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林木育种复习资料解析
![林木育种复习资料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8454531711cc7931b716b9.png)
绪论一、基本概念1.林木育种学: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林木遗传改良:为达到提高和改良林木产量和品质之目的,采取控制林木遗传特性的技术措施。
它与林木育种学的涵义相近。
3.林木品种: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的林木群体。
重点在:产品要求、栽培范围、遗传相对一致的、人工选育、群体。
3.林木良种:多指通过人工选育、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
而良种应是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新选的品种。
二、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引种:种及品种层面的选择,引进外来树种与品种。
2.选种:种内变异的利用,包括种源选择和优树选择等。
3.育种:新变异的创造与利用,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以及基因工程等。
4.林木繁育:主要途径有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以及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
5.林木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此外,针对特殊性状开展抗逆性育种、木材材性育种,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反映现代育种新技术。
三、林木育种的特点(注重理解)1.多数树种达到性成熟和经济成熟需要时间长,即育种周期长,同时,树体大,占地多,试验设计难度大。
2.树木属多年生植物,持续开花结实周期长,选育材料可长期繁殖利用,因而可开展后向选择(backward selection),提高选择效果。
3.多数树种分布地区广,变异丰富,自然界尚存在着大量未被发现和利用的优良基因型,引种、选种潜力大,见效快。
4.多数树种行异花授粉,自花授粉或近亲繁殖会引起衰退,要采用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方式。
5.不少树种能无性繁殖,可进行无性系选育,有性与无性选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林木育种方式。
6.多数树种生活周期长,栽培环境复杂多样,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系列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题:从树木育种特点进行分析某个树种?1、育种资源丰富。
2、育种周期长(1)早期预测根据树木幼年时期的某些标志,来判断成年时期某些性状表现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幼年――成年某些性状间的相关性来进行的(2)促进提早开花结实(3)采用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不断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逐步提高的繁殖材料。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精品).doc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精品).doc](https://img.taocdn.com/s3/m/3a3a79e1c5da50e2534d7f6e.png)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1.什么叫林木良种?2.在林业生产上为什么要选用良种?3.林木育种有哪些特点?4.林木育种的方针是什么?5.林木育种的任务是什么?6.什么叫林木育种学?7.林木育种学包括哪些?8.什么叫遗传?9.什么叫变异?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1.“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2.什么叫染色体?13.什么叫染色体组?14.什么叫遗传密码?15.解释基因工程的概念。
16.解释中心法则的概念。
17.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什么条件?18.扼要说明基因的概念。
19.遗传与环境有什么关系?20.染色体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21.细胞分裂有哪三种方式?22.有丝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3.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4.DNA与RNA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25.DNA是如何复制的?26.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27.什么叫性状?28.什么叫显性?29.什么叫隐性?30.解释性状分离。
31.什么叫纯合体?32.什么叫杂合体?33.什么是基因型?34.什么是表现型?35.什么叫细胞质遗传?36.什么叫性别决定?37.什么叫伴性遗传?38.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为什么Fi性状表现一致,氏不一致?39.什么是分离规律?40.分离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41.什么是独立分配规律?42.独立分配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43.什么是连锁遗传?44.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现象?45.已知某一树种的果形圆对长是显性,那么表现型是圆果,如何鉴定它是纯种或杂种?46.一种植物的花色紫对白是显性,现在一株紫花植株与另一株紫花植株杂交,出现了白花植株,这是什么原因?它们的基因型各是什么?47.简述核、质基因的相互作用。
48.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49.什么叫母系遗传?50.什么是单倍体?51.什么是多倍体?52.染色体变异分哪两类?53.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可分为哪两类?54.什么叫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造成的原因是什么?55.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分为哪几类?56.染色体结构变异中重复和易位两种类型有何不同?57.什么叫基因突变?58.基因突变的特征是怎样的?59.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性状表现中有哪些不同/60.什么是人工诱变?61.人工诱变和育种有什么关系?62.什么是数量性状?63.数量性状的特征是什么?64.多基因假说是如何解释数量性状遗传的?65.什么是超亲遗传?66.为什么会出现超亲遗传?67.什么是杂种优势?68.如何利用树木的杂种优势?69.什么是遗传力?70.什么是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71.林木育种上如何应用遗传力?72.什么是孟德尔群体?73.简述群体与个体的区别。
林木育种试题
![林木育种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ce72170b4e767f5acfce80.png)
试卷一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1 林木育种学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设施保存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者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3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4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5优树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选择响应入选亲本子代平均值与入选亲本平均值的差7杂交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8 无性繁殖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者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9实生苗种子园用实生苗做材料建立的种子园10遗传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形繁殖后代或者有性繁殖后代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资源的收集,优良品种的培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就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大小,形状。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和评分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双亲本。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0.005,选择差为3.5米。
10 杂交组合A×B称为单交,A×(B×C)称为三杂交。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砧木。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3d3b485727a5e9856a61ed.png)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9ba28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0.png)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木材产量B. 提高木材质量C. 提高抗逆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林木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表型B. 基因型C. 环境因素D. 社会需求答案:A4. 林木杂交育种中,杂交亲本的选择依据是什么?A. 亲本的表型B. 亲本的基因型C. 亲本的适应性D. 亲本的经济价值答案:B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改变林木的形态特征B. 改变林木的生理特性C. 改变林木的遗传特性D. 改变林木的生长环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育种效果?A. 育种目标的明确性B. 育种材料的选择C. 育种技术的先进性D. 环境条件的适宜性答案:ABCD2. 林木育种中,哪些方法可以提高育种效率?A.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B.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D. 利用传统杂交技术答案:ABC三、判断题1. 林木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对)2. 林木育种过程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没有影响。
(错)3. 林木育种中,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错)4. 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可以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对)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可以精确控制目标性状的表达。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林木的表型特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期在后代中保留和增强这些优良性状。
这一过程依赖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合,通过连续多代的选择,逐步提高整个群体的遗传品质。
2. 描述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
答: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包括:(1)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2)进行亲本间的杂交;(3)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淘汰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4)对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连续多代的自交或回交,以稳定和纯化优良性状;(5)最终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题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9fbb5fb7360b4c2e3f64af.png)
名词解释1.基因型:决定一个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全部遗传特征。
2.交换值: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字数的比例。
3.驯化:植物引种到新地区后表现不好,需再用一些栽培技术使其适应新环境,这一过冲叫做驯化。
4.芽变: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中,并使得真个芽乃至纸条发生变异。
5.杂种优势: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性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6.变异: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差异的现象。
7.复制:以原来的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相同的dna分子的过程。
8.遗传力:亲代将某一性状传给子代的能力。
9.种质资源:含有特定物种全部或部分遗传信息的所有生物材料,小到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甚至基因,大到植物个体,群体甚至近缘种。
实质上是指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长期演化形成的决定各种性状的基因资源,它不但存在于已有的栽培品种,而且也广泛存在于野生植物类型中。
10.选择育种:从自然或人工创造的群体中,根据育种目标挑选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或群体,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是选择的优良性状稳定第遗传下去。
11.杂交育种:是以基因型不同的园林植物种或品种进行交配形成,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12.园林植物品种退化:是指原有的优良种性消弱的过程与表现。
13.遗传:子代和亲代想死的现象称为遗传14.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15.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下,根据需要而创造的一类植物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
在生物学、经济和形态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地区和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品质、生育期、抗逆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并能用普通繁殖方法保持其稳定性。
16.连锁遗传:亲本中原来就连在一起的两个性状,在f2中仍然连在一起遗传的现象17.引种:把树种从原有的发布区扩展到发布区以外或引进外来树种并形成栽培品种的经济技术活动称为引种18.抗性育种:是指通过树木育种手段来提高树木对病菌、害虫及非生物因子的抗性的一种措施。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0ae783c1ec5da51e2700c.png)
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也称基因资源或种质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
2、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
3、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4、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分布范围引入新地区栽培的过程。
5、驯化:通过人为干预使物种适应新环境或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栽培的过程。
6、种源: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即最初的原产地。
7、种源试验:不同种源在同一地区的栽培对比试验。
8、种源选择: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造林生境筛选最佳种源的过程。
9、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地域单元,也是用种的基本单位。
10、种子区区划:根据生态条件、遗传性及行政区界,对林木种子供应范围进行的区划。
11、优树:在某一或某些性状上远远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同种、同龄树木的单株。
12、杂种优势:指杂种后代可能综合双亲优良性状,或在生长、繁殖、抗性、品质等方面超过亲本的现象。
13、无性繁殖:采集植株的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当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14、无性系选育:选择优良个体,通过无性繁殖成无性系,从中选育出优良无性系并用于生产的过程。
15、采穗圃:是专门生产林木优良种条的场地,也是良种基地之一。
16、种子园:种子园是以优树无性系或家系为材料建立起来的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园地。
17、实生种子园:从优树上采取种子,通过有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
18、遗传测定:对入选植株后代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根据其性状表现进行评定的过程。
19、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子代某一性状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差值。
20特殊配合力:指亲本在特定的杂交组合中,子代某一性状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差值。
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林木育种学。
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1acb4f85022aaea998f0f45.png)
2005-20XX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1 易地保存:将需要的生物资源保存在原生存地点之外的做法2 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3 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4 遗传增益: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5 无性系种子园:由优良无性系建立的以生产高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6 家系:由一个植株通过有性繁殖方法繁殖出来的所有植株7 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明遗传品质优良的优树8 子代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有性繁殖成子代后,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子代测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总计20分)1 遗传测定2 设备保存3 不需特殊保护能正常生长发与繁殖4 分布区内环境复杂程度,或者不连续5 个体变异。
6 生态型变异7 块。
8 抗性指标9 评分法。
10异。
11狭义遗传力12 0.813 3.5米14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15 三杂交16 早17 单位面积种子产量18 遗传测定区19 无性系测定20 28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总计40分)1反复修剪法;扦插或者嫁接法组织培养法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作试验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4)适当的繁殖方式5)农业技术措施3 种源试验的主要作用生产上,为当地选择最适合种源造林,划分种子调拨区理论上,研究该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规律,生态因素对变异的影响4 优势木比树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5株优势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小标准地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0株树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5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增益的大小与遗传力的平方根、选择强度和选择性状的变异系数的乘积有关。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5e1ef3aef8941ea76e0567.png)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 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165b6fbe1e650e52ea9946.png)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cbff20bbe23482fb4da4cbd.png)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1 林木育种学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设施保存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者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3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4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5优树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选择响应入选亲本子代平均值与入选亲本平均值的差7杂交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8 无性繁殖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者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9实生苗种子园用实生苗做材料建立的种子园10遗传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形繁殖后代或者有性繁殖后代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资源的收集,优良品种的培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就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大小,形状。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和评分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双亲本。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0.005,选择差为3.5米。
10 杂交组合A×B称为单交,A×(B×C)称为三杂交。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f51b8669eae009591becbe.png)
《林木遗传育种学(高本起)》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基因组;2、表现型;3、隐性;4、三体和四体;5、杂种优势;6、种源;7、遗传测定;8、无性系;9、杂交;10、种子园。
11、染色体;12.超倍体;13、显性;14、广义遗传率;15.基因型;16、种质资源;17、优树;18、交配设计;19、选择差;20、配合力。
二、填空题大部分的RNA是结构,而tRNA是结构。
tRNA与、是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的三种RNA。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在完成的。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每个基本结构单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和。
核酸中的戊糖有两类:和。
1953年Watson和Crick根据DNA的衍射图分析,提出了DNA的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DNA有两条的多核苷酸链,一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为方向,另一条链为方向,围绕一个轴盘旋,形成旋的螺旋体。
链之间的碱基由连接,其中G与C之间通过氢键,A与T之间通过个氢键来连接。
碱基对的平面与轴线。
三、选择题1.细胞中传递遗传信息的RNA是()。
A. tRNAB.rRNAC.mRNAD.snRNA2.同源四倍体某一位点的杂合体基因型有()种。
A.1B.2C.3D.43.在测交后代中,如果重组型配子数是301,总配子数是8368,则交换值为()。
A.7.2%B.3.6%C.1.8%D.0.9%4.用下列方法()可以验证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A.回交B.复交C. 测交D.单交5.下列物质中使染色体加倍效率最高的是()A.秋水仙素B.生长素C.脱落酸D.赤霉素6.杨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是19,三倍体毛白杨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3,57B.3,19C.2,38D.3,387.紫茉莉的两个纯合红花品种和白花品种杂交后,F1表现粉红色。
F1自交后代红花:粉红:白花的比例为1:2:1。
紫茉莉的花色遗传表现为()。
A.显性遗传B.不完全显性C.隐性遗传D.基因累加8.对于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在无突变,无选择和无选择的情况下,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是()A.可变的B.守恒的C.随世代演替的D.随机的9.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林木遗传育种题目与答案
![林木遗传育种题目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2571e4a1c7aa00b52acb80.png)
1.试述林木育种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常规包括杂交育种和无性系育种生物技术包括组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
2.许多树种,(如杉木、泡桐、杨树等)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以你熟悉的某个树种为例,编写其育种育种程序,并且对主要的内容加以说明?广泛收集树木资源研究树种的遗传变异规律选择优良种间变异选用种源间变异选择个体间变异选用无性系间变异3.论述林木遗传测定的种类及其作用种类:1)全同胞子代测定:指用于子代测定的种子是控制授粉获得的。
特点是:父母本都已知,能对优树作出正确定评价,效果好。
但方法复杂,必须进行人工授粉。
2).半同胞子代测定:指用于子代测定的种子是来自于自由授粉或混合人工授粉特点是:方法复杂简单;但只知道母本,能对优树评价效果较差。
作用:1.估算待测树木(优树)的育种值,正确评价优树,并据此对测定树木(优树)确定取舍。
2.对各种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估算各种性状遗传力和配合力,并据此可采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
3.为多世代育种提供没有亲缘关系的繁殖材料。
4.通过田间对比试验,评定遗传增益。
4.论述林木育种中常用的各种交配设计及其优缺点5.论述林木遗传力的性质及其常用估算方法遗传力的性质1)不易受环境影响性状的遗传力较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遗传力要高;2)变异系数小的性状的遗传力较变异系数大的性状高;3)质量性状(经数量化处理)的遗传力较数量性状的高。
在理论上遗传力值应介于0-1之间。
由于估算方法不精确,取样不恰当,遗传力可能超出理论估算范围。
估算方法:①由无性系(不分离群体)估算广义遗传力②由亲一子关系估算狭义遗传力③由自由授粉子代材料(方差分析)估算遗传力④简易求算遗传力6.论述估算林木配合力的意义与应用一、配合力的概念1、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是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
(简称gca)2、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是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特定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题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f6a159f242336c1fb95e0c.png)
一名词解释(每个两分)1林木遗传育种2变异3可遗传变异4染色质5同源染色体6非同源染色体7性状8测交9性状分离10连锁遗传定律11表型模写12等位基因13染色体组14单倍体15同源多倍体16双单体17四体18突变19细胞质遗传20数量性状21加性效应22互作效应/上位效应23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24无性系25孟德尔群体26基因频率27生殖隔离28多态性29种质资源30引种31驯化32种源和种源实验33选择育种34杂交育种35回交36杂交不亲和性37配合力38单倍体育种39孤雄生殖40孤雌生殖答案:1指研究林木的遗传与变异,并根据其特性及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这种遗传和变异来改良林木的固有类型、创造新品种的技术与过程。
2亲子代间及子代各个体间性状有差异的现象.3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能够连续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4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上色的物质。
5成对,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形态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6不成对,结构不相同的染色体。
7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8被检测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的杂交.9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10处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遗传时,联合在一起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频率。
11由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与由基因型引起的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称表型模写。
1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相对基因13是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记为X。
14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是正常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体。
15 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
16 2n染色体组缺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17 2n染色体组增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18 遗传性状飞跃式的间断的变异现象称为突变。
19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又称核外遗传或染色体外遗传。
20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花朵的重瓣性,叶片的大小等。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a0bbb0b4c2e3f56276346.png)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林木遗传育种
![林木遗传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a3ed1d1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6.png)
《林木遗传育种》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261什么是林木遗传育种学?什么是林木品种?林木遗传育种学是以遗传学为理论指导,根据林木的特性及其遗传变异规律,进而研究如何有效控制和利用这种遗传和变异,为人类需要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
林木品种是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2与农作物育种相比,林木育种工作有什么特点?①多数树种世代长,育种周期也长,树体大,占地多②树木属多年生植物,开花结实周期长,选育可供繁殖利用材料的时间也长,可能开展后向选择,提高选择效果③多数树种分布广,选育历史短,选种和引种潜力大,见效快④采用异花授粉植物育种方式,有性无性选育相结合⑤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3培育林木优良品种的途径有哪些?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3.11名词解释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基因位点也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异源染色体联会: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的现象单倍体:细胞中只有1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二倍体:凡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有丝分裂:把遗传物质从一个细胞均等地分给两个新形成的子细胞,所产生的两个子细胞都有与亲代相同数目的染色体,这一过程称为有丝分裂,是细胞最普遍的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称减数分裂2细胞质中哪些细胞器含有遗传物质?线粒体、叶绿体3什么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4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染色体形态有哪些类型?长臂、主缢痕、着丝点、短臂、次缢痕、随体。
类型有V形染色体、L形染色体、棒状染色体、粒状染色体5减数分裂的什么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前期Ⅰ偶线期6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间期7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何不同?各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不同:①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最普遍的形式,减数分裂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等,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③一次有丝分裂只分裂一次,产生2个子细胞,减数分裂有2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分体④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配对、交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而有丝分裂无此现象。
(精选)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精选)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66961e2e3f5727a5e962a6.png)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7、采穗圃是生产的场地。
28、种子园建园材料源于无性系或子代家系。
29、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为。
30、利用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为。
31、用未经子代测定的初选优树子代建立的是种子园。
32、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用亲缘关系清楚的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为材料建立起来的是种子园。
33、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进行疏伐后形成种子园。
三、单项选择1、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A生产造林用种 B培育造林苗木 C获得良种 D使用良种2、最基本的林木育种措施是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3、优树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4、采种林分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5、对于比较集中的濒危树种、稀有树种的遗传资源采用的保存方式应该是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6、将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培苗等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加以保存的方法是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7、在树种引种中,原产地与引种地应A生态环境相同 B生态环境相似 C日照、雨量相当 D温度、土壤一致8、最迅速、最廉价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的育种措施是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9、对光周期敏感的北方树种引种到南方后,常表现A延长生长期B受早霜危害C提前封顶D受晚霜危害10、对温度敏感的树种引种到南方后,常表现A延长生长期B受春寒危害C提前封顶D休眠期长11、一般历史生态条件复杂,树种引种后表现A适应性较强B适应性较差D适应性一般D不确定12、我国长江流域适宜引进的是A热带树种 B耐盐碱树种 C耐干旱树种 D喜湿润温暖树种13、同一山地不同海拔高度的种源往往表现A低海拔生长快 B高海拔抗寒较强 C高海拔生长快 D差异不明显14、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A就远 B就近 C就多 D就少15、生长量和形质指标远远优于同等立地条件下同种同龄树木的单株是A优良品种 B优良类型 C优树 D优良种源16、用材树种一般要求优树树冠A高 B窄 C宽 D密17、选择用材树种优树时,枝下高与树高之比A应该较小 B应该较大 C应该居中 D不用考虑18、能够较全面、准确地评定待选植株的优树选择法是A优势木对比法B小标准地法C基准线法D综合评分法19、适合选优的林分郁闭度一般要求A 0.5以下B 0.6以下C 0.6以上D 0.8以上20、如果在混交林中选优,要求目的树种的比例A小于30% B等于50% C大于50% D等于80%21、在同龄林中选优,宜用的方法是A优势木对比法 B绝对值评选法 C回归线法 D生长量法22、在异龄林或四旁植树中选优,宜用的方法是A优势木对比法 B绝对值评选法 C小标准地法 D生长量法23、四川核桃与云南核桃杂交属于A种内杂交 B种间杂交 C远缘杂交 D属间杂交24、回交可以在杂种后代中A加强轮回亲本优良性状 B加强非轮回亲本优良性状C加强母本优良性状 D加强父本优良性状25、杂交植株选择标准应该是A优势木 B优树 C优良种源 D优良类型26、在林木杂交育种中,用于杂交的花朵应该位于树冠的A中下部向阳部位 B中下部背阴部位C中上部向阳部位 D中上部背阴部位27、采集花朵或花序收集生活花粉,应该A太阳暴晒 B烘烤 C风吹 D室内摊晾28、在杂交育种中,隔离外源花粉的措施是A去雄 B套袋 C人工授粉 D疏花29、收集用于人工授粉的花粉的贮存条件应是A低温低湿 B低温高湿 C高温低湿 D高温高湿30、室内切枝授粉适用的树种类型是A种实细小,成熟期短B树体高大,操作不便C水培扦插易生根 D对光照要求不高31、通过营养繁殖产生的后代称为A无性系B家系C自交系D纯系32、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A叶肉细胞B分裂细胞C成熟细胞D生殖细胞33、用未经遗传测定的优树无性繁殖,建立生产优良种条的场地是A良种采穗圃B初级采穗圃C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高级无性系种子园34、采穗圃管理的中心任务是A促进高生长B促进径生长C促进新枝萌发D促进开花结实35、无性系造林应A使用最优单系 B多系造林 C使用大量无性系 D无性系数目不限36、使用多个无性系造林时,各无性系应A株间混交B行间混交C带状混交D块状混交37、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是A实生种子园B无性系种子园C重建种子园高世代种子园38、用未经遗传测定的优树无性繁殖,建立生产优良种子的场地是A初级采穗圃B高级采穗圃C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高级无性系种子园39、利用未经遗传测定的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是A无性系种子园B初级实生种子园C去劣实生种子园D重建实生种子园40与普通植株后代相比,优树子代常表现A显著优越B明显不佳C无明显差异D良莠不齐四、多项选择1、林木育种的特点主要有A育种周期长B可开展后向选择C以选择育种为主要手段D结合杂交和无性繁殖2、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有A 地理种源变异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C 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3、育种资源保存方法有A 原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设备保存 D干燥保存4、单株选择的主要特点有A获得遗传性显著优良的新品 B能保持丰富的遗传性C工序繁杂 D投入较大5、混合选择的主要特点有A简便易行 B投入低、见效快C可根据后代表现确定入选单株优劣 D性状遗传力低时选择效果不理想6、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主要有A性状遗传力 B入选率 C配合力 D性状变异幅度7、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引种A可以迅速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 B丰富本地物种资源C价格低廉 D可能导致不良后果8、在引种中应考虑的水分条件包括A年降雨量 B灌溉条件 C空气湿度 D雨型(降雨季节分布)9、在林木引种中考虑的土壤因素主要有A土层厚度 B土壤pH值 C土壤肥力条件 D土壤共生菌10、确定引进树种应考虑A树种经济性状 B两地生态条件 C自然分布区面积 D引种历史及引种成效11、南方种源与北方种源相比,一般A生长快 B但抗旱性较强 C抗病性较强 D抗寒性较差12、选优林分条件应满足A未经破坏 B以成龄林为主 C郁闭度>0.6,林相整齐 D实生起源,长势良好13、杂种后代表现A一定有明显优势 B可能有明显优势 C可能没有优势 D可能存在劣势14、单杂交特点有A方法简便易行 B综合多个亲本优良性状 C需用时间少 D后代群体规模小15、复式杂交的特点有A方法简便易行 B综合多个亲本优良性状 C需用时间长 D后代群体规模大16、与种内杂交相比,远缘杂交一般A杂交亲和性差 B杂种后代不育 C性状分离广泛 D无法育种17、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有A媒介法 B改进授粉方法 C用化学处理 D胚培养18、采穗圃圃地选择要求A气候适宜 B阳光充足 C便于排灌 D交通方便19、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中应注意A外源花粉隔离 B选择适宜圃地 C适时修剪促萌 D合理密植20、与传统林业相比,用优良无性系造林的优势有A良种推广快 B产量高 C林相整齐一致 D抗病虫能力强五、简答1、林木种内变异有哪几个层次?2、如何进行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3、影响引种成效的因素有哪些?4、如何开展引种试验?5、简述林木引种程序。
6、如何确定引种树种?7、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8、用材林选优林分应具备什么条件?9、比较各种杂交方式的优缺点。
10、如何选配杂交亲本?11、如何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12、简述无性系选育程序。
13、无性系林业有哪些优越性?在生产上应注意什么问题?14、在种子园建设中如何隔离外源不良花粉?15、种子园可区划为哪几区?各有何功能?答案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也称基因资源或种质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
2、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
3、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4、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分布范围引入新地区栽培的过程。
5、驯化:通过人为干预使物种适应新环境或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栽培的过程。
6、种源: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即最初的原产地。
7、种源试验:不同种源在同一地区的栽培对比试验。
8、种源选择: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造林生境筛选最佳种源的过程。
9、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地域单元,也是用种的基本单位。
10、种子区区划:根据生态条件、遗传性及行政区界,对林木种子供应范围进行的区划。
11、优树:在某一或某些性状上远远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同种、同龄树木的单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