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系统模拟分析,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原因、掌握电力系统基本传输线路的参数,以及了解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计算和短路分析流程。

二、实验原理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是针对电力系统运行及其各种故障情况下的仿真软件。仿真软件将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可以让使用者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测修正,达到保证电网质量的目的。仿真软件主要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本次实验中使用的仿真软件为PSASP。

第一,电力系统线路模型:电力系统线路模型是电力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此模型通过研究电力线路本身的运行特点,为电力系统计算和仿真打下基础。电力系统线路模型假设电力系统线路为非常规线路,包括零序电感和阻抗、平衡、非平衡模型的相间电路等,具体包括电感、电容、电阻三部分。

第二,电力系统模拟分析:电力系统的仿真分析,就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计算、仿真,从而得出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或特

性。模拟分析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分析等两个方面。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来分析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等各种状态量的分布规律。具体的计算过程采用功率系统仿真软件进行计算。

(2)电力系统短路分析:电力系统短路分析是针对电力系统在遭受外部灾害时计算其在各种短路状态下的可能损伤程度,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保障电网电力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

三、实验内容

实验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实验,第二部分是电力系统短路分析实验。

(1)潮流计算实验

这部分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计算电力系统的电流分布以及电压分布等参数,实验过程如下:

1. 打开PSASP软件,新建项目档案。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主进程,建立相应关系文件,并完成电力系统初始化操作。

2. 添加仿真数据。根据实验要求,添加相应的电力系统数据。其中包括节点数据、主变和传输线路数据、变压器等数据。

3. 设定仿真参数。设定仿真参数包括稳态仿真参数与过渡仿真参数,分别为仿真时间、步长以及仿真方式等。

4. 执行仿真计算。系统进行潮流计算时,PSASP会根据所需的各种电力信息来计算该电力系统的电流分布情况。

5. 分析计算结果。根据潮流计算的结果来判断该电力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负载、场强、电压等信息是否符合要求。

(2)短路分析实验

短路分析是指在特定的电力系统短路状态下,电路各种参数及性能发生变化的研究。实验的步骤如下:

1. 打开PSASP软件,新建项目档案。

2. 添加电力系统数据:各节点数据、供电设备数据以及用电信息数据。

3. 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将电力系统模型模拟为相应的电路模型并设定接线方式。

4. 设定仿真参数。可以设定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在发生短路时的变化情况。

5. 开始仿真计算。在仿真过程中,计算机会根据所设短路点、电流等参数,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6. 分析计算结果。通过分析仿真计算结果,可以评估电力系统在发生短路时应该做出的各种反应,如发电机的断开、线路的分散以及线路的开关动作等。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的计算出了电力系统的电流分布以及电压分布等参数。同时,在进行短路分析实验时,我们也

能了解电力系统在各种短路状态下的响应情况。通过模拟计算,我们可以对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力参数的变化进行了深入了解。这是电力系统建设和维护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深化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

五、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到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实验步骤。同时我们了解到了电力系统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遇到的各种困难,掌握了电力系统设计与维护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验我们不只是搭建起了电力系统的一个框架,而是对电力系统的处理、运行,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也对电力事业的发展与我国供电体制的改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力系统线路模型的运行特点及原因,掌握了电力系统基本传输线路的参数,以及了解了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计算和短路分析流程。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现有电力系统运行的问题,并学习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使我们更深的认识到了电力系统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我们在电力系统方面的学习方向。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力系统分析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6C901 实验成绩 二〇一九年九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1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摘要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电力系统专业的主要向导和桥梁。而MATLAB仿真中的Simulink建模是对电力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 关键词:电力系统;MATALB;建模 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计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电力系统元件参数的方法. 2.通过对不同长度的电力线路的三种模型进行建模比较,学会选取根据电路要 求选取模型。 3.掌握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方法。 4.理解有名制和标幺制。 二、实验内容 1.电力线路建模 有一回22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 15.2mm,三相导线水平排列,两相邻导线之间的距离为4m。试计算该电力线路的参数,假设该线路长度分别为60km,200km,500km,作出三种等值电路模型,并列表给出计算值。 2

模型 1 15.75 欧 22.8 欧 1.8e- 4欧 52.5 欧 76欧6e-4 欧 131.2 5欧 190欧 1.5e- 3欧 2.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 部分多级电力网络结线图如图1-1所示,变压器均为主分接头,作出它的等值电路模型,并列表给出用有名制表示的各参数值和用标幺制表示的各参数值。 图1-1 多级电力网络结线图 线路额定电压电阻 (欧/km) 电抗 (欧/km) 电纳 (S/km) 线路长度 (km) L1(架空 线) 220kv 0.08 0.406 2.81*10-6 200 L2(架空 线) 110kV 0.105 0.383 2.81*10-6 60 L3(架空 线) 10kV 0.17 0.38 忽略15 变压器额定容量P k (kw) U k % I o % P o (kW) 3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实验内容及目的 (3) 二,实验条件 (3) ①实验接线图: (3) ②实验原理: (3) 三,实验过程 (4) ①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实验 (4) 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 (5) 四,数据分析 (6) ①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实验 (6) 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 (7) 五,思考题解答 (7) ①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实验 (7) 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 (8) 六,实验总结 (9) 附,发电机并网的其它方法 (10) ①准确同步投入并联 (10) ②自同步投入并联 (11)

一,实验内容及目的 ①内容: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实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 ②目的: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对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3).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内容的理解,使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提高感性认识。4).通过实际操作,从实验中观察到系统失步现象和掌握正确处理的措施。5).用数字式记忆示波器测出短路时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波形图,并进行分析。 二,实验条件 ①实验接线图:系统接线图如下 ②实验原理: 1)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实验: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含许多理论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值概念”。为一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典型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示的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的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否正确的参数依据。实验用一次系统接线图如图所示。本实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原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来调节。实验系统用标准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的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节,也可以切换到台上的微机励磁调节器来实现自动调节。实验台的输电线路是用多个接成链型的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实验室的交流电源,因为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的,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的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实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各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的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2)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是指电力系统受到较大的扰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系统模拟分析,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原因、掌握电力系统基本传输线路的参数,以及了解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计算和短路分析流程。 二、实验原理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是针对电力系统运行及其各种故障情况下的仿真软件。仿真软件将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可以让使用者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测修正,达到保证电网质量的目的。仿真软件主要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本次实验中使用的仿真软件为PSASP。 第一,电力系统线路模型:电力系统线路模型是电力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此模型通过研究电力线路本身的运行特点,为电力系统计算和仿真打下基础。电力系统线路模型假设电力系统线路为非常规线路,包括零序电感和阻抗、平衡、非平衡模型的相间电路等,具体包括电感、电容、电阻三部分。 第二,电力系统模拟分析:电力系统的仿真分析,就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计算、仿真,从而得出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或特

性。模拟分析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分析等两个方面。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来分析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等各种状态量的分布规律。具体的计算过程采用功率系统仿真软件进行计算。 (2)电力系统短路分析:电力系统短路分析是针对电力系统在遭受外部灾害时计算其在各种短路状态下的可能损伤程度,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保障电网电力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 三、实验内容 实验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实验,第二部分是电力系统短路分析实验。 (1)潮流计算实验 这部分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计算电力系统的电流分布以及电压分布等参数,实验过程如下: 1. 打开PSASP软件,新建项目档案。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主进程,建立相应关系文件,并完成电力系统初始化操作。 2. 添加仿真数据。根据实验要求,添加相应的电力系统数据。其中包括节点数据、主变和传输线路数据、变压器等数据。 3. 设定仿真参数。设定仿真参数包括稳态仿真参数与过渡仿真参数,分别为仿真时间、步长以及仿真方式等。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 实验报告 ****

目录 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概述 (3) 一、实验目的 (3) 二、PSASP简介 (3) 三、实验内容 (5) 实验二基于PSASP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实验 (9) 一、实验目的 (9) 二、实验内容 (9) 三、实验步骤 (14)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14) 1、常规方式 (14) 2、规划方式 (23) 五、实验注意事项 (31) 六、实验报告要求 (31) 实验三一个复杂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33) 一、实验目的 (33) 二、实验内容 (33) 三、实验步骤 (34)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1、三相短路 (35) 2、单相接地短路 (35) 3、两相短路 (36) 4、复杂故障短路 (36) 5、等值阻抗计算 (37) 五、实验注意事项 (38) 六、实验报告要求 (38) 实验五基于PSASP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实验 (39) 一、实验目的 (39)

二、实验内容 (39) 三、实验步骤 (40) 四、实验结果级分析 (40) 1、瞬时故障暂态稳定计算 (40) 2、冲击负荷扰动计算 (44) 五、实验注意事项 (72) 六、实验结果检查 (72)

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概述一、实验目的 了解用PSASP进行电力系统各种计算的方法。 二、PSASP简介 1.PSASP是一套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软件包。 2.PSASP的体系结构: 第一层是:公用数据和模型资源库,第二层是应用程序包,第三层是计算结果和分析工具。 3.PSASP的使用方法:(以短路计算为例) 1).输入电网数据,形成电网基础数据库及元件公用参数数据库,(后者含励磁调节器,调速器,PSS等的固定模型),也可使用用户自定义模型UD。在此,可将数据合理组织成若干数据组,以便下一步形成不同的计算方案。 文本支持环境: 点击“数据”菜单项,执行“基础数据”和“公用参数”命令,可依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仿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4 一、实验目的 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作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运行时对输电线路进行阻抗补偿的功能的验证。二、实验原理—UPFC串联变换器作SSSC运行的控制策略 UPFC的串联变流器可以补偿线路阻抗,增加输电线路的传输容量,这时的串联变流器就是作为SSSC运行的。当串联变流器作为SSSC运行时,其补偿的阻抗可以是容性阻抗,也可以感性阻抗。其基本原理是:首先通过锁相环获得输电线路电流的相角,将其作为PARK变换的初相角。然后对串联变流器注入输电线路电压的d轴分量以及q轴分量进行控制。其中电压的d轴分量用来平衡串联变流器自身的有功损耗,q轴分量来补偿线路阻抗。 由串联变流器做SSSC运行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其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 U 图1UPFC串联变流器做SSSC运行的控制框图 PI调节器输出信号产生电压d轴分量的指令信号,线路电流q轴分量与补偿线路阻抗指令值* X相乘得到q轴分量的指令信号。 c 三、实验内容 建立UPFCC串联变流器做SSSC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参数设定,对UPFC作SSSC运行时对输电线路进行阻抗补偿的功能的验证。 1.UPFC主电路模型的建立 由UPFC的结构图可知,UPFC的装置的主电路是由两个共用直流电容的电压源型变流器组成的,并且二者通地两个变压器分别并联、串联接入系统。

shunt In2Conn 2Conn 3Conn 5 Conn 1 Conn 4series In1 Conn 1Conn 2Conn 4Conn 5Conn 7Conn 8 Conn 3 Conn 6 R=2 Ohm L=25mH A B C A B C R=0.2 Ohm L=2mH A B C A B C C Br VBr _abc & I Br_abc A B C a b c B2 VB 2_abc A B C a b c B1 VB 1_abc A B C a b c 220V/50Hz/15degree N A B C 220V/50Hz/0degree N A B C PWM 2 PWM 1 1 图2 UPFC 在系统仿真主电路模型 由图2可以知道,该模型是由主电路、测量模块、控制电路以及线路连接组成。UPFC 的并联部分以并联的形式接入系统的三相母线上,串联部分以串联形式接在系统的三相母线上,并且两者通过一个由直流电容构成的直流环节连接起来,进行能量的交换。主电路中的各元件如下模拟: (1)系统电源为一电压源,其输出电压为220V ,工作频率为50HZ ,相角为15度。 (2)为保持负载端电压的恒定,负载端也接一个电压源,其输了电压为220V ,工作频率50HZ ,相角15度 (3)输电线路的等效电阻2L R =Ω、电抗7.8L X =Ω (4)系统1等效电抗0.628L X =Ω 2. UPFC 串联变流器作为SSSC 运行控制模型的建立

哈工大 计算机仿真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六 基于Simulink的简单电力系统仿真

实验六 基于Simulink 的简单电力系统仿真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imulink 的工作环境及SimPowerSystems 功能模块库的应用; (2)掌握Simulink 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和仿真方法; (3)掌握Simulink 下数学模型的仿真方法; (4)掌握升压、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 )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特点; (5)掌握PID 控制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通过降压斩波电路,电压发生降低,再通过桥式整流器将输入信号变为 直流信号,再经过BWM 模块的作用,使输出波形变为三角波信号。 三:实验内容 Buck 降压型电路原理图如图6-1所示。图中,功率管VT 为MOSFET 开关调整组件,其导通与关断由控制脉冲决定;二极管VD 为续流二极管,开关管截止时可保持输出电流连续。ref V 为输出电压给定参考量;L R 为负载电阻。系统基本参数为:电源电压)314sin(100)(t t e =;变压器BT 为理想变压器,其变比为 1:2=n ;PWM 频率为Hz f PWM 2000=;误差放大器放大倍数为1000=V K ; 电阻Ω01.0C R ;整流滤波电容F C μ1000=,PWM 滤波电容F C o μ10=、电感 H L 05.0=;负载电阻Ω=10L R 。系统基本参数见表6.1。分析Buck 变换器 的工作特性。

表6.1 系统基本参数 C R (Ω) C (F μ) o C (F μ) L (H ) L R (Ω) V K n PWM f (Hz ) 0.01 1000 10 0.05 10 1000 2:1 2000 K 误差放大器 比较器 ref V 锯齿波 + - in u D i in i s i 1 :2L R o C L C R C ) (t e 图6.1 Buck 变换器电路图 o u VT BT VD + - o u L i +-L u 四:实验仿真结果及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文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结果及分析等。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模拟和实验,深入理解电力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提高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调试能力。 实验原理: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电站、电网和负载等组成的,其中发电机将燃料等能源转换为电能,经变电站进行升压变换后,输往各个地方的电网上,供相应的用户使用。而电量的传输和分配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短路故障、过流保护、功率因数等。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详尽分析和性能评估。 主要实验器材:1. 变压器模型2. 电感器、电容器、电阻 器等模型3. 处理器、仿真软件等 实验过程:1. 构建电力系统模型,包括发电机、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站和负载等。2. 对不同模型参数进行设置和 调整,如线路长度、阻抗等。3. 进行各种测试和实验,如短 路故障测试、过流保护测试、功率因数测试等,并记录实验数据。4. 使用仿真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模拟,得出相 关结论。5. 对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 改进建议。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和仿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线路长度和阻抗大小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产 生影响。2. 不同短路故障类型的处理方式不同,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应对。3. 过流保护的设置和参数调整需要根据负 载情况和线路容量进行优化。4. 功率因数的影响因素包括谐波、电路阻抗等,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模拟和实验,深入了解了电力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掌握了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调试方法。同时,也发现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电力系统仿真实训报告

电力系统仿真实训报告 概述 电力系统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进行电力系统仿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报告旨在介绍电力系统仿真实训的过程和结果,探究如何通过仿真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实训环境和工具 本次实训所采用的仿真环境是PSCAD/EMTDC软件,该软件是电力系统仿真领域内广泛使用的仿真工具之一。该软件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仿真,包括电网稳定性分析、暂态过电压分析等。此外,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电源进行仿真模拟,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变电站等。 实训过程 本次实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电力系统建模、仿真运行、分析评估和结论汇报。 一、电力系统建模 在进行电力系统仿真前,需要先进行电力系统建模。电力系统建模是仿真的基础,也是仿真计算的前提。本次实训我们选择了IEEE 9节点电力系统作为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各种类型电源的设定和负荷的计算。

二、仿真运行 建立好电力系统模型后,我们进行了仿真运行实验。通过设定不同的电源类型、不同的负荷情况等多种场景,进行多次的仿真运行,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分析评估 根据仿真结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仿真模型的稳定状态、仿真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变化趋势和各个参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四、结论汇报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评估,我们撰写了结论报告,回顾了仿真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实训结果 通过本次电力系统仿真实训,我们对电力系统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解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电力系统的安全评估和优化。同时,我们也掌握了PSCAD/EMTDC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更加熟练的进行仿真模拟和分析评估。本次实训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力系统和电力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结论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综合试验汇报 第一部分综合试验台 1、试验目旳 通过试验加深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内容旳理解,在对不一样类型短路数据旳分析中锻炼独立思索旳能力,深入理解不一样短路故障对电力系统旳危害。 试验方式为在理想试验台上模拟最简朴旳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问题,以期巩固学生在前一阶段旳学习中对有关内容旳掌握。 2、试验原理与接线 电力系统中不一样类型旳短路故障引起旳最大短路电流可由下式得到,推导过程可参见《电力系统分析》一书有关章节内容。 单相接地短路:I f=3E a j(X ff1+X ff2+X ff0) 两相相间短路:I f=√3E a j(X ff1+X ff2) 两相接地短路:I f=√3√1−X ff2//X ff0 X ff2+X ff0•E a j(X ff1+X ff2//X ff0) 三相对称短路:I f=E a j(X ff1) 如下图1试验接线模拟了单机无穷大系统。 图1单机无穷大系统 3、试验成果与数据分析 ⑴、不一样故障类型对短路电流影响

在下表中根据QF1~QF6旳开断来选择单机无穷大系统旳运行方式。XL1接入双回线运行、XL2接入双回线运行。 表格 1 短路切除时间0.5s单相接地短路试验数据 表格 2 短路切除时间0.5s两相相间短路试验数据 表格 3 短路切除时间0.5s两相接地短路试验数据 表格 4 短路切除时间0.5s三相短路试验数据 根据以上表格得出如下结论:

1)在多种不一样类型旳短路中,系统以双回线运行时短路电流较系统单回线运行时短路电流更大,与序网分析成果一致。 2)在多种不一样类型旳短路中,XL1接入时短路电流相对XL2接入时短路电流更小,以单相短路为例进行分析,可知接入XL阻抗越小,短路电流越大。判断试验台设置中XL1不小于XL2。 3)对比各组试验数据,发现短路电流大小在不一样短路类型中展既有如下关系。 两相相间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根据有关试验原理分析,由于X ff1≈X ff2≫X ff0,一般有三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相间短路。试验台中元件参数不可测量,经分析判断本次试验中负序阻抗偏小导致了两相短路电流偏大旳现象发生。 4)小组试验中发现通过试验台面板调整似乎无法变化内部默认参数,继电器动作阈值无法重新整定,动作电流一直为5A,导致试验中多次出现未按预期跳闸旳现象发生。也许由于设备老化或内部模块未连接。 ⑵、不一样故障切除时间对短路电流影响 表格5不一样短路切除时间最大短路电流记录 ﻩ由I旳大小可以得到,过流保护时间越短,对系统影响越小。 第二部分动模试验

电分实验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

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2017年度PSASP实验报告 学号:2014302540149 姓名:刘玉清 班级: 2014级6班

一、实验目的(不超过400字介绍)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分析计算,用以研究系统运行和规划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了解用PSASP进行电力系统各种计算的方法,掌握用PSASP进行电力系统潮流、稳定和短路计算的方法,对于我们学习电力系统分析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潮流计算的过程,方便地模拟仿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对运行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的计算可以分析各种负荷变化、网络结构改变等各种情况会不会危及系统的安全,系统中所有母线的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系统中各种元件(线路、变压器等)是否会出现过负荷,以及可能出现过负荷时应事先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对规划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验所提出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如新建变电站、线路改造、电磁环网解环等)能否满足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二、潮流计算部分 (1)简单介绍本次实验的潮流计算的试验内容,叙述利用PSASP软件进行潮流计算需要输入哪些数据(不超过800字)。 以上为系统常规运行方式的单线图。由于母线 STNB-230 处负荷的增加,需对原有电网进行改造,具体方法为:在母线 GEN3-230 和 STNB-230 之间增加一回输电线,增加发电 3 的出力及其出口变压器的容量,新增或改造的元件如右图虚线所示: 实验将对该系统进行计算分析。 需要输入的数据为:母线数据、交流线数据、变压器数据、发电数据、负荷数据、区域定义数据、方案定义、潮流计算作业定义。具体数据见实验指导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1. 引言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瓶颈问题和优化策略等。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个具体的电力系统进行分析,探讨电力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2.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给定电力系统的分析,熟悉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学会使用相关分析工具。

3. 实验内容 3.1 电力系统拓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给定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拓扑结构描述了电 力系统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根据给定的电力系统拓扑,我们可以 构建节点之间的连接矩阵,并将其表示为图形模型。 3.2 电力系统参数 电力系统的分析需要知道各个节点的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通常,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模拟计算获得。 3.3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外部扰动下是否能保持稳定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4 电力系统负荷分析 电力系统的负荷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负荷进行分析。负荷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负荷状况,为供电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4. 实验结果和分析 4.1 电力系统拓扑分析结果 根据给定的电力系统拓扑,我们构建了其节点之间的连接矩阵,并将其表示为图形模型。通过对图形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 4.2 电力系统参数分析结果 通过实际测量和模拟计算,我们获取了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参数数据。这些参数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力系统节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

4.3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我们评估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给定电力系统在外部扰动下能保持稳定。 4.4 电力系统负荷分析结果 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负荷进行分析,我们了解了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负荷状况。根据负荷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供电策略。 5. 结论 通过对给定电力系统的分析,我们掌握了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学会了使用相关分析工具。电力系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瓶颈问题和优化策略等,对于电力工程的设计和运维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四(理工类)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 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学生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班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代 码 实验项目名称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 项 目 代 码 指 导 教 师 项 目 学 分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 2)加深理解功率极限的概念,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提高功率极限措施的作用。 3)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所谓简单电力系统,一般是指发电机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与无限大容量母线联接而且不计各元件的电阻和导纳的输电系统。 对于简单系统,如发电机至系统d 轴和g 轴总电抗分别为d X ∑和q X ∑,则发电机的功率特性为 2() sin sin 2q d q Eq d d q E U X X U P X X X δδ∑∑∑∑∑ -=+⨯⨯ 当发电机装有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电势q E 随运行情况而变化,根据一般励磁调节器的性能,可认为保持发电机'q E (或' E )恒定。这时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可表示成 '' 2' ' ' '' ()sin sin 2Eq q d q d d q E U X X U P X X X δδ∑∑∑∑∑-=+⨯⨯ 或 ' ' ''sin E q d E U P X δ∑ = 这时功率极限为 '' 'Em q d E U P X ∑ =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输送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尽可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从简单电力系统功率极限的表达式看,要提高功率极限,可以通过发电机装设性能良好的励磁调节器,以提高发电机电势、增加并联运行线路回路数;或通过串联电容补偿等手段,以减少系统电抗,使受端系统维持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或输电线采用中继同步调相机、中继电力系统等手段以稳定系统中继点电压。 (3)实验内容 第 组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熊一凡学号: 6100307146 专业班级:电力系统072班 实验类型:□ 验证□ 综合■ 设计□ 创新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特点,使学生通过系统进行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对系统进行电力系统计算和仿真实验,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通过电子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短路等计算的数学模拟,分析电力系统的故障计算方法、实现工程计算的功能。提高处理电力系统工程计算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实现对电力系统仿真的过程分析。 要求: l、使学生掌握对电力系统进行计算、仿真试验的方法,了解实验对电力系统分析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2、使学生掌握使用实验设备计算机和相关计算软件、编程语言。 3、应用电子计算机完成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4、应用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每组计算机1台、相关计算软件1套 四、实验步骤 将事先编制好的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的计算程序原代码由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导入计算机。 在相应的编程环境下对程序进行组织调试。 应用计算例题验证程序的计算效果。

对调试正确的计算程序进行存储、打印。 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运行自行设计的程序,把结果与例题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所采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及程序运行的正确性。如果采用的是近似计算方法,还需分析由于近似所产生的误差是否在运行范围内。 实验程序: clear; clc; n=4; A=[0 0 -1.961i 0; 0 0 -1.695i 0; -1.961i -1.695i 0 -0.699i; 0 0 -0.699i 0]; B=[-5i -0.25i 0 0]; K=[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f=4; %%%%%%%%%%%%%%%%%%%%%%%%%%%%%%%%%% Y=zeros(n);C=zeros(n);D=zeros(n);M=zeros(1,n);N=zeros(1,n); for a=1:n for b=1:n if a~=b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五邑大学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 实验报告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实验一仿真软件的初步认识 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掌握电力系统的结构组成,了解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并且学会了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学会单线图的快捷菜单、文件菜单、编辑菜单、插入菜单、格式菜单、窗口菜单、仿真控制等菜单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一)熟悉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用仿真器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 1画一条母线,一台发电机; 2、画一条带负荷的母线,添加负荷; 3、画一条输电线,放置断路器; 4 、写上标题和母线、线路注释; 5、样程存盘; 6、对样程进行设定、求解; 7、加入一个新的地区。 三、电力系统模型: 按照实验指导书,利用PowerWorld软件进行建模,模型如下: First Case SUS 2 II 120|MW\y 20|Mvar 四、心得体会: 这一次试验是我第一次接触PWS这个软件,刚开始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软件,我只能听着老师讲解,照着试验说明书,按试验要求,在完成试验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了解熟悉这个软件。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输电线的画法、断路器的设置、仿真时出现错误的解决办法等等,在试验的最后,通过请教老师同学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对这个仿真软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了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点操作才能更好地熟悉这个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2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2

————————————————————————————————作者:————————————————————————————————日期: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二电力系统横向故障分析实验 姓名:朱琳瑶 学号:12291237 班级:电气1207 任课老师:吴俊勇 实验老师:郝亮亮

实验1 电力系统横向故障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对电力系统各种短路现象的认识; 2、掌握各种短路故障的电压电流分布特点; 3、分析比较仿真运算与手动运算的区别; 二、实验内容 1、各种短路电流实验 观察比较各种短路时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 2、归纳总结各种短路的特点 3、仿真运算与手动运算的比较分析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辐射形网络主接线系统的建立 输入参数(系统图如下):额定电压:220kV;负荷F1:100+j42MVA;负荷处母线电压:17.25kV; 变压器B1:Un=360MVA,变比=18/242,Uk%=14.3%,Pk=230kW,P0=150kW,I0/In=1%; 变压器B2:Un=360MVA,变比=220/18,Uk%=14.3%,Pk=230kW,P0=150kW,I0/In=1%; 线路L1、L2:长度:100km,电阻:0.04Ω/km,电抗:0.3256Ω/km。 发电机:按汽轮机默认参数 辐射形网络主接线图 2.短路实验波形分析 利用已建立系统,在L2线路上进行故障点设置,当故障距离为80%时,分别完成以下内容(记录波形长度最少为故障前2周期,故障后5周期): (1)设置故障类型为“单相接地短路”,运行仿真,在输出图页上观察记录线路始端CT和CVT的波形;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篇一: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实验: 一、整理实验数据,说明单回路送电和双回路送电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 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实验数据如下: 由实验数据,我们得到如下变化规律: (1)保证励磁不变的情况下,同一回路,随着有功输出的增加,回路上电流也在增加,这是因为输出功率P=UIcos Φ,机端电压不变所以电流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2)励磁不变情况下,同一回路,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首端电压减小,电压损耗也在减小,这是由于输出功率的增大会使发电机输出端电压降低,在功率流向为发电机到系统的情况下,即使电压虽好降低有由于电压降落的横向分量较小,所以电压降落近似为电压损耗; (3)出现电压降落为负的情况是因为系统倒送功率给发电机的原因。 单回路供电和双回路供电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双回路要稳定一些,单回路稳定性较差。 二、根据不同运行状态的线路首、末端和中间开关站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和变化范围。

由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送出相同无功相同有功的情况下:单回路所需励磁电压比双回路多,线路电流大小相等,单回路的电压损耗比双回路多;(eg.P=1,Q=0.5时)(2)送出相同无功的条件下,双回路比单回路具有更好的静态稳定性,双回路能够输送的有功最大值要多于单回路; 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双回路电抗比单回路小,所以所需的励磁电压小一些,电压损耗也要少一些,而线路电流由于系统电压不改变;此外,由于电抗越大,稳定性越差,所以单回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三、思考题: 1、影响简单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是哪些?答:由静稳系数SEq=EV/X,所以影响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系统元件电抗,系统电压大小,发电机电势以及扰动的大小。 2、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有哪些措施? 答: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很多,但是根本性措施是缩短"电气距离"。 主要措施有: (1)、减少系统各元件的电抗:减小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电抗,减少线路电抗(采用分裂导线); (2)、提高运行电压水平; (3)、改善电力系统的结构; (4)、采用串联电容器补偿; (5)、采用自动励磁调节装置;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一、实验项目名称 电力网数学模型模拟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通过对电力网数学模型形成的计算机程序的编制与调试,获得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机程序,使数学模型能够由计算机自行形成,即根据已知的电力网的接线图及各支路参数由计算程序运行形成该电力网的节点导纳矩阵。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力网数学模型概念的理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熟悉各种常用应用软件,熟悉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编制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提高工程计算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问题结合起来。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计算机、软件(已安装,包括各类编程软件C语言、C++、VB、VC等、应用软件MATLAB等)、移动存储设备(学生自备,软盘、U盘等) 四、实验步骤 1、将事先编制好的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的计算程序原代码由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导入计算机。 (1)编程思想 I 无变压器支路的节点导纳矩阵计算方法。 以下语句用于输入题目已知节点之间的导纳和阻抗值: z=input('请输入由节点号对应的阻抗形成的矩阵:z='); y=input('请输入由节点号对应导纳形成的矩阵:y='); %其中,即为i节点对地导纳,两节点之间无直接相连的通路则输入为0, 输入为inf(即无穷大),也输入为inf。

以下语句用于计算无变压器支路的节点导纳矩阵:for(i=1:n) for(j=1:n) Y(i,i)=sum(y(i,:),2)+sum(1./z(i,:),2); if j==i Y(i,j)=Y(i,i); else Y(i,j)=-1/z(i,j); end end end %其中,对角线元素 =+=+ 非对角线元素 II变压器支路的等值电路 1:k 当节点a,b间接有变压器支路时(见图 1),当然可以用∏型等值电路,然后按照 上述原则形成导纳矩阵。但在实际应用程 序中,往往直接计算变压器支路对导纳矩 阵的影响。根据图1-5-1可以写出节点a, b的自导纳和节点间的互导纳增量分别如 下: 节点a的自导纳改变量式(I-1): 图1 变压器支路的∏型等值电路 kz k*kz/(1-k) kz/(k-1) j j i z i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