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85b0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1.png)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九年级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物质是人类感官可以察觉的一切实体,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更小的质点,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元素和化合物是物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的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成分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4.反应: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物理反应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发生可逆变化。
5.分子与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紧密结合而成的单个化学实体。
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化学实体,在化学反应中可以交换电子。
二、化学基本原理: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在封闭体系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即化学反应是在质量守恒的条件下进行的。
2.原子价与化合价:原子价是元素原子中外层电子数目的一种表示方法,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定价,它是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带电价数目的表示。
3.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力,它用于保持化合物的稳定形态。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4.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无量纲的物理量,它用来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质量。
5.负离子与正离子:负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离子,它是通过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正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离子,它是通过获得电子而形成的。
6.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按照一定的物质比例进行反应,生成盐和水。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ebb5a0a26925c52dc5bf37.png)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讲主要内容】中考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dc1b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9.png)
初三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三化学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其组成和性质可变。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而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6.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二、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它包含了118种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分为周期和族。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能级(壳层)的形式存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
3. 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中的排列: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5. 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两类。
典型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而过渡元素位于B族,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1-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1-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fd32a6351e79b896902269a.png)
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考点解析:1、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习并娴熟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当拥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有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构造表示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构成、构造和分类要点掌握物质的宏观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型并掌握各种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要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对详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鉴别。
4、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观点和理论解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质问题。
中考热门展望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依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型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
最近几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依据题目供给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构成或分子构成状况。
2、物质的构造和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构造表示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察的要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察物质的类型、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
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相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依据题给信息进行议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察的要点,对化学反响种类的考察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响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相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观点和理论解说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质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有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响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测物质的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经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查核率为 100% ,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加强应变能力和迁徙能力。
中考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大全
![中考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975394625c52cc58bd6be3d.png)
中考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大全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单位为“1”,省略不写)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 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 MnO 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九年级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九年级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2abcc97a0116c175f0e488e.png)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总复习提纲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95c08e681c758f5f61f6790.png)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A.物质和组成、性质、变化、分类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
有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
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
4.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例如氧气、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类物质,甲烷(CH4)等一些有机物。
5.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6.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
例如灼热的木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
8.混合物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9.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基本概念与原理人教四年制版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基本概念与原理人教四年制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ffac5ea0116c175f0e48fd.png)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基本概念和原理一.本周教学内容期末复习(一)——基本概念和原理二. 知识要点:1. 物质的结构:(1)原子①概念②构成③各种关系(2)分子①概念②与原子的关系(3)离子①概念表达方法均为微观粒子,既可讲个数,又可讲种类。
性质三种微粒都很小,一般用其相对质量表示质量;三种微粒都在不断地运动;且微粒间有间隙;三者皆为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4)元素①概念②在地壳中前五位的元素元素原子不同点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如氢原子(H)和氢离子(H+)都属于氢元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含义元素只分种类,没有数量(个数)、大小和质量的含义原子有种类之分,又有数量、大小、质量的含义应用范围元素在说明物质宏观组成时应用原子是微观粒子,说明物质微观结构时应用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原子是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5)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仅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2. 物质的组成:(1)混合物组成:宏观:用物质描述、用所含元素描述;微观:由分子组成描述。
(2)纯净物组成:宏观:用物质描述、用所含元素描述;微观:由分子组成描述。
3. 物质的分类:⎪⎪⎪⎪⎪⎩⎪⎪⎪⎪⎪⎨⎧⎪⎪⎪⎪⎩⎪⎪⎪⎪⎨⎧⎪⎩⎪⎨⎧⎪⎩⎪⎨⎧其它含氧化合物氧化物化合物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物质单质化合物(1)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和式量的区别与联系: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b:无论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③表示方法:a:表示在元素符号正上方。
b:既标符号又标数值,且符号在前,数值在后。
注意:跟离子符号的标注方法不同。
④应用范围:a:检查化学式的正误。
b:根据化学式求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c:书写化学式。
d:推断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和符号。
(符号相同,数值相等,但标法不同。
)注意:应用的依据是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初三化学总复习 基本知识、理论(一)
![初三化学总复习 基本知识、理论(一)](https://img.taocdn.com/s3/m/6b18a4c02cc58bd63186bd72.png)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九基本知识、理论(一)一. 本周教学内容:总复习——基本知识、理论(一)二. 具体内容1. 空气的成分:氮气占,氧气占,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它气体与杂质占2.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H2S、NO等物质3. 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氨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氯化氢4. 常见的酸根或离子:硫酸根、硝酸根碳酸根氯酸根高锰酸根锰酸根磷酸根氯离子碳酸氢根硫酸氢根磷酸氢根) 磷酸二氢根氢氧根、硫离子、铵根或铵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锌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银离子钡离子注意各酸根或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三五氮;一二铜汞四七锰;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三五磷;一五七氯常常见;单质零价永不变。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 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 表示一种物质;b.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 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 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单质a. 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b. 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 等c. 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读:直接读其元素名称(稀有气体的可加多个“气”字或不加也可)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3)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初三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初三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4698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7.png)
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科学,对生产和日常生活十分重要。
化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化学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
化学反应
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和过程。
元素周期表
了解元素的性质并理解元素周 期性规律。
分子结构
认识分子结构及形态对物质性 质的影响。
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1 易燃和难燃物质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原子
是元素的基本单位,由原 子核和电子组成。
分子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 共用电子构成的单位。
离子
是带正或负电荷的化学物 种,由失去或获得电子形 成。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反应
物质变化的过程。
反应物和生成物
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关系为化学方
程式。
3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实验后处理
• 清洗器材 • 妥善处理产生的废液
废弃物 • 总结实验结果
物质的目标性质和结构
晶体结构
了解晶体的种类和结构。
磁性物质
认识磁性物质产生的原因和分 类。
烟雾类型
认识不同烟雾的成因和处理方 法。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实验前准备
• 阅读实验教材 • 选择合适器材 • 做好必要防护措施
实验操作
•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 • 注意观察颜色、产物
等变化 • 合理分配实验时间
了解易燃物质的特性及 防火措施。
2 酸、碱、盐的区别
认识它们的特性及物理 和化学性质。
3 溶液、悬浮液和胶
体的区别
了解它们的组成、形态 和性质。
初三化学总复习
![初三化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43ef3dd844769eae109edba.png)
(3)分类: 根据氧化反应的快慢可将氧化反应分为:
①剧烈氧化 如:燃烧、爆炸等
②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等。
[辨析]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含义
特点 关系
指由两种或两种以 指物质和氧发 上的物质生成另一 生的化学反应 种物质的反应
溶液PH
3
7
7
④
⑤
石灰水 纯碱溶液
Ca(OH)2 Na2CO3
11
10
试回答: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 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 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 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专题突破:
【例2】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 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金属元素、非 金属元素和稀
由质子数决定
阴离子带负电荷, 阳离子带正电荷
有气体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原 子和离子间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2、原子、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分子
概念
微观构 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中最小 的粒子
由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构成
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二者都是构成物质的 微观粒子,它们都呈电中性
还原反应
按热量变化分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1、化合反应:A+B=AB
点燃
如:2Mg+O2 = 2MgO CaO+H2O = Ca(OH)2
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
![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https://img.taocdn.com/s3/m/4bbcc2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9.png)
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
一、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的发展及其作用
2.物质的分类
3.分子与离子
4.基本物质量的概念
5.化学计量
6.反应类型
二、物质的组成及性质
1.分子的结构
2.元素的性质
3.化合物的性质
4.物态变化
5.溶液的性质
6.分散系的性质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2.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周期律
4.元素周期表
四、离子反应与电解
1.溶液、离子
2.电离方程式
3.电解及其原理
4.电解某些溶液
5.金属电解质
五、化学与能量
1.化学能及其利用
2.热量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4.热化学方程式
六、化学与化工
1.无机化工原料
2.化工产品
3.常用的化学配方
4.有机化工原料
5.化工产品
七、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1.自然界的化学现象
2.生活中的化工产品
3.化学对生活的影响
4.化学污染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内容,希朎对学生有帮助。
【化学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012793f242336c1fb95e0c.png)
【化学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化学是中考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整理了一些九年级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在化学的学习上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1)宏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2)微观意义: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3)量的意义: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2)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为紫黑色3、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4、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总复习PPT培训课件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总复习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67e2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e.png)
利用简单有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 的过程,如塑料、药物等的制备。
有机转化
一个有机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另 一个有机物的过程,如醇氧化成醛、 酯化反应等。
绿色合成
在合成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如采用环保的原料和催化 剂等。
Part
05
化学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
化学与能源
01 总结词
了解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02
详细描述
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密切相关。 例如,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天然气)的燃烧释放能量, 可用于发电和交通运输;同时 ,化石燃料的燃烧也产生二氧 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 影响。
03 总结词
探索可持续能源发展
04
详细描述
学习和研究可持续能源技术,如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是实现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些清 洁能源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 原子或基团取代后形成的 化合物,如醇、醛、羧酸 等。
聚合物
由多个小分子通过聚合反 应连接而成的长链分子, 如塑料、合成纤维等。
有机物的性质
物理性质
如溶解度、沸点、熔点等。
化学性质
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等。
生物活性
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如酶、激素等。
有机物的合成与转化
烧杯
1
用于溶解、加热、盛放液 体等。
容量瓶
4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 溶液。
试管
2
用于少量物质的反应、加
热、盛放液体等。
滴定管
3
用于精确测量液体体积。
实验操作
加热
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注意火焰 的调节和控制。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621e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5.png)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的科学。
它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及实践生产的基础科学。
九年级化学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
1.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物质是组成宇宙万物的一切实体。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个大类。
(2)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纯物质。
元素通过化学符号进行表示,例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3)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与构成它的元素有关,化合物通过化学式进行表示,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2O。
(4)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是均匀混合物(溶液)或非均匀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等)。
2.化学原理化学原理是化学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描述物质的特征和行为的特点。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和结构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和熔点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不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形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位于方程式的右边。
方程式还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3)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吸引力或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的形成会强化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并使原子稳定地组合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溶液和浓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
溶质是能够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2003初三化学(下)总复习测试卷(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A 、分子B 、元素C 、单质D 、阴离子2、下列现象,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①有水滴产生的过程 ②浓硫酸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了③碳酸氢铵露置空气中质量减轻了 ④爆炸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③④3、下列变化中,可以用来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B 、分解液态水得到氢气和氧气C 、分离KNO 3和NaCl ,得到KNO 3晶体D 、对天然水加热时有气泡冒出4、已知用碳还原烘干的铬酸钠可制得氧化铬4Na 2CrO 4+4C+O 2==4Na 2CO 3+2Cr 2O 3,在这反应前后的两种含铬的化合物中,铬的化合价依次是( )A 、7、3B 、6、3C 、6、5D 、5、65、下列各组物质中,在物质分类里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A 、纯净物、混合物B 、氧化物、化合物C 、单质、化合物D 、金属、非金属6、过氧化氢(H 2O 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C 、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D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7、一个CO 分子的质量为a 千克,其中氧原子的质量为b 千克,若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则C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b a a -8B 、b a a -12C 、b a a -16D 、ba a -32 8、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或通入到水中,所得溶液pH 小于7的是( )A 、CuOB 、CaOC 、CO 2D 、NaCl9、使25克甲与5克乙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10克甲和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其化学式分别用A 、B 、C 、D 表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B==C+DB 、A+2B==2C+DC 、2A+B==2C+D D 、2A+B==C+2D10、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
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PO 43-),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A 、Ca 2(OH)(PO 4)3B 、Ca 3(OH)(PO 4)3C 、Ca 4(OH)(PO 4)3D 、Ca 5(OH)(PO 4)311、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X、Y两种元素,X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X3+和Y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Y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A、A-5B、A+5C、A-1D、A+112、t℃时,在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O,恢复到原温度,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13、下列各组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对元素是()A、B、C、D、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结晶水的固体叫做晶体B、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B、pH的变化范围在1-14之间D、能使酸或碱变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15、由H+、Na+、SO42-、OH-组成的化合物一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1-2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16、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微粒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微粒17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凡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只用紫色石蕊试剂,能将NaCl、NaOH、稀H2SO4三种溶液鉴别开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放电18、在雷雨中,部分氧气能转变为臭氧(O3),即3O2====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化学反应B、这是物理变化C、O2和O3是同种物质D、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19、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C、D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C、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A、B、C、D都是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A为碱溶液,B为盐溶液,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20、下列选项所述的两个量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KMnO4和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B、SO3中硫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B、稀盐酸和浓盐酸中,溶液的pH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21、从宏观上看,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分子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符号:一个氢分子_______,2个氮原子_______,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正4价的碳元素_______。
25、草木灰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钾肥。
已知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含有K、Cl、CO3,若K+与CO32-的个数比是9∶4,则K+与Cl-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试写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6、请自选反应物,按以下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1)属于氧化反应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盐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滚滚长江东流水,明日滔滔向北行,党的十六召开以后,一项总投资超过5000亿的特大型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呼之欲出。
(1)南水北调工程必须遵循三个重大原则:其一,先节水后调水。
下列各种标志中属于节水徽记的是_______。
其二,先治污后通水。
某化工厂的废水呈现浅青绿色,经测定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铜,只须往废水池中加入廉价、适量的______即可除去其中的Cu2+。
其三,先环保后用水。
请你结合生产、生活、生态工程实际,举出三例环保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既普通又宝贵。
请你归纳一下,水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举三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其中可能是气体的是_______,②M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③t2℃时A物质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④t4℃时,在相同质量的溶剂中加入A、B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0分)29、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
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不的运动路径。
原因是α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请问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五、计算题(14分)31、有一种有毒物质,化学式为CS2,试回答:(1)CS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碳和硫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3)CS2中硫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4)________克的CS2里含有6克碳。
32、某三价金属R的氧化物4g,与21g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求(1)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