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测定(FIB)标准操作规程(SOP)
C3510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磁珠法
![C3510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磁珠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87185acaaedd3383c4d33f.png)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测定(分析仪器法)1实验原理:光电磁珠法测试杯两侧的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振荡运动。
凝血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血浆的粘稠度增加,小钢珠的运动振幅逐渐减弱,仪器根据另一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当运动幅度衰减到50%时确定凝固终点。
2标本采集2.12.23.831长时间4566.16.2 ,室温保存7.7.17.27.37.4 仪器技术参数:7.4.1 速度:最快检测速度350测试/小时,组合检测约140测试/小时7.4.2 试剂位:24个,具冷藏功能。
7.4.3 样本位:80个,可自动连续添加。
7.5 仪器校准程序:7.5.1 校准频率:当方法改变,试剂厂家或试剂型号改变,仪器维修影响测定结果等情况时,必须进行校准。
7.5.2 校准操作:设置标准曲线分析(由仪器提供商指定工程师执行)8. 操作步骤:8.1 检查前准备:8.1.1 清空废液瓶,清空反应杯抛弃槽。
8.1.2 添加足够反应杯(不能超出警告线)。
8.1.3 添加清洁液试剂,清洗用蒸馏水等。
8.2 开机先开打印机再开主机,开机后仪器自检,约15分钟,屏幕上方“Not Ready”变为“Ready”,8.38.3.1试项目8.48.5 按,→测8.6 每日维护:完成每日的测定后,关机前维护。
8.6.1 用蘸有清洗液的纱布或棉签擦拭加样针和试剂的外表面。
8.6.2 清空废液瓶,和已使用过的反应杯,检查清洗液是否充足。
8.6.3 检查预温及测量通道内是否有掉落的钢珠,如果有请清除。
8.6.4仪器连续工作24小时后需要关机1次。
9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9.1 仪器测定FIB的线性范围在5-120秒,测定完成后仪器显示FIB秒数等参数。
若不能对参数进行正确计算,将出现下列信息:﹡﹡﹡.﹡出现错误,不能得到分析数据ˉˉˉ.ˉ不能计算参数+++.+数值超出线性范围.9.2 仪器设定FIB参考范围在2-4g/L,如果得不到一个正常数值,在数据的左侧将出现下列标记:﹡出现错误信息< 数据低于可报告的低限> 数据高于可报告的高限10. 质量控制:每批样本同时测定两个浓度水平(高值和正常值)的质控品,以2S为警告限,3S为失1111.111.1 F11.1.1所致。
医院纤维蛋白原测定(FIB)凝固法操作规程
![医院纤维蛋白原测定(FIB)凝固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292a16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5.png)
****医院纤维蛋白原测定(FIB)凝固法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二、工作原理三、方法学溯源四、标本采集及处理五、参考范围与危急值处理六、报告审核制度七、临床意义一、检验目的:纤维蛋白原测定(FIB)二、工作原理:被测血浆加入带不锈钢球的检测杯内温育后,加入激活试剂血浆开始凝固,被测血浆粘度不断增加,不锈钢球在检测杯底沿弯曲的轨道运动逐渐减慢,并且振幅减小,此振幅的变化由数学算法通过计算得到凝固时间。
三、方法学溯源:纤维蛋白原测定(Clauss法)原理:凝血酶将可溶性的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的多聚体,纤维蛋白。
当凝血酶浓度较高(约为100NIH/ml)且纤维蛋白原浓度较低(0.05—0.8g/L)时该反应决定于纤维蛋白原浓度。
如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画点,凝血酶凝块时间与纤维蛋白原浓度相比较呈线形关系。
线性范围:6-12g/L四、标本采集及处理:试剂准备:按照试剂瓶标签上标明的量,用蒸偏水复溶Fg试剂,使用前预温到室温(20—25°C)。
1、采血步骤(1)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病人的姓名、病历号、采血时间、登记编号、送检部门等。
(2)识别病人:问清病人并识别病人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近期用药情况和特殊生理状况,并记录。
例如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口服避孕药会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纤维蛋白原及多种凝血因子活性明显增高;当剧烈运动或输注肾上腺素时VD因子活性会快速上升。
应注明。
(3)病人的体位:坐位采血;卧位采血;采血时病人的口中不准含食物、口香糖或口表等,以防意外。
(4)选择适当的静脉,最宜采血的肘窝静脉,也可在腕,手,踝静脉采血。
2、注意事项:(1)病人宜处于休息状态,并在早餐前采血(乳糜血影响检测结果)。
(2)针头不应小于21GAVGE。
国际推荐用21G1.5或20G1.5号针头,确保针头与空针联接牢固,以免产生泡沫。
如果采血时产生泡沫,可能导致纤维蛋白原和vin因子变性。
FIB-SOP操作程序
![FIB-SOP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a2980353169a4517723a390.png)
FIB定值血浆:纤维蛋白原、稳定剂。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试剂2~8℃保存,可稳定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FIB凝血酶试剂溶解后2~8℃可保存7天,若于4小时﹣20℃内冻存,可保存20天,使用时37℃迅速解冻,勿反复冻融。
FIB定值血浆溶解后2~8℃可保存8小时,也可冻存。
注意事项
将FIB凝血酶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复溶,轻摇混匀,并置于仪器试剂位。
将FIB定值血浆用1.0ml蒸馏水复溶,室温静置3分钟,轻摇混匀。用FIB缓冲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标准点。
根据血凝仪使用说明书及FIB试剂使用说明书选择合适的参数,在仪器主菜单中选择FIB项目进行检测,绘制标准曲线。
【方法学评价】
正常质控(混合)血浆时间:2~4g/L;
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应大于0.98;
重复性: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CV)≤5%;
瓶间差:瓶间相对极差≤6%。
【检验方法】
凝固法
【检验原理】
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在凝血酶过剩时,待测稀释血浆的凝固时间与其纤维蛋白原含量成反比关系。可用不同浓度定值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凝固时间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待测样本FIB含量即可从标准曲线上读出。
【检验试剂】
测定时的各组成成分
FIB凝血酶:凝血酶、缓冲液、稳定剂、防腐剂;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一般为9:1(枸橼酸钠浓度为10.9~12.9mmol/L)。若病人血细胞比容超过55%或小于20%时,则应调整抗凝剂用量。抗凝剂体积(ml)= 0.00185×血液体积(ml)×(100-比容)。
溶血可激活凝血因子并影响结果,黄疸或脂血症对结果也有影响。
【检验步骤】
打开血凝仪,等候一定时间,使仪器达到分析温度。
纤维蛋白原FIB(免疫比浊法)SOP
![纤维蛋白原FIB(免疫比浊法)SOP](https://img.taocdn.com/s3/m/ba8e243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0.png)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试剂自生产之日起避光贮存 2-8℃可稳定 18 个月。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用血凝试验专用 1:9 枸橼酸钠抗凝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轻摇抗凝。3000r/m 离心 10 min,获乏血小板血浆。如样本不能及时测定应置于 2-8℃保存。
[质量控制品] STA 血凝质控物两种
[操作步骤] 1,将标本离心吸取血浆。 2,编码后上机检测。
[意义]
纤维蛋白原主要功能为参与凝血。增高时常见于感染症、恶 性肿瘤、手术后、脑血栓、 心肌梗塞、糖尿病;低值则见于低纤维蛋白原症、肝硬化大出血、大剂量使用尿激酶后。
xxxx 医院 临床检验实验室
纤维蛋白原 Fg
文件编号: XXXX
版序:xxxx 页码:第 1 页,共 1 页
[测定原理]
人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与其相应抗体在液相中相遇,立即形成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一 定浊度。该浊度的高低在一定量抗体存在时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试剂组成]
纤维蛋白原抗体:羊抗人纤维蛋白原血清,表面活性剂,电解质,防腐剂,动物蛋白等。
FIB-Clauss标准操作流程
![FIB-Clauss标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5451b15a216147917112887.png)
纤维蛋白原(Clauss法)标准操作流程目录1 目的2 检测原理3 产品信息4 试剂准备5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6 警告和注意点7 样本收集和准备8 检测需要但试剂盒中未提供的耗材9 质量控制10定标11定标方法 (如需要)12检测程序13结果计算14 结果解释15局限性/干扰16 参考范围17 性能特征18 参考文献1 目的此程序提供在ACL 8000,ACL 9000仪器上使用HemosIL™ Fibrinogen-C 试剂用于纤维蛋白原(Clauss法)定量检测。
2 测试原理将试剂加入稀释的样本中,试剂中过量的牛凝血酶可直接作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反应过程的速率和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呈函数关系。
3 产品信息HemosIL™ Fibrinogen-C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包含:牛凝血酶: 8 x 2 mL (P/N8469110)或者10 x 5 mL(P/N20003900) 冻干牛凝血酶(35 UNIH/瓶) ,内含牛血浆白蛋白,CaCl 2,缓冲液和稳定剂。
异常质控血浆:2 x 1 mL 冻干人枸橼酸抗凝血浆,含低值的纤维蛋白原,缓冲液和稳定剂(仅P/N8469110含有)。
4试剂配制牛凝血酶:用2 mL (或5mL ) NCCLS II 型或相同质量的去离子水溶解1瓶牛凝血酶,盖上盖子,轻摇至完全溶解,15-25˚C 室温平衡30分钟,使用前充分颠倒混匀。
不可用力振摇。
异常质控血浆:每瓶用1 mL NCCLS II 型或相同质量的去离子水溶解。
盖上盖子,轻摇至完全溶解,15-25˚C 室温平衡30分钟,使用前充分颠倒混匀。
不可用力振摇。
5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未开封的试剂可稳定至2-8 o C 至试剂盒上标明的有效期。
牛凝血酶:复溶后于原瓶中2-8 o C 稳定3天;于原瓶中-20 o C 稳定1个月;在ACL 8/9000上(15o C )稳定8小时。
为了最佳试剂保存,建议不使用时,将试剂从仪器系统撤回,使用原瓶,保存于2-8 o C 。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FIB)](https://img.taocdn.com/s3/m/06dc758ddd88d0d233d46a55.png)
纤维蛋白原(FIB)一、测定原理:1、仪器自动加样并记录待测血浆在凝血活酶的参与下所需的凝固时间。
2、仪器检测原理(凝固法):检测杯两侧独立的线圈产生相反的磁场,驱动钢珠在杯底沿弯曲的轨道运动。
一旦被测血浆开始凝固(加入少激活试剂),血浆粘度增加,改变了钢珠的运动,使其减慢,并且振减小。
此振幅的变化由数学算法通过计算得到凝固时间。
二、标本要求:1、凝血专用管(CTAD管,枸椽酸钠0.109M,蓝帽)抽取静脉血至刻度线,充分混匀。
2500转离心10分钟后2小时内测定完毕。
2、测定量 5ul血浆1:20稀释三、试剂:1、STAGO公司原装试剂STA®-FIBRINOGEN、OWREN-KOLLER(稀释液)2、保存条件:2-8°C3、使用条件:使用前加蒸馏水5ml混匀,条码扫描后放入仪器试剂柜。
使用时试剂柜内(17±2°C)稳定4天四、仪器和材料:1、STA 全自动血凝仪2、含有磁珠的反应杯五、标准和质控:1、标准:预定标,标准曲线由厂家在试剂中提供。
2、质控品为原装STA-COAG CONTROL N+P两批号定值血浆干粉,保存条件2-8℃。
使用前加蒸馏水1ml,混匀,开启后试剂柜内稳定8小时。
编写:伍海波制定日期:2011.12.1六、操作程序:1、装卸试剂:F2键打开试剂柜,条码扫描后确认试剂量,放入合适孔即可。
2、定标与室内质控:更换试剂批号时仪器自动定标,24小时室内质控自动测定一次,未通过仪器有提示报警。
3、标本测定:F1键打开标本柜,输入号码后随机插入标本孔,选择测定项目后关闭标本柜。
仪器1:20稀释血浆加100ul入反应杯,预温240秒后加入50ul试剂并开始计时,根据曲线自动得出含量。
4、传送并核收结果。
七、注意事项:1、血量与抗凝剂比例适宜,离心时间充分以确保血浆中无血小板干扰测定结果。
2、标本无凝固。
七、计算和参考值计算由仪器自动完成,正常参考值:2-4g/L八、方法学特性1、分析范围:1.5-9g/L,低于1.5g/L仪器可自动减少稀释倍数重测2、不精密度:CV 3.85% (批内)CV3.57%(批间)3、干扰实验编写:伍海波制定日期:2011.12.1。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FIB)](https://img.taocdn.com/s3/m/5f42961f52d380eb62946d33.png)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方法操作规程一.【产品名称】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试剂盒(凝固法)二.【预期用途】用于体外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用于辅助诊断。
三.【临床意义】FIB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IB含量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四.【检验原理】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高浓度凝血酶存在时,待测稀释血浆的凝固时间与其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成反比关系。
五.【主要组成成分】1.FIB凝血酶:5瓶/6瓶(内含凝血酶、缓冲液、高岭土、稳定剂、防腐剂)2. FIB定值血浆:1瓶,定值见瓶标FIB定值血浆经HBsAg、HIV抗体、HC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仍需如病人样本一样小心处理。
3.FIB缓冲液:2瓶(内含缓冲液、防腐剂)4.说明书:1份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份不可互换。
六.【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启试剂于+2℃~+8℃保存可稳定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FIB凝血酶试剂复溶后于+2℃~+8℃可保存7天;4小时内-20℃冻存,可稳定20天,使用时37℃迅速解冻,勿反复冻融。
FIB定值血浆复溶后于+2℃~+8℃可保存8小时。
七.【适用仪器】血凝分析仪。
八.【样本要求】1. 静脉采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枸橼酸酸钠抗凝液(1份抗凝液+9份全血)的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中,轻轻颠倒混匀,3000rpm(或2500g)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液(血浆,黄色)。
2.不宜使用EDTA●Na2、肝素、草酸盐作为抗凝剂。
3.红细胞比容超过55%或小于20%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
抗凝剂体积(ml)=0.00185x血液体积(ml)x(100 - 比容)。
4.样本采集避免溶血及组织液污染。
5.样本保存时间如下:+2℃~+8℃保存,不宜超过8小时。
九.【检验方法】1. 试剂重建与保存每瓶FIB凝血酶加入瓶标标示体积的蒸馏水,轻摇溶解。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a0311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0.png)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在过量凝血酶作用下,待测稀释血浆的凝固时间与其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呈双对数负相关。
在光学比浊法仪器上测定凝固时间,从标准曲线得出纤维蛋白原含量。
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R1:FIB试剂:牛凝血酶、稳定剂R2:咪唑缓冲液:咪唑;R3:FIB定值血浆:纤维蛋白原、稳定剂。
3.样本要求:3.1.采集静脉血,立即按9份血:1份抗凝剂比例与0.109mol/L枸橼酸钠充分混合均匀。
室温3000rpm离心12分钟,上层淡黄色液体为待检的乏血小板血浆。
3.2血浆室温放置,宜在2小时内检测。
3.3血浆若不能及时检测,用塑料吸管分离,-20℃可保存2周。
测定前37℃快速融化,轻微混匀后立即检测。
4.检验方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详见雷杜RAC-183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区间:2—4g/L6.检验结果的解释:报告FIB含量,单位为g/L,检验结果与各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相关。
7.检验方法的局限性7.1凝血过程中从因子激活到纤维蛋白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一系列反应。
因此,检验结果可能受到治疗药物(干扰物)、检验操作、检验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应考虑这些因素。
7.2试剂被污染,或者样品杯、吸管等被凝血试剂污染,会导致凝血异常,需严格控制。
7.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过高会延长凝固时间,产生假性纤维蛋白原低水平。
8产品性能指标8.1重复性:用质控血浆重复测试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正常值应不超过5.0%,异常值应不超过8.0%8.2瓶间差:用质控血浆测试,瓶间差应不超过6.0%。
8.3线性:FIB试剂在测试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大于0.98.9临床意义FIB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IB含量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凝血四项(PT、APTT、FIB、TT)操作规程目录
![凝血四项(PT、APTT、FIB、TT)操作规程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3000970a8956bec0875e32e.png)
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0.025mol/L CaCl2可互换
操作步骤
1.试剂使用前振摇均匀。
2.半自动血凝仪测定
取待测血浆(正常质控血浆或正常混合血浆)0.1ml,加入37℃预温APTT试剂0.1ml,37℃孵育5min。
加入37℃预温0.025mol/L CaCl2溶液0.1ml,记录凝固时间。
凝血四项(PT、APTT、FIB、TT)操作规程目录
1.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2.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测定
3.纤维蛋白原(FIB)测定
4.血酶时间(TT)测定
贺州市广济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第页共页
测定原理:待测血浆加入过量的含钙组织凝血活酶,重新钙化的血浆在组织因子存在时激活因子 成为 a,后者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22~38秒
临床意义用于体外人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APTT测定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也可作为内源性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可检测除Ⅶ因子外的其它血浆凝血因子,特别是用于因子Ⅶ、Ⅸ、Ⅺ、Ⅻ和前激肽释放酶的测定。同时,APTT测定可用于肝素治疗监控。
APTT延长:见于凝血因子Ⅱ、Ⅴ、Ⅷ、Ⅸ、Ⅺ、Ⅻ减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溶活力增强,抗凝物质存在(如血内肝素含量增加及口服抗凝剂)是监控肝素治疗的重要指标。
编写:审核:批准:批准日期年月日
贺州市广济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FIB检测2
![纤维蛋白原FIB检测2](https://img.taocdn.com/s3/m/1dbf18feff00bed5b8f31d4d.png)
纤维蛋白原FIB检测2用途用于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及用于免疫血液学研究中加速抗凝样本的凝固。
概要和解释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见于获得性或先天性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特别见于血管内纤维蛋白原分解,如凝血酶(消耗性凝血性疾病,如妇产科外科术后),蛇毒或纤溶酶(链激酶或尿激酶或tPA治疗产生的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而且,中度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见于产生减少(急性或慢性肝病),血管内间隙缺失(如腹水或急性出血和烧伤)或降解增加(休克或癌症)。
暂时的纤维蛋白原升高见于“急性相蛋白”纤维蛋白原的结果:a)暂时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可见于手术后、创伤、心肌梗死和感染。
b)持续性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可见于肿瘤和慢性感染性疾病。
纤维蛋白原水平随年龄轻度增加。
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冠心病一种危险因子。
方法学原理凝血酶能转换可溶性血浆蛋白成不溶性聚合物,纤维蛋白。
稀释血浆的凝固时间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成反比。
通过采用此原理,Clauss建立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简单方法,加入稀释酶后,稀释血浆形成凝固时间。
本方法中凝固时间与标准化纤维蛋白原制剂进行比较。
标本将9份静脉血和1份枸橼酸钠(0.11mol/L)小心混合以获得血浆,避免泡沫产生。
采集后,立即按1500×g至2500×g离心10到15分钟离心血液标本,并吸出上清液。
血液采集操作也可参考见CLSI文件H21-A4。
若立即进行检测,血浆可以残留在压积细胞中或分离。
为了分离血浆,采用塑料移液管,抽取血浆至塑料试管内,2~8℃保存。
不能放在冰块上。
虽然研究显示,血浆标本贮存在4℃超过72小时不影响检验结果,但是,仍建议标本采集后尽快完成检测。
操作步骤纤维蛋白原测定手工法用缓冲液按1:10稀释病人和质控血浆。
计算标准曲线标准人血浆用缓冲液作1:4到1:32倍稀释。
每次使用清洁的移液管,小心混合试管中内容物。
举例:检测管缓冲液标准人血浆第一管移液量稀释比例转换因子**1 1.5ml 0.5ml —1:4 ×2.52 0.4ml —0.6ml 1:6 ×1.53 0.6ml —0.4ml 1:10 ×14 0.3ml —0.1ml 1:16 ×0.6255 0.7ml —0.1ml 1:32 ×0.312**每个标准相对于1:10稀释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为标准人血浆浓度乘以各自的转换因子。
FIB
![FIB](https://img.taocdn.com/s3/m/b29d1c80a0116c175f0e4851.png)
一、 FIB标准曲线制备:
将1ml蒸馏水加入定值血浆中(红色瓶内)
比例值定值血浆量(ul)血浆稀释液(ul) 1:5 60 240
1:10 30 270
1:15 30 420
1:20 20 380
1:25 20 480
将每个比例配好的血浆按正常样本连测3次,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最后将10个平均值(5个浓度,5个秒值),10个比例所测值输入:
—测试项目定义—FIB-C—浓度曲线(将10个比例值)分别输入其内。
二、 FIB样本测量:
用1:9枸橼酸钠抗凝管2ml,采集静脉血液1.8ml,注入抗凝管,
3000/3500r/min,离心15分钟,取上层黄色血浆,按1:10(即30ul血浆,270ul稀释液)稀释。
将稀释好的人体血浆按操作规程操作(40ul混合血浆、20ul试剂)。
1 凝血酶血时间(PT)
8.8—12.8s (旧 11-17s)
活动度 75%—158% 国际标准化比率 0.8-1.15
2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24.9—40s (旧 23-45)
3 凝血酶时间(TT)
11—18 s (旧 8-16s)
4 纤维蛋白原测量浓度(FIB)
200—400mg/dl (2-4g/l)。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3d0ae1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c.png)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货号:BC0050试剂名称规格(200T)试剂主要成分R1凝血酶试剂(液体)1ml×6瓶>100u/ml牛凝血酶,稳定剂适量,防腐剂适量。
R2纤维蛋白原标准品1ml×1瓶200~400mg/dL纤维蛋白原,缓冲液适量,稳定剂适量。
R3咪唑缓冲液(IBS)75ml×2瓶2.84×10-2M巴比妥钠,稳定剂适量。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凝固法为原理的各类半自动及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
二、试剂保存和稳定性:2~8℃保存,未开封试剂有效期内稳定。
凝血酶试剂(液体):开封后2~8℃下可稳定1周。
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复溶后在2~8℃下可稳定4小时。
缓冲液2~8℃保存。
三、操作过程:1、检测前准备凝血酶试剂:使用前轻摇颠倒混匀.纤维蛋白原标准血浆:按标签要求用去离子水复溶。
静置使其完全溶解,轻摇颠倒混匀。
禁用含防腐剂的水。
2、样本收集和处理:新鲜静脉血与0.109gM的柠檬酸三钠按9:1(V/V)混合均匀,以3000rpm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血浆,在2~3小时内进行实验。
3、检测流程:①、标准曲线制作:将复溶后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用缓冲液分别作1:5(100μl血浆+400μl缓冲液)、1:10、1:15、1:20、1:30稀释,取此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浆各200μl,37℃预温3分钟,然后分别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不需预温),测定凝固时间。
②、待测血浆用缓冲液作1:10稀释,取待测血浆200μl,37℃预温3分钟,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测定凝固时间。
③、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含量(mg/d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凝固时间为纵坐标,在双对数纸上作出标准曲线,或把FIB的浓度与相应的凝固时间输入到血凝仪中。
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血浆浓度计算:以测标本时1:10的稀释倍数与其它稀释倍数的比值作为稀释系数计算。
血液SOP文件(特选参考)
![血液SOP文件(特选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7bb0584c102de2bd97058820.png)
血液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检验科编制:审核:批准: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PT-FIB)测定1. 实验原理本实验可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
原理:确定量的抗凝血浆(50微升)样本经一定时间加温后,将组织凝血活酶、钙离子加入其中,激活外源凝血途径,产生纤维蛋白血凝块,通过660nm光照射血浆,测定其凝固过程中90o散射光变化,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凝血酶原时间,再通过参数计算得出凝血酶原活动度及INR值。
在检测PT的同时,血浆浊度的变化与血浆中FIB的含量成正相关,通过测定凝固终点和起始点光散射强度的差值,再根据试验前已经做出的由不同已知FIB浓度与相应的光散射差值关系的标准曲线即可推测出FIB的浓度。
2. 标本采集2.1 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2.23.8%(w/v)枸椽酸钠0.2ml+静脉血1.8ml,混匀。
3. 标本存放:全血贮存在4~10oC不超过2小时,最好1小时内(3000r/min×15min)分离血浆,此血浆在室温22~24oC下可存放2小时,在2~4oC可存放4小时,在-20oC可存放2周,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在-70oC可存放6个月。
冷冻血浆融化时,应将盛血浆的容器置37oC水浴中,并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以免凝血因子消耗,解冻后立即测试。
冷冻过的标本不能再次冷冻,否则结果不准确。
4. 标本运输:低温条件下运输。
5. 标本拒收的标准:抗凝剂不符合,采血量不准确,凝固,溶血,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实验材料:6.1每个试剂均购自德国Dade Behring Marburg公司。
1)PT-FIB测定试剂盒(代号P/N: 84688210)兔脑促凝血激酶10mL X8瓶2)定标血浆Calibration Plasma(代号P/N:20003700)3)参比液Reference Emulsion(代号P/N:9756900)4)因子稀释液Factor diluent(代号P/N: 9757600)5)正常质控血浆Normal control plasma(代号P/N:20003110)6)低水平质控血浆Abnormal control plasma level I/Low(代号P/N: 20003210)7)高水平质控血浆Abnormal control plasma level II/High(代号P/N: 20003310)注:促凝血酶原激酶当用不同的促凝血酶原激酶,或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手工、半自动、全自动)做PT测试时,其秒数结果将会有较显著的差异。
FIB
![FIB](https://img.taocdn.com/s3/m/b832dcf7f705cc17552709ee.png)
修改纪录:1目的本操作书的制定的目的是,为操作者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提供正确的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3定义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分子量为340000道尔顿的糖蛋白,正常血浆中的浓度范围是2 - 4g/L(200 - 400 mg/dl),它在肝脏(1.7 - 5g /天)和巨核细胞内合成,纤维蛋白原合成受β链上遗传基因密码控制,这些基因存在多态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半衰期是3 - 5天。
纤维蛋白原由6条链组成:2Aα,2Bβ和2γ,凝血酶(因子Ⅱa)将纤维蛋白原分子裂解成两个纤维蛋白肽A片段(从Aα链)和两个纤维蛋白肽B片段(从Bβ链),纤维蛋白单体由此产生,然后聚合,最后被因子XIIIa 稳定,首先是两个纤维蛋白单体由两条γ链稳定,这个稳定源于D-二聚体,降解产物是特定的纤维蛋白碎片。
纤维蛋白原能被纤维蛋白溶酶降解。
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见于糖尿病,炎症应激反应,肥胖症。
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见于DIC,纤维蛋白溶解。
不仅如此,纤维蛋白原也被用于心血管意外的致病性研究。
4测定原理和临床意义4.1测定原理在过量的凝血酶存在下,被稀释血浆的凝固时间可直接反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
4.2临床意义可作为溶栓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
增高:见于脑血栓、心肌梗塞、恶性肿瘤、感染症(如胆囊炎、肺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肥胖症、手术及放疗后等。
减低:见于严重肝病、DIC、大量失血、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5实验室条件5.1实验场所中心实验室临检室5.2温湿度要求室温:15-30℃湿度:20-80%6标本要求6.1标本种类6.1.1标本种类血浆6.1.2标本量最适量:3ml最小量:2ml分析量:100ul不适标本的处理:采集量过少、抗凝剂错误、血液凝固等情况下,拒收标本,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做好登记。
6.1.3容器枸橼酸钠抗凝管---9体积血采集到1体积0.109 M枸椽酸钠抗凝剂中(NCCLSH3-A3,H21-A21标准)6.1.4采集条件采集时间:检查对象生活饮食处于日常状态,安静。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FIB)](https://img.taocdn.com/s3/m/b888d0c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f.png)
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方法操作规程一.【产品名称】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试剂盒(凝固法)二.【预期用途】用于体外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用于辅助诊断。
三.【临床意义】FIB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IB含量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四.【检验原理】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高浓度凝血酶存在时,待测稀释血浆的凝固时间与其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成反比关系。
五.【主要组成成分】1.FIB凝血酶:5瓶/6瓶(内含凝血酶、缓冲液、高岭土、稳定剂、防腐剂)2. FIB定值血浆:1瓶,定值见瓶标FIB定值血浆经HBsAg、HIV抗体、HC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仍需如病人样本一样小心处理。
3.FIB缓冲液:2瓶(内含缓冲液、防腐剂)4.说明书:1份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份不可互换。
六.【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启试剂于+2℃~+8℃保存可稳定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FIB 凝血酶试剂复溶后于+2℃~+8℃可保存7天;4小时内-20℃冻存,可稳定20天,使用时37℃迅速解冻,勿反复冻融。
FIB定值血浆复溶后于+2℃~+8℃可保存8小时。
七.【适用仪器】血凝分析仪。
八.【样本要求】1. 静脉采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枸橼酸酸钠抗凝液(1份抗凝液+9份全血)的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中,轻轻颠倒混匀,3000rpm(或2500g)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液(血浆,黄色)。
2.不宜使用EDTA●Na2、肝素、草酸盐作为抗凝剂。
3.红细胞比容超过55%或小于20%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
抗凝剂体积(ml)=0.00185x血液体积(ml)x(100 - 比容)。
4.样本采集避免溶血及组织液污染。
5.样本保存时间如下:+2℃~+8℃保存,不宜超过8小时。
九.【检验方法】1. 试剂重建与保存每瓶FIB凝血酶加入瓶标标示体积的蒸馏水,轻摇溶解。
凝血四项标准操作程序
![凝血四项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4d32596ccbff121dc36832d.png)
凝血四项标准操作程序(SOP)【】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适用范围】本产品适用于检测凝血因子。
【操作步骤】1、使用1:9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2ML,离心速度为3000转/分,10分钟取用上层血浆。
2、用加珠器在每个样品杯中放一粒钢珠,把样本杯置于预温槽内。
3、进入主菜单,用光标键移动光标,选择“测试”,按键“确认”,进入实验菜单。
4、将试剂放于相应位置,预温孔或室温孔。
5、将标本加入样品杯(PT50ul,APTT50ul,FIB20ul血浆加180ulFIB稀释液再取100ul,TT100ul)按预温槽相应的ABCD键,计时启动。
6、当达到预温时间时,发出嘟嘟声通知操作者,将样品杯从预温槽中移至测试槽中,加入试剂(PT100ul,APTT50ul氯化钙,FIB100ul,TT100ul)进行测试。
7、使用联动加样器时,加试剂的同时,仪器自动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
8、实验完成,记下各结果。
【维护与保养】1,维护和保养方法保持清洁,特别是测试孔内的清洁尤为重要,严禁有异物进入。
防止受潮,腐蚀,远离强电磁场干扰源。
应使用干燥的软布进行仪器表面的清洁,不得使用强酸或强碱消毒剂擦拭仪器表面。
仪器应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不得摇晃与振荡。
避免阳光直晒,远离强热物体。
电源电压:220V,频率:50HZ,如当地电压不稳定,应使用稳压电源。
输入功率:不大于100VA(W),不与大功率电器共线并用。
熔断器的更换:当用户更换熔断器内的保险管时,应先关闭本系统,拔下电源线,并严格按熔断器座旁标记的规格型号进行更换(熔断器规格:2A/250V/20mm)仪器内△标记警告用户:仪器装有加热装置,保持设定的恒温+℃,请不要在通电情况下触及。
加珠器严禁放入搅拌孔内,也不要放入邻近孔内,以免钢珠磁化。
生化室操作规程
![生化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125940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e.png)
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并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将设计的质控规则应用于质控数据,判断每一质控结果是否在控,现多采用Westgard多规则即12s/13s/22s/R4s/41s/10X.
4。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3.3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3.3。1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1)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根据20次质控结果(每天开一瓶,一天测一次),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
(2)以此暂定均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10、对于溶血,脂血标本,发报告时应在备注处说明.
11、对于某些特别异常的结果应及时和临床联系,并向室主任汇报,必要时向科主任记报并逐级作书面记录.
12、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在维修保养记录本和仪器运行记录本上书面记录仪器运行状况.
13、如遇仪器重大故障,当天不能出报告时,应及时上报,以便通知临床;门诊病人应向门诊服务台出具安民告示,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EasyLyte PLUS钾/钠/氯分析仪操作规程
239
46
NYEY-JYK—SOP—SH-46
电冰箱使用、维护保养与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242
47
NYEY—JYK—SOP-SH—47
离心机操作维护规程
244
48
NYEY-JYK-SOP-SH—48
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凝血四项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a0bc28195f312b3069a5bf.png)
第4页,共4页。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APTT)
• 方法原理:用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膜磷脂,为 凝血提供催化表面。用激活剂激活12、11凝血因子。 待检血浆中加入足量的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悬液 和钙离子用来启动内源凝血系统来形成纤维蛋白, 使血浆浊度、粘稠度增加直至凝固。
•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内源凝血系统因子(12、11、10、 9、8、5、2、1)先天性减少、缺乏,纤溶亢进、维生 素K缺乏症、严重肝脏疾病及血中抗凝物质增加;缩短, 见于先天性因子5增多、口服避孕药和血栓形成性疾病。 (APTT是监测肝素治疗剂量的首选指标)
第4页,共4页。
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
• 方法原理:在凝血酶作用下,待检血浆中纤 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使血浆浊度及粘 稠度增加直至凝固。
•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者类肝素 抗凝物质存在、纤维蛋白原产物增多及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缩短, 见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第4页,共4页。
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第4页,共4页。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
• 方法原理:将稀释的血浆加入足时 间的长短与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成反比。
• 方法:冯克劳斯法、光学法和磁珠法及PT衍生法 {PT完成时,全部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纤 维蛋白产生的浊度与纤维蛋白含量成正比,利用浊 度的变化测得纤维蛋白原含量(散射比浊法和透射 比浊法,原理为将测得的浊度变化与校准血浆浊度 的变化比较而得到其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蛋白原测定(FIB)标准操作规程(SOP)
原理:在确定量的血浆样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加温后,加入试剂。
加入
试剂后,采用波长为660nm的光照射样本。
凝血过程(纤维蛋白原转化
为纤维蛋白)中血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
从散射光光强度的测定,可以做出凝血曲线,通过Percentage Detect ion Method方法求得凝血时间。
一、仪器:
(一)型号:Sysmex CA—1500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
(二)分析和计算参数:
1.处理量:约120个测试/小时
2.所需样本量:10μl
3.检验时间:在最长检验时间之内测出结果,典型最长检验时间:10
0秒
4.重复性:CV≤4%
5. 计算参数:纤维蛋白原浓度(Fbg)
二、试剂及配套品:
(一)试剂:
1. 凝血酶试剂(Thrombin Reagent)
(1)商标:德灵(DADE BEHRING)
(2)包装规格:Pack for 10×1ml
(3)代码:B4233 G25 E0533 (961) W
(4)成分:
牛凝血酶冻干粉(lyophilized preparation of bovine thrombin)(近似100 NIH units/ml)
(3)代码:B4234-25
(4)成分:
1)2.84×10²M的巴比妥钠 (sodium barbital)
2)1.25×10¹M 的氯化钠 (sodium chloride)
3) PH 7.35±0.1
3. 清洗液(Cleaning)
2%次氯酸钠溶液(自配)
(二)配套品:
1.标准血浆(Standard Human Plasma)
(1) 商标:德灵(DADE BEHRING)
(2) 代码:No. ORKL
2.校准质控血浆(Ci-Trol®)
(1) 商标:德灵(DADE BEHRING)
(2) 代码:Level 1, B4244-10
Level 2, B4244-20
Level 3, B4244-30
3.质控血浆(Control Plasma)
(1) 商标:太平洋(Pacific Hemostasis)
(2) 代码及规格:Level 1 (Normal), 100595 10×1ml
Level 2 (Abnormal), 100596 10×1ml
Level 3 (Abnormal), 100597 10×1ml
三、操作步骤:
(一)开机:开机前,先打开连机的打印机。
按下机器右边的POWER 按钮。
开机后机器进行自检,当屏幕上边显示“Ready”时可以进行试验。
(二)洗针:在主屏幕上选“Rinse Probe”,然后按下“Execute”
进行洗针。
(三)准备试剂:按照仪器试剂位置程序要求,把每一项的试剂准备好,放在相应的位置。
(注:FIB试剂的配制:在冻干粉试剂瓶中加入
1ml的蒸馏水,放置室温30min。
)
(四)准备标本:将室内质控和离心好的样本放在相应的样本架上
(一个架子可放10个样本),准备好放在进样器上。
(五)准备反应杯:打开仪器上盖装反应杯的盖子,查看反应杯是否
够量,需及时添加。
(六)输入试验项目:按下主菜单上的“Work List”键,在试验项目
键点击Fbg,使Fbg键由“—”变为“O”。
如有需要按屏幕下的“Repe at”键,仪器会自动重复十个样本的检测项目与第一个样本相同。
屏
幕右边的光标移动键,按下“NEXT”表示翻到下一个界面,按“↑”
表示向上移动光标,“←或→”表示下一个界面试验项目。
(七)输入样本号:按下“ID No.Entry”,按顺序输入样本的序号或
病人的病历号。
(八)开始检测: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按下仪器右上角“START”键,仪器开始工作。
(九)查看结果:返回主屏幕,检测的项目如果由“◎”变为“●”
表明此试验已经完成,然后按下“Stored Date”(储存结果)键,屏
幕会换到结果显示界面,检测的结果会自动传输到此画面,如果查看
反应趋势图,按下边第一个菜单“Graph”,查看凝集趋势、吸光度、
结果等。
(十)洗针:当做完一批标本以后,需要洗针,按下“Rinse Probe”,然后按下“Execute”进行洗针。
(十一)关机:回到主屏幕下,在洗完针以后方可关机,切断电源,
关闭打印机。
四、参考范围:FIB :5—11s
Fbg :2—4g/L
五、临床意义:
(一)Fbg减少见于:
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严重肝脏疾病、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DIC、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新生儿及早产儿、某些产科意外、恶
性肿瘤等。
(二)Fbg增高见于:
各种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栓塞病、月经期及妊娠期、糖尿病、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病、手术后、休克、癌肿、骨髓瘤、放射治疗后等。
六、病人准备和标本要求:
(一)采血时,首先应该确认病人姓名,并且将姓名和编号写在真空
采血管的标签处。
(二)尽可能保证每次采血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即病人处于休息
状态,并且在早餐前采血。
(三)凝血实验标本最好不与其它实验一起采集,否则由于标本的分配、分装等而使血液停留在针管的时间延长。
(二)取血时,病人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痉挛,止血带的压
力应尽可能小,取血速度平稳顺利,防止产生气泡。
,。
(三)用定量为3毫升的一次性枸橼酸钠(0.11mol/L)真空采血管采
血至指定刻度,取血完毕立即轻轻颠倒混均混合均匀,不要剧烈震荡,并避免产生气泡。
(四)及时离心,3000转/分离心标本10分钟,以除去血小板。
(五)务必于采血后2小时内测定完毕,如不能完成试验,冷冻贮存少
量血浆(0.5—1ml)(最好在-70℃,或者当贮存时间较短时,可以置
于-20℃条件下),在实验前将血浆于37℃下快速融化。
血浆用塑料管存放,并用塑料吸管移取标本。
七、操作注意事项:
(一)许多的实验误差都来源于技术的错误。
在实验技术、试剂、温度及PH值上很小的变化都会导致试验结果明显的变化。
孵育时间与温度是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时应严格控制的参数。
血浆绝不能在37°C下放置10min。
(二)实验前应检查血浆是否有溶血、黄疸、脂血或出现凝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