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如何养殖养殖方法介绍

合集下载

饲养黑鱼的方法有什么

饲养黑鱼的方法有什么

饲养黑鱼的方法有什么黑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

其营养十分丰富,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质都高。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黑鱼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黑鱼的方法黑鱼人工繁殖(一)亲鱼选择亲鱼的质量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因素。

黑鱼选择的年龄在2龄以上,体重为500克-1500克的个体较适合。

应当选择已达到性成熟的,身体无病无伤,个体大而生长性能好的亲鱼。

(二)雌雄亲鱼鉴别黑鱼雌雄个体无明显的第二性征差异,在外形上有时难于鉴别。

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松软,生殖孔微红稍突出,腹部为灰白色;雄鱼腹部较小,不如雌鱼松软,生殖孔略凹。

(三)人工催产亲鱼按1:1比例配对,将亲鱼直接放到产卵池中等待自然产卵,也可以进行人工催产。

产卵池面积以0.1-3亩为适宜,最好池底深浅两部分深1米,浅0.3米,池内栽草或投草,透明度较大瘦水为好。

也可在亲鱼培育池中产卵。

人工催产要选择性腺到Ⅳ期末发育程度,水温在25-28℃,大体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中旬。

人工催产药物,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鲤鱼脑垂体效果较好。

脑垂体4-6个/公斤,绒毛膜性腺激素1600-2400国际单位,♂减半。

成熟差的可注射两次,时间间隔24小时。

注射部位为体腔注射。

在23-30℃经18-25个小时,亲鱼可自动产卵受精。

(四)人工孵化亲鱼在产卵池产卵受精后,即可用鱼盘小捞网将其捞出,集中放入孵化池或其它容器中孵化。

一般面盆放500粒,塑料大盆5000-8000粒,小网箱1-2万粒/平方米。

一般2-3天后即可孵化出鱼苗,形似小蝌蚪,身体灰白色,以本身卵黄为营养。

4-5天后卵黄吸收完毕,要立即投喂活水蚤。

水蚤的投放量依鱼苗吃食量为准,以少量多次为宜。

喂养5-6天鱼体变黄,全长1.5厘米左右。

即可移到小池塘中培育。

孵化应注意的问题:1、随时拣出死卵,控制水霉感染。

10小时后发现呈白色卵即未受精卵,拣出。

2、孵化器放卵前用0.1ppm孔雀石绿池水消毒。

黑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生长环境

黑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生长环境

黑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生长环境黑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生长环境黑鱼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

那如何养殖黑鱼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黑鱼的养殖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黑鱼的养殖方法1、鱼池选择鱼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1~5亩,水深1~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乌鱼的生长。

2、清塘消毒鱼池选定后,先将池水排干,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40~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并用耙等工具翻动淤泥,充分消毒。

乌鱼种放养前一周,将池水注至1米深,并施适当基肥培肥水质。

3、鱼种放养鱼种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繁育的。

但不管哪一种来源的鱼种,下塘前均要进行筛选,将规格基本一致的鱼种用3%~5%的食盐水洗浴5~10分钟,然后放入同一个鱼池。

放养密度视水源、注排水条件、饵料鱼来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3~5厘米长的鱼种,667平方米放养6000~10000尾;10~15厘米长的鱼种,放养4000~6000尾;20厘米左右的鱼种,放养约2000尾。

若水源、注排水条件好,饵料鱼来源充足,放养密度还可适当加大一点。

4、饵料投喂人工精养黑鱼,主要以低值新鲜小鱼虾为主要饵料。

因野生或一些人工繁育的鱼种是吃活饵的,所以鱼种下池后应先停喂一两天,然后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

鱼吃食死饵习惯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并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饲料选用正规单位生产的粉状饲料,其粗蛋白含量为45%,粗纤维3%,饲料的主要原料为鱼粉、骨粉、大豆粕、面粉、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等。

辅以蚌肉、小鱼等鲜活饵料。

5、日常管理黑鱼在天然水体中或稀养情况下是不易发病的,但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若防治不当,则会暴发鱼病,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黑鱼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黑鱼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黑鱼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黑鱼是一种淡水鱼类,因其优良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备受喜爱。

本文将介绍黑鱼的养殖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养殖黑鱼需要选择合适的水质、饲料和养殖环境,并定期进行保养和管理。

同时,必须注意防治疾病和控制水温,以确保黑鱼的健康成长。

读者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如何成功养殖黑鱼,为市场供应提供更多的优质食材。

正文:黑鱼是一种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淡水鱼类,其肉质鲜嫩可口,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材追求的不断增加,黑鱼的养殖也在逐渐兴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鱼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成功养殖黑鱼。

首先,养殖黑鱼需要选择合适的水质和养殖环境。

黑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通常适宜的水温为20-30摄氏度,pH值维持在6-8之间。

在选择养殖池塘时,应考虑水源和水质的可靠性,避免高污染的水体养殖。

此外,池塘面积和深度也需要根据养殖规模和黑鱼的生长需求来合理规划。

其次,饲料的选择是成功养殖黑鱼的关键之一。

黑鱼以浮游生物和小型底栖动物为食,一般情况下容易寻找食物,但养殖中仍需要提供合适的饲料。

常用的黑鱼饲料主要有粉料、颗粒料和颗粒配粉料等。

在选择饲料时,应根据黑鱼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用不同规格的饲料,并注意合理配伍,确保鱼类获得全面的营养。

第三,养殖者需要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保养和管理。

这包括清洁池塘杂质、移除死鱼和及时更换水体等。

保持适宜的水质对黑鱼的生长和养殖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可采用修剪水草和加入生物或化学过滤器的方式来提高水质。

鱼池内的光照和水流也需要适度调控,以保持黑鱼的健康成长。

另外,防治疾病是黑鱼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黑鱼容易感染细菌和寄生虫,可能出现鱼体溃烂、呼吸困难等症状。

饲养者需随时观察黑鱼的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消毒剂、定期测量水质、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等。

最后,控制水温对黑鱼的生长至关重要。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黑鱼的食欲和生长发育。

介绍几种黑鱼成鱼的养殖方法

介绍几种黑鱼成鱼的养殖方法

介绍几种黑鱼成鱼的养殖方法
1.养殖黑鱼的传统方法:使用水泥池或塑料池,控制水质,每天喂食鱼饵,定期更换鱼缸水。

这种方法成本低,适合小规模养殖。

2. 铁丝网箱养殖黑鱼:使用铁丝网箱,将黑鱼放入箱中,控制好水质,定期换水,喂食适量鱼饵。

这种方法适合中小规模养殖,成本较低。

3. 水循环养殖黑鱼:利用水循环系统,将黑鱼养在大型水缸或水池中,通过过滤、曝气等设备控制水质,自动喂食。

这种方法适合大规模养殖,但成本较高。

4. 水草养殖黑鱼:在水缸中种植适量的水草,黑鱼可以在水草中寻找食物,同时水草也能净化水质。

这种方法适合小规模养殖,成本较低。

5. 光合作用养殖黑鱼:使用光合作用设备,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氧气,净化水质,同时提供光照促进黑鱼生长,适合大规模养殖,但成本较高。

- 1 -。

北方地区黑鱼养殖技术

北方地区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技术郑永山黑鱼的学名为乌鳢,它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名优鱼类,市场销路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均有黑鱼的分布。

目前,黑鱼已在南方省份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但在黑龙江省养殖的规模还比较小,尚处于启步阶段。

一、鱼种培育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2~5亩为宜,池深达到2m即可。

鱼种入池前10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

每亩池塘施腐熟发酵的粪肥100~150kg。

池塘注水0.6~0.8m。

2、鱼种放养每亩放养规格2~3cm的夏花鱼种4000~5000尾,放养规格3~4cm的鲢鳙鱼种500~800尾。

3、饲养管理在池塘固定一个3~4m2见方的饵料台(可用筛绢制做)。

饵料台在水面下30~40cm处。

饲料投喂鲜野杂鱼。

投喂前用3%~5%的盐水浸洗饲料鱼消毒10min,再将鲜鱼绞成肉泥,放在饵料台上即可。

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0%左右。

每天喂2次,上、下午各喂一次,每次投喂的量以鱼2h内吃完为宜,否则应减少投喂量。

4、日常管理鱼种入池后要注意调节好水质,一般5~7d加一次新水,每次加水10~20cm,饲养后期如发现水色不佳还应换水。

二、成鱼养殖黑鱼的成鱼养殖可采取池塘主养、池塘套养和大中水面养殖三种方法。

1、池塘主养⑴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2~10亩为宜,面积不宜过大,池塘小有利于生产管理。

池深达到2~3m即可。

池塘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

在池塘的进排水口设置防逃网。

在鱼池四周池埂上设置高约1m的围网,防止黑鱼逃跑。

在池边浅水处种植水草,种植水草的面积达到池水总面积的20%即可。

鱼种入池前一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并注水0.8~1m深。

⑵苗种放养每亩放养规格30~50g的鱼种400~500尾,规格100g 左右的鲢鳙鱼种100~150尾。

⑶饲养管理饲料:既可投喂鲜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混合饲料。

鲜动物性饲料可以选择海、淡水小型野杂鱼,也可选择鸡肠子、猪肺子等畜禽下脚料和蚯蚓、蝇蛆等。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技术引言黑鱼,学名黑鲈,是一种适宜在淡水环境中养殖的重要鱼类。

它具有高蛋白质含量、低脂肪含量以及口感鲜美的特点,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在近年来,黑鱼养殖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本文将介绍黑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包括选址、水质控制、饲料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

1. 选址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黑鱼养殖成功的关键。

应选择水质优良、水源稳定、土壤肥沃的地方进行养殖。

最好选取水质透明度高、无污染的自然水域或人工池塘作为养殖场地。

此外,养殖场地应具备方便通水、排水和施肥的条件,以满足黑鱼生长发育的需要。

2. 水质控制水质是黑鱼养殖的生命线,良好的水质可促进黑鱼生长和健康。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水质参数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温度:黑鱼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摄氏度,应保持水温稳定,不得过高或过低。

•pH值:黑鱼适宜的pH值为6.5-8.5,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黑鱼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可通过添加酸碱性调节剂来调节pH值。

•溶解氧:黑鱼对溶解氧的需求较高,应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在6毫克/升以上。

•氨氮和硝氮:过高的氨氮和硝氮含量对黑鱼有毒,应进行适当的水质处理,控制氨氮和硝氮的含量。

3. 饲料管理黑鱼的饲料管理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提高鱼类的生长效率,并减少饲料的浪费。

以下是几个饲料管理的建议:•饲料种类:可选择符合黑鱼营养需求的专用饲料,如浮游粒料、颗粒饲料等。

应根据黑鱼的生长阶段和养殖密度确定合适的饲料种类。

•饲料投喂:饲料应分次投喂,避免一次性过多投喂导致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可根据黑鱼的食欲和生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饲料质量:选择优质的饲料,避免饲料含有有害物质或对黑鱼生长不利的成分。

定期检测饲料的营养指标和品质,确保饲料的合格。

4. 疾病防治合理的疾病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黑鱼养殖中的疾病发生,并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防治措施:•水质处理:要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定期清理养殖池塘的底泥和杂草,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乌鳢养殖技术

乌鳢养殖技术

乌鳢养殖技术乌鳢俗称黑鱼、乌棒、花鱼、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畅销国内外市场,价格昂贵,成为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

一、养殖乌鳢优点①乌鳢苗种来源广,早期是从水草丛、河沟中捕捞,目前已发展到工厂化培育等。

②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

③当年可以养成商品鱼。

④每667平方米池塘,水深7.5米,可放养鱼种8000~9000尾,年产量可达4~5吨,利润3万~5万元。

⑤疾病少,成活率高,成鱼便于远距离销售。

二、种苗人工繁殖1.选择亲鱼5月中旬,选择腹部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明显,中央出现凹沟,生殖孔外突、大而粉红色的雌鱼,用控卵器取卵子。

卵粒大小均匀,呈金黄色,光亮饱满。

雄性个体体色紫红色,前脊上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齐、透明白色的小圆斑,愈多愈白愈好;腹部稍肥大、松软,生殖孔稍放大,微凹,呈三角形,淡粉红色。

雌雄比例1∶1。

雌雄鱼分别在暂养池静养一天,不投喂饵料,有利于产卵。

2.亲鱼催产采取二次注射,第一针采用全剂量的1/3。

隔18~26小时,再将2/3剂量注入雌鱼。

雄鱼在雌鱼注射第二针时一次性注射,剂量减半。

注射部位:体腔注射,采用较细的6号针头,与身体成45度角扎针。

进针深度1厘米。

激素的种类和剂量:鲤、鲫脑垂体,每千克雌鱼4~6粒,雄鱼减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千克雌鱼1600~2400国际单位,雄鱼减半。

3.产卵可在孵化缸、水泥池、土池中进行。

在水温22~23℃时产卵效应时间为27~35小时,水温24~25℃时产卵效应时间为25~30小时,水温26~28℃时产卵效应时间为18~22小时。

乌鳢产卵需在安静和弱光下进行,不能受到惊吓,否则会中止产卵。

产卵后12~14小时集卵。

4.人工孵化网箱孵化(40目,50厘米×100厘米×50厘米),微流水方式,每箱投入1万粒受精卵;孵化池孵化(3米×4米×0.8米),静水方式,每池投放4万粒受精卵;孵化率的高低取决于鱼卵的受精率和水质的清新。

池塘黑鱼养殖技术

池塘黑鱼养殖技术

池塘黑鱼养殖技术1. 简介池塘黑鱼养殖技术是一种以池塘为基础的养殖模式,专门用来养殖黑鱼。

黑鱼,又名黑鲫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淡水鱼类,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池塘黑鱼养殖的相关技术,从池塘建设、黑鱼选种、饲料管理、水质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池塘建设2.1 池塘选址选择合适的池塘选址是成功养殖池塘黑鱼的关键。

优选选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四季温度适宜:黑鱼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8-30摄氏度,因此选址时需要选择温度适宜的地方。

•地势平坦:选址要求地势相对平坦,避免坡度过大导致水流不畅。

•地下水位适中:选址时要考虑地下水位,确保池塘不易出现漏水或积水等问题。

2.2 池塘设计池塘设计包括池塘大小、深度和形状等方面的考虑:•尺寸:池塘尺寸应根据预计的养殖规模和黑鱼的生长特性进行合理设计,一般要考虑保持一定的水体流动性。

•深度:深度直接影响黑鱼的生长和繁殖情况,一般深度在1.5-2米之间较为适宜。

•形状:池塘形状不宜过于复杂,宜选择长方形或正方形,以便于管理和养殖操作。

3. 黑鱼选种3.1 优质种苗选购选择优质的种苗是确保养殖效果的重要一环。

选购黑鱼种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状况:选购时要选择身体健康、活动自如的种苗,避免有明显疾病的个体。

•外观特征:观察种苗外观特征,选择体型匀称、鳞片完整、无明显畸形的个体。

•大小合适:根据池塘的养殖规模和资源情况,选择适当大小的种苗。

3.2 养殖环境适应将选购的黑鱼种苗放入池塘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其适应新环境:•温度适应:将种苗放入装有池塘水的桶中,逐渐加入池塘原水,使其温度适应池塘水温。

•水质适应:将池塘原水与种苗所处的水逐渐混合,以让种苗逐渐适应池塘的水质。

•饲料适应:逐渐将池塘黑鱼常用的饲料添加到种苗的饲料中,促使其适应新饲料。

4. 饲料管理4.1 饲料选择黑鱼适合的饲料种类较多,常用的有鱼粉、虾青素、豆粕等。

选择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适口性:•优质饲料:选择优质饲料,具备高蛋白、低脂肪、适宜的营养含量,能满足黑鱼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黑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与技术英文回答:Black fish, also known as black carp or black amur, isa species of fish that is commonly raised in aquaculture.It is native to East Asia and is known for its fast growth rate and ability to consume large amounts of aquatic plants, making it an ideal species for controlling excessive vegetation in ponds and lakes.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black fish farming:1. Pond culture: Black fish can be raised in ponds that 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fish farming. The pondsshould have proper water depth, aeration, and filtration systems to maintain optimal water quality. The fish are usually stocked at a density of 500-1000 fish per acre and fed with a balanced diet consisting of commercial fish feed.2. Cage culture: Black fish can also be raised in cages or net pens placed in natural or man-made bodies of water such as lakes, rivers, or reservoirs. The cages are usually made of strong and durable materials to withstand the water currents and protect the fish from predators. The fish are fed with floating pellets or other suitable feed.3.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RAS): RAS is a closed-loop system that recycles and treats the water used in fish farming. It is a more intensive and controlled method of raising black fish. The water is continuously filtered and treated to remove waste and maintain optimal water quality. The fish are usually stocked at higher densities and fed with a formulated diet.4. Integrated fish farming: Black fish can be integrated with other aquaculture species such as tilapia or shrimp. This allows for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creation of a more sustainable and diverse farming system. For example, the waste produced by one species can be used as feed or fertilizer for another species.In addition to the farming methods, there are also various techniques used in black fish farming to maximiz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1. Feeding management: Black fish should be fed with a nutritionally balanced diet that meets their dietary requirements. The feed should be provided in appropriate quantities and at regular intervals. Overfeeding should be avoided as it can lead to water pollution and poor growth.2.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Maintaining optimal water quality is crucial for the health and growth of black fish. Regular monitoring of water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pH, and ammonia levels is necessary. Proper aeration, filtration, and water exchange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ensure good water quality.3.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lack fish are susceptible to various diseases and parasites. Regular health checks, vaccination if available, and proper biosecurity 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prevent andcontrol diseases. Quarantine procedures should also be followed when introducing new fish to the farm.4. Harvesting and marketing: Black fish can be harvested when they reach the desired size, usually after2-3 years of growth. Proper harvesting techniques should be followed to minimize stres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ish. The fish can be marketed to local markets, restaurants, or processed into value-added products such as fillets or smoked fish.中文回答:黑鱼,又称黑鲤或黑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

黑鱼的养殖方法及用药注意事项

黑鱼的养殖方法及用药注意事项

黑鱼的养殖方法及用药注意事项摘要:黑鱼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较强的淡水养殖鱼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鱼养殖的方法,并提供用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帮助养殖者顺利养殖黑鱼。

正文:一、黑鱼的养殖方法黑鱼又名花吻鱼、川东鲢鳙,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淡水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而深受市场欢迎。

下面我们来介绍黑鱼的养殖方法。

1. 处理池塘选择适宜的养殖池塘是成功养殖黑鱼的第一步。

池塘宜选择水质清洁、水源稳定、无污染的透明度较高的水域。

在放养前要对池塘进行整治,包括排除污染物、清理杂草和杂质等,并保证充分的水源补给。

此外,在不同季节要根据池塘水温进行调控,使鱼儿处于最适合生长的环境中。

2. 选种、放养在选择品种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当地气候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优质种苗对黑鱼养殖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种苗要求是外形漂亮、活力强、抗病性好等。

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夏季至秋季,水温在15℃以上,这样黑鱼的生长速度相对快。

在放养过程中,应将合适品种的种苗均匀地投放到池塘中,避免密度过高造成竞争等问题。

3. 健康饲养黑鱼的饲料以浮游生物为主,包括藻类、浮游动物等。

养殖期间应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杂质并补充养分,以维持黑鱼的健康生长。

合理的饲料投喂量要依赖养殖池塘水质、黑鱼的活动情况和生长发育等因素进行调节。

此外,定期检查饲养池塘的水温和氧气含量,防止疾病和污染的发生。

二、用药注意事项在黑鱼的养殖过程中,有些疾病可能会出现,为了维护黑鱼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注意用药。

1. 选择适合药物在用药前要了解药物的特性,选择对黑鱼疾病有效的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用药方法进行投药,以避免使用过量和滥用药物。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禁止使用一些草鱼效果药物于人类食用的种类中,黑鱼并不包括其中。

但在养殖环境中,也应注意减少使用,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

2. 防止过敏反应在用药前要进行试药,观察黑鱼的反应。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或过敏反应,需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如停药、更换药物等。

黑鱼饲养方法

黑鱼饲养方法

黑鱼饲养方法
黑鱼饲养方法
一、饲养环境
黑鱼是高水温鱼类,它们最适合的饲养温度在25℃-30℃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里,他们能够获得最佳的生存环境,如果温度不正确,会影响黑鱼的生长。

二、饲养期限
黑鱼的饲养期限一般为6-8个月,如果您要饲养更长时间的黑鱼,需要更好的环境维护。

在水质和温度等方面,都要加以重视,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水质,以便获得更长的饲养期限。

三、改水
黑鱼喜欢清澈的环境,因此要定期更换水,每一次更换水量最好大于50%,更换水的时候要将水温调整为与原水温相近。

四、饲料
黑鱼最喜欢吃的是细菌、小藻类和虾米,它们也可以摄取营养来自于调味品和饲料,但是应注意不要喂食过多,以免造成水质受污染。

五、护理
黑鱼的皮肤是非常脆弱的,要定期对鱼缸进行清洁,除去死的鱼和营养物质,以防止鱼缸变黑,同时也要保持鱼缸里的水质清澈。

黑鱼养殖的要点

黑鱼养殖的要点

黑鱼养殖的要点黑鱼正经的来说的就是乌鳢,也叫乌鱼。

它是一种比较凶猛的鱼类,繁殖能力极强,但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用鱼。

它的鱼骨和鱼刺很少,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

食用黑鱼,有利于伤口愈合,而且还有滋补调养的效果。

在我国也有很多大型的黑鱼养殖场,但是黑鱼要怎么养殖呢?今天专业人士重点要和大家讲的就是黑鱼的养殖要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认真看看哦。

1、鱼塘管理黑鱼养殖的鱼塘要选择向阳的地方,同时鱼塘中水位一般是一米到一米五深即可。

在鱼塘周围要适当的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在鱼塘较低的位置,需要用网围住。

在放养之前,我们要将鱼塘进行彻底的消毒,然后再适当的撒入一些基肥培养水体。

后期我们也要不定期的进行清塘,保证养殖的环境。

2、鱼苗放养黑鱼苗我们一般都是要从正规的、没有疫病的区域进行采购。

购买回来的育苗还需要先用食盐水进行消毒,一般五分钟左右即可。

放养时的密度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鱼苗放养的密度主要和鱼苗的规格有关,一般鱼苗为三到五厘米左右,那么每亩可放养八千到九千条,而规格在十到十五厘米左右,每亩则只能放养五千条左右,最后就是二十厘米左右的鱼苗,每亩最多只能放养两千条。

还有就是在后期的饲养中,也要不断的进行分群饲养,这样才能保证黑鱼的产量和质量。

3、饲料投喂饲料要选用物美价廉的正规单位生产的,不能贪图便宜,选用劣质产品。

其中饲料的主要有粗蛋白、粗纤维、鱼粉、骨粉、大豆、面粉以及其他的营养物质。

在用饲料喂养的同时,也需要辅助性的投喂一些河蚌肉、小鱼等之类的饵料,这样才能保证黑鱼的营养均衡。

同时饵料的投喂我们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一般最佳的投喂时间是每天的八点到九点,和下午四点到五点。

正常情况下是每天投喂两次,如果天气不好,那么一天基本上只需要投喂一次。

4、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也是黑鱼养殖技术中的一个要点。

在饲料投喂之后,我们要及时的将剩余的食物残渣打捞出来,并且不定期的进行池塘消毒,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

同时要检查鱼塘中的水质,不定期的进行换水,还有就是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以及观察黑鱼每日的运动、摄食等情况,及时的预防疾病。

黑鱼吃什么食物?黑鱼的养殖技术

黑鱼吃什么食物?黑鱼的养殖技术

黑鱼吃什么食物?黑鱼的养殖技术【常见问题】黑鱼吃什么食物?该怎么养?【专家解答】黑鱼为我国常见的一种食用鱼,别称乌鱼、生鱼、财鱼等。

黑鱼的骨刺少、含肉率高且营养丰富,因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

那么黑鱼吃什么食物?该怎么养?现将黑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黑鱼吃什么食物?黑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以下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幼鱼)和青蛙为捕食对象。

二、黑鱼的养殖技术1.鱼池选择:鱼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1亩~5亩,水深1米~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乌鱼的生长。

2.清塘消毒:鱼池选定后,先将池水排干,每亩用生石灰140公斤~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并用耙等工具翻动淤泥,充分消毒,鱼种放养前一周,将池水注至1米深,并施适当基肥培肥水质。

3.鱼种放养:鱼种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繁育的,但不管哪一种来源的鱼种,下塘前均要进行筛选,将规格基本一致的鱼种用3%~5%的食盐水洗浴5分钟~10分钟,然后放入同一个鱼池。

放养密度视水源、注排水条件、饵料鱼来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3厘米~5厘米长的鱼种,亩放养6000尾~10000尾,10厘米~15厘米长的鱼种,放养4000尾~6000尾,20厘米左右的鱼种,放养约2000尾。

若水源、注排水条件好,饵料鱼来源充足,放养密度还可适当加大一点。

4.饲料选择:饲料选用正规单位生产的粉状饲料,其粗蛋白含量为45%,粗纤维3%,饲料的主要原料为鱼粉、骨粉、大豆粕、面粉、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等,辅以蚌肉、小鱼等鲜活饵料。

5.饵料投喂:人工精养黑鱼,主要以低值新鲜小鱼虾为主要饵料,因野生或一些人工繁育的鱼种是吃活饵的,所以鱼种下池后应先停喂一两天,然后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鱼吃食死饵习惯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并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黑鱼在家怎么养不会死

黑鱼在家怎么养不会死

黑鱼在家怎么养不会死
黑鱼在家饲养需要注意黑鱼饲养的生活环境、饮食问题、水质水温等情况也要合理控制。

如果想黑鱼养不会死,那么不要给黑鱼吃变质的食物,最好喂食新鲜干净的小鱼、小虾、鱼粮等,还要每隔4~7天换掉三分之一的水,平时将水温保持在28℃左右。

若是发现黑鱼有患病等异常现象,需及时进行治疗。

1、建池
黑鱼喜欢在水质良好、水草茂盛的地方生长,所以建池子时,尽量选择水质良好的地方建造,然后根据数量建造一个大小适宜的水池,一般水池深度在2米左右为宜。

池子建好后,在底部放入一些淤泥,周围用防逃网围起来,然后在淤泥中撒入一些生石灰即可。

若有条件的话,可在里面种几株浮莲。

2、投放鱼苗
去专卖市场选购一些优良鱼苗,放到食盐水或漂白粉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捞出投放到池子中即可。

一般池子中投放3-5尾鱼苗即可。

3、饲料投喂
黑鱼是肉食性鱼类,幼时吃各种小鱼、小虾、幼虫等,成鱼吃泥鳅、鲫鱼、鲤鱼、沙鳅等,所以饲喂时尽量根据鱼体大小选择合适的食物。

饲喂时,要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每天至少在上午10点与下午3点投食两次。

后期可根据鱼生长情况增加饲料。

4、后期养殖技术
(1)勤巡塘:养殖期间,要勤观察黑鱼的摄食情况及活动情况,对于发生异常现象的鱼要及时处理。

(2)保证含氧量充足:黑鱼生长期间,会滋生大量浮游植物,容易使池子里含氧量减少,所以要及时水面杀菌,并在池子中放一个增氧泵,增加氧气。

(3)预防病害:黑鱼生长期间,会出现车轮虫病、碘泡虫病、出血性败血症、腐皮病等病害,所以要提前做好防治措施。

黑鱼在饲养的时候,需要保证充足的氧气。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乌鳢养殖方式有粗放养殖和集约养殖两种,从技术方法上分,则有混养与单养两种。

粗放养殖多实行混养技术,集约养殖则采取单养技术。

(一)池塘专养由于人们长期把乌鳢作为养殖的害鱼而被杀害,致使养殖乌鳢的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因而养殖技术还不成熟乌鳢养殖方式有粗放养殖和集约养殖两种,从技术方法上分,则有混养与单养两种。

粗放养殖多实行混养技术,集约养殖则采取单养技术。

(一)池塘专养由于人们长期把乌鳢作为养殖的害鱼而被杀害,致使养殖乌鳢的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因而养殖技术还不成熟。

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环节都在探讨之中。

下面我们介绍的养殖技术,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但又急需深入探讨、改进和提高的。

1.池塘条件。

养鳗池、养甲鱼池或一般的养鱼池,都可以作为乌鳢的养成池,不必另设专池。

以养鳗池,特别是室内养鳗池为最佳。

因为养鳗池设备最好,既能控制水温,又能造成微流水环境,水质良好。

池塘养殖面积大小不限,但多以0.5公顷以下为多,以便于管理。

池堤上围设有竹篱笆或尼龙纱xx,高1.5米,防止乌鳢鱼跳出。

池内通常设有进水口、排水口,水源相对丰富,以使在换水(静水养殖)或微流水的情况下,保持池水为11.5米的深度。

注水口由池堤顶端伸入池内,离池堤内壁30厘米左右,池中需有1/5左右的水面被水浮莲之类的漂浮水生植物所覆盖,以便水温较高时起遮阳作用。

放养前照样要清池消毒,放入的水需有较高的溶氧含量,PH 值为中性左右,养殖水温不宜超过30℃。

2.苗种放养。

苗种的规格以3-6厘米为宜,同一池中放养的鱼苗大小应基本一致。

放养密度,在静水池塘可10尾/平方米,在微流水池塘则应适当提高。

养殖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个体大小差异,因此,仍须多次用不同xx目的拉xx进行过筛分级。

分池分养,同时随着鱼的生长,降低放养密度,最后达到23尾/平方米,在池塘数量有限的地方,则可用相应xx目的尼龙xx将池子xx成若干个分隔部分,放养不同规格的乌鳢(即经分级后进行分养)。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技术黑鱼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对池塘水质要求较低,可以高密度养殖,每亩池塘可放养鱼种8000~10000尾,产量可达4000~5000千克,黑鱼生长速度快,早春鱼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黑鱼发病少,成活率高,成鱼运输简单,便于远距离销售。

黑鱼人工繁殖1、亲鱼选择:每年的5月中旬是黑鱼的繁殖季节,应选择成熟、健壮的雌雄性黑鱼以1∶1的比例做为亲鱼。

雌雄分辨的方法是,雌性黑鱼腹部膨大且松软,呈黑白色,卵巢轮廓明显,中央出现凹沟,生殖孔外突,呈粉红色;雄性黑鱼体色呈紫红色,背鳍上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齐的透明白色小圆斑,腹部发暗,生殖孔稍有扩大,微凹,呈三角形,淡粉红色。

催产前将雌雄鱼分别放入网箱中静养一天,不要投喂饲料,这样更有利于产卵。

2、亲鱼催产:雌鱼分两次注射,第一针为全剂量的1/3,相隔18~26小时,剩余剂量一次注入,雄鱼剂量为雌鱼一半,在雌鱼第二针时注入。

鱼体大多采用胸腔注射,与鱼体呈45deg;注射,进针的深度约为1厘米,常用的激素种类有鲤、鲫脑垂体,剂量为雌鱼4~8个/千克,雄性减半;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鱼为16000~24000国际单位/千克,雄鱼减半。

3、鱼卵孵化①人工模拟自然环境孵化:注射催产剂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池中,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孵化。

鱼苗孵出后,利用黑鱼的护仔习性让其自由照管。

此方法省工、省时,缺点是鱼苗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一致。

②人工网箱孵化:注射催产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4~6米2网箱产卵、受精,后将亲鱼捞出,放入大塘。

将鱼卵投放40目网箱中,每箱投放1万粒受精卵,采用微流水方式孵化,孵化率高低取决于受精率和水质。

22~27℃,需32~48小时,经常检查,及时去除未受精卵。

4、苗种培育:出膜至2厘米以前,应放入用40目网布制成的1米;x;0.5米;x;0.5米规格的网箱饲养,密度2000尾/米2,出膜4~5天后,投喂轮虫或枝角类、桡足类等,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隔4小时一次,持续3~4天;以后投喂数量增加,次数减少,逐步过渡到1天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鱼如何养殖养殖方法介绍
一、黑鱼池塘建造
鱼池面积以10亩为宜,水深2米左右,塘埂高出水面50公分,池塘四周用竹竹篱笆或网片作为防逃墙,防止黑鱼趁雨季地面湿滑时逃逸。

水源要充足,水质要清新,池水溶解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公分以上。

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设防逃设施,在养殖前15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二、黑鱼鱼种放养
1.池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间隔3天后注入新水,水深1.0米,待毒性消失后即可试水放入鱼种。

2.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做好放养方案,以获得**的养殖效果。

黑鱼放养时间在7月初放养。

配套家鱼池主养成鱼,其中草鳊鱼种放养量按草鳊鱼单产能达175千克模式放养。

乌鳢养殖池鱼种放养情况见下(面积:
3.5亩)。

(1)第二周期
①7月18日放养乌鳢:规格为13~15克/尾,总放养21000尾,重276.1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6000尾/亩,78.9千克/亩。

②7月25日放养鳙鱼:规格为250克/尾,总放养140尾,重3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40尾/亩,10千克/亩。

两种模式的总放养尾数为21140,总重量为311.15,单位面积总放养量6040尾/亩,88.9千克/亩。

(2)**周期
①7月20日放养乌鳢:规格为5克/尾,总放养13000尾,重6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3714尾/亩,18.57千克/亩;规格为10克/尾,总放养7000尾,重70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2000尾/亩,20千克/
亩。

②7月25日放养鲢鱼:规格为100克/尾,总放养250尾,重2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71尾/亩,7.14千克/亩。

③7月25日放养鳙鱼:规格为150克/尾,总放养105尾,重15.7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30尾/亩,4.5千克/亩。

以上的总放养尾数为20355尾,总重量为175.75千克,单位面积总放养量1815尾/亩,50.21千克/亩。

三、黑鱼饲养技术
⑴养殖黑鱼喂什么饲料?
黑鱼饲料分为两种,一是以小型野杂鱼为主的新鲜动物饲料,二是人工配合饲料:有浮性颗粒料、硬颗粒料和粉状配合料。

目前,乌鳢人工配合饲料的组成尚未彻底解决,主要是肉食性鱼类生长需要的一种活性物质——H因子,存在鲜动物组织中,而鱼粉中不存在。

其对乌鳢的生长和免疫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⑵投喂方法
投饵要做到“四定”。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次,上午8:00~9:00、下午4:00~5:00进行,冰鲜小杂鱼投喂前用药液浸泡消毒后切成块,待温度与池水温度相近时投放于食
台。

日投喂量为在池鱼总重量的3-10%,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鱼种不再上食台吃食为度。

四、黑鱼繁殖技术
1、亲鱼选择:每年的5月中旬是黑鱼的繁殖季节,应选择成熟、健壮的雌雄性黑鱼以1∶1的比例做为亲鱼。

雌雄分辨的方法是,雌性黑鱼腹部膨大且松软,呈黑白色,卵巢轮廓明显,中央出现凹沟,生殖孔外突,呈粉红色;雄性黑鱼体色呈紫红色,背鳍上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齐的透明白色小圆斑,腹部发暗,生殖孔稍有扩大,微凹,呈三角形,淡粉红色。

催产前将雌雄鱼分别放入网箱中静养一天,不要投喂饲料,这样更有利于产卵。

2、亲鱼催产:雌鱼分两次注射,**针为全剂量的1/3,相隔18~26小时,剩余剂量一次注入,雄鱼剂量为雌鱼一半,在雌鱼第二针时注入。

鱼体大多采用胸腔注射,与鱼体呈45°注射,进针的深度约为1厘米,
常用的激素种类有鲤、鲫脑垂体,剂量为雌鱼4~8个/千克,雄性减半;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鱼为16000~24000国际单位/千克,雄鱼减
半。

3、鱼卵孵化
①人工模拟自然环境孵化:注射催产剂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池中,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孵化。

鱼苗孵出后,利用黑鱼的护仔习性让其自由照管。

此方法省工、省时,缺点是鱼苗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一致。

②人工网箱孵化:注射催产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4~6米2网箱产卵、受精,后将亲鱼捞出,放入大塘。

将鱼卵投放40目网箱中,每箱投放1万粒受精卵,采用微流水方式孵化,孵化率高低取决于受精率和水质。

22~27℃,需32~48小时,经常检查,及时去除未受精卵。

4、苗种培育:出膜至2厘米以前,应放入用40目网布制成的1米
×0.5米×0.5米规格的网箱饲养,密度2000尾/米2,出膜4~5天后,投喂轮虫或枝角类、桡足类等,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隔4小时一次,持续3~4天;以后投喂数量增加,次数减少,逐步过渡到1天2次。

当黑鱼苗达到2厘米时,换入8~16目的夏花网布制成的网箱,面积10~15米2,长方形为好,密度500~600尾/米
5、投喂饵料: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主。

4~5厘米时,投喂鱼肉泥加浮游动物,为防止污物和丝状藻类堵住网眼,每天刷洗一次,一周换箱一次,并将网箱彻底消毒。

五、常见疾病与防治
①水霉病:严格用药物消毒孵化池,保持孵化池水体清新,捞卵不离水,轻捞轻放避免卵粒受伤。

放苗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可预防此病的发生。

②白皮病:发病鱼池可用1×10-6的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
0.3×10-6的二氧化氯消毒药物化水全池泼洒。

③小瓜虫病:全塘泼洒2g/㎡亚甲基蓝,水温15~20℃。

④孢子虫病:用益生菌液或者彻底清塘,杀死淤泥中的孢子,预防此病发生。

发病鱼池可在饲料中拌服“孢杀”,连用3~5天;或外用灭虫精全池泼洒,隔3天后再用“强效碘”全池泼洒,连用3天,此法治疗孢子虫病效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