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中-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及应用说明
微课教学设计及应用效果反思
微课教学设计及应用效果反思作者:李瑞霞来源:《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11期摘要:微课是当下普遍受到认可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微课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结合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案例,分析了微课教学设计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接着对微课设计应用效果进行了反思,希望能为诸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北师大版;六年级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状况,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符合新课标理念,应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一试。
接下来,本文就结合具体案例,对微课教学设计及应用效果相关问题展开反思。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一)创建学习视频,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建议“微课”的时长控制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六年级上册《穷人》微课教学设计中,我创建了一段8分钟学习视频,为学生提供了如下学习内容: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以及11个要求会写生字的拼读、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以及时代背景知识介绍、课文朗读音频、课文段落划分。
视频中还要求学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穷人“穷”在哪里?课文哪里体现了穷人的“富有”?(二)正式课堂教学,组织合作探究通过课前观看学习视频,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了初步认识,这为下一步正式课堂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穷人》课堂教学中,通过抽查提问,我了解到学生对于本课生字的认识没有太大问题,基本上能够读懂课文大意,但是对于穷人的“贫穷”与“富有”这个问题的理解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微课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一、选题意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的获取方式和传播方式也随之改变。
网络教育作为网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传统教育方式的补充,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微课教学是网络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以其简洁、生动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此外,微课教学的有机相结合,促进文言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相互交融,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结构和表达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因此,研究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语感、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文化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微课的优点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针对一定教学目标,具有生动形象、便于掌握、可重复观看、易于回放等特点的视频教学资源。
微课的优势在于本身具有高清晰度的图片、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人性化的教学设计等优点,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2、微课在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式(1)微课的制作微课制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技能和创造性思维。
为保证微课制作效果,关键在于制作思路和方法的规范和创新。
教师需要注重学习各种制作技能和制作软件、掌握微课的制作规范和原则、清楚制作微课的目的和需求,同时需要注重视频的生动性和展示效果。
(2)微课的应用微课的应用是指将微课资源应用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生动形象,让学生更能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环境。
微课应用到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播放、讨论、分析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
教师应合理安排微课的播放时间,创造出同步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容易将所学习的重点观念内化为心中的接受,并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文化交流中。
三、微课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1、依照学情讲授文言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微课教学策略,比如选择更加优秀的视频素材、安排针对性加强的教学辅助训练、加强常规作业的指导与训练等,使得微课教学的覆盖率和有效性在最大化的情况下,更为整体的协调与合理。
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研究作者:徐燕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4期【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翻转课堂”等成为教育界热门话题。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微课和传统课堂教学的结合,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传统教学课堂。
那么传统历史课堂与微课相结合,会对教学产生哪些影响,又有什么效果。
本文主要对历史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及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微课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53-02一、什么是微课微课即微课程。
在国内,最早提出微课的是佛山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或音频。
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是传统教学的一种有效拓展,能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历史微课的设计与制作1.确定选题(分析知识点)以《南北战争》为例,课程标准是这样规定的:“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了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由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即可,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南北战争是美国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解决了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设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为了帮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要有目的性,这样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强调把教学重难点化为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追求中达成学习目标,从而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为开展课堂教学提前做好了铺垫。
3.视频课件制作制作微视频课件主要针对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
《南北战争》这堂课的重难点是南北战争的起因。
利用文字、图片、声音等来制作,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1、荷塘月色1
《荷塘月色》教案编写人:余炎 审核人:罗义芳[课标要求]:1、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字词梳理]:单音字:煤屑(xiè) 蓊蓊(wěng)郁郁 袅娜(ni ǎo,nuó) 梵婀(ē)玲 妖童媛(yuán)女 鷁(yì)首徐回 欋(z hào)将移而藻挂 敛裾(jū) 脉脉(mò) 酣(hān )睡参差(cī) 点缀(zhuì) 倩(qiàn )影 踱(duó)着步 峭楞楞(léng ) 多音字:颤(chàn )动 脉(mài )络 浅薄(bó) 颤(zhàn )栗 脉(mò)脉含情 薄(báo )如蝉翼薄(bò)荷参差(cī) 浅(qi ǎn )笑差(chā)强人意 流水浅(jiān )浅 差(chāi )事差(chà)劲[作家作品]:①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
1898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先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本科哲学系。
微课教学设计及应用
行设计 , 适合 学习者 自主学 习的完整数字化教学
资源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1 1 - 3 0 修 回 日期 : 2 0 1 6 — 1 2 — 3 1
基金项 目 : 安徽省质量工 程项 目( 2 0 1 6 m o o e 3 1 8 ) , 芜湖职业技术学 院校级质量工程 M O O C ( 自 动检 测技 术 ) 示 范项 目的阶
注重实效 , 形式 新颖 , 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
维[ 6 ] 。
教 学环 节 中的练 习测 试 、 学 生评价 、 在 线论坛 既可 用于 师生互
微课 作 为一 个 完 整 的教 学 结 构 , 如 同论 文一
动也 可 用 于生 生互 动 , 相互 促 进学 习 , 从 而为 老 师
首先 , 微课有具体的教学内容 、 教学 目标 、 教
学 设计 , 是完 整 的教 学 活动 , 归 属 于“ 课” 。其 次微 课 是 以网络技 术 、 多 媒体 技 术 及移 动技 术 为支 撑 , 通 过教 师 的教学 规 划设 计将 教 学过 程 有机 组 织起 来, 完成 教 与学 活动 非实 时进 行 的应 用 环境 。 微 课 的形 式 主 要 是 微 视 频 , 根据 教 学 内容 的 复杂 难 易 程 度 设 计 的视 频 时 间在 5 到1 5 分钟 , 因 而微 课 具 有 如 下 特 征 : ( 1 ) 短小 精悍 , 易于使用 。 由于微 课 时 间短 , 学 习者 可 根 据 自身 情 况 利 用碎 片 时 间 自由学 习 , 注意力易于集 中 , 学 习效 果 较 好; 容量小 , 一般 大 小 为几 十兆 , 甚 至几 兆 , 易 于下 载 或在 线 学 习 , 满 足 不 同学 生各 自学 习的 需要 , 可
葛中高效课堂
我校高校课堂改革中出现的三个问题高校课堂改革动员会以来,在刘校长领导下,经过本校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取得了点滴成绩。
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各科成绩也有明显进步。
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下几个问题,需要领导帮助解决。
第一导学案太少,不能做到人手一册,一组一本,自学和讨论时很多学生看不到导学案上内容,轮流看有造成时间上浪费,也不利于班级纪律管理。
第二教师需要进行大规模培训和参观学习。
教师不仅决定教学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教学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我校教师年龄偏大,主动学习新知识欲望较差,希望教研室能多下乡来指导我们工作,也希望我们可以多去兄弟学校学习经验。
第三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更应该多样化,现实的、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应该处于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学生思维的模式化、标准化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
也就是说强调学生共性培育多,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开发。
通过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那种“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因此,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成了“标准件”,在科技竞争中缺乏自主性,在未来挑战面前缺乏创新能力。
杨振宁先生在《零诺贝尔奖现象与中国教育》一文中曾经指出:“美国的教育着重培养思考新的方法,这适合20 %的优秀学生,对其余80 %则不利;中国的训练方法可以使80 %的人成才,但不利于培养冒尖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教育应该强化师生面对面地指导,尊重学生的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营造学生创新培养的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长期浸润于这样的环境,从教师的教诲中获得的不仅仅是要学的知识,还有研究事物和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的态度及影响其一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施展才能的同时形成履行社会职责所需要的知识、修养、表达能力、性格、风度以及各种相当均衡和成熟的品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七、学习文法:
《孟子》一书其文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你最欣赏的是?
从论证方法上讲: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从修辞手法上讲:排比句、顶真句、对偶句
八、弘扬文化:
孟子离我们有2000多年,但是他倡导的儒家文化却与我们同行。
1、联系现实,举例说明人和的重要性。
论证:攻城环而攻之不胜地利的重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守城委而去之不胜人和的重要
(人心涣散,不战而逃)
结论:得道----人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人心所向,仁者无敌)
4、结合写作背景,领会主旨。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葛江中学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
刘春芳
学科
语文
班级
初三(7)(8)课题得Fra bibliotek多助,失道寡助
课型
新授
教具
多媒体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道理,把握主旨
3、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仁”
教学重点:
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人和”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经典导入:古代的圣贤书:四书五经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孟子:战国时期的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与孔子合称“孔孟”。
微课对数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基本运算。
(2)学会运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对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2)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对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对数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1. 微课教学:通过微课,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段,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 问题引导:在微课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对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对数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对数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对数在数学中的地位。
2. 微课教学(1)第一部分:对数的概念- 介绍对数的定义、性质及运算规则。
- 通过实例讲解对数的应用,如科学记数法。
(2)第二部分:对数的运算- 介绍对数的四则运算,包括乘法、除法、乘方、开方。
- 通过实例讲解对数运算的应用,如求对数、指数函数等。
(3)第三部分:对数的应用-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对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运用对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案例分析(1)展示实际案例,如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中的对数应用。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对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对数的概念、运算及应用。
(2)强调对数在数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收集生活中对数应用的实例,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提问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数知识的应用能力。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微课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课题名称:微课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的设计及应用研究关键词:微课小学教学活动设计应用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53432620课题设计论证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微课一词最早见于《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对此的报道,其全称是微型视频课例,简称微课。
胡铁生在2011年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在“微课”一词诞生之前,国内常见的类似惯用表达有“教学视频案例”“视频课例”等。
作为国内较早对教学视频案例进行研究者之一,苏州大学的鲍建生教授对视频案例的研究是比较系统的。
他对教学视频案例的定义是:指用计算机及超媒体编辑系统整合课堂教学视频片段及各种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文字(文章)、图画、照片、投影片、幻灯片、音频、视频等,把大量的、多样性的数据采用可变的、非线性的、快速提取的方式链接,为案例教学研究提供复杂的、多元表征环境。
其对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旨在研究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制作。
微课的研究是国内较为新的一个研究课题,它的开发与应用仍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应用。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以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知有不少国家都有相应的研究。
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 年首先开创微型课程,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它实质上是由一系列的半独立的单元所组成。
《光的直线传播》微课教学设计
初三物理第三章§3.1?光的传播?二、教学过程设计:目标导航人生没有目的,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
学习更是如此,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主预习。
学生看大屏幕,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通过多媒体将目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带着目的进展学习,实如今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价。
进行新课活动一:光是沿什么样的途径传播呢?〔一〕、提出问题:光是沿什么样的途径传播的呢?〔二〕、猜测假设:老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展大胆的猜测〔利用PPT展示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三〕、设计实验,评估优化探究方案:【组内合作交流,自主解决疑惑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几种猜测:直线、曲线、折线、射线。
小组内的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记录本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提出疑惑问题】:经过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疑惑问题,由小组长提出。
【组间合作交流】:其它小组帮助解决该小组的疑惑问题。
以消费和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对象,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进行新课设疑:光能从太阳到地球,显然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这和声音不一样,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很明显光能在空气中传播,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平时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光沿什么途径传播吗?激疑:在什么时候更加明显?师演示:利用班级里的喷壶,然激光灯照射在喷水后的水雾上,看到光柱。
〕师对学生的答复进展合理的评价(四)进展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设疑:你们能否从老师提供的器材选择你认为能证明你的观点的呢?〔五〕得出结论设疑:通过刚刚的实验,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争先恐后说出实验现象。
〕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在刚刚这些实验现象中,光是在什么里面沿直线传播的?〔对学生的总结加以赞赏〕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再次展示同学们的实验过程。
〔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激疑:光的传播途径真的是沿直线传播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学生说出视频中光在蔗糖水中不沿直线传播〕对学生的答复加以赞赏性的评价。
微课建设实施计划方案设计
概述一、微课与慕课1.)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而设微课(Microlecture 至10分钟。
计开发的在线课程。
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3)的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缩写音译。
微课只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或者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学习者掌握该知识点。
慕课有体系化的知识架构,一般有完备的教学大纲,有具体的开课时间、结课时间,是一门完整的课程,各种测验、考试都会包含。
微课是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其他教学手段根据实际需求配合才能建立起一门完整的慕课课程;微课的制作离不开慕课的框架和体系设计,二者相辅相成。
2.微课的分类按教学类型,划分为6大类型:导入型、问题型、故事型、实验型、技能型、习题型。
按课堂教学环节,划分为5类:课前预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知识拓展类。
按照实施技术微课又可分为6类:高清摄像机实景拍摄型、虚拟仿真二维/三维动画型、触摸一体机PPT演示加真人拍摄型、电脑屏幕录制型、可汗学院(手写板)型、数字故事型。
由于微课时间比较短,应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微课与教学设计1.微课是“产品级”的教学设计应用教学设计起初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做产品来进行设计,而微课是继文本、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形式。
从教学功能的角度来讲,微课能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它也属于一种教学系统。
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对微课程进行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显得非常必要。
2.微课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微课内容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课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发布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开发微课,才能有效提高微课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三、微课教学设计流程微课程的建设首选需要从整体上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根据任务和目标搭建慕课课程的内容框架,按需求对框架的每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的填充。
葛徽大单元教学
教学计划:葛徽大单元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葛徽的生平和贡献,了解他在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方面的成就。
2.掌握葛徽的重要数学定理和公式,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葛徽的生平和贡献,向学生介绍他在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方面的成就。
同时,结合具体例子,讲解葛徽定理和相关公式,并通过示意图进行直观展示。
2.实践与探究法:组织实验或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葛徽定理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创新性思考。
3.互动与合作法: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合作解题等形式,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鼓励学生相互借鉴、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葛徽的成就和相关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度。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葛徽的生平与贡献(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葛徽的生平背景和主要贡献。
•理解葛徽在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方面的成就。
教学内容1.葛徽的生平介绍。
2.葛徽在数学领域的贡献:葛氏定理、葛氏级数等。
3.葛徽在天文学和地理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讨论与互动第二课:葛氏定理与应用(3课时)教学目标•掌握葛氏定理及其证明过程。
•理解葛氏定理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葛氏定理的概念和表述。
2.葛氏定理的证明过程。
3.葛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点共线、四点共面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示意图展示•实践与探究法第三课:葛氏级数与收敛性(3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葛氏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葛氏级数的求和方法和收敛性判断。
教学内容1.葛氏级数的概念和表达式。
2.葛氏级数的求和方法:代数方法、几何方法等。
3.葛氏级数的收敛性判断。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示意图展示•实践与探究法第四课:葛徽与地理测量(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葛徽在地理测量中的贡献。
微课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
微课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微课程教学设计篇一《三角形的面积》微课程教学设计洛阳偃师第二实验小学庞改霞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
学习目标:1、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习过程:一、先学探究■先学提纲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2、你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怎样计算?4、激情引入:三角形面积怎样计算?■学情预判: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有点困惑,这一点要加强教学。
二.交流共享■后教预设:出示二个板块的挂图,通过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板块一】学习例4: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你是怎样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应当如何计算?思考:1、能否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呢?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发现呢?【板块二】学习例5:1、出示例5: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启发提问:(1)、能否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呢?(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发现呢?(3)、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1)学生拼摆,教师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3)思考: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
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制作及应用.doc
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制作及应用【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新媒体营销课程,以学生掌握企业营销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营销能力为教学目标。
微课是信息网络发展的产物,在该课程教学中应用,可提高教学效果。
但在目前新媒体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微课制作与应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课程;微课;制作与应用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诞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微课教学法。
所谓的微课教学法,是指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并在课堂中应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营销策略。
在教授新媒体营销课程时,如果仅依靠教师讲述,必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应用微课教学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为企业提供大量的创新型营销人才。
一、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学中“微课”制作与应用存在的问题1.“微课”制作存在的问题就目前高职院校开设营销课程而言,以市场营销和网络营销课程为主,有关新媒体营销课程的建设及教材内容编写相对较少。
即使有些院校已经开设新媒体营销课程,但应用“微课”教学法开展教学的院校微乎其微。
一般都是应用案例分析、项目任务导入及情境导入教学,或者运用互联网,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
2.“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微课”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其一,思想认识问题。
在教学新媒体营销课程时,真实项目相对较少。
即使有些院校想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推广活动,但受到平台需要付费的影响,致使“微课”教学存在局限。
其二,内容选取问题。
”微课”应用存在问题,与“微课”教学资源的制作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选取合理的教学资源极为重要。
从目前教学视频来看,内容以新媒体营销功能、作用及平台使用为主。
这些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营销的发展要求。
其三,教学手段存在局限性。
教学手段单一,是新媒体营销课程应用微课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打造的《范进中举》微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范进中举是一部经典的文化名著,不仅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而且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习方法、人生观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影响。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微课堂的教学方式也逐渐成为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微课堂的《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教案,力求全面地帮助学生掌握这部文化名著的精髓。
I.教学目标以《范进中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方法、情感态度、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能力,其具体目标包括:1.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范进中举》这部文化名著的内涵,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2.通过微课堂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趣味性,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文化自信和文化理解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文化发展。
4.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人生态度,提高其道德素质和修养水平,让学生成长为一名外在优雅,内在有品位的人才。
II.教学内容《范进中举》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文化名著,以展现范进的历程为主线,通过全书系列的叙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对于学生的知识、思想、文化、德育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范进一生,不仅要面对挫折和困难,更要体验到美好与成功的喜悦,他勇于追求和突破,最终取得了中举的美好结果。
本教学内容既要突出《范进中举》的主要情节和精华,又要注重对于学生思想启迪和情感感受的引导。
教学活动建议:1.课前介绍《范进中举》的背景和作者在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范进中举》的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
介绍明清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以及金圣叹的生平和创作经历,让学生对于这部文化名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
2.微课堂教学设计使用微课堂教学设计,安排合适的时间,将《范进中举》的主线情节、精华部分进行分段式的讲解。
避免过度单一的教学模式,中途可加进适当量的互动或激励性话题,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互动式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微课的概念与特征、作用及应用
微课的概念与特征、作用及应用“微课”的说法最早出现于1960年,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学校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的说法。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教育部开始实施Micro・Lesson项目,旨在培训教师将课程时间压缩至30分钟至1小时,力求教学目标单纯集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
进入21世纪后,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视频时长15分钟,频道开播后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可。
2007年,孟加拉裔青年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网站――可汗学院,他通过使用写字板、麦克风等硬件设施在十分钟之内讲解一个问题,然后将每集视频课程放到网上并解答学习者的问题。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教授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微课程”,其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随后,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全球各地成功开办了自己的MOOC,掀起了一股MOOC热潮。
(罗天兰、王忠华,2014)可见,微课因其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等特点迎合了现代学习者的需求(张中兴,2014),在国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我国对微课的研究和实施较国外稍晚。
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举办了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大赛,佛山市教育局在大赛中首次正式提出“微课”的概念。
2011年,“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和“微课网”创立,微课自此开启了在实践层面上的建设与发展。
短短几年的时间,微课在中国已经历了由区域到全国、由中小学到高校的发展演变,内容上所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丰富。
(张辩辩,2015)一、微课的概念与特征(一)微课的概念1.微课是一种时间短但主题明确的“微课程”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的胡铁生先生是国内关注微课的第一人,他在2011年从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微课的定义,并在此后持续关注着微课。
他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采葛》微课设计方案
画面呈现
解说词①
画面①
解说词②
画面②
...
...
作业要求:请用学号+姓名命名文档。
作业完成后上传至ftp://172.27.2.253班级作业文件夹
用户名,密码均为:pxn
作业内容尽量简洁完整
可个人或者小组完成作业,但每小组只限两名队员。小组完成,请写明成员分工。
表现手法
PPT播放文字内容,结合图片动画,录音讲解。
小结
解说词
《诗经》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诗集,它采集于民,因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相信大家赏析了《采葛》后,对《诗经》有了更大的兴趣了吧。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诗经》的诗篇,那就密切留意我的下一节微课哦!
表现手法
PPT播放文字,录音讲解。
如果使用拍摄法,请完善拍摄脚本
所以通篇下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篇优美的小诗:我那采集着葛藤的人儿啊,一天见不到你,好像过了三个月一般。我那采摘着艾蒿的人儿呀,一天见不到你,就像过了三个季节一般。我那采集着艾草的人儿呀,一天见不到你,就像过了三年一样呀!
表现手法②
PPT播放文字内容,动画以及录音讲解。
解说词③
相信大家在看了注释后,更能体会到念出这首诗的人的思念之情了吧?不过这样一首简单直白的小诗,在古代可曾被批为“淫奔诗”、“惧谗诗”呢!《毛诗序》里面便把它解释为“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而信奉“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更是把它斥为“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当然其他说法也有,众说纷纭,不过现今我们普遍是把这首诗作为一首思念恋人的诗。
特色与创新点
该微课通过对《诗经》的其中一篇进行简单讲解,引起观众对《诗经》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传播《诗经》文化,传承中华优良文化。
葛沟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下学期)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临沂葛沟中学2018.03葛沟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有效实施,经学校研究,特制定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要求。
二、课程目标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等开放性学习方式,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课程内容及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
其中,七、八、九年级劳动技术使用全省统一教材《劳动技术》(山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使用全省统编教材《信息技术》下册(青岛出版社)。
四、课时计划及课时内容1、根据国家课程计划,七至九年级综合实践每周课时安排如下:2、课时内容①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③社区服务活动内容:④劳动技术:⑤信息技术:五、任课教师一览表六、课程评价方式方法1、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表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2、学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参考表3、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评价表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4、社区服务评价参考表5、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及评价表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6、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参考表七、社会实践安排八、课程实施机构学校成立综合实践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李蕴哲副组长:王家斐成员:仝传锋庄守英武亮花程海华刘霞王兴涛。
葛中-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及应用说明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教学设计方案及应用说明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2)第二部分应用说明 (5)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方案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第二部分应用说明一、选题背景(一)选题目的:1.当前,“八礼四仪”是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重要的德育内容,商务礼仪也是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有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餐饮礼仪是礼仪体系的重要构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个人与之都脱离不了关系。
经过了解和调查,绝大多数成年人对中餐礼仪中的座次礼仪似懂非懂,青年学生更是感到陌生。
因此,把该内容制作成微课十分必要。
2.中餐座次礼仪是不同版本教程中的共性教学内容,在互联网的搜索结果中也都可以找到相关内容,但经过仔细比对,无论是教程还是网页,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与差异,甚至存在明显差错,对有关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礼仪差异更没有表述清楚,这样,很容易导致理解偏差,这也是确定本选题的重要考虑因素。
3.项目团队在2015年就西餐礼仪中餐巾与刀叉的摆放问题制作了微课,成果显著,在应用中得到一致好评,因此,继续就餐饮礼仪制作系列化配套微课,显得十分有意义。
(二)本微课制作意义:本微课以直观的视线对概念化的礼仪知识进行讲解、剖析和演示,可以很好的成为各种教学模式的辅助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普及礼仪知识一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应用范围及对象:(一)应用领域:一是学校教学。
可用于中职、高职及各类学校的礼仪课程的教学辅助。
可适应MOOC(慕课)、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等各种教学模式。
二是社会教育。
可用于相关礼仪培训、社区教育、公益普及。
(二)应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社会各阶层。
(三)应用途径及方式1.应用方式: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公益传播。
2.传播途径:教学资源库共享、优酷等视频网络平台、手机微信公众账号及朋友圈等移动终端。
基于目标导向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基于目标导向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沈冬云(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ꎬ江苏苏州215600)摘㊀要:微课设计以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ꎬ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为了优化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实践运用效果ꎬ需要教师从目标导向的视角出发ꎬ掌握微课设计的优势ꎬ并通过知识总结㊁方法引导㊁科学精神培养㊁课后巩固延伸的微课设计与运用ꎬ提升化学教学效果ꎬ促进学生的化学素养形成.关键词:目标导向ꎻ微课设计ꎻ初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5-0134-03收稿日期:2023-11-15作者简介:沈冬云ꎬ女ꎬ江苏省苏州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如今ꎬ微课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技术手段ꎬ要求教师以学科特点与知识逻辑性为切入点ꎬ指向学生的知识学习㊁方法积累㊁能力训练等方面进行有意义的微课设计ꎬ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服务.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ꎬ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视频㊁图片或音频结合的方式ꎬ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ꎬ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难关ꎬ起到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作用.但是ꎬ就目前的初中化学微课设计情况来看ꎬ教师的微课设计指向性模糊ꎬ缺乏针对性与交互性ꎬ不能通过微课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化学知识积累与巩固以及化学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ꎬ影响了化学微课教学预期效果的发挥ꎬ也阻碍了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形成ꎬ需要教师立足于目标导向的视角ꎬ探寻微课设计优化及其实践运用的策略ꎬ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1基于目标导向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微课设计流程㊀㊀在目标导向的视角下ꎬ想要保障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作用ꎬ需要教师掌握化学微课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方法ꎬ具体如下:(1)前期分析.在前期分析中ꎬ首先需要对教材整体进行分析ꎬ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㊁课时目标ꎬ找到适合微课设计的知识点ꎬ让微课成为化学教学中的系列㊁整体的资源结构.教师应在微课设计前ꎬ综合地分析教学目标㊁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㊁知识结构㊁学习动机等情况ꎬ让微课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与实际学习需求[1].(2)确定微课主题.在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中ꎬ想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目标指向性ꎬ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微课主题ꎬ结合具体的知识类型ꎬ如知识总结㊁方法引领㊁化学实验分析㊁拓展延伸等ꎬ合理地选择微课设计类型ꎬ并在课件录制中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策略.(3)辅助资源设计.基于目标导向视域下的微课设计ꎬ主要包含了课件设计㊁任务单设计ꎬ借助微课技术促进学生的知识总结㊁方法积累㊁能力锻炼ꎬ需要教师在微课设计中ꎬ能够从教学目标出发ꎬ开发课外资源ꎬ起到弥补课本资源不足等问题ꎬ通过丰富多样的微课资源运用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化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微课资源开发与设431计时ꎬ要科学地融合动画㊁图片以及音频等资源ꎬ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课件[2].(4)微课视频录制.在录制微课过程中ꎬ教师可以使用CamtasiaStudio7.0等软件ꎬ完成PPT课件的录制ꎬ在课件录制过程中教师应严格地控制时间ꎬ把握节奏ꎬ以高质量的微视频制作ꎬ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5)微课教学活动实施.在微课教学活动实施中ꎬ教师可以将其嵌入到化学知识讲解㊁实验活动组织以及现象分析等过程中ꎬ也可以在翻转课堂中使用ꎬ不断地探索微课与化学教学活动融合的途径.2基于目标导向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微课教学实践策略2.1以知识总结为目标导向的微课教学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中ꎬ教师缺乏对知识相关性的关注ꎬ所设计的课件只是指向单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微课教学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ꎬ导致学生积累的化学知识零散化ꎬ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建构主义理论指出ꎬ学习者的知识学习以及积累不应该完全由教师传授得到ꎬ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自身在特定环境中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㊁他人的帮助ꎬ在有意义的主动建构中获得.对此ꎬ教师应将知识总结为目标导向ꎬ进行微课的设计与运用ꎬ促使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3].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教学时ꎬ基于知识总结导向下的微课设计ꎬ可以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单位完成微课的设计与教学实践ꎬ促使学生发现单元内每一个章节中的知识点与单元主题之间存在的关系ꎬ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点相互关联的意识ꎬ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ꎬ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在这一单元中主要包含了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以及 物质的组成 三个部分内容ꎬ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一个具备明确主题的思维导图ꎬ并以思维导图为支架ꎬ引领学生条理清晰地总结单元知识.例如教师利用微课设计的思维导图是以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为核心词ꎬ分化出的一级分支有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元素符号 物质组成 元素周期表 核外电子的分布排布 离子 化学式 化合价 ꎬ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学习到的知识内容ꎬ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成.例如ꎬ一名学生在一级分支 原子的构成 下继续分化出的二级分支ꎬ有 电子 原子核 ꎬ并介绍了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ꎬ将原子核分成了质子和中子ꎬ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ꎬ中子不带电.微课在知识总结教学中的运用ꎬ可以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点混淆的问题.对此ꎬ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系统地梳理知识点ꎬ促使学生在微课的带领下主动地发现㊁思考㊁分析与总结ꎬ实现化学知识总结的自主建构.2.2以方法引导为目标导向的微课教学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ꎬ许多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化学知识的讲解.但是在经历了中考之后ꎬ初中生能够长期记忆的化学知识点并不多ꎬ缺乏有效的科学探究方法引领ꎬ无法保障学生在化学科学探索中的长远发展.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ꎬ强调 方法 的重要性ꎬ要求教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ꎬ引领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ꎬ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分类的学习方法指导为例ꎬ这里所说的 分类 是指将在看似零散的㊁无规律的事物观察以及特点分析中发现规律[4].比如ꎬ在初中化学微课教学过程中ꎬ为了让学生掌握分类学习方法ꎬ教师可以设计 跟我学分类 的微课主题ꎬ引领学生对物质㊁化学反应进行有根据地分类ꎬ说明这样分类的理由.在此次主题教学过程中ꎬ教师先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超市中的物品摆放方式ꎬ引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物质的分类方法与原理是什么?教师借助微课教学引领学生分析并发现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ꎬ纯净物又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ꎬ无机物依据含有的元素可以分成单质和化合物.接下来ꎬ教师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化合㊁分解㊁置换㊁复分解反应ꎬ并以化合反应为例ꎬ让学生书写如下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ꎬ4Al+3O2 2Al2O3ꎬ学生在分析中发现其生成物均为金属氧化物ꎬ化学反应属于531化合反应ꎬ因此该类反应属于有金属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在对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之后ꎬ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继续提出问题ꎬ如:(1)有酸生成的化合反应有哪些?(2)有碱生成的化合反应有哪些?(3)有盐生成的化合反应有哪些?带领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学会分类整合ꎬ掌握分类的学习方法ꎬ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2.3以科学精神培养为目标导向的微课教学实验是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ꎬ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与教学过程中ꎬ教师应尽量多地组织化学实验ꎬ发挥出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ꎬ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中ꎬ总结出化学规律ꎬ形成科学探索精神.科学与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ꎬ为了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ꎬ需要教师以实验为载体ꎬ借助微课开展化学实验教学ꎬ引领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经历提问㊁假设㊁方案设计㊁推理验证㊁科学解释㊁综合归纳等过程ꎬ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5].以 物质燃烧的条件 实验教学为例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ꎬ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播放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示 烧不坏的手绢 魔术ꎬ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手绢会烧不坏?此时学生们被魔术深深地吸引ꎬ为了解开魔术的奥秘而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化学实验活动中.接下来ꎬ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ꎬ进行三组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ꎬ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实践操作中得到深刻的体验与感悟ꎬ感受到化学实验的乐趣与科学的魅力.教师先鼓励学生们分析实验现象ꎬ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燃烧需要的条件ꎬ接下来用微课进行总结ꎬ向学生展示严谨的科学结论ꎬ即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㊁氧气㊁达到着火点ꎬ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化学实验的分析之后ꎬ教师再次带领学生回到课堂之初ꎬ运用总结出的化学知识揭秘魔术ꎬ形成科学意识ꎬ学会用科学解释问题.2.4以课后巩固延伸为目标导向的微课教学课堂教学固然重要ꎬ但是课后的巩固与提升也不容忽视.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中ꎬ由于受到教学技术水平的限制ꎬ教师与学生㊁学生与学生之间无法实现随时随地沟通ꎬ也就导致教师无法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课后学习中给予及时的指导.还有些学生课下发现了问题ꎬ在学校却因为种种原因忘记向老师寻求帮助ꎬ导致问题被搁浅.微课在课后辅导教学中的运用ꎬ不仅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ꎬ还可以为学生推送更多相关的资料或信息ꎬ达到知识巩固以及拓展延伸的目的.教师将设计好的作业内容整理成课件ꎬ通过信息化平台发送给学生ꎬ学生们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中完成问题的讨论㊁解答ꎬ为师生㊁生生提供问题交流的平台ꎬ促使学生在课后训练中实现学习成果的升华.3结束语总之ꎬ在目标导向的视域下ꎬ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ꎬ并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ꎬ优化化学微课设计.能够将微课有效地运用到化学教学各个环节之中ꎬ发挥出微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ꎬ筛选合适的微课内容ꎬ以直观呈现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㊁方法积累以及技能训练ꎬ为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形成提供助力.参考文献:[1]张裕.基于目标导向的初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究[J].考试周刊ꎬ2020(A1):131-132.[2]韩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J].读写算ꎬ2020ꎬ1148(1):5.[3]张建锋.基于目标导向的初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ꎬ2020ꎬ6(1):151-152.[4]毕园园.关注激趣目标导向ꎬ多举措构建初中化学乐活课堂[J].智力ꎬ2022ꎬ670(4):88-90.[5]杨帆.目标导向视域下初中化学的微课设计与实施路径[J].新课程(下)ꎬ2019ꎬ504(12):93.[责任编辑:季春阳]6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
教学设计方案及应用说明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2)
第二部分应用说明 (5)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
第二部分应用说明
一、选题背景
(一)选题目的:
1.当前,“八礼四仪”是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重要的德育内容,商务礼仪也是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有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餐饮礼仪是礼仪体系的重要构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个人与之都脱离不了关系。
经过了解和调查,绝大多数成年人对中餐礼仪中的座次礼仪似懂非懂,青年学生更是感到陌生。
因此,把该内容制作成微课十分必要。
2.中餐座次礼仪是不同版本教程中的共性教学内容,在互联网的搜索结果中也都可以找到相关内容,但经过仔细比对,无论是教程还是网页,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与差异,甚至存在明显差错,对有关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礼仪差异更没有表述清楚,这样,很容易导致理解偏差,这也是确定本选题的重要考虑因素。
3.项目团队在2015年就西餐礼仪中餐巾与刀叉的摆放问题制作了微课,成果显著,在应用中得到一致好评,因此,继续就餐饮礼仪制作系列化配套微课,显得十分有意义。
(二)本微课制作意义:本微课以直观的视线对概念化的礼仪知识进行讲解、剖析和演示,可以很好的成为各种教学模式的辅助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普及礼仪知识一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应用范围及对象:
(一)应用领域:
一是学校教学。
可用于中职、高职及各类学校的礼仪课程的教学辅助。
可适应MOOC(慕课)、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等各种教学模式。
二是社会教育。
可用于相关礼仪培训、社区教育、公益普及。
(二)应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社会各阶层。
(三)应用途径及方式
1.应用方式: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公益传播。
2.传播途径:教学资源库共享、优酷等视频网络平台、手机微信公众账号及朋友圈等移动终端。
四、教学效果
(一)感官效果优良,赏心悦目,观看者乐于接受。
(二)教学思路清晰,内容准确,易于学习和掌握。
(三)表现手法丰富,最大限度避免学习疲劳。
(四)制作技术规范,适用于互联网平台及终端、移动网络及手机(PAD)终端、电视传媒、户内外LED等电子播放设施。
五、微课时长:8分50秒
六、制作者情况
参与本微课制作的人员均为一线教师,骨干成员具备十年以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经验,且拥有丰硕的成果。
团队拥有本微课制作
所需的摄影摄像、灯光、录音、非编系统及道具、布景等基础硬件,骨干成员具备制作本微课所需的策划、拍摄专业能力,以及图像处理、平面设计、音频采集与后期、动画制作、3D建模及渲染、视频剪辑及特效、影视后期等等专业技能。
郑重声明:本微课制作的所有环节均为教师团队独立完成,无校外专业实体或人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