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蝗虫解剖与观察
实验:蝗虫的解剖
1.循环系统 2.呼吸系统
心脏 气管、气囊
3.消化系统 4.排泄系统
前、中、后肠 马氏管
5.生殖系统
精品课件
蝗虫内部结构图
精品课件
6.神经系统 脑、 食管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
精品课件
对。
(2)翅:2对,前翅为覆翅、 后
翅为膜翅。 足:3对,前足和中足
为 精品课件 步行足、后足
精品课件
3. 腹部: 生殖、 代谢中心(11节腹板发达称为生殖 下板;肛上板、尾须
(2)外生殖器: (3)气门:第1—8节两侧,腹部共有8对气门
精品课件
(二)内部结构
实验八 蝗虫的解剖
精品课件
(一)蝗虫的外形
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
精品课件
1. 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
• (1)单眼:3个、倒三角形排列 • (2)复眼:1对 • (3)触角:丝状
• (4)口器:
上唇、下唇、大颚、 小颚、舌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 胸部: 运动中心
(1)外骨骼:前胸背板发达; 中、后胸各具气门1
[精品]蝗虫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精品]蝗虫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蝗虫的外形
蝗虫是昆虫中的一种,其外形呈短而粗壮的体型,身长约为2-5厘米。
蝗虫的身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
头部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和一对颚,能够通过复眼和触角感知周围的环境。
胸部有三对腿,分别用于行走和抓握食物。
腹部上有两对短翅和一个被称为“跳蛱”的弹跳器官,使蝗虫能够跳跃远离威胁。
蝗虫的内部解剖
蝗虫的内部结构与其他昆虫相似,内部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蝗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道、胃、间腔、肠和肛门。
蝗虫通过口器摄食,食物经过食道进入胃,胃内分泌消化酶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被吸收到间腔中,最后被肠吸收和消化。
未被吸收的固体废物从肛门排出。
呼吸系统:蝗虫的呼吸系统包括一系列的气管和呼吸气孔。
氧气通过呼吸气孔进入气管,然后通过气管进入体内各个细胞,与细胞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则通过气管返回呼吸气孔排出。
循环系统:蝗虫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细胞。
蝗虫的心脏是一个管状结构,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送到体内各处。
血液流动经过血管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分配到各个细胞,并收集代谢产物。
神经系统:蝗虫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胸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蝗虫的大脑控制各个感觉器官的运作,并协调行动。
胸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生殖系统:蝗虫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
雄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和阴茎,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和生殖道。
蝗虫通过交配进行繁殖,雌性蝗虫产卵后,卵会孵化成若虫,经过几个龄期发育成为成虫。
蝗虫的解剖与观察ppt课件
接捏取,以免损伤。可钳住非目的物结构
如气管、脂肪体等轻轻抽动,或在结构之
间进行分离,以保证解剖结构的完整性。
细小结构也可用滴管吸水,借助水流的冲
击力进行分离。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注意事项】 注意解剖器械使用安全和卫生。 注意不要损伤几丁质壳下面的器官和组织,
25
退化。
3
【实验材料】
材料:蝗虫。 器具:滴管、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体视
显微镜、显微镜、常用解剖器械、放大镜、 解剖盘。
4
【方法与步骤】
一、外部形态观察
0
11
【方法与步骤】
二、内部器官解剖
从 尾 须 开 始 剪
12
在进行小型动物解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需观察和分离的结构不能用镊子等工具直
不要用镊子直接夹取内脏。 由值日同学搜集所有实验垃圾。
24
【作业】
1、绘图:蝗虫的内部结构(标注食管、嗉囊、 胃盲囊、中肠、回肠、直肠、肛门、心脏、卵巢、 卵萼、马氏管等)。
2、绘图:蝗虫外部形态图(标注单眼、复眼、 口器、触角、听器、足、翅膀、气孔)。
3、螯虾与蝗虫内部结构有何异同(主要对比循 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
实验五 蝗虫的解剖与观察
.
1
【目的要求】 (1)学习昆虫的解剖方法; (2)观察蝗虫结构,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2
【基本原理】
昆虫纲主要特征: 高度适应陆上生活,具完整而高效的呼吸器
即气管。 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附肢演变成一
对触角、一对大颚、一对小颚和一片下唇。 胸部具3对步足2对翅膀。腹部附肢几乎全部
“观察和解剖蝗虫”的实验教学设计
物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关键词
1 教 材 分 析
注意及 时表扬鼓 励 , 逐 步提高 学生学 习的兴趣 和实验
能力 , 提高课堂效率 。 2 教 学 目标
“ 观察 和解 剖蝗虫 ” 是上 海市初 中《 生命 科 学》 第 四章第 二节 的实验教学内容 。因蝗虫 活体材料很难 获 得, 本实 验采用浸 制标本进 行。本节课 以探 究 蝗虫 适 应 陆地 生活的形态 结构 等特征为 主要线 索 , 让 学生 通
小组合作 的成 功及乐 趣 ; 通过 如实记 录、 分析 、 得 出实
验结论 , 学会科学方 法 , 培养严谨 的科学态度 。 3 教 学过程
能力 , 这为本实验 的顺利 进行奠 定 了 良好 的基 础。 由
于大部分学生缺 乏有关 蝗虫 的知 识 , 教 师先播 放蝗 灾
录像 , 引起学生对蝗虫 的关注 , 再通过教 师的示范 与引 导, 让学 生逐步掌握 观察 与解剖蝗虫 的方法 , 在记 录与
结晶牛胰岛素的研 制 国际人类蛋 白质组计划 D N A指纹检测
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 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 的主要承担者——蛋 白质 第二 章第二 节生命活 动的主要 承担 者— —蛋白质 第二章第 三节遗传信息 的携带者—— 核酸
炭疽 9 . 1 1 恐怖袭击事件 减肥瘦身 鲁宾逊漂流记之采集露水
讨 论热点
以先了解一下 : 你们听说过或看 到过蝗虫 吗?请 大家
讲讲蝗 虫是怎样 的?根据学 生 的初步 描述 , 教 师用简
笔画勾 勒蝗虫 的外形 , 重点 突出 口器 、 后足 、 翅, 引起学 作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 教学 中的导入内容 。
观察和解剖一种常见无脊椎动物(实验)
实验4.4.2观察和解剖蝗虫
实验目的: 1、知道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2、初步学会解剖蝗虫的技能。 3、了解蝗虫对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
实验内容: 1、观察蝗虫的外形。 2、解剖蝗虫。 3、观察蝗虫的消化系统和生殖腺。
实验4.4.2观察和解剖蝗虫
1、观察蝗虫的外形结构。
1)对形态的观察: ①整体观察(体型、体色、体表、身体分部) ②分部观察(由前往后依次观察头、胸、腹) 2)对身体细微部分的观察: 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可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 3)请举两个例子说明蝗虫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 生存环境相适应。
1、对农作物有毁灭性灾害 2、防治方法:农药;改善环境,减少旱涝灾 害;利用天敌生物防治,如蛙类和鸟类;人 工诱捕;人工合成性引诱剂,干扰雌雄之间 的通讯,使雄蝗虫不能正确确定雌蝗虫的位 置,不能交配,从而控制蝗虫数量…… 3、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 呼吸系统:气门、气管 •消化系统:口、咽、食管、嗉囊(储存)、前胃(磨碎)、
腹部:气门: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蝗虫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与其 生存环境相适应?
1、体色为保护色 2、身体和附肢分节,灵活 3、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感觉器官和咀嚼式口器发达 5、用翅飞行,用足爬行和跳跃
实验4.4.2观察和解剖蝗虫
蝗虫的外形结构
头部 胸部
腹部
单眼 复眼 触角
口器
后翅 前翅
以免刺破蝗虫的内脏器官。
实验4.4.2观察和解剖蝗虫
3、观察蝗虫的内部器官(消化系统和生殖腺)
按一定的顺序:从前往后、卵从上巢到下、由表及里
食管 嗉囊 胃盲囊 胃 肠
肛门
精巢
口
唾液腺
卵巢
05蝗虫解剖与观察
实验八 蝗虫的解剖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棉蝗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理解掌 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内容
1. 棉蝗的外部形态观察。 2. 棉蝗的内部结构解剖。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
1. 棉蝗浸制标本、解剖器、解剖盘等。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1. 棉蝗外形观察
1)体色:黄褐色或黄褐色。 2)几丁质外骨骼:有什么作用?。 3)身体分部:头、胸、腹三部分。
雌性:1对卵巢位于腹部消化道背方,由许 多卵巢小管组成,卵巢下端为膨大成囊状 的侧输卵管,两侧输卵管绕到消化管腹面 汇合成1条总输卵管,经生殖腔开口于腹产 卵瓣之间。
5)消化系统
前肠:咽、食道、嗉囊和前胃(内壁有嵴或 小齿)。唾液腺一对位于嗉囊腹面两侧, 葡萄状,颜色?。 中肠:胃,前端伸出12个锥状盲囊(6个向前、 6个向后)。 后肠:回肠、结肠和直肠,末端开口于肛门
外骨骼的作用:
保护内脏器官;抵抗不良环境及病毒细菌 等的侵染。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与附着在体壁内面的肌肉协同完成各种运 动,这一点与脊椎动物的骨骼有相似的作 用。
头部:如昆虫由 6个体节愈合形成,有眼、触 角、口器等,是取食和感觉中心。 胸部:如昆虫由 3个体节组成,有足、翅等器 官,是运动中心。 腹部:由多个体节(11节)组成,是生殖和代 谢中心。
1.3 腹部
实验5 蝗虫的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节肢动物门)PPT课件
储精囊
输精管
精巢
五、作业:
绘制蝗虫外形图(侧面观),注明各部 分名称。
实验五 蝗虫的外部形态观察及内部解剖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蝗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掌握昆 虫纲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用具与药品 – 解剖镜、蜡盘、镊子、剪刀、大头针、解 剖针。
三、实验材料 – 蝗虫浸制标本。
四、操作与观察
(一)外部形态观察:取1头放于蜡盘中。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体表有几丁 质外骨骼。
脑
咽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
6.生殖系统: (1)雌性: 1)卵巢:1对,许多卵巢管组成。 2)输卵管:1对,绕至消化道腹面,连中输卵管。 3)阴道:中输卵管后方的一端粗管。 4)受精囊:位于中输卵管背方。 5)副性腺:1对,在输卵管前端,紧靠卵巢管。
受精囊
输卵管
卵巢
(2)雄性: 1)精巢:1对,合在一起,有许多精巢管组成。位于消化道背面。 2)输精管:1对,从精巢两侧腹面通过。 3)储精囊:1对,通受精管。 4)阳茎:射精管末端膨大的部分。 5)副性腺:位于射精管前端的两丛细管状腺体。储精囊就包在副腺丛中。
粗大的肠管)。 3.排泄系统: • 马氏管,100多条细盲管,着生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
口腔 食道 唾液腺 嗉囊 前胃 胃盲囊 胃 马氏管 回肠 结肠 直肠 肛门
பைடு நூலகம்
4.循环系统: (1)心脏:长管状,位于消化道背面,悬挂于背壁上。 (2)大动脉:心脏至头部的一段血管,前端开口。
心脏
5.神经系统: (1)脑:位于头背面,分前、中、后脑3部分。 (2)咽下神经节:位于食道下方。 (3)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腹面。
卵巢 气管 马氏管 直肠 肛门
蝗虫形态结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了解其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分析蝗虫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蝗虫、放大镜、解剖针、解剖盘、显微镜、解剖剪、解剖刀、生理盐水、滤纸等。
2. 实验仪器:解剖镜、显微镜、放大镜、天平、计时器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蝗虫的整体形态(1)将蝗虫放在解剖盘上,用放大镜观察其整体形态,注意观察其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形状。
(2)记录蝗虫的整体形态特点,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等。
2. 解剖观察蝗虫头部(1)用解剖剪将蝗虫头部剪下,放在解剖盘上。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头部皮肤,观察头部内部结构。
(3)记录头部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如一对复眼、三对单眼、一对触角、口器等。
3. 解剖观察蝗虫胸部(1)用解剖剪将蝗虫胸部剪下,放在解剖盘上。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胸部皮肤,观察胸部内部结构。
(3)记录胸部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如三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等。
4. 解剖观察蝗虫腹部(1)用解剖剪将蝗虫腹部剪下,放在解剖盘上。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腹部皮肤,观察腹部内部结构。
(3)记录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如一对触角、一对尾须、一对生殖器官等。
5. 观察蝗虫的呼吸器官(1)用放大镜观察蝗虫的气门,了解其位置和数量。
(2)用解剖针挑开蝗虫的气门,观察气管的分支和分布。
(3)记录蝗虫呼吸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6. 观察蝗虫的生殖器官(1)用放大镜观察蝗虫的生殖器官,了解其位置和形态。
(2)用解剖剪将蝗虫生殖器官剪下,放在解剖盘上。
(3)用解剖针轻轻挑开生殖器官,观察其内部结构。
(4)记录蝗虫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蝗虫的整体形态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头部有一对复眼、三对单眼、一对触角、口器等,腹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尾须、一对生殖器官等。
动物——观察和解剖一种常见无脊椎动物(实验)课件(沪教版)
1
2
结果:第2只蝗虫会死亡.
原因: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 户.
将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水里后,因 为气体不能出入,它就会窒息而死.
腹部
听觉器官
气门
内部结构
网状的气管系统
蝗虫的适应
1、身体表面包着外骨骼,支持保护 身体并防止水分蒸发。
2、感觉器官发达,口器发达。 3、身体分节,用翅膀翱翔,用足跳 跃,运动能力强。
口器
单眼
单眼
头部
触角
复眼
口器
口器
上 下
上颚 下唇
单眼
触角 复眼
上唇
咀嚼式 口器
舌(位于口腔中)
下颚
前翅 后翅
前足
中足
后足
胸部
强壮的后足
后翅 膜质,飞 行作用
前翅 革质,保 护作用
小实验
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 的试管里,一只把头浸没在水里,另一 只把胸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 部.注意实验的结果如何?想一想,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蝗虫的数量如此庞大?
视察和解剖一种常见无脊椎动物 ——视察和解剖蝗虫
视察与思考
1、轻轻捏一下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并思考有什么意义?
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
防止水分的蒸发。
2、蝗虫的足有何特点?
足分节
3、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4、身复眼
身体分部 器官及数量
功能
头
触角 (2个)
嗅觉、触觉
部
复眼(2个)单眼(3个) 视觉器官
口器 咀嚼式
取食器官
胸
足
前、中足
爬行
部
(3对) 后足
蝗虫内部器官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蝗虫的内部器官结构及其功能。
2. 观察蝗虫内部器官的形态特点。
3. 掌握解剖蝗虫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蝗虫、解剖刀、解剖盘、放大镜、镊子、解剖针、解剖针筒、生理盐水、酒精、碘酒、解剖剪、解剖针、解剖刀、解剖盘、放大镜、镊子、解剖针筒等。
2. 实验工具:显微镜、解剖镜、剪刀、解剖针、解剖刀、解剖盘、生理盐水、酒精、碘酒、解剖剪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蝗虫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针轻轻穿透头部,使蝗虫麻醉。
(2)用解剖剪将蝗虫的身体剪成两半,以便观察内部器官。
2. 观察头部(1)用放大镜观察蝗虫头部,可以看到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单眼和口器。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头部,观察脑、食道、神经系统和消化腺等器官。
3. 观察胸部(1)用放大镜观察蝗虫胸部,可以看到三对足和两对翅。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胸部,观察心脏、气管、消化腺、生殖腺等器官。
4. 观察腹部(1)用放大镜观察蝗虫腹部,可以看到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等器官。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腹部,观察消化腺、生殖腺、排泄腺等器官。
5. 观察其他器官(1)观察蝗虫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输尿管和排泄孔。
(2)观察蝗虫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卵巢、生殖管和受精囊。
6. 清理实验材料(1)将解剖后的蝗虫器官放入生理盐水中清洗。
(2)用碘酒消毒解剖针、解剖刀等实验工具。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部(1)蝗虫头部有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这些器官与感觉、摄食有关。
(2)脑是蝗虫的神经系统中心,负责调节蝗虫的运动和生理活动。
2. 胸部(1)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这些器官使蝗虫能够运动和飞行。
(2)心脏位于胸部,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3)气管是蝗虫的呼吸器官,与气管相通的气门负责气体交换。
3. 腹部(1)腹部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等器官。
(2)消化腺负责消化食物,生殖腺负责产生生殖细胞,排泄腺负责排出废物。
蝗虫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 8 蝗虫的外形和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蝗虫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昆虫纲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蝗虫口器的观察,了解蝗虫是农业上的害虫。
二、实验材料:棉蝗(雌性)(Chondracris rosea)浸制标本三、实验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解剖盘(蜡盘)、解剖剪子、解剖镊子。
四、实验步骤:1.取一只提前用自来水冲泡过的浸制棉蝗2.观察棉蝗的外形:被几丁质外骨骼a身体分部:头、胸、腹三部分b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只单眼、一个口器(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运动的中心);腹部由11体节组成,雌性的腹部有8个腹板,雄性的腹部有9个腹板,在腹部的第一体节的身体两侧各有一个椭圆形的听器。
c蝗虫身体的两侧,从中胸到第八腹节,各有一个气门,总共是10对气门,它们是蝗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棉蝗的外形3.棉蝗口器的解剖:用镊子先把蝗虫口器的上唇取下,放到解剖盘中;再用解剖针把棉蝗大颚的基部密扎小针洞,而后用镊子夹住大颚轻轻一晃,就把大颚取下来,放到解剖盘中;然后依次取下小颚、下唇和舌,依次排在解剖盘中。
棉蝗的口器4.蝗虫的内部解剖:去下蝗虫的三对足和两对翅用解剖剪从蝗虫的腹部末端开始,沿蝗虫的背中线稍微偏左的位置向前剪开蝗虫的体壁,注意使剪刀的下叶尖向上挑起往前剪,以免破坏蝗虫的内脏器官。
(1)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用镊子把腹部的体壁反过来,再用镊子把紧贴在背壁上的心脏取下来放到蜡盘中,放入一些水使其悬浮在水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蝗虫心脏的形态;(2)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雌性有一对卵巢,位于消化道的背侧、心脏的下方,端部有悬韧带连于胸之背壁;侧输卵管两条,到消化道腹侧合二为一成一条总输卵管,后接阴道,以雌性生殖孔开口于导卵器基部。
棉蝗的生殖系统(3)呼吸系统:取一个洁净的载玻片,在其上滴一滴请水,用镊子从蝗虫的身体里边取一些白色的细死放在水滴之中,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蝗虫的呼吸器官是:大小不等的气管,且气管是由螺旋丝构成的,保持气流的的畅通。
8节肢动物蝗虫的解剖
卵期:卵的孵化过程和孵化条件
跳蝻期:跳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成虫期:成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
蜕皮过程: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蜕皮
成虫期发育
发育阶段:成虫期是蝗虫发育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体态特征:成虫具有六条腿的无脊椎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繁殖能力:成虫具有繁殖能力,通过交配产卵进行繁殖
属于直翅目蝗科
分为飞蝗、稻蝗、东亚飞蝗等种类
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
蝗虫的分布与习性
分布范围:全球各地,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栖息环境:草地、草原、沙漠等
食性:以植物为主,特别喜欢食用禾本科植物
迁徙性:部分种类有迁徙习性,成虫会飞行
03
蝗虫的外部形态
头部的构造与功能
蝗虫的头部结构:包括触角、复眼、口器等
肠道:连接胃部和肛门,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呼吸系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气囊:位于蝗虫的腹部,用于储存氧气,辅助呼吸
气管系统:由一系列气管组成,用于呼吸和气体交换
呼吸孔:位于蝗虫的胸部,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呼吸器官:包括气管、气囊和呼吸孔等,共同构成蝗虫的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蝗虫的胸部,由多个心室组成,负责输送血液至全身各部位
分布范围: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
蝗虫的进化特点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进化特点:蝗虫经历了多次物种大爆发,形成了多个亚种,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和迁徙能力。
适应环境的能力:蝗虫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包括干旱、半干旱和潮湿地区。它们通过改变饮食习惯、繁殖方式和迁徙行为来适应环境变化。
观察蝗虫标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内部器官的分布和功能,掌握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并学会使用解剖工具进行动物解剖。
二、实验材料1. 棉蝗的浸制标本2. 解剖器、解剖盘、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显微镜等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蝗虫整体形态结构首先,观察蝗虫的整体形态,注意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等;胸部有翅两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腹部有气门12对,末端有尾须一对。
2. 解剖蝗虫(1)用解剖刀在蝗虫胸部中央纵向切开,暴露出内部器官。
(2)用解剖剪剪开胸部肌肉,观察气管、心脏、消化系统等器官。
(3)剪开腹部,观察生殖器官、排泄器官等。
3. 使用显微镜观察内部器官(1)取蝗虫精巢小管,制作成切片,观察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2)取蝗虫气管,观察气管壁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蝗虫整体形态结构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等;胸部有翅两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腹部有气门12对,末端有尾须一对。
2. 蝗虫内部器官(1)气管:位于蝗虫胸部和腹部,负责气体交换,气管壁由气管上皮、平滑肌和血管组成。
(2)心脏:位于蝗虫胸部,由若干心室组成,负责血液循环。
(3)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生殖器官:位于蝗虫腹部,包括精巢和卵巢,负责生殖。
3. 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蝗虫精巢切片,可见精巢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不同阶段,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4. 气管壁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蝗虫气管壁,可见气管上皮、平滑肌和血管等结构。
五、实验结论1.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具有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两对,腹部有气门12对。
2. 蝗虫内部器官包括气管、心脏、消化系统、生殖器官等,各器官功能完善。
3. 蝗虫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清晰,说明蝗虫具有完整的生殖系统。
4.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蝗虫的形态结构、内部器官分布和功能,提高了动物解剖技能。
蝗虫口器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蝗虫口器的结构特点,掌握解剖方法,观察口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其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蝗虫的摄食机制提供基础。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或浸制蝗虫、解剖剪、解剖针、镊子、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盐酸、酒精、清水等。
2. 实验仪器:解剖台、显微镜、培养皿、酒精灯、烘箱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新鲜或浸制蝗虫置于解剖台上,用解剖剪剪去头部,使头部与身体分离。
(2)用解剖针轻轻挑起头部,暴露出口器。
2. 解剖观察(1)观察口器的整体结构,包括上唇、下唇、舌、上颚、下颚等部分。
(2)用解剖剪和镊子将上唇、下唇、舌等部分分离,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3)将上颚和下颚分别剪下,置于载玻片上,用盐酸和酒精进行固定。
(4)将固定好的上颚和下颚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其形态、结构和功能。
3. 口器功能观察(1)观察上颚和下颚的咀嚼功能,通过观察其咬合动作和运动轨迹,了解其咀嚼过程。
(2)观察舌的运动,了解其在摄食过程中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口器整体结构蝗虫口器主要由上唇、下唇、舌、上颚、下颚等部分组成。
上唇位于口器的上方,下唇位于口器的下方,舌位于上唇和下唇之间。
上颚和下颚分别位于舌的两侧,负责咀嚼食物。
2. 上颚和下颚的结构与功能上颚和下颚由外骨骼构成,具有坚硬的咀嚼面。
上颚位于口器的上方,负责咬合和咀嚼食物。
下颚位于口器的下方,与上颚协同工作,完成咀嚼过程。
3. 舌的运动与功能舌位于上唇和下唇之间,具有协助上颚和下颚进行咀嚼的作用。
在摄食过程中,舌的运动有助于将食物送入咀嚼面,提高咀嚼效率。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蝗虫口器的结构特点,掌握了解剖方法,观察了口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了其功能。
蝗虫口器由上唇、下唇、舌、上颚、下颚等部分组成,其中上颚和下颚负责咀嚼食物,舌协助上颚和下颚进行咀嚼,提高咀嚼效率。
六、实验体会本次实验使我对蝗虫口器的结构及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蝗虫的解剖课件
我们还可以结合生理学、生态学和行为 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全面地了 解蝗虫的生活史和生态适应性,为防治
蝗虫灾害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05
CATALOGUE
思考题与讨论
关于蝗虫解剖的思考题
总结
请简述蝗虫的消化系统结构及功能。
思考
与其他昆虫相比,蝗虫的消化系统有哪些独特之处?这些 特点对蝗虫的生存有何意义?
经系统等。
03
清理并整理实验现场, 确保实验室整洁。
05
使用镊子轻轻撕开蝗虫 的体壁,注意不要损坏
内 细观察蝗虫的细部结构
,如口器、复眼等。
04
02
CATALOGUE
蝗虫的外部结构
头部结构
总结词
头部是蝗虫的感觉器官 和摄食器官的所在地, 具有触角、复眼、口器
等结构。
关于蝗虫生态作用的讨论题
讨论蝗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输入 标题
描述
了解蝗虫的食物来源、天敌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 用,分析其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作用。探讨蝗虫种群 数量波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总结
思考
思考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来制定有效的蝗虫防治策略 ,实现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平衡。
应用
分析蝗虫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以及其对 土壤肥力的影响。思考如何通过保护天敌或改变土地 利用方式来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比较不同蝗虫种类的解剖结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蝗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 适应性。
实验意义与展望
本次实验对于理解蝗虫的生物学特性和 行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解决蝗
虫防治等实际问题。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蝗虫与其他 昆虫之间的比较解剖学,探究昆虫的共 性和差异,为昆虫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
蝗虫解剖
棉蝗外部形态取下口器各部分时,应用镊子夹住其基部,顺其生长方向用力拉下,以保持结构的完整。
剪开体壁时,剪刀尖应向上翘,以免损坏内脏;揭下背壁前,应先用解剖针仔细地将它与其下面的组织剥离开。
除去头壳内的肌肉时,注意勿将脑损坏。
棉蝗一般体呈青绿色,浸制标本呈黄褐色。
体表被有几丁质外骨骼。
身体可明显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
雌雄异体,雄虫比雌虫小。
1头部:位于身体最前端,卵圆形,其外骨骼愈合成一坚硬的头壳。
头部可分为以下部分:头壳的正前方为略呈梯形的额,额下连一长方形的唇基;额的上方,两复眼之间的背上方为头顶;复眼以下,头的两侧部分为颊;之后为后头。
(1)眼棉蝗具有1对复眼和3个单眼。
①复眼:椭圆形,棕褐色,较大,位于头顶左右两侧。
用刀片自复眼表面切下一薄片,置载玻片上,加甘油制成装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②单眼:形小,黄色。
1个在额的中央,2个分别在两复眼内侧上方,3个单眼排成一个倒“品”字形。
复眼和单眼各有何视觉功能2)触角1对,位于额上部两复眼内侧,细长呈丝状,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鞭节又分为许多亚节。
3)口典型的咀嚼式口器。
左手持蝗虫,使其腹面向上,拇、食指将其头部夹稳,右手持镊子自前向后将口器各部分取下(同时注意观察口器各部分着生的位置),依次放在载玻片上,用放大镜观察其构造。
3)口器①上唇1片,连于唇基下方,覆盖着大颚,可活动。
上唇略呈长方形,其弧状下缘中央有一缺刻;外表面硬化,内表面柔软。
②大颚为1对坚硬的几丁质块,位于颊的下方,口的左右两侧,被上唇覆盖。
两大颚相对的一面有齿,下部的齿长而尖,为切齿部;上部的齿粗宽大,为臼齿部。
③小颚 1 对,位于大颚后方,下唇前方。
小颚基部分为轴节和茎节,轴节连于头壳,,其前端与茎节相连。
茎节端部着生2个活动的薄片:外侧的呈匙状,为外颚叶,内侧的较硬,端部具齿,为内颚叶。
茎节中部外侧还有1根细长具5节的小颚须。
④下唇1片,位于小颚后方,成为口器的底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内部结构解剖观察
从腹部末端背侧开始(第8腹节背板侧面), 向前沿气门上方将左侧体壁剪开,剪至前 胸背板前缘背侧。剪时勿上机内部器官。 用小镊子或解剖针剥离体壁,由于胸部和 腹部末端肌肉发达,剥离时应特别注意。
1)循环系统
由心脏、动脉、血窦组成。将体壁翻开,可 见一条半透明的细长管状结构—心脏。心 脏按体节有若干膨大的部分,即为心室, 心脏两侧有扇形的翼状肌。注意观察棉蝗 有几个心室?心室上有无心孔?
5)排泄系统
马氏管:位于中 后肠交界处,有 许多游离脑:位于消化管背面,两复眼之间的淡黄色 块状物。 围咽神经:1对,位于食道两侧。 咽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
五、作业
绘雌性棉蝗内部结构图,示消化系统、排泄 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1.1 头部
触角:细长丝状、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 (分为若关节)。 复眼:头顶两侧各有1个椭圆形复眼,由许 多六角形小眼组成。 单眼:3个,黄色,复眼和单眼功能有何不 同? 口器:咀嚼式,1个上唇、1对上颚、1对下 颚、1个舌、1个下唇。
{
1)触角 1 对 —— 触觉、嗅觉 柄节 梗节 鞭节 鞭节:形 态变化多 样
家蝇的复眼
a. 咀嚼式口器
1.2 胸部
前胸:马鞍型前胸背板,表面具沟;前胸 腹板具囊状突起—前胸腹板突;侧板为三 角形小骨片。 中胸、后胸:中后胸背板小,表面有沟, 中后胸腹板愈合成1块,中后胸侧板发达, 具1条斜沟将其分为前后2部分。在中、后胸 侧板前缘的薄膜上,各有1对气门,中胸气 门须将前胸背板掀起才能看到。
雌性:1对卵巢位于腹部消化道背方,由许 多卵巢小管组成,卵巢下端为膨大成囊状 的侧输卵管,两侧输卵管绕到消化管腹面 汇合成1条总输卵管,经生殖腔开口于腹产 卵瓣之间。
5)消化系统
前肠:咽、食道、嗉囊和前胃(内壁有嵴或 小齿)。唾液腺一对位于嗉囊腹面两侧, 葡萄状,颜色?。 中肠:胃,前端伸出12个锥状盲囊(6个向前、 6个向后)。 后肠:回肠、结肠和直肠,末端开口于肛门
2)呼吸系统
包括:气门(10对)、气管、气囊。掀开体 壁可看到自气门向体内,有许多白色分支 小管分布于脏器和肌肉中—气管。在内脏 背面两侧有许多膨大的气囊。气管内壁具 几丁质螺旋丝。
3)生殖系统
棉蝗是雌雄异体且异形(雄小雌大)。 雄性:精巢位于腹部消化道背方,为1对左右 相连的长椭圆形结构,由许多精巢小管组 成。精巢腹面向后伸出一对输精管。两管 绕到消化管腹面汇合成1条射精管,射精管 前端两侧有一些迂回的细管—附腺,通入 射精管基部。将附腺的细管拨开,还可看 到1对贮精囊,也开口于射精管基部。
实验八 蝗虫的解剖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棉蝗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理解掌 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内容
1. 棉蝗的外部形态观察。 2. 棉蝗的内部结构解剖。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
1. 棉蝗浸制标本、解剖器、解剖盘等。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1. 棉蝗外形观察
1)体色:黄褐色或黄褐色。 2)几丁质外骨骼:有什么作用?。 3)身体分部:头、胸、腹三部分。
1.3 腹部
第9、10节背板较窄,部分愈合,第11节背 板特化为三角形的肛上板,盖着肛门,其 两侧有1对尾须(雄虫的更发达),尾须下 各有1个三角形的肛侧板,腹部末端着生外 生殖器。 雄虫第9腹板发达,向后延长并上 翘形成匙状的下生殖板。 交配器(雄虫):将下生殖板向下压,可 见内有一突起即为阳茎。 产卵器(雌虫):背产卵瓣、腹产卵瓣, 锥状适于掘土产卵;内产卵瓣(藏于背瓣 内)。
1.2 胸部
足:各胸节上均有1对足—前、中、后足。 前足和中足为步行足,后足粗大,为跳跃 足。各足均有6节构成,观察各节的特征。 翅:2对—前翅、后翅。观察2对翅的形状、 大小、质地以及翅脉有何不同?功能有何 不同?
1.3 腹部
由11节组成,第一节与后胸节愈合,其两侧 各具椭圆形的鼓膜听器。 各节只有背板和腹板组成,侧板退化为膜 状。 第1至8腹节形态相似,在每节背板两侧下缘 前方各有1个气门。
外骨骼的作用:
保护内脏器官;抵抗不良环境及病毒细菌 等的侵染。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与附着在体壁内面的肌肉协同完成各种运 动,这一点与脊椎动物的骨骼有相似的作 用。
头部:如昆虫由 6个体节愈合形成,有眼、触 角、口器等,是取食和感觉中心。 胸部:如昆虫由 3个体节组成,有足、翅等器 官,是运动中心。 腹部:由多个体节(11节)组成,是生殖和代 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