壳培育食用菌时,事先应仔细剔除发生霉变的部分,曝晒2~3天后,粉碎成绿豆大小,放冷水中浸泡12~24小时,天热时间可短些,天冷时间稍长些,然后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
基本配方:(1)草菇:油菜秆壳90%,石灰3%,草木灰5%,麦麸或米糠2%,含水适量。
(2)香菇:油菜秆壳78%、麦麸20%,石膏1%、糖1%、含水适量。
(3)平菇:①油菜秆壳98%、石膏1%、过磷酸钙1%;②油菜秆壳与塘泥1∶1混合,另加入过磷酸钙0.8%,磷酸二氢钾0.1%;③油菜秆壳95.5%、石膏粉2%、过磷酸钙2%、尿毒0.5%;④油菜秆壳91%、米糠5%、石膏2%、过磷酸钙2%。
10、水葫芦水葫芦粉碎渣栽培竹荪、大球盖菇等单核菌丝类食用菌,还可以种植出双核菌丝类的银耳。
产量与现行用木屑、稻壳、刨花等为培养基的种植方式基本相同;但用水葫芦粉碎渣作培养基因其易腐烂,生长期可提前约一个月。
11、野草(1)几种适宜栽培食用菌的野草①芦苇是一种多年生水生禾本科植物,植株高大,适应性广,耐涝。
营养成份高于木屑。
②芒箕(别名鸡脚茅)适应性和生活能力强,耐旱,耐酸,自然资源丰富。
其所含营养成份比杂木高,一年四季均可割。
③五节芒(别名巴茅)属禾本科高大野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营养成份高于木屑,用来栽培食用菌应在抽穗老化期采割。
(2)野草的采割加工芦苇,五节芝属于禾本科植物,植株高大,不易干燥。
应在抽穗扬花时采割,经充分晒干后粉碎。
芝箕庆在连续三至五个晴天后采割,晒干粉碎。
粉碎野草宜选用2.2至2.8毫米孔径的筛片,粉碎后的在原料需彻底干燥后防霉贮藏。
(3)野草培养料配方①五节芝、蒌芝箕40%、麦麸18%、白糖1%、石膏1%、多菌灵0.1%。
②芦苇45%、五节芝38%、麦麸15%、糖1%、石膏粉1%、多菌灵0.1%。
③芦苇30%、芝箕25%、五节芝30%、麦麸15%、糖1%、碳酸钙1%。
④五节芝50%、芝箕25%、麦麸15%、玉米粉7%,碳酸钙2%、尿素0.5%。
以上第一方和第二适宜栽培平菇、香菇、鸡腿菇等,第三方和第四方适宜栽培木耳和金针菇。
12、松杉木屑松、杉屑资源丰富,但因其含有烯萜类和芳香油类物质,对菌丝有抑制作用。
以下方法可解决这个问题。
(1)石灰水浸泡法:用2%~5%澄清石灰水浸泡松、杉木屑12~24小时。
捞起后用清水冲洗至无混浊,沥干水分,或晒干即可。
(2)水煮法:将松、杉木屑放入大锅内加1%~2%石灰水煮沸,不断用木棒搅拌。
2小时后,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
(3)发酵法:将松、杉木屑拌入2%~3%石灰水,使含水量达65%,堆积发酵。
当料温升至60℃以上时翻堆,以后每隔4~5天翻堆1次。
共翻3~4次,历时20多天。
发酵好的料,没有芳香气味,手感柔软,含水量达60%左右,拌料时基本不用加水。
以上方法处理过的松、杉木屑,掺入1/3阔叶木屑后栽培多种食用菌,效果更佳。
13、沼渣沼渣180公斤、秸秆颗粒70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粉6公斤、三元复合肥1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14、中药渣中药渣130公斤、玉米芯100公斤、麦麸20公斤、石灰粉8公斤、石膏粉6公斤、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中药渣120公斤,木屑100公斤,麦麸30公斤,石灰粉7公斤,石膏粉6公斤,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15、酒糟酒糟(以干重计)200公斤、棉籽壳和木屑各25公斤、豆饼粉2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氢钾2公斤、石灰粉6公斤、石膏粉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16、糠醛渣糠醛渣250公斤,豆饼粉10公斤,石灰膏20公斤,石膏粉5公斤,复合肥2公斤,赛百5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