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全厂负荷控制策略
电气化工程设计中的电力负荷控制与管理
电气化工程设计中的电力负荷控制与管理电力负荷控制与管理是电气化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的增长和能源供应的压力也日益加大。
因此,通过合理的电力负荷控制与管理,可以有效优化能源利用,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在电气化工程的设计中,电力负荷控制与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合理分配和调节电气设备的负荷,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电气化工程设计中常用的电力负荷控制与管理策略:1. 负荷预测与规划:负荷预测是指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需求趋势,预测电力负荷的大小和变化。
通过负荷预测,设计者可以合理规划设备容量,从而满足不同负荷情况下的稳定供电需求。
预测负荷还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电力采购计划和能源调配策略。
2. 负荷均衡与优化:负荷均衡和优化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合理分配负荷,以确保各个设备的负荷接近其额定容量。
通过负荷均衡,可以避免单一设备超负荷运行,减轻设备的损耗和故障风险。
同时,通过负荷优化,可以利用低谷时段的电力供应,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3. 负荷平衡与调度:负荷平衡和调度是指根据负荷需求和供电情况,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进行动态调整和平衡。
通过负荷平衡与调度,可以有效应对负荷波动、峰值负荷和系统故障等情况,确保供电的连续稳定。
同时,也可以通过负荷调度,优化电网的运行效率,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4. 负荷管理与节能:负荷管理和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负荷管理,可以优化设备运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例如,合理规划设备的开关机时间,避免同时启动过多设备造成的能源浪费。
此外,通过使用高效设备和节能措施,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总之,在电气化工程设计中,电力负荷控制与管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负荷预测与规划、负荷均衡与优化、负荷平衡与调度以及负荷管理与节能等策略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未来随着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能源供需形势的持续变化,电力负荷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水电集控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水电集控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单位所在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单位名称:大唐乡城(得荣)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摘要:水电集中控制运行模式可以对水电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水电站智能化、科技化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强应用信息技术、加强水调自动化系统管理、建立集控运行模式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开展常态化人才培训,为水电集控运行模式更科学、合理地应用奠定基础。
因此,应将现阶段水电集中控制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应对策略。
关键词:水电站;集控运行;工作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志码:A引言通过对水电站实现集中控制,实现对水能资源的高效运用。
作为一种先进、新型、高效的具有流域性特点的电力生产运转形式的水电站,在这个模式下,可以保证中心城市对边远地区水电站实现远程控制,进而为较为边远地区的水电站顺利实现无人值班的目的带来重要条件,最大程度上对水电站的水量实现统筹运用目的,得到更加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水电站集控运行的内涵水电站集控运行就是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为了最大程度上挖掘出梯级水电生产的潜力以及效益,把归属于相同流域的水力紧密联系的水电站,构成梯级水电站群体,通过不同水库不同水文和库容特性,转变具备调节能力水库以及电站的运转方法,利用梯级水电站利用水资源,加强总体梯级的供电效果,发挥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统一组织各个梯级水电站生产与管理,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流域梯级水电站的集控运行包含如下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梯级之间紧密联系,作为不能割裂的一个整体,必须展开集控运行;第二,水量以及电力调度作为互动关系,要保障最优化的方案、最高的效益,一定要让水与电结合起来,发布集控运行指令。
梯级水电站集控运行作为实施水量、电力联合调度运行的基础,能够获得更高综合效益的保证。
如梯形水电集控中心的监控系统示意图1所示2水电集控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2.1 在电力系统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电力企业在水电集控运行系统建设过程中,没有对监管系统进行更新,仍利用相关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管理策略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管理策略在当今社会,电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负荷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还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负荷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电力系统中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合理的调控和管理。
其目的是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前提下,使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更加平稳,减少峰谷差,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和风险。
那么,在电力系统中,有哪些常见的负荷管理策略呢?首先是分时电价策略。
这是一种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制定不同电价的方法。
通常,用电高峰时段的电价较高,低谷时段的电价较低。
通过这种价格差异,引导用户在低谷时段多用电,高峰时段少用电。
比如,对于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可以将生产安排在夜间低谷时段,既能降低用电成本,又能减轻高峰时段的电网压力。
对于居民用户来说,也可以在低谷时段使用一些大功率电器,如洗衣机、热水器等,从而达到节约电费的目的。
其次是需求响应策略。
这是指用户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和价格信号,主动调整自己的用电行为。
例如,当电力系统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时,电力公司会向用户发出需求响应信号,用户可以选择减少不必要的用电,或者暂停一些可中断的负荷,以支持电网的稳定运行。
作为回报,用户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或优惠政策。
需求响应策略可以分为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和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两种类型。
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主要通过电价的变化来引导用户的用电行为,而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则是通过直接给予用户奖励或补贴来实现负荷的调整。
再者是负荷控制策略。
这包括直接负荷控制和间接负荷控制两种方式。
直接负荷控制是指电力公司通过远程控制装置,直接对用户的某些用电设备进行开关操作,以实现负荷的削减。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紧急情况下,如电网故障或电力供应严重不足时。
电力行业的电力负荷管理与电网的负荷调度策略
电力行业的电力负荷管理与电网的负荷调度策略在当今社会,电力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行业必须合理管理电力负荷,并采用有效的电网负荷调度策略。
本文将讨论电力行业的电力负荷管理以及电网的负荷调度策略。
一、电力负荷管理电力负荷管理是指对电力需求进行计划和控制,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负荷管理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用电需求的季节性变化、不同行业的用电特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等。
为了实现电力负荷的管理,电力行业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1. 负荷预测与计划电力行业通过对历史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未来的电力负荷。
基于负荷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负荷计划,包括供电能力的安排、设备维护计划等。
这有助于提前做好准备,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2. 负荷平衡和峰谷利用电力行业努力实现负荷的平衡,即在不同时间段内均匀分配电力负荷。
通过平衡负荷可以避免电力供应过剩或不足的现象,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峰谷差异。
例如,在用电高峰期间,可以通过合理的调整电力供应方式,如提高储能设备的功率输出,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节能措施为了减少电力需求,电力行业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推广高效电力设备、鼓励用户节约用电、提高供电有效利用率等。
通过节能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负荷,降低供需压力。
二、电网的负荷调度策略电网的负荷调度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整电力供应的方式和数量,以保持电网的平衡和稳定。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网负荷调度策略也在不断演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网负荷调度策略:1. 多源供电策略为了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电网通常采用多源供电策略。
即通过与其他电力公司或区域的电网进行联网,实现电力资源的互补利用。
这样,即使某一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或停运,仍能通过其他电力设备供应电力,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2. 优先级调度策略电网的负荷调度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优先级。
一般来说,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等,会被优先供电,以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行。
水电站发电运行方案的电力负荷管理与调整
水电站发电运行方案的电力负荷管理与调整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水电站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形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水电站发电运行方案的电力负荷管理与调整是确保水电站高效发电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水电站发电运行方案中的电力负荷管理与调整,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电力负荷管理的重要性电力负荷管理是水电站发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合理管理和调整负荷,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有效控制,提高发电效率,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合理的负荷管理还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浪费,节约成本,并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二、电力负荷管理的原则1. 预测负荷:通过对历史数据、天气预报、电网负荷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负荷变化趋势。
准确的负荷预测是电力负荷管理的基础,对合理调整发电计划至关重要。
2. 分时段管理:根据电力负荷的高峰和低谷,合理安排发电设备的启动和停机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平衡供需关系。
在电力需求较低的时段,适当减少发电量,避免资源浪费;而在电力需求较高的时段,则需增加发电量以满足需求。
3. 灵活调整: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力负荷管理方案。
比如,当电力需求突然增加时,应迅速启动备用发电设备,确保供电的连续性。
同时,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紧急负荷波动情况,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制订相应的应急方案。
三、电力负荷管理的具体措施1. 负荷平衡技术负荷平衡技术是通过调整电力负荷,使之更接近实际电力需求,从而达到提高发电效率和节能的目的。
具体措施包括根据历史负荷数据,合理分配发电机组的出力;通过对发电机组的调速控制,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快速响应;通过技术手段对负荷进行预测和调整,提前做好发电计划。
2. 负荷优化调整负荷优化调整是指基于负荷需求和供电能力的匹配关系,采取合理的措施,实现负荷调整的最佳化。
具体措施包括通过调整发电机组的出力水平,使之与实际需求相匹配;通过合理配置负荷侧设备,实现对负荷的优化分配;通过实施动态负荷管理,根据实时电网状态,及时调整发电计划。
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力负荷管理策略
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力负荷管理策略电力负荷管理策略是供配电系统中的关键任务之一,它是为了优化电力负载,并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
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负载管理策略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供电公司在有效控制负荷的同时提高供电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探讨供配电系统中常用的电力负荷管理策略,包括负荷调整、智能电网和峰谷电价。
首先,负荷调整是一种常见的负荷管理策略。
它通过调整电力负荷的大小和时间分布来实现对供电系统的有效控制。
一种常见的负荷调整策略是通过峰谷分时电价来引导用户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量,同时在低谷时段增加用电量。
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可以降低供电系统在高负荷时期的压力,减少线路过载和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智能电网是另一种有效的负荷管理策略。
智能电网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监控、调度和控制,以提高供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电网通过实时监测电力需求和供应状况,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负荷,并通过智能计量和远程控制等手段实现对用户电力消耗的管理。
它不仅可以优化负荷分布,还可以实现对能源的灵活调配,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另外,峰谷电价是一种针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管理策略。
在峰谷电价策略下,电力公司会根据电网负荷情况,对不同时间段的电价进行动态调整,以引导用户在低负荷时段增加用电量,减少高负荷时段的用电量。
通过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峰谷电价可以减少供电系统的负荷压力,平衡用电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关系,降低用电峰值,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负荷管理策略,还有一些其他的策略也可以用于电力负荷的有效管理。
例如,优化电力配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通过合理规划和配置变电站、配电线路等设施,减少能量损失和供电压降,提高供电效率。
此外,开展能源节约宣传和设备升级,提醒用户合理用电,采用低功耗设备等,也可以降低用电需求,优化供电系统的负荷。
总体而言,供配电系统中的负荷管理策略对于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电力工程建设电力负荷管理与优化策略
电力工程建设电力负荷管理与优化策略电力负荷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电力负荷管理和优化策略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讨论电力负荷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用的电力负荷管理与优化策略。
一、电力负荷管理的重要性电力负荷管理是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良好的电力负荷管理可避免电力系统过载或过载,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电力负荷管理还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并降低能源供应的成本,对环境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二、电力负荷管理与优化策略1. 负荷预测负荷预测是电力负荷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的负荷需求。
负荷预测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做出合理的负荷调度计划,避免负荷高峰时期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
2. 供需平衡控制供需平衡控制是确保电力系统供需平衡的关键。
通过合理调整发电机的出力、调节负荷的消耗和引入储能系统等手段,可以实现供需平衡控制。
同时,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供需平衡,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3. 负荷分配与优化负荷分配与优化是提高电力系统效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调配负荷,在保证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电网的损耗和能源浪费。
此外,还可利用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负荷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4. 储能技术应用储能技术是电力负荷管理与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储能装置可以在电力系统需求较低时存储电力,在需求高峰时释放电力,实现负荷调节与优化。
利用储能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的负荷波动。
5. 电力市场化运营电力市场化运营是一种有效的电力负荷管理和优化策略。
通过市场化机制,电力公司和用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灵活调整负荷。
这种策略可以实现供需平衡,提高市场运营的效率,并激励用户节约能源。
三、结论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力负荷管理与优化策略是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黄龙滩水电厂3、4号机AVC功能实现策略
黄龙滩水电厂3、4号机A VC功能实现策略本文详细介绍了黄龙滩水电厂3、4号机组自动电压控制(A VC)的控制模式和方式、A VC的约束条件。
通过实际运行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自A VC 投运以来,提高了电压质量,减少了运行人员工作量。
标签:A VC基本控制原理;模式和方式;约束条件1 引言黄龙滩水电厂座落在湖北省鄂西北电网末端,装机4台,1、2号机主变升压后等级为110KV,3、4号机主变升压后等级为220KV,对于黄龙滩水电厂这样的湖北省电网末端水电站,对于维持电网电压的作用就更加明显,省调要求黄龙滩电厂3、4号机必须具备A VC功能。
2 A VC 基本控制原理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 VC 是根据电网系统给定的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设定值及实测电压偏差,计算需要调节的无功值,在满足电站及机组的各种安全约束条件下,对全厂的机组做出实时的控制决策,合理分配和给定厂内各机组的无功功率,使高压母线电压达到系统给定值,提高电厂的整体自动化运行水平。
3 黄龙滩水电厂3、4号机A VC功能实现策略3.1 A VC的控制模式和方式(1)A VC子站控制模式分:全厂控制模式和单机控制模式。
全厂控制模式:电厂监控系统接收A VC主站系统下发的系统母线电压设定值并通过A VC控制模块计算出电厂需要承担的总无功功率,或直接接收A VC主站系统下发的全厂总无功功率设定值,然后A VC控制模块将总无功功率合理分配给对应每台机组,再向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发送增减磁信号以调节发电机无功出力,使电厂开关站母线电压达到控制目标值,实现全厂多机组的电压无功自动控制。
(2)A VC子站控制方式分:遠方控制和就地控制。
远方控制:A VC主站系统实时向电厂监控系统下发系统母线电压或无功(总无功)设定值,监控系统中的A VC子站系统自动跟踪设定值,使电厂系统母线电压或者无功出力向目标值逼近,形成电厂侧A VC子站系统与A VC主站系统的闭环控制。
水力发电系统中的控制策略
水力发电系统中的控制策略随着人类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水力发电系统逐渐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重视的领域。
水力发电系统基于水能转换成电能的原理,不仅能够提供电力,还具有能源利用高效、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但水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安全供电是至关重要的,如何采用合理的控制策略来保障水力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一、控制策略分类控制策略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类。
宏观控制:宏观控制是基于发电系统整体的能量平衡形成的一种控制策略。
它主要包括:发电系统的调度、调峰、分时价电、安全备用等控制模式。
通过宏观控制,可以使得发电系统运行稳定,能源高效利用。
微观控制:微观控制是指对单元发电机的控制方式,它主要包括:机组速度调节、水位控制、机组的上下限保护等。
微观控制对于维护水电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二、控制策略应用每种控制策略的应用均有其特点和优缺点。
1、水位控制策略:水位控制策略是利用瞬时最优水位原则,控制进水水位和下泄水位,实现焦点控制和约束性控制。
此控制策略操作简便,易于实施包络控制。
但其缺陷在于只能进行周期为几个小时的段内水利运行优化,不适用于一天内优化。
2、机组速度控制策略:机组速度控制策略能够保证稳定的输出功率和运行状态。
其策略实施简便,精度高,但缺陷在于无法考虑水库水量对机组负荷的影响。
3、机组启停策略:机组启停策略是在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下,动态调整机组启停处理,就手于利用剩余体量的水量,实现优化调度,降低大坝冲损和运行成本,提高发电效能。
此策略节能高效,但在水库水量较少或需求较大时无法实现。
4、分层次协调控制策略:分层次协调控制策略是针对水力发电系统多目标协同控制所提出的一种新的优化调度方式。
多级联锁控制体系,提高水力发电系统调度水平,使调度更加经济。
该策略的缺陷在于过于复杂,实施难度大。
5、水面积调度策略:这是一种针对交替调度实施周期性灵活调度方法。
其通过根据库区水面积变化进行机组投出调节,控制发电量,实现正常发电。
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原理
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原理一、介绍水电厂是一种利用水能源进行发电的设施,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水轮机和发电机。
水轮机通过把水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
水电厂的机组负荷调节是指对机组的负荷进行调节,以满足电网的需求。
二、负荷调节原理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有三种基本原理:调速调负荷控制、按需优化调度和蓄能储能调节。
2.1 调速调负荷控制调速调负荷控制是通过改变水轮机的转速来调节机组的负荷。
当电网负荷增加时,水电厂可以加大水轮机转速,使发电机产生更多的电能。
相反,当电网负荷减小时,水电厂可以减小水轮机转速,以减少发电机的电能输出。
调速调负荷控制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大。
但是,由于水轮机的惯性,调速调负荷控制不适合应对负荷波动频繁的电网需求。
2.2 按需优化调度按需优化调度是根据电网负荷需求和水能资源情况,优化调度机组的负荷。
水能资源受到天气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水电厂无法随时根据电网负荷变化进行调节。
按需优化调度通过预测电网负荷需求和水能资源情况,合理安排机组的负荷,并提前做好调度准备。
按需优化调度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水能资源,提高发电效益。
但是,由于无法实时响应电网负荷波动,按需优化调度对电网负荷波动频繁的情况适应性较差。
2.3 蓄能储能调节蓄能储能调节是通过增加或减少蓄能储能设备的储能量来调节机组的负荷。
水电厂通常会配备水库等蓄能储能设备,当电网负荷增加时,机组可以利用水库的储能来增加发电量;当电网负荷减小时,机组可以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水能,储存在水库中,供日后使用。
蓄能储能调节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和灵活调度,适应各种电网负荷变化。
但是,蓄能储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对水能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负荷调节控制策略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可以采用多种控制策略,以实现更好的调节效果。
3.1 PID控制策略PID控制策略是一种常用的负荷调节控制方法,它根据负荷偏差的大小来调整控制量,以使机组的负荷接近期望值。
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原理
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原理
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原理是指在水电厂发电过程中,通过对机组负荷进行调节,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和输出电能的质量和数量。
水电厂的机组负荷调节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水头变化对机组负荷的影响。
水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水头的变化对机组负荷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水头增加,则机组负荷会增加;如果水头减少,则机组负荷会减少。
因此,控制水头的变化是保持机组负荷稳定的重要措施。
2、水轮机的调速系统。
水轮机的调速系统是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的关键。
通过调节水轮机转速,可以实现机组负荷的调节。
一般来说,调速系统由调速器、调速器控制系统、液压缸等组成。
调速器控制系统通过对调速器的控制,调节液压缸的工作,从而实现水轮机的调速。
3、发电机调节系统。
发电机调节系统是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发电机调节系统通过对发电机的电压和功率因数进行控制,实现机组负荷的调节。
一般来说,发电机调节系统由调节器、调节变压器、感应电压器等组成。
通过对这些设备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发电机电压和功率因数的调节,从而实现机组负荷的调节。
总之,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原理是保证水电厂机组正常稳定运行和输出电能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掌握水电厂机组负荷调节原理,可以保证水电厂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负荷用电控制监管方案
负荷用电控制监管方案摘要:随着电力消费的不断增长,电力负荷过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采取有效的负荷用电控制措施。
本方案针对负荷用电控制监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控制目标设定、控制手段和措施、监管机制等内容。
1.引言电力负荷过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随着工业和居民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负荷过大不仅会造成电力系统的过载,还会导致电力供应的不稳定,甚至引发电力断供的危险。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负荷用电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目标设定负荷用电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来说,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负荷平衡:通过控制负荷用电,使得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避免电力系统的过载或欠载。
(2)节约用电:通过优化用电方式,减少用电量,提高用电效率,实现用电的节约和降低用电成本。
(3)灵活调度:通过负荷用电控制,使得电力系统具有灵活的调度能力,能够根据需求变化随时调整负荷分配。
3.控制手段和措施为了实现负荷用电控制的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和措施:(1)需求侧管理:通过设定用户的用电限制,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方式和降低用电量。
例如,可以设定用户的用电配额,超过配额部分按照高价电计费。
(2)供给侧管理:通过对电力供给进行调控,实现负荷的平衡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发电机组的启停,调整输电线路的负荷分配等方式来控制负荷用电。
(3)能源管理:通过对能源的管理和优化,实现负荷用电的控制和调度。
例如,可以在低谷电价时段进行储能,然后在高峰电价时段释放能量,平滑电力负荷峰谷差异。
(4)信息技术支持:通过建立智能电网和智能电表等设施,实现对负荷用电的精确监测和控制。
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可以实现对负荷用电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负荷用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4.监管机制为了确保负荷用电控制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主导:负荷用电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
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的有效策略
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的有效策略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的有效策略【摘要】有效的负荷控制可以改善电网负荷曲线形状,使电力负荷较为均衡,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平安性和提高投资效益。
本文探讨了电力负荷控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负荷控制;技术;策略1负荷控制对电力营销管理的意义负荷控制,又可称为负荷管理,其主要是用来碾平负荷曲线,从而到达均衡的使用电力负荷,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平安性,以及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资效益的目的。
电力负荷控制间接、直接、分散和集中各种控制方法,所谓间接控制是按客户用电最大需量,或峰谷段的用电量,以不同电价收费,借此来刺激客户削峰填谷,事实上,这是一种经济手段。
而直接控制方法是在顶峰用电时,切除一局部可间断供电的负荷,事实上,这是一种技术手段。
所谓分散控制方法是对各客户的负荷,按改善负荷曲线的要求,由分散装设在各客户处的定时开关、定量器等装置进行控制。
而集中控制方法是由负荷控制主控站按改善负荷曲线的需要,通过与客户联系的控制信道和装设在客户处的终端装置,对客户的可间断负荷进行集中控制。
在我国,尚广泛的以行政命令方法来限制某些用电设备在顶峰时用电,并规定各客户的用电限额,将其称之为按方案用电,其实也是一种间接控制方法。
我国的负荷控制技术近几年来又获得飞速的开展,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们不但有用于负荷控制的系列产品,而且也有相关的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的管理方法。
2.负荷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终端由主控单元、显示单元、电台、调制解调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及开关电源组成。
负荷控制系统的终端根本工作原理如下:2.1终端系统接通电源后,自动进入上电复位和程序初始化运行,首次运行中,中心站将发送一系列的运行参数给终端,随后,终端会在程序的控制下严格按参数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当中心站向终端发出信号,经终端天线接收,由电台解调为低频FSK信号到调制解调单元,然后调制解调出数据信号送往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应用程序截取从异步通信接口进一帧数据,进行分析和识别,根据不同的命令代码执行各种操作。
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常停 电, 引起 不必要 的损失 , 严重者可能 出现 伤亡与损坏大 型
设 备等 各种 恶性 事故 , 可能会带 来无 法估量 的经济损 失及社会
不 良影 响 。
金比较薄弱 , 根本 没有资金 去聘 请专业技 术人员 , 造 成运行 维
护上和所需相 差甚远 , 影 响到了系统效率发 现, 因为操作人员并不具 备 专业 技术知识 , 也 就缺 乏专业 人员所应该 具备 的警 惕性 , 进而
造成事故出现 。
( 2 ) 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很多水电厂为了确保安全生产, 在 调度运行管 理 上逐渐 引进了自动 化系统 , 但是在 运行与管 理 的
管理 , 进而确保安全生产。
2 . 水 电厂调 度 运 行 管理 现 状
理尤其 重要。 调度运行 管理可确保 电网稳定 运行 、 提 供优质 电 能, 因此调度 人员必须 要具备 高度 责任 感与专业职业 技能。电 网发展 日趋 庞大 , 而其操 作也逐 渐 复杂 , 一旦 运行管理 不到位 而必然 影响重 大 。 并且随 着人 们生活水平 日渐提 升, 必然要求
2 0 1 2 年9 月某水 电厂 因调度失误 而影 响到正常供 电, 导致所
二、 确保安全生产条件下试析水电厂调度的运行管理
1 _ 案例 分析
管 辖区域中连续停电一天一夜 。 事后对 该事件进行 调查发 现, 问题 就在于其在进行 调度运行管理时存在 失误 , 而最终造 成供
2 0 1 2 年7 月2 O 日, 某 水电厂的一个站运行 当天 , 进线I 供I 母,
水电厂AGC控制策略解析
水电厂AGC控制策略解析摘要:本文通过某水电厂AGC异常事件,针对省内水电厂AGC投运后现状及存在的较多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以帮助AGC系统实现稳定、可靠地投入运行。
为今后在AGC系统建设和改造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监控系统;AGC;水电厂0前言自动发电控制(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做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最高实现形式,是并网发电厂提供的有偿辅助服务之一,发电机组在规定的出力调整范围内,跟踪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下发的指令,按照一定调节速率实时调整发电出力,以满足电力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控制要求的服务。
或者说,自动发电控制(AGC)对电网部分机组出力进行二次调整,以满足控制目标要求;以达到其基本的目标:保证发电出力与负荷平衡,保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使区域联络线潮流与计划相等,最小区域化运行成本。
1设备异常情况概述8月21日,某厂1、2、3号机组并网运行,全厂有功负荷带250MW,AGC投中调控制。
20:14:32 中调AGC下发马鹿塘电厂目标值220MW;20:15:00 全厂负荷调整至204.12MW;20:18:08全厂有功值稳定在220.00MW。
图1 机组超调曲线机组在响应指令后三台机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调,导致全厂有功超调16MW左右的情况。
但全厂AGC程序分配原则是否正确;机组有功功率回路正常,数据采集正确;机组导叶与机组有功功率对应关系良好。
通过查看该时间段相关测点历史趋势、报警简报、结合AGC程序进行分析发现有功调节闭环调节参数不匹配:调取过往曲线,发现电厂自7月以来机组逐步进入高水头运行,机组蜗壳压力在也从3.3MPa逐步升高到3.75MPa左右,而机组额定蜗壳压力仅为3.2MPa,在相同导叶开度下,较正常水位时有功调节量也偏高,机组有功调节逐步产生了一定的超调。
机组有功调节过快,同时也由于机组的状态性能发生变化。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负荷管理策略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负荷管理策略在当今社会,电力作为支撑现代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供应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而电力负荷管理作为电气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电力负荷,简单来说,就是电力系统中各类用电设备在某一时刻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
它不是一个恒定的值,而是随着时间、季节、气候以及用户行为等多种因素不断变化的。
这种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电力负荷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有效的负荷管理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调配电力资源,避免负荷高峰时的供电紧张和低谷时的资源浪费,可以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需求。
其次,它能够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根据负荷的变化规律,灵活调整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单位电能的生产成本。
再者,加强电力负荷管理对于促进节能减排具有积极作用。
引导用户在低谷时段用电,减少高峰时段的负荷压力,可以降低电网的损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电力负荷管理中,常见的策略包括需求侧管理和负荷预测。
需求侧管理是一种主动的负荷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改变用户的用电行为和用电方式,来实现电力负荷的优化。
这包括实施分时电价政策,即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不同的电价,引导用户在低谷时段多用电,高峰时段少用电。
例如,在夜间低谷时段电价较低,用户可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使用一些大功率电器,如洗衣机、热水器等;而在白天高峰时段电价较高,用户则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电,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广节能设备和技术,提高用户的用电效率。
比如,鼓励用户使用节能灯具、高效空调等,降低单位用电量。
负荷预测则是电力负荷管理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结合天气、经济活动、节假日等因素,运用数学模型和算法,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负荷变化趋势。
抽水蓄能电站负荷控制方式
抽水蓄能电站控制功能是在电站计算机上实现的。
整个电站的控制分为二级,即系统级和电站级。
系统级当电站的“远方/就地”开关设置为远方时,允许调度所以整个电站为单元进行控制。
电站级当电站的“远方/就地”开关设置为就地时,允许电站以机组为单元就地进行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电站总是处于系统级控制,根椐调度所或电站设置的总有功及电站的发电裕度(旋转备用)的整定值对电站实行负荷管理,确定需要发电或抽水的机组台数和各机组的负荷分配。
一、机组的运行模式每台机组有三种运行模式,即联合控制模式、独立模式和试验模式。
(一)联合控制模式在联合控制模式下,机组控制单元(LCU)按厂站计算机的指令控制机组的运行。
联合控制模式的设置是建立在机组为远方控制的基础上。
(二)独立模式在独立模式下,该机组只响应电站操作员的键盘命令,联合控制系统无法对机组进行启停控制以及负荷的设定,但联合系统将自动地从电站的总设定值中扣除在独立模式下机组的设定值,然后进行分配。
(三)试验模式在试验模式下,根据机组远方/就地开关的设置,机组既可在控制室的键盘上操作,也可在就地操作员站上操作。
机组的输出不受联合控制系统的控制,也不计入电站的总设定值内。
二、机组的运行工况机组的稳定工况有:停机工况、发电工况、水泵工况、发电调相工况和水泵调相工况。
机组的稳定工况是根据电站的运行方式由联合控制系统或电站操作员选择的。
联合控制系统允许电站同时运行的稳定工况有以下几种:发电工况――即电站的机组都运行在发电工况;或部份机组运行在发电工况,部份机组运行在发电调相工况。
水泵工况――即电站的机组都运行在水泵工况;或部份机组运行在水泵工况,部份机组运行在水泵调相工况。
调相工况――即电站的机组运行在发电调相或水泵调相工况。
联合控制系统不允许电站同时运行在发电和水泵的工况,只有机组在试验模式,同时该机组与其它运行机组(联合本模式或独立模式)不连接在同一根进水管上。
在这样的条件下,允许试验模式的机组运行在与其它机组相反的工况。
众和负荷控制方案
众和负荷控制方案一、强化负荷管理。
继续削减万kW用电负荷,确保早峰、腰峰、晚峰三个时段低于省、市下达的负荷限额。
二、实施计划用电。
按照全年用电增速13%计算,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必须控制在亿kWh之内,2010年1-7月份已用电量亿kWh,8-12月份可用电量仅为亿kWh,比去年同期减少亿kWh。
考虑到统配电厂厂用电的刚性增长、非工业用电持续增长和今后几个月可用电量减少的实际,必须将调控电量分解落实到高能耗企业。
三、调度重点行业。
在继续对前一阶段节能预警调控重点企业进行调控的基础上,扩大调控范围,对冶金、建材、化工行业中的248户企业,采取下达电量定值的方式控制用电规模。
有序安排高耗能企业间歇生产、提前检修、技术改造等。
对冶金、建材、化工行业中去年以来月均用电1万kWh 以上的173户企业,按照50%的比例进行削减,下达用电量计划,由企业自行确定生产时间,并报市供电公司同意;对冶金、建材、化工行业的月均用电l万kWh以下的75户企业,按照开2停5的方式安排用电。
以上两项调控措施,预计可削减用电量亿kWh。
四、严控能耗大户。
对冶金、焦炭、建材、化工、纺织等高耗能行业,结合电力迎峰度夏,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实施停产、限产、轮休、提前检修、技术改造等。
对原利用低谷电生产的建材、冶金、化工企业,不允许其改在高峰时段生产。
对新建高耗能项目,年内一律不予供电供水。
同时,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
五、淘汰落后产能。
对列入今年省和徐州市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企业即刻落实停电断水措施,确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淘汰计划,拆除相关设备。
对列入2012年前淘汰的落后产能实施停产、限产措施,力争提前完成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厂全厂负荷控制策略
一、全厂控制负荷分配策略
以耗水量而言,水轮发电机组按等微增率分配有功功率是最经济的。
当机组型号和额定功率相同时,即可认为机组的水耗微增率特性是相同的,因此可简化为水轮发电机组功率按等比例分配的原则。
但是,这是忽略了水轮机的机械磨损对发电成本的影响。
而水轮机的机械磨损主要是在功率调整过程中发生的。
如果每次给定功率的变化,不管功率变化多大,全厂所有参与AGC运行的机组都将进行相应的调节。
例如,华东总调每八秒钟更新一次全厂功率给定值,也就是说在系统负荷发生变化时,每八秒钟不管全厂给定功率变化多大,每台机组都要进行相应的调节,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为此,采用“有级分配机组功率”的方法,基本上可实现每次给定功率的变化只发生在极少的机组上。
所谓“有级分配机组功率”即机组的给定功率变化是阶梯形的,而每一个阶梯的“级差”是有限的(如5MW,10MW等)。
这样,机组间的功率分配是有差别的,但和等微增率分配差别不大,其最大的误差就是功率分配阶梯的“级差”。
例如:某水电厂有三台100MW的机组正在运行,功率分配级差为10MW。
假如,调度所的给定功率为180MW并已调结束,每台机组的负荷均为60MW。
几秒钟后给定功率刷新为193MW,则三台机组的给定功率分别为70MW、63MW和60MW;又过几秒钟后给定功率为
200MW时则三台机组的给定功率分别为70MW、70MW和60MW。
由上可见,“有级分配机组功率”相对于“平均分配机组功率”机组的调节频度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了功率调整部件的机械磨损。
当参加AGC运行的机组增加时,其优越性更加明显。
目前华东电网AGC运行方式是每隔八秒钟给定功率刷新一次,但每次给定功率一般变化不大。
采用“有级分配机组功率”方法后,适当选择“级差”值,每次调节只需一至二台机组响应即可。
既可大大减少机组功率调节的频繁程度,减轻了调速器和和有关部件的机械磨损,同时也满足了全厂经济运行的要求。
水轮发电机组的功率调节性能很好,通常机组功率从空载到满载,负荷上升时间小于一分钟。
在全厂有功功率控制调节下,采用PID调节方式,适当选择PID的系数,使机组在接收到给定功率突变值后30秒内,应实现70%的功率增量的调节,并在1分钟内完成调节过程。
如果超调过大时,可采用反向的“制动”调节脉冲消除或减少超调量,从而提高了有功功率的调节品质。
二、全厂控制调节速率要求
水轮发电机组的功率调节方式,可以是单机调节方式,也可以是全厂控制调节方式。
两者差别是,单机控制调节方式下,调度所给定的是每台机组的给定功率。
而全厂控制调节方式下,调度所给定的是全厂总功率,每台机组的给定功率是由电厂计算机控制系统分配的。
在每台机组正常运行的功况下,这两种调节方式下差别不大。
但在特殊的
情况下,例如在单机调节方式下,某台机组较长时间不响应调度所的给定值,造成较大的场率调节误差,甚至影响电能质量。
而在全厂控制调节方式下可在给定功率回路中增加积分环节,弥补名机组引起的功率误差。
水轮发电机组大多采用微机型的调速器,负荷调节方便,调节范围宽,调节速度快,可在一分钟内从零功率增至满负荷。
为了使水轮发电机组持续稳定运行,必须设定合理的调节死区。
调节死区的范围在保证进入死区后能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调节死区应尽可能小一些,以保证功率调节的精度,提高调节品质。
一般调节死区设定为1~2%机组功率额定值。
在全厂负荷控制条件下,在功率控制回路中增加积增加积分环节,选择合理的积分系数,能大大提高全厂总功率的调节精度。
特别在特定的工况下,例如某台机组因故而导致和上位机通信失败,给定功率不能更新,此时积分环节能将通信失败机组的功率差额自动转移到通信正常的机组上,从而使全厂实发功率满足系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