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山西省阳城三中元曙光说到诗词教学,首先看看古人鉴赏诗文的方法。中国古代文论中诗歌鉴赏强调“兴味”;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的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感受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的钟荣在他的《诗品序》中提出了“滋味说”,钟荣所谓“滋味说”,主要是指南北朝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即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学符号中得到无限的意蕴和旨趣。不难看出古人诗歌鉴赏时是非常注意想象的。所谓“想象”是人脑对记忆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通过想象可以将文学符号和生活的感受串联起来,可开拓思路,提高思维能力,感悟作品中的“象外之象”,可以将作品中的意象“还原”。

想象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想象包括其初级形式——联想(即指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到有关的另一事物);狭义的想象专指其高级形式——再造想象和创造思想(即指将头脑中已有的感知形象,进行分解、组合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无论是哪一种想象,都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有着重要作用。

一、想象能帮助学生感知到更鲜明更生动的文学形象

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曾经说过:“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美的。”这话讲得很有道理,文学作品尤为如此。因为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媒介,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想象,才能将他们还原成一个个生动鲜明,有声有色的形象,在《邶风·静女》中,诗歌前两章都以“静女”开篇,反复咏唱,意在强调姑娘的娴静温婉。但我们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想到首先赶到约会地点的姑娘,躲在不易发现的地方,瞪着两只大眼睛,看着小伙子找不到自己时那急不可耐的样子,不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的情景,通过“贻我彤管”“自牧归荑”想到姑娘馈赠信物的动人画面,我们就能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位沐浴着爱情阳光的姑娘,她的活泼行为只在和恋人约会时才表现出来,从而认识到这是一位大胆而炽热地追求爱情、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美好形象。

二、想象能帮助学生充分领略作品中的意境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共同特点,诗歌、散文尤为如此。既然中国的创作诸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当然也就应该力求感受和进入意境。那那么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这就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范读展开想象:在轻柔、妩媚、婉

转、明丽的旋律中,夕阳斜照,晚霞灿烂,康河显得美丽而宁静,水面明亮如镜子一般,轻风微微吹拂,波光潋滟。沐浴在金色斜阳中的纤纤杨柳,恰似那婀娜多姿,娇羞无比的新娘,杨柳在风中舞动纤巧的身姿,河草在这优美的旋律中随风摇摆,似在水底飘摇起舞,动人心弦,潭水清幽,印衬天边的晚霞,康桥也化作彩虹,吸引诗人去寻找梦中的圣地……通过想象,就既能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首通体上下都美的诗歌,又能引导学生进入、陶醉于诗歌优美的意境之中。

三、想象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

想象能够凸显作品的形象或内容,从而使作品的主旨体现的更为鲜明。以《孔雀东南飞》为例,在讲解过程中,我叫学生根据“兰芝严妆”一节加以想象性描绘,学生通过想象充分认识到兰芝的美丽后,我再发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极言兰芝的娴淑美丽?”通过讨论,学生就能意识到,即使是像刘兰芝这样完美的女性,也同样逃不脱封建家长的迫害,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了诗歌鞭挞封建罪恶的主旨。

此外,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其心理依据便是联想。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中,这样的联想俯拾皆是。如看到落花就想到韶华易逝和生命的短暂,看到月亮就容易思亲和怀人,看到杨柳就想到离别。我们不仅在欣赏诗句时要运用联想,在品味诗情时更应联想到诗人创作时的环境、经历,因为不同诗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因为思想、环境、经历的不同,写出完全不同的感受来。同样是秋天,我们读李璨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感伤味太浓重,充满了悲秋情调。相反,我们读了“铁马秋风大散关”、“沙场秋点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手二月花”等词明丽句时,精神会为之一震。这种差异所体现的情感,只要在欣赏诗歌时能联想到创作背景及作者经历,就很容易解决。

自然景物是客观的,但诗人往往在其中附着了主观色彩,这种情感往往与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譬如,同样是咏梅,陆游因身处战乱,想报效国家,却处处不顺,把梅写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的梅是寂寞的、凄苦的、受着风雨的摧残,却又是孤傲的、有追求的。而毛泽东由于身处高位,正值意气风发之时,梅在他笔下却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的梅是坚强的、独立的、自信的、有奉献精神的。

即使是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由于时代、经历的变化,对同一事物的情感也会迥异。同样是离别,李白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惆怅、茫然,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的感激,还有“夜台(阴间)无李白,沽酒与何人”的感伤。同样是写愁,李清照出嫁前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的少女伤春情怀,出嫁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国破家亡后,又有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浓重的忧伤、深刻的孤独。

法国美学家列斐伏尔说:“想象能引人们进入现实的最深处。”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更应借助于想象,引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细心体验,怀着纯真的心去接近文学,满怀深情地去拥抱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优美的想象的世界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