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历史沿革及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金张掖,自古胜名,名胜、小吃响誉西北。其中大佛寺历史悠久,气势恢宏。张掖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东临南大街,西抵大佛寺巷,北依民主西街,南至南城巷以北。寺院前身为西晋迦叶如来寺,肇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历经兴衰增减,今存遗构均为明清建筑,主要由3 座寺内原有建筑及数座迁入的古建筑构成:前者包括大佛殿、藏经殿和土塔,处于中轴线核心地位,其中大佛殿内巨型卧佛塑像,为全国最大室内木胎泥塑涅槃佛像,构成大佛寺的核心文物;迁入的建筑包括原“行台”旧署(原址曾为明肃王府)大门、原陕西会馆钟鼓楼及牌楼、原文庙大成殿、原提督军门署二堂、原二郎庙清源殿等,系因原址保护难以维计,为避免彻底拆除而集中迁建于此。整个建筑群现为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占地面积约3.1 万平方米。
大佛寺历史沿革
——西夏永安元年(1098 年)始建大佛寺,敕名“卧佛寺”。
——明洪武五年(1372 年)六月,明征西将军冯胜攻克甘州,寺院毁于战火。其后永乐六年(1408 年)置甘州左卫僧纲司于寺内,永乐九年(1411 年)寺院重建,永乐十七年(1419 年)敕赐“弘仁寺”之额。宣德二年(1427 年),明宣宗赐名“宝觉寺”,并维修寺内建筑。正统六年(1441 年),兴建金塔殿。正统六年(1441 年)至正统十年(1445 年),御赐《永乐北藏》一部藏于大佛寺。
——清康熙十七年(1678 年),敕赐“宏仁寺”之名。雍正十二年(1734 年)寺院维修。乾隆十二年(1747 年)新修建的大佛殿落成,遗存至今。清末,寺院分为东西两部:西部仍称“弘仁寺”,东部则名为“大佛寺”,即今存大佛寺部分。宣统二年(1910 年)至三年(1911 年),大佛寺全部彩绘一新。
——民国八年(1919 年),张掖成立佛教会,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 年)改组迁走。其间,金塔殿顶的金塔、铸于成化时期的大钟和大佛殿顶的宝顶等重要文物被盗。民国十六
年(1927 年),土塔顶部因地震倒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 至1984 年大佛寺得到修缮。1985 年,原“行台”大门、原陕西会馆牌楼、钟鼓楼迁入寺中;1986 年又将原二郎庙大殿、原提督军门府二堂和原
文庙大成殿迁入,维修土塔震毁部分,并于寺内设张掖博物馆。1996 年,大佛寺被国务院公
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大佛寺见证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张掖是丝绸之路“沙漠路线”的必经之地,大佛寺屡屡见诸国际旅行者游记。1970 年金塔
殿遗址出土的古波斯王朝银币,是此间丝绸之路贸易的见证。大佛寺反映出的早期涅槃宗、
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不同佛教宗派的传承和变迁,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大佛寺在佛教的传承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大佛寺及其前身迦叶如来寺,长期作为河西地区中枢寺院,在佛学东渐中如同一所驿站,在涅槃宗的奠定、早期的佛经翻译、佛学弘扬、文献管理制度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过
极其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某些
轨迹。
大佛寺建筑是明清河西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明清以来,河西地区的建筑形成了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建筑艺术风格,如斗栱成为施展木雕技艺的舞台,并代表着“斗栱装饰化”发展的极致等。而以河西地区体量最大建筑之一的大佛殿为核心的大佛寺建筑群,是河西建筑的重要实例和典型代表。
佛教文献和文献保管制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史料
保存了古代完整的佛教文献保管制度,并通过丰富的佛教题记和其他实物资料,反映了变化发展的僧、团结构,名目繁多的建制与僧职等等,这为我们研究古代寺院经济、文化、管理制度,乃至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社会经济等诸多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