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第6—13课知识点整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部编版)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部编版)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6课北宋的政治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

2、宋太祖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消灭南方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局面。

3、宋太袓强化中央集权的治国措施;(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相权: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3)地方政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三年一换制,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重文轻武的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5、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了科举制,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

6、科举制发展的影响:①使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②促进了社会素养的提高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7、重文轻武的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定都:上京。

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2、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

措施: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3、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甘肃、陕西)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4、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冲突加剧。

5、宋真宗时,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来到澶州城,士气大增,打退辽兵。

双方签订澶渊之盟,宋朝给辽岁币。

6、元昊对北宋发动进攻,北宋败退。

双方签订宋夏合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7、澶渊之盟的影响:辽得到了“岁币”。

弊: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的沉重负担。

利:使此后辽宋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8、宋与辽、宋与西夏的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成为“榷场”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人教历史七年级(初一)下册重要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历史七年级(初一)下册重要知识点整理汇总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笔记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笔记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统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称帝。

之后,赵匡胤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

★★★2、宋太祖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1)军事上:牢牢控制军队(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频繁调换军事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武将没有调兵权。

)★★★★(2)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3)在地方: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收地方财赋。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3、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在全国营造读书风气。

★★★4、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10世纪初,北方的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辽。

都城在上京临潢府★★★2、11世纪,西北的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宋太宗即位后,向辽数次发动进攻,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

★★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一直打到澶州(河南濮阳),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宋给辽岁币,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此后辽宋之间长期维持…和平。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

后来,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女真族的崛起1、11世纪,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2、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国,他就是金太祖。

阿骨打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势力迅速强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1、1125年,辽被金灭亡。

★★★2、1127年,金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三、南宋的偏安1、宋高宗赵构1127年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阶段第613课知识点复习(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阶段第613课知识点复习(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阶段第613课知识点复习(无答案)七下6——13课知识点第6课北宋的政治1、宋太祖是怎么建立政权的?北宋建立的时刻、建立者、都城※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上: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上:在中央:;在地点:①② 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上: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啥?3.宋朝多任用文臣担任要职,实行一种啥样的治国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作用?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两宋并且并立的是哪些政权?。

2、宋与辽、西夏、金议和的共同点是:。

其中辽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__,当时在位皇帝是_________。

宋金和议划定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妨碍是啥?____________________3、两宋阶段XXX的特点是啥?主流是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大败金军主力。

巩固练习:1.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小讲《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人物。

你懂他们的名字与以下哪一事件有直截了当的联系()A、西夏建立B、金灭北宋C、澶渊之盟D、元朝建立2.岳飞受到人们恭敬的要紧缘故是()A、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的统治B、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阔人民的利益C、金军南下攻宋,使人民受到非常大灾害D、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3.辽、北宋均亡于哪个政权()A、金B、西夏C、蒙古D、元朝4.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

”其中“靖康耻”发生于()A、1115年B、1126年C、1127年D、1140年5.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七年级下册辽宋夏金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辽宋夏金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辽宋夏金元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学生将学习到五个朝代的历史——辽、宋、夏、金、元。

这些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些朝代的知识点。

辽朝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大型政治实体。

辽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经济以种植、畜牧和狩猎为主。

在文化方面,辽代是一个独特的时代,具有民族融合和文化多元的特点。

宋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宋朝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物产丰富,商业繁荣。

宋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等都被历代奉为教科书。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夏代的具体历史年代很难确定,大部分学者认为夏代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代。

夏代的孝悌文化对中国后世的思想传承产生了影响。

金朝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唐、宋遗民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一带建立的政权。

金代经济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

金代的玉器、铜器、青铜器、银器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元朝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政权。

元朝开放海外贸易,促进了中东、南亚和欧洲之间的贸易。

元代文化以诗词、绘画、剧本、歌曲、小说等多样化的形式呈现。

结语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知识点总结。

这些朝代都是历史上重要的王朝,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6课——15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6课——15课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开展和社会变化第六课北宋的政治〔P28宋太祖像;P29北宋形势图;P31宋代科举考试图〕1.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后周大将〕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2.宋朝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中原和南方。

〔方针:先南后北〕3.与赵匡胤有关的典故: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②频繁调动军队。

③统兵权和调兵权别离④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中央上:①采用分化事权方法,削弱相权。

②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权力。

(3)地方上:①文官出任地方长官。

②设通判〔行政权、监督权〕,分知州权力。

③设置转运使〔地方财政收归中央〕5.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重文轻武政策〔1〕目的:防止唐末武将专权弊端重现。

〔2〕重文表现:重用文官、开展文教事业,改革开展科举制。

影响:促进北宋社会文化素养提高,造就宋朝文教兴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轻武表现:武将受牵制,打仗按照朝廷“阵图〞布阵,社会地位低等。

(4)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①扭转五代十国尚武风气,抑制武将专权,有利于政权稳定和社会安定。

②出现冗员、冗官过多的问题。

7.北宋政治的特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契丹族〔生活方式:游牧〕(1)兴起:隋唐时期;9世纪末学会农耕;10世纪初统一部落。

(2)建立政权:10世纪初〔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政权,定都上京。

(3)开展:开展生产,创制文字。

2.党项族〔生活方式:游牧;原属羌族一支〕(1)建立政权:11世纪初〔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定都兴庆府。

(2)开展:创制文字,效仿唐宋制度,开展生产。

3.辽与北宋的战与和(1)辽太宗时期: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五代十国时期〕,冲突。

(2)宋太祖晚期:友好(3)宋太宗时期:北宋战败多。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知识框架】北宋的政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重点梳理】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北宋建立 和统一(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他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中央 集权 (1)措施:①军事: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政治: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③财政: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作用: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2.重文轻武的政策响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知识延伸】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利与弊。

(1)利: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2)弊: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人数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

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框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重点梳理】1.契丹族与党项族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6-13课)知识识记内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6-13课)知识识记内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6-13课)知识识记内容总结1.北宋的政治(1)北宋建立:960年,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

他就是宋太祖。

(2)局部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测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局面(3)强化中央集权①军事: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②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③地方:派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各州府设置,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④影: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加强。

(4)重文轻武的政策①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使的格局逐渐形成。

②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统军的指挥权被严重束缚。

③注重发展、改革和发展④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和社会的安定。

2.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权民族关系政权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10世纪初上京临潢府汉族960年赵匡胤西夏11世纪前期 - 兴庆府1115年阿骨打会宁汉族1127年临安3.宋代经济的发展(1)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粮食作物北宋从越南引进。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手工业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制瓷业北宋兴起的,发展成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造船业、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宋海船配备了(2)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时完成。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知识点总结-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知识点总结-精选教育文档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武阳中学)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陈桥驿兵变的典故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的局部统一:背景: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

过程: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控制兵权: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杯酒释兵权)。

(军事上)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军事上)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军事上)削弱相权: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政治上)控制地方: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政治上)2、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政治上)3、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政治上)4、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经济财政上)5、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经济财政上)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措施: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意义: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重文轻武的政策实施的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契丹族:建立政权: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部编人教版新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夏金元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新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夏金元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教版新⼈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单元:辽夏⾦元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单元:辽夏⾦元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1 北宋的建⽴:时间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

(黄袍加⾝)定都开封,建⽴北宋。

2 宋太祖和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统⼀⽅针结束了分裂局⾯。

3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军队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控制了军队调动。

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优点:削弱武将权⼒,强化中央集权。

缺点: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军队战⽃⼒消弱。

)中央设副宰相及多重机构以分军政、财政⼤权。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地⽅⽂⾂任知州;设通判,分知州权⼒;设转运使,把地⽅财政收归中央(削弱地⽅权⼒,收归中央)上述措施,宋朝⼤⼤强化了中央集权。

皇权⼤⼤加强。

4 重⽂轻武政策⽬的:削弱武将权⼒,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担任要职,主持军务;注重⽂教,提⾼进⼠地位,发展科举。

影响:(积极)促进了宋朝科技⽂化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稳固。

(消极)减弱了军队战⽃⼒,增加了财政⽀出。

5 辽(契丹)建⽴时间10世纪初建⽴者耶律阿保机(建国后,发展⽣产,创制⽂字,国⼒不断增强)都城上京临潢府6西夏建⽴时间11世纪建⽴者元昊(党项)(仿效唐制度,订⽴官制、军制和法律。

⿎励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字)都城兴庆府7辽与北宋澶渊之盟:宋真宗时辽军对北宋⼤举进攻,打到澶州城下,宋真宗亲征,打退辽军。

辽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

这次宋辽盟约称为“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保持和平局⾯。

8 夏与北宋元昊率军进攻北宋,宋朝损失惨重。

西夏也遭受很⼤损失,北宋与西夏议和,订⽴了宋夏盟约,元昊向宋称⾂,宁给西夏岁币。

9 北宋与辽、夏议和内容:都向北宋称⾂,北宋都给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加重了北宋⼈民负担。

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促进了双⽅经济、⽂化交流。

促进了边境地区发展。

10 ⼥真族⾸领完顔阿⾻打统⼀⼥真各部后起兵抗辽,辽军败退。

1115年,建⽴⼥真政权,国号⼤⾦,他就是⾦太祖。

新人教版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备考速记

新人教版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备考速记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知识框架】北宋的政治【重点梳理】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北宋建立和统一(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他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①军事: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政治: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③财政: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作用: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2.重文轻武的政策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措施(1)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知识延伸】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利与弊。

(1)利: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2)弊: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人数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

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四、发达的中外交通
1.发达的陆路交通
根据地图,说一说元 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能够 到达的地区。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 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 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图片出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 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年12月第2次印,第63页
四、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史·兵志》
唐唐

朝末

——(宋仁宗时)曾公亮等著《武经总要》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火药的应用









金属筒代替竹筒
三、三大发明的外传和影响
结合课本P.64页 课后活动1,说一说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 针外传的影响。
——图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8年12月第2次印,第32-33页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的应用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不若缕悬为善。
——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
用天然 用人造 磁铁制 磁铁制 司南 指南针
战北 国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 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止 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 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发发 明明 雕活 版字 印印 刷刷 术术 隋北 唐宋
总结 发
发 和创
明 新了
木 木活
活 字
字技 术
明 转 轮 排 字 法
出 现 铜 活 字
元 元朝 朝 中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下册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下册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 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难点解析
中央集权消极影响
增设 官僚机构
措施
措施 措施 措施
冗官 冗兵
冗费 军队战 斗力弱
积弱 局面 积贫 局面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分散军权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目的
军 事
消除武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 将专权 控制了军队 的积弊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 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职权:通判的的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 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 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利并 对其行为实行有效监督。
(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重点、难点)
3.财政方面:加强财(政)权
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 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 收由中央掌控。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四).作用(影响)
A
)
采取分化事 权的办法, 削弱相权
中 央 地 方
大程 到 中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 制 加度 前 央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 战斗力 强, 所 集 未 皇 。 权 1.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 加强了皇权 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有 权 强 2.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 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大的化
措施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一)、北宋的建立 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 开封
陈桥兵变, 建立事件: “黄袍加身”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 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 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 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 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 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 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 称“万岁”,赵匡胤就这 样当了皇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笔记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和亲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3).唐太宗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被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奉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多彩的文学艺术1).诗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一一“诗仙”;杜甫一一“诗圣”,因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2).书法:颜真卿、欧阳询。

3).绘画:阎立本一-《步辇图》;吴道子一-《送子天王图》。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概况:十几批(次数多),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规模大),同行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人员类型多)。

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风俗习惯和一些节日)。

2.鉴真东渡(扬州大明寺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唐与新罗的关系唐与新罗的关系:(文化交流,经济往来)。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交往:郑和下西洋冲突:戚继光抗倭2、戚继光抗倭(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2.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起止: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谈谈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认识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内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只能导致落后乃至最后的挨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知识复习总结 课件(28张)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知识复习总结 课件(28张)


2.过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开发
(八王之乱)
人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唐朝中后期 口 南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 迁
两宋时期 (靖康之变)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
知识点2: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
(1)国内贸易繁荣的表现:
①出现大都市:开封、杭州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③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早市和夜市 ④形成草市,城乡间市镇出现商业贸易区,娱乐场所兴庆(今银川) Nhomakorabea金
12世纪初期
南宋
(蒙古)元
1127年
1206年蒙古 1271年元朝
女真 汉族
蒙古族
阿骨打
赵构
成吉思汗 忽必烈
会宁(今哈尔滨) 临安(今杭州)
大都(元)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夏商周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传五代
辽宋夏金元明清
• 分裂时期: • (1)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 •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二次) • (3)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第三次)
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
想;知火识药加点固4:了皇活帝字的印统刷治,术而、不指是南正在针出、现火的药诸民族君主
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 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 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知识点2:宋词、元曲
宋词 婉约派: 豪放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两宋时期(一)北宋(960年——1127年)1、北宋的建立: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时间:960年过程: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都城:开封(东京、汴梁、汴州)2、北宋的统一方针: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3、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杯酒释兵权;目的是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b.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c.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2)中央:(目的是削弱宰相的权力)a. 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b.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3)地方:(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b. 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c. 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 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e. 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4)意义: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4、重文轻武政策:1)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2) 措施:a.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b.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3) 科举制的发展与影响:发展: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4) 重文轻武的影响:a. 积极性:①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②促进宋朝科技、文化的发展;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b. 消极性:①文臣掌兵,导致军队战斗力薄弱;②官吏冗余,人浮于事导致办事效率下降;③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5、北宋的灭亡:时间:1127年过程: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北宋的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开封(称为东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
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杯酒释兵权)
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且三年一换;设通判监督。

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基本国策)
目的:防止武将专权,威胁中央集权。

表现:A、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地位,(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
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重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专权,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
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
二、重要事件:
1、北宋与辽──澶渊之盟1005年北宋与辽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

内容:辽宋议和,
辽朝退兵,北宋给辽岁币。

评价: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对北宋来说是及其屈辱的,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对辽来说是有利的,促进了辽经济的发展。

2、北宋与夏和战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宋给西夏岁币。

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3、金和南宋的对峙
1127年金灭北宋,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
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

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在相对和平的形势下,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南方社会经济更有迅速的发展。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①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开发。

②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到南宋最后完成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
2、江南地区开发和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人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最主要的原因)。

②南方的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二、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2、手工业的兴盛
(1)丝织业(2)棉纺织业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3、商业贸易的繁荣
市镇发展:两宋时期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临安。

城市特点:城市可以沿街开设店铺。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纸币出现:1)原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2)时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蒙古的统一: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族,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北京)。

3.元朝的统一: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

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从分裂割据到大统一的朝代:秦朝、隋朝、西晋|、元朝)
1、行省制度的建立▲▲▲
(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2、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
(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

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2)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

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繁华的都市生活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原因;城市的不断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杂剧。

兴起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传统节日如:春节(古代叫元旦)、元宵节、中秋、端午节在宋代都有了。

2、文学的发展、
宋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宋词,杰出的代表是苏轼(北宋,词风豪放)、李清照(词风婉约)和辛弃疾(南宋,词风豪放)。

元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另外还有王实甫(西厢记)。

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年的历史。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
1、造纸术①西汉早期出现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③意义: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
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2、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刷术。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
③意义: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指南针①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②北宋时,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③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火药①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②宋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

元朝发明了火铳。

③意义: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5、历史意义(四大发明整体的意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