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目镜
显微镜的使用

4.换高倍物镜之后,视野变________(暗、亮),可以通过改变 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调节亮度。用 调焦,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
6.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 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 × 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 字样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 字样和 ×字样,物镜标有 ×和40×字样。请 ×字样。 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 )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 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 (用 标号作答)。 )。此时放大的倍数为 标号作答)。此时放大的倍数为 。 (2)在观察时,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 )在观察时, 。 亮的是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 )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 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 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 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 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物镜上 目镜上 装片上 反光镜上
污点判断: 污点判断:
装片、目镜、 装片、目镜、物镜
练习: 练习:
1.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 C ) 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 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
A.厘米 厘米(cm) B.毫米 毫米(mm) C.微米 微米(µm) D.纳米(nm) 纳米( )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污点判断: 污点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不动则不在。 不动则不在。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 不动则不在。 不动则不在。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显微镜的知识

显微镜的知识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非常重要,高考也多次考过,现将有关知识总结如下: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答案:D例2.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A.4倍 B.16倍 C.100倍 D.400倍答案:A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短,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长。
例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内有2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甲乙分别为()A.目镜、物镜 B.物镜、目镜 C.均为物镜 D.均为目镜答案:B例2.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镜头长3厘米,乙镜头长5厘米,丙镜头长3厘米,丁镜头长6厘米。
请问: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为物镜,丙、丁无螺纹为目镜。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即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越近。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在同样光源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光线越暗。
答案:乙;乙和丙。
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1)显微镜的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是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象。
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
(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关于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几个问题

放大倍数对观察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高倍数可以提供更清晰 、更详细的图像,但同时也需要更高的光线和更好的物镜质 量。如果物镜质量不高或光线不足,高倍数可能会导致图像 模糊或失真。
CHAPTER 04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限制因素
光的衍射现象对高倍数观察的限制
光的衍射极限
由于光的波动性质,当光线通过显微镜物镜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导致无法完全 聚焦成一点。这限制了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尤其是在观察较小的物体时。
总结词
采用先进的照明技术可以提高照明均匀性和 光的吸收效率,从而提高显微镜的图像质量 。
详细描述
显微镜的照明技术对图像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采用先进的照明技术,如LED照明、光学 纤维照明等,可以提高照明均匀性和光的吸 收效率,从而提高显微镜的图像质量。此外 ,还可以通过调节照明光的波长和亮度等参
数来优化图像效果。
对于病理学诊断和细胞学诊断,建议 选择光学显微镜或数字病理切片扫描 仪。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在 1000倍至2000倍之间,而数字病理 切片扫描仪则可达到更高的放大倍数 并提供数字化病理图像。
对于分子生物学诊断,建议选择倒置 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这 类显微镜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数 ,能够观察细胞内分子相互作用和定 位等信息。
总结词
更换更高分辨率的物镜和目镜是提高显 微镜放大倍数最直接的方法。
VS
详细描述
高分辨率的物镜和目镜可以提供更高的放 大倍数,同时保证图像的清晰度。一般来 说,物镜的放大倍数在100-400倍之间, 目镜的放大倍数在10-100倍之间,通过 选择更高倍数的物镜和目镜,可以显著提 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计算公式
能够观察到的最小细节 = 1 / (总放 大倍数)^(1/2)
显微镜的使用(2)

项目
低倍 镜
大
亮
多
小
6、判断视野中异物存在的位置
遵循“污点跟谁移动,就在谁上面” 的原则。
7、视野中细胞的排布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
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图:
(2)圆形视野范围内充满细胞,可根据
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 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图:
显微镜的使用
1 .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 要领——“四字诀”找 移 转 调
找、移: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放大 观察的物像,并“移”到视野中央。
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调”节光圈、反光镜及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清晰。
2.显微镜成的像为虚像,移动装片时, 应按照同向移动原则。
3 .目镜(无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小。
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 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
数。
显微镜 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5.低倍镜与高倍镜视野的区别
视野范 围 视野亮 度 细胞数 目 细胞大 小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及常考知识点

生物科学:显微镜的知识总结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在生物学中非常重要,也多次考过,现将有关知识总结如下:1、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2、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5、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7、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8、如何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核和液泡?一般来说,细胞核透光性不好,是深色的,液泡是浅色的。
此外仔细观察,液泡中液体是流动的,细胞核里面的结构是固定的,看起来有杂质的样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例2.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A.4倍B.16倍C.100倍D.400倍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短,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长。
例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内有2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甲乙分别为()A.目镜、物镜B.物镜、目镜C.均为物镜D.均为目镜答案:B例2.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原理

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原理物镜和目镜是显微镜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起着放大样品的作用。
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与其自身的特性有关,同时也受到显微镜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限制。
本文将从物镜和目镜的原理入手,探讨它们的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一、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原理物镜是显微镜中用于放大样品的光学透镜。
物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其焦距和目标镜头的位置。
在显微镜中,物镜放大倍数越大,样品就会被放大得越大。
而物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物镜的焦距是指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到焦点的距离。
焦距越短,物镜的放大倍数就会越大。
这是因为焦距越短,光线会更快地聚焦,样品就会被放大得更大。
因此,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焦距呈反比关系。
物镜的放大倍数还与目标镜头的位置有关。
目标镜头是位于物镜与样品之间的一组透明光学元件,它用于调节物镜的焦距。
当目标镜头向物镜靠近时,物镜的焦距会变短,放大倍数会增加。
相反,当目标镜头离物镜远时,物镜的焦距会变长,放大倍数会减小。
因此,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焦距和目标镜头的位置密切相关。
通过调节焦距和目标镜头的位置,可以改变物镜的放大倍数,从而实现对样品的不同放大效果。
二、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原理目镜是显微镜中用于放大物镜中像的光学透镜。
目镜的放大倍数与其焦距和眼睛的位置有关。
在显微镜中,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样品就会被放大得越大。
与物镜类似,目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目镜的焦距是指光线通过目镜后会聚到焦点的距离。
焦距越短,目镜的放大倍数就会越大。
这是因为焦距越短,光线会更快地聚焦,样品就会被放大得更大。
因此,目镜的放大倍数与其焦距呈反比关系。
目镜的放大倍数还与眼睛的位置有关。
当眼睛离目镜越近时,目镜的焦距会变短,放大倍数会增加。
相反,当眼睛离目镜越远时,目镜的焦距会变长,放大倍数会减小。
因此,目镜的放大倍数与其焦距和眼睛的位置密切相关。
通过调节焦距和眼睛的位置,可以改变目镜的放大倍数,从而实现对物镜中像的不同放大效果。
选购显微镜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选购显微镜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显微镜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我们决定选购一台显微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所选择的显微镜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在选购显微镜时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一、用途和应用场景首先要明确您购买显微镜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是用于学校教学、实验室研究、医学诊断,还是个人兴趣爱好?不同的用途对显微镜的性能和功能要求会有所不同。
如果是学校教学,可能更注重基本的观察功能和操作简便性,价格也相对较为经济实惠。
对于实验室研究,可能需要更高的分辨率、更强大的放大倍数以及更多的附件和功能,以满足各种复杂的实验需求。
医学诊断则通常需要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显微镜,并且可能需要符合特定的医疗标准和认证。
二、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并不是越大越好。
一般来说,常见的显微镜放大倍数在 40 倍至 1000 倍之间。
低倍放大(如 40 倍至100 倍)适用于观察较大的标本或整体组织结构,高倍放大(如 400 倍至 1000 倍)则用于观察细胞的细微结构和细胞器等。
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放大倍数可能会导致图像模糊、亮度不足等问题,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并非总是需要用到极高的放大倍数。
因此,要根据具体的观察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范围。
三、分辨率分辨率决定了显微镜能够清晰分辨的最小细节。
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可以让您看到更细微的结构和更小的物体。
通常,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到光的波长和物镜的数值孔径等因素的限制。
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
在选购时,可以关注物镜的数值孔径参数,一般来说,数值孔径在 06 以上的物镜能够提供较好的分辨率。
四、物镜和目镜物镜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
常见的物镜类型包括消色差物镜、半复消色差物镜和复消色差物镜,它们的性能和价格依次递增。
消色差物镜能够校正两种颜色的光的色差,价格相对较低,适用于一般的观察。
练习使用显微镜(二)

)
2、几个同学围看一台显微镜时,视野会变暗,这是为 什么? 挡住光线了
3、观察写在不透明纸上的的“上” 字
上
光线不能通过不透明纸进入镜 筒,所以看不到物象
结果:看不到
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4、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 细胞数最多的是几号显微镜? 3号 为什么?
显微镜序号 1 目镜 5× 物镜 40×
9.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 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细准焦螺旋
10.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B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11.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 高倍镜( ) C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2.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 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 那么污物在( D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 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 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 “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B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在一条直线上的结构是 ( A )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14.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 凹面 暗 原来_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__ 光圈 反光镜,二是将 _____调大。 15.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C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显微镜知识复习

• 、如在低倍镜下看到m个细胞,显微镜放 大n倍后,还能看到在长或者宽方向紧密排 列的细胞数目为m/n个,而在整个视野中还 能看到的细胞数目为m/n
2
视野明亮问题
• 1、与观察材料颜色的关系:材料颜色鲜艳, 用亮视野,大光圈、凹面镜;材料颜色浅, 用暗视野,小光圈、平面镜。 • 2、在相同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越暗(因进光减少);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越亮。 • 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像,如 观察b,实际观察到的确是q,物像左右颠 倒,上下颠倒。
• 2、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 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 ⑴ 目镜15×,物镜10× ⑵ 目镜10×,物镜10× • ⑶ 目镜15×,物镜25× ⑷ 目镜10×,物镜25× • A ⑴⑵ B ⑷⑴ C ⑶⑵ D ⑶⑷ • 解析:显微镜一个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 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所用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 积,因此,当目镜一定时,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 到细胞数就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反之观察的 细胞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而物镜的放大 倍数越大,物镜头越长,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时物镜头与载 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⑵放大100倍,倍数最小,⑶放大 375倍,倍数最大,应选C。
• 5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 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 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 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放大到400倍是 指视野中长和宽同时放大,而这64个分生组织细 胞是排成一片的,占据整个视野。依上述公式: m/n2=64/16=4。应选B
• 4、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 放大50倍指该细小物体的( )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 度或宽度 • 解析: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物体,一般是不规则 的,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物体某一个面。如我们观 察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在细胞中有时是椭球体 的正面对光,有时是椭球体的侧面对光,这时我 们所看到的只是叶绿体的某一部分,说这一部分 是它的体积或是面积都是不确切的,因此显微镜 放大的不是物体的体积也不是面积,而是物体的 长度和宽度。答案:D
显微镜的使用

二、使用显微镜
一、认识显微镜
1
1、目镜
2
2、粗准焦螺旋
3
8、镜筒
8
3、细准焦螺旋
4
4、镜臂 5、物镜 6、镜柱
9、压片夹 9 10、载物台10
5
11、遮光器 12、反光镜 12
11
6
7
7、镜座
目镜
物镜
z.x.x.k
镜头
镜头长短 长 短
视野亮度 亮 暗
物像大小 小 大
细胞数 多 少
(二)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 准通光孔(注 意不要用手扳 物镜!)
②调节光圈和 反光镜,使视 野变明亮
(三)低倍镜观察
①把所要 观察的玻 片标本放 在载物台 上,用压 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 对通光孔 中心
② 转动粗准焦 螺旋,使镜筒缓 缓下降,直到物 镜接近玻片标本 为止
注意:此时眼 睛一定要从侧 面平视物镜!
③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同向原则 例如: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时, 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④污点判断:污点跟着哪个动就是哪个
二、使用显微镜
方法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 ②对光 ③低倍镜观察 ④高倍镜观察 ⑤复原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 前方略偏左
目 镜
物 镜
低倍 高倍
低倍
高倍
短
长
亮
暗
小
大
多
少
(一)目镜与物镜 ①目镜、物镜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2显微镜的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原理、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实验原理:(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①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
②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镜头距标本的距离)越小,视野越暗。
2.操作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1)低倍镜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2)高倍镜观察:移动载玻片,使所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
3.注意事项(1)由低倍镜观察到换用高倍镜观察时,首先要将所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2)显微镜观察的像及移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
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像在哪里就往哪里移。
(3)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光圈或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换为凹面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使用高倍镜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5)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6)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移动装片动——在装片上不动——转动目镜动——在目镜上不动——在物镜上(7)凡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应强;检查未染色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
显微镜放大倍数方法

显微镜放大倍数方法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显微镜的镜头系统、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来计算的,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其中,物镜倍数是指物镜能够放大的倍数,目镜倍数是指目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一个显微镜的物镜倍数为10倍,目镜倍数为20倍,那么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
放大倍数= 10 ×20 = 200倍
也就是说,在使用这个显微镜时,所看到的图像会被放大200倍。
需要注意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使用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样品的清晰度、光源的亮度等,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主要构件的作用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主要构件的作用知识精讲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压片夹、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名师点睛1.目镜、物镜与放大倍数(1)目镜:通常有2~3个目镜,上面刻有5×、10×、16×符号表示其放大倍数。
(2)物镜:通常有3~4个物镜,其中较短的刻有“4×”“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100×”符号的为高倍镜。
(3)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2.常见镜头的识别及观察效果3.反光镜:有平、凹两面。
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时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4.调节器:装在镜臂上的大小两种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时使镜筒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1)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迅速找到物像。
(2)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缓慢地升降,多在使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像。
5.显微镜的成像: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
典型例题1.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D.遮光器解析:粗准焦螺旋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呈现于视野中,迅速找到物像,但是物像一般不是很清楚,而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缓慢地升降,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像。
答案:A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可看到在视野中央有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显微镜专题

显微镜专题一.基础知识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目镜﹑物镜的倍数高低与长短关系:目镜是越长倍数越低;物镜是越长倍数越高;目镜﹑物镜的模型:物镜离载玻片距离远近与倍数高低之间的关系:距离越近倍数越大3.显微镜的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物体的像再换高倍镜观察,此时视野变暗﹑物体的像变的模糊同时放大;双眼同时睁开,左眼看目镜4.粗细准焦螺旋的调节:使用低倍镜时先粗调再细调换用高倍镜时只能细调不能粗调5.反光镜的选择:光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6.物象的移动:同向移动(物体的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时要把像调到视野的中央只需把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即可)7.物象变换(由物体的位置变成像的位置):只需旋转180°即可。
如:“b”在观察时像下“d”8.物体的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边长或圆的半径而不是指物体的面积。
如: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其实际面积为1平方厘米而再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下其物体像的面积变为100厘米×100厘米=1×104平方厘米而不是1×10²平方厘米9.调节光线时调反光镜;调视野清晰度时调细准焦螺旋10.找污点以及科学使用。
11.盖玻片的使用方法以及水泡的处理;标本的染色二.讲解的方法即讲解如何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技巧三练习1.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大小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A.增多、变小、变亮 B.增多、变小、变暗C.减少、变大、变亮 D.减少、变大、变暗2.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B.要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的凹面简易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小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3.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能看到一行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可推算在视野范围内将看到的细胞数目为()A.2个B.4个C.16个D.32个5.如下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长度,e、f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其切片距离大小。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笔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笔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的内容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的内容为《练习使用显微镜》,以下是这一节的笔记:- 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筒、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遮光器、反光镜。
-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
-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移动方向与标本移动方向相反。
-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 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多,体积小;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少,体积大。
-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三 实践解疑
2 、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 倒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相当于将物体旋转180°)
物体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探究三 实践解疑
载玻片上的图像 我们从目镜中看到的图像
9 6
这时我们该怎样把图 像调至视野中央?
最后我们从目镜中看到的图像
6
探究三 实践解疑
3、几个同学围看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 变暗,这是为什么?
A.向左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
B.向右上移动 D.向右下移动
4、在载玻片上画一个“ ”符号,用低倍
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A. B. )
C.
D.
第一节 练习使用 显微镜
显微镜下美丽的硅藻彩虹
探究一
认知显微镜
植物生殖器官显微图片
显微镜下美丽的硅藻彩虹
探究一认知显微镜
光线通过的地方
接近眼睛的镜头
调节镜筒高度
上面安装物镜,并进行转换
高倍镜:镜头较长、光线较暗;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接近观察 物体的镜 头
低倍镜:镜头较短、光线较亮 。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光线越暗
探究一认知显微镜
固定玻片 光线通过
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 (大光圈:光弱时用;小光圈:光强时用) 平面镜:光线强时使用 凹面镜:光线弱时使用
探究二 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较大光圈 对准通光孔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3、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
要看着物镜 )
(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注意事项
1.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2.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3.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探究三 实践解疑
1、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 有何关系?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 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 野越暗。
遮挡了进入的光线。
1. 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
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 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 B.③和⑥ C.①和③ D.②和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用下表中的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可能是哪一台?
3.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
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上图,他想将物像移 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