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下高中历史教学分析

合集下载

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_1

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_1

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发布时间:2021-10-13T06:36:02.33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5期5月作者:巫苏荣[导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针对教育活动提出的新要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化学生的历史观念,增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巫苏荣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摘要: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针对教育活动提出的新要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化学生的历史观念,增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引言历史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有效的历史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历史发展观念和人文素养,并逐渐形成明辨是非善恶的健全人格,真正实现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

面对这一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紧紧围绕“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立足于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历史教学手段,不断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1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解析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目标,不断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与传统的历史课堂相比,主要是指在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以高效性为基本的教学准则,不断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

简言之,在高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具有极高的转化率,学生在学习目标实现的背景下,能够转变自己的学习思维和状态,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关键[2]。

可以说,高效课堂呈现出三个显著的特点,即高效率、高效益和高效果,这是与传统低效、无效课堂相对而言的。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摘要:在今天的环境中,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增强,这在实践中体现在整个高中课程安排里,历史课程的时间跟过去比要多了很多,而且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也有了一定提升。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存的问题也很多,想要更好地发展历史教学,实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就必须准确的认识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到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导言: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新型考试与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

教师需要根据新高考要求,结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改革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程学习,并在学习中逐渐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提升自身素质。

1新高考背量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旧高考模式下,学生是一个固定的团体,通过不同课程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实施教育行为来完成教学活动,不存在学生选课、走班的情况。

而新高考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擅长的学科,走班上课,由教师固定在某一个班级上课,其他班级学生根据选课内容选择上某个班级的课程叫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新高考注重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利用教材内容全面且深刻的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科素养,为适应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与新高考要求不符,影响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

1.2备课模式发生转变旧高考模式下历史教师已经习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学备课模式,更注重自身地位的体现。

而在走班选课模式下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有层次的教学计划并在课堂上落实,以此保证教育的效果,实现高质量教育。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及实践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及实践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及实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1年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如何全面落实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成为每一历史教师的第一要务。

目前,反观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情况极不乐观。

尤其是县域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历史基础薄弱,没有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主动性不强,再加之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历史教学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而忽视了大观念引领的单元教学法的重要性,导致高中历史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健康发展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准绳,开拓历史教学的新途径以浙江、上海、福建等新高考改革先进省会学校历史教学的一些成功经验为样板,以我县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依托,全方位多渠道的地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开发符合学校实际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打造富有特色的历史学习文化。

二、借好课改“东风”,紧跟新高考综合改革步伐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抓手,着力推进县域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改革,努力提升历史课堂效益,构建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开展多彩的历史文化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使学生的历史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为学生的高考铺路, 为学生历史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三、制定详实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措施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把新高考下县域普通高中提升历史教学面临的困惑及对策研究与素质教育密切结合,且把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促进县域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健康发展。

第二,从县域普通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现状与课堂实际入手,调研分析制约历史课堂效率的因素,充分发挥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校作用,开展高质量连片教研活动,促进优质资源融合,打造新高考育人目标下的有效课堂。

高中历史新高考下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新高考下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新高考下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对教育内容的深入影响,新高考改革方案陆续颁布并实施,其中,关于历史科目的教学要求做出了重大调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及策略,希望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给予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引言:历史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是多元化的,每一种社会体制,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历史解释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摆脱书本的束缚,发挥自身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明确在历史学习中需要实现的目标,不断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在此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反思自身的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构建核心素养提供重要支持。

一、当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堂氛围枯燥沉闷活跃的课堂环境对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至关重要,在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中,很多学生在面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时,无法集中精力听讲。

此外,高中历史这门课程的内容也比较晦涩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历史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对历史背景及历史人物都缺乏深入全面的理解,并不能真正掌握历史的真正内涵及意义[1]。

长此以往,学生对历史课堂的教学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同时,教师在面对沉闷的课堂环境时,也很难激发自身的教学热情。

(二)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新高考的改革背景下,历史考试中增添了大量历史材料分析题,这对学生阅读古文、记忆历史、探究历史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

另外,由于历史涵盖的知识点过多,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也非常繁杂,这要求学生消耗更多的时间去整理和研究,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历史教师没有及时意识到这种现象,忽视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适应能力,仍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陷入低效率的课堂学习中。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摘要: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但是之前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由于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够深刻,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继而使得整体的教学效率不高,从而教学质量堪忧。

为了改善这一现实情况,在新高考背景之下,加强对历史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这也是突破教学瓶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引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重视教学理念的更新,还要重视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介入,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

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既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施有效教学,又要重视有效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1.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甚至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兴趣体现在学生身上是一种好学精神,日常学习中不可或缺,它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原动力。

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必然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使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变得更加简单方便,老师通过加强对学生实际学情的分析,加强对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探索,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将教学手段变得更加多元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以高涨的热情,自主自愿参与到历史课堂当中,思维变得更加发散、活跃,学生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能够更快速地实现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内化迁移,以此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

1.2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高考背景之下,老师需要拥有新颖的教学思维,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运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构建一个全新的、高效的、充满趣味的高中历史课堂,让整个教学气氛从枯燥变得生动,从沉闷变得活跃。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备考的策略分析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备考的策略分析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21年第29期(总第453期)课程教学▲【摘要】学习历史不仅可以丰富个人内涵,而且可以开阔眼界。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

尤其是高中历史作为一门考查科目,要求更高。

历史教学要有相应的教学方法。

文章通过分析新高考政策对高考历史能力考查的变化,从四项能力和核心素养等方面提出了高效的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历史;备考策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备考的策略分析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 柴志华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这一目标的提出,高中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合这一目标,本文将对如何提高高中历史的备考效率进行分析。

一、新高考评价体系对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变化(一)更加重视学科综合能力考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高考命题范围一般从考试大纲中选择,主要考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中高考的历史内容和命题方向发生了特别大的改变,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也就是说,历史命题不再只是从教材出发,单纯地考查基础知识点,而是结合地理、政治等因素综合进行考查,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反映的效果,更加考验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和价值观的教育。

这标志着高考的命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高考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能再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方面,而是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二)提升史学素养,打造优势学科现代教育提倡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和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尤其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不再拘泥于文科和理科二选一的境地,更多是进行组合选择。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统编版《全球航路的开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统编版《全球航路的开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统编版《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为例作者:刘小芳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第3期刘小芳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校为了适应我国未来人才发展需求,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因此,如何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更新历史教学设计思路,培养高校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统编版《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来谈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宏观立意树课魂聂幼犁教授曾指出,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存在“平平的铺陈、散架的内容、强扭的逻辑、走偏的思路”等问题,[2]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缺乏整合教学资源和宏观定位教学意义的意识,即“教学立意”意识。

教学立意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和适当整合,从而确定教学的主题、灵魂或者线索。

好的教学立意不仅站位要高,还要能贯通本课以及本课前后的学习内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3]因此,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必须站在这样一个“育人目标”的前提和高度来进行思考。

新课标对“新航路开辟”一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与旧课标主要站在“世界市场形成”的视角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不同,新课标主要是站在“人类共同体”的视角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意义的。

对2021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7)

对2021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7)

对2021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7)对2021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深度解析(7)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

19.(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在衰退吗?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材料一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3分)(2)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5分)(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3分)(4)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3分)(5)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3分)【解析】本题突出了对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和探究历史问题能力。

难度并不大,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史老师简单分析一下各小问的问题,也顺便说说关于史料实证的相关情况。

第(1)问:考查的是研究历史问题时对史料的选择。

史料实证素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辨别史料真实性和价值的能力。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合理选择史料的前提,即判断的理由就是看其是否符合所学史实。

因为论从史出。

我们课本上所讲的史实,已被大量史料证实,所以,一段材料的选用就看其可否印证课本所学史实。

第(2)问:考查的是选择史料的适用角度、范围。

材料甲是从英国自身角度即煤炭钢铁生产数据看其工业发展情况,材料乙是从电器产量在世界范围占比情况看英国工业发展情况,材料丙是从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趋势对比中看其工业发展情况。

因此,史料实证要结合时空观念和使用角度、适用范围合理使用。

第(3)问:史料实证认为孤证不立,主张坚持多种史料互证。

因此,材料三两则材料使用时就要谨慎使用,作为个案来研究,得出结论时要注意话不能说的很绝对。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翟晓亭来源:《新课程》2022年第36期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启动,根据甘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甘肃省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的科目组合为“3+1+2”模式,届时参加高考的考生将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为首选科目,方案的出台将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产生深刻影响。

“3+1+2”模式的正式开启,历史学科成为首选科目,势必给整个高中历史教学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变化,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任务面临新挑战,教师和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困惑,解决这些问题是顺利备战高考的开始。

面对新高考,学生和教师分别存在哪些不适应症状,需要高中历史教师认真思考。

只有认真分析和研究新教材,对照新课标,以问题为抓手,切实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提高高中生学习历史课程的针对性,才能为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改革做足准备。

一、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高考涉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方式和高考形式、招生录取等方面,新高考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改革,文件的发布和政策的出台将深刻影响高中课程教学。

根据《方案》,甘肃省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从价值取向来看,新高考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最高指标,学校应建立并规范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于高中教师来说,应当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教育规律”两大取向,给予所有学生同等、无差别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应尽早适应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树立新目标、应对新挑战。

总之,高中教师和学生应跟随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更新理念,摆正心态,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改革之间的有机衔接。

二、高考综合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正式生效之后,参加高考的学生需要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一门,并且不再分文理科。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杨森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杨森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杨森发布时间:2021-09-15T15:36:35.740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6月作者:杨森[导读] 新高考给高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不可避免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新高考背景下,逐渐侧重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养成,并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杨森重庆 400700摘要:新高考给高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不可避免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新高考背景下,逐渐侧重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养成,并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提升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当中的学习效果,所以本文将探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意义以及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达成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历史教学;核心素养;达成策略引言:历史教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到历史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也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学习,明白自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自身理应为了社会的构建,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而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为学生开展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多元化的提升自己,而且能够对于历史学习,提高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为学生开展高校的历史学习,并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效的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一、核心素养内涵2017年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显示,核心素养是个体生活所必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也是成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必备的基本条件。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了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其中包含着三个不可分割的内容: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因此,本论文就是要使学生在新高考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学习历史学科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减负提质”策略研究

“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减负提质”策略研究

“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减负提质”策略研究摘要:在全面实施“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今天,推行轻负担、高质量,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的目标。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也必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就“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减负提质”策略研究,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心声。

关键词:“三新”改革减负提质“三新”改革的历史和理解: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广西全面启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和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教学一线面临着新挑战,新考验与新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教研,尽快形成备考新思路,才能引领学校、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针对新教材有三大对策,分别是:博观约取,大胆取舍,树立新的教材观;在教学中减而不简,深化认知,树立新的教学观;以研促学,以学促教,树立新的师生观。

减负提质就是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多年来,由于升学的压力,使得教师、学生和家长面对这话题时的心情都是矛盾的。

如何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我们绝不能走进误区,所以要明确“减负”与“提质”应该同步发展,少了“提质”作为目标的“减负”或者少了“减负”作为过程的提质都是毫无意义的。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是不要质量,而是通过“减负”要更高的质量。

“质量”就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质量。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等于学习上不要压力,不需勤奋刻苦读书了,相反,通过“减负”来促进全新的教育模式的构建,使学生学得更加勤奋、更加自觉、更加生动活泼。

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减负提质”策略研究,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心声。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减负”的重要实施者和领导者,教师的观念和能力结构直接影响“减负”的实施效果。

教师应该消除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确立科学的质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毫不动摇的抓好日常教学工作,认真上好每一节,以学生为本,变教师教好为学生学好,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_1

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_1

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06-18T11:35:35.16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作者:孙争光[导读] 高中新课程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综合核心素养为主要任务孙争光沽源县第一中学 076550摘要:高中新课程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综合核心素养为主要任务,在新高考模式视角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人才是高中教育的重要方向。

创新教育视角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表现有:爱国情怀、唯物主义、以史为鉴等,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老师应逐渐调整教学策略,结合创新历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价值观。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新高考形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渗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到历史课堂,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引言创新高考改革措施逐渐落实,意味着成绩不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在高中教育中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主要任务,老师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应逐渐渗透核心素养到历史课堂,调整教学重心,满足新高考改革模式。

现阶段重视成绩忽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错误方向,老师调整教学理念,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到教学任务中,最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品格,德育教育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特点,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内的德育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终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目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是现阶段的具体教育方针,在课堂上引入“树德立人”教学理念,渗透德育教育到历史课堂,在根本上调整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关系到未来学习和生活发展,以新高考改革措施为教育方向,提升学生综合社会能力为目标,完成良好的高中历史学习,历史学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渗透爱国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奠定学生基本素养。

对2021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3)

对2021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3)

对2021年⼭东新⾼考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3)11.⽂艺复兴时期的⼈⽂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性要求和感性魅⼒的⽣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

然⽽,⼆者却⼜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这是因为他们都A.重新审视⼈,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C.反对神学,重构了⼈与神的关系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解析】A 本题考查的是⽂艺复兴,旨在考查获取、分析与解读历史信息的能⼒。

题⼲材料的意思是⼈⽂主义者热情讴歌宣扬的思想主张推动了西欧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艺复兴的核⼼是宣扬⼈⽂主义,肯定了⼈,否定了神,肯定⼈的价值尊严,倡导通过努⼒来实现个⼈价值,把⼈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了出来,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新航路的开辟、对外殖民扩张提供了精神动⼒,成为推动西欧⾛出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重要推⼿。

故符合题意和史实的正确答案是A项。

纵观历史上⼀种社会思潮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思想,其重要原因是:其思想主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对阻碍社会发展的旧思想旧主张予以抨击批判(破),并提出有助于推动⽣产⼒发展解放的新主张(⽴)。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古代希腊⼈⽂主义滥觞、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近代欧洲的⽂艺复兴、宗教改⾰、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产⽣,等等,因为破旧⽴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解放了⼈,解放了⽣产⼒,成为推动⼈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最重要推⼿。

B项不符合逻辑,⼈⽂主义宣传的思想主张,唯有通过资产阶级的⽃争并落到实处,才能有提升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结果,思想主张的宣传并不会提升某个阶层的政治地位。

故错误。

C项不符合题意,题⼲材料⾥⼈⽂主义者宣传的思想主张,并没有重构⼈神关系的内容;不符合史实,⼈⽂主义者否定了神,肯定了⼈,要求把⼈从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并⾮重构⼈神关系。

故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艺复兴的⽭头是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并⾮罗马天主教会,宗教改⾰的⽭头是天主教会,即沉重打击罗马天主教会的是宗教改⾰。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渗透诗词教学的探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渗透诗词教学的探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渗透诗词教学的探究发布时间:2022-04-26T14:12:07.07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3期作者:韦飞宁[导读]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韦飞宁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532200摘要: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拉开了以尊重学生选择权和个性发展为旨趣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大幕。

浙江、上海率先启动试点,纵观其后的京、鲁、津、琼、湘等逐步实现新高考改革的省区,正在改革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2021年广西亦搭上了这趟改革的列车。

在全新的高考政策和背景之下,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结合当下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和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在历史课堂中渗透诗词教学的尝试将会越来越受到学生和老师的关注。

我国是诗的国度,具有非常丰富的诗词资源,诗词又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将其与新高考后的高中历史结合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高考;历史教学;诗词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揭开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序幕。

2014-2017年浙江、上海的高一新生成为新高考实验的第一批践行者,此次高考新政推动了高中育人模式整体转型,在高考学科的设置上增大了高中生的选择权限。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2020年6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对外发布,进一步明确了高中教育的定位和优化了课程结构,破除了基础教育在应对传统高考时的路径依赖。

在全新的高考政策和背景之下,2021年搭载新高考列车的广西,高中历史教学该如何“应战”?一、历史课堂渗透诗词教学的意义高考改革工作在我国已经进入深水区,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对2021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

对2021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

对2021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材料一(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

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

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

……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

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材料二图片图片——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12分)【解析】本题以开封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考查了考生获取、分析和解读历史信息及历史探究的能力。

从试题类型来看,属于分析因果题。

也带有论证观点题的意味,即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提供的材料,分析探究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从学科素养来看。

综合考查了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四大素养。

解题思路如下:(1)注意题干中的“继续”二字,说明北宋定都开封已经有些时间了,可从中推导出北宋继续定都开封的有利因素:开封的都城职能早已形成。

(2)解读材料,最大限度的多角度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如从材料一中宋太祖咨询迁都的时间是“976年”,结合所学可知,960年北宋建立,都于开封,到976年时,定都开封已经有十多年了,可以推知,如果迁都,肯定需要大兴土木建设新都城,劳民伤财,增加民众负担,对北宋的统治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继续都于开封就可避开这些不利因素,有助于维护北宋的统治。

再如材料二给的图片,从图3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以推导出游牧民族南下对北宋继续都于开封形成不利因素;从图4黄泛区示意图中开封的位置,可以获取北宋都于开封的不利因素。

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探析

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探析

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探析摘要:高中历史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学习历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之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历史这门科目有许多细小和零散的知识点,而且很多内容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并掌握。

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将许多细小零散的内容整合,并利用单元教学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分析引言在新时期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高中生的学习需求。

基于新高考政策的指引方向,高中历史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调整、优化教学模式,掌握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型,切实实现教师的自身引导性价值,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存问题(一)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新课改、新高考下,历史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仍有一些历史教师无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沿用之前传统教学方式,按部就班、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历史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高,使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如学习重大历史事件,总是按照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的“固有套路”,了无新意,学生烦不胜烦。

新高考教育教学体制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告别了“以成绩论英雄”的陈旧教学思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格品质的塑造。

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做出实时调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知识缺乏联系整合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传授往往孤立、单一、碎片化、零散化,没有将历史知识与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相结合。

且只在新课学完之后才进行知识的纵横联系、系统对比,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记忆有难度,长此以往,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作者:张福花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4年第03期2021年甘肃开始实行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以下简称“三新”)。

“三新”背景下,结合当前历史教学和实践,不难发现,新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视,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引起有些一线教师的重视。

所以,“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和落实对高中教育,尤其是新课改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基于此,笔者结合“三新”背景,对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析。

一、“三新”背景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面临的问题“三新”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对高中一线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新高考取消了以往的文理组合模式,而采用3+1+2的模式。

这样,虽然学生选择机会多了,但对教学和具体实践带来了一定挑战,尤其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

其次,课程标准发生了变化。

再次,新教材在编排上发生了变化。

从体例看,统编教材综合以前教材特点,采取通史+专题的模式,和之前的体系正好相反;从内容看,每课所含知识点多、容量大,且有许多史学研究新成果,对高中生来说,学习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拓展;从培养目标看,新教材、新高考更加突显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

“三新”背景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也影响着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1.教学课时安排少。

首先,“三新”背景下,从横向、纵向对比看,一线教师面临的较大问题是统编教材内容较多,而课时有限。

对于历史学科,有些学校高一阶段一般每周仅有两三个课时,《中外历史纲要(上)》共30课内容,在有限时间没法完成。

比如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这一课时间跨度长,涉及政治、经济、边疆、文化等内容,且有五段文字史料和五幅图片史料,加之“探究与拓展”栏目,按照常规教学,至少需要3课时完成。

有限时间内没法高质量完成这些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关键能力提升的课堂策略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关键能力提升的课堂策略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关键能力提升的课堂策略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进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关键能力培养”的观念越来越深得人心。

而结合新高考的政策要求,也更为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本文深入研究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关键能力的培养,并且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高考背景;关键能力培养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的考查分析新高考历史试题主要包括了选择、填空和综合应用等题型。

比如在新高考历史试题之中,填空题的前三题都是对基础历史常识问题的考察,通过历史的方式让学生对关键历史事件中的一些应该常识有所了解,体现了高考历史试题结合关键历史事件实际的原则。

在选择题之中还分别考察了一些基本知识点,说明新高考试题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学生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关键历史事件实际之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之后的教学关键历史事件之中,教师要着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选择题部分没有设置特别难的题目,都是对日常学习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以及基本问题的考察,与实际关键历史事件紧密结合,要求学生要对关键历史事件中的历史问题留心观察。

填空题部分主要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通过设定具体的关键历史事件实际场景,考察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历史问题。

同时填空题考察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从实际中抽象提炼出问题,然后应用到实际关键历史事件中去。

同时在高中历史的考察之中注重与科学前沿相结合。

在整个新高考的历史试题中,他们不仅仅对重要的人类活动环境中的历史现象加以了研究,而且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也占有了较大的比例,这也是历史中的基本概念。

但在考题当中是采用实际关键的活动场景加以考查的,这就要求我们先对题目中的历史知识点加以提炼,进而转换成相应熟悉的事件模型,进而才可以得出合理的回答。

2.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2.1充分发挥综合题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高中,历史阶段学习的知识点很多时候都能够从关键的历史事件实际当中找出现实的历史应用情景,但并不象中国语文那样来源于关键历史事件而又大于关键历史事件,因为历史中的许多知识点都能够运用在现实的关键历史事件当中加以解决。

2021年广东新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2021年广东新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2021年广东新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全国瞩目、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结束了。

今年广东首次实行3+1+2新高考模式,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

作为二选一的历史,试卷怎么出题、难易程度如何,自然成为学生、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目标………。

一、坚持立德树人、由浅入深,以学生为本选择题素材来源熟悉,知识落点明确,学生以接触,能够感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温度。

第1题考查先秦历史,彰显了中华文明。

第2题考查了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还有部分组合题,强调对学科思维方法的掌握和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

17题通过汉武帝的“广开献书之路”,说明我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

18题考查了工业革命,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对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城市化导致的环境问题。

19题增强了开放性,实现了测量功能。

试题整卷布局先易后难,确保平稳递升,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二、聚焦党史、家国情怀,树立价值导向今年是我党建党100周年,通过回顾党从创立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历史试题展现了党在各个时期开辟的革命道路。

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中国近代史中,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当今世界。

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

通过历史试题,启发学生坚定听党的话、跟党走的信念。

三、引导教学、拓宽历史视界,提升学生史学素养主观题对史学基本能力和历史思维的引导清晰而明确。

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

引导教学回归课本,夯实和提高史料实证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是高中教学的重中之重。

由此看来,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注重时空观念、通晓历史解释、培养家国情怀,是当今和以后教学的目标!四、2022年教学方法及目标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基本慨念高考历史试题不是直接考慨念定义,而是以基础知识为跳板、以课标为依据,考查时代特征。

2、强调结合所学、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试卷的主观题都强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以后要促进学生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8550字
新高考下高中历史教学分析
在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录取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培育成为指向,传统课堂教学必须变革以迎接挑战。

然而,受应试思维以及学科性质影响,在新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时间提前而教学内容几乎不变的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学呈现出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过程机械化的样态,阻滞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为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虽曾遭遇实践改革失败与研究“遇冷”,但随着近年来其在教育领域的暖身回归,其中关于学生直觉思维、学科基本结构、发现学习等思想的价值愈发凸显,对当下高中历史教学变革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基于此,以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为视镜,审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实然困境,提出因应之道,以期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然追求
随着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发生转变,表现为教学目标从“知识本位”变为“素养育化”,教学内容从“孤散零立”走向“整合融通”,教学过程由“直接传授”转为“自主探究”。

1.1教学目标:变“知识为本”为“素养育化”。

自新高考实施以来,录取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从浙江实行的“三位一体”及上海的“两依据,一参考”评价招生制度看出,学生综合素质成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由于新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