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体系文件模板-20-1(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efc773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a.png)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目的规范检验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报告过程。
2范围适用于各专业组进行定量项目不确定度评定。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根据检验项目识别,提出和组织不确定度评定,并根据各检验项目确定评定要求和方法,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审核和验证。
3.2各专业组: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4工作程序4.1技术负责人组织各相关专业组就下述情况识别和决定有关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具体要求:4.1.1当检验不需得到数字结果(如仅需做通过或不通过、正或负或其他定性的估计),则不要求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但专业组应对检验结果的可变性有正确的理解和解释;4.1.2对于某些公认的检验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专业组只要遵守该方法和报告结果的方式,即被认为符合要求,可以不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4.1.3由于某些检验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应通过分析列出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并做出合理评定;4.1.4除上述三种情况,均应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分门别类的制定并实施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和程序;4.1.5测量不确定度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检验方法的要求、服务对象提出的要求和进行合格评定时规定的报告的宽窄;4.1.6当不确定度与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服务对象有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验报告上应给出有关不确定度程序的信息。
4.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必要条件a)使用经确认的分析方法;b)使用规定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c)参加能力验证项目;d)建立测量结果的溯源性。
4.3确定不确定度评定的项目各专业组组长在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确定哪些检验项目需要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一般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a)服务对象要求;b)不确定度与检验结果有效性或应用相关;c)如该项目检验方法存在一个窄限,要依据它作出满足某些规范的决定时。
实验室程序文件(依据ISO∕IEC 17025和16949编写)
![实验室程序文件(依据ISO∕IEC 17025和16949编写)](https://img.taocdn.com/s3/m/523280727e21af45b307a895.png)
实验室程序文件目录**-**-01 …………………………………实验室人员公正行为控制程序**-**-02 …………………………………质量监督程序**-**-03 …………………………………实验室文件控制程序**-**-04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05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06 …………………………………纠正措施程序**-**-07 …………………………………预防措施与改进程序**-**-08 …………………………………实验室记录控制程序**-**-09 …………………………………实验室内部审核程序**-**-10 …………………………………实验室管理评审程序**-**-11 …………………………………检测过程管理程序**-**-12 …………………………………人员培训程序**-**-13 …………………………………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14 …………………………………检测方法确认程序**-**-15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16 …………………………………数据控制程序**-**-17 …………………………………检测用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18 …………………………………实验室设备管理程序**-**-19 …………………………………量值溯源程序**-**-20 …………………………………抽样程序**-**-21 …………………………………检测样品处置程序**-**-22 …………………………………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程序**-**-23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实验室体系文件模板 20-1(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1
![实验室体系文件模板 20-1(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1](https://img.taocdn.com/s3/m/3ce0d6ebb8f67c1cfad6b80a.png)
1.0目的:为合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使评定步骤和方法符合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的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检测实验中提供数字结果的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3.0职责:3.1技术主管:3.1.1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识别并提出评定要求,组织评定和评定结果的评审工作;3.1.2组织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3.1.3批准对外公布实验室能力时的测量不确定度指标;3.1.4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检测室负责人:3.2.1根据各检测项目的特点识别评定要求;3.2.2组织需要评定的检测项目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报告;3.2.3会同监督员对本部门的评定报告和使用进行审核。
3.3检测项目的负责人:3.3.1学习和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的基础知识和方法;3.3.2编写本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3.3.3及时发现和反馈会导致测量不确定度发生较大变化的信息。
3.4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控制程序4.1技术主管应组织各检测室的负责人、监督员和有关人员就下述情况决定有关项目评定不确定度的具体要求:4.1.1当检测不要求得到数字结果(如仅需作通过或不通过,正或负或其它定性的估计)则不要求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4.1.2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方法和报告结果的方式,即被认为符合要求可以不编写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4.1.3由于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应通过分析列出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并作出合理评定,但要确保测量结果报告形式不会造成客户对所给测量不确定度的误解。
4.1.4除上述三种情况,均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分门别类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如检测项目包含取样和样品制备,则评定时就应考虑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度来源,有的检测样品不能作重复独立测量,就不应考虑重复性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
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c2ef6f02020740bf1e9b4a.png)
***集团有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版本号::A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发放号:持有人:2010年06月30日发布2010年06月30日实施目录1、目的对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外来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与测量有关的部门及场所使用的文件现行有效。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测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场所使用典型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外来文件的控制。
3、相关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4、职责4.1人力资源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制、更改及相关标准的收集更新。
4.2人力资源部负责为公司计量文件收发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公司计量文件发放、归档和作废管理。
4.3各部门负责保管、执行和使用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反馈文件实施中有关适宜性和充分性的信息。
5、控制程序5.1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5.1.1测量管理体系手册5.1.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5.1.3第三层次文件a.计量法律法规、技术文件;b.自编的校准、检验方法;c.测量设备操作规程;d.试验方法标准;e.各种记录表格。
5.2文件的编写和审批本公司编制的所有文件在发布前,必须经授权人员批准,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适宜性,达到内容正确、清晰、完整与其他文件协调一致,且易于理解。
5.2.1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裁批准、发布。
5.2.2其他管理文件由各归口职能部门负责编写,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副总批准。
5.3 文件的分类:文件分“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并在封面标识清楚。
非受控文件主要是对外发放的文件,如审核时递交审核机构的文件。
作废文件和资料应加盖“作废”印章,防止使用作废的文件。
5.4文件的编号文件的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
5.5文件的发布更改、换版、作废全部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5.6 外来文件的控制5.6.1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和校准规范外来文件由人力资源部识别、收集,确认为现行有效的最新版本,方可使用。
XX实验室2017最新版程序文件模板
![XX实验室2017最新版程序文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1d673cc49649b6648d74775.png)
4.5.2负责能力验证或比对的人员,应为参加能力验证或比对的检验检测机构所提供的实物标准,检测技术文件保守秘密。相关文件和实物应登记造册,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防止无关人员接触。
采样及样品交接程序
97
XXXX-PF-25-2017
样品的保存及处置程序
101
XXXX-PF-26-2017
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程序
104
XXXX-PF-27-2017
检测工作程序
106
XXXX-PF-28-2017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11
XXXX-PF-29-2017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113
XXXX-PF-30-2017
4.3.2本告诉目前没有分包检测。如今后有分包检测时,本公司应对分包方提出保密责任要求,并对分包检测实施保密监督。
4.3.3本公司出具的检验报告其所有权属客户。未经客户的同意不得公开和复制检测结果,不得引用检测数据。
安徽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1-2017
第4页共5页
程序文件
4.2.8检后物品和技术资料应返回到综合部公室或客户,由综合部公室按照客户的保密要求处置和保存。
4.3保护客户的专利权和所有权
4.3.1本公司承诺保护客户的专利权和所有权。对客户提交检测的物品、技术资料未经客户的允许不得进行物品的剖析、测绘、照相,不允许与检测无关人员参观,不得对物品资料进行复印和带离工作区域。
安徽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1-2017
第3页共5页
QMS001实验室检验检测管理体系全套文件-全面版
![QMS001实验室检验检测管理体系全套文件-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5081ee4693daef5ff73d12.png)
实验室检验检测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质量手册(XXXX-SC-2016)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二月质量手册版本号:第二版发布日期:二零一六年二月十五日实施日期:二零一六年二月十五日文件状态: 受控□非受控编号: 001持有人签名:批准人:批准日期:二零一六年二月十五日法人授权委托书和不干预说明我作为XXXXXXXXXXXX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授权为本公司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主任(实验室最高管理者)。
为规范本公司的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确保让客户满意,现授权其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本公司的管理体系,以规范本公司的管理和运作。
同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委托其行使我公司赋予的法律职权,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
代理我行使我对本公司的各项管理,确保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开展管理各项检测活动。
我声明不会干预本公司的检测结果,亦不准本公司其他部门及领导以行政、经济等方式干预检测结果。
我承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授权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发日期:2016年2月15日质量手册目录01批准页 (1)02法人授权委托书和不干预说明 (2)03目录 (3)04质量手册发布令 (5)1概述 (6)1.1公司简介 (6)1.2通讯资料 (6)2质量手册说明 (7)2.1《质量手册》 (7)2.2《质量手册》编写要求 (8)2.3适用范围 (8)3质量手册管理 (9)3.1总则 (9)3.2职责 (9)3.3《质量手册》的版本与改版 (9)3.4《质量手册》的维护和修订 (9)3.5《质量手册》发放和回收 (10)3.6《质量手册》的借阅 (10)3.7《质量手册》受控版本领用人的责任 (10)3.8《质量手册》的宣贯 (10)3.9《质量手册》的解释 (11)4评审要求 (12)4.1组织 (12)4.2人员 (15)4.3设施和环境条件 (17)4.4设备 (19)4.5管理体系 (22)5附录 (45)附录 5.1:员工行为规范 (45)附录 5.2:组织机构框图 (46)附录 5.3:管理体系要素岗位分配表 (47)附录 5.4:各部门职责 (48)附录 5.5:各岗位职责 (49)附录5.6:各岗位任职资格条件 (53)附录5.7:关键管理人员委派代理人一览表 (56)附录5.8:授权签字人一览表 (57)附录 5.9:程序文件目录 (58)附录 5.10:量值溯源图 (60)质量手册发布令为了加强我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检测和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保证检测和检验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特制定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医学实验室iso589质量管理体系范本文件
![【程序文件】医学实验室iso589质量管理体系范本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91d41e0066f5335a81217f.png)
程序文件文件编号:ABCD-2-01~30第A版依据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编制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06年8月8日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关于发布《程序文件》的声明实验室全体人员:《程序文件》作为《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实验室按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编制的文件化管理体系。
是医学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手册》中涉及的要素的具体描述。
现予以批准发布实施。
《程序文件》是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活动的基本法规和准则。
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严格维护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切实保证产品的检测质量。
本《程序文件》持有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更改、转让和复制。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2006年8 月8日目录序号主题内容代页1 保护机密信息程序ABCD-2-01 82 确保公正性程序ABCD-2-02 103 监督管理程序ABCD-2-03 124 文件控制程序ABCD-2-04 145 合同评审程序ABCD-2-05 186 新检验项目管理程序ABCD-2-06 207 委托实验管理程序ABCD-2-07 228 仪器设备采购控制程序ABCD-2-08 259 检验试剂耗材控制程序ABCD-2-09 2710 医疗咨询服务管理程序ABCD-2-10 2911 投诉处理程序ABCD-2-11 3112 不符合检验工作控制程序ABCD-2-12 3313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ABCD-2-13 3514 预防措施与改进控制程序ABCD-2-14 3715 记录管理程序ABCD-2-15 3916 内审管理程序ABCD-2-16 4217 管理评审程序ABCD-2-17 4418 检验工作管理程序ABCD-2-18 4719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ABCD-2-19 4920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ABCD-2-20 5221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ABCD-2-21 5522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ABCD-2-22 5823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ABCD-2-23 6024 检验方法确认程序ABCD-2-24 6225 数据控制程序ABCD-2-25 6526 允许偏离控制程序 ABCD-2-26 67 27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程序 ABCD-2-27 69 28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ABCD-2-28 72 29 样品管理程序 ABCD-2-29 78 30检验报告管理程序ABCD-2-30 80附录 记录表格1 保密执行情况检查记录表 ABCD-2-01/012 公正性执行情况检查记录表 ABCD-2-02/013 质量监督记录表(1)-(3) ABCD-2-03/014 内部文件一览表 ABCD-2-04/015 文件发放与回收记录 ABCD-2-04/026 文件补发申请表 ABCD-2-04/037 文件修订/作废申请表 ABCD-2-04/048 修订页 ABCD-2-04/059 技术规范和标准目录 ABCD-2-04/06 10 文件和记录调阅记录表ABCD-2-04/07 11 合同评审表ABCD-2-05/01 12 合同修改单ABCD-2-05/02 13 检测项目增减申请表ABCD-2-06/01 14 新检验项目评审表 ABCD-2-06/02 15 委托实验申请单 ABCD-2-07/01 16 委托检验送样表 ABCD-2-07/02 17 委托实验项目一览表 ABCD-2-07/03 18 合格委托实验方登记表 ABCD-2-07/04 19 委托实验方能力调查表 ABCD-2-07/05 20 供应商评价表 ABCD-2-08/01 21供应商一览表 ABCD-2-08/022 2 采购申请表ABCD-2-08/032 3 仪器设备验收报告ABCD-2-08/042 4 检验试剂耗材申请表ABCD-2-09/012 5 检验试剂标准物质耗材验收单ABCD-2-09/022 6 物品领用单ABCD-2-09/032 7 专业人员讨论记录表ABCD-2-10/012 8 专业人员与临床医生交流记录表ABCD-2-10/022 9 专业人员查房情况表ABCD-2-10/033 0 投诉处理回复表ABCD-2-11/03 1 不符合工作处理报告ABCD-2-12/013 2 纠正措施处理单ABCD-2-13/013 3 预防措施编制、执行、监控计划表ABCD-2-14/013 4 预防措施处理表ABCD-2-14/023 5 不满意度调查表ABCD-2-14/033 6 记录保存期限一览表ABCD-2-15/013 7 文件、资料和记录调阅申请表ABCD-2-15/023 8 档案资料交接记录ABCD-2-15/033 9 内审年度计划ABCD-2-16/014 0 内审实施计划ABCD-2-16/024 1 内审检查表ABCD-2-16/034 2 内审不合格项报告ABCD-2-16/044 3 内审报告ABCD-2-16/054 4 管理评审计划ABCD-2-17/014 5 管理评审通知单ABCD-2-17/024 6 管理评审报告ABCD-2-17/034 7 培训申请表ABCD-2-19/014 8 年度培训计划表ABCD-2-19/024培训记录表ABCD-2-19/05 0 员工培训履历表ABCD-2-19/045 1 人员档案卡ABCD-2-19/055 2 设备总表ABCD-2-21/015 3 设备领(借)用登记表ABCD-2-21/025 4 设备维修申请表ABCD-2-21/035 5 设备使用登记表ABCD-2-21/045仪器(停用)报废单ABCD-2-21/05 7 设备档案卡ABCD-2-21/065 8 设备使用授权表ABCD-2-21/075 9 主要标准物质表ABCD-2-22/016 0 年度标准物质采购计划ABCD-2-22/026 1 基准物质使用情况表ABCD-2-22/036 2 标准物质使用情况表ABCD-2-22/046 3 设备校准计划表ABCD-2-23/016 4 设备校准周期表ABCD-2-23/026 5 内部规程申请确认表ABCD-2-24/016 6 检验方法验证表ABCD-2-24/026 7 检验方法评审表ABCD-2-24/036软件适用性验证记录ABCD-2-25/06 9 偏离许可申请审批表ABCD-2-26/017 0 质控总结分析报告ABCD-2-27/017 1 质量监控活动评审报告ABCD-2-27/027 2 检验结果不确定度报告ABCD-2-28/017 3 样品接收登记册ABCD-2-29/017 4 样品存贮条件登记表ABCD-2-29/027 5 样品留存登记表ABCD-2-29/037 6 样品标识单ABCD-2-29/047 7 报告修改通知单ABCD-2-30/017 8 授权签字人一览表ABCD-2-30/027 9 非传统方式报告发放登记表ABCD-2-30/03修订页序号文件编号页码需更改的内容更改内容批准人批准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保护机密信息程序1 目的保护机密信息不被侵犯和泄漏,维护本科室诚信、独立、公正的形象。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a5933da6c1c708a1294a4463.png)
附表7(CNAS-CL01-A025: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5结构要求填表说明:1.“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
2.本核查表只在CNAS-CL01-A025适用时填写。
6资源要求编号及章节/条款号自查结果说明条款核查内容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b)应根据必要性和有效性的原则确定实施期间核查的范围以及核查方式。
备注7过程要求编号及章节/条款号自查结果说明条款核查内容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备注实验室制定的校准方法,应至少包含以下适用的内容:a)文件编号及版本号;b)适用范围;c)校准方法所用的测量方法(或测量原理);d)校准的量(或参数)及其测量范围;e)使用的测量标准及辅助设备的名称、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必要时可包含测量标准的溯源要求或途径等内容;f)对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的要求,如温度、电源等的要求;g)校准前的准备,如标准设备或被校设备开机预热的要求等;7.2.1.6h)校准程序的内容,包括:——校准开始前对被校设备进行的正常性检查的要求及方法;——校准步骤以及操作方法;——对观察结果和校准数据记录的要求;——校准时应遵循的安全措施;——数据处理的要求和方法;——需要时,应包含对符合性判定、校准间隔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或程序;注:实验室制定校准方法时可参考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CNAS-AL01第10页共17页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8管理体系要求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附表7(CNAS-CL01-A025:2018)附录A:对现场校准的补充说明填表说明:本附录A如果不填写,视为实验室不实施现场校准或现场校准不申请CNAS认可。
A.6资源要求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CNAS-AL01第15页共17页A.7过程要求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A.8管理体系要求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样本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a4d141a1580216fc700afde9.png)
程序文件第一版第0次修订分发日期:持有人:2006年12月1日发布 2007年1月1日实施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01保证公证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02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03检测工作的分包管理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04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05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06处理投诉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07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08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09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管理评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员工培训与考核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检测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审新项目的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9年最新ISO IEC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共210页
![2019年最新ISO IEC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共2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c90d9f8f6f1aff00bed51e71.png)
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全套体系文件(1份手册+40份程序文件=210页)文件清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0 LQM01 -2019 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1 LQP01-2019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2 LQP02-2019保证实验室诚信度程序3 LQP03-2019质量管理手册的管理4 LQP04-2019文件控制程序5 LQP05-2019网络系统检测用计算机及软件管理程序6 LQP06-2019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7 LQP07-2019分包管理程序8 LQP08-2019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9 LQP09-2019投诉处理程序10 LQP10-2019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11 LQP11-2019纠正措施程序12 LQP12-2019预防措施程序13 LQP13-2019记录控制程序14 LQP14-2019内部审核程序15 LQP15-2019管理评审程序16 LQP16-2019质量监督工作程序17 LQP17-2019人员培训考核和技术档案管理程序18 LQP18-2019检测环境控制程序19 LQP19-2019实验室管理程序20 LQP20-2019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21 LQP21-2019新项目评审程序22 LQP22-201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23 LQP23-2019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24 LQP24-2019期间核查程序25 LQP25-2019量值溯源程序26 LQP26-2019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程序27 LQP27-2019标准物质管理程序28 LQP28-2019采样程序29 LQP29-2019 样品管理程序30 LQP30-2019 检测工作程序31 LQP31-2019 现场检测管理程序32 LQP32-2019 应急检测工作程序33 LQP33-2019 检测过程发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34 LQP34-2019 事故处理程序35 LQP35-2019 质量控制程序36 LQP36-2019 例外允许偏离程序37 LQP37-2019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38 LQP38-2019 档案管理程序39 LQP39-2019 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程序40 LQP40-2019 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说明:《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同ISO/IEC 17025:2017标准,是实验室认证所依据的标准,本文档依据最新标准编制而成,绝非照搬标准内容,文件间的引用无冲突。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样本(2)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样本(2)](https://img.taocdn.com/s3/m/5c3e76b2b8f67c1cfbd6b835.png)
程序文件第一版第0次修订分发日期:持有人:20RR年12月1日发布20RR年1月1日实施目录目录 (2)01保证公证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程序 (3)02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10)03检测工作的分包管理程序 (15)04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 (19)05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22)06处理投诉程序 (25)07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27)08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31)09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40)10管理评审程序 (44)11员工培训与考核程序 (47)12检测工作程序 (50)13评审新项目的程序 (53)14允许偏离的程序 (57)15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60)16安全与内务管理程序 (63)17检测环境的建立、控制和维护程序 (66)18计算机及计算机数据的管理程序 (69)19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 (72)20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75)21样品的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 (81)22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86)23出具检测报告的工作程序 (94)24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 (100)保证公证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程序1目的为保证和维护本试验室的检测的公正性、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文件所述满足试验室的检测能力的维护和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与监督。
3职责3.1试验室主任3.1.1贯彻试验室已经制定的行为规范;3.1.2对贯彻执行情况,安排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3.1.3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维护其严肃性和有效性;3.1.4维护试验室的检测能力,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1.5应落实保护委托人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各项措施所需的资源和责任人。
3.2技术负责人3.2.1协助主任维护试验室检测资源配置的有效性;3.2.2不断努力地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监督检测技术活动和结果的有效性;3.2.3贯彻试验室检测宗旨和质量方针。
3.3质量负责人3.3.1协助试验室主任维护试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并保持其现行有效;3.3.2监督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使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有效;3.3.3及时向试验室主任反映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实用参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样本
![[实用参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8b70a1e1195f312b3169a5a1.png)
优质参考文档程序文件第一版第0次修订分发日期:持有人:20PP年12月1日发布20PP年1月1日实施目录目录 (2)01保证公证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程序 (3)02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10)03检测工作的分包管理程序 (15)04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 (19)05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22)06处理投诉程序 (25)07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27)08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31)09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40)10管理评审程序 (44)11员工培训与考核程序 (47)12检测工作程序 (50)13评审新项目的程序 (53)14允许偏离的程序 (57)15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60)16安全与内务管理程序 (63)17检测环境的建立、控制和维护程序 (66)18计算机及计算机数据的管理程序 (69)19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 (72)20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75)21样品的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 (81)22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86)23出具检测报告的工作程序 (94)24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 (100)优质参考文档保证公证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程序1 目的为保证和维护本试验室的检测的公正性、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文件所述满足试验室的检测能力的维护和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与监督。
3 职责3.1 试验室主任3.1.1 贯彻试验室已经制定的行为规范;3.1.2 对贯彻执行情况,安排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3.1.3 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维护其严肃性和有效性;3.1.4 维护试验室的检测能力,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1.5应落实保护委托人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各项措施所需的资源和责任人。
3.2 技术负责人3.2.1 协助主任维护试验室检测资源配置的有效性;3.2.2 不断努力地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监督检测技术活动和结果的有效性;3.2.3 贯彻试验室检测宗旨和质量方针。
ISO17025:201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ISO17025:201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40370f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6.png)
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XXX-XX-XX版本/修订:A/0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 目的所有测量结果都存在不确定度因素,为了规范本中心(实验室)不确定度的评定,给出科学、可信的不确定度,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遇有下列情况时需要评定测量不确定度:a)不确定度与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b)客户有要求时;c)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值的符合性时;d)当检验方法中有规定时;e)当开发新项目或采用新的检验方法时的主要技术指标;f)软件测试中,检测结果涉及测量值并有量值精确度要求时。
3 职责a)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b)综合检验室具体实施并完成;c)综合管理部负责不确定度报告的编号、存档。
4 工作程序4.1 按照CNAS-CL01-G003:202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中对检验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并结合本行业特点,建立该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4.2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检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a)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验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检测中心只要按照该检验方法的要求操作,并出具检验结果报告和报告要求,即被认为符合要求;b)对一特定方法,如果已确定并验证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实验室只要证明已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受控,则不需要对每个结果评定测量不确定度;c)由于某些检验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估,这时至少应通过基于对检测分析方法的理论原理或使用该检测方法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列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并做出合理的评估,同时应确保测量结果的报告形式不会使客户造成对所给测量不确定度的误解;d)如果检验结果不是用数值表示或不是建立在数值基础上(如合格/不合格,阴性/阳性,或基于视觉和触觉等的定性检验),则实验室应采用其他方法评估测量不确定度,例如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概率;e)采用新的检验方法时,应按照新方法重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f)对所采用的非标准方法、自制方法、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以及经过扩展和修改的标准方法重新进行确认,其中应包括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g)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为合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使评定步骤和方法符合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的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检测实验中提供数字结果的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3.0职责:3.1技术主管:3.1.1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识别并提出评定要求,组织评定和评定结果的评审工作;3.1.2组织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3.1.3批准对外公布实验室能力时的测量不确定度指标;3.1.4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检测室负责人:3.2.1根据各检测项目的特点识别评定要求;3.2.2组织需要评定的检测项目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报告;3.2.3会同监督员对本部门的评定报告和使用进行审核。
3.3检测项目的负责人:3.3.1学习和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的基础知识和方法;3.3.2编写本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3.3.3及时发现和反馈会导致测量不确定度发生较大变化的信息。
3.4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控制程序4.1技术主管应组织各检测室的负责人、监督员和有关人员就下述情况决定有关项目评定不确定度的具体要求:4.1.1当检测不要求得到数字结果(如仅需作通过或不通过,正或负或其它定性的估计)则不要求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4.1.2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方法和报告结果的方式,即被认为符合要求可以不编写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4.1.3由于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应通过分析列出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并作出合理评定,但要确保测量结果报告形式不会造成客户对所给测量不确定度的误解。
4.1.4除上述三种情况,均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分门别类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如检测项目包含取样和样品制备,则评定时就应考虑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度来源,有的检测样品不能作重复独立测量,就不应考虑重复性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
4.1.5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提出的要求和作合格评定时规定的极限的宽窄。
4.1.6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有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上应给出不确定度的信息。
4.2技术主管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正确理解ISO/IEC-17025中对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学习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4.3技术主管应组织各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关注认可委有关不确定度的政策和要求并收集国内外认可管理机构,同行实验室和专家有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并据此提出对本实验室评定与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当前和长远要求。
4.4检测室的负责人应根据 4.1条的要求,组织检测项目负责人编写各自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报告(初稿)并提出在检测报告上表示不确定度方法的意见,经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审核修改后报技术主管汇总。
4.5技术主管应组织对评定初稿的评审,必要时可委托外单位专家评审。
4.6评审后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意见经技术主管审核批准作为实验室的受控技术文件打印归档并作为作业指导书发至有关检测室执行。
4.7技术主管应结合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有计划地安排对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实施验证。
4.8技术主管应建立维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有效性的机制,当检测项目负责人发现发生严重影响相关不确定度分量的变化时,应及时向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反馈并提出处理意见,如变化不可逆转,检测项目负责人应提出修改不确定度的具体意见并报技术主管确认。
附录-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1.明确被测量,简述被测量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2.画出测量系统方框示意图3.给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即被测量Y 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若Y 的测量结果为y ,输入量X i 的估计值为x i,则),......,(2x x x N i f y =4.根据数学模型列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即输入量x i),尽可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如测量结果是修正后的结果应考虑由修正值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5.评定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x i u ,并通过由数学模型得到的灵敏系数c i (x c ii y∂∂=),进而给出与各输入量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y u i。
如扩展不确定度用U p(如U 95.0)表示,则应估算对应于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νi,根据x i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A 类或B 类评定得到其)(x iu 。
5.1 A 类评定对X i 作n i 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xik,(n ik ,...2,1=),则其最佳估计值(平均值)为:nx x ik ikin i∑==1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12)(-==∑-=n x x x x ik ik ik ik n i s u i估计值x i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nx x x iik iis s u )()()(== 如测量系统稳定,实时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x iku 均可以由预先评估时所作的n i次测量结果得到。
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单次测量的测得值,其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上述)()(x x ikiks u =的值,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m (例如m = 3)次测得值的平均值,其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为mS x ik )( ,(一般m ≤n )。
5.2 B 类评定1. 若资料(如校准证书)给出x i的扩展不确定度)(x iU 和包含因子K ,则x i的标准不确定度为:kU u x x i i )()(=٭ 若资料只给出了U ,没有指明K ,则可以认为K = 2(对应约95%的置信概率);٭ 若资料只给出)(x U i P (其中P 为置信概率),则包含因子k p 与x i 的分布有关,此时除非另有说明一般按照正态分布考虑,对应p =0.95,k 可以查表得到,即kp=1.960 ;٭ 若资料给出了)(x U i P 及v eff ,则k p 可查t 分布表得到,即)(vt k effpp= ;2. 若由资料查得或判断x i的可能值分布区间半宽度a (通常为允许误差限的绝对值)则x i的标准不确定度为:kau x i =)( 此时,k 与x i的分布有关(参见JJF1059-1999附录B “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对应几种非正态分布其包含因子为:6.合成不确定度)(y u c的计算)().().,(..2)()(111122)(x x x x x x x u x fu jijiN i Ni j jiiNi c u u r f f iy ∑∑∑∂∂-=+==∂∂∂∂+=式中x i,xj为输入量,j i ≠),(x x j i r 为输入量xi和xj之间的相关系数估计值。
实际工作中,若各输入量之间均不相关,或虽有部分输入量相关,但其相关系数较小而近似为),(x x j i r = 0,于是)(y u c 可简化为:∑∑∂∂===)()()(22122)(x u c x u x f uiiiNi ciy7.不确定度分量汇总8. 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u c k U ⋅= 一般取k=2,对应约95%的置信概率;附录-2 几点说明1.为了便于客户比较和选择实验室的能力,在表述实验室能力有关不确定度的指标时应填写典型值,即“最小测量不确定度”或“最佳测量不确定度”,同时注明为获得最小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条件,它应综合考虑下列两个不确定度来源后加以评估:(1)与实验室的测量系统(包括环境影响)相联系的不确定度; (2)与被测对象相联系的不确定度。
鉴于被测对象的状况差异可能很大,最佳测量能力是指实验室采用日常的检测系统,但被测对象的缺陷对总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小,即与被测对象相联系的不确定度最小时的不确定度,也是为了便于客户比较和选择实验室的能力,扩展不确定度对应的置信概率一般应统一规定为95%或近似为95% 。
2.实验室应建立一个评审不确定度评定有效性的机制,以便当测量仪器、设备重新校准或发生严重影响相关不确定度分量的其他变化时能及时修改对外公布的不确定度指标,这种评审既要考虑设备的最新校准结果,也要考虑最新校准结果与先前校准结果相比较而判定的稳定性。
3.对于一般的检测项目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可以不给出自由度。
4.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如对Y 可能值的分布作正态分布的估计,虽未计算νeff,但可估计其值并不太小时,则U = 2)(y u c大约是置信概率近似为95%的区间的半宽’。
意即U = 2)(y u c对应近似为95%的置信概率的前提是输出量Y 可能值的分布应服从正态分布,且估计 eff不会太小。
另外,‘如果可以确定Y可能值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而是接近于其他某种分布,则绝不应按k = 2~3或k p = t p )(νeff计算U 或U P ’,例如:Y 可能值近似为矩形分布,则对于U 0.95 , k = 1.655. 如A 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3)()()(<=x u uu i c Ac S y y ,特别当作A 类评定重复测量次数较少时,应按1-=n Aν及68%置信概率,查t 分布表得t 0.68 )(νA 并用t 0.68)(νA 作安全因子乘)(x u i A 后再和B 类标准不确定度合成,这时仍用U = 2)(y u c 获得置信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
(安全因子也可以查下列对照表得到)————————————————————【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