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素质拓展的理论依据
素质拓展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
它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相比,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多了一些运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拓展训练能使青少年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因此,这种培训方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
素质拓展训练是传统拓展训练的一种演变,以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海员扩展到军人、工商业团体及学生;范围也由英国发展到世界各地;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训练、生存训练扩大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
1995年拓展训练由香港传入中国,目前福建、上海、广东等地的户外拓展发展极快,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早在几年前都已建立专业的拓展训练基地。
很多城市已经将此训练的理念灌输到各个行业管理培训体系中。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素质拓展训练是以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将大部分的课程安排在户外,精心设置了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参与过程中,让他们的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发现、醒悟,对个人、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达到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潜能,增强自信;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从活动中展现出领导、自我管理及团体互助合作与相处及互动;锻炼学生面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的目的。
这种全新的训练方式通常包括充沛体能训练、成功心理训练、挑战自我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四大类型。
通过拓展训练,大学生们在以下方面将有显著提高:认识自身潜能,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
素质拓展活动方案
素质拓展活动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全面发展的素质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力。
为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很多学校和机构开始积极开展素质拓展活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素质拓展活动的方案,力求有效提升个体的素质水平。
二、理论基础1.1.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素质拓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拓展活动中,应鼓励学生放开思维限制,勇于探索新领域。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提供创新思维指导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2.强化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许多素质拓展活动的基础要素。
通过拓展活动,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相互协作,并在协作中培养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利用户外拓展训练,让学生通过团队建设和挑战,实践团队精神。
1.3.提升领导能力素质拓展活动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通过设置学生干部以及领导实践项目,让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渐锻炼自己的领导才能。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社团,担任社团干部,从而在实践中提升领导能力。
三、活动方案2.1.户外拓展活动户外拓展活动可以通过举办露天运动比赛、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登山、丛林穿越、摩托越野等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毅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团队合作,培养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2.2.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是学科性的,也可以是兴趣性的。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并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例如,音乐社团、美术社团、体育社团等。
这些社团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和专业素养。
2.3.创新科技活动现代社会高度依赖于科技发展,因此创新科技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的重点。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创新科技活动,如科技创新展、机器人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科技热情和创新能力。
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和改进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
素质拓展教学大纲讲解
贵州民族大学《大学体育(素质拓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身体观,使他们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锻炼,实现身体运动的参与。
(二)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三)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掌握一项以上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并在某一运动方面形成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四)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即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
通过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团队的力量,用以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两类,理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素质拓展训练根据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丰富的内涵、新颖的形式、真实的体验、快速的成长和转变,对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提升,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二、课程教学要求(一)教师应转变以单纯传授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坚持教书育人。
加强理论学习,改革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必须加强六种意识。
即:团结协作意识;教书育人意识;身体素质意识;社会人文意识;人际交往意识;文化修养意识;力创教学内容明确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层次化。
(三)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文件。
教师应认真学习大纲,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完成大纲所提出的目的任务。
(四)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意区别对待,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全文)
大学生心理素养拓展训练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系列心理活动等。
很多高校还每年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或心理健康节、心理文化节活动等,引入了心理剧表演、心理电影赏析、团体心理辅导等,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且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对象定位太狭窄。
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不恰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上,过于突出了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心理咨询模式。
而实际上,这不管是从教育的公平上看,还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特点上看都是不合理的。
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处于正常的心理状态。
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素养为重点,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进展和健康成长为旨归。
(2)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
很多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尤其是对“边缘学生”的关怀和照顾缺乏,如贫困生、女生、非学生干部等。
另外,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差别,根据学生性质因材施教,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3)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地方高校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真正重视,存在专职心理工作人员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现象。
(4)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化。
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展预防性心理教育,如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二是矫治型心理教育,如对学生实施个别心理咨询或治疗。
事实上,进展性教育的对象更为广泛,因为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人格特征、充分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第二讲 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一)概要
第二讲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一)2l世纪是一个“学习化”时代,也是一个突显体验的时代①。
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员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来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如何生存。
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员在愉悦、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
拓展训练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当代国际教育新理念为学校拓展训练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动力支撑,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努力/放弃(积极/消极)的心理力学模型,以及“体验、了解、控制、超越”的心理适应规律。
其基本原理为:通过户外体验活动中的情境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他们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而深人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及其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
与以往课程不同的是,它采用现代流行的户外体验式培训方式,主要培养参加者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并使他们在体验中真切感受突破平凡、战胜自己的胆量与勇气,感受成功的秘诀:失败一次来一次,再来一次……第一节当代国际教育新理念是拓展训练的理论支撑一、合作教育理念合作教育的本质是在师生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合作、健康的人际关系。
合作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自我负责的态度、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批判能力,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三要素的师生人际关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维持一个健康的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强调在教育中应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素质拓展培训原理与方法123
素质拓展培训原理与方法:1、体验式学习原理:就是将每个人置身于活动之中,让过程中的每个人得以亲身体验,感悟做事的道理。
如大人总是对自己的孩子说马蜂蛰人很厉害,不能招惹,但顽皮的孩子从来都不会理会。
原因是他从来没有体验过被马蜂蛰的滋味,除非他有一天被马蜂给蛰了一下,才会对马蜂敬而远之。
相对于苦口婆心的言词疏导和理论教育,切身的体验更能够改变一个人。
现代人拓展训练遵循的就是体验式教育原理。
2、木桶原理:即一只很深的木桶,却装着很浅的水,这必将影响木桶的使用效率。
木桶的最高储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些木板,而是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
通过诱导让学员明白,作为一个团队,个人的出色并不能表明整个团队出色,只有帮助最差的同伴赶上来才能使得自己的整个团队更出色启发学员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别人,弄懂别人存在与自己的关系等。
即思人所思、想人所想,学会宽容,其实就是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和教会学员做人道理的过程。
3、探究式原理: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
拓展训练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通过拓展训练游戏中给学员设定的、需要完成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让学员研究、讨论、并通过不断矫正与实际不符的行动计划,提高做事能力。
4、经验分享原理:通过让学员参与精心设计的与定向运动、野外生存等有机结合的新颖、刺激、充满悬念的游戏,体验心理与身体方面的挑战,并使思想和认识得到启发;通过共同的讨论与总结,感悟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过程中经历失败,分享成功经验与做人做事之道。
拓展训练理论基础及教育特点分析(全文)
拓展训练理论基础及教育特点分析一、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一)心理学理论积极与消极的心理力学模型和体验,了解、操纵、超越的心理适应规律,是拓展训练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
在心理学领域,与拓展训练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人本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团队动力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是拓展训练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它强调学习过程中学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员的自我实现。
所以,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知情统一,教学过程围绕学员为中心展开,促使学员进行自由且有意义的学习。
拓展训练中,学员作为活动的主体,其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彰显。
在这种环境中,学员才能全心地投入到项目体验中,从而在体验中使思想得到进一步充实,使感悟得到进一步升华。
2.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生改变行为的过程。
这种行为的改变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行为中总结经验。
拓展训练中学员的亲身体验是整个活动的基础,而反思是在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会使具体行动产生改变。
行为主义理论为拓展训练“做中学”的原则、团队合作学习及正面导向、适时激励、巧用小组动力等理念和工作技巧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解释。
行为主义最关注人行为的改变,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人行为的改变。
拓展训练强调“做中学”,认为通过亲身的参与更加能促进人行为的改变。
3.团队动力学。
团队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场论(field theory),他认为人的行为是需求与环境的函数:B=f(P・E)。
团体动力学的主要目的是探求团体进展过程中,团体与个体、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拓展训练中,所有项目的操作都离不开团队,即使是个人挑战类项目,也都需要来自团队的鼓舞。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素质拓展训练》第二章
第二章 素质拓展训练理论基础
一、“从做中学” 的思想
第 26 页
(二)思维五步法
学习者把设想的办法付诸实施,
检验这种方法的可靠性。
E
学习者必须具有相当的知识,
从事必要的观察以应付这种问题; C
学习者要有一种“经 验的真实情境”
A
学习者须具有解决这种问题的
D 种种设想。
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
B 学习者去思考的“真实的问题”
竞争中的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
第二章 素质拓展训练理论基础
四、管理学与素质拓展训练
第 19 页
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以团队为单位 来完成各种规定的挑战任务,有团队就有管理,有管理就存 在管理学的知识体系。
”孤岛求生“项目中,将3个岛的角色与人物定义为基 层、中层和高层3个管理层次,不同管理层次的学员担负着 不同的职责,同样,不同层级的学员在完成项目时会有不同 的工作重点。
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及如何有效运用的综合性科学。
第二章 素质拓展训练理论基础
LOREM
领导类型
权威型
自由放任型
A
B
第 22 页
民主型
C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2 相关学习理念对拓展的支持
“从做中学” 的思想 情境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激励理论
第二章 素质拓展训练理论基础 (一)以学生为中心
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
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求生、冒险和团队合作,尽 可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学会怎样与他人进行更好地交流和
沟通,完成团队任务,将课堂上的所学所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计划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一、心理素质拓展理论简介:户外拓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努力/放弃”(积极/消极)的心理力学模型、以及“体验、了解、控制、超越”的心理适应规律。
其基本原理为:通过户外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体验式学习得来:体验式学习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五个环节如下:(体验式学习圈)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循环往复)体验:此乃过程的开端。
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
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分享:有了体验以后,很重要的就是,参加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
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
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
与其他参加者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
整合:按逻辑的程序,下一步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
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
应用: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
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
因此参加者可以不断进步。
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个体的意义:1、释放生活与学习压力,调节心理平衡。
2、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
3、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
4、强化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培养进取心。
5、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环境。
6、完善人格,培养勇气、毅力、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
三、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模块:(1)融冰模块融冰又称破冰,本模块项目众多可帮助队员顺利进入角色,打破陌生人之间的隔膜,消除同事间的积怨,激发队员热情,挑战队员自我心理极限,并跨越极限,提高队员的参与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分析
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分析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分析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它以体能活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人格完善为目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拓展训练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众多培训公司、培训学校、户外运动俱乐部、旅行社等机构。
1 心理学是拓展训练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的基础1.1认知发展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外界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影响,人是为了对应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而整理、统合自身的存在,在拓展训练中的规则与活动计划都是事先制定的,活动中主要是为了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问题,由于在各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各自的认知,在体验后与大家分享,换位思考别人的认知与自己的差异,得到再次的学习。
1.2实用主义学说心理学家拉扎鲁斯(A. Lazarus)说:“在当今心理应用领域中,固守某个理论或学派的专家将越来越少。
大家都逐渐认可了‘只要能用,不管是什么方法或理论就拿来使用’的做法。
”拉扎鲁斯也将这种现代心理临床学者们称为“实用主义学者”。
拓展训练从某种意义上借鉴了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它们成功地吸取了其中可以运用的部分,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发展,而不是一为味地沿袭守旧。
1.3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生行为改变的过程,这种行为的改变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行为中总结经验。
“从做中学”正如生活中很多技能与知识的获得并非先从书本上得到,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总结得来一样,人的经历带来的体验可以促使人的行为改变。
拓展训练虽然以模拟情境让学生感受,但在特意设计的情境下足以让学生自己的行为得到改变。
2 教育学是拓展训练教育价值体现的依据教育学的观点认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能动性是客观环境不断变化产生新的要求,新的客观要求为人所接受就引起人们的需求。
需求包括生物方面与精神方面的,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第二章拓展训练得理论基础
第二章拓展训练得理论基础21世纪每个人都面临着由知识不断更新而带来得巨大压力, 因而必须开发出更有效得学习手段来增强自身得学习能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
学校教育不能再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得传统模式, 而就是应通过设置具体得教学情境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拓展训练属于体验式学习, 以“先行后知”得体验式学习模式, 让学生在愉快、积极得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发掘自身潜力, 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 促进顽强、自信、团结等品质得形成。
拓展训练得目得在于促进学生克服心理惰性, 磨练战胜困难得毅力;认识群体得作用, 增进对集体得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认识自身潜能, 增强自信心, 改善自身形象; 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得能力;学习欣赏、关注与爱护大自然。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 与拓展训练得发展有关。
拓展训练就是户外运动得一个分支,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 大胆运用了相关学科成熟得知识体系, 使拓展训练本身显得更加充实, 也为拓展训练得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得作用,同时, 相关学科以拓展训练为学习载体, 将其理论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有趣,使学习者有更多得机会在暗含其理论得活动项目中体验与感悟, 在活动后巩固那些终身难忘得知识。
第一节心理学就是拓展训练得基础拓展训练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得主要理论依据就就是: 努力/ 放弃(积极/消极)得心理力学模型, 以及“体验、了解、控制、超越”得心理适应规律。
信任背摔就是拓展训练最经典得训练项目之一, 这个项目得内涵就就是让学生充分体会信任得重要性, 体会“瞧”与“做”之间得心理差别, 感觉突破心理障碍与挑战自我得意义。
进而在引导分享环节中, 感悟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 许多事情不能做或做不好得原因不就是“不能”而就是“不敢” , 关键在于心理。
与其相似得项目还有空中抓杠、高空断桥、天梯等经典团队项目, 也就是通过学生首先突破个人心理碍, 在回顾这个突破过程时对个人、团队、成功等有所感悟, 进而达到改变其行为得结果。
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工作手册
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工作手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目录第一章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简介第二章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一、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简介二、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章程1、总纲2、机构设置3、校素拓主体工作4、学生干部选拔5、附则三、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办公用品管理条例四、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干部条例五、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例会制度六、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成员常规工作量化考核细则七、安徽农业大学素质拓展认证考核制度八、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学分实施办法九、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申报制度第三章各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部1、农学院素质拓展工作部2、园艺学院素质拓展工作部3、植保学院素质拓展工作部4、资源与环境学院素质拓展工作部5、工学院素质拓展工作部6、茶与食品科技学院素质拓展工作部7、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素质拓展工作部附:1、安徽农业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说明2、安徽农业大学文化素质学分实施办法(暂行)3、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学分实施办法(暂行)4、安徽农业大学科研学分实施办法(暂行)5、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学分实施办法6、各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单位关于学分认证方面信息第一章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背景简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实施。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四个统一”的要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造就“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养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拓展训练理论基础及教育特点分析
拓展训练理论基础及教育特点分析拓展训练理论基础及教育特点分析拓展训练是目前国内外极为流行的教育和体验式训练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提升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人们学习、创新、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并且不止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深得成年人群体的喜爱。
本文旨在剖析拓展训练理论基础及教育特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案例分析。
一、拓展训练理论基础1.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拓展训练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能够激发人们的进取心、自我意识,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潜能。
拓展训练中贯彻的“动手、动脑、动心”理念,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2.社会学理论基础拓展训练能够解放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增强个体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并最终达到社会性的诸多目标。
在社会学理论基础上,拓展训练能够有效地让个体更加融入社会。
3.心理学理论基础拓展训练能够采用一定的理论模式帮助人们个人成长和团队协作,其中利用到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例如情绪化处理、认知反应等。
这些理论均能够保证拓展训练的安全性及高效性。
二、拓展训练教育特点分析1.轻松的氛围拓展训练往往是在一个放松、舒适的氛围中进行,让个体或团队在自由、放松的环境下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大家都能轻松的享受游戏带来的过程中。
2.团队合作拓展训练的最中心点就是团队合作。
大家可以在此过程中建立起默契,提升队伍协作能力,并且在荒野、森林等环境中培养人们的互信,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源。
3.感官刺激拓展训练通过将不同场景中的感官体验带给个体,从视觉、听觉到嗅觉等方面涉及到的不同体验,能够有效于刺激个体大脑神经,增强人们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反应能力。
三、案例分析拓展训练较为普遍的案例有攀岩、漂流、跳伞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够训练个体的身体素质,也能够提升个体的信心,同时也能让个体破除某些恐惧。
以“企业人才拓展训练”为例,在这个特殊的企业人才培养中,企业会在一个较为领先的拓展训练机构中寻求合作,为企业的骨干员工们定制一系列的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理论基础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实践真理的理论 发展真理的理论 实事求是的理论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三个代表” 导 进一步实践真理的理论 进一步发展真理的理论 在实践中具有先进性的理论
素质拓展培训的理论基础
以系统科学
整体性 有序性 稳定性 动态性 开放性
素质拓展培训 理论指导与理论基础
素质拓展培训的理论指导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三个代表” 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认知真理的理论 实践的理论 科学的理论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探求真理的理论 解放束缚的理论 事实求是的理论
素质拓展培训的理论基础
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
素质拓展培训的理论基础
思维素质 运动拓展素质 时空素质
第二章 素质拓展的理论依据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学校体育素质拓展是符合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的一种全新的体验 式学习,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有归因理论、迁移理论和学习的认知理 论,它成功地汲取了其中可以运用的部分,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发 展,而不是一味地沿袭守旧。
17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三、管理学理论 1.管理学是素质拓展内涵的重要体现
6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三、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 基于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改变,各 个学校都提出了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强烈要求,突破传统体育教学 模式的束缚,提升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满足学生对全面健康理 念的需求,就必需顺应时代需要,大力引进社会上新兴的、时尚的、 有用的新运动形式,从而为学校体育注入活力。素质拓展,显然是一 项非常适合的项目,它不仅具有户外运动这一新兴项目的独特魅力, 更有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效果,可以说将其引入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需要。
4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此外,关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概念已提出多年,德、智、体、美全面 培养是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必需要求,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不只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而是要全面提 高学生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
素质拓展融入大量的户外运动元素,符合体育课对学生身体素质 锻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团队精神、战胜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陶冶情操方面有显著的效果。所以,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 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就必须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寻找新 的突破口,积极引入素质拓展这类课程。
大学生体育课素质拓展训练(全文)
大学生体育课素养拓展训练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一)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弱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经济的进展,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大学生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要在这种大氛围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养,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团队意识。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是未经受挫折教育的一代,很多还是独生子女,在处处受到呵护的教育背景下,很少有机会接受吃苦教育,其心理的承受能力普遍脆弱。
这些都将导致他们走入社会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能很快的融入工作环境,使工作和生活遭受挫败,甚至影响到自身职业生涯的成败。
(二)素养拓展的起源与进展。
素养拓展,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Outw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
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的突击。
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便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
战争结束后,外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治理训练等。
拓展训练课程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崇尚自然与环保。
利用崇山峻岭、湖海大川等自然环境,帮助企业和组织激发成员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制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的目的。
风靡全球50余年的素养拓展,1995年走进ZG。
短短几年不断进展,倍受推崇,逐渐被列入GJ机关、外企和其它现代化企业的培训日程。
(三)素养拓展是大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一座桥梁。
素养拓展训练由于其活动内容的新颖性、活动过程的刺激性、活动条件的特别性以及对参与者生理、心理、智力、合作等全方位的挑战性,对帮助大学生正视挫折,克服挫折,并不断强化挫折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有作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 体来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组织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 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在素质拓展课程里,会有诸如管理的层级问题和 管理者的角色问题,比如:“孤岛求生”就将“盲人岛”的角色和任务 定义为基层管理者,“哑人岛”的角色和任务定义为中层管理者,“珍珠 岛”的角色和任务定义为高级管理者。同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 项目时会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各自也将担负不同职责。高级管理者负 责全局的发展与制订长期决策;中层管理者负责执行与实施决策,同时 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做好上传下达,上接下连的工作;基层人员工作 需要积极主动,努力而有效地完成具体的工作。由此可见,素质拓展的 实施与开展,一刻也离不开严格的组织管理,它是管理学原理的最好体 现。
6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三、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 基于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改变,各 个学校都提出了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强烈要求,突破传统体育教学 模式的束缚,提升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满足学生对全面健康理 念的需求,就必需顺应时代需要,大力引进社会上新兴的、时尚的、 有用的新运动形式,从而为学校体育注入活力。素质拓展,显然是一 项非常适合的项目,它不仅具有户外运动这一新兴项目的独特魅力, 更有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效果,可以说将其引入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需要。
18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2.管理理论贯穿于素质拓展的全过程
关于管理环境、计划的制订、组织、领导、控制等理论在素质拓 展中时时被提起,环环都运用。在管理学中,沟通是一个重要章节。在 素质拓展中,沟通是许多项目中都需要的。总之,在素质拓展课程教学 中,管理理论知识能帮助大学生抓住问题实质,认识事物发展方向,使大 学生逐步形成比较科学的管理风格。
7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四、传统体育课的有益补充 在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逐渐发现我国传统体育教 育一个致命弱点为:在教学过程中,传统体育教育只重视对学生进行 运动技能的传授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并没有有意识地将教育延伸到 学生的心理层面,忽视了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提高,难 以实现纲要提出的全面健康需求。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以田径, 体操,球类和武术等项目为主的传统体育课程仍然是必需的,是实现 纲要提出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两项重要目标的必然要求。但要全面 实现纲要提出的五项目标就必须引入学校素质拓展这类新颖的课程, 学校素质拓展在内容设置和教学模式上独树一帜,弥补了传统的学 校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缺陷与不足,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 体系,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开设,将其作为传统体育课的补充,必将 大大弥补传统体育教育的不足。它是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整体质量的 需要,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第二章 素质拓展的理论依据
引言 理论知识对于素质拓展具有指导作用。无论在课程设计、 课程教学和课程评价中,都会用到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心理学、 教育学、体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同时,这些知识对于 素质拓展本身的理论构建与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学习目标
14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素质拓展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模式,其学习流程是:体验,感受,分 享,总结,应用。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 模式,教学内容都由学生亲自去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 性;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做必要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 中形成认知结构,通过顿悟和理解获得心理体验,这符合心理学的认知 理论。
9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第二节 学校体育开展素质拓展课程教学的科学理论基础
实践过程是素质拓展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素质拓展的效果。 同时,理论知识在整个素质拓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素质 拓展课程教学的科学理论基础如下: 一、教育学理论 1.教育学是素质拓展教育价值观的依据 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素质拓展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想和 模式要求的全新学习与教育方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肯定。 但它本身仍然符合一些传统教育的规律,教育学的观点认为个体的 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12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 梦想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
总之,体育学理论在学校体育开展素质拓展课程教学的理论构 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缔合作用。体育学是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 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解释其本质的一门 学科。体育学的知识体系在素质拓展课程教学中的大胆运用,使素 质拓展本身显得更加充实,这也为素质拓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体育学以素质拓展为学习载体,将其理论变得更加丰富、直观、 有趣,使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在暗含其理论的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在 活动后进行知识巩固。
3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一、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当代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 征,同时也暴露出许多新问题,他们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和“我为人 人”的集体观念。许多大学生在巨大的学业和生活压力下出现严 重的心理问题,这一切已给高校教育敲响了警钟。
8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禅学故事
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叩首后,他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 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 道:“您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为 什么参拜自己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16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学校体育素质拓展是符合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的一种全新的体验 式学习,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有归因理论、迁移理论和学习的认知理 论,它成功地汲取了其中可以运用的部分,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发 展,而不是一味地沿袭守旧。
17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三、管理学理论 1.管理学是素质拓展内涵的重要体现
19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管理学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管理的基本 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在管理和领导理论引导下,大学生可以 根据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职业期望和倾向等,采取科学、系 统有效的方法和步骤完成素质拓展目标。从本质上讲,管理学的 理论和原理在素质拓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使大学生理解了 许多重要的管理学概念、方法和理论,还领会到管理学的思想和 核心,提高了综合素质、系统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增强了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等,对于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有 较大的帮助,这正是素质拓展课程在高校体育开展的目的。
15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2.素质拓展的心理学意义
从素质拓展教学过程来看,它对学生的身心产生较为全面的 符合教育功能,在实现素质拓展目标的过程中,通过知识、技能 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拓展教师的引导示范, 场地设施的布置等非语言行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兴 趣、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 展。由于素质拓展的特殊性,与学生直接接触,且距离近、交流 时间长,加上拓展教师的关心、鼓励、信任、赞赏等,将大大提 升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可以说,心 理学是素质拓展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的基础素质。拓展项目本身 是对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完善自我的一个载体,因此不仅要注重学 生参与素质拓展时的心理感受,同时还要关注参与者真实的心理 反应。
· 了解素质拓展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 · 掌握开展素质拓展必要的理论依据。 · 培养学生钻研理论的好习惯。
2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第一节
素质拓展引入学校体育的必要性概述
素质拓展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它以体能活 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人格完善为目的。从20世纪90年代 开始,拓展训练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众多培训公司、培训学 校、户外运动俱乐部、旅行社等机构。 2002年起,许多学校相继开设了不同形式的拓展训练课程,并在 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拓展训练的兴起,除了专 业机构大力推广之外,还在于拓展训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它适应现 代社会变革的新潮流,显示出有效的教育与实践功能。
11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2.素质拓展能够在学习中实现多方面的互动性 素质拓展的许多项目是在拓展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流与互动中 进行的,由于情境的设置,这种互动包括:学生与情景的互动,学生内 心矛盾产生斗争、决断的心理互动;学生与器械的互动,学生与学生 的互动,学生与拓展教师的互动。同时,素质拓展能够通过学生在项 目中的表现,通过相互观察,自我观察然后反思自身问题。这种行动 观察反思的学习模式,能够使自己得到一个螺旋式的提高,有助于学习 动力的保持,也有助于自我的检查与提高。在素质拓展的这种互动式 的学习中,互动不仅有外显的互动,如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多的是 内隐的互动,如学生自我的心理互动,与情景的互动。
13 页
退出
素质拓展
出版社理工分社
二、心理学理论 1.素质拓展的心理学内涵 素质拓展的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通过情景设计和体验式教学,使学 生在思想上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优秀的创造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面临困难和 挑战时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挖掘自身潜力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获 得成功。这种学习形式符合韦纳的归因理论,即把成功与失败归结为某 种因素,对情感认知和工作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拓展所依据的心理 学原理还有迁移理论和认知理论。分享回顾是素质拓展的环节,学生能 挖掘出拓展项目与自身学习生活间的相通之处,并通过分享回顾相互交 流和吸收彼此的成功体验,大大拓宽经验有效迁移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