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及其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孔隙超声反射法和穿透法检测对比分析

复合材料孔隙超声反射法和穿透法检测对比分析
2020年 第40卷 第2期第89-99页
航空材料学报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
2020, Vol. 40 No.2 pp.89 - 99
复合材料孔隙超声反射法和穿透法检测对比分析
史俊伟,刘松平,荀国立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与评估研究室,北京101300)
孔隙类型缺陷是复合材料结构中主要的缺陷 类型之一,在尺寸量级、弥散性分布及微观形貌等 特征与分层、富脂、夹杂、气孔等常规的宏观缺陷 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孔隙缺陷呈现出两个主要 的特点叫一是其尺寸量级在10~100 pm,远远小于
收稿日期:2019-04-03;修订日期:2019-06-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1409);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60727001) 通讯作者:史俊伟(1985—),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复合 材料及焊接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联系地址:北京市顺 义区时骏南街 1 号(101300), E-mail: aaron sjw@o
复合材料结构在制造过程中会受材料体系、成 型工艺、结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会产生不 同类型的工艺缺陷;同时在服役过程中,使用环境、 应力集中和疲劳载荷等均会引起复合材料结构损 伤,甚至给航空器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可以说,复 合材料结构内部缺陷是影响其整体性能和使用寿 命的重要因素,建立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是促进复 合材料结构应用发展的关键技术卜役
焦换能器对R区结构进行孔隙率检测,均指出基于 平板建立的检测模型应用于变厚度或曲面结构的 孔隙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修正。李树健等网采用超
声相控阵C扫描方式获取图像,并通过灰度化和二 值化处理进行孔隙缺陷的定量表征。何方成等问
采用超声C-扫描成像技术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孔隙 率进行超声表征,探索了_种评定树脂基复合材料 孔隙率的方法。马雯等问、陆铭慧等⑺分别以热压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结构超声无损检测及评价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结构超声无损检测及评价

第34卷第19期中国机械工程V o l .34㊀N o .192023年10月C H I N A M E C HA N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p p.2327G2332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结构超声无损检测及评价杨㊀亮㊀蔡桂喜㊀刘㊀芳㊀李建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110016摘要:为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结构的无损检测与评价,基于超声波脉冲反射法原理,研制了便携式超声螺旋C 扫描检测仪器,建立了制孔结构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人工试样和在役孔进行超声波检测试验,基于静矩原理确定了不规则超声C 扫描图像形心,提取了图像中过形心的最长轴线,计算了最长轴线与孔的公称直径比值(R L N )以评价制孔质量.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大幅提高检测速度;分层缺陷测量值与实际值相当;检测结果与在役孔的实际形貌具有一致性;R L N 因子可准确评价多种形式的分层缺陷.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结构;超声检测;螺旋扫查;评价因子模型中图分类号:T B553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 132X.2023.19.00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U l t r a s o n i c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T e s t i n g an dE v a l u a t i o no fC F R P H o l e Gm a k i n g St r u c t u r e s Y A N GL i a n g ㊀C A IG u i x i ㊀L I U F a n g㊀L I J i a n k u i I n s t i t u t e o fM e t a lR e s e a r c h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S h e n y a n g,110016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r e a l i z e t h e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 t e s t i n g a n d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h eh o l e Gm a k i n g st r u c Gt u r e o fC F R P ,a p o r t a b l eu l t r a s o n i cC Gs c a nt e s t e rw a sd e v e l o p e db a s e do nt h e p r i n c i pl eo fu l t r a s o n i c p u l s e r e f l e c t i o nm e t h o d ,as p i r a l s c a n n i n g m e t h o dw a s p r o po s e d ,a n da 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 f o r t h e q u a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h eh o l e Gm a k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s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p e r f o r m i n g u l t r o s o n i c i n s pe c t i o n t e s t so n a r t if i c i a l s p e c i m e n s a n d i n Gs e r v i c e p o r e s ,b a s e d o n t h e s t a t i c d i s t a n c e p r i n c i pl e ,t h e c e n t r o i d o f t h e i r r e g u l a r u l t r a s o n i cC Gs c a n i m a g ew a s d e t e r m i n e d .T h e l o n ge s t a x i s of t h e c e n t r o i dw a s e x t r a c t e d ,a n d t h e r a t i oo f t h e l o n ge s t a x i s t o t h en o m i n a l d i a m e t e r of t h e h o l e (R L N )w a s c a l c u l a t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t h eh o l e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m e t h o dm a yg r e a t l y i m p r o v e th ed e t e c ti o ns pe e d .T h em e a s u r e dv a l u e s of s t r a t i f i e dd e f e c t a r ee q u i v a l e n t t o t h ea c t u a l o n e s .T h e r e s u l t sa r ec o n s i s t e n t w i t h t h ea c t u a lm o r p h o l og i e so f i n Gs e r v i c e p o r e s .Th e R L Nf a c t o r m a y a c c u r a t e l y e v a l u a t ev a ri o u s t y pe s of 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d e f e c t s .K e y w o r d s :c a r b o n f i 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p l a s t i c s (C F R P );h o l e Gm a k i ng s t r u c t u r e ;u l t r a s o n i c d e t e c t i o n ;s pi r a l s c a n ;e v a l u a t i o n f a c t o rm o d e l 收稿日期:202212230㊀引言复合材料结构部件间以铆钉和螺栓等机械连接为主,所以制孔是复合材料结构部件最终组装前必不可少的工序.碳纤维复合材料(c a r b o n f i Gb e r r e i n f o rc ed p l a s t i c s ,C F R P )具有层间强度低㊁非均质且各向异性等特点,在进行钻㊁锪加工时会出现分层㊁撕裂和毛刺等缺陷,影响结构件的装配质量㊁刚度和承载性能,在飞机装配中,由于孔的分层导致的零件报废量占报废总量的60%[1G2].因此,对复合材料制孔结构分层缺陷进行无损检测与评价,对保障结构部件的服役安全性至关重要.为实现C F R P 制孔结构的无损检测与评价,目前国内外对此已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检测方法有X 射线㊁工业C T 和超声等.X 射线和工业C T 通过分析射线的衰减强度得到C F R P 内部的分层情况,主要用来研究缺陷形成机理和重建缺陷形貌.D U R A O 等[3]通过对比不同直径转头㊁不同转速下的孔结构X 射线图谱,研究了分层缺陷形成机理,结合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优化了制孔工艺;K O U R R A 等[4]通过工业C T 技术分析了C F R P 层间分层缺陷的圆度与分布,反演了内壁缺陷的三维几何模型,结果表明,工业C T 技术可以有效评估缺陷大小及位置,但设备昂贵,有辐射危害,难以实现工程化应用.还有很多研究者尝试采用超声C 扫描(折返式扫查)的方式检测孔周围的缺陷.T S A O 等[5]用5MH z 探头结合J S R GD P R 002超声脉冲收发器对不同工艺下的制孔结构进行了常规C 扫描,7232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建立了分层面积与工艺参数的对应关系.魏莹莹等[6]采用75MH z 高频超声对铺层厚度为0.2mm 的制孔结构进行了检测,认为分层缺陷的形成通常是一种发生在多层材料上的三维结构缺陷,并提出了一种三维体积分层因子的分层评价方法,但工程中C F R P 结构部件的制孔结构数量大且分布范围广,该方法难以满足在役检测的需求.综上分析,当前迫切需要一种可靠且高效的无损检测手段实现对C F R P 在役孔的检测与评价.本研究即针对C F R P 孔的结构特点,采用螺旋式扫查取代传统折返式扫查,建立了不规则缺陷的最长轴线与孔的公称孔径比值(r a t i oo f t h el o n g e s t a x i s t o t h e n o m i n a l a pe r t u r e of t h e h o l e ,R L N )评价因子模型,然后将算法集成于所研制的便携式仪器软件中,以实现对多种形式分层缺陷的检测与评价.1㊀检测原理与仪器组成常规超声波C 扫描检测扫查方式为折返式,如图1所示,分为扫查轴和步进轴[7].在扫查过程中需要对步进轴电机进行频繁的启停控制,既造成机械冲击又严重影响检测速度.图1㊀折返扫查与螺旋扫查对比F i g .1㊀C o m pa r i s o nb e t w e e n r e t r ac t a b l e s c a na nd s pi r a l s c a n 本文提出的快速螺旋扫查技术在相同扫查分辨力的前提下无需频繁启停步进轴电机,既可以减小机械冲击,又可大幅提高检测速度.以步进轴的步进精度为0.5mm 为例,若步进长度为100mm ,则每次检测就可以节省200s 时间,当步进精度更小㊁步进长度更大时,将节省更多时间.如图2所示,检测时,首先将内置5MH z 点聚焦探头的水套置于待检区域,探头焦点聚焦于工件表面,该探头既作为发射探头又作为接收探头.探头发射的超声波经过水和透声介质后在被检工件中沿直线传播.开启按键后,旋转检测机构连动探头进行螺旋扫查,C P U 实时处理超声波检测数据.当探头位于孔周围时,若孔周围无缺陷,则超声波传播至底面处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回波(底波),直至被探头接收,如图2中①所示;若孔周围存在点状小缺陷,则超声波传播至缺陷处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的超声波被探头接收,形成缺陷回波,折射的超声波继续向前传播,直至遇到被检工件的底面,形成底波,如图2中②所示;当探头位于孔上方时,超声波传播至透声介质底部处发生反射,形成界面波被探头接收,如图2中③所示.若孔周围存在大分层缺陷,则超声波传播至缺陷处会发生反射,传播路径被阻隔,不会形成底波,如图2中④所示[8].图2㊀超声检测原理图F i g .2㊀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 r a mo f u l t r a s o n i c t e s t i n g如图3a 所示,超声波螺旋C 扫描检测仪器包括便携式主机和旋转检测机构两部分.便携检测主机由数据采集卡㊁脉冲收发器㊁控制器及驱动器组成,数据采集卡负责采集超声波信号,脉冲收发器负责触发探头并对超声波回波信号进行放大以易于数据采集,控制器及驱动器控制步进电机完成规定圈数扫查并调理编码器触发信号.如图3b 所示,高精度旋转检测装置主要由步进电机㊁传动减速机构㊁编码器㊁启动按键㊁水密封及耦合㊁探头组成.软件控制电机运行参数,经过机械传动模块驱动检测探头在既定平面内沿渐进螺旋线运动.检测探头激励出的超声波经水耦合传播到被检工件内,获取检测区域质量信息,通过接口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分析与成像.编码器和精密径向步进扫查机构相匹配,探头扫查精度可达到0.065mm .最大扫查范围可达ϕ28mm ,足以覆盖常规C F R P 孔及其周边可疑区域.2㊀评价方法通过超声检测方式获取分层缺陷C 扫描成像是定量评价的原始依据,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8232 中国机械工程第34卷第19期2023年10月上半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a)设计基本组成(b)设备设计图及工作原理图3㊀设备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F i g.3㊀B a s i c 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w o r k i n gp r i n c i p l eo f e q u i p m e n t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评价因子,以对分层缺陷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9].当前主要以一维直径分层因子和二维面积评价因子为主.C H E N[10]提出采用最大分层直径与孔的公称直径的比值作为分层缺陷的评价因子F d,即F d=D m a x D0(1)式中,D m a x为最大分层直径;D0为孔的公称直径.F d评价因子测量简单,是目前较常用的评价制孔结构分层程度的方法.但当最大分层直径相近,分层面积差异较大时,该方法并不适用.如图4所示,图4a㊁图4b中的最大分层直径(D m a x1㊁D m a x2)相等,F d相同,图4a在单方向发生严重的分层剥离,但图4a的分层面积比图4b的分层面积小很多,分层程度明显小于图4b的分层程度.㊀㊀(a)单方向分层损伤㊀㊀(b)多方向均匀损伤图4㊀F d相等时不适宜情况F i g.4㊀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s i t u a t i o nw h e n F d i s e q u a lF A R A Z等[11]在考虑分层面积的影响后,提出以真实分层面积与孔的公称面积的比值作为分层评价的标准F a,其表达式为F a=A d An o m(2)式中,A d为实际分层面积;A n o m为孔的公称面积.F a与F d相比可更好地评估分层的程度,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该方法没有考虑分层向某一方向拓展严重的情况.如图5a和图5b所示,分层面积A d1与A d2相等,评估因子F a相等,但图5a分层缺陷在各个方向的拓展程度相近,而图5b 中分层缺陷沿左下方拓展严重,故图5b中孔周围实际分层更为严重.㊀(a)多方向均匀分布㊀㊀㊀(b)分层扩展不均匀图5㊀F a相等时不适宜情况F i g.5㊀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s i t u a t i o nw h e n F a i s e q u a l在二维面积评价因子模型基础上,考虑不规则分层缺陷向某方向拓展较大的情况,基于静矩原理,建立R L N评价因子数学模型,用以评价C F R P孔分层程度.具体实现过程为:通过二重积分算法确定缺陷与孔构成的不规则面积形心,计算不规则面积内通过该形心的最长轴线,最后得出最长轴线与孔的公称直径比值(R L N).形心确定方法如图6所示.图6㊀不规则面积形心提取模型F i g.6㊀I r r e g u l a r a r e a c e n t r o i d e x t r a c t i o nm o d e l假设图5b中不规则区域是一平面薄片,处于O x y平面中的面积为σ,质量为M,质量密度为ρ(x,y),则质量M为M=∬Dρ(x,y)dσ(3)其质心坐标(x-,y-)为x-=1M∬D xρ(x,y)dσ(4)y-=1M∬D yρ(x,y)dσ(5) 9232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结构超声无损检测及评价 杨㊀亮㊀蔡桂喜㊀刘㊀芳等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当ρ(x ,y )为常数时,即不规则区域为均匀分布时,M =ρσ,质心坐标(x -,y -)即为不规则平面区域D 的形心坐标,则推导出不规则二维图像形心坐标如下:x -=1σ∬Dx dσ(6)y -=1σ∬Dy dσ(7)不规则区域中任意通过该形心的直线将该图像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从图6中可以看出形心位置明显与孔圆心位置不一致,这是由于分层缺陷向各方向拓展程度不同造成的,当分层缺陷向各方向拓展程度相同时,形心与孔圆心位置应重合.故可通过最长轴线与孔的公称孔径比值大小表征分层缺陷向某方向拓展程度,其表达式为F R L N=D l o n gD 0(8)式中,D l o n g 为不规则面积最长轴线.仪器的上位机软件计算流程如图7所示.图7㊀软件计算流程图F i g.7㊀S o f t w a r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f l o wc h a r t 将图4和图5中单方向分层损伤㊁多方向均匀损伤和分层扩展不均匀三种情况按图7中流程计算以R L N 进行评价,结果如图8所示.由图8可以看出,三种制孔结构中实际分层严重程度从大到小为图8c ㊁图8b ㊁图8a .F d 因子评价结果为F d (c )>F d (b )=F d (a )(F d (c)表示图8c 所示的分层扩展不均匀情况下的F d 因子评价结果,其余符号类此表达);F a 因子评价结果为F a (c)=F a (b )>F a (a );若按R L N 因子进行评价,D l o n g3>D l o n g 2>D l o n g 1,结果为F R L N (c )>F R L N (b )>F R L N (a ),与实际情况一致.故通过R L N 因子评价分层程度时,既能够涵盖单方向分层损伤和多方向均匀损伤的情况,又可避免由于分层扩展不均匀性导致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问题,具有工程意义.(a )单方向分层损伤㊀(b )多方向均匀损伤㊀(c)分层扩展不均匀图8㊀不同损伤情况下各评价因子对比F i g .8㊀C o m pa r i s o no f e v a l u a t i o n f a c t o r s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d a m a ge s i t u a t i o n s 3㊀实验结果与分析人工试样为层压板结构,板厚为7.8mm ,孔的公称直径为5.2mm .试样共有4个孔,含有1个完好孔,以及3个缺陷孔,缺陷为ϕ1.5mm 平底孔,长度为4mm .分别位于试样厚度方向等间隔三处,模拟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宽度为1.5mm ㊁长度为4mm 的分层缺陷,如图9所示.图9㊀人工试块F i g.9㊀M a n u a l t e s t b l o c k 使用研制的便携式仪器对人工试样中的孔进行检测,扫查的圆形区域直径为18mm ,成像闸门设置在底波区域,检测结果如图10所示.从图10和图11中C 扫描和D 扫描成像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深度位置的分层缺陷均可检出.孔周围无缺陷时,C 扫描成像结果中,红色区域为扫查区域成像,蓝色区域为孔成像;D 扫描成像结果中,深度方向无缺陷波形.当存在分层缺陷时,C 扫描成像结果中,超声波经过缺陷折射后继续向下传播,形成较弱的底波,故当闸门位于底波位置时,孔周围缺陷的C 扫描成像的色阶介于蓝色和红色之间.上中下三部位的缺陷成像位置不同是因为每次放置的旋转检测机构相对位置不同,不影响检测与评价.D 扫描成像结果中,显示了三个不同深度下的分层缺陷.上中下分层缺陷中R L N 评价因子及分层宽度误差如表1所示.0332 中国机械工程第34卷第19期2023年10月上半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a )完好孔㊀㊀㊀㊀㊀㊀(b)存在上层缺陷孔㊀(c )存在中层缺陷孔㊀㊀㊀(d)存在下层缺陷孔图10㊀人工试块中制孔结构C 扫描成像F i g .10㊀C Gs c a n i m a g i n g o f t h e h o l em a k i n g st r u c t u r e i n t h e a r t i f i c i a l t e s t b l o ck㊀㊀(a )完好孔㊀㊀㊀㊀㊀㊀(b)存在上层缺陷孔㊀(c )存在中层缺陷孔㊀㊀㊀㊀(d)存在下层缺陷孔图11㊀人工试块中制孔结构检测D 扫描成像F i g .11㊀D s c a n i m a g i n g o f t h e h o l em a k i n gs t r u c t u r e i n t h e a r t i f i c i a l t e s t b l o c k由表1可以看出,与分层缺陷尺寸相比,所检出分层宽度误差最大为0.13mm ,分层长度误差最大为0.19mm ,R L N 值相近.当前扫查范围下,当孔位于扫查中心时,可测量的最大分层长度为6.4mm ,能够覆盖分层缺陷长度.为进一步验证检测及评价方法,对与人工试块制造工艺相同的C F R P 构件中两个在役孔(1号和2号)进行了检测,公称孔径同为5.2m m ,检测结果如图12所示.针对1号和2号在役制孔结构进行C 扫描成像分析,可看出1号制孔明显出现大面积分层表1㊀上中下分层缺陷检测结果T a b .1㊀U p p e r ,m i d d l e a n d l o w e r l a ye r d ef e c t d e t e c t i o n r e s u l t制孔结构分层宽度(mm )分层长度(mm )最长轴线(mm )分层宽度误差(mm )分层长度误差(mm )R L N 值F R L N 上层缺陷1.624.1511.230.120.152.16中层缺陷1.634.1911.440.130.192.20下层缺陷1.603.9211.020.100.082.12㊀㊀(a )1号孔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 )2号孔图12㊀在役构件中制孔结构检测结果F i g .12㊀T e s t i n g r e s u l t s o f d r i l l i n gs t r u c t u r e i n i n Gs e r v i c e c o m po n e n t s 缺陷,其长轴为11.90mm ,R L N 值为2.29;2号制孔出现单方向分层剥离缺陷,其长轴为6.05m m ,R L N 值为1.16.1号和2号在役制孔结构F d ㊁F a 和R L N 评价因子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表2㊀三种评价因子计算结果T a b .2㊀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t h r e e e v a l u a t i o n f a c t o r s在役制孔F dF aF R L N1号1.722.112.292号1.120.031.16㊀㊀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1号在役孔周围明显出现大面积分层㊁缺陷较严重时,F d 值偏小;当2号在役孔周围单方向分层剥离缺陷较严重时,F a 值偏小,不符合实际严重程度.而R L N 因子评价分层程度时,能够涵盖单方向分层损伤和多方向均匀损伤时的极限情况.1号孔和2号孔服役中的实际形貌如图13所示,可看出1号孔作为结构件的连接孔,其表面已经出现明显的大面积分层;2号孔近表面也出现了单方向微弱劈裂分层,两孔实际形貌与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更进一步说明该检测仪器与评价方法对C F R P 制孔结构的良好适用性,故可以通过比较R L N 值的大小评价分层缺陷的严重程度,该方法适用性强,可靠性高.若在评价因子值与孔性能之间建立评价关系,需要根据标准G B /T30968.3 201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受载孔性能试验方法第3部分:开孔拉伸强度试验方法»做大量的有损试验,将获取的有损试验数据(不同分层缺陷大小对孔性能的影响)与无1332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结构超声无损检测及评价杨㊀亮㊀蔡桂喜㊀刘㊀芳等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损检测数据(如R L N 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和分析,这也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㊀㊀㊀(a )1号孔㊀㊀㊀㊀㊀㊀㊀(b )2号孔图13㊀在役构件中制孔结构实际形貌F i g .13㊀A c t u a lm o r p h o l o g y o f h o l em a k i n g st r u c t u r e i n a c t i v e c o m po n e n t s 4㊀结论(1)本文提出了超声螺旋C 扫描检测方法,与折返式扫查相比,本文方法在相同扫查分辨力的前提下,既可以避免由于频繁电机启停带来机械冲击,又可以大幅提高检测速度.(2)研制的便携式超声波检测仪器能更加直观和准确地反映分层缺陷的大小㊁位置以及分布状况,以进行缺陷的定量和定位,可满足在役检测需求.(3)基于静矩原理,通过二重积分算法提取不规则缺陷形心,建立了不规则缺陷最长轴线与孔的公称孔径比值(R L N )评价孔质量的数学模型,可对多种类型分层缺陷进行有效评价.参考文献:[1]㊀付鹏强,蒋银红,王义文,等.C F R P 制孔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航空材料学报,2019,39(6):32G45.F UP e n g q i a n g ,J I A N GY i n h o n g ,WA N GY i w e n ,e t a l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o f C F R P H o l e M a k i n g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J ].J o u r n a l o fA e r o n a u t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 ,2019,39(6):32G45[2]㊀S V I N T H C N ,WA L L A C E S ,S T E P H E N S O N DB ,e t a l .C o r r e c t i o n t o :I d e n t i f y i n g Ab n o r m a lC F R P H o l e s U s i n g B o t h U n s u p e r v i s e d a n d S u pe r v i s e d L e a r n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o n I n Gpr o c e s sF o r c e ,C u r r e n t ,a n dV i b r a t i o nS i g n a l s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 P r e c i s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2022,23:609G625.[3]㊀D U R A O L M P ,T A V A R E SJ M R S ,A L B U GQ U E R Q U E lV H CD ,e t a l .D a m a geE v a l u a t i o no f D r i l l e dC a r b o n /E p o x y La m i n a t e s B a s e d o nA r e aA s Gs e s s m e n tM e t h o d s [J ].C o m p o s i t eS t r u c t u r e s ,2013,96(4):576G583.[4]㊀K O U R R A N ,WA R N E T TJM ,A T T R I D G EA ,e ta l .M e t r o l o g i c a lS t u d y o fC F R P D r i l l e d H o l e sw i t h X Gr a y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o f A d v a n c e d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015,78(9/12):2025G2035.[5]㊀T S A O C C ,HO C H E N G H.C o m pu t e r i z e dT o m o Gg r a p h y a n d C Gs c a nf o r M e a s u r i n g D e l a m i n a t i o ni n t h eD r i l l i n g o fC o m p o s i t e M a t e r i a l s U s i n g V a r i o u s D r i l l s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 M a c h i n e T o o l sa n d M a n u f a c t u r e ,2005,45(11):1282G1287.[6]㊀魏莹莹,安庆龙,蔡晓江,等.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扫描分层检测及评价方法[J ].航空学报,2016,37(11):3512G3519.W E IY i n g y i n g ,A N Q i n g l o n g ,C A I X i a o j i a n g,e t a l .D e t e c t i o n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o fL a ye r e d C a r b o n F i b e r C o m p o s i t e sb y U l t r a s o n i cS c a n n i n g [J ].A c t aA e r o Gn a u t i c a e tA s t r o n a u t i c aS i n i c a ,2016,37(11):3512G3519.[7]㊀方周倩,苗沛源,金肖克,等.碳纤维复合材料孔洞损伤超声波C 扫描无损检测[J ].纺织学报,2022,43(10):71G76.F A N GZ h o u q i a n ,M I A O P e i y u a n ,J I N X i a o k e ,e t a l .C a r b o nF i b e rC o m p o s i t e M a t e r i a lH o l eD a m a g e U l t r a s o n i c C S c a n 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 D e t e c t i o n [J ].J o u r n a l o fT e x t i l e ,L a n c e t ,2022(10):71G76.[8]㊀李刚卿,周庆祥,张晓丹,等.C F R P 层压板的超声检测[J ].无损检测,2021,43(12):32G36.L I G a n g q i n g ,Z HO U Q i n g x i a n g ,Z HA N G X i a o Gd a n ,e ta l .U l t r a s o n i cT e s t i n g o fC F R P L a m i n a t e s [J ].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T e s t i n g,201,43(12):32G36.[9]㊀朱萍玉,李永敬,孙孝鹏,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孔分层缺陷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测试,2018,44(1):1G8.Z HU P i n g y u ,L IY o n g j i n g ,S U N X i a o p e n g ,e t a l .R e s e a r c hP r o gr e s s o fD e l a m i n a t i o nD e f e c tD e t e c t i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F i 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m p o s i t e s [J ].C h i n aJ o u r n a l o fT e s t i n g an d T e s Gt i n g,2018,44(1):1G8.[10]㊀C H E N W C .S o m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 I n v e s t i ga t i o n s i n t h e D r i l l i n g o f C a rb o n F i b e r Gr e i n f o rc ed P l a s t i c (C F R P )C o m po s i t e L a m i n a t e s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M a c h i n eT o o l s&M a n u f a c t u r e ,1997,37(8):1097G1108.[11]㊀F A R A Z A ,B I E R MA N N D ,W E I N E R T K.C u t Gt i n g E d g e r o u n d i n g :a n I n n o v a t i v eT o o lW e a rC r i t e Gr i o ni n D r i l l i n g C F R P C o m po s i t e L a m i n a t e s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o f M a c h i n eT o o l s &M a n u Gf a c t u r e ,2009,49(15):1185G1196.(编辑㊀王艳丽)作者简介:杨㊀亮,男,1992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E Gm a i l :l y a n g @i m r .a c .c n .蔡桂喜(通信作者),男,1965年生,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无损检测与评价.发表论文30余篇.E Gm a i l :gx c a i @i m r .a c .c n .2332 中国机械工程第34卷第19期2023年10月上半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组分含量和孔隙含量的测定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组分含量和孔隙含量的测定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组分含量和孔隙含量的测定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组分含量和孔隙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了碳纤维质量含量、玻璃纤维质量含量、碳纤维体积含量、玻璃纤维体积含量、树脂含量以及孔隙含量等参数。

这些测定原理、试样、试验仪器与试剂、试验步骤、计算、试验结果及试验报告等都有详细的标准进行规定。

具体来说,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可以参考GB/T 3365-2008这一标准。

此外,《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组分含量和孔隙含量的测定》这一标准也在制定中,预计将填补国内碳纤维、玻璃纤维混编复合材料组分含量检测领域的空白。

考虑孔隙形貌的CFRP复合材料超声散射机理及孔隙率检测方法研究

考虑孔隙形貌的CFRP复合材料超声散射机理及孔隙率检测方法研究

考虑孔隙形貌的CFRP复合材料超声散射机理及孔隙率检测方法研究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s,CFRP)凭借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制备工艺决定了 CFRP复合材料内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孔隙,当单位体积内的孔隙含量,即孔隙率超过一定值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均会受到影响,准确可靠的复合材料孔隙率无损检测技术对于复合材料构件的性能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衰减法是最常用的CFRP孔隙率无损检测方法,其依据是建立超声衰减系数α与孔隙率P之间的联系,而对复合材料中孔隙导致的超声散射衰减机理的研究是该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关键。

已有文献中针对含孔隙复合材料衰减机理的研究通常基于以下假设:①CFRP复合材料基体为各向同性均匀介质;②孔隙形状规则,孔隙尺寸唯一或满足某分布函数,孔隙均匀分布;③不同孔隙的超声散射波之间无相互作用,孔隙散射遵从单一的瑞利散射机制。

由于经典研究工作中对于复合材料基体介质和孔隙的假设趋于理想化,所建立的孔隙衰减数学模型过于简单,导致孔隙率与超声衰减系数的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揭示CFRP复合材料的超声散射衰减机理,提高孔隙率超声检测的准确性,本文根据复合材料的实际属性,以及孔隙尺寸跨度大、形状不规则、分布随机等复杂形貌特征,借鉴随机孔隙模型建模思想,首先建立了真实形貌孔隙模型(Real Morphology Void Model,RMVM)。

该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描述复合材料基体属性及孔隙尺寸、形状、分布等复杂、随机形貌,与以往的确定性模型相比,具有实质性的突破,为超声散射衰减机理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模型基础。

随后,借助仿真方法研究了孔隙率、孔隙形貌对超声波传播行为的影响,确认了由于孔隙形貌复杂多变导致的α与P之间存在的非唯一对应关系。

同时,将孔隙尺寸多样性、多孔隙超声散射的相互作用等因素考虑在内,定量分析了不同孔隙尺寸范围以及多孔隙条件下α值的变化规律,提出了 CFRP复合材料中存在瑞利散射和随机散射两种散射衰减机制的观点,并解释了不同尺寸孔隙的散射波相互作用对超声衰减的贡献。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组分含量和孔隙含量的测定-最新国标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组分含量和孔隙含量的测定-最新国标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组分含量和孔隙含量的测定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测定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中碳纤维含量、玻璃纤维含量、树脂含量和孔隙含量的原理、试样、试验仪器与试剂、试验步骤、计算、试验结果及试验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在一定条件下基体树脂能被硫酸完全消化分解而又不过分腐蚀纤维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3855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 9914.2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GB/T 29761碳纤维浸润剂含量的测定GB/T 30019碳纤维密度的测定GB/T 40724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术语GB/T 41063玻璃纤维密度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GB∕T 407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原理已知质量的试样,基体部分被热硫酸介质消化,热硫酸溶解基体后,含有增强材料的残余物经过滤、清洗、干燥、冷却和称量,再在一定温度下灼烧、冷却、再称量。

试样溶解损失部分为基体树脂,灼烧损失部分为碳纤维,灼烧后剩余部分为玻璃纤维,由此可计算出纤维增强塑料各组分质量含量。

根据纤维增强塑料、碳纤维、玻璃纤维和树脂浇铸体的密度,分别计算出纤维增强塑料各组分的体积含量及孔隙含量。

若纤维增强材料质量在消化过程中有变化,则需要进行校正。

5 试样试样质量试样质量约2g~4g。

试样数量每组试样至少3个。

试样制备5.3.1 试样的取位区,应距板材边缘(已切除工艺毛边)20mm以上,在整个样品有代表性部位或按技术要求选取。

5.3.2 试样质量按照5.1的规定,试样保持原板材厚度且试样长度或宽度其中一个方向的尺寸不小于5mm。

复合材料孔隙率的超声检测方法探讨

复合材料孔隙率的超声检测方法探讨

复合材料孔隙率的超声检测方法探讨姓名:学号:摘要: 简单介绍了复合材料中孔隙的形成原因, 叙述了孔隙率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综述了孔隙率测量的超声无损检测方法现状, 说明了目前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和优缺点, 并对将来孔隙率的检测方法作了展望。

关键词: 孔隙率; 复合材料; 超声检测孔隙是复合材料最常见的微小缺陷。

孔隙的出现会降低材料的性能, 如层间剪切强度, 纵向和横向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抗疲劳性以及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等。

即使孔隙含量很小, 也会对材料的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1- 4], 因此孔隙率的检测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保证非常重要。

目前比较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是超声波检测, 国内外已对此种检测方法做了不少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孔隙的形成及对材料的影响由于复合材料比较复杂的加工工艺, 完全没有孔隙的复合材料是没有的。

一般来说, 空隙的形成有两种原因[5]: 一是制作过程中树脂未完全浸润或叠层间空气未完全排除, 造成空气存留在其中, 这种原因形成的孔隙一般数量较多, 形状是扁圆形或拉长形; 二是由于工艺过程中产生挥发性物质, 这时形成的孔隙一般呈圆形, 孔隙数量较少, 孔隙的尺寸一般较小, 直径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

评定孔隙对材料影响程度大小的定量指标是孔隙率, 有面积孔隙率和体积孔隙率两种定义。

面积孔隙率是单位面积所含孔隙的面积的百分比, 体积孔隙率是单位体积所含孔隙的体积百分比。

具体根据实际检测技术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指标描述。

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对孔隙十分敏感。

ALmei2da[6]等人用实验证明, 即使孔隙的存在对材料的静态强度只有中等程度的影响, 它却可以使疲劳寿命显著下降。

研究指出, 孔隙率在0% ~ 5% , 每增加1%, 其层间剪切强度平均下降7% 左右, 其他性能如弯曲强度以10% 左右的比例下降, 弯曲模量则以5% 左右的比例下降。

不过孔隙的存在并不是对材料都具有有害的影响。

CFRP孔隙率超声无损检测研究与系统实现的论文

CFRP孔隙率超声无损检测研究与系统实现的论文

CFRP孔隙率超声无损检测研究与系统实现的论文CFRP孔隙率超声无损检测研究与系统实现的论文摘要: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等优良性能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在CFRP的制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孔隙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对于CFRP中的孔隙率进行无损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研究了基于超声波技术的CFRP孔隙率无损检测方法,并设计了一套系统实现了该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CFRP中的孔隙缺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CFRP;孔隙率;超声波;无损检测;系统实现Abstract: CFRP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is a kind of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light weight, high strength, high stiffness, etc.,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viation, aerospace, automobile and other fields. However,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FRP, porosity defects often occur, which will affect th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the material. Therefor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the porosity rate in CFRP is crucia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of CFRP porosity rate based on ultrasonic technology, and designs a system to implement this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detect the porosity defects in CFRP, and has high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Keywords: CFRP; porosity rate;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

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测定ppt课件

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测定ppt课件

.
20
THE END!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9
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 缺陷可以分为宏观缺陷和微观缺陷 两大类。就微观孔隙缺陷而言,其 显著的特点是缺陷细微,甚至小到 微米级,分布在树脂或树脂基纤维 界面之间,呈明显体积分布。不仅 宏观缺陷的存在影响复合材料的性 能,微观缺陷的存在也会直接影响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可靠性。
如孔隙,对于动态的力学性能来说
18
③显微照相法
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对孔隙率做 定量分析的方法。使用前先在所 测试件上选取几个截面,并进行 抛光处理,然后放在配有一定数 量方格参考物的显微镜下观察试 件的抛光截面,最后对落在方格 交叉点上的孔隙进行计数。如图 所示,得到面积孔隙率公式:
.
19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看出孔隙的种类、形状、大小 及分布。是目前孔隙率检测方法中精度最高的,但 由于其检测的是局部截面的孔隙率,只能按统计方 法来求出试件整体的孔隙率,因此要获得高的精确 度,必须对大量截面进行检测。因此其精度只比其 它方法相对来说略高一些。
等,现就其中几个比较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
14
①密度测量法
.
15
.
16
由公式可知,该法得到的孔隙率是所测材料的 体积孔隙率,此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树脂浇铸体 必须没有气泡,并且测定浇铸体密度时固化温 度、时间、压力等参数应与复合材料一致。
这种方法测得的孔隙率数值的精确度较低,一 般为 ±0.5%,这限制了低孔隙率情况下的应用。 该法相对来说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不需要太 复杂仪器,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缺点是无法得 知孔隙尺寸、形状和分布,且一般精度不是很 高,可以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

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

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碳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新型复合材料,其优异的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是衡量该材料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的试验方法。

一、孔隙含量试验方法1.原理孔隙含量试验基于气体渗透原理,通过测量气体在样品中的渗透速率来计算孔隙含量。

2.仪器设备(1)气体渗透仪(2)样品模具(3)气体源(4)压力计3.试验步骤(1)制备样品:将碳纤维增强塑料样品切成规定尺寸,放入样品模具中。

(2)连接气体渗透仪:将样品模具与气体渗透仪连接,确保无漏气现象。

(3)通气:打开气体源,使气体以一定压力作用于样品。

(4)测量:记录气体渗透仪的压力变化,计算孔隙含量。

4.结果处理根据气体渗透原理,计算孔隙含量公式如下:孔隙含量(%)=(气体渗透速率/样品厚度)/(气体压力×样品面积)×100%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1.原理纤维体积含量试验采用图像分析法和显微镜测量法,通过观察样品截面的纤维分布情况,计算纤维体积含量。

2.仪器设备(1)显微镜(2)图像分析软件(3)样品制备工具3.试验步骤(1)制备样品:将碳纤维增强塑料样品切成规定尺寸,并磨制截面。

(2)显微镜观察:将样品截面置于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观察纤维分布情况。

(3)图像采集:使用图像分析软件采集显微镜下的图像。

(4)分析计算: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纤维面积,计算纤维体积含量。

4.结果处理纤维体积含量(%)=(纤维面积/样品截面面积)×100%三、结论通过以上试验方法,可以准确测量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为优化材料性能提供依据。

浅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

浅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

浅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摘要: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交通运输、宇航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保证复合材料的安全应用,复合材料的检测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本文主要探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无损检测1 碳纤维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现状1.1 红外热波检测方法红外热波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对检测材料进行主动加热,利用被检测材料内部热学性质差异以及热传导的不连续性使物体表面温度产生差异,进而在物体表面的局部区域形成温度梯度。

温度不同时红外辐射能力也随着发生变化,借助红外热像仪对被测试件进行探测,根据红外热像仪探测的辐射分布来推断被测试件的内部缺陷。

李艳红等[1]用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对碳纤维层压板的圆形缺陷进行了检测研究。

试验结果显示,该技术能以直观易懂的图像形式展现出被检材料内部的缺陷情况。

原始图像和一阶微分图像能较清楚地显现出轮廓及温度变化过程,还可以做缺陷尺寸标定及深度测量。

但由于热图对材料非均匀性的敏感,也可能会对某些试件缺陷造成误判。

通过利用红外热波检测方法对碳纤维层压板冲击损伤研究。

结果表明,红外波检测方法可以清晰地表征碳纤维层压板的纤维走向,还可以确定冲击损伤在试件内部随深度的变化过程。

李晓霞等[2]对低速冲压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红外热波检测分析,研究了损伤面积和冲击能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红外热波不仅对冲击损伤的大小具有检测能力,还可以对损伤材料内部冲击点处的扩展损伤模式进行有效的检测。

霍雁等[3]利用脉冲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试样内部的模拟脱粘缺陷深度进行测量研究。

利用该方法测量脱粘缺陷深度的精度由单点法标定测量结果,实现了在被检测材料热属性参数未知的情况下能较准确地测量脱粘缺陷深度。

金国锋等[4]为了实现对复合材料内部界面贴合性缺陷的快速检测和识别,采用超声红外热波方法进行检测研究。

结果表明,超声热波方法适于复合材料裂纹、分层、冲击损伤等界面贴合型缺陷的快速检测和识别,而对脱粘等非界面贴合型缺陷检测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及其检测方法李建国【摘要】摘要本文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形成的原因,指出孔隙的定量指标孔隙率及其两种定义方法即面积孔隙率和体积孔隙率,分别阐述了孔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剪切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程度,同时介绍了密度测量法、吸水测量法、显微照相法三种破坏性检测法和射线检测法、超声衰减法、导波法、超声声阻抗法、极角背反射法五种无损检测法,简述两类孔隙率的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两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名称】纤维复合材料【年(卷),期】2012(029)004【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孔隙率;碳纤维复合材料;破坏性检测;无损检测;密度测量法;吸水测量法;显微照相法;射线检测法1 引言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指把碳纤维作为增强相,与基体材料合理地进行复合而制得的一种材料。

其主要优点在于材料的轻质高强和轻质高模的特性,这种特性通常用比强度和比刚度来表示的。

比强度是强度与密度的比值,比刚度是弹性模量与密度的比值。

这两个比值越大可以说明材料特性越优良。

例如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刚度方面明显的优于传统的航空材料铝合金、钦合金,成为航空工业的新宠。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尽管有许多优良的特性,然而保证材料质量,检测材料缺陷,是其得以正确、安全应用的前提。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缺陷种类有很多,孔隙是复合材料中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缺陷之一。

2 孔隙形成原因其及孔隙率的定义2.1 孔隙形成原因完全无孔隙的复合材料是没有的。

在生产过程中,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孔隙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是沿纤维方向形成的孔隙,呈圆形或被拉成与纤维平行的椭圆形;孔隙的直径与纤维的间距有关系,典型的范围为5~20um;第二是沿层间以及树脂富集区内凹坑处形成的形状较为规则的孔隙。

一般情况,产生孔隙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在生产过程中纤维未被树脂完全浸润透,造成空气滞留在材料内部,特别是对纤维排列密集和树脂粘度大的材料系统,更容易形成孔隙。

第二,树脂在固化过程中产生挥发物,由于挥发物挥发而在复合材料中形成了孔隙。

这些挥发物可能是残余的溶剂、化学反应的产物或者是树脂中低分子量成分。

孔隙含量的多少和分布情况取决于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和碳纤维的分布状况、环氧树脂的性能以及生产过程中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条件[1]。

2.2 孔隙率的定义评价孔隙含量的定量指标是孔隙率。

孔隙率有两种定义方法,即面积孔隙率和体积孔隙率。

面积孔隙率是指单位面积所含孔隙的面积的百分比,体积孔隙率是指单位体积所含孔隙的体积百分比,具体应根据工程实践中的检测技术而有所不同。

通常指的孔隙率为体积孔隙率。

根据统计学原理,在某一体积内,当面积孔隙率统计的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后,所有面积孔隙率之和的平均值可近似为体积孔隙率[2]。

3 孔隙率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孔隙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

3.1 孔隙率对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3],每含1%的孔隙率,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下降5%至15%不等,直到孔隙率达到4%时,这种规律基本保持不变。

刘志真等[4]通过试验得出复合材料孔隙率与层间剪切性能的关系,当孔隙率小于0.75%时,剪切强度都在76MPa左右,孔隙率对剪切强度的影响不大,当孔隙率大于1.5%时,剪切强度迅速下降,只有60%的保持率。

刘玲等[5]在研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孔隙率及层间剪切性能的关系时得到这样结果,当孔隙率较低时(尤其低于4%时),剪切强度随孔隙率增大而下降得比较快,当孔隙率大于5%以后,强度损失己经过大,并随孔隙率的增大下降得比较缓慢或稳定。

孔隙率从0%增大到1%时,强度下降约9%,当孔隙率增大到4%时,强度己经下降了32%。

孔隙率在0~4%,每增加1%,剪切强度平均下降约8%,基本成线性关系。

3.2 孔隙率对弯曲性能的影响刘志真等[4]在研究孔隙率对聚酞亚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时,得出的孔隙率与弯曲性能的关系。

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弯曲强度逐渐下降,在孔隙率小于1%时,弯曲性能相差不大,弯曲强度的保持率为90%左右,当孔隙率大于3%时,弯曲强度的下降趋势趋于平缓,弯曲强度保持率大约只有75%。

当孔隙率超过一定的数值时,复合材料就会由于强度的急剧下降而失效。

另外,复合材料的其它性能如纵、横向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模量、抗压强度、疲劳极限等均受到孔隙率的影响。

3.3 孔隙的形态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多数研究者在研究孔隙问题时都只是考虑孔隙率,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却忽略了孔隙的形状、尺寸和分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近年来,孔隙的形状、尺寸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Wisnon、Reynolds和Gwilliam通过在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内放置PTFE研究了孔隙的形状、尺寸和分布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孔隙的纵横比从1增加到4时,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降低了20%[6]。

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缺陷可以分为宏观缺陷和微观缺陷两大类。

就微观孔隙缺陷而言,其显著的特点是缺陷细微,甚至小到微米级,分布在树脂或树脂/纤维界面之间,呈明显体积分布。

不仅宏观缺陷的存在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微观缺陷的存在也会直接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可靠性。

如孔隙,对于动态的力学性能来说就是一个应力集中点,在反复载荷下会成为一个疲劳源,对于静态的力学性能来说,孔隙会造成材料内部疏松并使力学性能下降。

4 孔隙率的检测方法鉴于孔隙是评价复合材料的重要指标,因此人们对孔隙率的检测总结了大量的测量方法,总体来说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类:破坏性检测法和无损检测法。

破坏性检测法主要包括密度测量法、吸水法、显微照相法、酸溶解法;无损检测法包括超声波检测法、射线检测法、热红外成像方法等,现就其中几个比较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4.1 密度测量法首先通过实验,测出碳纤维的密度、组分树脂的密度、复合材料的密度以及复合材料中的树脂质量分数(含量),再由公式(1)可求得孔隙率。

式中:Vv——复合材料孔隙率;ρm——复合材料密度;wr——树脂质量分数;ws——碳纤维质量分数;ρr——树脂密度;ρs——碳纤维密度。

由公式(1)可知,该法得到的孔隙率是所测材料的体积孔隙率,此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树脂浇铸体必须没有气泡,并且测定浇铸体密度时固化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应与复合材料一致。

这种方法测得的孔隙率数值的精确度较低,一般为±0.5%,这限制了低孔隙率情况下的应用。

该法相对来说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不需要太复杂仪器,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缺点是无法得知孔隙尺寸、形状和分布,且一般精度不是很高,可以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4.2 吸水测量法本方法需要通过试验测得组分树脂、复合材料在水中300h后吸收水的质量以及复合材料中树脂质量含量,由公式(2)可求得体积孔隙率为:式中:Vv——复合材料孔隙率;wc——复合材料吸水量;wr——树脂吸水量;ρw——水密度;vc——复合材料体积。

该方法得到的孔隙率也是复合材料的体积孔隙率,由于其它缺陷如裂纹、分层等的存在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该方法检测精度与密度测量法差不多,但是操作过程更为繁琐、耗时,故其应用效果不及密度法广泛。

4.3 显微照相法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对孔隙率做定量分析的方法。

使用前先在所测试件上选取几个截面,并进行抛光处理,然后放在配有一定数量方格参考物的显微镜下观察试件的抛光截面,最后对落在方格交叉点上的孔隙进行计数。

如图1所示,得到面积孔隙率公式(3):式中:NV——为落在方格交叉点上孔隙点数;NT——显微镜下所有方格交叉点数。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看出孔隙的种类、形状、大小及分布。

是目前孔隙率检测方法中精度最高的,但由于其检测的是局部截面的孔隙率,只能按统计方法来求出试件整体的孔隙率,因此要获得高的精确度,必须对大量截面进行检测。

因此其精度只比其它方法相对来说略高一些。

4.4 射线检测法该方法原理是利用X射线、V射线将缺陷图像拍成照片,或用闪烁计数管等放射线探测器计量穿透的射线。

射线检测法可用来检测复合材料中的夹杂、裂纹、孔洞。

对于孔隙这类自然缺陷,大于0.1mm的才有可能检验出来,在检测孔隙率方面因而不如超声方法灵敏,且对人身安全有影响[7]。

4.5 超声检测法超声检测方法是一种尤为重要和有效的复合材料孔隙率检测方法,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无损评定方法有超声衰减法、超声声阻抗法、导波法、极角背反射法等。

4.5.1 超声衰减法超声衰减法是目前孔隙率检测中应用最多的超声检测法,利用超声衰减相对频率变化的斜率与孔隙体积百分率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评价孔隙,也可测量超声波通过复合材料后的衰减量来计算孔隙面积与声束面积之比来评价孔隙。

无论哪种方法其原理都是借助超声衰减建立与孔隙率变化对应关系,但这里需注意产生衰减的其它干扰因素,如其它缺陷产生的超声波能量损失等。

通过测定超声衰减来间接评定复合材料的孔隙率,进而评定复合材料的质量。

这是目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最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

4.5.2 导波法对于复杂的构件,由于结构表面形状的复杂性,以上讲述的传统超声波测量方法不再有效。

而导波由于衰减量低,与厚度无关,可以用来处理复杂外形构件的孔隙率检测问题。

采用导波里的表面波可对次表面的孔隙率进行测量[8]。

4.5.3 极角背反射法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工作研究背反射与孔隙率的关系,验证说明超声波背反射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孔隙率比较敏感。

J.Qu 和J.D.Achenbach [9]对多重纤维增强材料中的孔隙率与背反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一定的理论模型基础上,研究说明,孔隙率越高,背反射越高。

在复合材料方位角为45°的倍数时,信号的背反射幅度对数值有很陡的变化,如图2所示。

Roberts[10]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把极角背反射检测孔隙率的方法推广到多方向纤维增强叠层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检测中。

通过各方位角的背反射扫描得出结论在较大极角和较低频率的条件下,孔隙率的分辨率情况最好。

4.5.4 超声声阻抗法当声波垂直入射到平面界面上时,对声压分布起主要作用的是界面两侧材料的声阻抗,所以声阻抗也是超声无损表征材料性质的重要参量之一。

声阻抗在数值上等于试样密度与声速的乘积,而孔隙的出现会改变试样的密度和声速,进而改变材料的声阻抗,因此孔隙率与声阻抗存在着对应关系。

另外,声阻抗可以综合反映介质密度和声速的变化,相对于声速,声阻抗与材料结构特点之间的相关性较大。

因此,考察试样声阻抗与孔隙率之间的关系比单独考察声速更合理[11]。

5 结语由于孔隙的存在在复合材料中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大影响,因此孔隙的检测方法及方法的准确度就显得及其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