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万能题库15页word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城镇定义标准主要指标:人口规模,人口密度,非农人口比重,行政区

划,基础设施,

行政地域:市政府管辖的范围。是各国按照城镇界定标准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

实体地域:指城镇坐落于地表的实体范围。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的城市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

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娱乐、工作、医疗、文教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地域范围。

行政地域与实体地域不一致的两种情况:一是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了一定的乡村地域。

另一种是城市的实体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

解决不吻合的两个途径:1用人口密度的标准进行城市可比区域的定界,通过计算城市内部每一个最小行政单元的人口密度,画出不同密度值的城市区域的轮廓。2对城市实体范围的划定使用详细的规定。

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指的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最基本单元。每一个MSA必须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者包括一个至少5万人的城市化地区,并满足都市区的总人口至少10万人。一个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两部分组成。

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特别庞大5国家的核心区域

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1984年颁布的设镇标准:(1)规定2万人以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可撤乡建镇;

(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可以撤乡建镇;(3)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

(4)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

中国现行城乡划分政策是统计上关于划分城乡的规定:1.90年四普。城镇人口由市人口和镇人口组成。

市人口指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指不设区的市所辖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2.2000年五普。(1)引入“人口密度原则”。用人口密度把设区的市中的区分为两类,只把1500/KM2 以上的区(一般是城区和近郊区)的人口全部算作城镇人口,而对1500/KM2以下的区(远郊区),只计算真正的城镇部分,区的乡村部分不再计入城镇,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设区市城镇人口偏大统计的问题。

(2)引入“建成区延伸原则”。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除了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人口以外,还包括了与市镇驻地建设用地相连的乡镇地域和村委会地域,可以认为,这一地域的人口大都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人口偏小统计问题。

城镇化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涵义:1)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2)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4)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的实质涵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进程区分为城市化I和城市化II

城市化I指: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低于推进过程。城市化II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因此城市化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城市化II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城镇化的度量指标: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这种指标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

复合指标法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2)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工业化、第三产业、经济发展。(3)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力(推拉假说。中国学者认为:推力,城乡发展差距、区域

发展差距;拉力,沿海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形成本地低级劳动力的巨大市场,形成对农村人口的巨大拉力)

城市化近域推进: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这种现象称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郊区化: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中伴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的现象。

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第一,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第二,城镇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第三,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第四,从 80 年代开始,世界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都开始趋于下降,对世界未来城镇化速度的过高估计正在得到修正。

城镇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和后期阶段(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控制力:“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革命使城市现代工商业兴起,为外来移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的文化和教育机会等都构成了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而农业机器的使用、农村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环境恶化、受教育机会和发展前途受到限制等都属于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第一,新中国成立后,城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的总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二,中国城镇化的速度与世界进程相比相对较为缓慢,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

第三,中国城镇化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所少见的,大起大落是中国的主要教训。

第四,中国缓慢的城镇化过程并没有出现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的现象。

第五,中国的城镇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的破产和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展开的,它是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道路,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本质特点。今天和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波澜壮阔的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特征:(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2)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4)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我国城镇化面对的挑战:1片面的城镇化率决定论导致过度城市化;2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孕育严重的城市病3城市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产业结构雷同,零地价吸引外资造成稀有土地资源,国有资源流失,城市政府过度负债)

4各类园区与大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相脱节(肢解城市整体布局,园区数量过多浪费土地)

5城市防灾功能衰退,人居环境恶化6交通拥堵,市民出行日益困难7投资渠道分散,小城镇增长乏力

8中小城市缺乏核心竞争力,城市功能不健全9城市风貌千城一面,特色丧失,建筑风格单一10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就业率降低,犯罪率上升11必要的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和形象工程过多同时存在

12违法建筑屡禁不止,城乡结合部混乱不堪

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化滞后的原因。1背离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2农业基础长期薄弱;3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二、转型期城市化滞后的原因。1产业技术结构传统化;2产业技术层次趋同化;

3乡镇产业技术低级化;4社会方面的原因;5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对策:

基本问题:中国城镇化面对着农村对人口的强大推力与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消纳力之间的矛盾。

对策:1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发达或不发达地区,都要坚持控制人口增长,以取得调控城镇化过程的主动权;

2从耕地上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应首先导向林、牧、副和为农业服务的行业,而不是首先导向非农行业。

3调整城镇的经济结构,争取以有限的投资取得较大的产出效益,又同时能够容纳更多的有效劳动力。

4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十一五”时期加快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一、农民工市民化

1.合理调整大中城市的农民工政策。

2.积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3.政府应在职业培训、就业咨询、住房供给、子女上学和最低工资等方面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并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第四,打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