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人名词对立限定的语义类型及组合规律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b78d9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a.png)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词汇1.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是表达概念的基本手段。
2.词的分类:词可根据词形、词义、词性等进行分类。
3.词汇义和词义的概念:词的义指的是词汇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
4.语义的概念:语义是指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它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5.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连词关系等。
6.多义词和一义词: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词义,一义词则是指一个词只有一个词义。
7.词义的反思性特点:反思性特点是指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扩展,使得一部分词汇原本只能指代具体事物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可以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称谓。
8.词的构词和构词法:构词是指用来形成新词的方法和技巧,构词法则是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9.词汇的生成和消失:词汇的生成是指新的词汇在语言中的出现和流行,而消失则是指一些词汇在语言中的逐渐淘汰。
10.词的历时变化:词的历时变化是指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
二.语音1.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研究语言音素、音节和音系等内容。
2.音位和音素: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基本音单元,而音素则是指在一种具体语音系统中有决定意义的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符号,用于表示各种语言的语音。
4.声调:声调是指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调变化。
5.语调:语调是指在一句话中语音音调的变化。
6.连读和重音:连读是指在语音流通的过程中,语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重音是指在词语和句子中,一些音节能够产生的较大音量、较长时间和较高音调。
7.训练和修正:语音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得个体能够正确地使用语音来表达意义;语音修正是指对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改正。
三.语法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语言结构和组织的规律和原则。
2.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教育资料】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学习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c94d34235f0e7cd184253695.png)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一)什么是语义关系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关系。
语义关系跟句法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如:①我不吃了②香蕉不吃了③鸡不吃了这三例句法关系都一样,都是主谓关系。
但其背后隐藏的语义关系是不同的,例1,我是动作的发出者,称为施事。
例2,香蕉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受事。
例3,鸡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如鸡吃米;也可能是动作的承受者,如我吃鸡。
因此,例3是歧义的。
可见,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种种复杂的情况。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动词跟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叫格关系,是各种语义关系的重点。
名词可跟动词直接组合,也可靠介词引人,因此介词也叫格标记。
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有:1.施事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
如:他哭了。
/进来一个大汉。
/被狼咬死了。
2.系事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
如: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这个任务很重要。
3.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
如:地扫干净。
/我们战胜了敌人。
/他把树砍了。
4.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可用介词给引进。
如:他们教我英语。
/他捐给家乡一笔钱。
5.对象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介词对、向引进。
如:我们学习雷锋。
/他对孩子进行教育。
/大家向老师敬酒6.致使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可用介词使引进。
如:我热了一碗饭。
/我们要振作精神。
7.结果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如:我写了一篇文章。
/妈妈蒸了许多馒头。
8.工具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可用介词用、拿引进。
如:他在刻铜板。
/胳膊上裹着纱布。
9.材料指动作行为使用的材料,可用介词用引进。
如:脸上搽了一层粉。
/他在给庄稼施肥。
10.方式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
如:钱存定期。
/我们寄挂号。
11.处所指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起点、终点,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
如:书放抽屉里。
/回娘家。
12.时间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
对仗中的词性十大类,你知道几个?
![对仗中的词性十大类,你知道几个?](https://img.taocdn.com/s3/m/e0513fc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7.png)
对仗中的词性十大类,你知道几个?提到对仗的几个特征,其中有“语义相对、词性相合”的要求,词性指什么呢?词性是指作为划分词类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性共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对仗中的词性,有以下十大类:(1)普通名词。
顾名思义,名词就是代表“物、事”之名称的词。
对仗中名词必须与名词相对应。
例如对仗诗联: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杜甫《秋兴(其二)》)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叶采《暮春即事》)其中,“渔人”对应“燕子”,皆名词。
“瓦雀”与“杨花”相对应,“书案”与“砚池”相对应。
“瓦”“雀”“书”“案”“杨”“花”“砚”“池”都是名词。
(2)专用名词。
专用名词是指地、人、物、事等专用之名称。
例如: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杜甫《秋兴(其二)》)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杜甫《秋兴(其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自咏》)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赵嘏《闻笛》)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岑参《登总持阁》)这些对联中,“匡衡”与“刘向”相对应,是人名。
“王母”是人名,“函关”是地名,为专用名词对应。
“秦岭”与“蓝关”相对应,都是地名。
“桓子”与“马融”相对应,均人名。
桓子,乃桓伊,善吹笛,过清溪,王徽之泊舟,谓之曰:“闻卿善吹笛,请为我一奏。
”伊下车,据胡床三弄而去。
马融,汉人,作《笛赋》。
“秦岭”与“渭川”相对应,均是地名。
“渭川”即渭水。
此外,在对仗中还可以用借代方法代指普通事物的专用名词与普通名词相对应。
例如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其中,“青琐”乃普通名词,本指宫门上被染青了的浮雕连环花纹,此处借指宫门;“建章”专用名词,乃汉代一宫殿名称,此处借指宫殿。
实际上,仍属普通名词对应。
另有并列名词与专用名词对应,如杜审言的《送崔融》: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名词构成规则详解
![名词构成规则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d9640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8.png)
名词构成规则详解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动物、植物及抽象概念等名称的词语。
名词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则,下面将详细介绍。
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动物、植物及抽象概念等名称的词语。
名词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则,下面将详细介绍。
1. 单个名词的构成单个名词可以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实词:这类名词可以指代具体的人、事物、动物、植物等。
例如:人、书、花。
实词:这类名词可以指代具体的人、事物、动物、植物等。
例如:人、书、花。
- 虚词:这类名词比较抽象,代表的是抽象概念、状态、品质等。
例如:爱、美、幸福。
虚词:这类名词比较抽象,代表的是抽象概念、状态、品质等。
例如:爱、美、幸福。
- 合成词:这类名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
例如:书店、大学生、运动会。
合成词:这类名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
例如:书店、大学生、运动会。
- 派生词:这类名词是通过在其他词的基础上进行加/去/换词缀等操作而得到的。
例如:快乐(由形容词“快”派生)、教师(由动词“教”派生)。
派生词:这类名词是通过在其他词的基础上进行加/去/换词缀等操作而得到的。
例如:快乐(由形容词“快”派生)、教师(由动词“教”派生)。
- 专有名词:这类名词特指某个具体的人、地点或组织等。
例如:中国、北京、谷歌。
专有名词:这类名词特指某个具体的人、地点或组织等。
例如:中国、北京、谷歌。
2. 复数名词的构成复数名词用来表示多个人、事物、动物等。
一般情况下,名词的复数形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构成:- 在词尾加“-s”:例如,book(书)的复数形式为books(书籍)。
在词尾加“-s”:例如,book(书)的复数形式为books(书籍)。
- 在词尾加“-es”:例如,box(盒子)的复数形式为boxes(盒子们)。
在词尾加“-es”:例如,box(盒子)的复数形式为boxes (盒子们)。
- 变“f”为“ves”:例如,leaf(叶子)的复数形式为leaves(叶子们)。
变“f”为“ves”:例如,leaf(叶子)的复数形式为leaves (叶子们)。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2066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2.png)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698089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4.png)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而现代汉语语法则是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的重要工具。
掌握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词类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根据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比如“老师”“书本”“北京”“友谊”。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例如“跑”“思考”“有”“消失”。
形容词用来描述或修饰名词,像“美丽”“聪明”“高大”。
数词表示数目或次序,“一”“二”“第一”等。
量词则是表示计算单位,“个”“只”“条”等。
代词是能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你”“我”“他”“这”“那”等。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副词常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比如“很”“都”“马上”。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在”“从”“对于”。
连词用于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和”“或者”“如果”。
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等,“的”“着”“吗”。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啊”“哎”“哦”。
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哗哗”“呼呼”“滴答滴答”。
二、短语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语法单位。
常见的短语类型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等。
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如“阳光灿烂”“心情舒畅”。
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宾语是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像“写作业”“踢足球”。
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美丽的花朵”“认真学习”。
中补短语由中心语和补语组成,补语补充说明中心语,“跑得快”“好极了”。
联合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位平等的词语组合而成,“又高又大”“聪明伶俐”。
限定词(限定形容词,限定动词)的定义及分类
![限定词(限定形容词,限定动词)的定义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bf5501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6.png)
限定词:限定词是在名词词组中对名词中心词起特指、类指以及表示确定数量和非确定数量等限定作用的词类。
名词词组除有词汇意义外,还有其所指意义,是特指(即指特写的对象),还是类指(即泛指一类人或物〕;是有确定的数量,还是没有确定的数量。
能在名词词组中表示这种所指意义的词类就是限定词。
基本简介1、冠词(article)定冠词(DEFINITE ARTICLE),不定冠词(INDEFINITE ARTICLE),零冠词(ZERO ARTICLE)2、形容词性的代词物主限定词(POSSESSIVE PRONOUN DETERMINER),my, your, his, her, our, your, their, one's, its.名词属格(GENITIVE NOUN),John's, my friend's.指示限定词(DEMONSTRATIVE DETERMINER),this, that, these, those, such.关系限定词(RELATIVE DETERMINER),whose, which.疑问限定词(INTERROGATIVE DETERMINER),what, which, whose.不定限定词(INDEFINITE DETERMINER),no, some, any, each, every, enough, either, neither, all, both, half, several, many, much, (a) few, (a) little, other, another.3、数词(numeral)基数词(CARDINAL NUMERAL) 和序数词(ORDINAL NUMERAL)倍数词(MULTIPLICATIVE NUMERAL) 和分数词(FRACTIONAL NUMERAL)4、量词(QUANTIFIER) a lot of, lots of, plenty of, a great of, a good deal of,a large of, a small amount of, a quantity of, a great of, a good n umber of等。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义)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义)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3bd456d0d233d4b04e6988.png)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义)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6. 论述题7. 填空题名词解释1.语法意义正确答案:语法意义:指结构、语序、虚词、形态、重音、句调等所表达的语义。
涉及知识点:语义2.言外之意正确答案:言外之意:指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因素的作用下才表达出来的意义。
涉及知识点:语义3.非理性意义正确答案:非理性意义:表达的是人们的主观情感、态度及语体风格等,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是语义的连带要素。
涉及知识点:语义4.语素义正确答案:指存在于语素所构成的词或固定结构中的语素的意义。
涉及知识点:语义5.义项正确答案:一个词语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意义,既可以包含理性意义,也可以包含非理性意义。
涉及知识点:语义6.义素分析正确答案:指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方法。
涉及知识点:语义7.多义词正确答案:就是反映互相有联系的几类事物或多个对象,包含多个互相联系的义项的词语。
涉及知识点:语义8.引申义正确答案:指除本义以外,直接或间接从本义衍生出来的其他所有意义。
涉及知识点:语义9.基本义正确答案:就是多义词中最常用的那个义项,其他义项都是非基本义。
涉及知识点:语义10.同义词正确答案:指同一语言或方言中表达相同或相近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词语。
涉及知识点:语义11.反义词正确答案:指的是具有相反相对意义关系的一组词语。
涉及知识点:语义12.语义场正确答案:指由一组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词语构成的集合。
涉及知识点:语义13.句子的关系意义正确答案:指词语在组合成句时所形成的一定结构关系为句子带来的意义。
涉及知识点:语义14.句子的语气意义正确答案:指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
涉及知识点:语义15.论元结构正确答案: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论元”组成。
语言中的“谓词”主要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和表示性质状态的形容同,通常充当一个结构的谓语;语言中的“论元”主要就是谓词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通常充当一个结构的主语和宾语。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组合的语法现象分析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组合的语法现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6274518762caaedc33d4c7.png)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组合的语法现象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程度副词+名词”组合的语法现象分析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是茅盾笔下的“很感情”、曲波笔下的“很军阀”,以及港台和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作品、报刊中出现的“很淑女”、“很绅士”等,都是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言语事实。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近20年来,在大陆作家的笔下和广告媒体中,“很西藏”、“非常现代”、“很女性”这样的副名组合也频频出现,似有流行开来的趋势。
为此针对这一特殊的语言组合,我将做如下分析并分类:一、名形兼类词(1)他穿上这身服装,多气派。
(现代汉语词典)→他穿上这身服装,多有气派。
(2)从前我也跟过一个人,人倒是很规矩,又不赌不嫖,就是一肚皮恶水……(范小青《大家闺秀》1992年第6期155页)→从前我也跟过一个人,人倒是很有规矩,又不赌不嫖,就是一肚皮恶水,……解析:“气派、规矩”受“很”修饰是形容词,它们还能受其它副词修饰,如:非常/比较/不气派(规矩);在“程度副词+有+名词”结构中作名词。
常见的这类词还有:权威、礼貌、理智、气魄、可能、精神、必要、规律、系统、耐心、矛盾、光彩、讲究、热情等。
二、活用词(3)刘喜好福气。
(芮灿庭《芦林街》,《花城》1995年第6期156页)→刘喜好有福气。
(4)痛的原因,一是张力比较出息,三十二岁就副团了、再就是……(段平<<林木乡长>>,<<中篇小说选刊>>1997年6期41页)→痛的原因,一是张力比较有出息,三十二岁就副团了、再就是……(5)姜碧柳十分把握:不可能。
(何继青《从夏天到冬天》,《中篇小说选刊》1998年第4期134页)→姜碧柳十分有把握:不可能。
(6)我今天请几个很名望的教授吃饭,可这个跑堂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么长时间了,连饮料都没拿。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92055afed630b1c58eeb548.png)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一)1、【语言学】语言学是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
+语言学是抽象应用性学科,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服务,语言学为国家语文政策服务,语言学促进现代化建设2、【具体语言学】以某一种或一些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叫做具体语言学+具体语言学都是研究有关个别语言(或语系、语族)的特殊规律的。
3、【理论语言学】把具体语言研究的成果总结起来,找出语言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理论语言学(或普通语言学)。
+它在具体语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般规律,再用来指导具体语言的研究,理论语言学提供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有关语言的一般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通常包括语言结构的分析和描写的种种原则。
它的内容应该适用于所有或多数语言。
4、【历时语言学】也叫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语音、语义或词汇、语法等从古到今的发展。
5、【共时语言学】也叫断代语言学,它研究某一时期的具体语言的结构状况。
6、【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成果于各种有关语言文字实际运用的学科。
+它包括语言教学、机器翻译、人机对话、情报检索、人工智能、词典编纂、文学创作技巧、失语症治疗等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研究。
7、【各种类型的语言学】研究语法构造的叫语法学;研究词汇的叫做词汇学;研究语音的语音学;研究语义的叫语义学;研究如何加强语言表现力的是修辞学;研究文字的是文字学。
8、【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同其他社会科学相交的边缘学科,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
+社会语言学的根本目的是要研究人们使用着的活生生的语言是什么样子,随哪些因素而起变化,有什么规律,因此它的研究课题十分广泛,另一方面,还可以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在语言中的反映。
9、【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相交的边缘学科,20世纪50年代既已建立。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语言的习得,语言的发生,语言的理解,语言与思维、智力的关系等。
高中语文一词多义归纳
![高中语文一词多义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8ce63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5.png)
高中语文一词多义归纳高中语文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多个不同的意义。
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尤为常见,因为古代汉语缺乏现代汉语中的词尾变化来明确词性,导致一词多义的现象较为普遍。
以下是对高中语文一词多义的详细介绍:一、名词的多义1. 人物名词:如“夫”、“女”、“士”、“君”等,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示不同的身份和角色。
2. 事物名词:如“水”、“火”、“木”、“金”等,可以表示自然元素,也可以表示与这些元素相关的具体事物。
3. 抽象名词:如“爱”、“恨”、“善”、“恶”等,可以表示情感、品质或概念。
二、动词的多义1. 行为动词:如“走”、“跑”、“看”、“听”等,可以表示具体的行动,也可以表示某种状态或过程。
2. 存在动词:如“有”、“无”、“存在”、“消失”等,可以表示事物的存在与否。
3. 变化动词:如“变”、“化”、“成长”、“衰老”等,可以表示事物的变化过程。
三、形容词的多义1. 性质形容词:如“美”、“丑”、“高”、“矮”等,可以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2. 状态形容词:如“快乐”、“悲伤”、“清醒”、“昏迷”等,可以表示人的心理状态。
3. 程度形容词:如“很”、“非常”、“稍微”、“有点”等,可以表示程度的大小。
四、副词的多义1. 范围副词:如“都”、“全”、“只”、“独”等,可以表示事物的范围或限制。
2. 时间副词:如“曾”、“已经”、“将要”、“刚刚”等,可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3. 程度副词:如“很”、“非常”、“稍微”、“有点”等,可以表示程度的大小。
五、连词的多义1. 并列连词:如“和”、“或”、“且”、“又”等,可以表示事物的并列关系。
2. 转折连词:如“但”、“然而”、“却”、“尽管”等,可以表示事物的转折关系。
3. 因果连词:如“因为”、“所以”、“因此”、“从而”等,可以表示事物的因果关系。
六、代词的多义1. 人称代词:如“我”、“你”、“他”、“她”等,可以表示不同的人称。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17cbc58866fb84ae45c8d5d.png)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看,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看出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看,句法结构外部形式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的实体,另一个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意义。
“能指”: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的一个专门的术语。
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这种作用,因此也构成音位。
语义关系知识点总结归纳
![语义关系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680b6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7.png)
语义关系知识点总结归纳语义关系是指词语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包括词语之间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
下面针对这些语义关系进行详细介绍。
1. 同义关系同义关系是指两个词语或短语在意义上相近或相同的关系。
同义关系不仅是词语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是短语、句子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同义关系可以分为绝对同义和相对同义两种。
绝对同义是指两个词语的意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换而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比如“富有”和“富裕”、“喜欢”和“爱好”等。
相对同义是指两个词语的意义在某种语境下相近或相同,但在其他语境下意义可能会有所区别,比如“吃”和“进餐”就是相对同义词。
2. 反义关系反义关系是指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对立的关系。
反义词之间的意义互为对立,一般在同一个语境下,一个词的意义越强,另一个词的意义就越弱,比如“高”和“低”、“爱”和“恨”等。
3. 上下位关系上下位关系是指概念之间的泛化和具体化关系。
在上下位关系中,上位词表示比较宽泛的概念,而下位词则表示较为具体的概念,比如“交通工具”和“汽车”、“水果”和“香蕉”等。
4. 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相互平级、平行的关系。
在并列关系中,两个词语的意义对等,没有上下位关系,比如“苹果”和“香蕉”、“唱歌”和“跳舞”等。
5.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两个事件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因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语义关系,包括直接因果和间接因果。
直接因果是指一个事件直接引起另一个事件的发生,而间接因果是在多个事件之间存在着连锁反应的因果关系。
6. 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两个事件或现象之间呈递进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或承前进后,比如“进步”和“进化”、“增长”和“扩大”等。
二、语义关系的表示形式语义关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示,包括词语义关系图、关系网、关联矩阵等。
1. 词语义关系图词语义关系图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表示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在词语义关系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词语,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词语之间的关系,比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等。
现代汉语下册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下册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bb8ac7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d.png)
现代汉语下册名词解释现代汉语下册名词解释第五章:语法1.语法是指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3.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4.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5.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6.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7.句子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8.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9.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10.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11.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12.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13.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14.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15.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16.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17.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18.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
19.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能愿动词(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
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的词叫趋向动词。
20.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21.区别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的词。
22.数词是表示数目或次序的词。
23.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24.副词是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25.代词是有替代、指示作用的词。
26.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27.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和应答的词语,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P23)28.虚词是指意义较为抽象、只起语法作用的词语。
(P27)29.介词是一种标记词,常位于实词或短语前面,与其共同构成介词短语。
语义的定义和分类
![语义的定义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f5d22d7b9f3f90f76c61b5a.png)
五、语境中句义组合的语义推断
(一)预设
预设是指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
识或根据句子的内容可推断出来的信息。 特点:1)预设决定于人们普遍接受的逻辑语 义关系;2)预设必须是客观真理,否则句子 就毫无意义;3)对句子进行否定或提问不影 响预设的正确性。 (二)蕴涵 两个句子中如果有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 念,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涵关系。
4.多义义场
多义义场是由一个词内部的不同义位组成的
语义场,如“火”有“火光”、“火力”、 “上火”、“火鸡”等不同义位。 语义场的特点: (1)层次性,如生物-动物,植物 (2)交错性 多义词“分”:分与合-反义义场;分与秒 -联想义场;分与掰-同义义场 (3)变动性,如“江”在古代特指长江,现 指一切江流 (4)民族文化性,如“狗”一词在中西方不 同文化代表意义
方括号横排式
椅子:[+坐具+靠背+/-扶手] 凳子:[+坐具-靠背-扶手]
矩阵式
词
共同义素 坐具
区别义素 靠背 扶手
椅子
凳子
+
+
+
-
+/-
-
1.对联想义场进行义素分析
看:[+用眼-向一定方向]
见:[+用眼+向一定方向+有结果] 2.对同义义场进行义素分析 果断:[+从事某事+干脆、不犹豫+褒义] 武断:[+从事某事+干脆、不犹豫+贬义]
词义的特点:
1、概括性-概括地反映某一类客观事物的共
同特征。 有限的词汇表达无限度的内容 2、明晰性与模糊性 明晰性-词义概括的范围具有较明确的界限。 16点06分26妙 模糊性-某些词义概括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下午、冷、高 3、共同性与民族性 “打”有二十多个义项, “beat”有十多个义 项
词语之间的几种语义联系
![词语之间的几种语义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c8c1f22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7.png)
词语之间的几种语义联系词语之间的几种语义联系自从“现代语言学之父”、世界最著名的语文学家索绪尔于本世纪初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观点以来,词语之间的系统联系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重视,围绕词语之音的语义联系问题,语言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概念,如语义场理论、义素分析法等等。
传统语言学只注意到词语之间的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而实际上词语之间还有许多别的重要的语义关系。
有些语义关系已被语言学家发掘出来了,还有一些则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这里谈谈除了同义反义关系之外的几种重要的语义聚合关系,并谈谈他们在词语解释中的作用。
一、上下义关系上下义关系是词语之间语义上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凡是一个词语的全部语义(概念意义)包括在另一个词语的语义之中,这两个词语就构成上下义关系。
上下义关系就是逻辑学上的属种关系,具有属种关系的一组词就是上下义词,其中表示属概念的词是上义词,表示种概念的词是下义词,如:“笔-钢笔”、“人-男人”、“听-偷听”、“销售-批发”、“红-粉红”、“白-雪白”等等。
其中“笔”是“钢笔”的上义词,“钢笔”是“笔”的下义词。
其余依此类推。
上下义词都有属种关系,没有属种关系的词不是上下义词,如构成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词就不是上下义词,如“中国-北京”、“衣服-衣襟”、“森林-树”、“船-船队”都不是上下义词。
表示等级关系的词也不是上下义词,如“博士-硕士”、“处长-科长”、“年-月”都不是上下义词。
因为这些词语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属种关系。
上下义词具有包容性,上义词的所指范围包容下义词所指范围,可以进入“乙是甲”的格式,但不能反过来说“甲是乙”。
如可以说“钢笔是笔”,但不能说“笔是钢笔”。
从逻辑上讲,如果乙真,则甲必真;如果乙假,则甲或真或假。
如,“这是钢笔”为真,那么“这是笔”必真;若“这是钢笔”为假,那么,“这是笔”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词语知识点的总结
![词语知识点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f160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d.png)
词语知识点的总结一、词的定义和分类1. 词的概念词是语言中的最小意义单位,是表达一种意思的基本符号,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成分,是语言的基本元素。
2. 词的分类(1)狭义的词狭义的词指的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词汇,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实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连词、感叹词等。
虚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拟声词、标点符号等。
(2)广义的词广义的词包括实词和虚词在内,还包括短语、成语、俚语等。
二、词义1. 词义的概念词义指的是词语所表达的意义。
词义是词语的核心,是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事物。
2. 词义的类型(1)外延词义外延词义指的是词语所涉及的具体事物或对象。
比如“书”指的是一种文化媒介,“桌子”指的是一种家具等。
(2)内涵词义内涵词义指的是词语所蕴含的抽象概念或含义。
比如“书”所蕴涵的知识、阅读、学习等意义。
三、词义关系1. 同义词同义词指的是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比如“快乐”和“愉快”、“大”和“巨大”等。
2. 反义词反义词指的是词义相对立或相对反的词语。
比如“高”和“低”、“快”和“慢”等。
3. 近义词近义词指的是词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语。
比如“孩子”和“儿童”、“美丽”和“漂亮”等。
4. 对义词对义词指的是在特定语境下表示相反的概念的词语。
比如“进”和“退”、“上”和“下”等。
四、词语的构词法1. 构词法的概念构词法是指通过词素的组合与变化来创造新词或加工已有词的方法和规律。
2. 构词法的分类(1)派生派生是指通过改变词素或在词素前后加上其他词素构成新词的方法。
比如“美丽”派生自“美”加“丽”。
(2)合成合成是指通过词素的组合来创造新词的方法。
比如“手机”是“手”和“机”两个词素的合成。
(3)转化转化是指通过一个词词性的变化来创造新词的方法。
比如“跑”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转换为名词“一跑”。
五、词语的意义修辞1. 比喻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的名称来代指另一个事物,以便说明、说明和美化的修辞方法。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c29e17a482fb4daa58d4bc9.png)
-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 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
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限定词的名词解释
![限定词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c68ac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2.png)
限定词的名词解释限定词在语言学中是指用来限制或修饰名词意义范围的词语,用以表达名词的数量、性质、归属、指示等。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确定名词边界和概念准确度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事物。
一、数量限定词数量限定词主要用来表示名词的数量或程度。
最常见的数量限定词包括「一、二、三、几、多、少」等。
通过数量限定词,我们可以清楚地表达出具体的数量或程度。
例如:「一本书、几个苹果」。
二、性质限定词性质限定词用于描述名词的性质或特点。
常见的性质限定词有「美丽的、高大的、聪明的、年轻的」等。
通过性质限定词,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描述名词,使意思更加生动。
例如:「美丽的花朵、高大的建筑物」。
三、归属限定词归属限定词用来表示名词的归属关系。
常见的归属限定词有「我的、你的、他的、我们的、他们的」等。
通过归属限定词,我们可以明确名词的所有者或所属关系。
例如:「我的钱包、你的车」。
四、指示限定词指示限定词用于指示特定的名词。
常见的指示限定词有「这个、那个、这些、那些、这里、那里」等。
通过指示限定词,我们可以清楚地指出名词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例如:「这个问题、那些树木」。
五、限定词的灵活运用在实际应用中,限定词常常会和其他的修饰词同时出现,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详尽性。
例如:「那个蓝色的汽车、几个年轻的学生」。
此外,限定词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搭配和顺序进行组合,以表达不同的含义。
例如:「美丽的大海、大海的美丽」。
六、限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限定词在句子中起到重要的修饰和限制作用,它们能够帮助读者或听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并准确地把握名词所指的对象。
同时,适当的使用限定词还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和意境。
例如:「那个高大的山峰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丽」。
七、限定词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限定词时,需要注意语境和修辞的需要。
不同限定词的搭配和用法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意义和感觉。
此外,限定词也需要根据名词的性质和数量来选择合适的词语,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恰当。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49f39f58650e52ea551898fc.png)
五、义素和义素分析
1.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 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
2.义素分析结果的描写和记录也有两种方式,一 是矩阵图,一是横排结构式。
视线接触人或物 向远处看 注视
看
+
-
-
望
+
+
-
盯
+
+
+
3.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披广泛利用, 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语义的性质
1、语义的概括性: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 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如:衣服、鲁迅
2、语义的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
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 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所指范围的中心区 域则是清楚的。
词组和句子都是由词组合而成的,语义模糊的 词语会把模糊性带入这些更大的语言单位,因而 由语义模糊的词语构成的词组和句子也具有语义 的模糊性。 如:高个子、大电视、盛开的花朵
这句话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有:“吃”和 “猴子”之间存在的“动作”和“施事”的意义 和“吃”和“桃子”之间的“动作”和“受事” 的意义。
3、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 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陈述、 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可以 通过语调、虚词和语气副词等形式表达。
多——少
热情——冷淡。
九、语义场
1.语义场指若干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构成的 聚合体,类属义素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 征。语义场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如:交通工具
2、语义场与语义中的上下位词有密切的关系。有 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大,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 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 所代表的范畴之内,那么它们之间就有上下位的 关系,其中代表事物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代表 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5月 Vol.30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8────────── 收稿日期:2008-02-15作者简介:许艳平(1975-)女,湖北仙桃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语法。
- 13 -指人名词对立限定的语义类型及组合规律许艳平(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摘 要:限定语可通过对指人名词的部分语义特征进行“否定”,而与指人名词构成语义对立,继而组成一种特殊的对立限定结构。
通过分类描述了这种对立限定结构的语义类型,探讨了限定语、指人名词的组合规律。
认为指人名词对立限定要想成立,其部件要具备一定的语义条件,其组合要符合认知规律。
从认知角度来看,指人名词的固有语义特征有些属于基本认知域,有些属于非基本认知域,限定语“否定”的往往是属于基本认知域的语义特征。
关键词:对立限定;语义条件;组合规律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3-0013-03Semantic Types and Composite Rule in the Opposite Restriction ofPersonal NounsXU Yan-ping(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072, China)Abstract: the opposite restriction of personal noun was a special type in opposite restrict construc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semantic types and composite rule of the construction which contained determinants and personal noun. There were several necessary condi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ne was that components should contain necessary semantic conditions. The other was a cognitive rule that determinant could only deny the semantic feature of personal noun which belonged to secondary domains.Key words: opposite restriction; semantic condition; composite rule对立统一规律存在于语言的各种形式、各个层级之中,它制约句法,影响语义、语用。
指人名词的对立限定正是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在语义组合中的具体体现。
具体来说,是指限定语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对指人名词进行“否定”,与指人名词的部分特征构成语义对立,继而形成的一种看似矛盾、实则合理巧妙的对立限定结构。
例如:(1)谁都晓得,这场20万元大奖寻觅“当代王维”的活动是红豆集团的企业行为。
(钱钏仔《天下稀奇,王维再世》《文学自由谈》2002.5)(2)……法师道头上那压髻的玉环,竟和自己压腕的玉镯仿佛,啊,这带玉镯的,原来是牛背上的梅兰芳。
(林斤澜《去不回门》《人民文学》2004.10)例1中的“当代”从时间这一角度否定了“王维”的固有特征[+唐朝],两者构成了对立限定关系;例2中的“牛背上”,则是从空间的角度否定了“梅兰芳”的固有特征[+舞台上],继而两者构成了语义对立。
这种对立限定的特点是:1.限定语所用的语词是肯定的。
因此,“不是雷锋的雷锋”等说法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限定语“否定”的是指人名词自身固有的语义特征。
非指人名词自身的语义特征如“新”、“活”、“小”等与指人名词组合,形成“小孟尝君”、“新董永”等说法,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3.这里的“语义对立”只是通俗说法,部分属于反义关系,如“女莎士比亚”中的“女”与“莎士比亚”的性别特征[+男]形成相对对立;部分只是形成对照、错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义关系,如前面所举的“当代王维”、“牛背上的梅兰芳”,限定语与指人名词都未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极第30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 14 -性对立,只能说语义上形成了一种反差和对比。
这种语言现象王希杰先生早就给予过关注,他称之为“专名前加‘矛盾的修饰语’”[1],雷斌先生则称之为“专名修饰借用”[2]。
所用名称各异,所指现象一致,只是观察角度不同罢了。
这种指人名词对立限定在运用中并不少见,但学界关注的主要是名词的语义如何变异,至于作为一种对立限定现象,其语义类型有哪些,其语义组合规律如何,则探讨较少。
本文拟在这两个方面作一点粗浅探索。
一、对立限定的语义类型对立限定的语义类型主要取决于用何种限定语对指人名词加以限定。
王希杰先生认为,专名前加“矛盾修饰语”往往是从“时间、空间、性质、性别、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定;雷斌也列举了专名的三种错位修饰,即“时间错位、空间错位、情理错位”。
这些论述有一定的概括性,但都是就专名整体而言的。
具体到指人名词这个次范畴,其对立限定的语义类型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下面几种:1.朝代/时代/年代+指人名词上礼拜,我送俩丫头,从电影学院到东四,可能是未来的巩俐或还珠格格吧,天黑,每到地儿哪,她们就嚷嚷下车……。
(叶舟《快乐》《人民文学》1999.9)2.国度/地域/地区/地点+指人名词大伙儿听了阿木的话笑得也就分外畅谈。
他们把阿木称作“村里的赵本山”。
(毕飞宇《阿木的婚事》《人民文学》1999.10) 3.性别+指人名词家里人都清楚是什么在折磨着他俩。
……姐姐陷入了如果继续和姐夫共同生活下去,便天天担心遭别人嘲笑,如果分手,又害怕被人点着脊梁骨骂她是女陈世美的两难境地。
(孙志鸣《姐姐活得真累》《散文百家》1994.10)4.职业/学科+指人名词乔姆斯基是“语言学科的牛顿”,他把句法学转变为一门严格科学。
(陈嘉映《语言哲学》)5.年龄/相貌+指人名词她(夏太太)很快地转过身来,向他一笑。
祥子忽然在这个笑容中看见了虎妞,一个年轻而美艳的虎妞。
(老舍《骆驼祥子》)二、对立限定的语义组合规律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组合实际上是语义与语义之间的选择,语义的组合要遵循语义规则,“语义规则的核心,是义位协调组合的可接受性”[3]。
从一定程度上说,指人名词对立限定是反其道而行之,违背了义位组合的协调性,却获得了语义整体的可接受性,其组合规律何在?我们分两步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限定语、指人名词的语义条件限定语的语义前文已涉及到,主要有如下五类:朝代/时代/年代、国度/地域/地区/地点、性别、职业/学科、年龄/相貌。
具体到每组结构中,限定语的语义则需要与指人名词的部分固有语义特征形成错位、反差。
指人名词的语义条件则比较复杂。
总的来说有两条: 1.要有典型的语义特征专名的语义一直是哲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
在哲学界,典型理论有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4](P128),维特根斯坦、塞尔的“不定簇理论”[4](P338)。
这些理论都认为专名的含义由“摹状词”构成,或是一组,或是一簇。
这一组或一簇“摹状词”就是指“语义特征”。
例如,指人名词“苏格拉底”,就可以看作是[柏拉图的老师]和[喝了毒酒的哲学家][4](P128)这组语义特征的集合。
这些理论有着各自的局限性,却不乏合理之处,它们都显示:指人名词应该含有自己典型的语义特征,才能将自身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具有一个或多个典型的语义特征,也是指人名词能进入对立限定的前提条件。
如“雷锋”、“诸葛亮”,它们的语义特征就十分典型,前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化身,后者是“智慧”的代表,这类指人名词就可以进行对立限定。
反之不然。
2.语义已被约定俗成家长给孩子命名,其目的是给孩子取了个代号,所以指人名词的主要作用在于指称,而不在于显示其作为一个名称的语义特征。
人们看到指人名词的形式,不一定能联想到其语义内容,指人名词的内涵特征是在言语交际中由人赋予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如果一个人的个性广为人知,这一指人名词的语义特征就有可能被社会约定俗成,并为大家耳熟能详。
这样的指人名词一般可以构成对立限定,如上文列举的指人名词“雷锋”、“诸葛亮”就是这样。
有些指人名词只出现在某种特定的上下文中,社会知名度较低,离开特定上下文,这类指人名词一般不能进行反义限定。
如:维嘉是我们班里最会画画的女孩,后来又来了一位会画画的男生,人称“男维嘉”。
离开了上下文,“男维嘉”的说法很难被人理解。
可见,一个人越知名,其指人名词语义约定俗成的范围就越大,对立限定就越易于被人接受。
反之则不然。
具有典型的语义特征、语义已被约定俗成是指人名词能进行对立限定的两个必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二)限定语、指人名词的组合规律指人名词对立限定的实质是,限定语与指人名词的部分语义特征之间构成了一种对立关系,限定语“否定”的是指人名词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内涵。
由此带来了两点疑问:指人名词内部的语义结构如何?限定语“否定”了指人名词语义结构中的哪一部分?许艳平:指人名词对立限定的语义类型及组合规律- 15 -1.指人名词内部的语义结构罗素、维特根斯坦等学者的理论只表明:指人名词具有一组或一簇典型的语义特征。
但这些语义特征是否就是指人名词语义的全部?哲学界怀疑者不乏其人。
从理论上说,语义特征可有不同层次,约定俗成的、典型的语义特征可能只有那么几个,但次要语义特征可能也不少。
“摹状词”描述的只是典型的语义特征,还有一些非典型的语义特征往往被忽略了。
因此,有人主张“通过语词定义的方法,用‘限定词+摹状词’构成它的本质摹状词”[5]。
也就是说,仅用“摹状词”来表示指人名词的语义特征还不够,还要添加一些限定词,如“时间、空间”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其个性特征。
例如“林黛玉”这一指人名词的个性特征很多,[美丽聪明]、[多愁善感]、[寄人篱下]、[体弱多病]等只是其中的典型特征,在进行语义描写时,还要添加[古代]、[住在贾府]、[会写诗]等限定语,才能全面表现出其语义特征。
“林黛玉”可以看作以下语义特征的集合:[古代]+[住在贾府]+[会写诗]+……+[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这些语义特征形成了一个语义结构。
摹状词表示的是典型的、经约定俗成的语义特征,限定语表示的语义特征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