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精选版
第10课-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10课-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929d3c9c10661ed9ac51f35b.png)
(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
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
高最多的是( C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解析:生产性绿水比例是指植物蒸腾量除以植物蒸腾量和蒸发量的
方法便笺
常考水循环环节的判断
方法便笺
常考水循环环节的判断
(2)下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
主要原因是( A )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图中4~6 月的气温上升会导致蒸发量 上升,故①正确。4~6月降水量增加,水域面积增加,导致蒸发量增加,故 ②正确。题中无法判断风力的大小,且降水量增多表明云量增加,故③④ 错误。故A项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森林植被具有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能够使土壤变得更疏松,还能减缓地表径流速 度,延长下渗时间,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从而减小 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作用,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方法便笺
影响下渗的因素
(5)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一年、第六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两次径流过程, 说法正确的是( D ) A.第六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一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六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一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4d17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9.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概念________的水在水圈、________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判断】(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 )【学法指导】简图表示水循环的类型(1)图中①②③④为海陆间循环环节。
(2)图中③⑤为陆地内循环环节。
(3)图中①⑥为海上内循环环节。
【易错辨析1】外流区域只有海陆间循环一种类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外流区域以海陆间循环为主,也存在陆地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3.不断塑造着____________。
4.________联系的主要纽带。
5.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的____________,缓解不同纬度地区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判断】(1)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 )(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3)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易错辨析2】水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更新,因而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知识链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示意归纳·助学助记33速记·认知清单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环节主要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
3.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的重要载体。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eb2411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7.png)
循环类型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字母
A B C
主要环节 a 蒸发、b_水__汽__输___送_、c降水 、d_地__表___径__流_、e下渗、 a 蒸发 、g 降水 j 蒸发 、h 植物蒸腾、c 降水
f_地___下__径___流
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流量
流量大小 1.流域面积大小
2.流域内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流量季节变化 流域内补给水源的时间分布状况
水位 水位高低
汛期
汛期长短 汛期早晚 汛期出现的季节
影响因素:补给水源的季变化
含沙量 结冰期
含沙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 结冰期长短
影响因素
流域内植被状况 河流的补给条件
流域内人类活动特点 (水利枢纽)
流速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叹曰:“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黄河壶口瀑布(山西1临汾)
3.1.2 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2.分析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3.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4.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5.掌握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凌汛 流速/水能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 关
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 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②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 起到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海陆 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396ef9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8.png)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概述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资源不断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它是维持地球上水资源平衡的重要机制。
本文将介绍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并通过列点方式详细阐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和应用领域。
水循环的原理1.蒸发:太阳能使地球水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
2.对流: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由于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差异,形成气流进行对流运动。
3.凝结:随着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遇压缩,形成云层。
4.降水: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5.地表径流:地面上的降水通过河流、湖泊等水系回归到海洋。
6.渗漏和地下水:部分降水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并逐渐流入河流或直接进入海洋。
水循环的应用示意图1.农业利用:–农田灌溉:将地下水或河流水引入农田,提供水分供植物生长。
–水稻种植:利用农田灌溉,创造湿润环境,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农业排水:通过排水系统将农田中过剩的水排除,防止农作物水浸。
2.生活用水:–自来水供应:抽取地下水或河流水进行处理,提供具备安全卫生要求的自来水。
–污水处理:将生活用水经过处理设施的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水资源管理:对城市供水进行调度和调控,确保水资源的平衡供应。
3.工业用水:–冷却:工业生产过程中,将水用来对冷却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降温。
–制造:一些工业生产过程需要水作为原材料或反应介质。
–污水处理:处理工业废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能源开发:–水力发电:利用大坝拦截河流水,通过水流驱动涡轮机发电。
–潮汐能:利用海洋潮汐运动,通过装置将潮汐能转换成电能。
–温泉能:利用地热资源的热能,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
5.生态保护:–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提供栖息地和保持生物多样性。
–水生生物保护:保护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河流湖泊治理:将污染的河流、湖泊进行治理和恢复,改善水生态环境。
结论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机制,涵盖了蒸发、对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渗漏和地下水等环节。
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共30张ppt)
![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f33f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3.png)
意义。 • 例如,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降蒸 水发
水循环示意图
(二)水循环类型
(2)陆地内循环 • 陆地与陆地上空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
称为陆地内循环。 •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 例如,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一)水循环概述
(2)环节 •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自然界的水循环
(二)水循环类型
• 依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将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
(二)水循环类型
(1)海上内循环 • 海洋与海洋上空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
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直接影响地 表径流。 ⑥围湖造田 •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河流含沙量。直接影响地表径流。
水库蓄水 围湖造田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影响途径 ⑦取用河流水 • 河流流量减少。直接影响地表径流。
⑧取用地下水 • 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地下径流。
问题2:这个实验展示了水的什么现象,在自然界中,这 种现象是怎么体现的?
模拟水循环实验装置
这个实验揭示了水的运动现象,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 通过水循环来表现的。
类型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主要环节
特点
循环水量最大 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最重要的循环 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循环水量少,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三)水循环成因 • 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内因; • 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是水循环的外因。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3a2fdbddccda38376bafd1.png)
北京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温榆河湿地公园能够存蓄1200万立方米雨洪,相 当于一个中型水库。据测算,公园建成后可将通州新城 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保证城市副 中心的防洪安全。
在拦蓄雨洪的同时,该公园也将为北京城市副中心 源源不断提供清洁水源。过滤后的河水将符合地表水四 类标准,清澈透明。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类型、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运动
海上内循环
水量最少
水量最大
水循环类型
环节
海陆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降水
这些图分别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俗话说
请根据水循环过程分析这种说法 是否科学
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 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 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
河流较普遍存在的补给源
2
水循环的
地理意义
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水
圈
1.不断更新陆 地水资源,维 持全球水量动 态平衡
水汽凝结
水汽凝结
水汽凝结
物质沉降
物质输送
2.进行能量交 换和物质迁移
冰川水
大气水
湖泊水
河流水 地下水
海洋水
V型谷
3.塑造地表形态
海蚀拱桥
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 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既包括河湖水 系、湿地、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系统,如绿地、花园、集雨 池、可浸透路面等。
高中地理_ 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 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2a3ee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8.png)
2.4《水循环》教学设计【素养目标】综合思维: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的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人地协调观: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区域认知:认知地理现象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表现。
地理实践力:培养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的地理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服务生活。
【教材内容及分析】课程标准对学习本节内容的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重点:以地理实验、微课教学为主,深化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使同学综合把握水循环。
能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难点:用城市内涝的案例理解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
【教学思路】以学案为学习的载体、多媒体、教材图表、板书、探究活动等手段为辅助,用“观察现象—探究过程—知识梳理—学以致用”为设计【教学过程及策略】一、设疑导入,关注社会问题 二、观测实验,形成直观感受[教师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中,正是由于水的存在和运动,是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神奇,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比如说......[展示视频]:“城市病”——城市内涝师:对症下药,方为良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第二章第4 节《水循环》,运用其原理,为“城市病”开出一剂良药。
(创设问题情景,从当下时事热点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兴趣,为之后 合作探究埋下问题。
)师: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的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从空间位置上,又可以分生物水、陆地水、大气水和海洋水。
提问:这些水体是孤立存在的吗?生:不是。
水循环使自然界的水体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地更新状态。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https://img.taocdn.com/s3/m/08c11e150740be1e650e9ad2.png)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第1课时水循环◆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课标解读: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
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教学目标1.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并掌握三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于水的运动地理现象,形成宏观的水循环过程的概念。
2.通过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能够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树立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defe17c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69.png)
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的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有兴趣的同学继续看下去1.定义定义1:水循环是指水由地球不同的地方透过吸收太阳带来的能量转变存在的模式到地球另一些地方,例如:地面的水份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汽。
而水在地球的存在模式包括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地球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中、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水会透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表底下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
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定义2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定义3 :水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2.主要作用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
水的总量约为1.4×1013 m3,其中96.5%在海洋中,约覆盖地球总面积的70%。
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
水循环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②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③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
《水循环》教案(精选4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28aab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f.png)
《水循环》教案(精选4篇)《水循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通过绘、说、析等形式,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3.通过对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和地理相关的古诗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之后引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设置悬念“黄河的水真的回不来了么”来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问题】(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都有哪些?水循环类型可以总结为哪些?【学生回答】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2.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教师播放水循环动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海陆间水循环的具体过程?思考海陆间水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与海陆间的循环相比,海上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呢?【学生回答】水循环的过程:海洋表面的水被蒸发上升到空中,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一部分下渗到地下,汇成地下径流,另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二者最后汇集到海洋,形成海陆大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海上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和降水;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教师总结】水循环最基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其中海陆间循环是参与环节最多的,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多的。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2.2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2.2水圈与水循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f9a142cc58bd63086bd2d.png)
第二节水圈与水循环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其中“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为“了解”的水平;“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理解”的水平,为本节课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自然界的水循环》作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2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的水圈,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源基础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后面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本节课由“水圈的组成”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
水圈的构成、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介绍,为学习水循环的学习作基础知识方面的铺垫。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备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过渡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将接近于成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高一学生对一些地理表面现象的认知较多,对原理性认知较少。
学生已有知识是知道自然界水体存在形态、能够概括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各圈层的特点;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基本掌握了物质三态变化,对物态变化中吸、放热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要掌握的是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等内容。
四、核心素养目标五、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六、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地图法:学会观察图2-2-2和图2-2-11运用示意图,提取地理信息基础上,师生共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利用水循环示意图来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的环节产生影响,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高中地理_1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1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8f76302172ded630a1cb61f.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教学设计“水循环”位于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在教材结构体系中承接地球的外部圈层,对水圈进行拓展研究和深入学习。
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白水体分类和地表水资源的总体利用状况,了解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和地理意义,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洋流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做铺垫。
课程目标核心素养1.课标原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
(2017年版)2.课标解读:本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建立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练习,将感性知识和直观图像逐步归纳为水循环模型。
水体的含义、名称、水循环的环节与分类等概念性知识均需要教师作补充。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本节内容教学重点,教师应当结合四大圈层间的相互作用讲解,表现出自然界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1.人地协调观:分析宁夏砂田中铺设啥事对水循环蒸发、下渗、径流等环节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
2.综合思维:结合实例,解释水循环对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的影响,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区域认知: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描述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过程,认识地表水体的分布、更新速度等特征。
4. 地理实践力: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明确社会循环各环节,提高绘图能力和图表归纳能力。
重点: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教材、笔记本、白纸、彩笔一、课程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古书中对水循环的描述,例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由此提问学生地表蒸发的水去哪里了?为什么李白说黄河之水从天上而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了吗?【学生活动】阅读古诗文,解释诗中对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
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损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设计意图】引经据典,展现古代地理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为新课讲解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一)水循环过程与类型【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相关段落,在书中勾画出水循环含义与主要类型。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精选版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精选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4b9c38a8114431b90dd86c.png)
yjyuuy
12
某地水循环示意图 (1)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B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跨流 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 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 域调水
13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 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D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3.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哪些?其水量如何?应 如何解决?
yjyuuy
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6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阅读课本48页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水循环环节名称。 人类影响大的环节? 2. 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和类型,及各种类型的组成环节?
3.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类型。
探究活动1:地球上的水资源为什么非常宝贵?
阅读课本P47页相关内容及图片了解以下内容:
1、水圈是一个什么样的圈层?
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哪一种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 体? 3、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哪些?其水量如何?应 如何解决?
yjyuuy
5
1.水圈是一个什么样的圈层? zxxk 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哪一种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 体?
yjyuuy
1
yjyuuy
2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
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yjyuuy
3
• • • • • •
假如我是一滴水, 可以汇入渤海的浪花, 可以化为喜马拉雅山顶的彩虹, 驾着西北风,变为北国大地的积 雪, 融化后渗入地下, 被松树的根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jyuuy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某地水循环示意图 (1)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B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降水
yjyuuy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 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 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 域调水
13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 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D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yjyuuy
1
yjyuuy
2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
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yjyuuy
3
• • • • • •
假如我是一滴水, 可以汇入渤海的浪花, 可以化为喜马拉雅山顶的彩虹, 驾着西北风,变为北国大地的积 雪, 融化后渗入地下, 被松树的根吸收
yjyuuy
4
一、水圈的组成
3.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哪些?其水量如何?应 如何解决?
yjyuuy
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6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阅读课本48页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水循环环节名称。 人类影响大的环节? 2. 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和类型,及各种类型的组成环节?
3.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类型。
(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5)促进地球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 探究活动2:地球上的水是可以循环的,那么水资源就会不断得到
更新、补充,并且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种观点正确吗?
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
yjyuuy 10
课堂小结
yjyuuy
11
随堂练习
例1
(2009年高考广东卷)水循环包括自 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 (1)~(2)题。学科网
4.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yjyuuy
7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在图上标出水循环环节名称。
主要环节:① 蒸发 、② 水汽输送 、③ 降水 、 ④ 地表径流、⑤ 地下 径流、⑥ 蒸腾 、⑦下渗。其 中人类影响大的环节是 地表径流 。
yjyuuy
8
2.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和类型,及各种类型的组成环节?
探究活动1:地球上的水资源为什么非常宝贵?
阅读课本P47页相关内容及图片了解以下内容:
1、水圈是一个什么样的圈层?
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哪一种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 体? 3、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哪些?其水量如何?应 如何解决?
yjyuuy
5
1.水圈是一个什么样的圈层? zxxk 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哪一种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 体?
组卷网
yjyuuy
14
海陆间 循环、海上内 循环、陆上内 循环。其中海陆 间循环由 ①②③④⑦⑤ 构成。
思考: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类型
yjyuuy
海陆间水循环
9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补偿。 (3)联系四大圈层,在各圈层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 换,调节全球水热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