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试题特点年份平均分难度系数
2014年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备考建议

平抛运动
安培力的 大小方向 磁场中的 圆周运动 力与运动 胡克定律 电磁感应 感应电动 势公式 天体运动
16
17 18 19 20 21
运动图象
电磁感应
物体平衡、 带电粒子在 动态分析 平行板电容 器中的运动 理想变压 器 电磁感应的it图 带电粒子在 圆形磁场中 的运动 运动图象x-t 图的判断及 理解
从2013年起打破了压轴题的命题惯例,有利于高中物理的全面复习。
新课标12年
推理能力:(1)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 物理事实、条件,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 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 断。(2)能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
1 1 导体棒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结论: E BLV BL2 2 2
选考题的难度为中档题。
三、新课标理综(物理)卷的难度分析
高考试卷中的难题,难在哪里?
难 度 系 数
2014年新课标物理试题(Ⅰ卷)的难度系数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8 0.71 0.67 0.48 0.39 0.22 0.14 0.63 0.49 0.67 0.46 0.51
求学生要会推导,就从最根本感应电动势的定义来
这个结论的推导要
E
BS t t
B
2 t 2 l B l 1 2 2 BL2
t t 2
五、新课标理综(物理)卷必考题的内容分析
2.必考题内容布局特点
在内容布局上避免刻板规律,有利于防止猜题押题 ●例如直线运动:
2
本题是来自于2002年全国卷的改编,只不过2002年全 国卷是定性分析让考生结合粒子轨迹判断粒子电性,而 今年的考题考查到的是粒子运动半径公式动能表达式的 理解,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

2014年上海数学高考试卷分析及2015年备考建议2014年上海高考数学卷与2013年相比,题型和分值保持不变,理科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而文科难度则有所加大。
两者的差异度在减小。
整套试卷中档题占较大比重,试题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且有一定的思考容量,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下面我们对2014年上海高考数学卷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一、总体分析1、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本套试卷基本将上海高考考纲要求的各大模块知识点全部考到,如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复数、向量、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以及文理选修部分的很多考点。
试卷非常注重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解题方法的考查,有些题目就选自教材或有教材改编而来,本套考卷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扎实性有较高要求,偏题、怪题、超难题几乎没有。
只要基础扎实所有题目基本都可一试。
2、注重考查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理科数学13题就是考察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和感觉,看似与高中所学知识并无直接关系,但实质与不等式的放缩有关联,理科数学第21题就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三角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非死记公式,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3、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综合考查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些考题直接取自教材,这提醒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切勿偏离课本。
很多题目都不只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将几个知识点贯穿起来考查学生,如理科数学22题虽然是解析几何题目,三、典型例题分析1.设无穷等比数列公比为q ,若()134lim ,n a a a →∞=++则__________q =.【知识点】无穷等比数列【考查能力】无穷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以及公比的取值范围的考查.【思路方法】由题意可得:231111a a q a q q==--,由10a ≠,得21q q =-,且()()1,00,1q ∈-即q =【易错点】忘记q 的取值范围 【授课建议】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应注意结论的来龙去脉,尤其对公比的范围加以重点讲解。
2014年河南高考理科数学试卷难度分析 碧沙岗陈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课标1理科数学难度分析今年是河南省使用新课标卷高考的第三年,经历了第一年的易,第二年的难,第三年的难易适中,考前按一线教师的估计今年应该不难,趋于稳定。
但从学生考完后的反应来看,选择题、填空题感觉简单,解答题与往年相比不太难。
我拿到试卷认真分析后,认为今年的考题不偏、不怪,理科数学与去年难度略降,但灵活性较强,文科数学与去年相比难度将近。
一、2014年高考数学具体有以下特点1、试题构成总体稳定,风格特点基本没变2014年高考数学试卷在题型、题量、难度分布上保持了相对稳定,同时也有些题不乏新意。
如第6、14、16题。
从试题总体来看,主干知识中函数约22分,立体几何约17分,圆锥曲线约22分,三角函数约20分,概率统计约22分,数列约12分,不等式及其应用约15分,向量、二项式定理、命题、集合与不等式、复数及算法各5分。
不过理科卷中一些常见知识没有考查,比如: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积分,正态分布,排列组合,线性规划,独立性检验与回归分析等。
今年的考题仍遵循了考试大纲所倡导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一原则。
很多题目似曾见过,但又不尽相同,进行了适度创新,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考查。
总之,试题融入了考纲的命题理念,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选材寓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立意创新又朴实无华,为以后的高中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改革和日常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试题知识点考查层次分明,难度设置比较合理理科试卷共24个题,其中22、23、24题是三选一。
1到12题是选择题,13到16题是填空题,17到24题是解答题。
选择题、填空题中前16个题目中,有14题都是比较常规题型,是学生平时常练的类型,容易上手。
不过个别题目问法较为新颖,需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第6题融合了类比三角函数的正弦、余弦的推导过程,以及三角函数图像的画法等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
2014年湖南高考考纲解读与考题分析

2014年湖南试题分析与2015年高考复习策略一、考试数据与分析2014年湖南省高考共有324866人参考,语文学科平均分94.38,得分率为62.92%,与2013年相比,得分率略有提高但考生水平总体差异有加大趋势(2013年平均分为93.61分,得分率为62.41%)。
表2 2014年湖南省高考语文成绩分数段人数表3 2014年和2013年湖南省示范性、非示范性高中考生语文成绩比较总之,2014年湖南省考生在语文高考中整体表现较好,平均分和得分率都有所提升,大部分考生语文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考生语文水平差距有增大趋势,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与2013年相比,2014年湖南省高考考生语文成绩总体差异系数增大。
文理科两类考生成绩差异系数增加,两类考生成绩的离散程度有所增大。
示范性与非示范性高中考生语文平均分和得分率差距进一步加大,尤其是非示范性高中90分以上的考生比2013年减少了0.56个百分点,而低分率却增加了0.57个百分点,这需要引起重视。
二是高中语文教学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2014年语文试卷得分在120分以上的考生仅占总人数的1.52%,与2013年和2012年相比,虽然人数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还是偏小。
这说明,2014年高考考生的语文成绩仍然未能反映出语文学科应有的地位和价值,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语文高考的鉴别力还有待提高。
从以上整体数据、文理科数据、示范性与非示范性高中数据和分组数据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来看,鉴别指数指标偏小。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可能与命题、阅卷、教学以及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等相关。
从选拔性考试的性质和功能来说,高考语文考试的鉴别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典型试题的分析与思考第6题考查点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属别为理解(B)。
2014年该题命题形式新变,不同于往年8句话中4个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比较辨析,而是采用选择恰当虚词组填入语句的形式,既考查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掌握,更侧重考查考生凭借语感恰当运用文言虚词的能力,有利于引导中学文言文教学摈弃止于词语解释的做法,进而注重朗读背诵、文本理解、语感培养等。
2014年广西全国普通高考质量分析

第二部分 总体情况
广西高考统计数据表明,2014高考语文全国 大纲卷是稳定中难度降低。广西考生274812人 考试,第一卷平均分16.6973,第二卷平均分 78.8082,整卷平均分95.7481;难度系数第一卷 0.5566, 第二卷0.6567, 整卷难度系数0.6383 ;标准差第一卷5.8713,第二卷12.6375, 整卷 标准差16.4050;区分度 第一卷0.4790,第二卷 0.2344, 整卷区分度0.2557;广西语文最高分 140。130分以上共计 386人,作文满分 11人。
思辨性
思辨能力包括以下要素:判断论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的一 致性;察觉出那些已经明说或未明说的偏见 、立场、意图、假设及观点;从多角度考查 合理性;在更大的背景中检查实用性;评价 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等。今 年的试题在这些方面有了加强。试卷的第二 大题考查就是判断推理等逻辑知识,判断论 据的可靠性,判断推理是否成立,判断已然 或未然,预测可能的后果等;
0.2723
0.2557
一
赋 分 平 12 均 分 13
二
9
12 6.9121 7.3464 7.9337 0.6504 0.6366 0.4609 39311 47128
各题得分情况: 9 23 22
5.8196 3.7946 4.7252 0.7651 0.6585 0.4133 82689 20599 12.8915 10.1845 13.9600 0.4384 0.4421 0.3758 37 0 11.7486 9.3431 12.6925 0.4104 0.3894 3.3668 0 0
备考建议
(一)判断文言实词,要增强语境意识。文 言文常用实词的意义涉及词性和词义感情 色彩的判断。答题时可以从句子结构分析 入手,确定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在句子中充当何种成分,是否带有宾语, 所涉及对象等推断其词性。再联系上下文, 借文意猜词义,结合具体语境,用代入法, 瞻前顾后,从逻辑上去检查词义是否正确。 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借 助语境,判断出正误。注意积累,对教材
成都市2015届毕业班摸底考试分析及2014年四川高考试题分析PPT(2014.9.1)

一、2014年高考浅析
文9理14
特点3:注重在知识交汇处命制试题
解几与不等 式 的 交 汇
D、 [2 5, 4 5]
设 m R ,过定点 A 的动直线 x my 0 和过定点 B 的动直线 mx y m 3 0 交于点 P( x, y) ,则 | PA | | PB | 的取值范围是( A、 [ 5, 2 5] B、 [ 10, 2 5] )
x 2 , x (1,1] .则函数 g ( x) f ( x) | lg x | 的零点个数是 f ( x) 1 cos x, x (1,3] 2
(A)7 (B)8 (C)9 (D)10
三、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x x y2 2 2 2 1(a 0, b 0) ,若以 C1 的 如图,已知椭圆 C1 : 2 y 1,双曲线 C2 : 2 x 2 y x 11 y 2 1,双曲线 C a b 如图,已知椭圆 C1 : 2 : 2 2 1( a 0, b 0) ,若以 C1 的 11 a1 与该渐近线的两交点将线段 b AB 长轴为直径的圆与 C2 的一条渐近线相交于 且C A, B 两点, 长轴为直径的圆与 且 C1 与该渐近线的两交点将线段 AB C2 的一条渐近线相交于 A, B 两点, 三等分,则 C 的离心率为
1 ( x) x3 , 2 ( x) sin x 时, 1 ( x) A , 2 ( x) B .现有如下命题:
x ( x 2 , a R )有最大值,则 f ( x) B . 2 x 1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虽然思维要求高,但解答并不需要特殊技巧,也没有繁琐计算;
2 2
2 2 2
(| PA | | PB |) 2(| PA | | PB | ) 20
2014年河北高考试卷分析

201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I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试卷结构没有变化,与2013年完全相同。
选择8个,14题到21题,共48分。
前5个是单选,后3个是不定项。
实验题2个,22题到23题,1大1小,共15分。
计算题2个24题到25题,共32分。
选修3-3、3-4、3-5各1个,33题到35题,共15分。
二、试卷难度试卷难度下降,与2013年比简直就是容易。
选择和实验与2013年相当,计算题、选修题难度大幅下降,从读完题不知道题中说什么,到读完题就能下笔写。
三、知识侧重点知识点上突出了电磁学,降低了力学考查。
12个必做题,电磁学7(14、15、16、18、21、23、25)共59分。
力学5(17、19、20、22、2436分。
选修1小1大,大题还是传统的气体性质、折射率计算、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四、试题详析14题:考查法拉第时代“磁生电”的物理学史。
与2013年考查伽利略研究斜面实验的手稿数据分析如出一辙,都是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课标1与课标2在考查物理学史上的重大不同在于,课标1注重的是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课标2注重的是人名和贡献的记忆。
15题:考查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16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17题:考查平衡和二律,猛一想就会选A,正确,细一想很可能就会选C,错误。
再通过详细的计算得出正确的结果还是A。
这时候估计花的时间可能5分钟都打不住。
18题:考查电磁感应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传统的图象题。
19题:考查天体运动中的开普勒第三定律和行星冲日的条件。
选出一个正确的容易,要20擦力提供向心力。
是2000年左右常考的题型。
21题:考查点电荷的电场。
突出了几何关系的考查。
222324题:考查安全距离计算,很常规。
25题:考查平抛运动、动能定理、匀强电场。
已知量少,对数学的分析和运算能力要求高。
把第一问的分拿住还是没问题的,就怕学生不读题就跳过。
33题:考查气体性质。
第一问围绕通过图象考查气体的主干知识,第二问考查理想气体方程,不是很难,但学生很可能分析不清物理过程,而得不到分。
2014年湖北高考数学试卷分析与2015年高考复习规划

2014年楚才高中高考数学学科质量分析2014高考数学科目的考试已结束,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自主命题第十一年,又是实施新高考的第三年。
今年湖北卷稳中求变出新,进一步突出能力立意,深化课改理念,提升文化含量。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点评数学试卷称,今年的试题突出了知识立意、问题立意和能力立意的三维考核目标,展现立体命题空间。
下面就数学学科的质量分析如下:一、难度分析2014年湖北高考数学卷难度较2013年略有降低:今年的选填题难度与去年相当,立足基础知识,着重考察考察基本概念、通性通法,知识点交汇的命题也不偏不怪,表现平稳。
如:理科第5题考察空间直角坐标系和三视图的识别,第6题将函数奇偶性与定积分几何意义的考察很好地结合起来,第7题几何概型和线性规划结合的题型学生平时经常训练,问题不大:第8题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计算并不复杂;第9题略有,需从两种曲线的定主出发解题;第10题通过代数运算比较复杂,结合函数图像分析可以简化计算,有一定难度。
解答题难度较去年降低,但部分题目考法有一定变化,如理科第17题将三角函数问题置于实际问题背景中,第(2)问考察了解三角不等式,第18题为数列常规题型,与2013年考法相似;第19题在正方体中考察存在性问题,建立坐标系后直接计算,但需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第20题概率统计解答题与2012年考法相似,如果训练过则难度不大;第21题圆锥曲线第(1)问考察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第(2)问分类讨论的情况比较多,考察思维慎密程度;第22题重考察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相较往年繁杂的导数与不等式综合题,难度下降。
小结:难度下降可能会导致本次高考数学成绩的区分度下降,一轮复习比较扎实的同学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若想拉开差距,必须解决试卷中的难题并注意答题的规范。
二、命题特点:1.主干知识的考察比例稳定(附表:近三年湖北高考理科数学考考察分值比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数列的考察分值逐年下降,今年仅考察一道解答题,但函数部分考察力度加大。
山东省近7年化学高考试题分析-2014山东高考复习备考策略课件(化学)

山东近7年高考试题难度
年份 13年 12年 11年 10年 化学Ⅱ卷平均分 23.95(必做20.61,选做3.34) 29.77(必做26.04,选做3.73) 20.18(必做17.40,选做2.78) 23.32(必做20.41,选做2.91) 难度p 0.479 0.595 0.404 0.466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臵) 相应实验
A
B C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全国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32
0.483 0.675 0.4313 0.329 0.51
33
0.573 0.614 0.390 0.418 0.47
31
2.72 21.87 13.63 13.58 5.05
32
33.47 21.6 26.10 27.71 41.03
33
63.81 56.48 60.27 58.71 53.92
考查钠、铝、铁、铜等金属的冶炼。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中的钾、钙、钠、镁、铝一般需要电解法冶炼。 (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 2Cu2S+2H2SO4+5O2==4CuSO4+2 H2O,该 反应的还原剂是 Cu2S ,当1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 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向CuSO4溶液中加 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 氢气
2014年河北省普通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一、文综(地理)36题试题分析(一)试题简介36题要求考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图文资料信息清晰。
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分析材料,利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中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相关内容: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下设该区域示意图6。
由图文资料设出四个问题: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二)试题特点1.难易比较适度试题的难易度是影响考生答题心境的首推因素。
36题满分24分。
最高的为满分24分,得分最少的为0分,平均分为12.08/12.19分,不算高,可见本题还有一定的难度,难易度和去年持平。
考虑到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达此状况可以算是难易比较合适。
2.区分度比较强从阅卷看考生得分情况,试题的分值分布还是比较合理的,不影响试题的区分度和选拔度。
从分值分布表中可明显看出,优秀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都是少数,中间成绩部分的考生占大多数。
给分点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百分比0.89 0 0.8 1.4 0.8 3.29 2.2 4.69 5.5 5.29 10.3 2.2 14.9 给分点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百分比 2.8 16.69 1.2 13.5 0.4 7.19 0.1 2.7 0 0.7 0 0.13.注重基础,强调综合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既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有关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读图能力,考题符合地理考试大纲的要求,对今后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2014重庆高考数学分析难度与去年持平

2014重庆高考数学分析难度与去年持平第一篇:2014重庆高考数学分析难度与去年持平2014重庆高考数学分析难度与去年持平2014年的重庆市数学高考是高中新课改后的第二次高考,试卷延续了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的风格,内容丰富,难易梯度明显,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体现了数学美感。
2014年数学试题总体上体现了“稳定和创新”,与2013年试题持平,试题无偏题怪,主干知识覆盖面较广。
试题在题型设置、试卷结构、难度控制等方面都保持了稳定。
试题难易梯度明显,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稳定考试情绪、正常发挥水平;理科解答题的考试内容仍然是三角、概率、立体几何、导数、解析几何、数列与综合;文科解答题的考试内容是数列、概率、三角、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试题难易度把握很好,体现过度平稳性,和与教材联系紧密性。
9题、10题、21、22题体现了很好的区分度,且21、22第一问入手容易,对后续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及数学能力的考查,很好的体现了能力立意,文科试题中应用性试题比例加重,试题背景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理科试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后续的学习能力的考査,很好地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有利于重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总之,今年的数学试题平稳中有创新,科学性中有美感,理论性中有应用。
既有利于中学数学的教学,又有利于高校的选拔,是一份很好的高考试卷。
第二篇:2018高考数学分析2018高考理科数学评析:概率大题有新意广东加入全国卷已三年,今年的考卷贯彻了稳中求变的思想,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学科潜能,这样的试卷对考生来说无疑是“福音”。
从考点与命题特点来看,以能力立意,突出考查数学核心素养。
总的来说,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才是王道!一、试卷各板块占比——覆盖比重有调整分析各模块占比:整套试卷在六大板块的考查比重上有所调整,三角函数弱化,概率和解析几何的顺序调换,概率需要用到导数,强调应用性。
2014年北京数学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34.54 26.14 49.9 16.72
52.64 42.88 63.67 28.64
68.82 59.54 74.38 41.56
80.91 73.77 82.64 55.46
2010~2014年录取成绩
人数
本科一批 数学成绩 本科二批 数学成绩 本科三批 数学成绩
2014年
理科 2013年 2012年
同时试卷也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很 好的区分作用,文理科试题差异较大,既体现了对文、理 科学生不同思维方式的尊重,又关注了文、理科学生未来 发展需求的差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总体情况
1. 2014年难度情况及新课标高考来的变化
理科均分99.08,难度系数0.66,中数100.94,众数104, 满分人数为7人,各分数段分布基本合理. 文科均分104.49,难度系数0.7,中数109.43,众数125, 满分人数为19人,128分以上(优秀水平)的人数约占20.90%.
121 108
103.68
74.68 69.37
0.69
0.5 0.46
文科总分分析表 分类 市整体 示范校一 示范校二 城区 郊区 区整体 分类整体 一类校 二类校 三类校 人数 17139 656 527 11140 5999 746 575 226 275 74 最大值 150 150 149 150 150 149 149 149 130 127 平均值 104.49 131.17 128.15 106.33 101.06 100.43 103.69 119.54 96.47 82.11 得分率 0.7 0.87 0.85 0.71 0.67 0.67 0.69 0.8 0.64 0.55
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论文

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Ⅰ)文科数学试题特点从新浪网上对2014年高考试题新课标(Ⅰ)卷难度调查结果可知,有51.0%的学生认为试题难度较大,32.1%的学生认为难度中等,16.9%的学生认为难度一般,包括我校学生普遍反映选择、填空题不难,解答题不简单.本人认真研究试卷,从考试内容范围和试卷整体结构来看,在考查重点知识、强调能力立意的同时,延续了“稳中求变,变中创新”的风格,难易适中,趋于稳定.文科试卷与去年试题相比,客观题难度略微降低,但主观题难度有所提高,不好拿分,尤其是三选一,整张试卷凸显数学本质渗透探究意识,总体难度相当.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试题构成总体稳定,局部有变化,核心考点覆盖较为全面,综合性考查较强,突出主干知识文科试题突出主干知识,知识点考查层次分明,难度设置比较合理.数学试题围绕着主干知识、重点方法和主要数学思想展开,重在所学知识的应用.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选材寓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立意创新又朴实无华.文科数学解答题依然考查了立体几何、概率、解析几何和导数等重点内容,试题的难度和相对位置保持稳定,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有所改变.今年的考题仍遵循了考试大纲所倡导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一原则.很多题目似曾见过,但又不尽相同,进行了适度创新,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考查.其中文科中的解答题,尤其三选一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区分开来.(空间想象能力(文科19立体几何)、抽象概括能力(文科7题创新题型)、推理论证能力(14创新题型)、运算求解能力(数列,导数和解析几何)、数据处理能力(概率统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压轴题))二、试题知识点考查层次分明,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中有活,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方法文科数学试题通过对主干知识常规题型,通解通法考查,但部分试题比较灵活,想拿住分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18题概率统计考查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文科生方差不一定会求,第19题立体几何的第二问转化不易察觉,是个拉开档次的地方;第20题解析几何的第一问曲线方程会难为一下考生,第二问就是运算了.三选一不管那个第二问都不是非常容易能够拿住分数的,考查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想通了,简单,想不通,计算量特别大,第24题除了答案给的那种方法,也可以通过线性规划与2x+3y=6有没有交点来或者求函数的与2x+3y=6平行的切线纵截距大于2来做,所以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需要关注的!三、注重数学应用问题的考查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学生需要学会从文字、表格和图形中提取数学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转化成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从试题的素材和内容上来看,将部分知识放在一个实际情景中进行考查,引导学生提高对数学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渗透了数学应用意识.如文科第16题从解三角形的角度来解决实际的山的高度问题,文科第18题从概率知识的角度研究企业产品生产是否合乎企业要求问题,从统计的角度研究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试题都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哪里有数学,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突出数学知识的本质渗透探究意识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平时学习的各种方法、所进行的大量练习,最终是要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掌握理性思维的方法.如在文科数学第20题求动点的轨迹问题,21导数题中的存在性问题包括24题第二文中的这些问题都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2013-2014学年文科数学备考经验总结.结合自己做高考题的感受,反思本学年的复习备考工作,一年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项工作:本学年复习像往年一样认真制定了三轮复习方案,严格执行了三轮复习计划1.一轮复习从2013年8月初到2014年2月10日,稳扎稳打,面向高考,研究课本,夯实基础,认真训练.以高考考点为线索,以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和方法为指导思想,课堂上通过知识点整合全面构建知识网络,通过典型例题认真复习教材中的每一个考点,学生在这一轮的复习中提高最大;11级文科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知识体系几乎为零,所以在平时备考中,我们几个分工合作,面对普通班的学生,我门始终坚持“低起点,小步子,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在一轮复习中,穿插“限时训练”复习,限时训练来自于组内每位教师的精挑细选,每位教师都在选题上狠下功夫,认真选好高频考点题,选好能体现基本思想方法的题,选好没见过的创新形式的题,不选偏题、怪题、超难题,限时训练做到全批全改,针对不同班级的情况认真讲评,关注各级踩线生,通过每次训练,掌握踩线生的基本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做到复习过的东西再复习巩固的目的.面对重点班,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阔学生眼界”精心选题,精心编辑学案,出限时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2.尖子生培养:尖子生培养既要重点化,又要常态化,既要点又要面,认真制定尖子生在每轮复习中要达到的复习效果及目标,根据尖子生的不同情况及时进行强化训练,强化他们的知识漏洞,强化他们的思想方法弱项,强化他们的解题思路,强化他们基于数学基础的创新思维,同时在不同的复习阶段密切关注尖子生的心态变化,及时批评,及时鼓励,及时提醒,及时交流.。
2014陕西高考数学 报告会 何喜安

一、陕西省新课程自主命题回顾
• • • • • 2012年难度分布: 容易题15道,89分,占59.3%; 中档题 5道,47分,占31.3%; 易中题 20道,136分,占90.7%; 难题 1道,14分,占9.3% .
一、陕西省新课程自主命题回顾
• • • • • 2013年难度分布: 容易题6道,37分,占24.7%; 中档题 12道,81分,占54%; 易中题 18道,118分,占78.7%; 难题 3道,32分,占21.3% .
一、陕西省新课程自主命题回顾
• 启示5:学生复习时必须遵循新课程理念, 经历一个从提出问题到到应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不能只注重知识的应 用而忽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要精 心选择、整合、利用好教辅资料,不能只 跟着资料走,要能及时回归教材.必须抓 住课标, 研究考纲,依据教材,扎扎实实过 好教材关,多研究教材中的典型例题、练 习、习题.
则 y f ( x) 与 y log5 x 的图像的交点的个数为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
二、数学高考试题的基本特点
y y=f(x) y=log5 x
O
1
2
4
6
x
二、数学高考试题的基本特点
| lg x |,0 x 10 f ( x ) 1 (2010 年全国卷)已知函数 ,若 a,b,c 互不相等, x 6, x 10 2
一、陕西省新课程自主命题回顾
• 启示1:数学思想方法属于知识范畴,蕴涵在 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中,因 此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必然渗透到数学知识 中,以数学知识的形式进行考查,对知识的 考查就可反映出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 掌握的程度. • 数学思想方法必考;重在基本思想方法,即 通性、通法
2014年高考试题分析 [吴益平]
![2014年高考试题分析 [吴益平]](https://img.taocdn.com/s3/m/131d90e519e8b8f67c1cb9ac.png)
19-II(14分)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下图依次 是C60、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
C60 回答下列问题:
石墨
金刚石晶胞
(1)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形 式,它们互为 ; (2)金刚石、石墨烯(指单层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分
别为
、
;
晶体,石墨属于 晶体;
(3)C60属于
2014年
2、综合题难度
综合题难度系数如下表:
题序 13 9 3.52 14 9 1.78 15 8 3.76 16 9 3.09 17 9 1.77 44 13.92
满分
全省平均分 难度系数
0.39
0.198
0.47
0.343
0.197
0.316
3、选考试题难度
题序 18(有机) 19(结构) 20(技术)
常考点
电子排布式 晶胞中原子数求算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杂化轨道类型
三、建议反馈
(一)命题建议
1、保持第一卷的稳定性
新课程高考8年来,第一卷的难度始终控制适当,覆盖面
广,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体现较好。期 望2015年能继续保持稳定。
2、坚持体现试题的教育性
2014海南卷密切化学与STSE的联系,以工农业生产、 科学实验、日常生活为背景命题,引导高中教学关注化学的 学习意义,全面辩证地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应用,重视情感态
正四面体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棱长ˣ
的体积V=4/3 πr3)
̸ 4 ;球
(5)第一个空正确率较高;第二个空正确率
极低;第三个空正确率也比较低,有一些同 学每个球的体积算对了,但漏乘于8;有一些 同学因为第二个空计算错误,所以列式时用 错误的r代入计算造成错误。(刘夏雨)
2014湖北高考数学试卷难度特点点评

2014湖北高考数学试卷难度特点点评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自主命题第十一年,又是实施新高考的第三年。
今年湖北卷稳中求变出新,进一步突出能力立意,深化课改理念,提升文化含量。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点评数学试卷称,今年的试题突出了知识立意、问题立意和能力立意的三维考核目标,展现立体命题空间。
数学:突出三维考核目标展现立体命题空间
一、坚持“稳、变、新”,拓展命题空间
今年的湖北数学文理卷严格遵循我省《考试说明》的规定,文理全卷在整体结构、题型题量、赋分权重、考查内容、考核目标等方面与去年试卷基本一致。
试题平而不淡,内涵丰富,多元联系,异彩纷呈,展示了“以教材为本、以考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本色。
坚持稳中求变出新。
首先,解答题在稳定结构的前提下,适度变化题型,难度整体下调。
降低前三题的绝对难度,文理科“数列题”、“解几题”相同设置,而“三角题”、“立几题”和“函数题”分别配置为姊妹题,将文科前两年的“立几与应用”交汇改为今年难度相对下降的“三角与应用”交汇,将理科第21题赋分由以往的13分调至与文科第22题相同的14分。
采用这些做法,既发出了文理卷“显差异隐趋同”的信号,又有利于创设答题时空,缓解考生应试的紧张情绪。
其次,加大了直观与抽象、静态与动态、开放与探究的考查力度。
理科第4题(文科第6题),直观考查了对线性回归方程本质的抽象理解;理科第19题、文科第20题体现了立体几何动静相宜的特点;理科第13题利用算法开放探究“自复制数”的循环节,理科第14题嵌入几何意义开放探究三个平均数与函数平均的关系。
这两道开放题注重条件开放与结论开放的融合,意蕴深厚,充满着数学的奇异美和统一美,拓展了命题空间。
第 1 页共4 页。
2014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ii)由(i)知,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位于区间 (187.8, 212.2) 的概率是 0.6826,依题意知 X
68.26
B(100, 0.6826) ,所以, E( X ) np 100 0.6826
本题为基础题,但在学生作答中出现很多由于基本功不牢固引发 的典型错误: (1)基本公式掌握不扎实,特别是方差公式,很多同学 不知道,或者还停留在初中水平上; (2)在第二问中不能灵活辨别、 运用概率模型,特别是对于正态分布的计算需要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 这一点上,思路模糊; (3)对期望等基本概念不理解,不理解频率与 概率的关系,说明学生统计思想理解不到位,有“算术化”倾向; ( 4) 计算错误是普遍现象。 例2 理 21 题分析
由题意可得 f (1) 2, f (1) e .故 a 1, b 2. 解 法 1 : 由 (I) 知 ,
x ln x xe x 2 e. f ( x ) e x ln x 2 x 1 e x
,从而
f ( x) 1
等价于
设函数 g ( x) x ln x ,则 g ( x) 1 ln x . 所以当
3 / 13
深入则需要较强的数学能力, 如理科 (19) 题是典型的立体几何题目, 第一问解决的关键点是把线线垂直为转化为线面垂直,为常规思路; 第二问求二面角余弦,基本思路是利用空间向量方法,先求平面法向 量,利用向量乘积求解,要求考生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具有一定运算 能力。再如理(21)题,以函数为载体,综合运用方程、不等式、求 导等基本知识求解。题目常见,方法常规,但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基本 知识、基本方法求解,对于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分类讨论能力、运算 能力和转化化归能力有很好的考查。 (四)文理有别,体现人文关怀 除选做题外,全卷 21 道题,选择题、填空题文理完全相同的仅有 3 道题目, 共计 15 分, 大题基本不同。 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文理有别, 人文关怀。 二、部分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 (一)重视教材,夯实基础,理解数学本质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出发点。 因此理解教材,抓准核心概念、核心思想, “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策 略应该成为日常教学的根本之道。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数学 核心概念的本质,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强化“双基” ,并能 灵活运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不注重夯实基础,一味追求训练的深 度、难度和数量可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在训练中 掌握一定的数学模型、解题方法是必须的,但更要体会方法的本质, 学会触类旁通, 学会变通, 有创新的意识, 避免 “模式化” “思维定式” 的形成。
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高考研讨会物理资料:试卷的难度、区分度、效度说明

难度计算公式:Dc=1-A/T
方法:Dc:难度系数A:考生平均得分(如计算总体难度系数,则为全卷平均分;如计算单题难度系数,则为本题平均分)
T:满分
举例:
总体难度系数:一份满分100分的试卷,考生平均得分78分,则难度系数为1-78/100=0.22
单题难度系数:一道题值2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1.5分,则难度系数为1-1.5/2=0.25
区分度D=(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区分度的评价标准表
区分度
评价
0.40以上
非常好
0.30—0.39
良好如能改进更好
0.20—0.29尚可Fra bibliotek时需作改进0.2以下
劣必须淘汰或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hc
1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 通过阅读和观察,获取新知识、新方法
1 1 n m , 2 2 , RH 0 ;由 题 目 叙 述 知 : E1 0 , h 0 , c 0 ; m n
• 联系波尔理论和题目条件,明确分析从第二激发 态向基态跃迁放出的光子
c E 由 波 尔 原 子 发 光 模 型当 : 从n 2的 能 级 向 基 态 跃 迁 时 h , 21 E 1 2 1 1 1 对应题中巴 尔末公式当 :m 1 , n 2时 , R H ( 2 2 ) 1 2
• 从两式中消去 ,整理可得
1
E1 RH hc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了解真实的研究过程 理解如何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描述自然现象 考查探究能力 ①通过阅读和观察,获取新知识、新方法; ②从新颖的物理情景中发现物理问题,提 出研究思路或解决方案,构建适当的简化 模型,并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会从图像及表格中获取信息
理解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理解实验数据与图像的关系 理解科学研究是如何用图像描述物理规律的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12.描述氢原子光谱线的简洁而优美的公式称 1 1 1 为广义巴尔末公式: R ( m n ), 2,3, ;n m 1 ,m 2,m 3, ) RH 称为里德伯 式中 m 1, , 常量。玻尔正是在巴尔末公式的启发下,建 立了自己的原子模型与理论。若用E1表示氢 2 E E / n 原子基态的能量(E1<0),激发态能量 n 1 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 空中的光速,请你根据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判 断里德伯常量对应下列选项中的 E1 hc E1 E1 A. B. C.- E D. hc
图12-a 红光 ;d=0.36nm
图12-b 红光 ;d=0.18nm
图12-c 蓝光 ;d=0.36nm
图11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1)比较图12-a和图12-b,可以说 明 ; (2)比较图12-a和图12-c,可以说 明 ; (3)能进行上述比较的前提是做这三次实验 时不改变 和 的位置(从“A”、 “B”、 “C” 、“D”中选填)。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10.一列简谐波在t=0.2 s时的图象如图7-甲所示,x =0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7-乙所示,由此可 知 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 m/s B.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 m/s C.t=0.2 s时刻,质点c向y轴负方向运动 D.t=0.3 s时刻,质点b的位移y=-10 cm
60-70 4
60以下 4
高二期末统测情况
高二年级期末统练成绩统计图表(2013-2014B)_物理
350 302 300 258 250 231 227
200 155 161 146
150
132 95 70 53
100
50 25 0
38
28
20
19
11
5
5
2
0
100 99-95 94-90 89-85 84-80 79-75 74-70 69-65 64-60 59-55 54-50 49-45 44-40 39-35 34-30 29-25 24-20 19-15 14-10
9-5 4以下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4.非触摸式自动水龙头(自动感应水龙头) 如图2,其应用的传感器是 A.压力传感器 B.光电式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养成“运用物理知识分 析生活中常见现象”的习惯
图2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9.将一灯泡与一电感线圈串联与交流电源相 连,若提高交流电的频率,则 A.电感线圈的感抗不变 B.电感线圈的感抗减小 C. 灯泡亮度减小 复习要全面, D.灯泡亮度增大 理解要到位
金属 钨 钙 7.73 钠 5.53
0 E km/eV
截止频率ν0/Hz 10.95
ν1
图9
ν/Hz
逸出功W/eV
4.54
3.20
2.29
-Ek1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A.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得到的Ekm-ν图线也是 一条直线,其斜率比图9中直线的斜率大 B.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Ekm-ν图线也是一 条直线,其斜率比图9中直线的斜率大 C.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Ekm-ν图线也是一 条直线,设其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 (0,-Ek2),则Ek2 <Ek1 D.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当入射光的频率ν<ν1 时,可能会有光电子逸出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17.如图11,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 波长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B、 C、D分别表示滤光片、单缝、双缝、 光屏。图12-a是实验时用红色滤光 片和缝间距d=0.36mm的双缝在光 屏上得到的图样;图12-b是实验时 用红色滤光片和缝间距d=0.18mm 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图12c是实验时用蓝色滤光片和双缝间 距d=0.36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 的图样,则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T21.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直导轨MN、PQ与水平面成 θ=30°角放置,两导轨间距L=1m,M、P两点间接有阻值R=6Ω 的电阻。在图中所示的abcd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 磁场,ab、cd分别垂直于MN、PQ,ac间距s=2m,磁感应强度 B=0.4T。将一根质量m=0.1kg,电阻r=2Ω的均匀直金属杆置于 两导轨上与磁场边界cd重合的位置(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 导轨的电阻不计,g取10m/s2) (1) 若要金属杆静止于磁场的cd边界处,所施加的沿导轨向上 的外力F为多大? (2) 若在金属杆上施加一沿导轨的恒定外力F使杆由静止沿导 轨向上运动,分析并说明金属杆刚开始运动的一段时间内做何 种运动?
2014-2015学年度高三物理复习 建议
张思宇 2014 年9月4日
2013-2014高二下学期期末统测情况
2014年高考试题的启示 高三总复习建议
高二期末统测情况
平均分 73.81 及格率 82.55% 优秀率 27.38% 最高分 100 最低分 9
90以上 1
80-90 4
70-80 6
y/cm a 10 b 0 2 c 图7-甲 4 x/m 10 0 0 0.2 y/cm 0.4 t/s
-10Βιβλιοθήκη -10图7-乙基础要打牢 推理要严密
高二期末统测典型试题
11.实验得到金属钙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m与入射光频率 ν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表中 列出了几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和逸出功,参照 下表可以确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