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论文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一、习作内容我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
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
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
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
写好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二、设计理念小学生爱听、爱看、爱说童话故事。
童话借助想象,把平凡的事物、现象,编成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从而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学生们一旦进入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中,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创作童话故事,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语句表达清楚流畅。
2、认真倾听,主动评价。
3、写出较完整、较有趣的童话故事。
4、发展想象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谈话揭题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刚学了一篇童话故事《狮子和鹿》,这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谁?通过发生在狮子和鹿之间的故事,我们明白了什么呢?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童话王国吧!(出示课件童话王国。
)(二)阅读体验,拓展思维1、创设情境童话王国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又有谁来了?它是怎么来了?(依次出示小狗、小鸭、小猪、小马、小兔、小老虎、小狐狸等小动物。
)童话王国里真热闹,你们一定很喜欢它们,你们了解它们吗?知道它们的性格特点吗?出示课件填空()的老虎()的狐狸()的小马()的小狗()的小兔()的小猪……2、范文引路正因为小动物的性格特点不同,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就不一样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小猪的童话故事吧。
读的时候要带着两个任务:(1)故事中除了主人公小猪外,还有哪些小动物?(2)通过读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读故事后回答这两个问题。
(3)童话中的动物和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吗?教师小结:童话中的动物植物,甚至桌椅板凳文具等都象人一样会说话、会思考、有表情、能动作,有喜怒哀乐,它们之间会发生很多故事,并且通过他们之间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就是童话故事的特点。
《编写童话》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教学反思《编写童话》教学反思童话是儿童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是按照儿童的心里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夸张、拟人和象征等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教学中,指导阅读童话,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楚课文属于哪种类型的童话,这有助于记忆故事、理解内容、启迪想象:1.人物童话,就是以普通的人物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2.知识童话(也称科学童话),就是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未来世界的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
3.拟人化童话,就是将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语言,成为童话中的“人物”。
4.超人化童话,就是把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
弄清楚了这些类型,就能使学生对童话本身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性认识,便于进一步学习童话、启迪思考和想象。
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提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与处事的道理。
如《小青石》一文,作者赋予小青石以人的言行,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深入,小青石思想性格在发生变化。
通过小青石思想性格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快乐的”“为大众服务”,“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怎样更有效地进行童话教学呢?㈠进行童话教学,必须突出“幻想和想象”特点。
童话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幻想,童话故事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创造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童话的幻想世界里去,启发学生想象。
想象力是小学生思维世界里最鲜活的能力,是最可贵的的生命力。
想象力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具有不可缺省也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没有了想象力,小学生也就失去了作为孩子的特征,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童话”,小学生没有了自己的“童话”,也就失去了创造力。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本次作文我指导学生写了童话作文,大部分学生对写童话很感兴趣,也能很认真地写出来。
在作文中,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个故事,故事情节比较清楚,也能在故事的后面总结出一个教育人的道理。
优点表现在:(一)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激趣的形式要实用又巧妙,不能纷繁而复杂。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的课件主要由五种动物的声音和动物的合声组成,这样用声音而不播放画面,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有猜想和选择的余地。
我还对学生说,把他们的童话故事发到天河部落,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甚至当作家,编一本童话故事书。
这么美好的目标,让他们对自己写出好的童话有兴趣。
(二)这次习作教学中,关键是:在学生猜动物们会发什么故事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动物们不同地点、做不同事情,这样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
不足之处比如:(一)在学生具体的讲故事时,要尽量做到及时的点评和纠正。
比如第一个人讲故事就显得有些冗长,我应该立刻加以正确的引导,因为我没有做到,使得第二个学生讲得更加复杂,没有抓住精彩点,学生听着也逐渐乏味,这就陷入了童话的禁忌。
到最后就成了走形式的请了三个人讲故事,也没有很好的开拓学生的思路。
这样,教师的指导欠有效的,没能将学生的思路拓宽、拓深。
这些,我真是觉得说起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说改进的话,我认为可以这样:给1分钟的时间猜动物们发生了什么事情,马上请人回答。
然后在引导讲故事大致情节,编完整故事,这才需要一个同桌交流的环节。
(二)、没有明确引导学生编故事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比如可以指导有的说大象是消防员去救火;有的说白鹅把鸡驮过了河;有的说客人来了,狗叫,遭到主人的毒打;老鼠来了,猫就不叫,也遭到主人的痛打。
通过蜜蜂的解释才知道了她们跳舞的秘密……故事内容其实可以是异彩纷呈,不但能编出完整的故事,还能根据动物的特点来编故事。
(三)、评价中渗透习作要求在学生下笔前,我及时的提出了要求,可是在评价时又忽略了,只是单纯的出示习作。
《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含5篇)

《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含5篇)第一篇:《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1我当语文教师十多年了,可是还是怕上作文课。
作文课到底怎么上?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怕作文,写出内容丰富,描写生动的作文?一直是我想寻找的答案。
而今天,秦主任就组织我们语文教师观看了一节由陈慕阳老师执教的作文课《写童话故事》,让我直观的感受到了当前作文教学的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收获很多,下面是我几点看法:一、以趣引路,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陈老师的课开课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一幅卡通小蜈蚣图,配有小蜈蚣的话:我终于有鞋了。
展示在学生眼前,老师一句:“听了小蜈蚣的话,你最想知道什么?”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纷纷大胆的猜想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相表达。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
”这堂作文课,陈老师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找准了切入点,很快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二、巧妙示范,让学生的想象生动起来。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作文干瘪,不生动。
教师的引导却苦无良方。
陈老师在这堂作文中却做了很好的示范。
陈老师出示了一段范文让学生读,并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哪儿最有趣?学生发现有的是人物的语言有趣、有的是人物的动作有趣,最后老师还让孩子来表演范文中描写的片段。
学生既觉得好玩,又深切的感受到了让通话中的人物说起来、动起来,故事就会有趣、就会生动。
三、及时总结,教给学生写作的要领。
在教学中,陈老师很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准确的进行小结引导,给予了学生很好的写作指导。
编写童话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教学反思童话是儿童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是按照儿童的心里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夸张、拟人和象征等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教学中,指导阅读童话,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楚课文属于哪种类型的童话,这有助于记忆故事、理解内容、启迪想象:1.人物童话,就是以普通的人物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2.知识童话(也称科学童话),就是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未来世界的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
3.拟人化童话,就是将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语言,成为童话中的“人物”。
4.超人化童话,就是把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
弄清楚了这些类型,就能使学生对童话本身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性理解,便于进一步学习童话、启迪思考和想象。
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提示某种道理,对儿童实行多方面的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与处事的道理。
如《小青石》一文,作者赋予小青石以人的言行,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深入,小青石思想性格在发生变化。
通过小青石思想性格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快乐的”“为大众服务”,“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怎样更有效地实行童话教学呢?㈠实行童话教学,必须突出“幻想和想象”特点。
童话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幻想,童话故事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创造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童话的幻想世界里去,启发学生想象。
想象力是小学生思维世界里最鲜活的水平,是最可贵的的生命力。
想象力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具有不可缺省也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没有了想象力,小学生也就失去了作为孩子的特征,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童话”,小学生没有了自己的“童话”,也就失去了创造力。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童话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通过编写童话故事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后,我对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之初,我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要素,能够独立构思并编写一个结构完整、情节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从学生的最终作品和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主题等要素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所体现。
例如,学生们在故事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生动的角色,有善良的小精灵、勇敢的小兔子、狡猾的狐狸等。
在情节方面,也能够设计出起承转合,有一定的波折和冲突,使故事更加吸引人。
这表明在知识传授方面,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达成。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主题的挖掘上不够深入,故事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趣味性上,缺乏对生活、人性等方面的思考。
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提炼,让他们明白童话故事不仅是娱乐,还能够传达深刻的道理和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1、情境创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世界。
例如,播放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动画片段,展示精美的童话图片,讲述生动的童话片段等。
这种方式确实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部分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欣赏完情境后,难以将其与编写童话故事的要点联系起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精心地选择和设计情境,确保其能够为教学内容服务,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作。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本次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让学生们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共同构思故事。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够拓宽他们的思维。
不过,在小组讨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个别小组的讨论不够热烈,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编写童话故事是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的作文训练,是一次想象作文的练习,通过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力。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习作,虽然喜欢童话,但对怎样编写童话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组织语言仍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循循善诱。
因此,本次习作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轻松氛围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导学生去想,即:喜欢童话吗?说说你都读了那些童话故事?等,随着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慢慢走进故事里。
二、重视内外结合,引入本次习作通过回顾课文《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和感悟补充童话故事,总结出童话的几个特点,让大家在交流中认识到童话最基本的特征,即:采用拟人的手法、夸张的手法,想象丰富有趣,和生活关系密切,读完后能懂得一定的道理,指导我们怎样生活等。
让学生知道一篇好的童话所包含的众多方面,这时,我再引人本次习作的主题:“写关于动物童话”。
三、创设情景,明确习作要求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和对童话的兴趣,我准备了三幅图片,让学生坐上“汽车”,来到“森林”,观察森林中出现的“小动物”,并让学生想象,森林里动物很多,还有那些小动物呢?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于是,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小动物做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想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
每一次的交流都会给学生带来收获,都会从别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将自己的故事不断完善。
因此我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再班级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评价中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写作方法,明确写作要求,学会写作。
但是,在这个交流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教学的比较粗糙,特别是在班级交流中。
为了节省时间,留给学生写的时间,所以就只抽了很少的同学上来交流,而且评价也是比较粗糙的。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这个环节是绝对不会这么简略的,它会是这次习作教学的一个重点。
童话故事创作教学反思

童话故事创作教学反思近年来,童话故事创作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创作童话故事,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然而,在实际的童话故事创作教学中,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首先,我意识到在童话故事创作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常常过分强调故事内容的完美和符合规范,却忽略了学生的创作主体性和独创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空间,使他们失去了对童话故事创作的热情和兴趣。
因此,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其次,我发现在童话故事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童话故事并非只是陈述一个奇幻的情节,而是通过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传递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
然而,我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把重点放在故事内容的创作上,忽略了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
因此,我决定将批判思维融入到童话故事创作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读故事,并以此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思辨能力。
另外,我还发现在童话故事创作教学中,注重语言表达和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童话故事需要用精细的语言表达来呈现奇妙的情节和形象。
然而,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只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忽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因此,我计划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关语言表达和想象力培养的活动,例如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或者组织他们参观艺术展览以开拓他们的想象空间。
最后,我意识到在童话故事创作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童话故事创作需要学生用心灵去探索和创造,而合作和交流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激发创造力。
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将童话故事创作作为个人任务,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因此,我决定在教学中加入合作创作和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互相启发和借鉴,共同进步。
总之,通过对童话故事创作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效果上存在不足。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我将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注重语言表达和想象力的培养,以及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编写童话故事》的教学反思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编写童话故事》的教学反思整理《编写童话故事》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力量,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阅历,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当怎么写?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编写童话故事》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创设轻松氛围激发同学爱好,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激趣的形式要有用又奇妙,不能纷繁而简单。
课前播放同学喜爱的(玩具总动员)片断,给同学供应一个轻松的氛围,给同学一种情境,后面的几个环节也是以对话式的形式进行学习,而不是一板一眼的,让同学惧怕习作。
让他们对自己写出好的童话有爱好。
二、重视内外结合通过对熟识的课文(陶罐和铁罐)的分析,总结出童话写作的几个要点,让大家在沟通中熟悉到童话最基本的三个特征。
即采纳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
采纳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好玩。
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读完后能懂得肯定的道理。
让同学能够把握这几个要点进行习作。
在学习片段赏析之时,我着重引领大家学习抓住仆人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经过沟通,大家都熟悉到这段文字不仅抓住了仆人公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进行描写,而且用词非常丰富,让我们感受到了铁罐的高傲无理和陶罐的虚心而不脆弱,由此明确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是更生动形象。
三、给同学充分思索的时间。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首先想想选谁做童话故事的仆人公;再猜猜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还要让同学详细地想故事情节;最终在动笔之前再一次思索,即打腹稿。
同学通过反复思索,选仆人公,想大致情节,才能编写出完整的故事。
四、给同学充分沟通的机会。
每一次的同学充分地思索后都有沟通展现,既有同桌沟通,又有小组沟通,还有全班沟通。
同学们在沟通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每一次的沟通,同学都会从别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将自己的故事不断完善。
尤其是在小组内沟通中同学之间提意见,全班沟通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同学学会倾听,从同学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编写童话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教学反思编写童话教学反思这个学期我们学校语文精品课的研讨内容落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童话故事,众所周知,童话是孩子十分喜爱的文学形式之一。
著名童话作家洪汛涛先生说:少年儿童是十分喜爱童话这种形式的,你到孩子们中去调查,可以说不喜欢童话的孩子是没有的。
列宁也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任何童话都带有现实的成分)——如果你给儿童讲童话时,其中的鸡儿、猫儿不会说人话,那么儿童便不会对它产生兴趣。
我想,既然童话是孩子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应该积极地投入课堂,既然听童话是孩子天生的爱好,那么在听、读童话的潜移默化中他们已经有所影响和积累,而这个就为写童话的基础。
于是,我选择挑战作文教学,希望给学生搭建一个厚积薄发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一开始,我觉得这是四年级学生第一次编写童话,所以把重点落在指导他们的写法,第一次试教时我的课堂环节全在“教”,通过了解童话特点来领悟写法、指导学生选择主人公来讨论故事的发展、最后还怕学生的作文内容无法具体,还利用句子的对比法让学生要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
一节课下来,时间紧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我牵着鼻子走。
从习作上来看,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故事的内容比较单一。
学生能编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故事内容模仿教多,部分同学去套、去仿、去搬一些著名的童话,如《龟兔赛跑》等,缺乏自己的想象;二是有些学生只是单纯地编故事,一些动物的争夺、玩耍等,揭示不了任何的主题意义。
我不禁沉下心来思考,如何才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呢?后来经过学校老师的评价和建议和自己的一些思索,我认识到原来是自己的课堂定位出现了问题,我的作文指导课没有做到主要的两个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拓学生的思路,而童话故事尤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所以教学设计就要充分体现这两点。
找准重点后,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才能调动起他们主观的能动作用。
《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课堂互动环节的安排与效果
总结词
课堂互动环节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 学习效果。
详细描述
在《写童话故事》课程中,我安排了多个互 动环节,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 环节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感,使他 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童话故事写作的技巧和要 点。同时,这些环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 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02
CHAPTER
教学方法反思
童话故事写作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在《写童话故事》课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这些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 这些方法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故事写作的技巧和 要点,提高了学习效果。
课外作业与课堂内容的结合度
总结词
课外作业是巩固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应与 课堂内容紧密结合。
详细描述
在《写童话故事》课程中,我布置了与课堂 内容紧密结合的课外作业,包括写短篇童话 、阅读相关书籍等。这些作业有助于学生巩 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写 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这些作业也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
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我也注意到了课堂纪律的维护,确保教学活动的
顺利进行。总体来说,课堂管理效果良好。
自己在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面的进步与不足
教学方法的进步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 风格,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知识。
课堂管理的不足
虽然我一直注重课堂管理,但在某些时候还是会出现一 些问题,比如个别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氛围不够 活跃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
编写童话故事进行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进行反思:
本次习作我着重指导学生自编童话故事。
《找“饿”》是一篇例文,是小作者用自己的动物玩具(两只熊猫)编写的童话故事。
习作后的两个问题是让大家对例文进行讨论,要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楚,这篇童话故事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小作者的想象力又是表现在哪里?这篇童话故事通过找“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身体要健康,必须要经常运动锻炼。
而故事的情节经过,都是小作者想象出来的,这种想象有小作者的独到之处,所以值得佩服。
根据例文的启示,我告诉学生编写童话故事要注意两点:一是故事要有点意思,即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或给人一点启示;二是有想象力,要能虚构出一个故事,而且比较合乎情理。
这次习作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对编写童话故事有了更高一层的领悟与运用。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图画就是一个情境,要挖掘图中的写作素材,最好的途径就是走进画中,把自己融入情境中。
在一次试教中,当指导学生想象小女孩看到雏燕掉下来的一刹那,她会有什么反映?有的学生说::“小女孩很担心。
”有学生说:“她会跑前去。
”听到他的回答,我心想不够生动,如果“疾步向前”这类的词才会把当时紧张的气氛表达出来。
于是我顺势说:“你上前来,看到雏燕掉落下来时……”学生马上冲向前去伸手作接的动作。
于是抓住这情境说:“谁来用词形容当时的动作。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有的说“疾步向前,伸手去接住雏燕”有的说:“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前去接雏燕。
”
这一环节在课前我并没有预设,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情境,以演演的形式创设图画中很可能出现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实践证明,这一情境调动了学生心中已有的素材使他们有话可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由此学生步入了“想象之旅”。
课后我整理修改教学设计,我以情境创设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在教学中以看图感受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替换,想象自己就是图中的小女孩走入情境;以简单的演一演融入情境;用语言、音乐渲染情境。
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是学生融入故事中,一步步地深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琢磨、想象故事的发展和结果。
让学生把生活中那一个个符合图画的情境对接上,进行语言表
达训练。
李吉林老师这样阐述情境教学:从教材出发,由教材内容决定情境教学的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或一组情境都是围绕教材中心展现的,这样才是有意义的。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学写童话》作文教学反思《编写童话》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从教材给的五种动物中任选几种作为主人公或选择自己熟悉的其他动物的为主人公编写动物童话故事。
这节课我在备课时确定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的教学目标。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简笔画激趣。
在电子白扳上画简笔画-----圆引导学生想象打开学生思维,接着由圆变魔术(即画简笔画)引出小鸡,想象小鸡在这里干什么?然后出示教材中的伙伴----其他五种动物,明确题意。
第二、打开思路。
小组内先练习说说自己选择哪几种动物编故事,他们间发生了什么事。
然后全班交流,随机指导。
第三、练习编故事。
学生分组活动,在小组内练习把故事编完整,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时引导学生力争编的内容贴近生活等。
从课堂情况看,学生编故事的热情较高,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但是,一节课下来,还是有许多不足:学生的思路没有完全打开,题材不够广泛,贴近生活的较少,有的编得不够具体。
分析原因,主要有下面两点:1、学生在思考前,老师提具体的要求,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备课时,总担心学生编出的童话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没有中心,因而在具体指导时,给学生设计了句式,并强调编童话时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及所做的事情,这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又教条式的提出了一些写作知识,反而使得学生无从适宜。
2、没有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交流时的指导过于空泛,也不完全到位。
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灵感的闪现是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产生的。
缺少具体的引导和对话交流,学生不可能完善自己的思考,更不可能编出完整而又贴近生活的童话故事来。
试想:在打开思路时,引导、点拨学生:动物间也会象我们小朋友一样学习、游戏等,那么,学生编出的故事定然会贴近生活得多。
这节作文指导课,在如何开拓学生的思路上还需要深入琢磨。
备课时预设还应多一些,要多关注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要备好学生!。
《编写童话》指导课作文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指导课作文教学反思《编写童话》指导课作文教学反思《编写童话》指导课作文教学反思童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应该说童话伴随着孩子们成长,孩子们对童话也很熟悉,编写童话学生易于表达,乐于接受,能够欣然地学习写作文。
想象,是童话的突出特色。
从古到今的童话都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童话。
让儿童张开想象的翅膀,这是编写童话的核心和关键。
本次习作是写童话故事,因此,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引导学生有大胆合理的想象,不要人云亦云,是这次习作的关键,也是重点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写作有了兴趣,才能调动起学生主观的能动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于是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一、故事引入:开头的故事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告诉学生要大胆地想像,想像很重要,要让同学们知道这是一种能力,大师才有的能力,从而让学生那种好胜的心理占上风,觉得自己也很了不起,更愿意在众多人的面前表现自己,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有想写的意愿。
二、情境教学: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主要是具体形象性。
情景教学法的使用符合学生的特点。
本次习作在指导学生如何把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时,更能让学生知道怎么大胆合理的想像,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想像思维训练,在想像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怎么才算合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情感也调动起来了。
表达的语言也丰富了,趁此时机指导学生如何使对话写的更精彩。
三、范例模仿三年级的孩子处于写作的初级阶段,所以我采用了,范例模仿的方法,让大家共同构思一篇写绿叶作用的童话,教给同学们提问法和自述法。
让同学们有法可循,不至于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但是这样也有弊端,这也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那就是指导太细就出现雷同的现象,大家都写我举的例子,指导不细了,一局部中差生就感觉不知道怎么写从而产生讨厌作文的心理。
今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选择材料上下了功夫,在前几天我就有意的帮助一些孩子寻找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或生活常识,水的三太变化,像小鸡是有耳朵的,骆驼的驼峰有什么用,毛毛虫怎么变成蝴蝶我也有意识地让他们去读了《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
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反思

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反思
作:我来编童话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选择材料
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比较喜欢的动物来写。
还要非常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
比如啄木鸟笃笃叫,吃虫子;小鸭嘎嘎叫,喜欢捉鱼;小兔跑得快,爱吃萝卜青菜;小马能干,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狐狸狡猾,诡计多端等。
二、把“物”人格化
在我们的笔下。
要把这些动物当着人来写,会做事,会研究,会生活,会思考,会说话……例如:如果写啄木鸟,既要写啄木鸟给树木捉虫子的性,又要让啄木鸟有人的语言、想法、感情等等。
三、想象是关键
想象是编好童话故事的关键。
童话故事里的事情可以虚构,环境可以假设,情节可以离奇。
可以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深入到人所不能达到的领域去。
把动物看成像人那样生活思维。
四、主题要鲜明
每篇童话都要告诉别人,你想歌颂他什么,鞭挞他什么;你想表扬他什么,攻讦他什么。
你想写他诚实善良,助工钱乐,宽容漂亮,勤劳勇敢,谦善谨慎,文明有礼……还是写他阴谋多端,骄傲自信,自私小气,懒惰贪玩,蛮横无理……一定要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
让人们从你的童话故事中受到教育。
不足之处: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作文课。
板书设计】
作:我来编童话
时间地点角色
起因经过结果。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中宁五小黄金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这些目标对于四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今天上的又是一节作文课,以往一提“作文”两个字,学生们便愁眉苦脸,但这次作文是编童话故事,学生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因为童话符合儿童的天性,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所以让儿童编写童话故事正是顺应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所以我想学生会比任何一次都更加愿意写作文。
我知道,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在新课开始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当童话大王,,鼓励学生也来编童话故事,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个个跃跃欲试。
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也就会用心地学习写作方法,我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共同总结童话的特点和写作方法,然后趁热打铁,让他们选择自己要编写的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并初步构思要写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书中的小动物“变”活,同时利用背景音乐给学生创设一种动物们生活的大森林的情境,使他们迅速地确定自己要写什么,并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当我读孩子们的作文时,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那一颗颗童心,一张张笑脸。
他们是那么的开心,他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我顿时感到了作文对他们来说比我想象的还重要,真是学生有话说不出,只是未到兴趣处呀!另外,我认为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
小学三年级作文公开课《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1)

3、确实,童话故事很有趣。它用了很多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使故事非常生动有趣。有些故事还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看来,童话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照耀着同学们的成长道路,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编写童话,用你们的宝石去照亮别人的路呢?
三、指导学生编故事
1、要想编写童话,首先必须要找到故事中的主人公,今天老师想让你们以小动物为主人公好吗?
2(贴图)请同学们赶快坐上汽车,让我们驶过田野、越过高山,穿过河流,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同学们,快看哪,这么多小动物!同学看看都有些什么动物啊?这树林里面还藏着很多小动物,等着你去找呢!同学们,你知道这树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快快告诉老师,好吗?
小学三年级作文公开课《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是编写童话故事,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中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童话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想象丰富生动有趣
拟人、夸张
和生活关系密切)
5、小结:有的童话是通过一个故事让我们受教育。有的呢,是让我们学到新的知识。这是他们的不同点。相同点就是: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没生命的橡皮铅笔,它们都能说,能笑,能思考问题,也就是把它们当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性格。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编童话故事,让别人也从中有收获,好吗?
3、老师觉得用一个词来形容小白兔更合适。用什么呢?其他小动物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接着往下说。
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这节课紧紧围绕这一“三主”进行教学,运用启发式提问,教师在教学中穿针引线,诱导激励,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进行创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挥他们多种才能,充分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线这一要求。
2、本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童话专题”,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写童话,将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体现了本组语文园地没有将口语交际与习作分开安排的编排意图。
3、学生由讲、编、,到写童话,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学习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在活泼生动的学习过程中,懂得了怎样把故事写清楚、写生动,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童话,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没有哪个孩子不感兴趣。
聊起童话,个个津津乐道。
但一说到写童话,孩子几乎个个眉头紧锁,兴味索然。
他们觉得难,难在哪呢?不知道写什么好,又该怎样去写呢?在诸多的习作指导课上,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发言甚是踊跃,但许多学生拿起笔来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直到下课,大部分根本没法写一篇完整的、有质量的文章。
开放、自由的习作理念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在大量的实践中,你会发现学生习作的能力提高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仍是写作上的“困难户”,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习作思路不清,语言混乱,甚至文不对题。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一个班级中有几十个学生,他们习作能力良莠不齐,如何让他们在习作课上个个兴趣盎然,感受“下笔如有神”之畅快呢?如何把规范指导与自由习作巧妙地融合起来,使自由、规范成为学生习作的一对双翼?为此,我几经推敲,反复斟酌,进行大胆尝试,形成了本次的习作教学设计。
在这堂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巧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
”童话故事是孩子最熟悉,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而这恰好是学生写作最重要
的内驱力。
教学时必须不断地吸引儿童,以达到维持、强化儿童的学习动机。
例如:上课一开始,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一张张色彩明丽的动画人物的出现,就将学生们带入童话情境中,不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童话的距离,使学生不知不自觉进入学习。
这正是情境创设发挥的作用。
不能纷繁,不复杂,却很有效。
激活了学生的记忆,激发了他们说的欲望,还复习了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激发兴趣、打开思路、拓宽源头,就能使诗人发出美妙的音节。
”课末,我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再一次创设的童话情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学生的灵感被激活了,必然产生了写的愿望。
二、放飞想象,细致指导写作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写作文可以让孩子们心灵释放,想象飞翔。
可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常见到学生“写不出”的现象。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让学生“有话写”。
我结合本组习作要求,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先明确这次童话的写作内容是什么?可怎么指导学生写一篇完整、有趣的童话故事,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重点在三个方面做了指导:
第一,谋篇布局。
通过排列学生对作文题目提出的问题,解决文章“序”的问题。
众所周知,万物皆有序,无序则乱。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运用语言、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知识有深
浅,认识有过程,能力形成有循环。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习作能力良莠不齐,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好生,还要关注学困生。
不管什么程度的学生写作,其文有文采而没有条理,那么,这篇作文是不合格的。
相反,如果一篇作文有条理而没什么文采,那么,这篇作文即使算不上优秀,至少,它是合格的。
讲究顺序、条理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清楚、明白,感到脉络分明、言之有序。
第二,写作技巧。
文章除了言之有序,还应言之有物。
中年级学生的写作习惯和能力还是比较局限的,作文内容很难丰富、充实起来。
让学生真正做到有话可写,关键还在于教授他们写作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知识那是方法的知识。
方法是认识事物、表现事物进而改造事物的窍门、秩序,是通向未知与成功的桥梁。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写作方法也灵活多样。
我在细读本组课文时,发现不同国家的作家在编写童话故事时,都不约而同地用上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编写童话故事,还适用于其他类型文章的写作。
课上,我引导学生比较课内童话故事中,发现了用上一波三折的方法能让童话变得引人入胜的这一写作秘诀,并让学生自己动笔尝试运用。
实践证明,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高涨的,所写的文章内容均能做到具体。
三、关注表达,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应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鼓励学生大胆习作,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
自信心。
当前,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用词不恰当,思维混乱等方面,这大都是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训练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节课中,我关注学生用语的规范与准确。
作文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语句,所以用语教学就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点。
只有让学生提升作文用语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汉语言的魅力。
因此,无论是在学生动笔前的交流中,还是在学生写作后的讲评中,我时刻关注学生是否把句子写通顺,有无出现错别字,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与否等。
其次,丰富学生的词汇,鼓励大胆运用。
课上,当学生在口头表达中有准恰当的词语出现时,师生及时捕捉,让孩子把词语送入我事先设计的“词语百花园”中,以丰富学生词汇的积累。
对于部分词汇贫乏的学生而言,因有了“词语百花园”的存在,写作的难度就自然降低了不少。
最后,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应具备初步的习作修改的能力。
在课上,我采用由扶到放的策略。
先由老师示范修改学生作文,接着同桌互相帮忙修改,最后独立修改。
主要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及标点符号,力求在修改中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本次习作,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扎扎实实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