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总学时数】50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职业公共课程、工具课程,其思想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高、逻辑性强和应用性广等特点,对于理解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

《高等数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确立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贴近专业,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数学》实行模块化教学,不同专业根据专业需要选则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努力满足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大的发展。

(三)设计思路

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实际问题到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相对应,以模块为单位,重组知识结构;在教学手段上,将传统的数学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结合使用,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内蕴的数学思想等生动地表现出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方法,把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到实际问题中,把重点放在引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本着知识应用的目的,对高等数学课程经典内容进行整体优化组合、加工与创新,突出数学理念与专业课实际的结合;在考核方面,采取闭卷理论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要通过对高等数学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

未来工作及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活、事业的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体协作精神,在科学工作事业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攻克难题;使学生能敏感地把握现实社会经济的脉搏,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做时代的主人.

本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阐释为: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了解极限的思想理论,掌握函数微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运算。

2.掌握函数积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运算。

(二)数学思想与能力运用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工科专业概念和工科专业原理的能力。

3.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三)、科学观和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具有崇尚科学,实事求是,做事严谨,尊重客观规律的品质。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采用模块化教学,将现有教学内容分为五个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为实现本课程的目标,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提倡多种教学形式.广大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下面就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1. 本课程的教学要以强化概念、注重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重点。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历史背景及思想方法。加强数学建模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引入概念;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用“讨论法”,“讲练结合”展开习题课教学;用“对比法”引入新运算,增强记忆效果.用探究式,发现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任务与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统一,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与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知识的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情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记忆,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评价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具体做法:首先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多项考核指标,采用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考核形式。(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考勤、课堂测试、课堂提问等, 终结性评价是指课程结束后组织的期末考试,采取职教云,由题库自动形成试卷进行考试)。形成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开发并应用录像片,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训练。

2.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