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幸福感
2023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5篇)
2023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5篇)2023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通用5篇)2023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篇1家庭和睦是幸福第一标准幸福感调查,是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居民健康、社会文明、生活环境入手,围绕居民在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就业状况、健康状况、社会状况、环境状况等方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开展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70%的被访市民感觉幸福。
在被调查的750人中,回答“很幸福”的比例为16.13%,回答“幸福”的比例,为53.87%;倾向于感觉不幸福的比例为30%,其中,8.53%的被访市民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
从调查结果来看,市民对幸福感构成因素的价值取向中,认可度高低依次是家庭和睦(81.7%)、身心健康(80.8%)、生活环境(65.5%)、社会保障(64%)以及经济收入(61.5%)、人际关系(57.1%)、理想职业(50.1%)等。
调查报告显示,有婚姻的居民71.93%感觉幸福,而未婚居民仅有59.83%感到幸福,离异居民有66.67%感到幸福,独居居民中仅有47.22%感觉幸福。
这说明,完整的家庭对市民来说非常重要。
超高收入群体幸福感反倒最低从收入层次看,幸福感较高的人群,主要分布在月收入5001元~10000元之间,75.23%的市民感到幸福;位列第二的收入层次是20__元以下,感到幸福的市民占73.77%;20__元~5000元间及10000元以上市民感到幸福的分别有65.28%和64.71%,分列第三和最后一位。
可见,幸福感高低与收入有关,但不是决定因素。
有较为丰厚且稳定收入的人群,更易感受到幸福。
而超高收入群体,或许有更多收入之外的因素困扰,在本次调查中,幸福感反倒位列最后。
从文化程度看,学历越高幸福感越低。
调查显示,高中以下和高中、中专学历人群的幸福感,分别为78.08%和67.01%;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幸福感只有57.14%。
这说明低学历人群比较安于现状,高学历人群有较强的危机感。
中国家庭幸福感报告出炉三大问题挫伤幸福感
中国家庭幸福感报告出炉三大问题挫伤幸福感幸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因为自出生以来,每个人都在寻找让自己更幸福的方式。
有关幸福感的调查也层出不穷: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幸福感最强的职业、各类幸福指数调查……最近,一项有关中国人家庭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出炉,引发了人们又一轮对“幸福”与“如何获得幸福”的讨论。
文王俊逸图刀刀2011年6月到11月,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人口网和中国生殖健康网等进行了首次“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网络调查”,对中国家庭的幸福感做了又一轮调查。
这次调查的样本数据主要来自网络,有效数据为7729人,参与调查的以中青年、女性、大专以上学历、已婚和城镇人口居多,包括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职员、军警人员、企业职员、个体经营与自由职业者和其他人员。
夫妻关系决定幸福感此次有关幸福感的调查将焦点集中在家庭上,从认为不幸福的受访者主观感受分析,急需获得的前三项帮助是:如何缓解婆媳翁婿关系、如何改善夫妻沟通、如何缓解工作压力。
心理学博士,林紫心理咨询机构总督导叶斌表示,在前来咨询的顾客当中,因婆媳关系感到困扰的的确有很多。
“尤其是与婆婆住在一起的小家庭,婆媳关系远较分开住的紧张。
还有很多是因为有了孩子以后,因为对孩子教育观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这其实也是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观冲突带给人心理的困扰。
”叶斌接着解释,“社会发展速度快,人们的观念变化也快。
代际之间的差异就很明显,难以沟通。
”调查数据还表明,农村受访者对家庭幸福感的自评分高于城市,影响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按相对作用大小,依次排列为:“夫妻和谐”、“身心健康”、“子女成才”和“有自己的住房”。
而受访者选择导致家庭不幸福的前3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收入低”,占57.1%;“夫妻关系紧张”,占36.4%;“家人健康状况差”,占29.1%。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夫妻关系,是影响家庭幸福感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论三大幸福观对中国人幸福感的影响
论三大幸福观对中国人幸福感的影响摘要:对幸福的渴望是千百年来人们奋争不息的动力源泉。
中国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集体主义的特点,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中两大幸福观的指引。
本文从对中国人幸福感影响较大和具有指引作用的三大幸福观集体主义幸福观、追求理性之乐的幸福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幸福观三个方面入手,具体探讨了三大幸福观对中国人幸福感的影响,期望人们能够在正确幸福观的指引下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幸福感。
关键词:集体主义幸福观;理性之乐幸福观;以人为本的幸福观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7)01-0016-02 幸福作为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可以说是全人类的最大愿望。
落脚到中国,实现中国梦不仅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执政目标,更是民众的强烈期盼。
但是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面对各种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很容易陷入幸福观误区,最终与幸福背道而驰。
笔者通过具体阐释中国历史上三大幸福观对幸福感的影响,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一、集体主义幸福观以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为主的幸福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中国作为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的精神早在传统文化中就充分体现,并塑造了中国人以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为主的幸福感。
集中体现儒家幸福观的孟子三乐告诉我们要忽视个人情感,注重个人之于家庭、集体和社会的意义;知识分子要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大幸福追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教导我们要学会站在道德和价值的最高处去理解和践行幸福观。
中国人幸福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人幸福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人幸福观是指中国人民对自身生活幸福感的态度和看法。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幸福观一直受到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幸福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早期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人的幸福观主要是基于家庭和社会地位的稳定和安全感。
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儒家思想强调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赋予了个人幸福感和满足感。
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幸福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在当代中国,个人追求幸福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人们的幸福观逐渐转向追求个人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
对于很多人来说,幸福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享受,而是包括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社会认同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验。
然而,中国人的幸福观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扰。
社会上的压力、竞争和不平等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心理负担和焦虑感。
同时,一些传统的观念和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冲突,使人们对幸福的认知和追求产生了矛盾。
如何理解和适应中国人的幸福观,成为当前社会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人幸福观的定义、历史背景以及当代的特点。
同时,通过分析幸福观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幸福观,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为: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从幸福观的定义开始,然后探讨中国人幸福观的历史背景以及当代中国人幸福观的特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幸福观的重要性,并分析中国人幸福观的现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本文将全面地介绍中国人幸福观的起源、演变和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今天上午新学期开学教师会上,学校将主要工作目标第一条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让所有东外教职工快乐健康生活、卓有成效工作,感受幸福”。
张校长引领大家理解什么是幸福,相信所有的老师和我一样感触很深很深。
回味之余,不经意间看到此文《中国人幸福感的
十大标准》,转下了解一二。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收入、健康、家庭、朋友、社会,新时期中国人对幸福的感知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对上千人
进行深入调查后,《小康》杂志梳理出现时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文|《小康》记者鄂璠):
幸福,在词典中的定义为: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
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然而,幸福,在人们心中的
定义却又因人而异,幸福的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幸福的姿态各式各样、风情万种,幸福
的标准更是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欲望及生活态度等紧密相连,无法进行统一的测量与评定。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手中握着的幸福,不要被我们自己所忽略。
“你的幸福在哪里?”2012年9月底至10月初,《小康》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
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在对千余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近百名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学生等进行了深度访问。
从大家手中握着的幸福生活里,《小康》试图用十个手指头来“数”出新时期,中国人的十
大幸福标准。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编制
案例一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编制一、教学目的1.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分析单位2.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理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建构4.理解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二、案例内容(一)引言本研究沿用大多数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从现象而不是从逻辑推断着手。
一方面尽可能多地搜集国内外常用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并对这些量表运用于我国城市居民的测量特性进行检验,吸收其中的一些能够较好反映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维度或项目。
另一方面,选取我国城市居民中的典型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访谈和座谈,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体验的具体内容。
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并采用因素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进行筛选,形成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
(二)研究一:几种常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运用于中国城市居民的测量特性分析,以及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表Ⅰ》的相关研究1.目的对几种常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在中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寻找一种适合于研究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的可能性;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表Ⅰ》所包含的150个项目进行分析,探讨这些项目(或其中部分项目)构建《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可能性。
2.方法2.1被试在山东省济南市范围内选取536名被试作为样本。
2.2研究工具①总体满意感量表(SWLS)。
该量表是美国研究者Diener等人80年代编订的多项目总体满意感量表。
②夏普量表(SHARP)。
由加拿大研究者Stones和Kozma 等人从他们早先编制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修订而成。
③情感平衡量表(ABS)。
由美国研究者Bradburn编订。
④中国人幸福感量表(CHI)。
我国台湾研究者Lu Luo编订。
⑤《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表Ⅰ》。
包含150个项目,是我们在吸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前期访谈和座谈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3.结果与讨论3.1几种常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运用于中国城市居民的测量特性分析3.1.1信度分析本研究考察了几种常用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作为检验它们运用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信度指数。
中国人的幸福感
幸福的内涵 一 、 什么是幸福呢 ? 对幸福 的 研 究 可 以 追 溯 到 古 希 腊 时 代 , 那时就开 柏 拉 图、 苏格拉 始有人对幸福 的 内 涵 进 行 探 索 。 其 代 表 人 物 有 卢 梭 、
费尔巴哈等 。 卢梭认为实现了人 生 的 最 高 目 标 就 是 幸 福 ; 苏格拉底 底、 认为幸福就是拥有了智 慧 和 知 识 ; 柏拉图认为人生的真幸福是德性和 智慧 ; 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是正直和谨慎; 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就是生命 本身 , 生活的东西都是属于幸福的; 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家们认为幸福只 存在于天堂中 。 我国 1 辞海 》 将“ 幸福 ” 定义为“ 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 9 8 9 年版的 《 。在《 “ 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 ” 汉语大词典》 中, 幸福” ( ) ( ) ( 的含义是 : 谓祈望得福气 ; 使人心情 舒 畅 的 境 遇 和 生 活 ; 指生 1 2 3) 、 “ 活、 境遇等称心如意 。 虽然 “ 幸福感 ” 幸福指数” 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 名词 , 但我国 “ 福文化 ” 却源远流长 。 总的来说幸福感不是一种短暂的 情 绪 体 验 , 而是一种内在的、 坚定 长久的心理状态 。 的、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作者:鄂璠来源:《小康》2012年第11期收入、健康、家庭、朋友、社会,新时期中国人对幸福的感知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对上千人进行深入调查后,《小康》杂志梳理出现时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幸福,在词典中的定义为: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然而,幸福,在人们心中的定义却又因人而异,幸福的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幸福的姿态各式各样、风情万种,幸福的标准更是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欲望及生活态度等紧密相连,无法进行统一的测量与评定。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手中握着的幸福,不要被我们自己所忽略。
“你的幸福在哪里?”2012年9月底至10月初,《小康》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在对千余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近百名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学生等进行了深度访问。
从大家手中握着的幸福生活里,《小康》试图用十个手指头来“数”出新时期,中国人的十大幸福标准。
NO1 最具资本的幸福:身体健康“一个健康的乞丐胜过一个多病的国王”,因为人最宝贵的既不是金钱、财宝,也不是名利地位,而是健康。
这种健康,不仅是躯体上的,也该是心理上的。
《小康》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会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健康对自己的幸福感受会有很大影响。
“身体健康才是幸福的本钱”,因此,把握住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拥有一辈子的健康。
近百年间,中国人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问一个你身边八九十岁的老人是怎样保养的,大部分人可能只会告诉你,“心态要好,多锻炼”,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电视、报纸上的医疗广告那么火,为什么很多年轻人要花大价钱去买保健品。
中年一代信奉“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老话,他们的锻炼场所多在附近公园,居住小区。
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胆固醇、血糖、甘油三酯。
人们厌倦了烟酒生涯,越来越多的开始户外休闲。
让中国人幸福的五条法则
让中国人幸福的五条法则作者: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中国人有自己的独特幸福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往往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及佛家,均把精神上的满足作为人生幸福的最终追求,把道德和气节也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之一。
中国的文学作品把神仙的生活往往描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富足,物质只是人生在世的一个基本生活需求,这其实与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金字塔图是相一致的。
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的最终需求,他只说出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一部分。
中国人的幸福其实更多的体现为自修,“心外无物”是自修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幸福的终极基础。
儒家经典故事“孔颜之乐”其实是中国人幸福观的集中体现。
《论语•雍也》里有一段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这一段话的意思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的实际意图并非是要人们刻意追求清贫,而是通过对颜回的赞扬,表述了儒家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和衡量标准。
孔子认为幸福快乐与否是和物质没多大关系的,“安贫乐道“其实就是儒家的幸福观。
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使是住在简陋的环境,吃着粗茶淡饭,只要精神富足,人生也能乐在其中,仍能孜孜好学,仍能感到幸福,而且这种幸福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对这种幸福哲学理念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是:“即便是吃简单的食物,喝白水,弯起胳膊就能当枕头,快乐自在其中。
非道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孔子这种对快乐和幸福的论点及阐述被后人称为“孔颜之乐”。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观的典范,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人最大的追求与幸福就是“乐道”,这里的“道”其实就是人生理想。
幸福感降低的七个因素,增加幸福指数的七个方式
幸福感降低的七个因素,增加幸福指数的七个方式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6.64,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
到了2016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感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
社会心理学家们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以下七点: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相互不信任
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二:老爱比较
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三: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四:过于焦虑
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五:不知足
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六:.缺乏信念
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七:不知道奉献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幸福,要增加自己生活的幸福感,那么就要做到七点:
之一:少些攀比。
之二:对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都有存有美好的信念。
之三:多用心去发现生活的阳光面。
之四:多多奉献。
之五:懂得知足。
之六:相互信任。
之七:乐观豁达,少些焦虑。
传统节庆带给中国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传统节庆带给中国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传统节庆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放松,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人们强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在中国人的心中,传统节庆是一个团聚的时刻,是家庭、亲友和社区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
本文将从传统节庆的意义、传统节庆的习俗和传统节庆的价值等方面来探讨传统节庆带给中国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首先,传统节庆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节庆不仅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延续。
无论是春节、端午节还是中秋节,每一个节庆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
比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庆之一,它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人们在春节期间会贴春联、贴窗花、包饺子等,这些习俗都寓意着吉祥和团圆。
这些传统节庆的习俗和意义,使得中国人在庆祝节庆的同时,也在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其次,传统节庆给中国人带来了强烈的幸福感。
在传统节庆期间,人们会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无论是远离家乡的游子还是在家乡的人们,都会尽量回家与家人共度节日。
这种团聚的场景让人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此外,传统节庆还会带来丰盛的美食和欢乐的氛围,让人们忘却烦恼,享受生活。
比如,中秋节时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这些活动都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满足的感觉。
传统节庆中的各种活动和仪式,使得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感受到了幸福的力量。
此外,传统节庆还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
在传统节庆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装,参与各种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社区和整个国家的共同行动。
比如,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放鞭炮、观看舞狮表演,这些活动都是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让人们感受到了自己属于一个大家庭的归属感。
此外,传统节庆还会有一些特殊的仪式和习俗,比如拜年、祭祖等,这些仪式和习俗让人们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总之,传统节庆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延续。
中国人幸福感量表
中国人幸福感量表(完整版)下列每道题目都有一组句子,请圈选最能描述您最近三个月的感受的句子。
1. 0 我的机运比别人差1 我的机运普通和别人差不多2 我的机运很好3 我的机运非常好2. 0 我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感到幸福1 我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时感到幸福2 我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感到幸福3 我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感到非常幸福3. 0 我的生活不如意1 我的生活还算如意2 我的生活相当如意3 我的生活非常如意4. 0 我从未发现生活中的事是有趣的1 我发现生活中有些事是有趣的2 我发现生活中大部份的事是有趣的3 我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非常有趣5. 0 我不能控制我的生活1 我能够控制我生活的一部份2 我能够控制我生活的大部份3 我能够控制我生活的全部6. 0 我觉得我的日子过得比别人差1 我觉得我的日子过得比别人好一点2 我觉得我的日子过得比别人好多了3 我觉得我的日子过得好得不得了7. 0 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并不愉快1 和家人相处在一起偶尔让我觉得愉快2 和家人相处在一起常常让我觉得愉快3 和家人相处在一起总是让我觉得很愉快8. 0 我不曾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敬重1 我偶尔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敬重2 我常常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敬重3 我随时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敬重9. 0 我和以前一样健康1 我感到比以前健康2 我感到比以前健康得多3 目前我的健康正处于最佳状况10. 0 对生活,我没有安全感1 对生活,我只有一点安全感2 对生活,我很有安全感3 对生活,我非常有安全感11. 0 我没有完成任何我想作的事1 我已经完成一些我想作的事2 我已经完成很多我想作的事3 我的梦想都能获得实现12. 0 早上睡醒的时候感觉跟以前一样1 早上睡醒的时候有时感觉比以前舒服2 早上睡醒的时候常常感觉比以前舒服3 早上睡醒的时候总是感觉比以前更舒服13. 0 我认为世上没有事情是美好的1 我认为世上有的事情是美好的2 我认为世上大部份的事是美好的3 我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那么的美好14. 0 我不曾对生活中的事产生好的影响1 我偶尔能对生活中的每件事产生好的影响2 我经常能对生活中的每件事产生好的影响3 我总是能对生活中的每件事产生好的影响15. 0 我不认为这个世界是个好地方1 我认为这个世界是个好地方2 我认为这个世界是个相当好的地方3 我认为这个世界是个再美好不过的地方16. 0 我和朋友相处得并不愉快1 我和朋友相处得还算愉快2 我和朋友相处得很愉快3 我和朋友相处得非常愉快17. 0 对生活的大小事件下决定是不容易的1 对生活的大小事件下决定是容易的2 对生活的大小事件下决定是相当容易的3 对生活的大小事件下决定是非常容易的18. 0 我没有兴趣关心其它人的事1 我偶尔有兴趣关心其它人的事2 我时常有兴趣关心其它人的事3 我非常有兴趣关心其它人的事19. 0 我的生活充满变动1 我的生活有一点平顺2 我的生活很平顺3 我的生活非常平顺20. 0 我不能带给别人幸福1 我有时可以带给别人幸福2 我经常带给别人幸福3 我总是带给别人幸福21. 0 我只是在混日子1 我喜欢我的生活2 我非常喜欢我的生活3 我热爱我的生活22. 0 我并不觉得生命有意义、有目标1 我觉得生命有意义、有目标2 我觉得生命很有意义、很有目标3 我觉得生命非常有意义、非常有目标23. 0 我的工作不能带给我成就感1 我的工作偶尔能带给我成就感2 我的工作常常能带给我成就感3 我的工作总是能带给我成就感24. 0 我没有关心我的好朋友1 我有一两个关心我的好朋友2 我有一些关心我的好朋友3 我有很多关心我的好朋友25. 0 我没有多余的钱来做我想做的事1 我偶而有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2 我常常有很多的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3 我总是有很多的钱来做我想做的事26. 0 我的工作表现不被别人肯定1 我的工作表现偶尔受到别人肯定2 我的工作表现常常被别人肯定3 我的工作表现总是被别人肯定27. 0 过去生活并没有特别愉快的记忆1 过去生活中发生的有一些事情是愉快的2 过去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似乎都是愉快的3 过去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非常愉快的28. 0 我不认为生活是特别有回报的1 我认为生活是有回报的2 我认为生活是非常有回报的3 我认为生活充满了回报29. 0 我对我生活中发生的事并没有投入感及参与感1 我对我生活中发生的事有时候有投入感及参与感2 我对我生活中发生的事很有投入感及参与感3 我对我生活中的每件事非常有投入感及参与感30. 0 我觉得我不快乐1 我觉得快乐2 我觉得相当快乐3 我快乐得不得了31. 0 我对别人没有特别的爱心1 我对别人有爱心2 我对别人非常有爱心3 我爱每个人32. 0 我的生活有很多包袱,让我不能过我想过的生活1 我的生活偶尔有些包袱,只有小部份的时间能过我想过的生活2 我的生活常常没有包袱,大部份的时间我能过我想过的生活3 我的生活总是没有包袱,我完全能够过我想过的生活33. 0 我赚的钱不够用1 我赚的钱刚好够用2 我赚的钱常有结余3 我赚的钱总有结余34. 0 我对现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事感到满意1 我对现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感到满意2 我对现在生活中大部份的事感到满意3 我对生活的每一件事都很满意35. 0 我能像以前一样工作1 我比以前容易去做一件事2 我比以前容易得多去做一件事3 我比以前可以承担任何事情36. 0 我的生活充满令人烦恼的事1 我的生活有些令人烦恼的事2 我的生活很少有令人烦恼的事3 我的生活几乎没有令人烦恼的事37. 0 我不感到有活力1 我感到相当有活力2 我感到我非常有活力3 我感到我有无穷的活力38. 0 我对未来感到不乐观1 我对未来感到有些乐观2 我对未来感到乐观3 未来对我而言充满了希望39. 0 我从来没有过喜悦兴奋的感觉1 我有时感到喜悦兴奋2 我常常感到喜悦兴奋3 我随时都感到喜悦兴奋40. 0 和朋友在一起并不让我感到有趣1 和朋友在一起偶尔让我觉得有趣2 和朋友在一起常常让我觉得有趣3 和朋友在一起总是让我觉得有趣41. 0 我不常被别人夸奖1 我偶尔被别人夸奖2 我常常被别人夸奖3 我总是被别人夸奖42. 0 我不能理解生活的意义1 我偶尔能理解生活的意义2 我常常能理解生活的意义3 我总是能理解生活的意义43. 0 我作错事通常会被人发现1 我作错事偶尔会被人发现2 我作错事通常不会被人发现3 我作错事总是不会被人发现44. 0 我很少笑1 我常笑2 我非常常笑3 我总是笑容满面45. 0 我无法好好安排时间,完成我想做的事1 我偶尔可以好好安排时间,完成我想做的事2 我时常可以好好地安排时间,完成我想作的事3 我一直可以好好地安排时间,完成所有我想作的事46. 0 我不太能专注于工作上1 我偶尔可以专注于工作上2 我常常能专注于工作上3 我总是能专注于工作上47. 0 我对自己并不特别喜欢1 我喜欢我自己2 我相当喜欢我自己3 我非常喜欢我自己48. 0 我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1 我认为自己有吸引力2 我认为自己相当有吸引力3 我认为自己十分迷人中国人幸福感量表(简短版)下列每道题目都有一组句子,请圈选最能描述您最近三个月的感受的句子。
中国人民幸福感与房价的关系
中国人民幸福感与房价的关系有人曾问,中国的房价在世界上排第几?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在世界上又是排第几?我们首先要说的是,这样的排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如果真要排名的话,中国房价在世界上应该不算太高,充其量算个中等。
但是,如果算房价和收入比例的话,中国最大,据一些资料显示:一般国家,房价是家庭平均收入的4-6倍,中国已经是20倍以上了。
而房价也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一.房价为何居高不下虽然中国对房价调控三令五申,而且不少政策确实是真刀实枪,但是房价却在人人喊打中继续自弹自唱。
从土地增值税到住房结构、从宏观调控到土地出让金的规范,中国对房地产的调控可谓不遗余力,但中国房价仍然居高不下,主要源于中国政府顾虑重重:一边是房价快速攀升引起的民愤汹汹;另一边是,房价下跌可能引起的经济衰退。
而从目前看,中国对房价的调控口径一直是控制房价的涨幅,而不是促使其下跌。
房价虽然是资产价格之一,但兹事体大,对国民经济一发而动全身。
与股票等其他资产不同,房价一般都是二成至三成银行贷款按揭,一旦房价跌去30%,银行的资产将会迅速缩水,很有可能会导致房价崩盘,并拖累经济全面萧条。
当然,本轮中国房价的上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居民储蓄也节节高攀;加上近年来是中国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口就业高峰、以及此前中国的房改效应,房价自然水涨船高。
但是,目前中国的房价明显背离了居民的购买力,在上海、北京等中国的经济中心,很多房价都是当地居民年收入的30倍以上,这个比例即使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或者与一些国家泡沫经济高峰时期的房价相比,都是有过而无不及。
很明显,中国房价的这种涨幅肯定非经济周期所能解释,更多的是其他因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点:1.房地产开发商的囤积居奇,以及游资的投机。
利益驱动机制是直接拉动房价走高的原始动力。
2.政府行为与房地产开发利益一致,政府在市场中与民争利,助长楼价不断攀高。
新时期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新时期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2013-7-10………………………………………………………………新时期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收入、健康、家庭、朋友、社会,新时期中国人对幸福的感知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对上千人进行深入调查后,《小康》杂志梳理出现时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幸福,在词典中的定义为: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然而,幸福,在人们心中的定义却又因人而异,幸福的方式多种多样,幸福的姿态各式各样,幸福的标准更是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欲望及生活态度等紧密相连,无法进行统一的测量与评定。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手中握着的幸福,不要被我们自己所忽略。
“你的幸福在哪里?”2012年9月底至10月初,《小康》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在对千余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近百名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学生等进行了深度访问。
从大家手中握着的幸福生活里,《小康》试图用10个手指头来“数”出新时期中国人的十大幸福标准。
1、最具资本的幸福:身体健康“一个健康的乞丐胜过一个多病的国王”,因为人最宝贵的既不是金钱、财宝,也不是名利地位,而是健康。
这种健康,不仅是躯体上的,也该是心理上的。
《小康》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会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健康对自己的幸福感受会有很大影响。
“身体健康才是幸福的本钱”,因此,把握住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拥有一辈子的健康。
近百年间,中国人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问一个你身边八九十岁的老人是怎样保养的,大部分人可能会告诉你,“心态要好,多锻炼”。
中年一代信奉“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老话,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胆固醇、血糖、甘油三酯。
70后、80后甚至90后们则认为“工作第一”,他们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多赚些钱,于是习惯了熬夜和在电脑前一坐长达数小时的生活,等发现自己有了颈椎病或者轻微脂肪肝的时候,“小资”们便去健身馆办卡了,但是开了卡之后,也许一年过去了,去运动的记录却屈指可数。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为了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我们需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2020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1幸福感又称为国民幸福感,指的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幸福指数”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数字越大就证明幸福感越高,是个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对生活的主观满意度。
一、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1、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经济收入是所有社会物资条件中对幸福感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最大的幸福;2、家庭和睦和社会环境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和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安定感可以促进幸福感的提高,生活环境的好坏影响居民的心情和生活方式。
3、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价值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处理事情上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幸福感自然能够提高,对未来积极乐观,保持愉悦的心情,自我能力得到了发挥,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1、幸福感不是想当然的,不是政府搞的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这只是纸面上官员的幸福,而不是百姓的幸福感。
2、在工作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普遍的生活压力,调查得知,大学毕业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幸福感很低的最大因素,工作不顺心跳槽问题,理想工资与实际工资差距太大等问题。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了解,并仍有怀疑态度,这也是居民幸福感不高的一个原因。
4、社会炒房,哄抬房价,导致人们心中的天枰渐渐失去,什么都涨价,工资却不涨,涨工资降房价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三、改进与建议1、政府在制定和调整政策的时候,要更加倍地重视经济,其中表现在物价和房价上,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因地制宜的正确引导经济发展。
中国居民幸福度与下降的原因
浅谈中国居民幸福度与下降的原因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飞跃式发展,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并且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的幸福感却并不近如人意,本文就中国居民的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幸福感;贫富差距;需求层次理论; 收入分配; 包容性增长一、中国居民幸福度现状自从改个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飞跃式腾飞,中国一改过去二百年的屈辱,重新以一个强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现如今,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世界的步伐。
在过去的2009年经济危机中,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的汹涌来袭,中国展示了了不起的抵御危机的能力,并在这场洪波中担负起了打过该有的责任。
但是我们不得不同时注意到,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政治上更加强大的今天,中国居民的幸福却并没有如经济增长一般飞跃式发展,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呈下降趋势。
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所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表显示,71%的中国人表示自己“生活艰难”,17%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困苦,只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
而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幸福感的体验程度又与地域差异有关。
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的居民,幸福感的体验程度较低,而对于中西部,例如成都、西安、银川、兰州这样的城市的民众来说,幸福感的体验程度相对要高一些。
那么面对经济飞速发展而人民幸福感每况愈下的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二、幸福感下降的原因在讨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幸福感?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
按照心理学的界定,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
它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探究中国人的幸福感来源
探究中国人的幸福感来源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文化多元、地域广阔的国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成为了当代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那么,中国人的幸福感来源是什么呢?本文将从物质、精神、社会和文化四个角度进行探究。
一、物质层面物质层面是满足基本需求的重要来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在生活质量与品质方面,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环境质量等基本要求逐步得到满足。
一方面,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精神面貌愉悦,从而有了幸福感来源。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物质消费逐步转向精神消费,如旅游、文化教育等。
这些消费形式使得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自我实现和经验积累的需求。
二、精神层面随着社会发展,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得到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为人们提供了锻炼自我修养的机会,如茶道、书法、围棋等传统文化活动,多举行于公园和文化场所,成为提高人们精神满足的渠道。
同时,在近年来中欧文化交流中,一些传统形象,如中国功夫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和认同。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国内各类文化活动也愈发繁荣,如音乐、电影、绘画、戏剧等,社会资源越来越向这些行业倾斜,为国内民众提供精神文化的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社会层面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社交交际是人类生存中必不可少的基础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交网络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社交范围和作用不断扩大,这也使得人们的社会交往成为重要的幸福感来源之一。
此外,在中国,强烈的家庭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幸福感来源。
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成为人们在社交方面积极投入的原因。
四、文化层面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国家和民族特性的表达、互动的传承、自我认知与思考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其文化元素和以往文化传承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中,历史博物馆、文化体验馆、文化街区、风景区等均构建了一个丰富的国家文化体验地图。
中国国民幸福指数
3、国民幸福指数是社会良性运转的“晴雨表”。 国民幸福指数可以反映社会需求结构的态势、 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社会整合程度的状况, 观察国民幸福指数可以为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 决提供基础。尤其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 国民的判断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变 革和转型的效果,而国民幸福指数走势正是国 民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预测指标。当前,我国改 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利益关系更加复杂,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密切关注各项重大政策对 人民群众整体幸福感的影响,关注城乡居民幸 福感的差异和走势,关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幸 福感的状况,将其作为社会良性运转的“晴雨 表”,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曾今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写道 “你对金钱的看法实际上比金钱本身更影 响你的幸福……在所有阶层中,越看重钱 的人对他们的收入越不满意,也对他的生 活越不满意”
影响中国人幸福的因素
物价疯涨加大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工作紧张,竞争强(地位越高,笑容越少) 体质差,许多人有晚睡晚起,暴食暴饮的 不良习惯,且动不动就吃上不放心的食品
中国国民幸福 指数
问题:
1、什么是国民幸福指数?
2、国民幸福指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3、国民幸福指数对我国有什么样的作用?
讨论:
为什么腾飞的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日 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并没有让中国人的幸 福指数得到提高,反而成为了垫底的地位 ?
幸福指数
国民幸福指数的含义
国民幸福指数(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是衡量人们对自 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 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 地区生态环境、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居民生活与幸福水平的指标工具。 也就是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 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幸福感
三周前,美国学者发布的研究报告让人们再一次反思中国过去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得失。
由经济学家伊斯特林(R. Easterlin)领衔发表的论文,《中国的生活满意度:1990-2010》(China's Life Satisfaction, 1990-2010),指出在过去20年里,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满意度呈急剧下滑的趋势。
也就是说,多数人2010年的幸福感还不及1990年时的情况。
这与同期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形成了强烈反差。
这篇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充满了大量的数据分析。
它印证了多数中国人的感受:尽管这20年中国的GDP增加了很多,但幸福感并未得到什么提升,反而下降了。
作为“幸福经济学”的鼻祖和奠基人,伊斯特林1974年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即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这一主张后来被广泛称为“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
许多人相信,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也会提高。
经济增长得越快,人们就越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
伊斯特林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虽然飞快,却“丝毫没有迹象显示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也在增长”。
迄今,来自世界各国的经验数据都显示,上述悖论具有顽强的适用性和强大的解释力,来自中国的新鲜证据无非是为“伊斯特林命题”的正确性提供再一次的佐
证而已。
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庞大的人口规模,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适合检测这一假说的有效性,于是,现在的佐证变得更有说服力了。
对中国过去20年幸福感不升反降的一个简单解释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增加了,但中国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却打破了,新的福利制度未跟上建设的步伐。
旧的废了新的未立,再加上体制上的痼疾,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许多人的工作和收入不再像以前一样有保证,尤其是“老有所养”和“病有所医”尚难以落实,让人们活得有尊严更多的还只是一句口号。
这些亟待解决的顽症都因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所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就曾测算,中国社会发展比经济发展落后至少15年。
有关幸福感的研究非常复杂,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幸福的感知和衡量既受绝对因素的影响,但更受主观和相对因素的左右。
对此,中国古人早就一语道破,如《论语》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之说。
患,苦也。
这句话揭示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主观方面的感知,强调了分配不均和生活不安定对生活满意度的负面影响,这也恰是造成当今中国国民幸福感大幅减退的主要原因。
收入分配本身属于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后果,但如果分配不均尤其是缺乏公平则极易导致政治不安和社会动荡。
除去
收入分配等经济因素以外,导致中国人不快乐的原因还有社会方面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入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都是导致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不幸福的具体表象。
由于政府在提供这些基本公共物品方面的投入不足,欠账过多,使得一些社会群体无法获取这些基本社会服务。
在中国许多偏远地区的低收入人群中,患了疾病尤其重病的人很难得到有效医治。
除去缺乏医疗保险付不起医药费之外,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也大成问题,因为医术高超的医师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而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
尽管目前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群的收入水平较20年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普通百姓对官员特权与腐败行为的不满情绪却在增加, 对富人的“羡慕嫉妒恨”也在不断积聚,仇官、仇富的社会心理郁结加之个人对美好生活预期的落空都让这些人充满了挫折感。
如果我们撇开这些主观因素,那么,社会保障制度在确保和提升百姓生活满意度方面的重要性就变得十分凸显了。
借用伊斯特林的话来说便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会带来幸福感,社会保障的安全感才会真正带来满意度。
“无论是对中国政界还是对世界其它地方的政客们来说,中国的现实对谁都是一个教训。
对于普通的中国人,特别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收入水平却很低的那些人来说,工作和收入的稳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医疗体系以及幼有所长老有所养才是决定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
”
一般而言,公众对于因效率导致的不均大都能够理解和容忍,这好比百米赛跑只能有一个冠军一样。
当前中国公众的不满情绪主要集中在由于程序不公和不透明导致的结果不公平上,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比赛注定会导致公众的不满和愤怒。
由于程序不公通常伴随着特权和腐败,因此,公众的不满还与这些腐蚀社会公正的现象有关。
依照主流政治哲学的观点,政府存在的理由就是要维持社会正义,政府的良治至少应该体现在矫正程序不公,同时通过一些调节工具如税收来抑制效率导致的收入不均,从而改善公众的主观感知上。
这也是减少社会紧张情绪,改进公民生活满意度的根本之策。
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尚未建立起让普通人感到安全的社会屏障,缺少一种有效的社会分摊机制,因此,普通百姓不得不自行应对自己的生老病死,这种担忧直接降低了人们的幸福程度。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中国百姓不敢花钱的心理非常普遍,这导致了消费不足。
毕竟,需要花钱的场合太多了,生老病死的隐忧以及为孩子缴纳购房款等等,都使得普遍百姓不敢消费,难以轻松,无法快乐。
由于储蓄率过高和消费不足都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如果社会安全网不能建立,政府旨在刺激消费提振经济增长的努力恐怕仅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策。
另外,相当一部分人把中国人爱储蓄的习惯归结于节俭的美德,其实这不过是问题的表面,真正的原因应该是百姓不敢消费所致,与美德似乎关系不大。
显然,一个诚惶诚恐,人人自危的社会注定不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更不可奢谈什么幸福和民族振兴。
从长期来看,生活满意度的持续下降还将侵蚀社会凝聚力,减少社会资本,这或许是对一个社会机体最致命的冲击了。
不同于我们熟悉的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衡量的是一个由文化和传统所规定的特质,社会风气如诚信等都属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
依社会学大师帕特南(R. Putnam)的分析逻辑,社会资本不仅有助于促进公众的自发性合作与协调,改善社会行动与提升社会凝聚力,而且还可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形而下地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
社会资本的下降不仅使社会凝聚力大打折扣,危害社会稳定,而且还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陷入各种发展怪圈。
损耗和降低社会资本的不良力量包括尔虞我诈、腐败以及包括收入在内各种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等等。
人人生而平等早已是许多国家的治国理念,也写进一些国家的宪法之中,但要实现人人平等,天下大同谈何容易。
常言道,政治清明,则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政通人和,则政事通达,人心和顺。
欲消除公众的不满情绪,改善和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就必须建立一个公平的法治社会,这既是政府当前的迫切任务,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不二选择。
如此不懈努力不仅能舒缓社会压力,减轻社会矛盾和冲突,而且还可改善和提升公众的生活满意度,增加社会资本存量,为社会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永续的动力,这也才是民族振兴的真正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