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的“感光特性曲线”
X线名词解释及简答
X线.名词解释1.胶片特性曲线: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
2.IP:是CR记录信息的载体,是CR成像系统的关键部件。
3.滤线栅的焦距:指聚焦式滤线栅的倾斜铅条会聚于空中的直线平面到滤线栅板平面的垂直距离。
4.左心导管检查法:是经上肢的肱动脉或下肢的股动脉,将导管逆行插入左心房、左心室内,以检查左心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进行左心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5.骨骺线:管状骨的干骺与继发性骨化中心之间的骺板,随年龄增长,逐渐变窄,表现为透亮线,称为骨骺线。
6.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的比例仍正常。
7.惰性:是指光照停止后影像继续存在的现象。
它会导致影像移动时产生重影。
产生惰性的主要原因:一是电导性惰性;二是像素的等效电容值太大而引起的电容性惰性。
其次,惰性还与照度、靶压、电子束等有关,照度越大、靶压越低、电子流越大惰性越小。
8.轴位:指身体矢状面与暗盒垂直,中心线方向与身体或器官长轴平行或近似平行投射。
9.立位摄影:X线管、人体、胶片(IP等)保持不动,且曝光时水平方向X线透过人体后先通过滤线栅(曝光前先振动)再到达胶片(右的老式机器无滤线栅),使胶片感光的摄影。
10.近距离摄影:是指焦片距在50cm以下时的摄影方法。
11.X线立体摄影:在普通的X线照片上看到的影像,都是人体各层结构的复合影,仅能看到其高与宽,而对前后远近的空间关系则看不到。
立体摄影却能给我们对人体某一部位结构的观察,获得一个立体概念,此种摄影称立体摄影。
12.滤线栅因子(曝光量倍数):也称曝光量倍数,是指不使用滤线栅时测得的全X线(原发射线和散射线之和)强度和使用滤线栅时测得的全X线强度的比值。
13.铅容积:表示在滤线栅表面上,平均1cm2中铅的体积。
14.能量减影:使用一次曝光同时获得了不同能量的两幅影像,然后通过加权减影技术处理,可获得减影图像称为能量减影。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的感光特性、质量与选用要求
1 工业无损检测对象与 相关要 求 ( 见上期 )
110  ̄
.
∞
2 胶片感光性能要 求( 上期 ) 见
一
6 o a●D
,
,
,
2 1 层次特性 ( . 见上期) 22 能谱特性 .
I I n∞
i
e
a" n舯
在实用范围内 , x射线胶片特性曲线的形状不
问题。一般感光材料的胶银比约为 2 1 . 。 .—32 涂布量是指每米 支承体 ( 片基 ) 上涂布的金属 银量 , g m 表示。 以 /2 涂布量直接影响感光材料的照 相性能和物化性能 , D a 、 、e机械强度等。 如 m xG L 、
颗粒度是指胶片光学密度 ( 黑度) 的随机起伏 , 它会妨碍射线底片上小黑度差的识别。如果这种小 黑度差总是与试件中的次要细节有关 ,颗粒度在射 线照相中就无足轻重。但射线底片上的低对比度细
长) 的强烈影响。 图5 表示某种胶片在一定的冲洗条件下获得黑
2 3 结 构特性 .
度 10 . 所需要的射线照射量伦琴数 ( 曝光时不用增 感) 。各种 x射线胶片的能谱感光度曲线与图 5 所
示曲线特点大致相同 。但一种胶片与另一种胶片的
这是指乳剂成分 ( 包括各种补加剂) 卤化银的 、 颗粒尺寸 、 分布状态、 胶银比、 涂布量等。在胶片制 造的乳化过程中 , 乳化方法 、 速度、 温度、 搅动等情况 对 卤化银颗粒的大小、 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 而颗粒的 大小 、分布情况又对感光材料的性能起极其重要的 作用。一般颗粒越大 , 感光度越高; 颗粒越小, 感光 度越低。颗粒尺寸越均匀 ( 即颗粒的均一性越大) ,
节有可能是试件中裂纹类危险 睦缺陷的影像 ,这些
名词解释胶片的特性曲线
名词解释胶片的特性曲线胶片的特性曲线是指胶片在不同曝光条件下的响应特性。
胶片作为一种传统的摄影媒介,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了解胶片的特性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胶片摄影的原理和技巧。
胶片的特性曲线从根本上决定了胶片的感光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等方面的表现。
在胶片摄影中,特性曲线被广泛用于曝光和后期调整的参考。
下面我将从感光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三个方面来解释胶片的特性曲线。
首先,胶片的感光度是指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
在胶片的特性曲线上,感光度通常是表示为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表示感光度越高。
胶片的感光度决定了曝光的快慢,高感光度的胶片适用于低光条件下的拍摄,而低感光度的胶片则适用于光线充足的情况。
通过合理选择感光度,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要求来控制曝光量,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胶片的对比度是指胶片对不同亮度间隔的反应程度。
在特性曲线中,对比度表现为曲线的陡峭程度,陡峭的曲线表示高对比度,而平缓的曲线则表示低对比度。
高对比度的胶片适用于需要强烈明暗对比的场景,而低对比度的胶片则适用于要求细腻过渡的场合。
通过对比度的选择,摄影师可以调整图像的明暗层次,增强或减弱拍摄主题的表现力。
最后,胶片的色彩还原是指胶片对真实色彩的还原能力。
在特性曲线上,色彩还原表现为曲线在不同颜色通道上的响应。
不同种类的胶片对色彩的还原有所差异,有些胶片偏向暖色调,有些则偏向冷色调。
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胶片,摄影师可以根据个人的艺术风格和拍摄主题来呈现出独特的色彩效果。
总之,胶片的特性曲线作为胶片摄影的重要参考,对于摄影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胶片的感光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等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胶片摄影的技巧和原理,创造出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胶片摄影虽然在数字摄影时代已经逐渐退出主流舞台,但其独特的魅力依然吸引着一批忠实的摄影爱好者。
在不断发展的摄影技术中,胶片的特性曲线仍然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之一。
射线胶片的特性PPT资料优选版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E1—(—B点1对)应的增曝光感量;型胶片的特性曲线
射 影线配胶方片 、感 温光 度度 、与 时乳 间剂 以层及中 增的 感含 方银 式量 的、 影明 响D胶 。成分、增感剂含量以及银盐颗粒大小、形状有关,感光度的测定结果还受到射线能量、显
由于特性曲线上各点的G值不同,所以常用特性曲线上两 点连线的斜率来表示称为胶片的平均梯度或平均反差系数。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射线胶片的G值与胶片的种类、型号有关。增感型 胶片的G值在较低的黑度范围内,随黑度的增大而增 大,但当黑度超过一定数值,黑度再增大,G值反而 减小。增感型胶片G值与黑度D的关系如图曲线C所 示。
3、胶片特性曲线测试 ·反转区(EF)――1 LgE2
LgE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曝光迟钝区(AB)――曝光量↗,D不变 ·曝光不足区(BC)――曝光量↗,D缓慢↗ ·曝光正常区(CD)――D=γΔIg(曝光量)(射线检测区) ·曝光过渡区(DE)――曝光量↗, D较小↗到E点时 斜率=0 ·反转区(EF)――曝光极端过渡,D↘
但其“曝光过渡区”在黑度非常高的区段,大大超过一般观察灯的范围,故通常不再描绘在特性曲线上。 非增感型胶片的G值随着黑度的增大而增大。
式 —中—表D示1—相—对B曝段点光的量,黑与度大底值片大;黑度超之过间关一系。般观察灯的范
显然梯度大的胶片其宽容度必然小。
显然梯度大的胶围片其,宽故容度通必然常小不。 再描绘在特性曲
非增感型胶片的G值随着黑度的增大而增大。 1
2
3
胶片的“感光特性曲线”
前些天就胶片感光特性曲线问题,与强总进行过短信沟通。
我认为强总的意见比较准确、全面,而我的意见则有些偏颇。
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个问题,撰写了此文。
如有不当,请专家和读者朋友指正。
1 铅增感胶片感光特性曲线的两种型式我们讨论的胶片,应是符合GB/T19348.1一2003《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一部分: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系统的分》标准,即铅增感胶片。
感光特性曲线是表示吸收剂量K(或照射量P)和底片黑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是D一LgK曲线,也可以是D一K曲线。
前者是涉及梯度G定义的常用曲线。
当X射线管电压和管电流等条件固定后,黑度仅决定于曝光时间t时,D一LgK曲线可用D一Lgt代替,D一K曲线可用D一t代替。
1.1 D一Lgt曲线其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铅增感型胶片的D一lgt特性曲线这种曲线,大约在黑度0.5以下,它有迟钝区和曝光不足区,黑度从0.5至5是曝光正常区,是个近三次方的呈“J”形的曲线。
在D=0.5~5的范围内,没有过渡区和反转区。
1.2 D一t曲线铅增感胶片的D一t曲线,大约是一条上斜的直线,即黑度D和曝光时间t(实质是和吸收剂量K)近似成正比。
,见图2。
D和t、D和K的关系可以写为D≈g.tD≈g.K式中:g一比例系数。
笔者根据《日本射线探伤B》第22页表1.2,整理出表1,并根据表1绘制了D一t曲线。
表1 富士100#不同黑度下的t(数据来源于《B》表1.2,管电压、管电流固定)Dt (秒)梯度G1.035.251.71.558.53.02.0813.72.51054.93.01275.9以表1的t为横座标,D为纵座标,绘出D一t曲线,如图2。
图2富士100#胶片D一t曲线之一段图2的纵座标D如果是净黑度,则D一t斜直线过座标零点。
由图可见:在管电压和管电流不变的前提下,铅增感型胶片的底片黑度大约和曝光时间t(或说吸收剂量K)成正比。
《美国无损检测手册.射线卷》(1992译本)给出了相似的图形,读者可查该书第216页图4一34。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精)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X 线摄影(radiography):是X 线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结构的衰减作用,产生人体医疗情报信息传递给屏-片系统,再通过显定影处理,最终以X 线平片影像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
2.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过准直器的X线束穿透人体被检测层面;经人体薄层内组织、器官衰减后射出的带有人体信息的X 线束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含有被检体层面信息X 线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放大,A/D 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系统处理;计算机按照设计好的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和处理,得到人体被检测层面上组织、器官衰减系数(¦)分布,并以灰度方式显示人体这一层面上组织、器官的图像。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对静磁场(B0)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电磁波,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1H)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RF 脉冲中止后,1H 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MR 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最后进行图像重建而成像的。
4.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 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 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5.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指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 线探测器直接把X 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6.影像板(imaging plate,IP):是CR 系统中作为采集(记录)影像信息的接收器(代替传统X 线胶片),可以重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7.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数字X 线摄影中用来代替屏-片系统作为X 线信息接收器(探测器)。
第四章 胶片
专业型和业余型胶片 :
专业型:为满足专业摄影者对色彩再现高度准 确的要求,对胶片乳剂进行严格测试,当胶片 达到最佳彩色平衡时出厂 ; 业余型:厂家在胶片乳剂尚未达到最佳色彩平 衡时就出厂,为胶片保留了一个熟化的过程, 让胶片乳剂在运输、储存、销售直至使用的过 程中逐渐熟化 专业型又可细分为“S”和“L”两种,其中“S 型”要求1/60 秒以上速度拍摄;“L型”要求 使用1/30秒以下速度拍摄
胶片内在规律:
感光度高-- 反差性小、宽容度大、颗粒度大、 解像力小、灰雾度大、保存性差 感光度低-- 反差性大、宽容度小、颗粒度小 解像力大、灰雾度小、保存性好
二、感光片特性曲线的认识
三、黑白胶片
1、结构 : 保护层:保护乳剂,防止感光片被划伤 乳剂层:由无数对光敏感的卤化银颗粒 (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组成 结合层:使乳剂牢固地粘结在片基上 片基:为乳剂提供一个固体的附着之地 防光晕层:将穿透乳剂层的多余光线吸收
成色剂的作用主要在暗房制作过程中: 当我们将已拍摄的彩色片放进彩色显影液里, 两件事情发生了: 首先,每个涂层里经感光后的卤化银晶体, 像黑白显影一样,转变为黑色的金属银颗粒。 其次,每一感光涂层中的成色剂又精确地 按照卤化银转变为金属银的相等比例转化为发 色的染料。即,染料的产生与黑白银的产生是 偶联的。
彩色感光片为什么采用补色染料 (负负 得正原理)
感光涂层与所含染料的对应关系如下:
冲洗前 感蓝层 冲洗后 生成黄染料影像
感绿层
感红层
生成品红染料像
生成青染料影像
例如:
当我们用彩色负片来拍摄品红色花时,激活 了胶片的感蓝层和感红层。经显影,感蓝层产 生黄染料;感红层产生青染料。 当放大照片时,我们以光线透射负像底片的 这一部分,青色加黄色成为绿色。所以印相时 就有绿光通过负像底片照射到彩色相纸上。 绿光刺激了相纸感绿乳剂层中的卤化银。经 显影,感绿层中的补色染料应运而生。感绿层 中的补色染料为何色?为品红。 品红色正是那朵花的原始色。这样,我们照 片就还原到了原始色彩了。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X线摄影(radiography ):是X线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结构的衰减作用,产生人体医疗情报信息传递给屏- 片系统,再通过显定影处理,最终以X 线平片影像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
2.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经过准直器的X 线束穿透人体被检测层面;经人体薄层内组织、器官衰减后射出的带有人体信息的X线束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含有被检体层面信息X线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放大,A/D 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系统处理;计算机按照设计好的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和处理,得到人体被检测层面上组织、器官衰减系数(| )分布,并以灰度方式显示人体这一层面上组织、器官的图像。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通过对静磁场(B)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电磁波,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H)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RF 脉冲中止后,H 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MR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最后进行图像重建而成像的。
4.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 )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5.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指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 线探测器直接把X 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6.影像板(imaging plate ,IP):是CR系统中作为采集(记录)影像信息的接收器(代替传统X 线胶片),可以重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7.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 ,FPD :数字X线摄影中用来代替屏- 片系统作为X 线信息接收器(探测器)。
成像名词解释
第三章
1.潜影:是感光胶片被曝光后,在胶片内部产生的微量的新生银原子集团。 2.感绿胶片:这是一种配合发绿色荧光增感屏使用的胶片,吸收光谱的峰 值约为 550nm。 3.感蓝胶片(色盲片) :是配合发蓝色荧光增感屏使用的胶片,感光乳剂的 固有感色是以蓝色为主,不添加色素。其吸收光谱的峰值约为 420 nm。 4.感光中心:就是在乳剂的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微量银质点。 5. 感光效应: 使感光系统 (屏-片系统) 产生的感光效果称为感光效应 (E) 。 6. 胶片特性曲线: 是指曝光量与所曝光量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 7.本底灰雾(最小密度 D min ) :感光材料未经曝光,而在显影加工后部分
被还原的银所产生的密度, 称为本底灰雾或最小密度。 它由片基灰雾和乳剂灰雾 组合而成。 8.片基灰雾:指感光材料不经显影,直接在定影中处理,将卤化银全部溶 解之后的密度。 9.乳剂灰雾:指乳剂制作中,为谋求一定的感度而产生的感光中心。带有 这种感光中心的卤化银结晶, 即使不经曝光在显影加工时也会还原成银。 这种较 大的感光中心称为灰雾中心, 灰雾度的大小取决于乳剂中灰雾中心的量。 乳剂灰 雾可由本底灰雾减去片基灰雾得到。 10.感光度(S) :是指感光材料对光作用的响应程度,也即感光材料达到 一定密度值所需曝光量的倒数。 医用 X 线胶片感光度定义为产生密度 1.0 所需曝 光量的倒数。 11.反差系数(γ值) :称对比度(contrast)系数。反差系数是指特性曲 线直线部分的斜率。 12.平均斜率(用 G 表示) :连接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 Dmin 0.25 和
1 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 当 RF 脉冲中止后, H 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
Chap2--胶片、HD曲线测定
X线胶片的影像质量参数
5、胶片的MTF(modulation transter function):是用空间频率作自变量的函数
来表示输入到胶片上信息的再现率。这是一 种评价X线胶片质量的方法
在本世纪60年代,人们把“通讯”领域内的 “调制”“传递”概念引入放射技术界,开 始应用调制传递函数( MTF )客观地定量地 评价照片的影像质量,评价胶片的调制传递 功能。
感光测定---HD曲线
直线部( BC段)又称线性部分,表示照片上密 度值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此部分决定了胶片 的感光特性,是特性曲线中正确曝光部分,照片 影像对比大,层次显示好,是在X线摄影中选择 曝光量应采用的部分。
肩部( CD段)又称曝光过度部分,此部分密度 增加与曝光量增加不成比例,即曝光量大量增加, 但照片密度上升很少,照片影像呈曝光过度。
1、感光度(S)指感光材料对光的敏感 程度,即感光材料产生密度1.0(再加本 底灰雾),所需照射量(H)的倒数值。 两种胶片感光度之间的比称比感度, 又称相对感度( S R),即两种X线胶 片各自产生密度1.0的相对曝光量的百 分比值。
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
2、本底灰雾(D0) 是胶片固有的密度,是胶片片基的密
使清晰度下降的原因除了乳剂层本身的特 性外,主要由光的散射现象造成,卤化银晶 体对光线的散射引起影像轮廓模糊称光晕。
X线胶片的影像质量参数
4、感色性:
感光乳剂对不同色光的敏感程度称感色性。 乳剂层吸收了光能,产生光化反应,形成潜 影。乳剂层这种光的吸收能力具有选择性, 即不同的胶片对不同的光吸收程度不同。潜 影的密度是由X线及X线激发的荧光共同作用 形成的。
度和胶片显影灰雾的密度之和。显影灰 雾密度是由感光中心、银盐颗粒及明胶 形成的。
显影、定影原理
⑶不含潜影银的地方,AgBr被还原的速度非常慢, 有资料表明,有没有潜影银的存在,上述反应的 速度相差100万倍,所以,相对地讲,有理由认为, 不含潜影银的地方,AgBr不被还原。
目前认为显影的机理是:显影剂中的还原剂是 通过潜影银将电子快速传递给了其周围的未见光 分解的AgBr,从而使Ag+ 还原成了金属Ag。这也 就是潜影银对上述反应的催化机理。
从上述的特点可以看出,米吐尔的某些性能 恰与对苯二酚相反,所以一般实用配方中,多 数将米吐尔和对苯二酚一起配合使用,简称为 M–Q显影液。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两者的相对含 量,可以获得各种照相性能要求的显影液。
3)菲尼酮
菲尼酮具有优良的显影性能,显影速 度较米吐尔快,用量甚少,只相当于米 吐尔用量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每升 0.1~0.5克即可,而且它的显影氧化产物 是无色的。
米吐尔的显影能力很强,能在不加碱的亚硫 酸钠溶液中起显影作用。其显影特点是显影速 度快,显影初始阶段,高密度部分和低密度部 分上升都比较快,但影像开始出现以后,密度 及反差的升高都很慢,但对影像暗调部分的层 次有很好的表现力。
所以用米吐尔显影的影像特点是感光度高、 影调柔和、层次丰富。这些特点正是负性感光 材料所要求的。因此,它是负片显影液中的主 要成分。除此之外,米吐尔的显影作用受溴离 子和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显影性能比较稳定。
显影过程是在暗室中将已曝光的底片与显 影液中的显影剂(如对苯二酚、米吐尔等)反 应,使含有潜影银核的AgBr进一步还原为银的 过程。例如与对苯二酚的反应.
曝光后的底片,各处未见光分解的AgBr被还原 的速度是不同的。
⑴在邻近潜影银的地方,那里的AgBr被还原的速 度快。
⑵含潜影银密度大的地方,AgBr被还原的速度更 快。
2.2 感光胶片
潜像形成过程
AgBr Ag
Br
Br
hv Br e
Ag
e Ag
金属银所在的晶粒形成潜像中心,由具有潜像中 心的卤化银颗粒组成的像称为潜像。 步骤归纳:(1)曝光时产生电子;(2)电子陷入感光 中心;(3)电子吸引银离子;(4)潜影形成。 潜像不可见,必须经过显影作用,潜像还原为可 见的黑色的金属银,由这些银粒构成可见影像。
2.2 感光胶片
主要内容
概述 2.2.1 工业射线胶片 2.2.2 胶片特性曲线
2.2.3 特性参数
概述
射线胶片与一般的感光胶片的区别: 一般感光胶片只在胶片片基的一面涂布感 光乳剂层,在片基的另一面涂布反光膜。 射线胶片在胶片片基两侧均涂布感光乳剂 层,目的是增加卤化银含量以吸收更多的 穿透能力强的射线,提高胶片的感光速度 ,增加底片的黑度。
生 D 2 所需曝光量。
G D 2 D1 lg E 2 lg E 1 2 .0 lg E 2 lg E 1
2.2.3.4 宽容度
特性曲线上直线部分对应的曝光量对数之 差。
L lg H
D
lg
C
表达了胶片特性曲线的线性部分可以容纳 的曝光量变化范围,或被透照材料厚度允 许变化的范围。
胶片分类
早期按粒度和感光特性分类。 胶片系统:把胶片、铅增感屏、暗室处理 的药品配方和程序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 体,按感光特性和影像性能分类。 指标: 梯度G 颗粒度 梯度噪声比
几种标准关于胶片系统的分类
胶片系统分类 AGFA 胶片 牌号 最小梯度 Gmin
(G/σ D)min (σ D)max
曲线上直线段CD的延长线与横抽间夹角的 正切。
模拟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三)
模拟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三)模拟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三)第二章模拟X线成像第一节模拟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三)3.医用X 线胶片的感光特性及测定(1)感光材料的照相性能:感光材料中决定、影响像质的因素称为照相性能;包括:①感光性能:感光度、灰雾度、反差系数、平均斜率、最大密度、宽容度等参数,可通过感光测定获得;②物理性能:感光材料的熔点、厚度、保存性、感色性、色温性等,可通过物理性测定方法获得;③成像性能:感光材料的清晰度、分辨力、颗粒度、调制传递函数等参数,可通过成像质量测定方法获得。
(2)胶片特性曲线光学密度:乳剂层在感光及显影作用下黑化程度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
1)胶片特性曲线定义:曝光量与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组成: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
①足部:密度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
最小密度(Dmin即本底灰雾):起始密度不为零;胶片虽未感光,显影后出现的密度值。
②直线部:曝光量的增加与密度成正比;曝光正确的部分,是X 线摄影力求利用的部分。
③肩部: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在照片影像上显示为曝光过度。
④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下降。
产生原因:潜影溴化。
2)感光特性值:特性曲线提供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本底灰雾(Dmin):未经曝光,显影后产生的密度;由片基灰雾和乳剂灰雾组合而成。
片基灰雾是指感光材料不经显影,直接定影,将AgX全部溶解后的密度。
乳剂灰雾:乳剂制作中产生感光中心,带有感光中心的AgX不经曝光在显影时也会还原成银。
感光度(S):感光材料对光的敏感程度,即感光材料达到一定密度值所需曝光量的倒数。
医用X线胶片感光度的定义: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倒数;即S=1/E。
反差系数(γ值):特性曲线直线部的斜率;γ值越大,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越大。
平均斜率:连接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Dmin +0.25和Dmin +2.00 )的连线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
(60)Co源照射与感光仪曝光的X射线胶片特性曲线比较
后 , 量各 种曝光 量所产 生 的密 度 。 测 测量 的结 果通 常 是用 曲线 图解 表示 ,可从 这些 曲线求 出说 明材料 特 性 的一些数值 。 所示 的 曲线是 由减 去灰雾 后 的密 图1 度 值 对曝 光 量 的 对数 作 图 ,这 种 形 式 的 曲 线 是 由
H r r r id ut 和D i e 推荐表 示感光 测定 数据 的 。现在 习 e fl
2 1年 0l
第 3期
影
像
技
术
6 o 照射 与感 光仪 曝 光 的 0 源 C X 线胶 片特 性 曲线 比较 射
胡 美娥 , 肖智强 , 吴建华
( 国工 程物 理 研 究院 流体 物 理 研 究 所 , 川 绵 阳 中 四 6 10 ) 2 9 0
摘 要 :比较了 c 源照射与感光仪曝光x o 射线胶片的特性曲线 。两 者得到 的特性 曲线趾部与线 性段 均吻合较
3 7
影
像
技
术
2 01 1年
第 3期
素间距为5 m, 0 扫描质量模 式为“ 优质 ” 。
23 X 线 胶 片 曝 光 后 的 冲 洗 过 程 . 射
X射 线 胶 片 经 曝光 后 在 乳 剂 中产 生 了潜 影 . 必
须 经 过一 系列 的暗室 冲洗 过程 才能得 到 可见影 像并
能长 期保 存 。各 使用 单 位 冲洗X射线 胶 片 的过 程基
本 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也有差 异 ( 但 如用 中间 水洗代 替停 显等 ) 目 ,
前 我 们在X射线 照 相 中一 般采 用 的胶 片 暗 室 冲洗过 程是 : 显影 一 显一 停 定影 ~ 水洗一 湿一 润 干燥 。
胶片的特性曲线的名词解释
胶片的特性曲线的名词解释胶片是一种用于摄影和电影制作的媒介。
它具有特殊的感光性能,可以捕捉高质量的图像。
胶片的特性曲线是描述胶片感光的曲线,它包含了不同曝光条件下,胶片对光的响应和图像的对比度变化等信息。
1. 胶片感光性能胶片的感光性能是指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胶片的感光性能通常通过胶片的感光度来表示,单位为ISO。
感光度较高的胶片对光线更为敏感,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获得清晰的图像。
然而,高感光度的胶片可能会出现颗粒感、噪点等问题。
2. 特性曲线的构成特性曲线由横轴表示光线的强度,纵轴表示胶片的反应。
典型的特性曲线可以分为曝光量与光密度的关系曲线和曝光量与对比度的关系曲线两部分。
3. 曝光量与光密度的关系曝光量与光密度的关系曲线描述了胶片的感光范围。
在特性曲线中,曝光量较低时胶片对光线的响应较小,伴随着曝光量的增加,胶片对光线的响应逐渐增强,直到达到曝光上限。
曝光上限指的是经过一定曝光时间后,胶片无法再接收到更多的光线。
4. 曝光量与对比度的关系曝光量与对比度的关系曲线描述了胶片的动态范围。
对比度是指图像的明暗差异程度。
在特性曲线中,曝光量较低时,对比度较低,即胶片对于不同亮度的细节呈现平均化处理。
当曝光量增加时,对比度逐渐增大,图像的明暗差异更加明显。
5. 特性曲线的影响特性曲线的形状对最终的图像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品牌、型号的胶片具有不同的感光特性,其特性曲线也会有所不同。
胶片的特性曲线决定了胶片的色彩还原能力、对比度范围以及曝光容忍度等方面的特性。
摄影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拍摄需求选择适合的胶片。
6. 胶片特性曲线的应用胶片特性曲线的应用不仅限于摄影领域,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等领域。
通过准确了解特定胶片的特性曲线,摄影师或导演可以更好地掌握拍摄环境的光线条件,从而更好地表达创作意图。
总结:胶片的特性曲线是描述胶片感光性能的曲线,重要参数包括曝光量与光密度的关系和曝光量与对比度的关系。
特性曲线对胶片的色彩还原能力、对比度范围和曝光容忍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用的胶片特性曲线的解析表述形式
实用的胶片特性曲线的解析表述形式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摄影家们大多已把胶片抛之脑后,但是少数摄影家们却依然坚持使用胶片来拍照。
本文将重点介绍胶片特性曲线的解析表述形式,以便帮助摄影家更好地运用胶片拍摄出更为优美的照片。
首先,什么是胶片特性曲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摄影家在进行胶片拍摄时用来表示曝光比(Exposure Ratio)和被曝光量(Exposure Index)之间关系的图表。
于胶片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摄影家在使用不同种类的胶片时应该注意这些胶片特性曲线的变化。
更进一步来说,摄影家们可以做出曲线图,涵盖所有胶片的特性,这样他们就可以清楚的理解自己对特定胶片的使用方式。
其中,摄影家应该根据特性曲线曝光比(Exposure Ratio)和被曝光量(Exposure Index)的变化来分析胶片的光学性能,以便让照片能够更好的显示出来。
此外,摄影家还可以根据曲线图分析出拍摄时光圈大小(Aperture)、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等对照片亮度和对比度的影响。
举例来说,当光圈变大时,曲线应该向右移动,以便让照片更亮,而当光圈变小时,曲线应该向左移动,以便使照片暗一些。
通过这种分析,摄影家就可以更好的掌握自己的胶片拍摄技术。
不仅如此,摄影家们还可以根据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来分析照片的阴影和高光区域(Highlight)是否太暗或者太亮。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摄影家们调整曝光补偿,使照片阴影和高光区域能够更好的显示出来。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胶片特性曲线的解析表述形式是摄影家在拍摄使用胶片时的重要参考工具。
它可以帮助摄影家们更好的理解胶片,从而拍摄出更加美丽的照片。
在摄影过程中正确理解和使用感光特性曲线
! 20 !
影 视技 术
No. 2/ 2005 MOTIO N PICTURE & VID EO TECHNOLO GY
应用技术研究
影像质量的缺陷时, 往往会对产生问题的根源所疑 惑, 是洗印厂的责任还是前期拍摄控制的失误? 其 实, 看看感光特性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就可以评价洗 印的质量了。如果和所摄胶片一起冲洗的光楔制作 出来的感光特性曲线和以往冲洗的光楔制作的曲线 相一致, 那么, 摄影师基本上可以从客观的角度排 除洗印控制方面的问题。若排除了洗印因素, 依然 存在影像质量的问题, 就应当分析拍摄条件的控制 有无漏洞或胶片选择是否合适。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X 线摄影〔radiography〕:是X 线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结构的衰减作用,产生人体医疗情报信息传递给屏-片系统,再通过显定影处理,最终以X 线平片影像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
2.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过准直器的X线束穿透人体被检测层面;经人体薄层组织、器官衰减后射出的带有人体信息的X 线束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含有被检体层面信息X 线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放大,A/D 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系统处理;计算机按照设计好的方法进展图像重建和处理,得到人体被检测层面上组织、器官衰减系数〔¦〕分布,并以灰度方式显示人体这一层面上组织、器官的图像。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对静磁场〔B0〕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电磁波,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1H〕受到鼓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RF 脉冲中止后,1H 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MR 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利用梯度磁场进展空间定位,最后进展图像重建而成像的。
4.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 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 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5.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指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 线探测器直接把X 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6.影像板〔imaging plate,IP〕:是CR 系统中作为采集〔记录〕影像信息的接收器〔代替传统X 线胶片〕,可以重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7.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数字X 线摄影中用来代替屏-片系统作为X 线信息接收器〔探测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些天就胶片感光特性曲线问题,与强总进行过短信沟通。
我认为强总的意见比较准确、全面,而我的意见则有些偏颇。
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个问题,撰写了此文。
如有不当,请专家和读者朋友指正。
1 铅增感胶片感光特性曲线的两种型式
我们讨论的胶片,应是符合GB/T19348.1一2003《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一部分: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系统的分》标准,即铅增感胶片。
感光特性曲线是表示吸收剂量K(或照射量P)和底片黑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是D一LgK曲线,也可以是D一K曲线。
前者是涉及梯度G定义的常用曲线。
当X射线管电压和管电流等条件固定后,黑度仅决定于曝光时间t时,D一LgK曲线可用D一Lgt代替,D一K曲线可用D一t代替。
1.1 D一Lgt曲线
其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铅增感型胶片的D一lgt特性曲线
这种曲线,大约在黑度0.5以下,它有迟钝区和曝光不足区,黑度从0.5至5是曝光正常区,是个近三次方的呈“J”形的曲线。
在D=0.5~5的范围内,没有过渡区和反转区。
1.2 D一t曲线
铅增感胶片的D一t曲线,大约是一条上斜的直线,即黑度D和曝光时间t(实质是和吸收剂量K)近似成正比。
,见图2。
D和t、D和K的关系可以写为
D≈g.t
D≈g.K
式中:
g一比例系数。
笔者根据《日本射线探伤B》第22页表1.2,整理出表1,并根据表1绘制了D一t曲线。
表1 富士100#不同黑度下的t
(数据来源于《B》表1.2,管电压、管电流固定)
D
t (秒)
梯度G
1.0
35.25
1.7
1.5
58.5
3.0
2.0
81
3.7
2.5
105
4.9
3.0
127
5.9
以表1的t为横座标,D为纵座标,绘出D一t曲线,如图2。
图2富士100#胶片D一t曲线之一段
图2的纵座标D如果是净黑度,则D一t斜直线过座标零点。
由图可见:在管电压和管电流不变的前提下,铅增感型胶片的底片黑度大约和曝光时间t(或说吸收剂量K)成正比。
《美国无损检测手册.射线卷》(1992译本)给出了相似的图形,读者可查该书第216页图4一34。
该图是管电压不变的前提下,底片黑度D和曝光量E(管电流乘曝光时间)的关系曲线,即D一E曲线,在黑度0.5~3.0的范围内,D一E曲线是近乎过零点的右上斜曲线。
但在D>3以后有了(向下)偏差。
2 为什么常见特性曲线是D一Lgt曲线
我们熟悉的胶片法(黑度)对比度定性表达式为
ΔD=0.434.G.μ.ΔT/(1+n) (1)
去掉公式(1)和胶片有关的梯度G,其余部分可称为“透射线图像的对比度”,也即我们常说的主因对比度,暂以符号ΔP记之
ΔP=0.434μ.ΔT/(1+n) (2)
公式(2)是怎么导出来的,前提是
ΔP=LgI2-LgI1=ΔLgI (3)
可能是先行者们把这一概念用在胶片特性曲线上,就形成D一Lgt胶片特性曲线,并用这一思路求胶片某一黑度下的梯度G。
《日本射线探伤B》第22页表1.2,ΔD=D2-D1=0.2,Δt=t2-t1≈10s(秒),然后取t的对数,求梯度G(译本称胶片对比度γ)的。
G=ΔD/(Lgt2-Lgt1) (4)
《日本射线探伤B》最后求得富士100#胶片的梯度见表1。
3 D一Lgt曲线还有用处么?
我认为,D一Lgt曲线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反对者认为还有两点用处。
下面就所谓的两点用处,进行讨论。
3.1 黑度变化,确定吸收剂量(照射量,或曝光量、曝光时间)
我认为:其它所有条件不变,仅黑度变化,可用正比算法确定曝光时间t(或吸收剂量、照射量,或曝光量),即
D2/D1=t2/t1
反对者认为:D>3以后有了偏差,所以不主张用,还是坚持查图1所示的曝光曲线。
读者可以从图1看出在D=2.5、Lgt=2以后,“J”字形曲线变得非常陡,你根本区分不开2.10和2.08,查得的偏差可能会更大。
笔者认为:既使D>3,使用正比算法仍然是简单、可靠,有些偏差,不妨碍工程使用。
3.2 怎梯确定梯度G?
纸上谈兵的教材,经常说:用过D点作“J”曲线切线的方法,求出切线与水平轴夹角为α
G=tgα(5)
真正负责任的教材,不主张采用这种方法。
前面讲述了《日本射线探伤B》使用的方法,见公式(4);今天看来,日本的方法已经落后了,GB/T19348.1一2003已经规定了GD的计算公式
GD=dD/d(lgk)= =2.3K.(dD/dK) (6)
式中:GD一黑度为D时的梯度;
K一黑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用曝光时间t代替公式(6)中的K,
GD=2.3t(dD/dt)
=2.3t(ΔD/Δt) (7)
如《日本射线探伤B》第22页表1.2,这次试验已知ΔD=0.2,Δt≈9.5s,(ΔD/Δt) ≈0.021s-1。
公式(7)可简化为
GD=2.3X0.02s-1Xt
=0.0484t (8)
式中:t一曝光时间,单位为s(秒)。
现在我们可以把表1中,任一黑度D所对应的t代入公式(8),求出梯度G。
例如,D=1.0时,t=35.25s,代入公式(8),GD=0.0484X35.25=1.7068≈1.7;又如,D=2.5,t=105s,
GD=0.0484X105=5.082,比表1的4.9稍大,根据《日本射线探伤B》第22页表1.2中Δt具体计算,几乎没有误差。
4 我的看法
D一Lgt型式胶片特性曲线应该被淘汰了。
当然,射线胶片被探测器取代的时日也不远了。
本文摘自: 中国无损检测论坛() 详细出处请参考: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432&extra=page%3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