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家园——对鲁迅小说《故乡》的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不去的家园——对鲁迅小说《故乡》的解读
摘要: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根据一次真是的经历写成。
在《故乡》中,鲁迅描绘了两个不同的“故乡”。
一个是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是他的精神家园,另一个则是现实中颓废残败的故乡。
通过“故乡”这一意象的破灭,展现了残酷的现实对人性的挤压和扭曲,拥有健康人性的少年闰土就是这种残酷现实的牺牲品。
记忆中的精神家园“故乡”已经回不去了,鲁迅将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他们能够摆脱鲁迅这一代人的悲哀。
关键字:鲁迅;《故乡》;闰土
一、引言
鲁迅对他的故乡充满了深沉的爱。
“故乡”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所有小说中,《故乡》是根据鲁迅1919年12月的故乡之行写成。
鲁迅17岁离开绍兴赴南京读书,1910年到1912年在故乡除了两次任教,和1919年的这次短暂的回乡搬家之外,鲁迅几乎从未回过故乡。
《故乡》在鲁迅的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两个“故乡”
鲁迅在其小说《故乡》中,展现了两幅截然不同的故乡场景。
一幅是“我”怀念的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我”眼见的现实中的。
鲁迅本来生于小康之家,祖父更是在京城任官。
鲁迅幼年的生活中充满了长辈的宠爱,朋友的友善,陌生人的尊重。
这种记忆投射到小说《故乡》中,就成了迅哥儿一直恋恋不忘的美好的故乡了。
但是记忆常常是带有欺骗性的,离别之后,故乡一切的坏都淡漠了,唯一让人念念不忘的只有故乡的好处。
特别是经历了太多生活的坎坷和艰辛之后,人往往会过度美化往事。
“我”也正是怀着这样的期望,踏上回乡之路。
虽然“我”冒着严寒,奔回相隔千里的故乡,是为了道别而来的。
但是“我”眼前的故乡,让“我的心不禁悲伤起来了”。
展现在“我”眼前的故乡,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故乡就像那天阴晦寒冷的天气一样,丝毫不能让人感受到“故乡”的温暖亲切,这里让久别的游子觉得陌生,甚至开始怀疑这里究竟是不是“我二十年来时记得的故乡”?
现实中的故乡让人失望、失落,“我”虽然认为这一个“故乡”和记忆里的
完全不一样。
故乡应当是一个“好得多了”的地方,可是究竟故乡是如何的“好得多”要“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了影像,没有言辞了”。
既然如此,便只能安慰自己,认为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心情之故,故乡原本便是这样的。
原来,“我”这次回乡,正是为了告别故乡。
“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共同卖给了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故乡原本是如何美好的,“我”本已经没有印象了,但是在母亲的闲聊是提及闰土时,那个本来陌生的故乡图景却突然生动起来,“脑里忽然闪过一副神异的图画”。
原来故乡应当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色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而在这浓烈的彩色故乡中,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这个少年就是闰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英雄。
“我”眼中的闰土和以往的朋友都不一样,他懂得捕鸟,夏天的夜里会去管西瓜。
是闰土带“我”“走出高墙上的死角天空”,使“我”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这样的故乡才是“我”记忆里的那个故乡,充满了生机和趣味,故乡的人是那样可爱健康。
记忆中的故乡作为鲁迅的心灵栖息地,故乡景致,安祥而温暖、静谧而灵动。
鲁迅自己也曾无限感叹地诉说道: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所在故乡所吃的蔬果: 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
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 都是曾是使我思想的蛊惑。
”因此,记忆中的故乡,作为鲁迅的精神家园,仿佛是童话里冰莹的水晶宫,既美丽又遥不可及,既温情又虚幻,但它给了鲁迅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那里有湛蓝的天空,白云依旧舒展; 静谧的小河,水草依旧洁白; 纷繁烦躁的尘世中,善良的心依旧坚守,淡泊的情依旧在心底自由地欢唱。
“我”不禁对与闰土的见面充满了期待,热切地希望他来。
然而,阔别多年以后之后,历经沧桑的不仅仅是我,闰土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勇敢无畏,有着紫色的圆脸和带着明晃晃银项圈的少年。
特别是在极高的期待之下,这样的反差变得更加巨大。
三、鲁迅的情感记忆——“故乡”
鲁迅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
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
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
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
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
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
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
鲁迅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更是历尽了人世冷漠,在生活中处处碰壁的鲁迅,在内心深处保留了一点对故乡的美好憧憬的,毕竟记忆中的故乡有闰土,有快乐。
但是,残酷的现实是这片精神净土也早已不是鲁迅记忆中的模样了。
豆腐西施变得“美好”故乡的彻底毁灭,是在闰土分明地叫出那一声“老爷”的时候,那一刻,“我”最后的希望也幻灭了,“我”和闰土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了”。
当“我”问起他的景况时,昔日口齿伶俐、善于绘声绘色的闰土,变得象“石象”和“木偶人”一般。
“他只是摇头……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
但从他那几句断断续续的笨嘴拙舌的话中,却也透露出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超经济剥削下的痛苦。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折本与烂掉的结局是一样的,它们都只能使农民债台高筑,如牛负重。
闰土陷入了难于言状的窘境:劳力少固然不行,劳力多却是嗽嗽待哺的口更多,收成坏固然要引起饥荒,收成好也因“挑去卖”的机会增多而折本的可能更大。
这重重矛盾都勾划出一个残酷的现实。
回到现实,“我”面对的任然是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的故乡。
精神的净土也已经荒芜,现实总是残酷的。
原本有着健康人格的闰土也已经在畸形社会的压迫下,沦为社会最底层最麻木的人。
成年的闰土“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头一般”。
他对自己的感觉到生活的苦,却形容不出,只是麻木地承受。
多子,饥荒,苛捐杂税,兵,匪,官。
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彻底断裂。
“我”所见的全都已经变得残败萧索,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被残酷的现实摧残殆尽。
豆腐西施从一个美丽的妇女变得尖酸刻薄起来,心境的变化使得人的外观也发生极大变化,如今的杨二嫂尖锐地如同圆规,正如她的站姿。
这样的尖锐,其实何尝又不是为了在乱世中保护自己。
但是这种保护,又何尝不是一种麻木。
只是她的麻木更让人可憎,闰土的麻木更
让人可怜。
这样的故乡终究是无何留恋了。
然而“我”终究还是感到了孤独苦闷,前路究竟在何方?
四、“故乡”意象的破灭
“我”又一次背井离乡,在那样的环境下,故乡只会越来越破败,越来越让人窒息,一代又一代的故乡人的命运即将陷入可怕的循环。
现实如此令人不堪,“我”在回乡与回忆中,怵目惊心地看到了故乡的悲剧和造成悲剧的原因,个人势力的渺小和微弱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事实上,这次的返乡之旅本是必然带着哀愁的情绪的,只是这种哀愁的情绪在见到闰土之后,变得更加深刻。
现实本是残酷的,丑恶的社会现实并不是不存在鲁迅的童年,那个时候他的生活幸福,充满爱意。
只有当家道中落之后,他才能够清醒过来,真切地看到这个人吃人的真相。
这种悲哀是对于前路的无可奈何,“我”想到希望,却“忽然害怕起来了”。
希望的遥不可及,不正是如闰土求神拜佛以求平安一样,是那么虚无么?“我”嘲讽闰土的偶像的虚无,可“我”不也在制造自己的偶像吗?
《故乡》是以1919年返回故乡迁家北上为“触机”动员了与这一题材有关的全部生活索材加工锤炼而成的,可以大致排出《故乡》生活原型的概貌,从中,能看出鲁迅对生活原型的取舍、调度和提炼。
《故乡》通过叙述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并加入细致的内心感受描写,让读者体会到理想的可贵。
鲁迅将自己试图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借由“我”之口和盘托出。
《故乡》的主人公“我”充满忧患,时刻清醒,没有僵化的粉饰,没有假意的奉迎,只有勇敢与执着,他毫无保留地向你谈起回到久别的故乡的真切感受: 悲凉与无话可说。
他告诉你,这次回故乡,他有多痛心,故乡的状况有多糟,尤其令他伤心的是,看到故乡没有一丝生气,看到故乡人们的悲惨遭遇。
他告诉你,第二日早晨看到豆腐西施时的痛苦心情和某日午后见到成年闰土时的隔膜。
此时此刻,读者感同身受,主人公“我”与读者的心灵如此靠近,让读者感到特别的真实与从容。
故乡作为每个人的生命之根,凝聚着游子的回忆与寄托。
鲁迅对于故乡的回忆是温馨而美好的。
故乡,既是他人生的发源地,情感的生发地,又是他灵魂的安眠地和精神的归宿地。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鲁迅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家徒四壁、枯树昏鸦。
更可悲的是,故乡的人们对不正常的生活早已适应,不但不自知,而且不思任何改变。
经历几千年“吃人”历史的苦难,人们不但不肯悔改,而且压
制任何形式的革新与进步。
人间的温情变得比纸还薄,伪善的面具比城墙更厚,冷酷的心变得比黑炭更黑,地狱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鲁迅的心真的受伤了,他在心里追问: 世间堕落到如此地步,如何把人们从地狱里唤醒,救赎之路到底在哪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到了宏儿和水生,宏儿离家坐在船上,还在想水生约他玩,他的心底是多么的纯真诚信。
他们的关系是过去“我”和闰土他的关系的重现,但今日的“我”已经成为闰土的“老爷”。
但是,希望宏儿能够和水生走出别样的路,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
但是这个出路到底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我”的愿望甚至比闰土崇拜的偶像更加茫远,但是“我”仍然安慰自己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个美好的心愿,也隐隐透着鲁迅的冷峻言辞下的热情,他批判,揭露,痛斥,控诉,一切皆因为鲁迅有一颗火热的心,一颗济世之心。
参考文献:
[1] 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0.
[2]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A].鲁迅全集(第2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鲁迅.故乡[A].鲁迅全集(第1 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鲁迅.希望[A].鲁迅全集(第2 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6]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