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地层特征和构造样式

合集下载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沉积演化特征与储盖组合分析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沉积演化特征与储盖组合分析


要 : 中饶 阳 凹陷 大 王 庄 地 区 古近 系属 断 陷湖 盆 演 化 阶段 , 为 断 陷分 割 期 、 陷扩 张 期 和 断 陷萎 缩期 3个 时期 , 育 冀 分 断 发
辫 状 河三 角洲 、 浅 湖 和 曲 流 河 3类 沉 积 体 系。 在 等 时地 层 格 架 内 , 析 了该 地 区 沉 积 演 化特 征 和 储 盖 组 合 的 分 布 及 时 空 滨 分 展 布 规 律 , 出该 区 古近 系主 要 发 育 沙三段 、 二段 、 指 沙 沙一 段 和 东 营组 4套 储 盖 组 合 , 中 沙一 段 储 盖 组 合 为 最 有 利 的含 油 其
18 2 6)
的构造 抬 升 ( 山运 动 I幕 ) 形 成 了 1 喜 , 1 6区域 不 整
合 面 ( B ) S3。
作者简介 : 石兰亭 (9 3 ) 高级 1 程师, 16 一 , 二 现从事储层预测 与石油地质学
科 研 与 生 产 工 作
维普资讯
斜坡 以东 , 王 庄 东 断层 以西 的 大 王庄 构 造 带 , 大 面
积约 3 0k 图 1 。 0 m ( )
勘 探实践 表 明 , 中饶 阳 凹陷 大王 庄 地 区沉 积 冀 了巨厚 的古近 系陆 相地 层 , 历 断 陷和坳 陷两 大构 经 造 一沉 积演化 阶段 。具 有 巨厚 的双 层结 构 , 断陷 阶 段 的古近 系沉 积地 层 厚 度 超 过 25 0 m, 0 发育 了沙 三 段上 亚段 和沙 一段 下亚段 2套 优质 湖相 烃 源 岩 。 大 王庄 地 区 良好 的生 烃基础 , 藏 了丰富 的 油气 资 蕴
2 大 王 庄 地 区古 近 系沉 积 演 化 特 征
2 1 古近 系层序 地层 格 架 .

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

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

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邹伟宏;戴俊生;王余泉;宋永东;任文博;王鹏【摘要】饶阳凹陷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伸展构造是主体.统计各层位四级断层的走向得出,古近纪由早至晚伸展方向由近东西向到北西-南东向再到近南北向顺时针旋转.右行走滑构造也很明显,表现为雁列构造、帚状构造、花状构造、主断裂尾部构造等主断面陡倾,主要形成于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期.马西、河问、留路等主控断层的坡坪式形态和伸展活动,导致了自东向西依次为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中央潜山带、次洼槽带、斜坡的规律性分布.北部主滑脱面深度大,为基底掀斜翘倾区;中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大,为基底断弯区;南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小,为盖层滑脱断褶区.【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0(031)005【总页数】4页(P463-466)【关键词】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伸展构造;走滑构造;坡坪武断层;滑脱面【作者】邹伟宏;戴俊生;王余泉;宋永东;任文博;王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饶阳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中部,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的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图1),探讨这些构造的成因机制,对揭示构造发育规律至关重要,对油气勘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为渤海湾盆地内部的亚一级构造单元,饶阳凹陷发育的二级构造单元类型有潜山构造带、断裂构造带、断裂背斜构造带、斜坡和洼槽。

这些构造单元的分布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点,自东向西依次分布有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潜山构造带、次洼槽带、斜坡带[1]。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地层特征和构造样式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地层特征和构造样式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地层特征和构造样式大王庄地区位于饶阳凹陷中南部,东邻留西构造带,西邻大王庄西次洼槽,北靠河间洼槽,勘探程度较高。

大王庄地区发育齐全,断层较发育,发育有地垒、地堑、”Y”字型及反”Y”字型等多种剖面组合样式。

标签:饶阳凹陷地层构造样式1地质背景饶阳凹陷为一个NNE 走向,东断西超,发育较为完整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凹陷,勘探面积约5280km2。

大王庄地区位于饶阳凹陷中南部,东邻留西构造带,西邻大王庄西次洼槽,北靠河间洼槽,南到留447~留56 井一线,隶属大王庄~留西构造带,处于饶阳凹陷的次洼槽带,包括大王庄背斜和大王庄构造高点两个主要正向构造单元和窝北洼槽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勘探面积大约200km2。

2地层发育大王庄地区自上而下钻遇的地层有: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和沙河街组,揭示最大地层厚度3938m。

目前该区已发现了Ed、Es1、Es2、Es3、Jxw 五套含油层系,具有两种储集岩类型:砂岩及生物灰岩(主要分布在沙三段)。

目前已有东三段、沙一上亚段、沙三段(砂岩和生物灰岩)投入开发。

3基本构造特征大王庄地区构造整体上为西北倾、东南抬、走向北东的大型单斜构造形态,地层倾角下大上小。

大王庄构造带的基底呈现北西向古隆起,今构造基底的隆起特征十分明显,呈北西向延伸,其轴线在留 3 井~留58 井一线,南北两个高点:其一为大王庄潜山,潜山埋深4300m:其二为大王庄东潜山,高点埋深4400m。

大王庄东断层为大王庄构造的东边界。

两潜山高点之间为鞍部,南翼陡,北翼缓。

潜山地层为寒武系及雾迷山组。

大王庄构造第三系为断裂鼻状构造,其轴线在留425-留70-39 井一线,地层产状向北西、北东、南西三个方向倾伏。

南翼地层产状较缓,北翼较陡。

该区发育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体系,其中走向以北东向斷层为主,同时在局部发育北西走向的断层。

3.1主干断层3.1.1大王庄东断层大王庄东断层呈NE 走向,延伸32 公里左右,主体位于河间西洼槽南延部分。

浅析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

浅析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

浅析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作者:文斌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对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并列举不同构造演化时期应力场的变化,应力的方向以及应力作用的地层层位,构建了相应的力学模型。

同时建立了该区区域构造模型。

[关键词]构造演化;应力变化;应力模型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5-0236-01王家岗地区构造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东营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为典型的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不对称箕状盆地。

王家岗地区处于南部缓坡带,基底埋藏浅,刚性强,属于较稳定的块体,相对陡坡带的构造变动要弱些。

褶皱变形主要为鼻状构造,轴向与缓坡带的走向垂直或斜交,这些鼻状构造与不同规模和方向的断裂组合形成规模不等的断鼻状构造,如王家岗断鼻状构造带、八面河-羊角沟断裂鼻状构造带等。

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王家岗地区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大致相当,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1 印支期构造发展阶段。

1.1.1 印支期构造格架奠定了该区构造格局的基础,也控制着东营凹陷的演化。

1.1.2 中生代早期即印支期区域受南北向的挤压,形成以东西向逆冲断层、褶皱为主体的构造格局。

南部以济阳断裂为主体的逆冲断层,旁侧伴随以广饶凸起为核部的背斜带,北部是以陈家庄凸起为核部的背斜带,其间为以石炭-二叠系为核部的向斜带。

同时伴随有NW 和NE 向剪切断裂,在两剪切断裂的交汇处,或是汇聚隆起,石炭-二叠系地层被剥蚀,或是离散沉降,接受沉积。

1.2 燕山期构造发展阶段。

1.2.1 燕山期区域发展和整个中国东部一样,主要受到2个应力场的作用。

早期的南北向的反扭力偶作用或受郯庐断裂左行平移的影响,区内NW和NWW向断裂普遍出现拉张。

NE 向断裂以剪切为主,NEE向断裂以挤压为主。

东营凹陷中生代沉积最厚在东营市,且呈NW向分布,在王家岗地区NW 向断裂的西侧有巨厚的中生代沉积,而在东侧很薄或缺失,NW 向断裂控制了中生代的沉积。

大王庄鼻状构造沙二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大王庄鼻状构造沙二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大王庄鼻状构造沙二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大王庄鼻状构造沙二段是主要的含油层系,其沉积类型主要为滨浅湖滩坝砂沉积,储层发育,由于位于鼻状态构造之上,埋藏相对较浅、物性较好。

研究区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地层超覆油藏2种油藏类型,油气成藏主要受储层和断裂控制。

储层的发育程度控制油气的富集,2-5m的储层更容易成藏;断裂在油气成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靠近断裂,储层越发育的圈闭含油性越好。

标签:沙二段;滩坝砂;主控因素1 概况大王庄鼻状构造带位于大王北洼陷南部,向南越过大1断层向义和庄凸起抬起,是一个宽缓的鼻状构造带。

勘探面200km2。

截止目前,已发现馆陶组、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等九套含油层系,其中沙二段是该区重要的含油层系之一,已经上报探明含油面积15.94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89.91×104t。

2008年在大王庄鼻状构造上钻探的大31-1井在沙二段1、2砂组获得日产8t的工业油流,大1断层下降盘的大10、大61和大8-13井等重新试油。

通过地质研究,精细构造描述,重新评价储层,其后相继投产的大古82-7、大8-斜21等井投产,均获得工业油流,这充分说明沙二段蕴含着巨大的勘探潜力。

2 基本地质特征2.1 构造特征大王庄鼻状构造受义和庄基底隆起和断层的控制,整个大王庄鼻状构造呈细长带状东西向展布,具有先隆后断、多期沉积间断,后期断裂比较发育的特点,断裂走向以东西向、北北东为主。

由西向东为一系列次级鼻状构造交错组合,由北向南为一系列阶梯断层依次抬升最终超覆在义和庄凸起上,鼻状主体延伸方向约为NE,鼻状构造整体的轴向呈北东走向,向北倾没于大王北洼陷,构造东陡西缓,沙二段地层向南超覆到大4井-大28井附近,从大王庄地区T2、T3构造图上看出,区内主要的大断层为大1断层,该断层为研究区重要的油源断层,其余的大19断层、大101南断层、大24南断层3条断层发育的规模也相对较大。

2.2 沉积及储层特征根据岩芯、钻井、测井等资料分析,该区储层主要为砂坝、砂滩、北部沿着埕南大断裂发育的近岸水下扇以及南部湖盆边缘发育的扇三角洲等4种沉积相类型。

车镇凹陷大王庄地区沙四段灰岩相控储层预测

车镇凹陷大王庄地区沙四段灰岩相控储层预测

124沙四段碳酸盐岩油藏是大王庄油田的重要的增储上产类型,具有储层连片发育,单井产量大的特点,已有80口井见油气显示,41口井试油获得工业油流,目前已上报探明面积27.4km2,石油地质储量856×104t。

主力油层为沙四段上部的灰岩,虽然整体厚度很小,但非常稳定,其储集空间主要以裂缝为主,包括晶间缝和构造缝,因此,储层的好坏不但与古沉积环境有关,还与构造运动对储层的改造有关。

本区储层发育带在断鼻高点和断层附近,目前大王庄东翼探程度较高,中带和西翼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一、灰岩储层特征依据碳酸盐岩岩矿组分、结构类型、测井特征,将沾车地区湖相碳酸盐岩划分为灰礁、灰滩和灰泥三种亚相。

灰礁和灰滩发育在浪基面之上的斜坡、断阶带及洼中隆起区,根据发育构造位置灰礁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盆缘断阶灰礁、水下台地灰礁和斜坡高部位灰礁,灰滩发育在缓坡中部,灰泥发育在浪基面之下的近洼斜坡。

灰礁分为礁核、礁缘、礁前、礁后、礁间水道微相,礁核位于灰礁的中部,层厚、原生孔隙发育物性最好,礁间水道发育灰砂也有很好的物性,礁缘、礁前、礁后物性相对较差;灰滩、灰泥微相在本区有时交互发育,主要包括滩核、滩缘、滩间水道、浅湖灰泥等,其中滩核及滩间水道物性相对较好。

根据井的试采情况,灰礁物性较好(孔隙度>10,渗透率大于40毫达西),关键是寻找厚储层;灰滩、泥灰滩物性好坏与裂缝密切相关,断层越发育,储层得到改造。

灰岩发育期次控制了有利储层的分布。

通过对大王庄-义北地区沙四段灰岩进行精细地层对比,发现沿灰岩由西部大王庄向东部义北斜坡增厚,在大王庄-义北地区发育三期灰岩,大王庄地区古地貌相对较高,主要发育了顶部的第二、三期,义北地区古地貌相对较低,三期灰岩都有发育。

三期灰岩依次向南部超覆尖灭,在大王庄地区第一期和第三期灰岩高部位发育了两个灰礁条带,而在郭局子南坡,大面积发育了灰滩沉积。

大王庄地区灰岩沉积相带平面变化快,储层忽厚忽薄,非均质性强,产量忽高忽低,灰岩相带分布及有效储层地震预测难度大。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大王庄缓坡带同生断层与油气聚集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大王庄缓坡带同生断层与油气聚集

区带油气成 藏与 断裂体 系关 系密切 。该 文 以研 究 区主 力含 油层 系沙 河街 组 为例 , 用 断层 生 长 运
指数参 数 法厘 定 同生 断层 , 并通过 其发 育特征 和成 因分 析 , 述与 油 气聚集 的关 系。研 究结果表 论 明, 缓坡 带发 育 多条特征 相近 的 同生断层 , 断层 组合 式 样控 制 了构 造 圈 闭的 形 态和 油 气 富集 , 具
1 1 断裂特 征 .
亚段 一 三段 优 质烃 源岩 , 沙 已进 入 成熟 演 化 阶段 。 生 油岩埋 深普 遍大 于 2 0 厚 度 中心源自达 9 0i, 0 0 m, 0 n
有机 碳 含 量 15 一8 6 , 仿 沥 青 “ 含 量 为 .% .% 氯 A” 0 1 % 一13 % , .0 .8 干酪根 类型 以 I 型 为主 , 质体 I 镜
厘 定大 一 断层等 4条 同生 断 层 。生 长指 数普 遍 在 10— . 间 ( 1 , 且 具 有 东 西两 段 低 于 中 . 26之 表 )并
2 同生 断层 的确 定
目前 通 常 利用 生长 指 数统 计 法来 判定 该 类 断
间段、 不同地层差别大的特点 , 反映古湖盆断陷运 动不均 衡 的拉 张式 作用 明显 。
系, 油气资源十分丰富。鼻状带上发育一系列特征 相似 的 同生 断裂 , 区域 成藏关 系 密切 。本文 通过 与 分析该 类型 断层 的发育 特征及 成 因分析 , 探讨 对油
气 成藏 与分 布的控 制作用 。
图 1 大 王 庄 缓 坡 带 断裂 系统 平 面 分 布 示 意 图
1 油 藏 地 质 特征
对 构造 圈闭 的形 成 和 油气 的聚 集 有 明显 的控 制作 用 j 。济 阳坳 陷 内大 王 庄 缓 坡 带 是 车镇 凹 陷南

饶阳凹陷中部地区古近纪构造变形及控制因素

饶阳凹陷中部地区古近纪构造变形及控制因素

收稿日期: 2016-10-30; 改回日期: 2017-03-19项目资助: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项目(HBYT-2014-JS-212)和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项目(41572202)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王余泉(1963–), 男, 高级工程师, 从事石油地质与勘探研究。

Email: yjy_wyq@ 通信作者: 漆家福(1957–),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油区构造解析, 石油地质与勘探研究。

Email: qijiafu@ DOI: 10.16539/j.ddgzyckx.2018.04.003卷(Volume)42, 期(Number)4, 总(SUM)165 页(Pages)628~638, 2018, 8(August, 2018)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饶阳凹陷中部地区古近纪构造变形及控制因素王余泉1, 漆家福2*, 郑荣华1, 苗全芸2, 牛新杰1, 陈 石2, 高 园1(1.中国石油 华北油田分公司, 河北 任丘 062552; 2.中国石油大学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摘 要: 饶阳凹陷中部地区由北向南古近纪构造变形存在着明显差异。

本文基于三维地震地质构造解释详细研究了饶阳凹陷中部地区古近纪沉积序列、凹陷结构特征及主干断层活动性差异。

研究发现, 位于饶阳凹陷东部边界的献县拆离断层, 在新生代仍然显著活动, 并控制饶阳凹陷的盆地变形。

运用变形平衡原理恢复各地层沉积时期拆离断层深度及形态变化, 探讨饶阳凹陷中部地区古近纪构造变形与拆离断层构造变形间相互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受拆离断层面空间构造形态变化的影响, 饶阳凹陷中部地区由北向南古近纪断陷结构明显不同; 拆离断层上盘的主干断层在孔店组‒沙四段(E 1-2k -E 2s 4)、沙三段‒沙二段(E 2s 3-E 2s 2)、沙一段‒东营组(E 3s 1-E 3d )沉积期非继承性活动, 导致地层沉积中心发生自东向西迁移, 并且局部地区由于受拆离断层下部伸展穹隆的隆升而造成上覆沉积盖层遭受剥蚀。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隐蔽油藏[1]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隐蔽油藏[1]

第30卷 第6期O I L &G AS GE OLOGY 2009年12月  收稿日期:2009-05-13。

第一作者简介:刘永强(1975—),男,工程师,石油工程及安全。

文章编号:0253-9985(2009)06-0747-07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隐蔽油藏刘永强1,2,刘晓龙1,2(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2.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摘要:根据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利用地震、测井、岩相等资料,对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全区的层序地层格架。

研究表明,沙三上亚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层序格架内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沙三上亚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其中前缘亚相分布面积最广。

区内低位体系域砂体与湖侵体系域烃源岩形成了十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优越的隐蔽圈闭发育条件。

结合区域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中南部沙三上亚段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下一步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层序地层;隐蔽油藏;留西地区;饶阳凹陷;冀中坳陷中图分类号:TE12213 文献标识码:ASequence stra ti graphy of the upper th i rd m e m ber of the Shaheji eForma ti on i n L i ux i area of the Raoyang Sag ,the J i zhong D epressi onand explora ti on of subtle reservo i rsL iu Yongqiang 1,2,L iu Xiaol ong1,2(1.S I NO PEC Q 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Q ingdao,Shandong 266071,China;2.S tate Key L aboratory of Che m ical Safety and Control,Q ingdao,Shandong 266071,China )Abstract:Exp l orati on of subtle reservoirs is a hot t op ic and one of the future directi ons in oil exp l orati on .I nthis paper,research 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upper third m 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 mati on (E s 3)inthe L iuxi area of the Raoyang Sag,the J izhong Dep ressi on is made based on basic p rinci p les of sequence stra 2tigraphy and by using seis m ic,l ogging and lithofacies and other data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L iuxi area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 o the research,the upper E s 3is a comp lete third 2order sequenc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 o l ow stand,lake transgressi on and highstand system tract .B ased on these results,the p lane distributi on features of sedi m entary facies in each system tract are analyzed under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 ework .The upper E s 3is dom inated by braided river delta facies,of which the delta fr ont subfacies is the most extensive .The sandst one in the l ow stand system tract and the source rock in the lake transgressi on system tract for m an excellent s ource 2reservoir 2seal combinati on,which is favorable f or the devel opment of subtle res 2ervoirs .Considering the regi onal structure featur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avorable exp l orati on targets for sub 2tle reservoirs should be the sand body in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front of the l ow stand system tract in the upper E s 3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the study area .Key words:sequence stratigraphy;braided river delta;subtle reservoir;L iuxi area;Raoyang Sag;J izhong dep ressi on 748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30卷  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我国东部陆相断陷含油气盆地研究和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学者对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层序的级次划分、体系域构成以及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方法等都做了深入的探讨,为其在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广泛应用并有效地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果[1~12]。

留楚构造带

留楚构造带

留楚构造带留楚构造带位于饶阳凹陷中南部,是在早第三纪末期形成的一个塌陷背斜构造带,北与留西洼槽相接,东靠留路—元昌楼—皇甫村断裂构造带,西靠大王庄断裂潜山带,南向虎北洼槽倾没,直达孙虎和留村潜山的北侧,具有“洼中隆”的构造背景,勘探面积约100km2。

1992年进行三维地震勘探,1998年完成三维连片处理。

钻探工作始于1979年首钻的楚1井,截止目前共完钻各类探井40口,其中获工业油流井23口,低产井5口,未下套管井12口,探井成功率57.5%。

发现了Es1上、Ed3、Ed2、Ed1、Ng五套含油层系,上交探明含油面积17.4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31×104t。

形成了年产20×104t的原油生产能力,截止2001年9月底,累计采出原油135.526×104t,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效益。

留楚构造带勘探面积小,但是其探明储量较多,是近几年发现的最大的第三系油田。

“小而肥”,这是其特定的地质条件所决定的。

(1)“洼中隆”的地质结构,使其具有多方供油的优势,油源充足。

留楚构造带不仅本区发育有质量好、厚度大的Es1下、Es3两套烃源岩层,对其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近油源的有利条件。

而且,留楚构造带南向虎北洼槽倾没,北以深鞍与留西构造带相望,东接元昌楼—皇甫村断裂构造带向西北的倾没端,西与大王庄潜山断裂带以深洼过渡,具有“洼中隆”的构造背景。

周边深洼所生油气,都有一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向其运移聚集,因此该构造带油源更加充足,为其油气藏形成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2)在塌陷背斜背景上,发育三个局部构造,被多期断层切割,形成了大量的断块断鼻等构造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

留楚构造带是一个在皇甫村断层和大王庄东断层挤压作用下,形成的NE走向不对称的塌陷背斜构造,尤其是短轴方向,构造幅度大,背斜形态明显。

按构造形态可进一步划分为:善旺北断鼻、善旺断鼻、留楚塌陷背斜、尹村断背斜四个局部构造。

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纪构造岩相带特征与油气聚集

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纪构造岩相带特征与油气聚集

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纪构造岩相带特征与油气聚集王鹏;戴俊生;王余泉【摘要】饶阳凹陷为一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其中北部自东向西发育东部陡坡带,主洼槽带,中央隆起带,次洼槽带和蠡县斜坡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依据构造单元及构造带的分类原则,并考虑构造体系和沉积体系两者演化的内在联系,将该区划分为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沿岸滩坝构造岩相带等四种类型构造岩相带.通过构造岩相带分析,预测该区河间大王庄地区东三段,蠡县斜坡沙一段和马西地区南部沙一段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段.【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0(031)005【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饶阳凹陷;构造单元;构造岩相带;油气聚集【作者】王鹏;戴俊生;王余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构造岩相带是指盆地中一定地质时期内构造与岩相的空间组合。

它包括断陷湖盆内各构造带的构造形式、沉积体系、油藏类型和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构造岩相带有利于正确揭示地下地质规律,对指导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最大的凹陷,在古近纪经历了初期张裂(Es4-Ek)、中期断陷扩张(Es2+3)、晚期萎缩消亡(Es1-Ed)等三期断裂活动主要时期,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典型的断超箕状结构,研究区自西向东可划分为东部陡坡带,主洼槽带,中央隆起带,次洼槽带和西部蠡县斜坡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2]。

通过分析饶阳凹陷不同成因类型构造单元的结构特点,不同构造单元的不同区带,同一构造单元的不同构造部位,及所处的沉积演化阶段,层序地层特征,沉积体系的发育,储集体的分布特点,圈闭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与油气成藏条件等[3],将饶阳凹陷古近纪划分为四种类型的构造岩相带:①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沿岸滩坝构造岩相带;②洼槽带-浊积砂、远砂坝构造岩相带;③中央隆起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河口沙坝构造岩相带;④陡坡带-扇三角洲构造岩相带(图1)。

大王北南部地区地质特征与储量评价

大王北南部地区地质特征与储量评价

大王北南部地区地质特征与储量评价◇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林 璐研究区块位于大王北油田的南部,构造位置处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中段大王庄鼻状构造带西北翼,本次研究主要是以取心井的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分析化验、测试资料为基础,明确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构造特征、沉积与储层特征和油藏特征。

通过测井资料精细解释,确定了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等,以此为基础进行储量参数研究,并采用容积法进行了研究区块地质储量的计算。

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是石油和天然子组地层埋深3060 m~3750 m,圈闭幅度气在地下的蕴藏量,它是油、气田勘探开100 m~660 m;二叠系下山西组埋深3120 m发成果的综合反映。

无论是勘探阶段还是~3910 m,圈闭幅度250 m~600 m。

开发阶段,油气储量一直是石油工作者追 2.2 沉积与储层特征[1-2]大王北地区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太古寻的主要目标。

2015年大王庄开发地震界、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新资料出站后,对大王庄、大王北地区新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新生界古近生界、古生界的构造、储层进行了重新评系、新近系及其上覆的第四系。

其新生代价,提高了对该区沙一段、沙二段、沙四地层在本区从老到新发育孔店组、沙河街段等层系成藏主控因素的认识,在此基础组、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和平原上相继部署了一些井,这批井的成功,带组。

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中古生界剥蚀严动该区的勘探开发,展示了该区较大的勘重,与上覆新生界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探开发潜力。

本文通过对大王庄南部地区关系。

古近系地层自大王北洼陷向南层层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的构超覆,地层厚度逐渐减薄,向北则通过埕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以及油藏特南断层与埕子凸起相接。

征的研究,对该区的地质储量进行计算,本研究区域层系接近于大王庄油田上从而确定该地区地质储量是否符合工业油古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研究区内二叠系上流。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一段生储盖组合分析与隐蔽油藏勘探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一段生储盖组合分析与隐蔽油藏勘探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第 l 5卷
第 4期
易定红等 : 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一段生储盖组合分析 与隐蔽油 藏勘 探 饶
席 状 砂 微 相构 成 , 流 水 道砂 层 累积 厚度 大 于 8 分 m,
最大单 砂 层 厚度 大 于 4 砂 地 比为 2 % ~ 5 , m, 0 4 % 岩
12 % , 和 烃 相 对 含 量 平 均 为 4 . 1 , 有 机 .0 饱 7 1% 烃/ 碳平 均值 为 1.5 。虽 然 暗色 泥 岩 的有机 碳 含量 93 % 不 高 , 沥青 和烃 含 量 很 高 , 转 化 率 也 很 高 , 油 但 烃 生 层 的母 质类 型是 以腐 泥 为 主 的混 合 型 , 演 化 程 度 热 高 , 已经成 熟 , 埋 深 都在 生 烃 门 限 以下 , 烃 潜 均 且 生
力大。 3 2 基准 面旋 回 与储 层 的形 成及 分布 .
性为灰 、 浅灰色砂岩 、 细砂岩夹灰色 、 浅灰色泥岩 。
分流 水道 内部 为 呈 正韵 律 砂 岩 组 成 的叠合 砂 岩体 , 发育 交错 层理 和 平行 层 理 , 自然 电位 曲线 上 表 现 为
中一 低 幅齿化 的箱 型 、 型一 钟 型组 合 。席 状 砂 主 箱
3 1 基 准面 旋 回与烃 源岩 的形成及 分布 .
升半 旋 回 的 中、 期 和 下 降半 旋 回 的 早 、 晚 中期 , 为 MS 1 降半 旋 回晚期 和 MS 2上 升半 旋 回的早 、 C 下 C 中 期发 育 的滨 浅 湖 滩 坝 砂 体 的 区域 性 盖 层 。M c 一 s3 MC S 5盖层 位 于各基 准 面 旋 回的上 升 至 下 降 的转 换 位 置 , 以作为 各旋 回内部 发 育 的滨 浅湖 辫 状 河 三 可 角洲前 缘分 流水 道砂 和前 缘席 状砂 以及 滨湖 滩坝 砂

大王庄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非构造油藏

大王庄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非构造油藏

大王庄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非构造油藏张大智;纪友亮;韩春元;初丽兰【摘要】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三上亚段的层序地层研究表明,该段是一个三级层序,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由2个准层序组组成,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各为1个准层序组.通过研究低位体系域两个准层序组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认为该时期发育3个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是有利储集体,并对该区的构造特征和砂体配置关系加以分析,指出了非构造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9(030)001【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层序地层;沉积体系;隐蔽圈闭【作者】张大智;纪友亮;韩春元;初丽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31002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422大王庄地区位于饶阳凹陷中部,与留西、留楚、赵皇庄、肃宁构造带相邻,南起留92-留105井一线,北至宁30井区,西起宁5井区,东以大王庄东断层为界,勘探面积200 km2.沙河街组三段分为沙三上亚段、沙三中亚段和沙三下亚段。

该区沙河街组三段勘探程度较低,尤其是非构造油藏勘探程度较低[1-3],本文通过大王庄地区层序地层研究,指出该区非构造油藏勘探的有利方向,以期对今后的勘探有所帮助。

根据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结合构造与沉积演化特征[4,5],该区沙三上亚段为一完整三级层序,属同生断坳层序,底界为一不整合面,顶界为局部不整合面。

根据沉积旋回特征和准层序组叠加样式,划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图1)。

1.1 层序及体系域边界沙三上亚段的底界为一不整合面,在饶阳凹陷基本可全区追踪。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饶阳凹陷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其中大王庄地区是该凹陷内最有潜力的勘探区之一。

沙三段是该区最为重要的油气藏系之一,其中碳酸盐岩储层是其主要储层类型。

目前大王庄地区的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旨在对该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进行研究,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将对大王庄地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孔隙类型及分布、渗透性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2.研究方法(1)野外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实地观察,获取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类型、颜色、纹理、构造等信息。

(2)室内岩心分析:使用岩心切片技术,对大王庄地区的沙三段碳酸盐岩进行薄片制备和显微镜观察,获取岩石组成、结构、孔隙及渗透性等信息。

(3)岩石物理测试:采用传统的物理测试方法,如声波测试、密度测试等方法,获取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如泊松比、弹性模量等信息。

三、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通过对大王庄地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预期结果:(1)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特征:通过岩心分析,得到该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类型、颜色、纹理、构造等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条件基础。

(2)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沉积环境:通过观察岩石的沉积构造、沉积相、颗粒组成等方面,了解该区的沉积环境,并判断该区是否具有成藏能力和勘探潜力。

(3)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及分布:通过岩心分析和物理测试,了解该区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率及孔隙分布情况,并判断该储层的渗透性。

(4)研究意义:本文开展研究,将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资源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

同时,对于该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营凹陷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砂砾岩扇体特征

东营凹陷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砂砾岩扇体特征
江苏地质, ()1 62 4 2 l, -1, 0 8 1 0
文章编号: 0 一 4420)1 01一 6 1 3 67( 4 一 01 0 0 0 0
东营凹陷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砂砾岩扇体特征
李彦强1 吴李泉2 刘里勘1 曹代勇“ 赵连素, . . , 2 。
(. 1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 山东 滨州 260 ; 566 2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校区)北京 1 03 , 0 8) 0
连续性较好, 其是在扇端处过渡为湖相泥岩的连 尤 续反射, 纵剖面上根部厚度不大, 扇中及向湖盆方向
加厚 , 横向追踪呈扇形。
3 王庄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砂砾岩扇
体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
王庄地区为断陷盆地内砂砾岩扇体沉积, 强烈 地受制于边界构造条件。由于王庄地区 构造运动以 引起正断层的垂向升降运动为主, 因此, 构造的发育 演化具有继承性较强的特点。 王庄地区 在早第三纪 沉积时, 受基岩古构造的控制, 在王庄的东北部发育 了沙四段冲积扇砂砾岩体, 由于沉积物堆积的不均 一性和差异压实作用的影响, 在扇根至扇中一带形 成正地形。 扇间 及侧缘则形成低洼地形。在沙四 段 砾岩体顶面形态上表现为鼻状构造, 即王庄东北部 的鼻状构造轴线在郑 2 井一郑41 8 0 井一线, 呈南西
摘要: 随着东营凹陷北部陡 坡带王庄一宁海地区亿吨级稠油藏的发现, 稠油成藏类型的砂砾岩扇体隐蔽油气藏勘 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勘探的重点目 标和储量增长点之一。利用现代沉积学、 测并学和地震勘探等手段, 通过 对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特征研究后认为: 王庄地区在早第三纪以 形成沙三、 沙四段的较高水动力能砂砾岩扇体( 冲 积扇、 扇三角洲、 近岸水下扇) 沉积体为主, 其中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本区最主要的砂砾岩扇体类型, 并具有较好的 储集性能, 是本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 王庄地区 砂砾岩扇体沉积, 强烈地受制于边界构造条件; 本区的 砂砾岩扇 体沉积及其形态均受沉积相的控制, 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 从而直接导致了本区油气藏的聚集和分布具有复杂

饶阳凹陷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特征研究

饶阳凹陷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特征研究

饶阳凹陷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特征研究发表时间:2020-12-30T06:03:25.02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4期作者:刘传成1 程煜宗1 王世超1 牟瑛顺1 [导读] 本次研究对饶阳凹陷富油区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特征进行了研究。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河北任丘 062550摘要:本次研究对饶阳凹陷富油区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特征进行了研究。

综合地震、构造、沉积等地质资料,识别出3类油藏,分别为构造油藏、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

研究区沙一段、沙三段烃源岩的充足油气源供给是成藏的物质基础,断层是有效油气运移通道,下第三系发育的优质储层、良好的构造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

研究区在大王庄东断层、留18断层以及留路断层的控制下,在研究区东部集中成藏,西部零散成藏。

关键词:饶阳凹陷;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类型;成藏模式,油气富集规律引言饶阳凹陷富油区留西构造带勘探开发程度低,规模大、位于多个构造带的结合区域,构造复杂,成藏条件认识不足,评价建产工作难度大。

本次研究旨在落实研究区层位及重点层系对比关系的基础上,解剖重点目标的油藏,完成油藏类型的识别;通过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建立成藏模式,阐明研究区的尤其富集规律,为研究区增储上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1地质概况饶阳凹陷富油区留西构造带位于河北省饶阳县、献县境内。

本次研究目标区构造位置位于饶阳凹陷中南部,为留楚构造带东北翼、大王庄断层下降盘、留西西部断阶带三者的结合区。

它西接大王庄构造带,南邻留楚构造带核部,与留北构造带在东北部接壤,区域勘探面积约150km2(图1-1)。

已发现Ng、Ed1、Ed2、Ed3、Es1、Es2、Es3等七套含油层系,各含油层系均获得工业油流,且研究区内零散出油井点众多。

2 油藏类型通过对研究区典型油藏进行解剖,在构造精细解释,储层砂体地震属性预测,油水界面识别以及油藏剖面对比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油藏类型进行了识别,主要有三种油藏类型,分别为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和断块油藏。

饶阳凹陷岩性地层油藏控制因素与成藏模式

饶阳凹陷岩性地层油藏控制因素与成藏模式

饶阳凹陷岩性地层油藏控制因素与成藏模式王权;金凤鸣;王素卿;乔晓霞;司继伟;李清【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8(029)005【摘要】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油气最富集的典型陆相断陷凹陷,具备形成岩性地层油藏的良好地质条件.研究认为,该凹陷岩性地层油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4种因素控制,其中凹陷构造背景和古地貌控制着沉积体系与砂体的展布,碳酸盐岩台地基底与新生代强烈的掀斜断块活动、沉积-储集相带和富油洼槽则对岩性地层油藏的分布与富集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凹陷陡带、洼槽带、中央潜山构造带和斜坡带的成藏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模式.【总页数】4页(P595-598)【作者】王权;金凤鸣;王素卿;乔晓霞;司继伟;李清【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221【相关文献】1.歧口南部滩海区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模式 [J], 袁淑琴;赵宇超;许名文2.火山岩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以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为例 [J], 匡立春;薛新克;邹才能;侯连华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4+5油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J], 李成;淡卫东;袁京素;辛红刚;张三;马艳丽4.凹陷向斜区岩性类油藏油富集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升西—徐家围子向斜葡萄花油层为例 [J], 刘宗堡;崔羽西;方庆;刘性全;仇翠莹;于玥5.低幅度构造-岩性边底水油藏特征及其成藏机制——以塞152油藏为例 [J], 兰朝利;张君峰;杨明慧;王金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沉积模式

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沉积模式

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沉积模式杨剑萍;金权;李海涛;李凤群;龚辉;李昆【摘要】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beach-bar sandbodies developed in Shahejie formation of central uplift belt at Dawangzhuang district of Raoyang depression are studied based on coredescription ,analysis of well logging,grain size,thin section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each-bar sandbodies are dominated by siltstone and fine sandstone,and beach-bar sandbodies demonstrate high compositional maturity and textural maturit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sediments andenvironment ,beach-bar sandbidies are divided into barsubfacies and beach subfacies. The former includes main body of bar microfacies and margin of bar microfacies while the latter includes beach mat microfacies and inter-beach microfacies.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beach-bar sediment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features described above. Beach-bar sandbodie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laterally and the range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the inclination of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Compared with the steep slope of the central uplift in the north ,the gentle slope in the south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beach-bar sandbodies. Eustatic lake level and source supply change are other two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beach-bar. Lake transgression during the lower first member and the upper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widen the range between wave base and watersurface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sandbodies to develop. Intermediate source supply rate guarantees the beach-bar sandbodies to devolop continuously.%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广泛发育碎屑岩滩坝砂体沉积.综合利用岩芯观察、岩石薄片分析、测井录井、粒度分析等资料,结合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对其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根据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不同,滩坝可划分为坝和滩两个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席和滩间四个微相.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的分布受古地形、古水深和古物源供给综合控制.在平面上滩坝砂体沿着断鼻轴线展布,断鼻南翼较缓的地形更加有利于滩坝砂体发育;沙一下亚段和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发生湖侵,浪基面与枯水面之间的作用带展宽,广泛的浅水环境为滩坝砂体的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中等物源供给速率是滩坝持续发育的重要保障.【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7(035)004【总页数】7页(P577-583)【关键词】滩坝;中央隆起带;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控制因素【作者】杨剑萍;金权;李海涛;李凤群;龚辉;李昆【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河北河间 06245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河北河间 06245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河北河间 06245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河北任丘 0625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在含油气盆地勘探的中后期,离物源较远、受主物源影响较弱的滩坝储集体越来越受到重视[1-3].滩坝砂体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分布规律复杂的特点[4-6].针对滨浅湖缓坡带滩坝砂体前人已经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工作[7-12],对湖盆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的研究则较为薄弱.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滩坝具有砂体厚度薄、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对滩坝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油气的勘探开发,因此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沉积微相的精细划分,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岩芯观察与描述,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测试资料,并结合研究区古地理背景,总结了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建立了中央隆起带碎屑岩滩坝沉积模式,为类似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可借鉴的沉积模式.饶阳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自西向东依次为斜坡带—次洼槽带—主洼槽带—滚动背斜带—断阶带—潜山构造带—次洼槽带,在次洼槽带和斜坡带之间形成了中央隆起带,研究区位于中央隆起带西部大王庄地区(图1).大王庄地区构造整体上为西北倾、东南抬、走向北东的断裂鼻状构造,其轴线位于留425井-留426井一线,地层产状向北西、北东、南西三个方向倾伏,南西翼地层较缓,北东翼地层较陡[13-14].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地层发育齐全,自下而上依次为孔店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本次研究的目的层位为沙三下亚段、沙二段和沙一上亚段.饶阳凹陷沙三段沉积晚期发生湖侵,气候温暖潮湿,湖盆面积扩大,大王庄潜山表现为北西向的“古梁子”形态,沙二沉积时期气候干热,区域拉张断陷活动逐渐减弱,抬升作用相应增强,大王庄鼻状构造整体抬升.沙一下亚段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饶阳凹陷再次下沉,发生古近系以来最大规模的湖侵,但该次湖侵持续时间较短,水体较浅,地层进一步抬升,大王庄断鼻定型,基底不同的构造形态控制了研究区砂体的沉积[15].2.1 岩石学特征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岩性主要为浅灰色和灰白色粉砂岩和细砂岩,砂岩厚度以1~3 m为主,粒序不明显或呈反粒序,垂向上与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镜下观察表明砂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图2),成分成熟度中等到较好;长石主要为正长石、斜长石和钾微斜长石,岩屑以酸性喷出岩岩屑为主,其次为少量变质岩岩屑,局部砂岩中可见少量鲕粒.胶结物以钙质胶结为主,含有少量的硅质和黏土矿物胶结.不同沉积相带颗粒其含量有所差别,坝砂形成的水动力较强,成分成熟度较高,石英体积分数为52%~66%,滩砂中石英体积分数仅为48%~56%.此外,坝侧缘和滩间微相的泥质含量较坝主体高,其物性相对较差.2.2 粒度特征实测粒度资料表明,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滩坝砂体以粉细砂岩为主,分选中等到较好,颗粒以次棱角状到次圆状为主.样品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一跳一悬夹过渡式(图3(a))和多段式(图3(b))为主.一跳一悬夹过渡式曲线由跳跃组分、过度组分和悬浮组分组成,滚动组分不发育,跳跃组分含量在45%~60%之间,斜率介于60°~70°之间,斜率较高,分选较好,与过渡组分交切点φ值在2.1~2.3之间,反映了能量中等,动荡性较强的水体环境.多段式曲线由两到三个跳跃次总体组成,反映了滨浅湖水流来回冲刷的特点.同为一跳一悬夹过渡式,不同类型砂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坝砂跳跃总体φ值介于1.0~2.9之间,累计概率高达82%(图3(d)),而滩砂跳跃总体φ值介于2.1~3.0之间,累计概率多为45%~60%(图3(c)),表明滩砂结构成熟度较坝砂低.2.3 沉积构造特征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典型的沉积构造有低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图4(a))、平行层理(图4(b))、软沉积物变形(图4(d))等,植物根茎(图4(f))、生物潜穴(图4(c))、风暴泥砾(图4(e))较常见.低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在细砂岩中较发育,其前积纹层和层系界面呈低角度相交,交角为3°~15°,反映了中央隆起带浅水环境波浪反复冲刷的特点,平行层理形成的水动力较强,在坝砂体中较发育.滩为砂泥岩的薄互层,砂岩厚度薄且互层层数多,负载构造、软沉积物变形等同沉积构造常见;此外,坝侧缘具有一定的坡度,泥质含量高,软沉积变比较发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常见破碎的植物根茎,垂直或倾斜的生物潜穴反映了较弱的水动力条件.岩心观察中可见风暴浪将半固结的泥岩打碎在浪基面之上沉积下来形成的风暴泥砾,反映了早期形成的滩坝遭受了较强风暴浪的改造.根据滩坝砂体空间分布和沉积特征的差异,将滩坝砂体分为坝亚相和滩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席、滩间四个微相.3.1 坝主体坝主体主要形成于滨浅湖碎浪带和破浪带作用区,或由波浪和湖流共同作用形成.由于水动力的簸选作用较强,坝主体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细砂岩和粉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常见的沉积构造为浪成砂纹层理、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在岩心横断面上常见植物的根茎.坝主体砂体厚度一般大于2 m,较厚处可达10 m以上,垂向上为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泥岩厚度一般小于1 m,砂泥岩之间为渐变接触,具有反粒序或粒序不明显的特征(图5).砂体平面上平行或斜列于中央隆起带轴线分布,测井曲线形态多为箱形和漏斗形,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比.3.2 坝侧缘根据沉积物的特征和砂体形态,可将坝砂细分为坝主体和坝侧缘沉积.根据与坝主体的相对位置,坝侧缘又分为坝内侧缘和坝外侧缘,坝内侧缘位于坝主体和湖岸之间,与滩砂或者滩间相连,坝外侧缘位于坝主体和深湖之间,与滩砂或浅湖泥相接.坝侧缘沉积时的水动力较坝主体弱,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平均砂体厚度1~2 m.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坡度,除了坝主体发育的沉积构造外,坝侧缘还发育负载构造、软沉积物变形等典型的同沉积变形构造.3.3 滩席滩亚相形成于滨浅湖环境浪基面以上水动力较弱地区,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厚度一般小于2 m,垂向上为砂泥岩频繁的薄互层(图5),发育浪成砂纹层理、波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呈中高幅指形.在平面上展布面积大,延伸范围广,呈席状展布于坝砂周围.3.4 滩间由于微地形不同以及微地形导致水动力条件的差异,滩席中水动力较弱处发育滩间微相.滩间微相地势较低,水动力相对较弱,沉积物以块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泥质粉砂岩中可见水平层理.4.1 构造及古地形条件构造运动造就的古地形地貌对断陷盆地层序形成与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控制了滩坝砂体的展布格局[16-18],地形坡度太陡或太缓都不利于滩坝砂体的沉积.坡度过缓则波浪能量消耗大,波浪传至滨浅湖地区难以启动先成沉积物;坡度太陡则浅水范围窄,不利于形成有利的储集砂体.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在大王庄地区表现为西北倾东南抬的大型断鼻构造,断鼻轴线位于留425井—留426井一线.鼻状构造的地形控制了滩坝砂体的平面展布.经过湖浪和湖流的改造和再搬运,滩坝砂体主要分布于断鼻轴线两翼,南翼地形坡度较缓,浅水范围更加广泛,滩坝砂体较北翼更加发育(图6).4.2 水动力条件及湖平面变化湖浪和湖流是影响滩坝分布的重要因素.湖浪传至滨浅湖浪基面以上浅水范围内,水动力条件发生分异,根据波浪特征和携带沉积物能力的不同,由湖向陆依次为波浪遇浅带、破浪带、波浪重生带、碎浪带和冲浪回流带[19].破浪带和碎浪带的湖浪能量最强,携带沉积物粒度粗,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粗粉砂岩、沉积坝亚相砂体.波浪能量在破浪带和碎浪带被大幅消耗之后,波浪重生带和冲浪回流带波浪能量减弱,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细,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沉积滩亚相砂体.水动力条件的差异使滩坝具有不同的平面分布特征.坝砂单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小,薄层滩砂分布于相邻坝砂之间,将各个坝砂连接成片(图6).波浪的传播方式是影响滩坝砂体平面展布的另一因素,受正向入射的波浪影响形成的滩坝往往平行于湖岸线分布,在斜向入射波浪作用下形成的滩坝则多与岸线斜交.幕式构造运动及周期性气候变化造成水深周期性地频繁震荡,导致滩坝砂体在平面上往返迁移形成大套连片的砂体.不同水体深度沉积环境存在差异,沉积环境的不同使得滩坝砂体呈现出不同的沉积特征.大王庄地区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发生湖侵,浪基面和枯水面之间的波浪作用带展宽,泥岩以还原性的深灰色为主(图7(b)),滩坝砂体较发育,分布范围广泛;沙二段沉积时期饶阳凹陷拉张断陷活动减弱,区域抬升运动响应增强,研究区多处于浅水范围甚至湖平面之上,氧化性的紫红色、杂色泥岩居多(图7(a)),滩坝砂体则较不发育.4.3 物源供给研究区物源主要来自蠡县斜坡安国-博野物源体系和来自西南方向的刘村低凸起物源体系,为辫状河三角洲点状供源,滩坝砂来源于对先成辫状河前缘砂体的改造和再沉积.研究区物源供给的速率频繁变化,根据王延章[20]对物源供给速率的划分标准,沙三段早期,物源供给充足,研究区鼻状凸起被来自蠡县斜坡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披覆;沙三段晚期,湖盆水体加深,物源供应减弱,湖浪和湖流对早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进行改造,沉积物经搬运后在研究区卸载形成砂质滩坝,在其中某一时间段物源供给速率进一步减弱,研究区断鼻构造的顶部发育了厚层的碳酸盐岩滩坝;沙一下亚段至沙二段时期,在地层抬升的背景下,物源供给速率保持在中等范围,研究区继承性地发育碎屑岩滩坝沉积.滩坝的形成受控于湖浪和湖流对先成沉积物的簸选、搬运和改造,而湖浪和湖流受控于古地形的坡度和古水深的变化.因此,滩坝砂体的形成是古地形、古水深和物源体系综合控制的结果.根据滩坝体系的平面展布规律和垂向演化特征并结合湖盆水深的变化和研究区的古地形,建立了大王庄地区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滩坝沉积模式(图8).1)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滩坝砂体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沉积构造以低角度板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为特征.根据滩坝沉积物特征的不同和沉积环境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坝亚相和滩亚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席和滩间四个微相.2)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的分布受古地形、古水深和古物源供给综合控制.平面上断鼻构造控制滩坝砂体沿着断鼻轴线分布,断鼻南翼较缓的地形更加有利于滩坝砂体发育;沙一下亚段和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发生湖侵,浪基面与枯水面之间的作用带展宽,广泛的浅水环境为滩坝砂体的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物源供给速率是影响滩坝发育的重要因素,中等速率的物源供给是碎屑岩滩坝持续发育的保障.【相关文献】[1]田继军,姜在兴.惠民凹陷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对比与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3):612-623.[2]高红灿,肖斌,郑荣才,等.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砾质滩坝沉积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36(4):612-620.[3]袁静,梁绘媛,谭明友,等.惠民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形成条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35(3):410-416.[4] JOHNSTON J W.Sedimentology and depositional history of two barrier beach complexes along Lake Huron,Ontario[J]. Abstracts with Programs-GeologicalSocietyof America,1999,31(7):50.[5]周丽清,邵德艳,房世瑜,等.板桥凹陷沙河街组滩坝砂体[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4):351-355.[6]邓宏文,马立祥,姜正龙,等.车镇凹陷大王北地区沙二段滩坝成因类型、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J].沉积学报,2008,26(5):715-724.[7]潘树新,王建功,刘彩燕,等.坳陷湖盆沿岸坝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成藏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S2:70-78.[8]朱筱敏,信荃麟,张晋仁.断陷湖盆滩坝储集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J].沉积学报,1994,12(2):246-253.[9]王建民.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7+8油层组滨浅湖滩坝体系沉积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34(5):672-678.[10]操应长,王健,刘惠民,等.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及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6):5-10.[11]王永诗,刘惠民,高永进,等.断陷湖盆滩坝砂体成因与成藏:以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为例[J].地学前缘,2012,19(1):100-107.[12] SHAND R D,BAILEY D G,SHEPHERD M J.Longshore realignment ofshore-parallelsand-bars at Wanganui,New Zealand[J]. Marine Geology,2001,179(3-4):147-161.[13]李占东,鲍楚慧,胡慧婷,等.饶阳凹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沉积特征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44(3):489-497.[14]邹娟,戴俊生,张丹丹,等.构造活动强度划分断陷盆地构造区划——以饶阳凹陷为例[J].石油学报,2014,32(2):294-302.[15]纪友亮,杜金虎,赵贤正,等.饶阳凹陷下第三系层序类型及发育模式[J].沉积学报,2007,25(2):1-9.[16]杨西燕,沈昭国,方少仙,等.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气田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下亚段滩坝砂体沉积特征[J].古地理学报,2007,9(2):175-183.[17]杨勇强,邱隆伟,姜在兴,等.陆相断陷湖盆滩坝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为例[J].石油学报,2011,32(3):417-423.[18]商晓飞,侯加根,程远忠,等.厚层湖泊滩坝砂体成因机制探讨及地质意义——以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沙河街组二段为例[J].地质学报,2014,88(9):1705-1718.[19]姜在兴,王俊辉,张元福.滩坝沉积研究进展综述[J].古地理学报,2015,17(4):427-440.[20]王延章,宋国奇,王新征,等.古地貌对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以东营凹陷东部南坡地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4):13-16.。

饶阳凹陷横向潜山变换带构造特征及其油气聚集规律

饶阳凹陷横向潜山变换带构造特征及其油气聚集规律

饶阳凹陷横向潜山变换带构造特征及其油气聚集规律劳海港;陈清华;吴孔友【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3(87)3【摘要】利用钻井、地震及地质资料对饶阳凹陷潜山变换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饶阳潜山变换带以中生代差异构造剥蚀为基础、新生代差异构造变形为动力而形成的;在构造单元间差异沉降响应下,形成一系列以基岩拆离滑脱面为载体、由东向西依次陷落的潜山.利用测井、试油、样品分析化验等资料证实,潜山变换带具有“时间上油气多期充注、平面上异源油气汇聚、剖面上油气差异聚集”的特点,形成以潜山油气藏为主、第三系油气藏为辅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潜山变换带强烈构造变形为圈闭形成及储层发育提供良好条件,在“油气差异聚集”指导下,分析潜山内幕油气藏的空间分布,寻找潜山有利勘探目标,拓展冀中坳陷潜山勘探新领域.%Based on well drilling and seismic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lateral buried hill transformation bel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Raoyang buried hill transformation belt formed firstly by Mesozoic differential tectonic erosion and then by Cenozoic differential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tectonic subsidence among tectonic units, a series of buried hills which took bedrock detachment surface as a carrier collapsed in order from east to west. Logging, oil test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data confirm that buried hill transform zones are characterized by " multiphase filling of oil and gas in time, heterologous oil accumulation in plane, differenti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profile",forming a compound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zone, which are dominated by buried hill hydrocarbon reservoir, with Tertiary hydrocarbon reservoir as supplement. Strong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buried hill transform zones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formation of trap and reservoir. Under the guidance of "oil and gas differential accumulation principle", it will be our task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ner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buried hills, search for favorable exploration target, and extend prospecting area in buried hill of the Jizhong depression.【总页数】9页(P415-423)【作者】劳海港;陈清华;吴孔友【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纪构造岩相带特征与油气聚集 [J], 王鹏;戴俊生;王余泉2.高邮凹陷一级横向变换构造带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J], 陈清华;劳海港3.陡坡带油气藏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以渤海油田旅大6构造为例 [J], 张友;杨波;黄晓波;彭靖松;王飞龙4.济阳坳陷南部横向变换带构造演化及其油气聚集规律 [J], 劳海港;陈清华5.饶阳凹陷潜山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J], 田世峰;查明;吴孔友;崔永谦;阎宝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地层特征和构造样式
大王庄地区位于饶阳凹陷中南部,东邻留西构造带,西邻大王庄西次洼槽,北靠河间洼槽,勘探程度较高。

大王庄地区发育齐全,断层较发育,发育有地垒、地堑、”Y”字型及反”Y”字型等多种剖面组合样式。

标签:饶阳凹陷地层构造样式
1地质背景
饶阳凹陷为一个NNE 走向,东断西超,发育较为完整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凹陷,勘探面积约5280km2。

大王庄地区位于饶阳凹陷中南部,东邻留西构造带,西邻大王庄西次洼槽,北靠河间洼槽,南到留447~留56 井一线,隶属大王庄~留西构造带,处于饶阳凹陷的次洼槽带,包括大王庄背斜和大王庄构造高点两个主要正向构造单元和窝北洼槽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勘探面积大约200km2。

2地层发育
大王庄地区自上而下钻遇的地层有: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和沙河街组,揭示最大地层厚度3938m。

目前该区已发现了Ed、Es1、Es2、Es3、Jxw 五套含油层系,具有两种储集岩类型:砂岩及生物灰岩(主要分布在沙三段)。

目前已有东三段、沙一上亚段、沙三段(砂岩和生物灰岩)投入开发。

3基本构造特征
大王庄地区构造整体上为西北倾、东南抬、走向北东的大型单斜构造形态,地层倾角下大上小。

大王庄构造带的基底呈现北西向古隆起,今构造基底的隆起特征十分明显,呈北西向延伸,其轴线在留 3 井~留58 井一线,南北两个高点:其一为大王庄潜山,潜山埋深4300m:其二为大王庄东潜山,高点埋深4400m。

大王庄东断层为大王庄构造的东边界。

两潜山高点之间为鞍部,南翼陡,北翼缓。

潜山地层为寒武系及雾迷山组。

大王庄构造第三系为断裂鼻状构造,其轴线在留425-留70-39 井一线,地层产状向北西、北东、南西三个方向倾伏。

南翼地层产状较缓,北翼较陡。

该区发育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体系,其中走向以北东向斷层为主,同时在局部发育北西走向的断层。

3.1主干断层
3.1.1大王庄东断层
大王庄东断层呈NE 走向,延伸32 公里左右,主体位于河间西洼槽南延
部分。

断层倾向东南,断面较平直,仅在北端具犁式断面特征。

T4 反射层断距1300m,向两端减至200m 左右。

断裂活动主要时期为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最强烈时期是沙一段。

其中在中部发育较早,可能古近系初开始活动,而南北两端形成较晚,为沙一-东营期。

在北段,该断裂与留路断裂对倾,共同控制一个背斜——留西塌陷背斜。

3.1.2大王庄断层
大王庄断层位于大王庄东断层西侧,走向北北东。

主要活动时期为沙四一孔店,沙三一沙二时期仍有活动,此后活动基本停止。

古、新近纪之间及新近纪以来有走滑迹象,使早期披覆背斜形成屋脊状断块。

该断块构造控制着大王庄油田的分布。

3.2断层样式及断裂组合样式
按wernicke 等(1982 年)在研究美国西部”盆岭区”伸展构造时,提出的正断层的分类方案,大王庄发育两种类型的的断层样式:旋转的平面正断层和铲式正断层(图1)。

前者断层面产状稳定呈平面式,但断层两盘及断层本身在断层的演化过程中发生“掀斜运动”,呈现断面平直地层倾斜的样式;后者断面呈上陡下缓的“铲式”形态,断层上盘岩层在断层的演化过程中发生旋转,或断面两盘及断层本身同时发生旋转。

两种类型的断层以旋转的平面式正断层发育的数量多,是本区的主要断层类型(图2)。

本区发育有地垒、地堑、“Y”字型及反“Y”字型等多种剖面组合样式,其主要的剖面样式为发育一组几乎全部东倾、相互平行、断面平直、呈不等间距排列的近多米诺式阶状剖面样式(图2-12,图2-13)。

近多米诺式阶状剖面样式是由于献县拆离断层持续活动,大王庄构造处于滑覆构造的前缘(末端),应力释放,而派生的补偿断层所致。

大王庄构造带的断层平面展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断层的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同时在局部发育北西走向的断层。

北东走向的断层是北西-东南方向的引张应力作用的结果。

北西向断层是伸展构造体系发育的横断层或调节断层,本区留495 北断层就是其代表,该断层上下两盘的构造样式明显的不同,其北盘主要发育反“Y”字型、地垒等剖面样式,其南盘主要发育近多米诺式的剖面样式。

4总结
平面上,构造主体发育北西、北东两组断裂系列,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断层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在主体构造发育北西向断层,两翼均为北东向断层,断层相互交错。

剖面上断层断裂成Y 字型以及反Y 字型。

西北向断层(主要是大王庄南北断层)发育较早,对Es2+3、Es1下地层的沉积有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纪友亮,杜金虎,赵贤正等.饶阳凹陷下第三系层序类型及发育模式[J].沉
积学报,2007,25(1):1-9.
[2]张大智,纪友亮,张瑞峰等.饶阳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8,31(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