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共22张PPT)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
修建水库 (退耕还湖)
围湖造田 植树种草 破坏植被 硬化城市路面 铺设渗水砖
影响
调节河流流量,使河流水位趋于平稳 (削峰补枯)
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河流 水位升降缓慢 (涵养水源)
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河流 水位陡涨陡落
(2016•新课标Ⅲ卷)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 ,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B A
下渗
坡度
c
A
下渗
植被覆盖率 降雨的强度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影响下渗的因素: 地形 植被覆盖率 降雨的强度、降水持续时间 地面性质(硬化地面、沙质土壤)
例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Fra bibliotek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例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的形成原因 蒸发 下渗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
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 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4)、水循环的意义 ——四个关键词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2《三圈环流》课件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2《三圈环流》课件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极锋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动力因素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N
30°N

①低纬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 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开心听故事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 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 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 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 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 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 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 怪的名字—马纬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全球的大气是如何运动的? 大气的运动又有何规律呢?
大 气 环 流 概念 特性 成因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不考虑 地球自转,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 环流呢? 活动: 1、绘制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比较赤道和极地近地面的气压的高低。
南半球同样存在 三圈环流 极地高压带
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
极地东风带 60°N 副极地低压带 西 风 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带
30°N 0° 30°S
赤道低压带
东 南 信 风 带
副热带高压带
西 风 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高一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课件新课标人教

高一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课件新课标人教

10. 大洋洋流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大洋洋流
大洋洋流是指水平方向上水体按照一定规律流动的 现象,是海洋中水的广泛分布造成的结果。
大气环流和大洋洋流的关系
大气环流直接驱动了洋流的运动。洋流本身也影响 着大气环流形成和空气质量分布。
11. El Nino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1. 赤道海域风暖流加强,水温上升 2. 太平洋海域压力系统改变,导致赤道海域大
全球变暖
全球增暖和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气候模式的刻意扰 动,从而增加更多已经形成的臭氧洞。
14. 大气环流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的原因
太阳辐射强度、海洋大气运动、冰盖变化、火 山喷发、陆地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
洪涝、旱灾和气象灾害频发;气温、降水、物 候失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和海平面上升; 生态系统变化和物种灭绝。
1
全球变暖趋势
大气波浪异常增多和强度加强,表明全
地球环境影响
2
球增暖趋势会对大气环流造成重要影响。
未来几十年全球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地 球环境将经受巨大的冲击。各国的政策、
科技、环保措施等都将对大气环流产生 关键影响。
15. 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温 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发暴雨、干旱、海平面上升和大规模气 象灾害,如洪涝、山体滑坡、风暴潮和沙尘暴等。
16. 预防和减轻气候变化的措施
1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8. 极地低压带的形成和特点
形成
地表温度极低,对流受到限制,地表气压低,气流 发散。
特点
气温常极低,冰雪广布,日照时间短,降水少,气 状稳定,动干补湿程度低。

高中地理-三圈环流(公开课)

高中地理-三圈环流(公开课)

1、形成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移动方向与季节月份的关系
北 夏季(7月) 往北

球 冬季(1月)
往南
冬季(7月) 南 半
夏季(1月) 球
几种常见的判断季节月份的情况
高空
赤道
30°N
1、赤道低压带—上升气流 2、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
60°N 往北移
地面 90°N 北半球夏季(7月) 南半球冬季(7月)
回归线 副热带
附近
高压带
终年炎 热干燥
温带海洋 中纬40
性气候
到60°
中纬西 风带
全年温 和湿润
热带草 原气候
低纬度 夏:赤道低压带 10地中海 南北纬 夏:副热带高压带 炎热干燥
交替 气候 30—40° 冬:中纬西风带
温和多雨
四、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与季节月份的关系
一、示意过程
三圈环流
高空
赤道
30°N
60°N
地面 90°N
1、根本原因:赤道到极地不同纬度受热不均(气温的纬度差异) 2、另外的形成原因:地转偏向力和动力
二、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近地面)
赤道低气压带(赤道)
气 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30°N/S)
动力
三 圈
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60°N/S) 极地高气压带(90°N/S)
环 流
低纬东北信风 低纬信风带 低纬东南信风
风 带
中纬西南风 中纬西风带 中纬西北风
考虑 南北 半球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北风
极地东南风
热力
三、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点的关系
热带雨 赤道 赤道低 全年高
单一 林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课件(共17张PPT)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全球的大气是如何运动的?
大气的运动又有何规律呢?
大 概念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气 环
特性
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流 成因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不考虑地 球自转,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环 流呢? 活动: 1、绘制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比较赤道和极地近地面的气压的高低。
2、单圈环流
北极
热力因素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赤道
赤道
南极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这个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
不能,因为地球的表面是不均匀 的而且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又是如何 运动的呢?
在赤道与极地间,形成低纬、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圈——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4、气流与天气
低压带:上升气流,多雨天 高压带:下沉气流,多晴天 西风带:低纬来的气流,暖湿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高纬来的气流,干冷
4、气流与天气
900S 极 600S 西 300S

00Biblioteka 东 300N西 600N 极 900N
极地 高压 带
地 东 风 带
副极 地低 压带
风 带

副热带高 信
压带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三圈环流
学习目标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特性、成因及作用。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制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 单圈环流模式。 3.绘制低、中、高纬三圈环流模式图,简要描述三圈环 流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 带的名称、位置及分布规律。(重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共23张PPT)
原因:地表不均一,切断 海陆热力差异 结果:高压和低压 中心
地球自转, 地表均一, 三圈环流
地表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
对气候的影响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高中地理-三圈环流共33页

高中地理-三圈环流共33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中地理-三圈环流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锋 ③
动力因素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N

副热带高压带
30°N

①低纬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 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2、单圈环流
北极
热力因素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赤道
赤道
南极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这个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
不能,因为地球的表面是不均匀 的而且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又是如何 运动的呢?
在赤道与极地间,形成低纬、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圈——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A.甲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B.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 D.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编者语
? 要如何做到上课认真听讲?
?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 45 分钟如何保持时时刻刻都能认真听讲不走神呢?
?
1 、往前坐
?
坐的位置越靠后,注意力就越难集中。老师不会注意到你的事实可以让你不再紧张,放心去做别的事情。坐在后面,视线分散,哪怕你是在看老师,如果有人移动,你的视线就会飘到那个同学的后脑勺上去,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
南半球同样存在 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六个风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 °N
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30 °N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30 °S
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极带地东风带60 °S
极地高压带
问题回归 “马纬度” 无风的原因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而南、 北纬30度附近气流下沉,形成了副 热带高气压带,致使这里缺云少雨, 风也很少出现。
(√ )
乙: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
丙: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温暖气流(极地东风)
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寒冷气流(盛行西风)
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 。
( ×)
课堂检测
1、单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是( A )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B、地形的障碍
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
2、下图中所示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而且,坐在后面很
难读到老师的表情。认真听讲不单纯是指听老师说的话,把握老师的表情和语调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很有必要的。说话比平时更用力,或者表情严肃地强调的那个部分几乎百分之百地会出现在考试中。但是如果坐在后面,那种重要的提示就全都错过了。
?
与此相反,如果坐在前面,首先心情就很不同,自己比别人靠前的感觉让你听课时的态度变得更积极。与老师眼神交会的机会增多,感觉就好像是老师在做一对一个人辅导。
开心听故事
在南、北纬 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做客, 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他们不得不把 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在船上,等待顺风的 到来,结果由于经常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 缺少草料而死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 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 怪的名字—马纬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4、气流与天气
低压带:上升气流,多雨天 高压带:下沉气流,多晴天 西风带:低纬来的气流,暖湿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高纬来的气流,干冷
4、气流与天气
900S 极 600S
极地 高压 带
地 东 风 带
副极 地低 压带
西 300S 东
00
风 带
副热带高 压带
南 信 风
赤道低压 带

东 300N
西 600N 极 900N
?
Hale Waihona Puke 2 、不要看书,要看老师的眼睛
?
只要老师不是在一味地读教材,那老师的“话”就不可能和你低头看着的教材上的“文字”一致。头脑聪明的学生,也许能做到既集中精神听老师的话,又集中精神看眼前书上的内容。可是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
?
认真听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上课时间无条件地“往前看”,上课的时候看书往往很容易开小差。摒除杂念,将视线从摊在眼前的书上移开。老师讲课的时候只看前面,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嘴里说出来的话,那才是认真听讲的态度。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三圈环流
学习目标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特性、成因及作用。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制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 单圈环流模式。 3.绘制低、中、高纬三圈环流模式图,简要描述三圈环 流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 )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 带的名称、位置及分布规律。( 重点)
?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
但是,那却是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学习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坐在前面,自然而然就会紧张起来。没有必要自己费心思集中精神,那种环境就能帮助你做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太方便,但其实那才是最便于学习的位置。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全球的大气是如何运动的? 大气的运动又有何规律呢?
大 概念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气 环
特性
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流 成因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不考虑 地球自转,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 环流呢? 活动: 1、绘制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比较赤道和极地近地面的气压的高低。
?
低着头,心情就放松了,但那种放松对学习一点好处也没有,之所以会放松,就是因为觉得即便是自己开小差,老师也不知道。如果你往前看,不时地和老师眼神交会一下,注意力必然会集中起来。和老师眼神交汇的那种紧张感会让你注意力集中,并充
实地听完整堂课。
?
3 、课前预习
?
课前预习新课内容,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记下来。预习后尝试做课后练习题,不要怕出错,因为老师还没有讲,出错也是正常的。
北 信 风 带
副热带高 压带
风 带
副极 地低 压带
地 东 风 带
极 高 带
地 压
晴朗 阴雨 晴朗
阴雨
晴朗 阴雨 晴朗
体验成功
中国科考队到北极地区考察,他们 搭帐篷的时候门口应朝什么方向?
西南方向
有关风带的说法
甲:每一个风带都位于一个高气压带和一个低气 压带之间,近地面大气由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