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超越二元对立——读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
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及其超越
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及其超越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社会学方法论面临着整体论与个体论之间、宏观与微观之间及结构与活动之间对立的困境,这种困境的对立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即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
本文还论述了随着人们对实证主义的不断质疑,对社会学本身的不断反思与批判。
关键词:社会学方法论;二元对立;超越社会学自孔德提出,得以建立并且发展至今,其理论与方法取向一直存在着分离与对立,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方法论集体主义)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主义(方法论个体主义)这两大社会学方法论传统,它们的矛盾冲突导致的二元对立主要体现在整体论与个体论之间、宏观与微观之间及结构与活动之间的对立。
这三种对立中,整体论与个体论的对立是后两种对立的基础。
随着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欧美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兴起,他们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及消除社会学方法论二元性的主张,西方社会学界出现了许多强调多元综合的全新理论范畴。
著名的有卢曼的功能结构主义、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以及布迪厄的建构结构主义理论。
尽管这些理论具有不同的基本特征,但它们却基于一个共同认识,那就是试图通过对存在于社会学领域内部各种二元论式思考方式的批判,打破迄今为止相互对立的社会学理论传统,克服并超越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对立并实现它们的统一。
一、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唯名论与唯实论在西方哲学史上,中世纪经院哲学内部在有关“一般”(共相)与“个别”(殊相)关系的看法上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形成了“唯名论”与“唯实论”两大派别的长期对立和斗争。
“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的事物(特殊)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概念和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是逻辑的对象。
”[1]唯实论则与唯名论的观点相反。
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
一般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个别事物不过是一般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形、偶然现象,并不真实存在。
登斯-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最全笔记)
社會的構成□Giddens, Anthony (2002)《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李康、李 猛譯),台北:左岸。
(原書出版於 1984 年)王志弘 摘要 2003.12簡目 一、結構化理論要點 二、意識、自我與日常社會接觸 三、時間、空間和區域化 四、結構、系統與社會再生產 五、變遷、進化和權力 六、結構化理論、經驗研究和社會批判引言在对立理论表面的混乱之后,可以辨认出某些共同主题:首先,绝大多数介入讨论的思想流派 都强调,人的行为具有主动性和反思性(但有些例外值得我们关注,譬如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 义).这就意味著,它们一致舍弃了正统共识的某些倾向,不再将人的行为视为行动者既无法控 制也无法理解的力量的产物.(p. xxvii) 此外,它们还极其注重社会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点上,结构主义和后结构 主义也不例外).语言的使用扎根於日常生活的具体活动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者也在一 定程度上构成了这些活动.(p. xxvii) 最后一点,人们认识到,经验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正不断削弱,这种趋势对社会科学 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不仅意味著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比正统共识的倡护者所深 信的更钜大,而且,现在看来,有关自然科学的哲学也必须将社会理论新兴学派关注的那些现 象,尤其是语言和意义的阐释,纳入考察范围.(p. xxvii) 本书阐释的结构化理论,关注的正是这三组核心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p. xxvii) 如果社会科学的实践者不直接引入哲学问题,那麼社会科学将丧失自己的方向.然而,我们固 然要求社会科学家对哲学论题保持敏锐的关注,但这不等於说将社会科学托付给或许会声称 它本质上是纯思辩而非经验性事业的衮衮诸公.社会理论的任务之一,就是对人的社会活动和 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者的性质,做出理论概括,这些都有助於经验研究.就主要关注点而言,社 会理论与广义上的社会科学一样,都是阐明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诚然,哲学讨论有助於对这 一问题的研究,但这不等於假定,在这些讨论全然澄清之前,我们就不能开展具有切实意义的 经验性社会研究.正相反,经验性社会研究的展开理应对哲学讨论有所启迪.(pp. xxviii-xxix)社会理论的探求者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重新构造有关人的存在与行为,社会再生产与社会转型 的概念,而不是愈益沉溺於认识论争论,在究竟是否能系统地阐述历来被视为认识论的东西这 种问题上,纠缠不清.(p. xxxi) 我们必须从概念上把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二元论(dualism)重新建构为某种二重性(duality, 双元性),即结构的二重性.这一假设正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虽说结构化理论承认「语言学转 向」的重要意义,但它并不是诠释学或解释社会学的翻版.尽管它承认社会并不是主体个人的 创造物,但和结构社会学的任何观念都相去甚远.(p. xxxii) 各种形式的社会行为不断经由时空两个向度再生产出来,我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说社会系 统存在著结构性特质.我们考察社会活动如何开始在时空的广袤范围内伸展开来,从这一角度 出发,来理解制度的结构化.如果将时空关融入社会理论的核心,就意谓著重新思考隔断社会 学与历史学,地理学的某些学科分野.(p. xxxii) 我承认对於主体的去中心化(decentring of the subject)是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诉求,但并不认为 这意味著主体性将消逝於符号的虚无世界中.相反,在我眼里,紧密渗入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恰 恰是同时建构主体和社会客体的根基.我也承认「语言学转向」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认为这 一术语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对於社会理论而言,最重要的进展莫过於将言说过程(saying)(或表 意过程〔signifying〕)与行为联系起来,而不是转向语言自身,从而使我们从概念上重新理解了 实践(praxis).这条新的途径有两点主要标志,一点是由海德格激发的诠释学和现象学的重大 转变,另一点则是后期维根斯坦的创新.(p. xxxiii) 社会活动的具体情境有个特点,就是人类行动者的反思能力始终贯穿於日常行为流中.但这种 反思性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於话语层次.行动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缘由的了解,即他们作 为行动者所具有的认知能力,大抵止於实践意识(practical consciousness).所谓实践意识,指的 是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明言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对於这些意识, 行动者并不能给出直接的话语表达.贯穿本书的一个主题便是实践意识的重要意涵,必须把它 与意识(话语意识)和无意识区分开来.(p. xxxiv) 惯例(routine)是日常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日常」这个词所涵括的,恰恰是社会生活经由时空 延展时所具有的例行化特徵.各种活动日复一日以相同方式进行,它所体现出的单调重复特点, 正是我所说社会生活循环往复特徵的实质根基(我想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特徵所揭示的,是社 会活动结构化了的特徵经由结构二重性,持续不断从建构它们的那些资源中再生产出来.)(p.xxxiv) 人在日常社会接触中,存在一种对身体的定位过程(positioning),这是社会生活里的一项关键 因素.任何一个个体都既定位於日常生活流中,又定位於他的整个生存时段即寿命中,还定位 於「制度性时间」的绵延,及社会制度超个人的结构化过程中.每个人都以「多重」方式定位 於由各种特定社会身分所赋予的社会关系之中,这是社会角色概念主要适用的范围.共同在场 (copresence)的多种模态直接以身体的感性特质为中介,明显不同於与时空中不在场的他人之 间建立的社会纽带和社会互动形式.(p. xxxvi) 在区域化里,某些类型的活动与人是被「封闭」起来的,另一些则是「暴露」的,所以说区域化 在心理和社会层面上也都有很强的影响.在此我们再次发现,表面上看,高夫曼和傅柯这两位 思想家彼此之间似乎并没有什麼特别关系,但他们都极其注重一点,即封闭与暴露,禁闭与展 示这两组关系,在社会层面和历史层面上都存在著变动不定的区分界线.(p. xxxvii) 我们最好是重新理解「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对立,通过关注共同在场情境下的互动如何 在结构上融入具有广泛时空延伸的系统,即关注共同在场情境下的互动系统如何在大规模的 时空范围中伸展开来,来考察所谓「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要将问题探 讨清楚,最好是按照我对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这两个术语的界定,来考察两种整合之间的关 联.(pp. xxxvii-xxxviii)生硬的把「历史」局限於广义进化论或更为具体的历史唯物论所偏好的框架图式之中,这种 做法是没有什麼出路的.所以,我要探讨解构历史而不是重构历史,也就是说,要以截然不同於 进化论的方式来描述社会变迁,想指局部修补并不可取.在这方面,除了已介绍的概念,我还采 用了另外两个,即「情节片断」(episode)和世界时间(world time).所有的社会生活都可以说是 体现为一系列的情节片断.共同在场情境下的日常接触当然是具有情节性结构的,但我之所以 引用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大规模的变迁过程,它们表现出某些特定类型的制度重组.如果我 们对各个情节片断进行比较,很可能会有所收获,但我们不能完全脱离孕育它们的具体背景. 而世界时间能有多大效力,恰恰在於它们事实上可供比较的程度.世界时间关注的是历史中那 些纷繁变动的局势,这些局势可能影响表面上相仿的情节片断的状态和结果,也可能改变其中 的行动者对这些状态和结果的了解.(xli) 功能论十分强调行动的非意图后果的重要性,尤其是认为这些非意图后果会有规律的发生,从 而牵涉到社会系统制度化特徵的再生产.功能论者当然有理由对此大加铺陈,可是,我们要是 不用功能论的概念,也完全能够考察非意图后果.况且,只有在界定出行动的意图特性后,我们 才能在经验中充分地把握,如何在行动后果里划定非意图成分.这就又一次要求我们更充分地 解释能动作用,而不限於那些乐意接受功能论前提假设的人的一般认识.(p. xliii) 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覆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我们说社会系 统的制度化特性具有结构性特徵,就是指各种关系已经在时空向度上稳定下来.我们可以抽象 地把「结构」概念理解为规则的两种性质,即规范性要素和表意性符码.资源也有两种类型: 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前者源於对人类行动者活动的协调,后者则出自对物质产品或物质 世界各方面的控制.以下两点对於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尤其有用:一是考察作为结构性关系之 「转换关键」的各种实践是如何在日常惯例中相互交织在一起;二是考察制度化实践将社会 整合与系统整合联系起来的方式.(p. xliii) 建构批判理论并不是某种选择,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和结论很容易对实践生活(和政治生活)产 生影响,而不论社会观察者或政策制定者是否决定将其「用於」某个特定的实际问题.(p. xlvii)第一章 结构化理论要点如果说,各种解释社会学的确以主体的某种霸主地位作为自身的基础,那麼功能论和结构主义 所提倡的,则是社会客体的某种霸主地位.我之所以要提出结构化理论,基本目标之一就在於 宣告这些建立霸主体制的努力的破产.在结构化理论看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 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 会实践.(p. 3) 社会行动者正是通过反覆创造社会实践的途径,来表现作为行动者的自身;同时,行动者还藉 助这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再生产出使它们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p. 3) 就社会实践循环往复的安排过程而言,最深入地卷入其中的因素,就是人类行动者认知能力所 特有的反身性特徵.实践的连续性是以反身性(reflexivity)为假设前提的,但反过来,实践之所 以可能具有反身性,又恰恰是由於它存在连续性,使得实践在时空向度上体现出独特的类同性 (the same).因此,我们应该把「反身性」理解为持续发生的社会生活流受到监控的特徵,而不仅 仅是「自我意识」.…人的行动是作为一种绵延(durée)而发生的,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流,正 如认知一样.有目的的行动并不是由一堆或一系列单个分离的意图,理由或动机组成的.因此, 最好把反身性看作根植於人们所展现,并期待他人也如此展现的对行动的持续监控过程.(pp. 3-4) 我们也不能脱离身体来探讨「行动」,因为身体正是「行动」与它的周围世界的中介,是行动 中的自我统合体.我所说的行动中自我的分层模式,就是将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理性化及动 机激发过程视作根植於行动中的一系列过程.(p. 4) 日常接触中包含了大量舒兹所说的「知识库存」 ,我更乐意把它称为共同知识 (mutual knowledge).行动者的意识无法直接觉察到这种共同知识.这样的知识绝大多数是实践性的,人 们想要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持续完成各种例行活动,它们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个 体行动者的经验里,还是考虑到社会活动不同情境下行动者的差异,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 都没有什麼固定的区分,而是彼此有所渗透.无论如何,它们之间不存在像无意识和话语意识 之间那样的鸿沟.(p. 5) 一,行动者与能动作用unacknowledged conditions of actionreflexive monitoring of action rationalization of action motivation of action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action行动的反身性监控是日常行动的惯有特性,它不仅涉及个体自身的行为,还涉及他人的行为. 也就是说,行动者不仅始终监控著自己的活动流,还期望他人也如此监控著自身.他们还习以 为常的监控著自己所处情境的社会特性与物理特性.行动的理性化是指行动者对自身活动的 根据始终保持「理论性的理解」.(p. 6) 鉴於行动者的社会化过程与学习经验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的区 分也可能随之变化.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不存在什麼固定不变的区分标准,两者之间的区 别不过是在於,什麼是可以被言说的,什麼又只是只管去做而无须多说的.不过,在话语意识和 无意识之间,还是存在著主要以压抑为核心的障碍.我用这些概念来取代传统精神分析的三维 概念:自我(ego),超我(super-ego)和本我(id).…我宁可用「主我」(I)来代替自我.(p. 7)discursive consciousnesspractical consciousness=unconscious motives/ cognition主我这个词的使用,来源於行动者在日常社会接触中的定位过程,并因此和后者有紧密的联系. 主我作为某种指称性的术语,与宾我(me)蕴含的行动者对自身的丰富描述相比,在实质内容上 是空洞的.行动者在谈话中反思性地熟练掌握主我,宾我和你的关系,是他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逐渐产生出资格能力的关键.(p. 8) 对於个体实施的行动,我们不能错误地将它可以被描述的特性,当成个体对它持续的监控过程. 能动作用不仅指人在做事情时所具有的意图,而是首先指他们做这些事情的能力.…能动作用 涉及个人充当实施者的那些事件,即在行为既有顺序的任一阶段,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 行事.倘若这个人不曾介入,所发生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p. 9) 对非意图的后果影响的分析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只是在分析意义上彼此具有独立意义,而 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制度化实践入手.第一种情况,关注的是由某一触发情境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的累积,若没有这一情境,或许就不会有这些事件累积而成的结果.…第二种情况,不是由单个 事件引发的非意图的后果,而是由一系列个体活动复合而成的模式,这种情况下,有待讨论的 现象是某种确定的「最终结果」,它被看作由有意图的行为一步步的过程累积而成的非意图 后果.…第三种情况,研究者的兴趣在於制度化实践再生产的机制.行动的非意图后果以某种 非反身性的反馈圈形式,构成了进一步行动的条件.对这些条件,行动者是有所认识的.…定位 在某一时空情境的重复性活动,会在相对自身情境而言较为「遥远」的时空情境中产生例行 化后果,而这不是参与这些活动的那些人意图之中的结果.而这些与原初情境相距甚远的情境 中发生的事件,又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原初情境下的行动以后所面临的条件.(pp. 13-4) 二,能动作用与权力 我们说有能力「换一种方式行事」,就是说能够介入,干预这个世界,或是能够摆脱这种干预, 同时产生影响事件的特定过程或事态的效果.这就假定行动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 的)实施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性质的权力,包括那些影响他人所实施之权力的权力.(p. 14) 行动中包含的权力逻辑上指的就是转换能力.最广义的权力在逻辑上先於主体性及行为的反 身性监控的构成.…人们在界定权力时,总是藉助於意图或意愿这样的术语,把权力看作是实 现所欲求的,预料之中的后果的能力,另一方面,包括帕深思和傅柯在内的其他学者,则首先把 权力看成是社会或社会共同体的某种特性.这里我并不是想在这些类型的观念中作一番取舍, 雸是想通过结构二重性的某种特性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p. 15) (通过表意过程和合法化过程集中起来的)资源是社会系统的结构化特性,它以互动过程中具 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作为基础,并由这些行动者不断地再生产出来.权力与局部利益的实现并 不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在这种权力观里,权力的运用并不是某些特定行为类型的特徵,而是所 有行动的普遍特徵.权力本身并不是一种资源.资源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是社会再生产过 程通过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常规要素.(p. 15) 社会系统里的权力具有一定的时空连续性,它的前提是行动者或集合体在社会互动的具体情 境中,彼此之间例行化的自主与依附关系.不过,所有的依附形式都提供了某些资源,臣属者可 以藉助它们来影响居於支配地位的人的活动.这就是我所说的社会系统的控制的辩证.(p. 16) 三,结构与结构化 结构指的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时空束集(binding)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 千差万别的时空跨度中存在著相当类似的社会实践,并赋予它们以「系统性」的形式.我们说 结构是转换性关系的某种「虚拟秩序」,是说作为被再生产出来的社会系统并不具有什麼结构,只不过体现著结构性特徵,同时,作为时空在场的结构,只是以具体的方式出现在这种实践 活动中,并作为记忆痕迹,导引著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的行为.…我把在社会总体再生产中 包含的最根深柢固的结构性特徵称之为结构性原则.至於在这些总体中时空延伸程度最大的 那些实践活动,我们则可以称其为制度.(p. 17) 规则在一方面与意义的构成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则牵涉到对各种类型社会行动的制裁.(p.18) 结构化理论有个主要立场,认为以社会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为根基的规则和资源,同时也是系 统再生产的媒介(即结构二重性).(p. 19) 我们不妨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看作是在社会实践的实施及再生产活动中运用的技术或可加 以一般化的程式.所以说,那些以法律条令,科层规章,游戏规则等言词表述形式出现的形式化 规则,并不是规则本身,而只是对规则的法则化解释.我们不应把它们看作是一般规则的范例, 而应视其为形式化规则的特定类型,凭藉著它们外在的表述形式,负载著各种不同的特定性 质.(p. 21) 有关程式的知识或对「实施」社会活动的技术的掌握,都是方法性的.也就是说,这样的知识并 没有明确规定行动者可能遇到的所有具体情境,它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反之,它所提供的是 就一系列不确定的社会情境作出反应和施加影响的一般化能力.(p. 22) 结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制度中反覆采用的规则与资源.从定义上来说,制度是社会生活中较持 久的特性.我用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徵来指系统中制度化了的特徵,它们构成了时空向度上的 紧密性,而我通过结构探讨的则是各种转换和中介关系,即系统再生产各种可观察的状况下潜 在的「切换开关」.(p. 23) 我们不应把社会再生产等同於社会统合的不断巩固.在范围更广泛的社会系统的不同部分或 区域中,各个行动者和集合体具有不同的位置,这种差异深深影响著它们哪怕是习惯性的行为, 对社会总体的整合所产生的作用.(p. 24) 四,结构二重性Structure(s)System(s)StructurationRules and resources, or sets of Reproduced relations between Conditions governing thetransformationrelations, actors or collectivities, continuity or transformationorganized as properties of organized as regular social of structures, and therefore thesocial systemspracticesreproduction of social systems结构作为被反覆不断地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规则或资源,除了作为记忆痕迹的具体体现和协调作用之外,还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其特点就是「主体的不在场」.相反的,不断纳入结构的社会系统则包含了人类行动者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被跨越时空再生产出来.考察社会系统的结构化过程,意味著探讨诸如此类的系统在互动中被反覆生产出来的方式.这些系统的基础,是处於具体情境中的行动者可认知的活动.这些行动者在行动时,利用了丰富多样的行动情境下的规则与资源.(p. 25)结构二重性原理是结构化理念的关键.行动者和结构二者的构成过程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既定现象系列,即某种二元论,而是体现著一种二重性.再结构二重性观点来看,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徵对於它们反覆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相对个人而言,结构并不是什麼「外在之物」: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於」人的活动,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不应将结构等同於制约.相反,结构总是同时具有制约性与使动性.(p. 25)行动者自己有关社会系统的理论会使这些系统物化,而这些社会系统的反覆构成却正是得益於这些行动者自身的活动.社会关系的物化,或者说人的行动中具有历史偶然性的环境与产物在话语层次上的「自然化」,是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徵之一.(p. 25) 人的认知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行动流持续不断以产生出行动者意图之外的后果,这些非意图的 后果又可能以某种反馈的方式,形成行动的位被认识到的条件.人类的历史是由人的有意图的 活动创造的,但它并不是某种合乎意图的筹画;它总是顽固地躲开人们将其置於自觉意识指引 之下的努力.虽说如此,人类还是使中不断作著这种尝试.环境告诉人,人类是唯一能认识到自 己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造物.这样的境况既含有威胁,又带著希望.人类正是面对这种威胁和 希望,进行著他们的尝试.(p. 26)Structure(s)System(s)StructurationRules and resources, or sets of Reproduced relations between Conditions governing thetransformationrelations, actors or collectivities, continuity or transformationorganized as properties of organized as regular social of structures, and therefore thesocial systems 五,制度的各种形式practicesreproduction of social systems我用结构化模态(modalities)来阐明互动中结构二重性的一些主要特徵,将行动者的认知能力和结构性特徵联系起来.行动者在互动系统的再生产中利用了结构化模态,并藉助同样的模态反覆构成著系统的结构性特徵.(p. 28)structuresignificationdominationlegitimation(modality)interpretative schemefacilitynorminteractioncommunicationpowersanction人类行动者不仅能在日常行为的常规状态下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活动,还有能力在话语层次上「对这种监控过程本身进行监控」.所谓「解释图式」指被纳入行动者知识库存的类型化方式,行动者在维系沟通过程时反身性地使用它们.(p. 29)社会系统的规范性要素只是一些依赖於情境的权宜性(contingency)主张,只有通过在日常实际接触的具体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各种制裁,才能得到维持,受到关注.(p. 30)structuresignificationdominationlegitimation(modality)interpretative schemefacilitynorminteractioncommunicationpowersanction「支配」并不等同於「被系统地扭曲了的」表意结构,因为在我看来,支配正是表意符码存在的条件.我们不能单单通过分配的不均衡性来考察「支配」与「权力」,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社会交往(或者可以说人的行动本身)中的内在组成部分.(p. 31)各种符号秩序(symbolic order)和与之相连系的话语型态是意识形态在制度方面的焦点.不过,在结构化理论里,意识形态并不是某种特定「类型」的符号秩序或话语形式,比如我们不能从科学中分离出所谓的意识形态话语.「意识形态」指的不过是某些支配关系中的不对等,是它们将表意过程与局部利益合法化联系在一起.支配依赖的是两种不同类型资源的调集.一是配置性资源,指对物体,商品或物质现象产生控制的能力,或者更准确的说,指各种形式的转换能力;二是权威性资源,指对人或者说行动者产生控制的各类转换能力.(p. 32)。
从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二元对立”到理论综合——试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 关键词 ]整体 主义 ; 个体主义; 吉登斯 ; 结构化理论 [ 中图分类号 ] 0 [ D 8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7 — 3 5 2 1 ) 10 4 — 4 6 2 24 (0 1 1- 05 0
学家熊彼特 , 熊彼特讲个体主义 的时候主要是指经 济学上的个体主义 , 并且将其 与政治学上 的“ 个人 主义 ”社会学上的“ 、 个体主义” 做了区分 , 在熊彼特 那 里经济学个体 主义 主要是用来研究商业化社会 中的个人行为 ] 社会学作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 中 2 。 的“ 新生儿” 也是不会 自甘寂寞的, 所有在其他学科
On Gi d n S r c u a e r :f o t e Bi a y Op o ii n o l m n n i i u l m o Th o e ia y t e i d e s tu t r l Th o y r m h n r p st fHo i a d I d v d a i t e r tc l n h ss o s s S D0NG L i i el e
( e a m n f oi oy Y n a o l nvr t K n n 5 0 1 C ia D pr e t c lg, u nnN r i sy u mig 0 2 , h ) t oS o ma U e i , 6 n
[ src ]T eme oooyo os n niiulm i sco gcl p l ai a m d iayop si ew e h hl Abtat h t dlg f l m adidv ai n oil i pi t nh s aebnr p oio b tentew o h hi d s o aa c o tn e
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一、概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试图解释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
吉登斯,作为一位杰出的社会学家,对于结构化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理论主张,个人与社会结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嵌入、相互影响的关系。
结构化理论强调,个人的行动和决策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背景下进行的,而社会结构也是由个人的行动和决策所塑造的。
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动态。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在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我们理解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将个人与社会结构视为相互嵌入的关系,结构化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个人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对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的理解方式。
结构化理论也为我们研究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方法。
通过对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动力机制。
结构化理论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它提醒我们,在处理社会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寻求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1. 简要介绍吉登斯及其结构化理论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是当代英国社会学的杰出代表,以其结构化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结构化理论试图在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寻找一个动态的平衡,强调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是相互构成、相互依赖的。
吉登斯认为,社会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个体的客观存在,而是由个体的行动不断塑造和重构的。
同时,个体的行动也不是孤立无依的,它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在吉登斯看来,结构化理论的核心在于“结构化二重性”原则。
这一原则指出,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在本质上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社会结构是行动者行动的媒介,它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的背景和框架另一方面,行动者的行动也在不断地改变和重塑着社会结构。
这种双向的互动关系使得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象征符号symbolic tokens:一套抽象的中介 系统,典型是货币.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s:技术职能或专业性 的专家评价体系.
2.抽离化机制
抽离化机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抽象. 抽离化机制也具有重构时空或重构社会关系
的功能.
现代性 的制度 特征
书写的作用
书写经历了从最简单的行政列表到写作文本、 制定法律条文的发展过程,书写对传统国家 社会监控或行政控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以 下作用:
1扩大行政控制的效力范围; 2付诸现实; 3行为规范.
2.绝对专制主义国家
1政治力量的集中和扩张; 2新的法律机构的发展; A.法律开始向更具普遍性的方向发展; B.法律开始承认并保护私有财产; C.刑法和国家机器所用的制裁方式的变化. 3受军事冲突刺激,国家加强了中央财政管理,
四、结构二重性与制度多重性
1.结构化
社会生活是一个通过社会实践而不断实现结 构化的过程.
社会行动与社会制度同时存在,二者不可分 离地在结构化中交织在一起,结构化成为制 度制约行动和行动创造制度的行动方式.
2.制度与规则
吉登斯把制度和规则都放在实践过程中理解, 反对把两者理解为脱离实践的稳定对象.
二、结构化理论的方法原则
1.社会理论 吉登斯认为自己的结构化理论,既不是哲学,
也不同于社会学.社会理论是关于社会行动、 自我、交互行动、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定性研 究,要在各种矛盾关系中揭示问题的实质.
2.结构的二重性原则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不仅以自觉性认识原有 社会结构、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且按照自己 在行动中不断产生的新要求来调整行为规则 和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 结构从客观上的制约地位转入主观的创造过 程.因此,社会结构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创 造性两种品格.
从实体到关系: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困境与超越
从实体到关系: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困境与超越论文关键词:个体主义整体主义实体关系论文摘要:社会学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在本体论思维的束缚下把各自的个体、社会整体本体化、实体化,并因此导致了个人和社会、行动和结构、微观和宏观等的理论对立。
彻底抛弃本体论预设、解构实体,从实体视角转向关系视角是克服上述二元对立的有效途径,布迪厄和吉登斯的努力体现了社会学方法论的这一转向。
自社会学诞生起,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就被作为截然对立的两种方法论引入社会学研究中,并在社会学中演化出个人和会、微观与宏观、行动与结构的关系之争。
在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斗争后,当代社会学理论家开始认识到:在表面上相互对立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本体论预设,个体主义预设了个体本体,整体主义预设了社会本体,这种隐藏着的本体论预设造成了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理论对立,从而为融合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找到了突破El。
抛弃本体、解构实体,从实体视角向关系视角转移成为当代社会学方法的主导特征。
一、个体主义方法论及其困境个体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原子论哲学。
古希腊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就曾经用“从部分说明整体”的方法来说生命现象,他认为人、兽、植物等所有生命都是由水、火、土、气的混合组成。
唯物主义哲学集大成者德谟克里特认为,万物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本身则“是既不能毁坏也不能改变的”这些论述中已经包含了个体主义方法论思想的雏形:整体只能从它的构成部分获得解释。
到了中世纪,个体主义思想是以唯名论的方式传递的。
唯名论认为,共相不过是名称,个体先于共相。
[2进入近代以后,原子论思想在物理学、化学、牛顿力学等自然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为社会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提供了有力的信念支撑。
作为社会学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最初是由社会学奠基人之一韦伯提出的。
他认为社会中的集体构造(如政府、社会、股份公司等)只不过是特殊行动的组织模式和结果,个体才是这些特殊行动的唯一载体。
从二元性到二重性:吉登斯对社会学方法规则的超越
从二元性到二重性:吉登斯对社会学方法规则的超越
刘江涛;田佑中
【期刊名称】《河北学刊》
【年(卷),期】2003(23)3
【摘要】吉登斯的社会学研究 ,是以三条线索为逻辑展开对社会学方法规则的重构。
一是试图解决一向困扰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系统 (结构 )与个体行动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是寻求解决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专业性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是着手解决理论之间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正是通过这三条线索的逻辑展开 ,吉登斯实现了社会学方法规则的超越。
【总页数】5页(P23-27)
【关键词】社会学;方法;规则;吉登斯
【作者】刘江涛;田佑中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03
【相关文献】
1.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安东尼·吉登斯对解释社会学的三次超越 [J], 乔丽英
2.社会学研究由"规则"到"新规则"--谈吉登斯社会学方法论思想 [J], 孙特;朱红文
3.从二元性到二重性的飞跃——对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的解读 [J], 史
秋霞;王开庆
4.从"规则"到"新规则"——杜尔凯姆与吉登斯社会学研究方法之比较 [J], 赵春玲
5.从吉登斯的《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谈社会学研究由传统规则到新规则 [J], 赵思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走向教育的“二重性”——探求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教育意义
浅谈走向教育的“二重性”——探求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教育意义论文关键词:结构二重性教育论文摘要: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大师之一,以其结构化理论闻名于学术界。
文章认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吉登斯自己的学术旨趣,世纪年代的社会运动、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
结构化理论主要是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为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个体受教育娇过程就是一个个体行动与教育结构互动的过程,教育活动处处体现了结构的二重性。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iddens),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北部的艾德蒙顿,曾任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院长,布莱尔首相的精神顾问,是国际著名社会学理论大家,拥有个荣誉学位。
吉登斯以其结构化理论成名并驰骋于社会理论界,那么其结构化理论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什么?换句话说,教育领域可以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学界对这一问题探讨不多,本文就这一问题发表一己之见。
一、结构化理论的形成过程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一跳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不例外。
“结构化”(structuration)一词其实首先出现在他在年出版的《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一书中,他讨论了阶级结构化的类型和水平,而后在他年出版的《社会学方法新规则》中初步论述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在他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中,结构化理论的实质内涵已经显现,在他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第一章里,他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完整的勾画。
但是,结构化理论却是在吉登斯年出版的《社会的构成》一书中得到系统阐述的。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诸一分析。
首要的因素就是吉登斯本人的学术旨趣和目标,即他要力图解决社会学中存在的“原罪”问题,力图构建出一种新的具有一致性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存在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它要解释主体与客体、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试论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的透视,结构化,现代性,全球化]结构化现代性与全球化
结构化现代性与全球化——试论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的透视论文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出现了两种新的理论倾向,一种是新的理论综合的潮流.另一种是研究的视野不断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向全球化扩展的倾向,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吉登斯关于“结构化理论”大纲、“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研究,探讨了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与“全球化”分析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对他理论的某些偏颇,提出了质疑。
论文关键词:结构化;现代性;全球化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出现了两种新的理论倾向,一种是新的理论综合的潮流,另一种是研究的视野不断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向全球化扩展的倾向。
近年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与语境下,有不少学者呼吁要倡导一种社会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变革“面对全球化,许多宏观社会学研究仍以国家为分析单元,将国家间的互动视为世界社会的主要动态,因而已经走到认知和解释的极限,社会结构的跨国化和全球化这种本体论的转换,要求进行某种认识论的转换,”伴随着这种呼声,各种研究全球化的社会学理论也竞相登场,吉登斯结合其创建的结构化理论,将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分析紧密地连在一起,认为全球化是现代性的一种必然结果,是现代性的各种制度维度在全球蔓延的结果,吉登斯用结构化理论中的时空要素的延伸机制将二者连结起来;吉登斯的这种全球化观,被认为是一种“制度转变论”。
本文试图系统评述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现代性”与“全球化”分析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他的理论有失偏颇的地方,也给予了几点相应的质疑。
一、结构化理论:试图超越“二元论”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在认识他的结构化理论之前,必须首先分析一下他的“双重解释学”——一种认识论,它是吉登斯关于社会学元理论问题的一种表述。
1.“双重解释学”:它划清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差异,指明了社会科学的实践内涵及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紧密的互动关系。
“双重解释学”的基本涵义是:社会科学观察者必须从解释学角度掌握生活的各种描述,然后将这些描述转化成社会科学的话语范畴,这些话语范畴同时也为普通的行动者解释与掌握,并重新纳入到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
双重超越:结构化理论“化”之意涵及再审视
双重超越:结构化理论“化”之意涵及再审视
向颖
【期刊名称】《东南学术》
【年(卷),期】2024()1
【摘要】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以综融性社会学思想备受学界重视,但相关讨论存在二元分化之藩篱。
理解结构化理论的关键在于“化”之意涵,其本质是一种融会贯通的双重生产机制,通过行动的能动性与结构的促动性交织互化而成;而在经验解释功用上,“化”之机制体现为个体与整体、定性与定量的相互渗透,因而实现理论与方法的双重超越。
当然,结构化理论之“化”仍有含混紧张之处,从其根源性、条件性、趋向性三方面对之进行厘清,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探索其方法论意义,为构建中国语境下的自主知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总页数】8页(P187-194)
【作者】向颖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06
【相关文献】
1.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研究——对结构化理论中"行动者"概念的深度审视
2.论实践意识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中的重要意涵
3.主体性、实践意识、结构化: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再审视
4.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建构的创新综合模式——对传统社会学理
论二元对立的超越5.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研究——对结构化理论中“结构”概念的深度审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构化理论:吉登斯超越二元对立的探索
体 现 在方 法 论 意 义 上 的 整 体 主 义 和 个 体 主 义 , 即
整 体 与 个 体 、 观 与 主 观 、 观 与 微 观 之 间 的 对 客 宏
立 。其 中整体 主 义 以孔 德 、 尔 干 、 涂 帕森 斯 等 为 代
表 , 体 主义 则 以 韦 伯 开 创 的 理 解 社 会 学 为 代 表 。 个 虽 然 整 体 主 义 与 个 体 主 义 在 争 论 不 休 中 体 现 出 各
理论 , 图缓解 二 元争 端 , 是不 管是 其 社会 行 动理 试 但
论 还 是 模 式 变 量 理 论 , 强 调社 会 对 于 个 人 的 支 配 与 都 控 制 。与 之 相 反 , 体 主 义 社 会 学 过 度 强 调 行 动 者 的 个
与 整 体 主义 相 结 合 的基 础 上 , 调 社 会 互 动 , 越 了传 统 的“ 元 对 立 ” 强 超 二 。吉 登 斯 看 到 了 行 动 者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时 也 重 视 结 构 对 同 于行 动 的约 束 性 , 提 出 的 结 构 化 理 论 为解 决 整体 沧 和个 体 论 之 间 的 分 歧 奠 定 了科 学 的 基 础 。他 在 把 结 构 看 做 行 动 媒 介 与行 动 他
结 果 的 基础 上 , 入时 空 概 念 , 研 究 社 会 的 发 展 与变 迁 提供 了依 据 , 引 为 为分 析 人 类 实 践 活 动 提供 了 新视 角 。
关 键 词 : 构二 重 性 ; 登 斯 ; 元 对 立 结 吉 二
中 图 分 类号 : C91 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5 7 2 1) 9一O 7 O l7 3 9( 01 0 07 4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理性反思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理性反思作者:王琪瑛来源:《丝绸之路》2012年第18期[摘要]社会学理论诞生以来,始终处在紧张的二元对立之中。
为了消弭对立,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整合。
在所有试图整合社会学理论的学者中,只有吉登斯成功地把结构和系统融入社会行动中。
他独辟蹊径,创造性地提出了结构化理论,用结构的二重性原则代替主客二元对立范式,从而为解除理论的紧张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手段。
[关键词]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社会学[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113—0320世纪80年代以来,吉登斯已成为针对社会学的科学化陈述的最杰出的批判者。
他在批判传统理论的同时,创建了一套相对正规且抽象的理论体系来分析社会世界,其结构化理论正是这一努力的成果。
一、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核心假说结构化理论主要探究的是个人的社会行动及其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吉登斯反对传统理论中的社会结构与行动之间的二元对立,认为这些对立都是相互包容的,并不构成各自独立的客观现实。
(一)行动、意图与条件行动者的动机激发过程完全来自于无意识,是存在于行动者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需求和冲动。
但是,仅有动机的激发过程是无法产生真正有意图的行动。
作为个体行动者,他们“反思性监控”着自己的行為和别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受到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的交互影响。
话语意识是行动者对自己本身行为的一种解释和说明的能力,而实践意识则是个人在一定时空背景下行动和解释他人行为时所使用的“知识库存”,反映了行动者的主动性特征。
而“反思性监控”又始终处在动态的行动的理性化过程中,即行动者对自身活动的根据始终保持着“理论性的理解”。
①行动者的日常行动之所以能够绵延,本身是由意图行动流决定的。
意图行动流产生意外性后果,这些后果又系统性地反馈回来,成为行动者下一步行动的前提和规制。
(二)互动的例行化和区域化个体行动者的行动本身不会产生社会结构,行动者只有在互动的过程中才会产生结构性约束。
从对立走向融合——从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反思教育社会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及两难的诠释 , 以及主客体概念的重建等 , 而结构化理论主要是想跨越结构与行动对立所形成 的鸿沟。
1行动与行动者 .
吉登斯在《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 一书中曾清楚地表示 :社会学所关注的并非早 已存在于宇宙中的 “
收稿 E : 0-0 - 9 t 2 8 7 1 期 0
作者简介: 胡春光(96 , 河南新县人, 17一)男, 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副教授、 博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量或环境的完全操控 ; 也不是符号互动论者仅关注行动的策略及意义的理解 。他主张可 以通过对存在
问题 的探讨来厘清行动者的意义 , 包括对他人的存在及 自我认同 , 这不仅与行动者本身 的 日 常意识有密
切联系, 更直接指涉社会生活建构的历程。据此 , 吉登斯提出了一套行动理论来说明行动者如何通过意
一
、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析——结构 的双重性
长久以来 , 社会学理论一直面对着一个重大的矛盾 : 究竟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是社会成员的行动所
造成的?还是社会的结构或结构的模式产生了社会现象与社会生 活?简言之 , 行动与结构 的关系究竟
除了二元对立之外 , 有无其他方式加以整合 。吉登斯提 出的结构化理论为社会学 的未来发展开创 了新 方 向。整体来说 , 他的结构化理论关注的层面有三种 , 包括对古典社会 学理论 的批判 、 对现代性的本质
识机制来抵抗各种不信任 、 、 怀疑 罪恶 、 恐惧等外在刺激 , 这种根据常规化行为来取得信任感 的无意识过
程即是本体论安全系统 , 的这种维持个体安全的欲望通常在个体学得语言技巧之前便已经发展 , 人 通过
与他人的 E l 常互动建立彼此相互信赖 的关 系。J [ 3
如何超越二元对立_对布迪厄与吉登斯比较性评析_孟祥远
如何超越二元对立?———对布迪厄与吉登斯比较性评析孟祥远1 邓智平2(1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南京 210093)(2广东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广州 510610)摘 要:在社会学理论范式中,存在诸多二元对立的困境,如何超越这些二元对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科学界的重大课题。
在试图超越这些对立的努力中,布迪厄和吉登斯的贡献尤为引人注目,两人分别提出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实践理论和结构化理论。
布迪厄虽强调实践性,但其惯习概念具有明显的时间属性和决定论倾向。
吉登斯的探索虽略显概念化,但其结构二重性也突出行动的能动性。
关键词:对立;吉登斯;布迪厄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9)09-0111-04 一、超越二元对立是当今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正如古尔德纳在《即将到来的西方社会学危机》一书中所言:“无论是否喜欢,是否了解,社会学家都要根据预先确定的假设来组织自己的研究,社会学的特点就在于这些假设,并随这些假设的变化而变化。
而要探讨社会学的特点,了解社会学是什么,就要我们去辨认那更深一层的关于人与社会的假设”。
①然而,由于人类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的存在———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超自然的存在,既是感性的存在又饲理性的存在,既是个体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
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反映在社会学中就是,从社会学创始之初起,关于人与社会的前提假设就一直争论不休,从而导致社会学中出现了结构与行动、宏观与微观、客观与主观、个体与社会等二元对立。
针对传统社会学中的二元对立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困境,很多先行者试图创立综合理论,以超越二元对立。
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并实现其统一已成为当代思想界以及当代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②作为当代顶尖社会学大师,布迪厄(Bourdieu,P.)和吉登斯(G iddens,A.)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展示自我智慧的机会,他们在克服社会学长久以来的二元对立上所作的尝试亦是当今社会学界理论综合的典范。
透析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几点思考
透析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几点思考在社会学领域中,结构化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体系。
它主张社会结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不仅决定着社会的运作方式,也能影响着个体的日常生活。
《现代性的后果》一书的作者,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此理论,并在之后的数十年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进行透析,同时探讨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结构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在个人行为和意识形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制度、规则、价值观等。
而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则是通过结构的内化和反映而形成的。
结构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
吉登斯认为,结构既是资源,也是制约因素。
它可以为个体提供优势、机会等,也可以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产生限制和压力。
比如,一个人的背景、家庭以及社会地位等都会影响其经济状况、职业发展、文化追求等。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个体层面看待社会现象,也不能仅仅从结构层面看待个体行为。
二、结构的复杂性吉登斯在结构化理论中强调了结构的复杂性,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框架”,而是由各种不同的结构组成的复杂网络。
这些结构可以相互交叉、重叠,同时也可以产生竞争和冲突。
因此,我们理解一个社会现象时,需要考虑多种结构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独立思考。
比如,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在职场上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能力和素质,还有性别、种族、年龄等多种结构因素。
这些因素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让解决方案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三、个体的行为和能动性结构化理论并没有将个体看作是被结构完全支配和束缚的对象。
相反,它认为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动性,可以通过自我实现和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处境。
在结构化理论中,个体是通过对结构的解读、理解和实践来认识和把握现实的。
例如,一个人的经济情况可能对其未来的职业选择造成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要做某个他不想做的职业。
重读经典《社会的构成》的一些浅见
重读经典《社会的构成》的一些浅见作者:曹瑞阳来源:《人间》2016年第20期摘要:“结构化”这个名词是安东尼·吉登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社会的构成》一书就是将“结构化”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试图解决社会理论中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即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性之间,在过去种种不当之概念上的对立。
安东尼·吉登斯重新概念化二者,使二者的对立消解在结构化的动态历程中。
人创造了历史及社会,但是绝非随心所欲地,而是受着一定的客观因素的制约。
就吉登斯来说,他说强调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
时空框架构成了行动的场景,也决定了社会关系的性质。
安东尼·吉登斯用话语意识、实践意识、无意识的动机/认知取代传统精神分析的三维概念:自我,本我和超我。
关键词: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29-01针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这种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树立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即超越传统理论的二元分裂的局面,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
在结构化理论看来,行动和结构都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既定现象,而是实践活动中两个相互渗透的侧面。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也不是社会结构,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安东尼·吉登斯抛弃了客体主义和主體主义的视角,从人类社会实践出发去考察行动与结构及其关系,把行动和结构视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两个侧面。
行动与结构之间这种相互依持,互为辩证的关系反映在处于时空之中的社会实践中。
行动不是互不联系的单个行为的总和,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流,行动也不是由一堆或一系列单个分离的意图、理由或动机组成的,而是一个我们不断地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
社会实践依赖于行动者的创造和再创造而具有其特定的规律性:行动者是具有知识的,其知识是反思性的和实践性的。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贡献、困境及超越的可能性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贡献、困境及超越的可能性郭荣茂【期刊名称】《福建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4【摘要】Giddens' structuration theory tried to transcend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n sociology by re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on and structure, and achieved important academic results, but its theory had an obvious trend of subjectivism and still could not really escape the predicament of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n sociology. Vertically vie- wing the method rules of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we could borrow ideas from Marx's dialectic thought to form the new method rule of sociology, realizing the unifica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producing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cending structuration theory.%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试图通过对行动与结构关系的重新建构来超越社会学的主客二元对立,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但其理论具有明显的主体主义倾向,仍然无法真正摆脱社会学主客二元对立的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超越二元对立————读吉登斯读吉登斯读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结构化理论大纲》》庞圣民(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兰州 730000)摘要摘要::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伴随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霸主地位的衰弱及随之面临的挑战,社会学的正统共识逐渐丧失,西方社会理论陷入方法论的二元纷争中。
面对西方社会结构与行动的根本对峙,吉登斯在对经典社会学著作深度批判与总结之后,提出社会理论的“第三条道路”—结构化理论。
那么吉氏是如何建构结构化理论的?其创新之处是什么?是否真的解决了结构与行动的对立?对社会学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正是本文试图要解答的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结构化; 二元对立; 结构二重性; 社会实践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学家都必须要加以研究和回答的问题,它是社会学理论的根基。
(郑杭生,2001)正如古尔德纳在《即将到来的西方社会学危机》一书中所言:“无论是否喜欢,是否了解,社会学家都要根据预先确定的假设来组织自己的研究,社会学的特点就在于这些假设,并随这些假设的变化而变化。
而要探讨社会学的特点,了解社会学是什么,就要我们去辨认那更深一层的关于人与社会的假设”。
(GouldneAW,1970:5)这一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在总体上体现为主体与客体、结构与行动、社会决定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分野,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伴随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霸主地位的衰弱以及随之面临的挑战,社会学的正统共识逐渐丧失,西方社会理论陷入方法论的二元纷争中。
面对西方社会结构与行动的根本对峙,吉登斯在对经典社会学著作深度批判与总结之后,提出社会理论的“第三条道路”—结构化理论。
那么吉氏是如何建构结构化理论的?其创新之处是什么?是否真的解决了结构与行动的对立?对社会学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正是本文试图要解答的问题。
尽管目前国内有关吉氏结构化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陆春萍、邓伟志,2006)(张云鹏,2005)(孟祥远、邓智平,2009)(于海,1998)等。
但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完整脉络梳理,对吉氏是如何批判性的超越则缺乏详细阐述,学者们要么只提到了其中一点,要么只是简单的评述或描述性的罗列或堆积,而不是真正的与之对话。
如(吴素雄,2008)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结构化理论,得出吉登斯的方法论是一种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李红专,2004)强调吉登斯社会学的实践转向,没有看到吉登斯对双重解释学的论述,都不能很好把握吉氏结构化理论的完整思想,未免失之偏颇。
笔者认为对吉登斯的思想梳理,可不必列举其全部著作,只需理清其脉络,思想的演变或其核心观点,就其核心著作展开即可。
本文正是基于国内有关吉氏思想梳理的片面观点提出的,试图给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一个清晰脉络,对其如何批判性继承前人著作作出清晰论述。
一、社会理论的二元对立社会理论的二元对立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即结构与行动的关系)、微观与宏观,“一直就是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最为棘手的老问题”(苏国勋,1996:552)。
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社会理论界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两大理论派别:强调结构的各种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强调个体的各种解释学思想传统。
这种方法论上的二元对立由来已久,可以说从娘胎里出来时就存在了。
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孔德和涂尔干,他们认为社会科学应当仿效自然科学,从概念上阐述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义,强调社会事实的外在性、独立性和制约性。
结构主义以列维—斯特劳斯、布劳为代表,他们拒斥进化论,认为社会结构对其社会生活的影响要比文化价值和规范的影响大,在此基础上他考察了社会。
认为社会学应以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去关注社会结构如何制约和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都强调社会整体对个人的优先性和约制性,降低或否认个人的能动性,在他们眼里,个人只不过是社会的附属物,机械地扮演自己角色而已。
吉登斯将二者概括为从结构出发看待社会的客体主义。
解释学包括理解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知识社会学等,代表人物是韦伯,他强调个人的意向性,认为人不是被动地接受制约而是一个能动者,任何社会结构或整体如国家、组织等都没有意义,否认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吉登斯将其概括为从行动出发看待社会的主体主义。
无论是客体主义视角还是主体主义视角都存在根本的缺陷:(1)缺乏对于社会结构的正确理解。
在客体主义者那里,结构是某种类似自然事物的实体性的存在,主体主义则否认结构的存在,因而二者都没有正确看待结构的特性。
(2)缺乏对于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的充分说明。
在客体主义者那里,人类行动者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主体主义者则夸大了人的主体性,因而二者都没有正确揭示行动者的特性。
(3)缺乏对于行动者和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正确阐明。
在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那里,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是截然分离的两种既定现象,体现了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因而更谈不上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合理说明。
(李红专,2004)吉登斯认为,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这两种对立的视角不仅仅是认识论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本体论的问题。
这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如特纳所言,“我认为吉登斯对社会学的最有力的批判之一是对社会理论中二元论—如微观与宏观理论、主体(人)与客体(结构)、个人与社会、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以及类似的引起巨大争论的二分法—的驳斥”〔J.H 特纳,1987:563〕。
在现代西方社会理论中,诸多社会思想家也意识到社会理论中存在的两大分野以及一系列二元对立问题,并且试图综合这种理论分歧以消除一系列二元对立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明确系统概括出这个问题,也没有明确把其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因而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取得突出的进展和重大的成绩。
吉登斯试图从本体论上解决这个问题,重建社会理论的出发点,这无疑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正如吉登斯所言,这将“创立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崭新思路,以开拓与社会思想的既有传统有实质性差异的新路径”(安东尼·吉登斯,1998:29)。
二、分析分析脉络脉络脉络一一:如何超越结构与行动的对立如何超越结构与行动的对立::实践论转向与实践论转向与结构二重性结构二重性结构二重性吉登斯承认结构主义的主题体去中心化,并将其作为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诉求,但并不认为主体性将消失在符号的虚无世界中。
他也同时承认语言学转向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认为这一术语具有很大的误导性。
主张将言说过程与行为联系起来,而不是转向语言本身。
为了避免其中任何一种诱惑,又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吉登斯引入了社会实践的概念,避开了偏向其中任何一方。
实践最早是有马克思提出的,他认为实践是一个人借以创造和改变他的历史人类世界和他自身的自由的普遍的创造和自我创造的活动。
吉登斯批判性地吸收了这一定义,并作为结构化理论的根基。
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吉登斯,1998:61)。
人类的社会活动与自然界某些自我再生的物种一样,都具有循环往复的特性,也就是说,它们虽然不是有社会行动者一手塑成,但却持续不断地有他们一再创造出来。
社会行动者正是通过这种反复创造社会实践的途径,来表现作为行动者的自身;同时,行动者们还借助这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再生产出使它们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
吉登斯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看作是不断生产的,即行动的流。
他还借鉴韦伯理性化和精神分析学的思想,将实践看成是有三个因素引导的:反思性、理性化、和动机。
其中反思性是结构化理论的重点,吉登斯认为实践的连续性是以反思性为假设前提的,我们应该把反思性理解为持续发生的社会生活流受到监控的特征,而不仅仅是自我意识即植根于人们所展现、并期待他人也如此展现的对行动的持续监控过程。
与之相对应的是话语意识、实践意识和无意识。
无意识动机源自行动者的本体论安全感,是激发行动动机的原动力。
实践意识是行动者只可意会、却不能言传的意识,话语意识是行动者可以言传的意识,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构成了行动的反思性(即根植于人们所展现、并期待他人也如此展现的对行动的持续监控过程)。
而定位于记忆痕迹中的“结构”的主要成分就是实践意识,正是这种定位于记忆痕迹中的结构,也就是实践意识,维持着日常行动主体的本体性安全。
在这里吉登斯借鉴了舒茨的日常生活世界里的概念,即人们是一种自然的或理所当然的态度行动。
结构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结构和结构二重性。
吉登斯将结构定义为规则和资源,前者包括管制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后者包括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
权威性资源是一种人对人的支配,配置性资源是人对物的支配,前者体现为能动性,后者体现为约制性。
也就是说,社会结构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创造性两种品格,并且这两种品格是融会而存的(刘少杰,2002:343)。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吉登斯认为马克思那句话是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人们总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的”(吉登斯,1998:17)。
在吉登斯论述中,规则是结构的核心,这种规则不是指法典、规章制度等条文,它们只是规则的形式,规则的本质是一种方法论程序,而这种程序只有在行动流即不断的生成中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程序一方面发挥着引导作用,使行动者明白怎么做,另一方面行动者如果不遵循这种程序,则有可能导致行动的中断,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行动者,因而这种程序性同时体现了约制性和使动性。
在这一点上,吉登斯借鉴了维特根斯坦对游戏规则的分析。
结构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种转换关系的某种虚拟秩序,社会系统本身并没有结构,体现的只是结构性特征。
我们可以将吉登斯的结构概念理解为主体不在场与时空在场的结合,主体不在场指它仅作为一种记忆痕迹存在,时空在场体现着要从动态或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它。
我们可以用图1来表示结构吉登斯用结构二重性原理来解释行动和能动的关系,行动和结构二者的构成过程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既定现象系列即某种二元论,而是体现着一种二重性。
在结构二重性观点看来,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
相对个人而言,结构并不是什么外在之物。
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于人的活动。
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不应将结构等同于制约,相反结构总是同时具有制约性与使动性。
(吉登斯,1998:89)结构二重性原理的提出,从根本上破除和消解了“正统共识”的二元论观点。
行动者和结构的关系不再被看作是既成的、僵固的外在性对立,而应该看成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具有内在统合、共生互动的双重建构性关系。
用吉登斯的话来说,行动是在循环往复的日常活动中被结构化的,同时行动的这种结构化特征又是由行动者本身的作用被再生产出来的。
“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制约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