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王春兰隐身技术的出现促使战场军事装备向隐身化方向发展由于各种新型探测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问世隐身兵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以美国为首的各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究隐身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继研制出隐身轰炸机隐身战斗机隐身巡航导弹隐身舰船和隐身装甲车等有的已投入战场使用在战争中显示出巨大威力同时反隐身技术也在深入发展并不断取得新成就当前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新动向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竞相发展隐身兵器美国的隐身兵器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的隐身兵器发展较快目前居世界领先地位它的 F- 117A B-2 F-22等隐身飞机代表当今世界隐身兵器的先进水平 F- 117A隐身攻击机已投入实战在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架 B-隐身轰炸机已于 1993年 12月开始服役空军轰炸机联队装备的 B- 2隐身轰炸机有 6架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第一架 F- 22已于 1997年 9月 7日首次试飞成功其设计兼顾了超声速机动和隐身特性 FA-18EF 飞机上采用了具有抗蚀性的吸波材料这是隐身领域的一个突破在现有隐身飞机的基础上美国不断开拓新项目的研究研制新型隐身飞行器以及其他新式隐身装备例如正在实施联合攻击战斗机 JSF 计划旨在研制多用途隐身战斗机世界著名的暗星即蒂尔Ⅲ隐身无人机已于 1996年 3月 29日首次飞行成功正在研制 AGM- 137三军防区外隐身攻击导弹和隐身电动战车正在实施旨在提高海军潜艇隐身性能的秘密计划 M计划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在研制一种攻击型隐身无人战斗机和一种能模仿隐身飞机的新型诱饵空军正在考虑发展一种远程隐身运输机陆军已设计出一种隐身帐篷拟从2000年开始取代部队的老式木制纤维制帐篷陆军将与英陆军合作研制隐身侦察车正在开发各种隐身工事和隐身机库以保护停放在里边的通信车飞机和导弹等装备俄罗斯不甘落后积极发展先进的隐身兵器隐身技术问世以来前苏联与美国一直在竞相发展隐身飞机当今的俄罗斯也不甘落后它已开始研制隐身的轻型多用途第 5代战斗机 LFI 和 S- 54战斗机与美国的 JSF相当预计在本世纪末前研制成功米高扬设计局正在研制一种中型隐身战斗机米格 - 35 苏霍伊设计局的 S- 32隐身战斗机的验证机已于 1997年 9月 25日首飞成功俄空军还正在研制一种与美空军 B- 2轰炸机相似的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俄罗斯的隐身军舰令人瞩目已有4艘交付使用其他国家的隐身技术应用也取得了明显进展除美俄外英法德日和瑞典等国都在积极发展隐身兵器英国国防部制定了一项研制第三代隐身攻击机的秘密计划预计 2000年前制造出试飞样机英国防研究局正在研制一种隐身装甲战车并已研制成功隐身军舰和一种新型隐身教练水雷法国正在研制类似于美国 F-117A隐身攻击机的试验样机已研制出一艘全部采用隐身技术的护卫舰开始研究下一代隐身的高超声速攻击导弹预计 2010年前后服役正在研制装备电动车轮的隐身装甲车德国一直在秘密地执行萤火虫隐身飞机计划拟研制一种多面体隐身战斗机的 34缩比风洞试验模型与南非和韩国可能合作研制一种全尺寸的新型隐身轻型超声速战斗机先进喷气教练机命名为 AT- 2000 还与美英法达成协议共同研究高能量低信号特征的推进剂已研制出 MEKO A系统隐身舰日本已经研制出 FS- X 隐身战斗机的原型机并正在筹划下一代隐身战斗机的初步设计方案隐身技术与高机动性相结合称为 FI- X还正在研制一种隐身无人航空器瑞典研制成功了一艘隐身炮艇并已下水试航正在研制一种小型隐身护卫舰首艘将于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服役此外意大利西班牙和印度等国也正在研制隐身飞机隐身技术不断有新突破实现战场军事装备隐身化的技术措施多种多样主要有外形隐身措施电子隐身措施红外隐身措施视频隐身和声隐身措施等针对探测技术方面的改进目前正在酝酿一些新的隐身概念和新的隐身技术探索新的隐身机理1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实验证用等离子气体层包围诸如飞机舰船卫星等的表面当雷达波碰到这层特殊气体时由于等离子体层对雷达波有特殊的吸收和折射特性使反射回雷达接收机的能量很少例如应用等离体技术可使一个 13厘米长的微波反射器的雷达平均截面在 4~ 14吉赫频率范围内平均减小 20分贝即雷达获取的回波能量减少到原来的 1%美国休斯实验室已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2 应用仿生技术试验证明海鸥虽与燕八哥的形体大小相近但海鸥的雷达反射截面比燕八哥的大200倍蜜蜂的体积小于麻雀但它的雷达反射截面反而比麻雀大 16倍有关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这些现象试图采用仿生技术寻求新的隐身技术3 应用微波传播指示技术这种技术是利用计算机预测雷达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情况大气层的变化如湿度温度等的变化能使雷达波的作用距离发生变化使雷达覆盖范围产生空隙即盲区同时雷达波在大气里传播时要形成传播波道其能量集中于波道内波道之外几乎没有能量如果突防兵器在雷达覆盖区的空隙内或波道外通过就可避开敌方雷达的探测而顺利突防开发新型隐身材料隐身材料是隐身技术发展的关键目前世界军事大国正在开发以下几种新型隐身材料1 手性材料 chiral material 手性是指一种物体与其镜像不存在几何对称性且不能通过任何操作使物体与镜像相重合的现象研究表明具有手性特性的材料能够减少入射电磁波的反射并能吸收电磁波用于微波波段的手性材料都是人造的采用手性材料的结构与微波相互作用的研究始于 50年代到 80年代有关手性材料对微波的吸收反射特性的研究才受到一些研究部门的重视目前研究的雷达吸波型手性材料是在基体材料中搀杂手性结构物质形成的手性复合材料2 纳米隐身材料近几年来对纳米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证明纳米材料具有极好的吸波特性因而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目前美法德日俄等国家把纳米材料作为新一代隐身材料进行探索和研究3 导电高聚物材料这种材料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由于其结构多样化高度低和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因而引起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将导电高聚物与无机磁损耗物质或超微粒子复合可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轻质宽频带微波吸收材料4 多晶铁纤维吸收剂欧洲伽玛 GAMMA 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雷达吸波涂层系采用多晶铁纤维作为吸收剂这是一种轻质的磁性雷达吸收剂可在很宽的频带内实现高吸收效果且重量减轻 40%~ 60%克服了大多数磁性吸收剂所存在的过重的缺点5 智能型隐身材料智能型隐身材料和结构是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是一种具有感知功能信息处理功能自我指令并对信号作出最佳响应功能的材料和结构为利用智能型材料实现隐身功能提供了可能性目前隐身技术正向着综合运用权衡隐身性能和其他性能扩展频率范围和应用范围降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工作初见成效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战略和战术防御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人们考虑如何摧毁隐身兵器并研究反隐身技术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无论哪一方有新的突破都将引起另一方的重大变革反隐身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综合运用系统综合集成开发新的反隐身技术理论由于目前隐身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雷达探测系统的所以反隐身技术的发展重点也是针对雷达的雷达实现反隐身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雷达本身的探测能力 2利用隐身技术的局限性削弱隐身兵器的隐身效果 3开发能摧毁隐身兵器的武器目前美俄英法日等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反隐身技术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紧研究高灵敏度雷达高灵敏度雷达通常包括先进的单基地雷达宽频带超宽频带雷达超视距雷达双多基地雷达毫米波雷达超高距离分辨率雷达合成孔径逆合孔径雷达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激光雷达等目前美国的高灵敏度雷达正处于研究样机试验阶段预计高灵敏度雷达技术如研制稳定度更高的频率发生器信号处理能力更强的系统以及动态范围更宽的接收机和模拟数字转换器等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扩展雷达的工作波段由于隐身兵器的设计通常是针对厘米波段雷达的因此将雷达的工作波段向米波段和毫米波段甚至红外波段和激光波段扩展都将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美军正在建造工作在米波段的 ANFPS- 118超视距预警雷达已研制成功一种海军用的可调防的小型战术超视距雷达美空军计划为爱国者防空导弹安装 35千兆赫的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并开始进行激光雷达预警系统的研究工作将雷达系统安装在空中或空间平台上隐身飞行器的隐身重点一般放在鼻锥方向±45°角范围内因此将探测系统安装在空中或卫星上进行俯视可提高探测雷达截面较小目标的概率美空军的E- 3A预警机载高脉冲重复频率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和海军正在研制的钻石眼预警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高空预警气球载大型孔径雷达都能有效地探测隐身目标美国还正在研制预警飞艇预警直升机预警卫星等此外俄罗斯英国印度等国都很重视发展预警机的工作提高现有雷达的探测能力美国正在用先进技术将现有雷达加以改进通过采用频率捷变技术扩频技术低旁瓣或旁瓣对消窄波束置零技术多波束极化变换伪随机噪声恒虚警电路等技术来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进而提高雷达的探测性能通过采用功率合成技术和大时宽脉冲压缩技术来增加雷达的发射功率雷达接收机通过采用数字滤波电荷耦合器件声表面滤波和光学方法等先进技术来提高信号处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雷达联网来提高雷达的反隐身能力开展高功率微波武器研究隐身兵器主要是通过采用吸波材料结构吸波材料和吸波涂层达到隐身的但是当它遇到高功率微波波束时会受损害甚至失去战斗能力美国正在加紧研究高功率微波武器一种可重复发射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预研阶段另一种高功率微波弹头处于演示阶段俄罗斯已研制出方向性很强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可用手榴弹迫击炮火炮或导弹投掷。
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
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雷达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雷达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军事领域,雷达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在军事领域,雷达技术可以用于目标探测、目标跟踪、末制导、飞行安全等多个方面。
而且目前,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种新型军事装备中,从而使得军队的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的概述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是近年来出现较为先进的一种雷达技术,而且隐身特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
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与其他雷达技术最为不同的是,它可以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在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探测和定位。
同时,这种雷达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波束来避让被对手发现。
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雷达的暴露面积,还能够对目标进行更加准确的探测和定位。
这让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军事作战中。
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是不可估量的。
目前,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导弹、战斗机、轰炸机等先进军事装备中。
这些先进军事装备的出现,让军队在战争中占据了更为优势的地位。
在空中,随着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的应用,飞机可以更加准确地探测到敌方飞机,从而在作战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在海上,则可以通过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来探测到隐藏在水下的潜艇,从而在海战中占据优势。
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也有很多新的应用领域。
例如,在反恐作战中,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能够很好地维护国家安全。
在军事情报方面,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更好地获取敌方军事情报,并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从而在战争中占据更为优势的地位。
此外,在他们行动的过程中,特种部队也可以使用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帮助他们更好的探测敌方。
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新型阔带隐身雷达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浅析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隐形技术的应用_1
浅析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隐形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0T00:55:46.72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作者:齐安栋[导读] 在各国军事武器装备研发中,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的隐形技术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齐安栋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摘要:在各国军事武器装备研发中,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的隐形技术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的隐形技术,有利于增强武器装备的防空能力、打击能力,这也是现代化军事战争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着重探讨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的隐形技术类型,并对其应用态势展开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电子雷达;天线系统;隐形技术;实际应用引言:从作用机制上来看,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隐形技术的实质是让敌方雷达不能精准地探测目标的回波信号,按照其信号处理规则来看,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其回波信号幅度的变化情况,对此,若要增强隐形技术的应用功能,那么有必要逐步降低其散射截面积。
由此来看,按照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隐形技术的具体研发来说,能够利用调整目标的外形、材料结构、电磁性质等方法来达到目的,所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隐形技术一般有三四种,接下来我们对其展开详细探讨,并对其具体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一、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隐形技术的类型介绍电子雷达天线系统中隐形技术主要是利用减少目标截面积的方式来发挥积极作用,对此其技术类型多见于四种,即:外形隐形技术、材料隐身技术、电子干扰技术、阻抗加载技术等。
(一)外形隐形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外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到最终的隐身效果。
对此,需要将目标的强反射源调整为弱反射源,也就是说利用调整目标的外形结构,在规定大小的范围内逐步增强目标物体的反射或折射效应,由此缩减其截面积。
一般来说,应用非常广泛的强反射源具体是指:飞机边侧、尖端,机体的凸出物、外挂物;导弹的头端、尾端、翼面等非衔接部位;舰艇的船体和甲板边侧等。
军用雷达的未来趋势分析
军用雷达的未来趋势分析军用雷达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最初的早期版本到如今的高性能技术,其重要性在军事应用中不可忽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变化,军用雷达的未来趋势也必将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多功能化和多模式雷达的发展随着战争的复杂化和军事需求的多样化,未来军用雷达将趋向多功能化和多模式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雷达主要用于目标侦测与跟踪,但未来的军用雷达将具备更加广泛的功能,如对抗各种干扰、探测隐形目标、进行高精度制导等。
同时,多模式雷达也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任务下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
二、无人化雷达系统的兴起未来军用雷达还将逐渐实现无人化,即发展出不需要人员常驻操作的自动化雷达系统。
这样的无人化系统将提供更长时间的持续侦察和监控能力,实现更大范围的目标侦测和跟踪。
此外,无人化系统还可以降低人员伤亡风险,并在复杂环境中发挥更好的性能。
三、高精度探测和辨识能力的提升未来军用雷达将更加注重提升雷达的探测和辨识能力,以满足对目标识别的更高要求。
目前,隐形技术的发展使得目标对雷达的反射信号减弱,传统的雷达在探测和辨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未来军用雷达将采用更为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和系统,提高目标的辨识率和判别力。
四、多波段雷达的广泛应用未来军用雷达将广泛应用多波段雷达技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和数据。
多波段雷达可以同时获取不同波段的反射信号,从而更好地探测目标的特征和性质。
例如,德国E-Scan雷达系统就采用了多波段雷达技术,可以在不同频率条件下同时进行空中和地面目标的侦测和跟踪。
五、雷达与其他传感器的融合未来军用雷达还将与其他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进行深度融合,提高目标探测和跟踪的能力。
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各个传感器的优势,提高目标检测和追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实现更高效的联合作战和决策支持。
六、小型化和可穿戴雷达的发展未来军用雷达还将趋向小型化和可穿戴化的发展方向。
2024年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雷达技术是一种通过发送射频信号并接收其回波来探测目标位置和性质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在军事、航空、海洋、气象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全球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这得益于全球安全形势的不稳定以及各国对军事防卫能力的提升需求。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军事需求:雷达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广泛,例如军事侦察、战术导航、武器系统引导等。
随着军事现代化的推进,各国对雷达及配套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
3.2 交通监控:雷达技术在交通监控方面的应用,如车辆识别和跟踪,对交通管理和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在交通监测与控制领域的需求也在增加。
3.3 气象预测:雷达技术在气象监测和预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气预测对农业、航空、海洋等行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
3.4 环境监测:雷达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如大气污染监测、海洋资源勘察等,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在环境监测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4. 技术发展趋势4.1 高分辨率:随着科技进步,雷达技术的分辨率不断提高,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目标。
高分辨率雷达使得雷达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4.2 多模态融合:多模态融合是将雷达技术与其他传感器技术结合,提高系统的全天候、全方位综合监测能力。
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安全、交通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3 自动化:雷达及配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能够实现自主监测、自动识别和跟踪目标。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为雷达技术的应用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5. 市场竞争格局全球雷达及配套设备市场存在一定的垄断现象,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公司手中。
2024年中国雷达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1
1.3文献综述2
第二章中国雷达发展现状3
2.1军事应用3
2.1.1雷达3
2.1.2导航雷达4
2.1.3跟踪雷达5
2.2其他应用5
2.2.1气象雷达5
2.2.2海上雷达5
2.2.3航空雷达6
2.2.4测绘雷达6
第三章中国雷达发展趋势预测7 3.1普遍趋势7
3.1.1战场智能化7
3.1.2高性能雷达8
3.1.3神经网络应用8
3.2技术趋势8
3.2.1多波束雷达技术8
3.2.2高带宽技术9
3.2.3自适应成像技术9
3.2.4非线性处理技术9
3.2.5射频技术10
3.2.6无线数据传输10
第四章结论11
摘要:
本文详细研究了2024年中国雷达现状及发展趋势,包括军事、气象、海上、航空、测绘等应用。
从普遍趋势上看,未来中国雷达发展将朝着战
场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技术趋势方面,多波束雷达技术、高带宽技术、自
适应成像技术、非线性处理技术、射频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等技术将获得
大幅改进。
本文最后总结了2024年中国雷达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中
国雷达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反隐身技术研究报告
反隐身技术研究报告
标题:反隐身技术研究报告
摘要:
隐身技术的发展对军事应用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应对潜在威胁,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会分析隐身技术的原理、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时介绍目前已知的反隐身技术,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最后,报告还将提出进一步研究反隐身技术的建议。
1.引言
- 背景介绍
- 目的与意义
2.隐身技术的原理及现状
- 隐身技术的基本原理
- 隐身技术的发展历程
- 当前隐身技术的现状
3.反隐身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 反隐身技术的基本原理
- 反隐身技术的分类
4.已知的反隐身技术
- 雷达反隐身技术
- 红外反隐身技术
- 其他相关技术
5.反隐身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 优势分析
- 不足之处及挑战
6.展望与建议
- 反隐身技术的发展方向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结论:
本报告通过对隐身技术的原理、现状以及已知的反隐身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对反隐身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同时也指出了该领域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注: 在实际撰写报告时,可以根据实际研究内容展开更详细的讨论,并引用相关领域的众多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来支持报告的结论。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磁波探测技术,在军事、航空、气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雷达技术的起源开始,概述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探讨未来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雷达技术的起源1.1 早期雷达技术的发展- 20世纪初,雷达的雏形开始出现,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如探测敌方飞机。
- 1922年,雷达技术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
- 雷达技术在战争中的成功应用推动了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1.3 冷战时期的雷达技术进展- 冷战时期,雷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用于军事侦察和导航。
- 雷达技术的精确度和灵敏度得到了提高,成为当时军事领域的重要突破。
二、雷达技术的现状2.1 军事领域的应用- 雷达技术在军事领域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用于目标侦测、导弹防御等方面。
- 现代军事雷达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2.2 航空领域的应用- 雷达技术在航空领域广泛应用于飞行导航、飞行安全和交通管制等方面。
- 现代航空雷达具有全天候、长距离探测和高精度定位的能力。
2.3 气象领域的应用- 雷达技术在气象领域用于天气预报、气象监测和灾害预警等方面。
- 现代气象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多普勒测风和降水估计等功能。
三、未来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3.1 多波束和相控阵技术的应用- 多波束和相控阵技术可以提高雷达的目标探测和跟踪能力。
-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多个目标的同时监测和跟踪,提高雷达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3.2 高频段和毫米波雷达的发展- 高频段和毫米波雷达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探测精度。
- 这些雷达技术在目标识别和隐身目标探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3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
-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雷达系统的自动目标识别、目标跟踪和决策支持。
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
本文将探讨雷达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雷达技术的现状。
目前,雷达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气象、海洋、交通等各个领域。
在军事上,雷达技术被用于侦察、目标识别、导弹防御等方面,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航空航天领域,雷达技术被用于飞机导航、目标探测等方面,确保了航班的安全。
同时,雷达技术也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无人机技术的兴起,为雷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无人机搭载雷达设备可以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外,雷达技术还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通过对人体的扫描,可以提供重要的医学影像信息,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未来,雷达技术依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雷达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将雷达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目标识别和跟踪,提高雷达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这将使得雷达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强大和智能化。
其次,雷达技术的微波频段将逐渐向毫米波频段发展。
毫米波雷达相较于传统的微波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
这一技术的发展将为雷达在目标检测和识别方面提供更大的优势。
另外,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也将推动雷达技术的发展。
雷达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雷达的广域网络化,提高雷达的信息传输和共享能力,拓宽雷达的应用范围。
此外,雷达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也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雷达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毫米波技术以及与通信技术的结合,雷达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舰船雷达隐身吸波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概述舰船雷达隐身是现代海上作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吸波材料作为提高舰船隐身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发展对舰船隐身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就舰船雷达隐身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探讨,分析吸波材料在提高舰船隐身性能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二、舰船雷达隐身的重要性1. 舰船雷达隐身的意义舰船作为海上作战的主要载体,其雷达隐身性能直接关系到其在战场上的存活和作战能力。
对舰船进行有效的雷达隐身设计和实现可以有效地降低敌方雷达的侦测范围,提高舰船的生存空间和作战能力。
2. 吸波材料在舰船雷达隐身中的应用吸波材料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舰船雷达隐身设计中的一种材料,其独特的吸波性能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散雷达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舰船的雷达隐身效果。
三、舰船雷达隐身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1. 传统吸波材料的局限性传统吸波材料在舰船雷达隐身中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如耐久性、耐海水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 新型吸波材料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新型吸波材料在舰船雷达隐身中逐渐得到应用。
这些新型吸波材料不仅具有更高的吸波性能,同时在耐久性、耐海水性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为舰船雷达隐身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四、舰船雷达隐身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1. 多功能化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吸波材料的多功能化,即除了传统的吸波性能外,还能够具有其他功能,如防护性能、结构性能等,以实现吸波材料在舰船隐身中的更广泛应用。
2.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材料的发展,未来的吸波材料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根据不同环境和作战需求自动调节吸波性能,以提高舰船隐身在实战中的适应性和效果。
3. 高性能化新型吸波材料将朝着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具有更高的吸波性能、更广泛的频段覆盖以及更强的耐久性和耐海水性能,以满足未来舰船雷达隐身对吸波材料性能的更高要求。
五、结论舰船雷达隐身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新型的吸波材料将会为舰船雷达隐身性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
雷达反隐身技术研究与实现
雷达反隐身技术研究与实现近年来,隐身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大国家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雷达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实现。
本文将探讨雷达反隐身技术在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方面的进展。
第一节:背景介绍雷达是一种通过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技术,然而传统雷达难以探测到具有隐身特性的目标,这给军事侦查和打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雷达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节:雷达反隐身技术挑战2.1 材料隐身技术隐身技术主要利用材料的特殊性质,例如吸波材料和相控阵天线技术。
然而,现有的材料隐身技术在复杂环境和多波段探测情况下往往效果不佳,需要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2.2 信号处理技术雷达反隐身技术的核心在于信号处理,但由于隐身目标自身的特性,其反射信号很弱且易于干扰。
因此,如何提高信号的强度并抵抗干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雷达反隐身技术解决方案3.1 多波段雷达传统雷达往往只能对单个波段进行探测,而现代隐身目标往往具有多频段特征。
因此,多波段雷达的研究成为提高探测效率和抵抗干扰的关键。
3.2 空间多样性技术空间多样性技术是基于雷达多个天线阵列之间的相对移动来探测隐身目标。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目标的探测概率并抵抗干扰,但同时也带来了工程难度的增大。
3.3 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雷达反隐身技术中,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更高效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更优化的目标识别方式,有效缩小隐身目标的探测盲区。
第四节:雷达反隐身实现案例以美国为例,他们在雷达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实现上投入了大量资源。
例如,他们开展了多波段雷达技术研发,利用多频段的信息提高目标探测效率,并对隐身目标进行识别与辨识。
此外,他们还应用了空间多样性技术,通过多个天线阵列的相对运动,提高探测精度。
第五节:展望与总结未来,雷达反隐身技术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如何进一步提高探测效率和信号处理能力、如何更好地抵抗干扰等。
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叙述了雷达隐身技术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研究现状,综述了吸波材料的类型、介绍了雷达吸波材料若干新的发现、性能及应用, 同时展望了雷达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雷达吸波材料、吸波原理、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军事侦察技术的飞速发展, 军事设施及武器装备的隐蔽变得日益困难, 发现即毁灭已成为现代战事重要特点之一。
在未来战争中雷达将是探测目标用得最多、最有效的侦察手段。
由于雷达是通过测量从目标反射的雷达回波来发现目标的, 因此雷达隐身技术的研究核心是缩小雷达散射截面积( Rcs) 和尽可能减弱雷达回波信号的综合技术。
隐身技术作为提高飞行器生存、突防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自二战以来,一直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这些国家陆续依据本国的现有技术实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不同程度地开展着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 ,其中以美、俄、法等军事强国为表率。
飞机隐身重点是雷达和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及消除噪音技术。
坦克和装甲车等, 需要可见光 外隐身, 雷达波隐身及其复合技术。
水面舰艇机动性最差, 其雷达波及红外隐身难度很高, 潜艇关键是对付声纳探测。
1 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吸波材料是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 ,并通过材料的介质损耗使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一般由基体材料(或粘接剂 )与吸收介质(吸收剂 )复合而成。
由于各类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不同 ,吸波机理也不尽相同。
尽管如此,材料的吸波性能还是可以用宏观的电磁理论进行分析,工程上也常常使用材料宏观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来评价吸波材料的反射和传输特性。
材料吸收电磁波的基本条件是 : ①电磁波入射到材料上时 ,它能尽可能不反射而最大限度地进入材料内部 ,即要求材料满足阻抗匹配②进入材料内的电磁波能迅速地几乎全部衰减掉 ,即要求材料满足衰减匹配。
电、磁介质材料可以分别用自由空间部分及各自材料本身部分的电磁特性来加以描述。
2024年雷达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雷达市场发展现状简介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目标探测与跟踪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雷达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雷达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并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雷达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目前,军事领域是雷达市场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各国在军事装备升级和现代化方面的需求,驱动了雷达市场的增长。
此外,民用领域中的雷达应用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例如,在气象、航空、交通等领域,雷达被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和监测。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雷达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的趋势:1. 目标识别与分类传统雷达系统主要用于目标探测和跟踪,但目标的识别和分类一直是一个挑战。
近年来,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雷达系统能够实现目标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2. 多波束雷达传统雷达系统一次只能发送和接收一个波束,限制了其目标探测和跟踪的能力。
而多波束雷达能够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波束,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探测能力和数据处理速度。
3. 雷达与其他传感技术的融合雷达技术与其他传感技术的融合应用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例如,将雷达与光学传感、红外传感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目标探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市场竞争和前景展望目前,雷达市场竞争激烈,全球市场上有许多知名厂商竞争。
这些厂商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还注重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客户服务。
未来,雷达市场的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新兴领域的需求增加,如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雷达将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成本的降低,雷达系统的性能和价格比将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总结雷达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的需求是其主要推动力。
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厂商们正在通过创新和服务提升自身竞争力。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气象等领域。
本文将从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1.1 早期雷达技术早期雷达技术起源于二战期间,当时主要用于军事侦察和导航。
最早的雷达系统是英国人发明的,用于探测德国飞机的飞行轨迹。
1.2 近代雷达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雷达技术逐渐向民用领域渗透。
民用雷达系统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航空导航、交通监控等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雷达技术的创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雷达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型雷达系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二、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2.1 多功能雷达系统未来的雷达系统将具备多功能性,不仅可以实现目标探测和跟踪,还可以进行通信、定位等多种功能。
这将为雷达技术的应用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
2.2 融合传感技术未来雷达系统将与其他传感技术如红外、光学等进行融合,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融合处理,提高目标检测和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高性能雷达系统未来雷达系统将具备更高的性能,如更高的探测距离、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等。
这将使雷达技术在军事、航空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语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探测和测量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雷达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未来的雷达技术能够不断创新,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2024年雷达市场分析现状
雷达市场分析现状背景介绍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探测和跟踪目标的无线电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军事、航空航天、气象、交通运输等领域。
本文将对雷达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雷达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里持续增长。
2019年,全球雷达市场规模达到了500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推动。
市场驱动因素军事需求军事领域一直是雷达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雷达在军事中的应用广泛,包括空中监视、导弹防御、战舰导航等。
随着各国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军事预算的增加,雷达市场在军事领域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航空航天需求航空航天领域对雷达的需求也是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雷达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包括飞行安全、天气预测、空中交通控制等。
随着航空旅行的增加和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对雷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对雷达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雷达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被广泛关注,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雷达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雷达市场带来了更多机会。
市场竞争格局雷达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美国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雷神公司,以及欧洲的塔利斯集团、意法半导体等。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研发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赢得市场份额。
此外,面向特定市场的本土厂商也在崛起,加剧了市场竞争。
市场前景随着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雷达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汽车雷达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将是厂商们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
结论综上所述,雷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驱动因素包括军事需求、航空航天需求和新技术的应用。
市场竞争激烈,厂商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研发来争夺市场份额。
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浅析
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浅析I. 前言- 初步介绍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重要性;- 引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II. 雷达隐身技术- 综述雷达隐身技术的历史和现状;- 介绍雷达隐身的原理、技术方法和隐身材料;- 分析不同类型的隐身目标并探究它们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III. 雷达反隐身技术- 简述雷达反隐身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介绍常见的雷达反隐身技术,如相控阵雷达、宽带雷达、多普勒雷达等;- 分析各类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针对不同隐身目标的匹配度。
IV. 雷达隐身/反隐身技术探究- 分析现有的雷达隐身/反隐身技术研究状况;- 探究不同隐身目标在不同条件下的隐身及反隐身效果,并模拟其反应;- 分析实验结果,探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
V. 结论- 总结论文中探讨的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 强调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I. 前言雷达隐身和反隐身技术的出现,为现代战争中的对抗和军事活动提供了全新的一面。
以往我们常常听到的引导地对空雷达、对海雷达、堆埋雷达等侦察装备,仅仅是传统雷达的代表。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技术随之进行了全盘升级,出现了一些全新的、更加先进的应用技术。
其中,雷达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则成为了当前最为热门且被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
雷达隐身技术,顾名思义,可以使目标在雷达波束扫描下减小其反向散射截面的大小,即“隐形化”处理,从而降低目标被侦测的概率。
实现隐身的方法包括对目标进行隐身设计和采用隐身材料等方式。
雷达隐身技术常常被广泛应用于隐蔽行动、突袭、突围等军事行动中,使军队在面对敌人时能够以更加隐秘、无声的方式进行,从而提高作战效果。
与此同时,雷达反隐身技术则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侦测和发现,使那些通过雷达隐身技术所隐藏的高价值目标得到曝光。
这类反隐身技术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周期测量雷达、角迹跟综雷达、宽带雷达等。
利用这些手段以及雷达对目标的探测,可以有效地降低隐身目标的效果,使敌人难以立足和容易被摧毁。
雷达隐身技术智能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雷达隐身技术智能化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作为未来战争中夺取战争主动权、充分发挥武器装备效能、提升打击效果、摧毁敌重要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隐身技术日益成为各国研发的重点。
关键词:雷达隐身技术;应用;发展前言科技进步带来了现代通讯技术和雷达探测技术的突飞猛进,战争中敌对双方目标搜索、识别、跟踪、攻击的能力显著提高,攻防速度明显提升。
除此之外,敌方的雷达、红外、激光等探测器还时刻严密监视着己方的一举一动。
现代战争日趋呈现陆、海、空、天、电磁五位一体立体化,在战争中把握先机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突防战术技术手段,就是发展隐身技术,提高武器系统生存、突防和纵深打击能力。
1无人机的雷达隐身技术1.1主动有源隐身技术有源隐身技术就是指主动采取措施,利用己方辐射源对敌方辐射源的来波信号进行欺骗、干扰,以主动改变己方武器目标自身的雷达、红外、可见光等特征信号,使敌方的侦查探测系统难以判断、定位、跟踪己方目标的技术,主要是利用干扰机或诱饵系统,发出误导敌方的虚假信号,达到提高己方飞行器生存能力的目的,此项技术已在美国包括F-15、F-16、F/A-18和F-22在内的多款机型上装备使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是在目标的表面形成一层等离子云,照射到等离子云上的敌方探测性信号,部分被吸收掉、部分被改变传播方向,从而降低己方目标RCS实现隐身;有源对消隐身技术的实现机理则是利用电磁波的干涉原理来减弱或消除反射回波,使敌方探测系统无法显示或判断目标的特征;智能蒙皮是采用基于纳米材料、传感器及计算机的具有自诊断、自监控、自修复、自校正和自适应环境变化的新型材料,感知环境及状态的变化,通过改变特性参数实现对外部刺激作出最佳响应,达到隐身目的。
1.2被动无源隐身技术1.2.1外形隐身技术通过合理设计无人机的外形及相关部位布局,可以大幅降低无人机的RCS,实现无人机雷达隐身。
可以看到,飞行器是一个很复杂的目标,存在着多个散射源。
以现有的技术手段,我们并不能完全消除所有的散射源,只能针对性的降低其主要的强散射源。
雷达隐身技术智能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雷达隐身技术智能化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雷达智能隐身技术是未来体系对抗、电磁频谱作战条件下雷达隐身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目前雷达智能隐身技术发展还在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基础性方向性的问题尚未解决。
针对此问题,本文在介绍雷达隐身技术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及概念的基础之上,对国内外正在研究的可调节/重构隐身技术、有源对消技术、智能蒙皮等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展望雷达智能隐身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雷达;智能隐身技术;未来发展趋势0 引言雷达智能隐身集感知、决策、执行于一体,能够自主感知战场威胁电磁波,分析其工作波段、入射方向等参数,并能根据威胁的特点产生或选择最佳的隐身方案,最后能够对自身进行调整,实现隐身。
目前国内外对雷达智能隐身相关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调节/重构结构材料、有源对消、智能蒙皮等方向。
1可调节/重构智能隐身技术可调节/重构智能隐身技术主要是通过可调节/重构结构和材料实现。
目前,国内外对可调节/重构结构和材料的研究,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用到隐身电磁窗口上,另一种是应用到机体蒙皮上。
1.1电磁窗口用可调节/重构隐身结构和材料由雷达天线、天线罩及雷达仓内高频部件组成的雷达天线系统是飞行器头部区域的一个强散射源,其隐身效果直接影响飞行器的隐身性能,所以隐身天线罩的设计至关重要。
1.1.1智能频率选择表面频率选择表面(FSS)是由大量无源谐振单元组成的单屏或多屏周期性阵列结构,由周期性排列的金属贴片单元或在金属屏上周期性排列的孔径单元构成。
它能有效地控制电磁波的反射和传输特性,其实质是一种空间滤波器。
智能频率选择表面是在传统的FSS周期单元上加载光控、电控变容二极管等微波器件,实现对FSS的主动控制,包括谐振点的变频控制、稳频控制等。
智能FSS有开关型和变频型两类。
开关型智能FSS材料是通过PIN二极管直流正、反偏置电压下的阻抗特性,进而控制FSS谐振特性,只能实现通带的开关,不能实现谐振频率的连续可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2011034010016摘要:在现代战争中,被誉为“千里眼”的雷达既要监视和搜索敌方目标又要做到不被敌方侦察和电子支援系统发现,从而避开反辐射导弹和隐身目标的打击与威胁。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雷达必须兼具隐身与反隐身特性才能在现代战场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
1 雷达隐身技术实现雷达隐身的主要技术途径:(1)材料隐身,采用雷达吸波材料和透波材料达到隐身的效果;(2)电子措施隐身,利用各种电子手段达到隐身的效果;(3)等离子隐身技术,利用等离子体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达到隐身的效果。
1.1 材料隐身雷达吸波材料按其用途可将其分为涂料和结构型吸波材料;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干涉型和转换型。
干涉型是使雷达波在入射和反射时的相位相反,或材料表面的反射波与底层的反射波发生干涉,相互抵消。
转换型是材料与雷达波相互作用时,产生磁滞损耗或介质损耗,使电磁波能量转为热能而散发掉。
1.1.1 雷达吸波涂层这是涂敷在武器表面的一类吸波材料,它由胶粘剂中加入具有特定介质参数的吸收剂制成,吸收剂的特性决定吸波涂层的吸收雷达波的性能。
目前采用的吸收剂主要有:羟基铁吸收剂、铁氧体吸收剂、耐高温陶瓷、导电高聚物材料、纳米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收剂等等。
1.1.2 结构型吸收雷达波材料这是以非金属为基体(如环氧树脂、热塑料等)填充吸波材料(铁氧体、石墨等)、由低介电性能的特殊纤维(如石英纤维、玻璃纤维等)增强的复合材料,它既能减弱电磁波散射又能承受一定的载荷。
与一般金属材料相比,重量轻、刚度强、强度高。
1.1.3 智能型隐身材料这种材料能感知和分析不同方位到达的电磁波特性或光波特性,并做出最佳响应,以达到隐身的目的。
从结构上看,智能材料实际上是器件和线路的集成。
1.2 电子措施隐身在当前战争中各种电子设备自身的隐身特性也至关重要,如何尽早发现对方同时又不被对方发现也是现代战争中提高自高生存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有:(1)电子干扰和欺骗利用电子干扰手段提高飞行器或设备在战场上生存能力的主要手段有:由侦察设备搜寻出对自己有威胁的雷达频率,用这种频率发射脉冲,使对方雷达显示屏上出现虚假信息;利用电子干扰设备不断发送干扰信号;采用诱饵系统,针对敌方探测发送欺骗信号误导敌方,从而保护真实目标。
(2)有源对消利用相参信号的干涉效应,采用相干手段使目标散射场和人为引入的辐射场在敌方雷达探测方向相干对消,在雷达接收天线处与目标真实回波相抵消,从而减弱雷达接收到的目标真实回波,达到隐身的效果。
(3)采用无源探测手段无源探测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靠目标自身的辐射探测和跟踪目标,目标本身就是辐射器,辐射源是自身所携带的各种电子设备;另一种是利用别的辐射器发射电磁波探测和跟踪目标,目标本身不直接发射电磁波,辐射来源有可能是各种现存的商业或民用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信号。
无源设备本身不发射射频能量,所以不能被截获,从而可以避免反辐射导弹的攻击。
(4)采用低截获概率雷达低截获概率雷达通常采用多种综合措施,使雷达被探测的概率减为最小。
低截获概率雷达一旦捕获到目标,立即自动调节辐射能量,降低到跟踪目标所需的最小功率值,在时间、空间、相位和频率方面控制雷达的发射,并快速改变其发射频率,从而降低自身被发现的概率。
(5)采用连续波雷达连续波雷达工作时将连续波雷达信号变成编码噪声,扩频后分布在一个大频带上,隐藏在敌方侦察接收机的噪声电平以下,从而降低被侦测到的概率。
这种雷达可有效地工作于反辐射导弹和电子干扰环境下。
1.3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等离子体隐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发生片,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在武器表面形成一层等离子云,通过设计等离子体的特征参数,使照射到等离子云上的一部分雷达波被吸收,一部分改变传播方向,从而返回到雷达接收机的能量很少,达到隐身的目的。
据报道,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飞行器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可降低99%。
2 雷达反隐身技术尽管雷达隐身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雷达的探测距离,但真正实现零信号特征的载体是不可能的。
因此,人们利用隐身目标的各种特征来实现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跟踪。
目前,国外的反隐身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2.1 提高雷达的探测性能隐身目标通常都有一定的雷达散射截面积(1m2 以下),如果提高常规雷达的设计技术指标,也能探测到隐身目标。
采用大时宽脉冲压缩技术、频率合成技术、增大雷达发射功率等措施,可以提高雷达的作用距离,也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
采用传统技术改进常规雷达可以取得明显的反隐身效果,例如:美国研制的FPS-108高功率大型相控阵雷达,其峰值功率达15.4 MW,平均功率1 MW,探测半径3600 km,可探测到1500 km范围内的雷达RCS只有0.1 m2 的隐身目标,可有效地对付B-2隐身轰炸机。
2.2 扩展雷达的探测视角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E-3A预警机就曾多次发现F-117A隐身战斗机。
一架预警机相当于30多部地面雷达的探测能力,可以使机上的雷达随飞机同步运动,大大减少了地面雷达可能出现的盲区和死角。
一旦预警机上的雷达探测到某种隐身目标,机上的计算机系统立即算出隐身目标的航向、高度、速度等有关数据,把各种信息迅速加以综合处理,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攻击方案。
采用空中和天基探测系统,改进机载预警系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第 3 期曹丽梅等: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发展综述2.2.1 空中平台监视系统隐身飞行器的隐身重点多放在鼻锥方向(±45°)范围内,其次才考虑侧面和尾部,至于顶部采用的隐身措施通常较少。
通常探测系统安装在空中或空间平台上,通过俯视探测,提高对雷达截面较小目标的探测概率。
预警机和具有下视能力的飞行器一般都具有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
2.2.2 双(多)基地雷达组网双(多)基地雷达是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部署在远离战场的安全地方和战区的前沿,接收机是无源工作的。
根据隐身目标散射雷达波信号的空域特性,采用双(多)基地雷达系统及其组网的模式,可从多视角探测隐身目标,可以抑制其RCS的缩减,将不同频段双(多)基地雷达组成雷达网,不仅可以扩大雷达的覆盖范围,而且可以提高对隐身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取得显著的反隐身效果。
多基地雷达的发射站和接收站相对目标之间的夹角越大,就更有可能捕获到隐身目标。
2.3 扩展雷达工作波段范围增大普通雷达的波长是一种反隐身的有效途径。
当雷达波长与被照射的隐身目标某部分尺寸接近时,其反射的回波与传播波之间会产生谐振,形成强回波尖锋,这就是增大雷达波长反隐身的原因。
隐身目标通常是针对厘米波雷达设计的,它采取的技术措施对米波、毫米波和激光雷达效果不大。
因此,将雷达的工作波段向米波段和毫米波段甚至红外波段、激光波段扩展,都将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
2.3.1 超视距雷达超视距雷达工作在米波波段(波长约为10~60m;频率在3~30MHz范围),它将大功率电磁波发射到地球表面的电离层,电磁波受电离层折射后,返回远区的地面,照射到相应的地域、海域,若在照射区域内出现雷达目标就会产生雷达回波,其中一部分沿原路径再次通过电离层折射回雷达接收机,从而构成一个以探测运动目标为主的雷达系统。
由于这种雷达工作波长为10~60m,隐身飞机采用的雷达吸波材料对它无效。
另外,雷达工作在高频波段,其波长较长,大部分隐身飞机尺寸及其主要结构的特征均与其波长接近或小于其波长,属于或接近谐振区的散射体,其RCS大于光学区的RCS。
由此可见,超视距雷达是探测隐身目标最有效的手段。
但由于大片陆地区域会产生雷达地杂波干扰而难以分辨出目标信号,因此超视距雷达只适合于搜索海域上空的目标。
其次,由于要经过电离层长距离反射,超视距雷达不能探测900km半径以内的目标。
2.3.2 毫米波雷达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微波雷达的毫米波雷达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并对目标细节反应敏感,形成的目标外形图像可在雷达荧屏上直接显示出来,具有反隐身能力。
毫米波雷达天线波束发散角一般仅为0.1°~1°,当天线口径一定时,约为微波天线波束的1/2~1/10,这不仅能提高雷达的角分辨率,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
如果使用较小口径的天线,可获得较高的天线增益,并能减小由天线旁瓣反射引起的误差,从而有利于跟踪低角度飞行的目标。
由于运动目标引起的多普勒频移的大小与雷达波长成反比,因此毫米波测出的多普勒频移比微波雷达高。
若采用相同的接收机带宽与信号处理带宽,则毫米波雷达较之微波雷达具有更高的目标速度分辨率。
毫米波雷达主要适用于防空和“发射后不管”的导弹导引头,以对付隐身目标和其它目标。
2.3.3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利用激光对隐身目标进行探测与搜寻的装置,它工作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
由于目前隐身目标主要针对雷达波和红外线采取隐身措施,它们对可见光和接近可见光的波段没有明显的隐身效果,再加上激光雷达具有波长短、波束宽、光束质量高、定向性强、测量精度高、分辨率高,对目标具有识别、姿态显示和轨道记录等功能,因此激光雷达能有效地探测隐身目标。
激光雷达因它的工作波长仅为微波雷达的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所以它比微波雷达的测量精度高、分辨率好、抗干扰能力强,且体积小;尤其是当它采用小口径天线低仰角工作时,能跟踪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隐身飞机。
2.4 采用新体制雷达2.4.1 超宽带雷达超宽带雷达是指相对频带大于或等于20%的雷达,通常所说的冲击雷达或无载波雷达是一种典型的超宽带雷达。
这种雷达具有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因为任何隐身目标所能对付的雷达波的频率范围总是有限的,它很可能被超宽带雷达波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探测到。
超宽带天线技术发展很快,目前已经研制出增益为10~20 dB的超宽带天线。
2.4.2 无源雷达无源雷达本身不发射电磁波,而是利用空中已有的其它非合作辐射源作为目标的照射源。
任何一架飞机都会产生几种反射模式。
无源雷达正是通过寻找这些反射,确定目标的方位,并在三维电子地图上标绘出其位置。
它通过接收来自照射的直达波和经目标反射的回波,测得目标回波的多普勒频移、到达时差及到达角等,经处理后实现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由于无源雷达它自身不发射电磁波,利用地面广播电台、电视台、运动或固定平台上的雷达、广播、通信、GPS卫星等作为辐射源,因而系统不容易被敌方侦察系统发现,可免受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具有很强的系统生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它可依托双基地系统,具有空域反隐身的特征,可探测到隐身目标前向、侧向或向上的散射信号。
正在研究中的无源雷达有单站、双站或多站无源雷达。
单站无源雷达适于对隐身目标进行跟踪,双站或多站无源雷达适于对隐身目标进行定位。
2.4.3 谐波雷达人们在研究雷达技术时发现,雷达波照射到金属目标上时,除了散射基波外,还散射谐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