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脏及大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心脏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HR↑BP↓苯肾上腺素50 ~200μg HR↓BP↓麻黄素10mg或肾上腺素5 μg 纠正心律失常:室速 室颤 利多卡因 BP↓>70mmHg②T>35③低血容量 HR↑⑤心律失常⑥酸中毒离子紊乱(K) 呼吸管理:充分供氧 避免CO2蓄积 不宜过度通气造成低碳酸血症
二尖瓣狭窄
肺动脉平均压力 20mmHg 肺动脉高压: 轻度30-40mmHg 中度40-70mmHg 重度 >70mmHg 肺动脉压/主动脉压:轻度<0.45 中度 重度>0.75
肺循环特点
肺动静脉属于肺循环,集静脉血氧合后
支气管动静脉属于体循环,营养肺脏.
低阻力,低压力,高容量 体循环1/7-1/8 血管壁薄,膨胀性高 吸气与呼气影响肺循环阻力 提供血氧交换 过滤静脉回血 左室储血库
麻醉处理
紫钳型
病理生理:右室流出道狭窄轻重和缺损大小 临床表现:肺血少 缺氧-紫钳 血液粘滞 凝血障碍 危险性:漏斗部痉挛 缺氧发作 呼吸困难 晕厥 脑乏氧 血流缓慢 心脏停搏 脑血栓 静脉气栓→动脉
术前用药:东莨菪碱0.01吗啡0.1(mg/kg)
麻醉诱导:右→左分流 起效快
防止体循环压力↓
肺动脉高压分类
原发性:原因不明的肺动脉压力升高,合并右
心肥大.
继发性: ①肺血管床面积减少
左向右分流
肺静脉压↑左心衰 二尖瓣狭窄
肺血管收缩 缺氧 严重通气不足
其他分类 ①肺循环动力高左向右分流
肺动脉高阻力
肺静脉淤血 左心衰 二尖瓣狭窄
缺氧性
肺动脉高压临床表现
症状:呼吸困难 心悸 乏力 咯血 胸痛 紫绀 右心衰竭 体征:颈静脉怒张 肝大 腹水 X线:右心大 肺动脉段突出 ECG:右室肥大 电轴右偏”P”波宽大
冠心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术前估计主要在两个方面 • 心肌的氧供与氧耗的平 衡情况 • 心脏的泵血功能
3
心脏功能
• 参见前述。如病人睡眠需高枕,肢体有水肿等示心功能已
2
受损 • 注意病人有无一过性左心衰竭和心肌梗死病史
• 三月内有心肌梗死者麻醉和手术风险显著升高
心电图
• 注意休息时有无异常心电图出现,是否需药物治疗 • 24h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术前心肌缺血检出率 • 急性心肌缺血需加强监测治疗或急诊手术;急性心梗除能争取在
➢ 腹主动脉瘤手术中,可能因显露主动脉而引起肠系膜牵拉综合征,表现为 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对症处理:补液,适量用血管收缩药物
➢ 不需CPB支持的降主动脉手术,术中抗凝治疗很重要。通常保持不全肝素化, ACT维持在180~250s,术毕可不需鱼精蛋白拮抗
体外循环
一、外循环的基本装置
体外循环基本装置包括:体外循环机、氧合器、微栓过滤器、体外 循环管道、插管、变温水箱以及体外循环监测装置等
先行矫治
二、术前药物治疗
1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2 减少心肌氧需
• 冠心病者增加冠脉血流量已受限,应以减 少心肌耗氧量为主
• 硝酸甘油类药物:目前仍是心绞痛对症治 疗的基础
•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可降低心率、心 肌收缩强度和收缩压减少心肌氧需,还可 使P50右移,提高向组织供氧的能力
• 钙通道阻滞药可降低心肌氧需和扩张冠脉 而增加供氧
6h内进行估计
4
术前估计主要在两个方面 • 心肌的氧供与氧耗的平 衡情况 • 心脏的泵血功能
6
左室功能
• 心肌梗死但无心衰-EF常在0.4~0.55 • EF 0.25~0.40-心功能Ⅲ级 • EF<0.25-心功能为Ⅳ级 • LVEDP>18mmHg-左室功能很差
心血管外科麻醉课件

麻醉管理学是保证心血管手术成功的关键
♦心血管麻醉最常用的方法是全身麻醉。 ❖如把心血管手术的成功看作万里长征,成功 的麻醉诱导只是
完成了第一步,而且还不能 iC是最i矣的一步。
❖ 脏器保护、猸环调控、血液保护、应激反应、 内环境稳定和
静脉麻醉药
依托咪酯 依托咪酯临床应用
麻醉诱导
0.2〜0.3 mg / kg静脉注射
镇静催眠
0.01〜0.1 mg / kg静脉注射
短期麻醉
因不具备镇痛作用,需与其他镇痛药合用
依托咪酯
>对心率、血压和心排出量的影响很小,因此适用于血 流动力 学严重损害病人的全麻诱导。
>临床研究证实,用0. 15-0. 60 mg/kg静注,仅轻度 降低动脉
麻醉前用药
P-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选择原则
♦术前心功能差、高度依赖叉感张力维持心排血量的病 人,阻 滯药和钙通道阻滯药可促发严重的心力衰 竭
❖心脏扩大、合并室壁瘤、LVEF低、不能耐受心率减慢 的病 人,应谨慎使用P-阻滯药和钙通道阻滯药
❖吗啡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和肺心病患者 ❖东莨菪碱禁用于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 ❖有肺动脉高压及左心功能不全者,镇静药宜 选择吗啡 ❖老年人和心功能较差者,适当减少镇静药和 吗啡用量
心脏手术麻醉方法
GENERAL ANAESTHESIA is a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满意的肌松.控制应激
麻醉药的选择
> 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末,全世界均以麻醉性镇痛药作为心血 管手术
麻醉的主要用药
> 1990年代开始在追求高质量的医疗效果同时要求降低医疗费 用,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1 术前准备详细查阅病历,掌握要点,仔细检查,判断病情,如有影响手术麻醉的问题,与病房医师共同研究,制定出安全措施。
解释病情,安慰鼓励病人,交待手术前注意事项。
做Allen’s试验,开麻醉前药医嘱,写麻醉计划单并准备药物及用品。
2 麻醉诱导2.1 紫绀及心功能差者入手术室后面罩吸纯氧。
2.2 连接无创血压计、心电图,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
2.3 根据病情选用药物,诱导期要求麻醉平稳并足够深以减少应激反应,避免血压、心率波动过大;诱导插管后保护眼睛,安放鼻咽、直肠温度电极。
需要体表降温手术麻醉诱导后尽快进行头部及大血管部位冰袋降温。
3 动、静脉穿刺及麻醉维持动脉穿刺测压(桡、股、足背动脉),中心静脉穿刺测压(颈内、锁骨下静脉)。
一般病情维持三条静脉通路(一条中心静脉、两条末梢套管针),重症者维持四条静脉通路(两条中心静脉,两条末梢套管针)。
升主动脉瘤患者勿在上胸部及低位颈静脉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可做中、高位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
重症者可置放漂浮导管;术后可能应用球囊反搏者(IABP)再穿刺一条股动脉,以备必要时放置球囊导管时用。
由中心静脉抽血查ACT 生理值、血气等,了解通气、HCT及血电解质等情况。
冠心病患者如血压高,可用硝酸甘油泵行控制性降压。
如放自体血则按“输自体血常规”进行。
体外循环转机前输液量以中心静脉压为准,参考平均动脉压、HCT、体温及尿量等,婴幼儿注意勿输液过量。
4 体外循环运转前和管理4.1 记录各种监测指标,包括:尿量、血压、心率、血气等,查对肝素用量并测ACT,ACT值必须>300秒才能进行心内插管,ACT>480秒才能进行体外循环转机(CPB) 。
准备好停跳液,与外科医师及灌注医师联系确定手术步骤及所需温度。
及时加深麻醉,切皮、劈胸骨及CPB开始前,需加深麻醉;CPB中大量予充液使血液稀释并影响组织液成份,CPB管道对静脉麻醉药物的吸附,氧合器使吸入麻药从氧合器中溢出等都可使麻醉变浅,可能引起机体一糸列不良的应激反应。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心血管病人可能存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如高血压、低血压等,增加了麻醉管理的难度。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03
心律失常
部分麻醉药物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01
心肌抑制
某些麻醉药物可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导致心脏输出量进一步减少。
02
血管张力变化
麻醉药物可引起血管张力变化,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并发症预防
03
高血压病人手术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心肌缺血等并发症,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如维持血压稳定、避免过度刺激等。
术前准备
对冠心病病人的心功能进行详细评估,了解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同时,要积极治疗和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手术耐受力。
麻醉管理
在麻醉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同时,要合理调整麻醉深度和呼吸参数,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选择合适麻醉药物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抗胆碱能药03CHAPTER
术中麻醉管理与监测
通过脑电图波形变化评估麻醉深度,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用量,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意识消失且无痛感。
脑电图监测
实时监测肌肉松弛程度,避免肌松药使用不足或过量,确保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肌松监测
通过监测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麻醉深度及循环系统功能状态,及时调整麻醉方案。
并发症预防
心律失常病人手术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如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避免使用加重心律失常的药物等。
06
CHAPTER
心血管病人手术麻醉风险与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心功能分级
l Ⅰ级:能耐受日常体力活动,无心悸,气促等不适 感。屏气试验>30秒。
l Ⅱ级:日常体力活动有不适感,不能作跑步或用力工 作,限制活动量,屏气试验20-30秒。
l Ⅲ级:活动受限,日常体力活动有明显心悸,气促等 症状,只能胜任极轻微的体力活动,屏气试验10-20 秒,对麻醉的耐受能力差,
心脏病的病情特征
l
冠心病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死亡率为
一般病人的2-3倍,麻醉和手术的危险取决
于:a.有无心绞痛,严重程度如何;b.是否
发生过心肌梗死,有无并发症;c.目前心功
状况。
l
高血压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安危,主要取
决于高血压是否引起重要脏器的损害及损
害程度如何。
麻醉前准备——总的要求
尽可能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和全身 情况。治疗和控制合并症。解除病人 的恐惧和焦虑。
l Ⅳ级:完全不能耐受日常体力活动,静息时也感心 悸、气促,有端坐呼吸表现,屏气试验10秒内 。
心脏危险因素计分
Goldman等提出估计非心脏手术的危 险性的9个因素和计分方法。 见下表累计前 53分,按积分多少分为四级,0-5分为Ⅰ 级,6-12分为Ⅱ级,13-25分为Ⅲ级,≥26 分为Ⅳ级。
Goldman’s多因素心脏危险指数
l 洋地黄类药物:在大剂量或逾量易致心律 失常,在低钾血症时尤甚。
l 抗高血压药,术前控制高血压,调整在适 当水平,一般不主张术前停药。
l 利尿药:较长时间使用利尿药可造成血容 量不足和低钾,术前应注意补钾和血量,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 醉的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
麻醉过程平稳,循环稳定,通气适 度,保持心肌供O2与需O2的平衡。麻醉深 浅适度,既达到良好镇痛,又不致抑制循 环,控制应激反应在适当水平,术中不出 现知晓。
腹 内、胸外或主
3
动脉外科
急诊手术
4
总计
53
l ◆病情和体格情况评估,多采用美国麻 醉医师协会(ASA)标准
l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标 1级:病人的重要器准官分、级系统功能正常,对麻醉手术耐受良好,
正常情况下没什么风险。
2级:有轻微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功能健全, 对一般麻醉手术可以耐受,风险较小。
病史
体检
心电图
一般内科情况 差
计分
心肌梗塞>6 月
10
年龄>70岁
5
第三心音、颈静脉怒张等心衰症
11
主动脉瓣狭窄
3
非窦性心律、术前有房早
7
持续室性早搏 > 5次/分
7
Pao2<8Kpa,K+<3mmol/L,PT 升高,慢性肝病征及非心脏原 因卧床
2、麻醉方法的选择
全麻药与肌松药的选择和应用取决于病人的心 功能。
a.吸入麻醉药对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对 肺高 压和右室功能障碍者禁用或慎用。
b.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舒芬太尼使心率减慢 适用于心功储备差的病人。
c.肌肉松驰药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对心率无明 显影响,常用于心功差者。
3、减轻或避免心血管反应
3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但仍在代偿范围内, 行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施行麻醉和手术有一定顾虑 和风险。
4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 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安全的威胁。施行麻醉手术均 有较大风险.
5级:病情危重,濒临死亡,手术是孤注一掷。麻醉和手术平分危 险。
对症处理外,应寻找原因处理。
8、加强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 有效处理。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心脏病人麻醉前的评估与准备心脏病人 2 、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3 、非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特点
难点:直视心内手术的麻醉与体外循环的技术
概述
心脏大血管疾病的种类较多,其病理 生理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其血流动力学改 变或伴随的其它疾病也各异。因此,麻醉选 择,监测项目,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危 险性的估计等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作出个别 考虑。
麻醉前准备—— 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
l β-受体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 a.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心得安、美多心安) ,突 然停药、可加剧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死。 b.钙通道阻滞药(尼卡地平Nicardipine) 。突然停 药也同样可出现撤药综合征,一般不主张术前 停药。
麻醉前准备—— 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
常规和特殊检查
l 心电图 l 运动试验 l 超声诊断学 l 放射诊断学 l 心血管核医学检查 l 心导管检查 l 飘浮导管检查
心脏病的病情特征
l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紫绀型比非紫绀型
的麻醉手术危险性大。有严重肺A高压致心
衰者,麻醉手术的危险性增大。
心脏病的病情特征
l 后天性辨膜性心脏病的麻醉手术的危险取 决于 : a、病变的性质 b 、严重程度 c 、心肌损害的程度 d 、有无心衰及肺A受累情况。
[最新]心脏及大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目的与要求:
目的:认识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种类较多,
其病理生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血流动力学 改变或伴随其它疾病也各异,因此麻醉选 择,监测项目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危险性 的估计也需要具体,病情作出个别考虑。
要求:
1 掌握麻醉前的评估与准备 2 掌握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3 掌握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4 掌握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5 掌握直视心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6 了解体外循环技术
气管内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常用麻醉诱导药和肌松药,或加用芬 太尼、氟哌利多、咪坐安空、依托咪 酯,杜冷丁等控制,熟练、轻巧的插 管技术也是减轻心 血管反应的必要条件。
4、注意全身麻醉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 响均与剂量有关。
5、维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合理通气。 6、输血输液要适当。 7、避免术中心律失常,除进行必要时
2、麻醉方法的选择
如病人情绪稳定能充分镇静,可以选择非全身麻醉。 a.选用局麻时,为避免对心血管的影响,局麻药中不 加肾上腺素。 b.骶麻对循环无明显影响适用于肛门、会阴、膀胱镜检 c.低平面腰麻只适用于肛门、会阴、下肢手术, d.持硬可以较安全用于中下腹部手术, e.心功能差,病情严重,手术复杂,创伤较大,情绪 紧张,手术时间较长,宜选择全麻作气管内插管便于 妥善管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