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03quality manual Ginger生姜质量手册验收标准
![03quality manual Ginger生姜质量手册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f50c1ac0b4e767f5acfcedd.png)
推荐热处理,有HT标志
颜色
淡黄色或土黄色
品质
有刺激性辛辣味
硬度
硬度适中
货架期
3天
2.验收标准:
程度水平
序号
缺陷描述
拒收标准
拒收
1
农药残留超标
凡有1项直接拒收
2
物流温度不达标
3
病虫害:软腐病、腐烂病
严重缺陷
1
腐烂、霉变、异味
可接受缺陷之和<3%
2
发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轻微缺陷
1
萎蔫
可接受缺陷之和<10%
2
潮湿
3
1.产品信息:生姜/姜
原产地
国产
标准包装毛重
依具体品种而定
类别
根茎类
标准包装净重
依具体品种而定
标准产品说明
形态完整、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色泽新鲜;表面无泥土
UPC/PLU
21254
包装类型
定量包装,整齐码放
产品规格
>50g/个,每箱规格统一,单品重量差异±30%
供应期
全年
标签
品种/规格/生产商/产地
多泥
4
碰压伤
5
机械损伤>2cm
6
折断
7
产品规格不符
3.温度要求(℃):
产品接收
贮存
物流配送
销售
供应商
NA
12~18℃
12~18℃
NA
到仓
12~18℃
12~18℃
12~18℃
NA
门店
12~18℃
12~18℃
NA
常温
标 准 图 片
拒收标准
干姜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标准
![干姜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4a15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1.png)
干姜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标准干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需求。
为了确保干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干姜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标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份干姜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标准,包括样品采集、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内容。
一、样品采集1. 从批量产品中随机采集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 样品的数量根据不同的检验要求决定。
3. 样品应密封保存,避免受到湿气和外界污染。
二、质量指标根据干姜的不同品种和用途,质量指标可以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姜质量指标:1. 外观质量外观应干燥,无霉变、发臭等现象,色泽均匀。
2. 大小形状干姜应完整、等大、规整,无折断、碎片等情况。
3.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4. 挥发油含量挥发油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5. 含量检测根据干姜的不同成分,可以进行挥发油、姜酚等的含量检测。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对样品进行外观观察,检查是否存在霉变、发臭等现象。
2. 大小形状检验使用计量工具对样品进行测量,判断其大小、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3. 水分含量检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使用水分测定仪器对样品进行水分含量检测。
4. 挥发油含量检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样品进行挥发油含量检测。
5. 含量检测根据干姜的不同成分,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样品中的姜酚、挥发油等进行含量检测。
四、记录与分析检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每个样品的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相关信息。
对于不符合质量指标的样品,要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以便改进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五、结果判定根据质量指标和检验结果,对每个样品进行判定。
符合质量指标的样品可以作为合格产品出厂,不符合质量指标的样品应做出相应处理,如返工、淘汰等。
六、参考标准干姜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可以参考以下标准:1. GB/T 14472-2008 干姜2. GB/T 5496-2008 香料姜综上所述,干姜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标准非常重要,它可以确保干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56a9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8.png)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生姜的生产操作,既能保证生产出绿色食品,又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操作规程适用于生姜的种植、收获、储存和加工,以及相关管理工作。
2. 种植操作2.1 选择土壤:选择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生姜。
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且富含有机质。
2.2 准备土壤:在种植生姜前,进行土壤消毒和肥料施加。
消毒可采用熏蒸或化学方法。
2.3 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滴灌或喷灌技术,减少水的浪费。
2.4 定期施肥:根据生姜的生长需求,进行定期施肥。
首次施肥可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后续可使用适量的氮、磷、钾肥料。
2.5 病虫害防治:合理选择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注意安全使用。
定期巡查生姜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 收获操作3.1 判断收获时间:根据生姜生长周期和外观特征,判断合适的收获时间。
通常生姜的地上部分开始黄化或枯萎时,即可进行收获。
3.2 切断脖颈:用割刀或镰刀切断生姜地上部分,将地下块茎暴露。
3.3 清洁处理:将采摘的生姜块茎连同泥土一起清洗,去除杂质和泥土。
3.4 筛选分级:根据生姜块茎的大小和形状,进行筛选分级。
严禁使用过大或有病斑的块茎。
4. 储存操作4.1 温度控制:储存生姜的温度应保持在12-15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
4.2 通风保鲜:储存生姜的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积累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湿度。
4.3 防虫熏蒸:使用环保、无残留的防虫剂进行防虫熏蒸,确保生姜的质量和安全。
5. 加工操作5.1 清洗处理:将储存的生姜块茎进行再次清洗,去除残留的泥土和杂质。
5.2 选切分割:根据产品需要,对生姜进行选切分割,注意块茎的大小和形状的一致性。
5.3 烘干处理:将切割好的生姜块茎进行烘干处理,温度控制在50-60摄氏度,烘干时间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
5.4 包装和贮存:将烘干好的生姜块茎进行包装,采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材料。
炮姜总灰分测定的实验要求
![炮姜总灰分测定的实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af7fd3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c.png)
炮姜总灰分测定的实验要求
生姜总灰分是检验生姜成品质量的一个指标,其含量不得超过2.0%。
生姜总灰分的测定方法如下:
测定用的供试品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供试品2-3g(如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
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如供试品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10%硝酸铵溶液2ml,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照前法炽灼,至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
通过无缝的工作流程,获得快速而准确的TGA结果。
采用梅特勒托利多亚微克级分辨率的微量和超微量天平,我们的TGA仪器可在整个测量范围内,提供值得信赖的结果。
通过仪器彩色触摸屏中独特的One Click™功能,可快速、安全、方便地启动常规测量。
可通过条形码阅读器识别样品。
自动进样器通过了坚固的出厂耐久性测试,可确保实现全天候高效可靠地运行。
通过自动浮力补偿,降低了要求生成精确结果的实验时间。
无需再执行空白测量。
通过内置的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气体供给单元为样品周围提供较好的气氛,该装置由软件控制,启动实验时根本无需用户干预。
大姜标准
![大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e55cd53186bceb19e8bb21.png)
无公害食品生姜NY 5225-200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生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生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38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5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3、要求3.1 感官指标同一品种或相似品种的生姜,规格基本一致,丰满充实,表面光洁干燥,允许轻微焦皮皱缩,具有该品种的正常滋味、气味和色泽,无明显缺陷(包括腐烂霉变、日灼伤、异味、冷害、冻害、病虫害及机械伤)。
3.2 安全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无公害食品生姜安全指标单位为毫克每千克实验方法4.1 感官指标将样品放人干净的白瓷盘中,用目测方法检测形态、色泽、规格、腐烂、霉变、焦皮皱缩、冷害、冻害、日灼伤、机械伤;用鼻嗅的方法检测气味和异味;病虫害症状不明显而有怀疑者,应用刀切开检验。
洗净后品尝滋味。
每批受检产品抽样检验时,对有缺陷的样品做记录,不合格率以ω计,数值以%表示。
按公式(1)计算:ω= n/N ×100 (1)式中:n——单项不合格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N——检验批次样本的总质量数,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2 安全指标4.2.1 毒死蜱、敌敌畏、喹硫磷按GB/T 5009.20 规定执行。
4.2.2 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按GB/T 5009.146 规定执行。
食品原材料 生姜 验收方案
![食品原材料 生姜 验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8f0d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c.png)
生姜验收方案
一、目的
明确检验标准,快速准确地对生姜进行检验,特制定本检验方案。
二、抽样方法
按照兼前顾后的原则,随机多点取样。
五、拒收条件
1. 品种不符,整批拒收;
2. 在抽检时发现有明显异味或硫磺味,整批拒收;
3. 如在抽检时未发现有明显腐烂、而在生产使用时发现有明显腐烂的现象,
经品控确认后,未经使用的原料全部退货,已经使用的全部作报废处理;
4. 抽检时发现含有所列的异物或与所列异物类型相同的异物,则整批拒收;
5. 抽检时发现包装被污染,或周转筐盛装过有毒有害物品的,整批拒收;
6. 运输车辆运输过有毒有害物品的,整批拒收。
QC-TS-027-01 生姜质量标准
![QC-TS-027-01 生姜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fc6bc980eb6294dc886c0d.png)
目的:建立生姜的质量标准。
范围:适用生姜。
责任:质量保证部操作人员。
规程:
1.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代码:H-0010)的新鲜根茎。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2.检验项目与版限度
3.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
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
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
气香特异,味辛辣。
【饮片】
4.炮制生姜除去杂质,洗净,用时切厚片。
姜皮取净生姜,削取外皮。
4.1生姜
4.1.1检验项目与版限度
4.1.2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厚片,可见指状分枝,切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
气香特异,味辛辣。
5.性味与归经辛,微温。
归肺、睥、胃经。
6.功能与主治解表散热,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7.用法用量 3~10g。
8.贮藏置阴凉潮湿处,或埋入湿沙内,防冻。
10.药材取样标准操作规程:QC-OS-206-01
11.生姜检验标准操作规程:QC-OS-039-01
12.贮存期:二年
13.变更记载及原因:。
037-生姜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037-生姜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4516ff0172ded630b1cb6b7.png)
目的:建立生姜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姜的生产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适用于生姜中间产品的生产检验。
职责:QC检验员: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QC主任: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内容:1、检品名称:生姜中间产品2、检验依据:《生姜中间产品质量标准》(STP-ZL-ZJ-037-01)3、取样方法:《中间产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ZL-QY-004-01)5、检验项目:5.1杂质:照《杂质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SOP-ZL-TY-023-01)检查。
5.1.1仪器与用具5.1.1.1天平5.1.1.2药典筛:三号筛5.1.2试药与试液:无5.1.3操作步骤:取供试品,摊开,用肉眼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有可以筛分的杂质,则通过三号药典),计算其在供试品中的含量(%)。
筛,将杂质分出。
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M15.1.4记录与计算%1001⨯=MM X 式中 X 为供试品中杂质的含量,单位为%;M 1为各类杂质的总重,单位为g ;M 为供试品的重量,单位为g 。
5.1.5结果与判定5.1.5.1技术指标:应小于3.0%5.1.5.2结果判定:计算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修约,使与标准中规定限度有效数位一致,其数值小于限度时判为符合规定,其数值大于或等于限度时判为不符合规定。
5.1.6注意事项5.1.6.1药材中混存的杂质如与正品相似,难以从外观鉴别,可称取适量,进行显微、化学或物理鉴别试验,证明其为杂质后,计入杂质重量中。
5.1.6.2检查有无虫蛀、霉烂或变质情况。
5.1.6.3杂质检查所用的供试品量,除另有规定外,按药材取样法称取。
5.1性状:5.1.1仪器与用具:5.1.1.1放大镜5.1.2试药与试液:无5.1.3操作方法取供试品,目视或用放大镜观察形状,闻其气,尝其味。
5.1.4记录记录观察到的供试品形状,品尝到的气、味。
5.1.5结果判定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可见指状分枝。
干姜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干姜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02ff12804d2b160b4ec07d.png)
XXXX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干姜1.2 汉语拼音:Ganjiang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乙醇、干姜对照药材、6-姜辣素对照品、乙酸乙酯、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腈、香草醛、硫酸、水。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超声波清洗器、恒温鼓风干燥箱、水浴锅、马福炉、高效液相色谱仪、硅胶G薄层板。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 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干姜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6-姜辣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7.5.1水分:不得过19.0%(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17)测定。
7.5.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2.0%。
7.7 含量测定:7.7.1 挥发油取本品最粗粉适量,加水700ml,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33)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ml/g)。
7.7.2 6-姜辣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水(40: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a828d3c850ad02de8041a7.png)
目的:建立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姜的入厂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适用于生姜成品的入厂检验。
职责:QC检验员: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QC主任: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内容:1、检品名称:生姜成品2、检验依据:《生姜成品质量标准》(STP-ZL-CP-037-01)3、取样方法:《成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ZL-QY-005-01)4、质量指标:5、检验项目:5.1性状:5.1.1仪器与用具:5.1.1.1直尺5.1.1.2放大镜5.1.2试药与试液:无5.1.3操作方法取供试品,目视或用放大镜观察形状,并用直尺测量其长度、厚度;闻其气,尝其味。
5.1.4记录记录观察到的供试品形状,测量的长度、厚度数据,品尝到的气、味。
5.1.5结果判定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可见指状分枝。
切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
气香特异,味辛辣。
符合以上特征者,判为符合规定。
5.2薄层鉴别:照《薄层鉴别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SOP-ZL-TY-007-01)测定。
5.2.1仪器与用具:5.2.1.1天平5.2.1.2烧杯、量筒、容量瓶、刻度吸管、漏斗、滤纸等。
5.2.1.3干燥器:底层放有硅胶干燥剂。
5.2.1.4硅胶G薄层板:市售,固定相为硅胶G。
5.2.1.5点样器:10ul手动点样器5.2.1.6展开缸:专用平底或双槽展开缸,展开时须能密闭。
5.2.1.7超声波清洗器5.2.2试药与试液:5.2.2.1乙酸乙酯:分析纯。
5.2.2.2甲醇:分析纯。
5.2.2.3氯仿:分析纯。
5.2.2.4石油醚(60~90℃):分析纯。
5.2.2.5香草醛硫酸试液:取香草醛0.1g,加硫酸10ml使溶解,即得。
5.2.2.6对照品:6-姜辣素对照品。
5.2.3操作步骤取本品碎末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6-姜辣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生姜采购验收标准
![生姜采购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8d4f595d1f34693daef3e7c.png)
外表洁净无过多泥土现象3质量要求31检验项目和标准品种要求规格要求以觃格较大为佳外观要求无腐烂无冻伤无普遍焉萎外观新鲜具备生姜特有气味无过多泥土合格不良率范围10总不良率25不合格项腐烂冻伤黑心气味泥土不合格率max555532检验方法321抽样一车作为一个抽样批次对每车原料按上下左右前后中的部位随机抽样抽样量为4kg用四分法取2次1kg分别检验取均值
1、适用客户
适用客户:***
2、名词解释
腐烂:由于操作过程中,受到损伤,导致透明状态
冻伤:外观呈现疤状
焉萎:储存等原因腐烂现象,有异味。
黑心:切口后截面有黑心现象
气味:生姜特有气味,无腐烂异味。
泥土:外表洁净,无过多泥土现象
3、质量要求
3.1检验项目和标准
品种要求
无
规格要求
以规格较大为佳
外观要求
无腐烂、无冻伤、无普遍焉萎,外观新鲜,具备生姜特有气味,无过多泥土
合格不良率范围
10%
总不良率
≤25%
不合格项
腐烂
冻伤
黑心
焉萎
气味
泥土
不合格率(Max)
5%
5%
5%
5%//3 Nhomakorabea2检验方法
3.2.1抽样
一车作为一个抽样批次,对每车原料按上下左右前后中的部位,随机抽样,抽样量为4kg,用“四
分法”取2次1kg,分别检验,取均值。
3.2.2主要项目操作要求
3.2.2.1操作要求:单项不符合项超过设置数额比例(参见3.1),予以拒收处理;品质不良率不超过10%,超过10%作为扣点要求,总不良率超过25%,予以拒收处理。
良姜原料标准
![良姜原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8b7856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7.png)
良姜原料标准1.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使用的良姜的验收及检验。
预期用途:用于产品加工。
2.总体要求
3.产品图片
4.感官指标要求
5.理化指标
6.食品安全指标要求
7.包装、标签、仓储、运输要求
8.抽样方法
采用前、中、后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验货,依据GB/T2828.1且结合产品特性,对到货产品感官检测抽样量为:来货低于50件,随机抽检3件;51~150件,随机抽检5件;151~500件,随机抽检8件;501~3200件,随机抽检13件;到货量低于抽样量则全数检验。
9.检验、不合格产品判定依据
9.1查验证件
根据《海底捞食品供应商索证索票管理制度》执行。
9.2不合格产品判定依据
根据《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
037-生姜成品质量标准
![037-生姜成品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bc29dc89eb172ded63b7b7.png)
目的:制定生姜成品质量标准,规定检验项目及限度要求。
范围:适用于生姜成品。
职责:质量部、生产设备部、物料部、普通饮片车间、毒性饮片车间。
内容:1、品名:生姜成品2、代码:C01-0193、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4、质量指标:4.1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可见指状分枝。
切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
气香特异,味辛辣。
4.2薄层鉴别照《薄层鉴别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SOP-ZL-TY-007-01)测定。
取本品碎末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6-姜辣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3总灰分检查照《灰分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0P-ZL-TY-020-01)中总灰分测定法测定,应不得过1.9%。
4.4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SOP-ZL-TY-025-01)测定,应不得过150mg/kg。
4.5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SOP-ZL-TY-009-0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水(40 : 5: 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理论板数按6-姜辣素峰计算遍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6-姜辣素对照品适董,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l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8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辉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生姜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生姜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27ac905dd88d0d232d46a26.png)
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生姜1.2 汉语拼音:Shengjiang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乙酸乙酯、甲醇、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香草醛硫酸试液、6-姜辣素对照品、甲基红乙醇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硅胶G薄层板、马弗炉、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清洗器、中药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生姜取本品碎末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6-姜辣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1、对照品溶液4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生姜7.5.1总灰分:不得过2.0%(附录17)。
7.5.2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7.6.1生姜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水(40: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理论板数按6-姜辣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6-姜辣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碎末约0.8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029生姜原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029生姜原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0d9f2df705cc17542709ab.png)
目的:建立生姜原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姜的入厂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适用于生姜原料的入厂检验。
职责:QC检验员: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QC主任: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内容:1、检品名称:生姜原料2、检验依据:《生姜原料质量标准》(STP-ZL-YL-029-01)3、取样方法:《中药材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ZL-QY-001-01)4、质量指标:5、检验项目:性状:5.1.1仪器与用具:5.1.1.1直尺5.1.1.2放大镜5.1.2试药与试液:无5.1.3操作方法取供试品,目视或用放大镜观察形状,并用直尺测量其长度、厚度;闻其气,尝其味。
5.1.4记录记录观察到的供试品形状,测量的长度、厚度数据,品尝到的气、味。
5.1.5结果判定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
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
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
气香特异,味辛辣。
符合以上特征者,判为符合规定。
鉴别5.2.1显微鉴别:照《显微鉴别法标准操作规程》(S0P-ZL-TY-003-01)测定。
5.2.1.1仪器与用具:5.2.1.生物光学显微镜:应配有目镜测微尺和载物台测微尺。
5.2.1.载玻片、盖玻片5.2.1.镊子5.2.1.酒精灯5.2.1.2试药与试液:5.2.1.三氯甲烷、甘油、醋酸,均为分析纯5.2.1.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g,加水15ml与甘油10ml使溶解,即得。
5.2.1.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50%醋酸与水各1份,混合,即得。
5.2.1.试验用水:纯化水。
5.2.1.3操作方法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或滑走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必要时可包埋后切片。
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根据观察对象不同,滴加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试液1~2滴,盖上盖玻片。
必要时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甘油乙醇试液或稀甘油,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生姜检验质量标准
![生姜检验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000cf4abcd126fff7050bf2.png)
生姜检验质量标准1 目的制订生姜检验质量标准,以确保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购进的原辅料生姜。
3 职责质量管理部4 内容4.1品名:生姜4.2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4.3检验标准操作规程4.3.1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
4.3.2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厚1~3㎝。
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
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
气香特异,味辛辣。
4.3.3鉴别4.3.3.1显微鉴别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
皮层中散有外韧型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带。
中柱占根茎大部分,有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散列,近中柱鞘部位维管束形小,排列紧密,木质部内侧或周围有非木化的纤维束。
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细胞;并含淀粉粒。
4.3.3.2 薄层鉴别取本品1g,切成1~2mm的小块,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6-姜辣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详见文件SW10-04-010-00《薄层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µl、对照品溶液4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3.4质量指标4.3.5含量测定4.3.5.1挥发油取本品适量,切成1~2mm的小块,加水300ml,照挥发油测定法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12%(ml/g)。
4.3.5.2 6-姜辣素 8-姜酚 10-姜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0.5ml,检测波长为282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生姜
1.2 汉语拼音:Shengjiang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乙酸乙酯、甲醇、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香草醛硫酸试液、6-姜辣素对照品、甲基红乙醇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硅胶G薄层板、马弗炉、高效液相色谱仪、
超声波清洗器、中药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生姜取本品碎末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6-姜辣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1、对照品溶液4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生姜
7.5.1总灰分:不得过2.0%(附录17)。
7.5.2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7.6.1生姜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水(40: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理论板数按6-姜辣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6-姜辣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碎末约0.8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8μ1与供试品溶液20μ1,注入液相色
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6-姜辣素(C17H26O4)不得少于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