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市空气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对空气质量与城市生态的影响分析

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对空气质量与城市生态的影响分析

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对空气质量与城市生态的影响分析摘要:城市环境改善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而采取的综合性举措。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和数据,探讨了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对空气质量和城市生态的影响。

研究表明,这些工程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降低PM2.5和PM10浓度,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此外,城市环境改善工程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促进城市内绿化、水体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为城市规划和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环境改善工程,空气质量,城市生态,污染控制,可持续发展。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难题,直接威胁着居民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应运而生,为解决空气质量和城市生态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

本研究着重关注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对这两个关键领域的影响,旨在揭示其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工程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为构建更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提供指导。

一、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在当代城市规划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之一便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这些工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更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对空气质量的积极影响,分为三个关键方面来探讨。

1、城市环境改善工程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中的交通和工业活动通常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改进交通管理、加强工业废气治理等措施,这些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降低了臭氧和颗粒物(如PM2.5和PM10)的浓度。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还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类区昼间达标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2类区昼间达标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2类区昼间达标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用于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在编写概述时,应该概括地介绍文章要讨论的内容,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写作范例:1.1 概述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

而白天是人们生活、工作和活动的主要时间段,因此昼间空气质量的达标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两类不同区域在昼间的空气质量达标率情况,以提供相关决策者和公众对城市环境管理和改善的参考依据。

首先,我们将聚焦于第一类区域的昼间空气质量达标率。

通过详细研究这些区域的相关数据,并引用先前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探讨这些区域的空气污染源、天气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对昼间空气质量的影响。

此外,我们将分析第一类区域的昼间空气质量达标率的波动情况,以及可能的原因。

通过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将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了解和改善第一类区域昼间空气质量的建议。

其次,我们将转向第二类区域的昼间空气质量达标率问题。

借鉴第一类区域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探讨第二类区域所面临的独特环境因素,以及其对昼间空气质量达标率的影响。

通过对该类区域内污染源的详细调查和对比分析,我们将揭示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并探究背后的因果关系。

这将有助于相关决策者更好地了解第二类区域昼间空气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改善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类区域的昼间空气质量达标率,我们希望在城市环境管理和改善方面提供有益的信息。

文章将依次对第一类和第二类区域的昼间空气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结论部分总结出相应的要点。

希望本文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加健康、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包括对2类区昼间达标率的定义、重要性和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同时,引言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和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

2空气有质量吗教案及反思

2空气有质量吗教案及反思

教案:空气有质量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概念和组成。

2. 让学生理解空气的质量是指空气质量的好坏。

3.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教学重点:1. 空气的概念和组成。

2. 空气质量的含义。

3. 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教学难点:1. 空气质量的测量方法。

2.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准备:1. 空气瓶子实验器材。

2. 空气净化器。

3. 空气污染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空瓶子,提问:“这个瓶子里有什么?”2. 学生回答:“空气。

”3. 教师提问:“空气有质量吗?”4. 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空气的概念和组成(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概念和组成。

2. 学生听讲并记录。

三、空气质量的含义(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质量的含义。

2. 学生听讲并记录。

四、空气污染的严重性(10分钟)1. 教师出示空气污染图片,让学生观察。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教师讲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4. 学生听讲并记录。

五、空气质量的测量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质量的测量方法。

2. 学生听讲并记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概念和组成,理解了空气质量的含义,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

但在讲解空气质量的测量方法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 学生听讲并记录。

3. 学生发表自己对空气污染防治的看法和建议。

七、空气质量指数(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质量指数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听讲并记录。

3. 教师出示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八、空气净化技术(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听讲并记录。

3.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空气净化器,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阶段性总结(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阶段性总结(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阶段性总结____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中之重,具体如何进行阶段性总结,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总体情况概述____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环境部门加强了对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各地区也积极投入,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作。

二、成绩回顾1. 大气质量改善明显:____年,全国范围内大气质量改善明显,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

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部分城市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 治理手段不断丰富:大气污染治理手段不断丰富,采取了源头减排、尾气治理、扬尘治理、燃煤污染治理等多种措施,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

3. 部分重点区域取得突破: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着力治理空气污染,取得了明显突破,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4. 精细化管理取得进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向精细化管理迈进,通过建立监测网络、提升预警能力等手段,加强了监管能力,实现了污染源精确定位和精确治理。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治理力度仍需加强:虽然大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仍有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严重,治理力度仍然不足。

部分地方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不够重视,存在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2. 传统污染仍然较为突出:____年,虽然对燃煤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传统污染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是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依然是重要污染源。

3. 治理手段亟待创新:目前的大气污染治理手段仍然相对单一,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治理手段和技术,提高治理效果和成本效益。

4. 监管环节仍然薄弱:虽然建立了监测网络和提升了预警能力,但是监管环节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够有力。

四、改进措施1. 加大治理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视,加大投入,加强督查,确保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2. 创新治理手段:要加强科技研发,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

生态问题调查实践报告(2篇)

生态问题调查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生态问题的现状,我们组织了一次生态问题调查实践活动。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以下方法:(1)实地考察:深入农村、城市、山区等地,对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

(2)问卷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生态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生态问题的原因和规律。

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农村居民对生态问题的认知和态度。

(2)城市居民: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城市居民对生态问题的认知和态度。

(3)企业: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对生态保护的措施。

(4)政府部门:了解政府部门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成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1)农田污染:部分农田存在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现象,导致土壤污染严重。

(2)水源污染: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突出,部分村庄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

(3)植被破坏:过度开垦、滥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2. 城市生态环境现状(1)空气质量:城市空气质量问题突出,PM2.5、PM10等指标超标。

(2)噪音污染:城市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3)水体污染:城市水体污染问题严重,部分河流、湖泊污染严重。

3. 企业生态环境现状(1)污染排放:部分企业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节能减排:部分企业尚未达到节能减排标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 政府部门生态保护措施(1)政策法规: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法规,对生态环境进行规范。

2014年2月四川省空气质量出炉 广元达标100

2014年2月四川省空气质量出炉 广元达标100

2014年2月四川省空气质量出炉广元达标100% 8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由好到坏排名为:攀枝花、绵阳、自贡、德阳、泸州、宜宾、南充、成都
13个市(州)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由好到坏排名为:康定、马尔康、广元、巴中、乐山、西昌市、雅安、资阳、眉山、遂宁、广安、达州、内江
3月20日,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发布《四川省21个市(州)所在地城市2014年2月空气质量报告》,按照空气新标准六指标综合指数评价,8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攀枝花空气最好,成都空气最差;按照空气老标准三指标综合指数评价,其余13个市(州)所在地城市中,康定县空气最好,内江市空气最差。

2月,四川省城市空气排名实行新老标准“双轨制”。

8个环保重点城市按空气新标准排名,根据六指标综合指数评价,成都、南充、宜宾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攀枝花、绵阳、自贡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空气质量由好到坏排名为:攀枝花、绵阳、自贡、德阳、泸州、宜宾、南充、成都。

其余13个市(州)所在地城市按空气老标准排名,根据三指标综合指数评价,内江、达州、广安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康定县、马尔康县、广元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空气质量由好到坏排名为:康定、马尔康、广元、巴中、乐山、西昌市、雅安、资阳、眉山、遂宁、广安、达州、内江。

(记者刘宇男。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篇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方法-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方法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本评价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包括小时、日、月、季度和年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2007-04)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技术规定(修订中)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术语和定义3.1 达标与超标污染物浓度小于(或等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相应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即为达标;污染物浓度大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相应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即为超标;3.2 超标率超标率=超标日(小时)数/参与评价的有效日(小时)数3.3 超标倍数超标倍数=(污染物浓度-相应的国家二级标准)/相应的国家二级标准4. 评价因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TSP )、铅(Pb)、苯并【a】芘、氟化物共10项。

4.1自动监测因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

4.2手动监测监测因子总悬浮颗粒物(TSP)、铅(Pb)、苯并【a】芘和氟化物。

5、监测点位所有国家认证的点位必须监测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污染物,每个城市在现有国家认证点位中至少选择两个点位监测其它七项指标,臭氧点位选取原则另行规定。

臭氧点位选取原则:(1)上风向和背景监测点。

这种监测点用来确定上风向O3及前体物的传输对本地区的影响,监测本地区的背景浓度。

伊宁市大气中SO_2、NO_2、TSP变化状况分析

伊宁市大气中SO_2、NO_2、TSP变化状况分析

第19卷 第4期环境研究与监测2006年12月环境评价(44~47)伊宁市大气中SO2、N O2、TSP变化状况分析周春华,赵迎春,石晓宁(伊犁州环境监测中心站,新疆伊宁 835000)摘要:根据伊宁市大气污染特点,通过对2001~2004年伊宁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TSP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为了解和掌握伊宁市大气质量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大气;SO2;NO2;TSP;分析;质量状况中图分类号:X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G)06060(2006)0420044203 素有“花园城市”美称的伊宁市位于新疆伊犁河谷中部,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区面积为37km2,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锡伯、蒙古、乌孜别克、塔塔尔、满、俄罗斯等32个民族,约33万人口.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伊犁州提出了建设“工业富州、牧业大州、旅游名州、外贸强州”的发展战略和“迈入全疆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工作思路.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此,我们对伊宁市2001~2004年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TSP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了解和掌握伊宁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环境管理和城市综合发展服务.1 空气环境监测概况1.1 监测点位的布设伊宁市大气环境监测设置了三个监测点位,广场(商业区),原食品厂(居民工业混杂区),友谊宾馆(居民商业区).1.2 监测频次2001年,全市大气中的SO2、NO2、TSP的监测实行周报制,每周3次,隔日监测,每次连续监测24 h,2002~2004年实行隔日监测隔日上报,每次连续监测24h.SO2、NO2监测时间不少于18h,TSP 不得少于12h,每年实际监测天数在180d左右,满足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年监测天数不小收稿日期62626作者简介周春华(6),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和综合技术工作于100d的要求.2 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状况2.1 SO2变化状况2.1.1 SO2年际变化状况2001~2004年,SO2的年日均值分别为0.009、0.004、0.005、0.004mg/m3,日均值范围0.002~0. 113m g/m3.其变化趋势见图1.图1 SO2年际变化图2.1.2 SO2月变化状况根据2001~2004年伊宁市大气SO2浓度监测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月份SO2浓度变化趋势见图2.由图2可知,每年4~9月份SO2浓度较低,10月份之后开始上升,峰值出现在12、1、2月这三个月份,每年4月开始下降,SO2浓度受冬季采暖期耗煤影响较大.2.1.3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SO2变化状况采暖期和非采暖期SO监测结果见表由表可知,采暖期(每年月至次年3月)SO的浓度均高于非采暖期浓度:20002.:199-..2 1. 1102.图2 SO2月变化情况 表1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SO2日均值监测结果 mg/m3年份采暖期非采暖期20010.0190.00320020.0050.00220030.0090.00220040.0080.002均值0.0100.0022.2 NO2变化状况2.2.1 NO2年际变化状况2001~2004年,NO2的年日均值分别为0. 047、0.042、0.037、0.031mg/m3,日均值范围在0. 020~01125mg/m3,其变化趋势见图3.图3 N O2年变化情况2.2.2 NO2月变化状况根据2001~2004年伊宁市大气中NO2浓度监测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月份NO2浓度变化趋势见图4.从NO2月变化趋势看,每年4~9月份N O2浓度低,9月份之后开始上升,峰值比现在10月、12月、1月、2月份,次年4月开始下降.造成这一趋势主要是受冬季采暖和自然气象等因素影响,根据气象资料,伊犁地区每年月下旬至次年月中旬均易出现逆温天气,并伴有雾出现,使污染物扩散不利.图4 N O2月变化情况2.2.3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NO2变化状况采暖期和非采暖期NO2监测结果见表2. 表2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N O2日均值监测结果 mg/m3年份采暖期非采暖期20010.0580.04020020.0580.03020030.0430.03420040.0340.029均值0.04800.033表2可知,采暖期NO2的浓度均高于非采暖期浓度.2.3 TSP变化状况2.3.1 TS P年际变化状况2001~2004年,TSP的年均值分别为0.248、0.244、0.308、0.329mg/m3,日均值范围0.039~1. 895m g/m3,各年际日均值超标率为:26.4%、25. 6%、38.5%、50.4%,其变化趋势见图5.图5 TSP年变化情况3 TS月变化状况根据~年伊宁市大气TS浓度监测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月份TS浓度变化趋势见54第4期周春华,等:伊宁市大气中SO2、NO2、TS P变化状况分析10 42..2P20012004PP图6.图6 TSP月变化情况由图6月变化趋势可知,2001年TSP浓度峰值出现在11月份,3、8月份浓度较高.2002年浓度峰值出现在9月份,1、3、11、12月份浓度较高.2003年浓度峰值出现在6月,8、9、10、11、12月份浓度较高.2004年浓度峰值出现在2月,3、7、8月较低,1、4、6、10、12月较高.从2003年起,市区加大热力管网的铺设和城市建设,使得TSP在建设施工高峰期的月份也相应出现了浓度增大的现象.因此TSP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总体显示冬季、春季、秋季TSP浓度较高,夏季较低.2.3.3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TSP变化状况由表3可知,除2003年外,采暖期TSP的浓度均高于非采暖期浓度.表3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T SP监测结果年份采暖期非采暖期20010.2700.18320020.2640.21820030.2620.34720040.3370.321均值0.2830.267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及分析评价标准.采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G B3095-96II类).评价方法采用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法,根据污染综合指数,按大气质量分级表,确定大气质量级别.伊宁市空气污染物评价结果见表4.2001~2004年度SO2、NO2、TSP每年污染负表4 伊宁市大气污染物SO2、N O2、TSP评价结果项目2001SO2NO2TSP2002SO2NO2TSP2003SO2NO2TS P2004SO2NO2TSPPi0.150.92 1.100.050.84 1.220.080.72 1.560.070.62 1.64负荷/% 6.9142.4050.69 2.3739.8157.82 3.3930.5166.10 3.0126.6170.38综合指数 2.17 2.11 2.36 2.33荷系数依次为:TSP>NO2>SO2.且采暖期三项污染物污染系数均高于非采暖期;市区空气污染物SO2、NO2均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浓度较高,并出现峰值.说明冬季采暖是影响伊宁市空气中SO2、NO2的主要因素.但需指出的是,NO2污染负荷系数在任何月份、季节均高于SO2,原因是机动车尾气是伊宁市NO2的另一主要来源;TSP浓度峰值没有完全出现在采暖期,春季、冬季、秋季浓度较高于夏季,影响伊宁市空气中TS P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气候和人类活动所致.由此可见,影响伊宁市空气质量首要因素是TSP,其次是NO2,最后是SO2.市区年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2.11~2.36,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级别标准属于清洁空气3、两年综合污染指数呈小幅度增长,是因为这两年伊宁市热力管网大规模铺设和城市建设施工建筑扬尘所致大气污染类型属于烟尘型.4 污染成因分析4.1 大气中SO2污染成因伊宁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城市工业和民用能源均使用原煤直接燃烧,全市没有一家型煤加工单位,脱硫技术不成熟,SO2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煤、民用燃煤.冬季用煤量占全年用煤量的55%~80%左右,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中旬市区均出现逆温天气,该时段与市区用煤高峰期一致,逆温天气抑制了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因此,冬季燃煤是SO2浓度在采暖期增高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市区普及型煤,继续加大集中供热面积,使用脱硫燃煤. 大气中NO污染成因伊宁市共有机动车约万余辆,私人车拥有量3辆出租车千人拥有率接近发达城市水平,从64环境研究与监测第19卷.2002004.4.224 412.监测结果看,近几年,伊宁市区NO2污染指数每月均高于SO2,平均污染负荷占到污染物的35%左右(SO2占4%,TSP占61%),表明汽车尾气中的NO2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一大贡献;另外NO2采暖期明显高于非采暖期,也与冬季燃煤量增加有关.4.3 大气中TSP污染成因4.3.1 人为因素的影响从历年监测结果看,伊宁市首要污物为TSP,它的来源有:①市区内工业燃煤锅炉、冬季采暖炉产生的烟尘;②从伊宁市近几年煤耗统计看,居民生活和餐饮大灶用煤量仅次于工业用煤,这些炉灶均属于低空排放,无消烟措施,加之冬季逆温气象,加剧烟尘污染;③部分工业企业产生的粉尘;④城市运输车辆、出租车产生的二次扬尘.4.3.2 自然环境的影响伊宁市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春秋两季多风.每年春季,冰雪融化,黄土裸露,大量泥土带入市区,此时植物尚未进入完叶期,阻风能力弱,造成沙土和地面扬尘污染.每年秋季,市区绿色植物逐渐枯萎,植物滞尘、截尘作用降低,阻风能力也减弱,遇大风易形成二次扬尘,这两方面原因致使每年春季、秋季出现TSP污染严重超标.4.3.3 城市建设、改建过程中的污染伊宁市是老城,城市基础建设有限,“十五”期间,每年州、市政府都在财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老城区的城市建设和城建改造.市区范围热力工程集中供热管网的大面积铺设,加上铜罗湾、上海城、开发区等几个大项目的施工,这些建设施工场地、使用的散装水泥而产生的水泥尘对空气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了TS P在建设施工高峰期的月份也相应出现了浓度增大的现象.5 结论(1)影响伊宁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TSP,其次是NO2,最后是SO2.(2)年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在2.11~2.36之间,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级别标准总体属于清洁空气.(3)SO2、NO2、TSP受季节性影响大,采暖期明显高于非采暖期.(4)从年际变化状况看,SO2和NO2呈下降趋势(5)影响空气中TSP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气候和人类活动所致,燃煤造成SO2和NO2浓度在冬季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是NO2增高的另一贡献源.(上接第39页)4 结论白银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首先要消除和控制污染源,对已经污染的土壤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或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其次摸清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控制其在土壤中的溶解度,使其不易被作物吸收而不能进入食物链,使土壤里金属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参考文献:[1] 王焕校.污染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52.[2] 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5~92.[3] 南忠仁.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1.[4] 任旭喜.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8,8.[5] 龚平,李培军.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1997,8.[6] 云正明,刘金铜.生态工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83~110.[7] 王庆仁,崔岩山,董严婷.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整治有效途径[J].生态学报,2001,2.74第4期周春华,等:伊宁市大气中SO2、NO2、TS P变化状况分析。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示范文本(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示范文本(2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示范文本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从2013年开始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在2020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阶段性目标。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对这一阶段工作的总结。

一、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2023年,政府对现有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强化了大气污染源的管控,加大了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并提高了对环境监测和数据公开的要求。

政府还加强了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的管理体系,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在2023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我国积极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

政府鼓励投资者向高技术、低污染和高效能的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我国产业结构,减少了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的比重。

同时,政府还推动了钢铁、煤炭、石化等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要求,迫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污染物的减排效果。

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23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重要突破是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

政府加大了环保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如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的应用,车用尾气控制技术的推广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了空气质量。

四、城市交通管理的改善城市交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政府推动了城市交通管理的改善。

2023年,我国全面推广了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加大了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力度,建设了更多的地铁和轻轨交通。

杨凌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杨凌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杨凌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摘要:本文从环境空气质量六项污染物浓度变化、达标情况对2022年杨凌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述,总结出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时间分布,并给出可能造成污染的原因。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现状污染成因引言杨凌示范区隶属陕西省,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关中地区重化产业聚集、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难下,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偏低,PM2.5浓度始终处于高位,重污染天气高发频发,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成为我省生态环境最为突出的短板。

杨凌示范区作为关中地区的一部分,我们应掌握辖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了解污染物时间分布,分析污染原因,为我区环境决策与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打好关中地区蓝天保卫战。

1.杨凌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022年,杨凌示范区有两个省控监测站点,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站点和众创田园公司站点。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以二级良为主,达标天数为245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67.1%;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3%,PM2.5年均浓度同比上升2.3%,O3-8h年均浓度值的第90百分位数同比上升12.6%;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4,同比改善3.4%,改善幅度位列关中第一,全省第三。

1.1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和达标情况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主要评价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8h)见表1。

表1 2022年杨凌示范区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达标情况项目PM10PM2.5SO2NO2COO3-8h日均浓度范围8~2406~1902~154~590.3~2.48~227日均限值1575150804160日均浓度达标率(%)89.983.81001010086.9达标率同比(%)↑1.5↓4.1持平持平持平↓7.3年均值7245725 1.7170年均限值703560404160年均浓度超标率(%)2.9%28.6%0006.2%年均浓度同比↓↑↓2↓↑4↑1(%) 5.3% 2.3% 2.2% 3.8% 1.7% 2.6%注:1、日均值CO为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O3-8h为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2、CO浓度单位为mg/m3,其他污染物浓度单位为ug/m3;-8h以日均浓度限值参与计算年均浓度超标率。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优秀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优秀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初步了解这些问题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造成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问题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问题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的环境问题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更多的环境问题,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知道这些问题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造成的影响。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环境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案例教学法:呈现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他们的认识。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环境问题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造成的影响。

武汉市大气NO2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武汉市大气NO2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图2. 2005-2009年武汉市机动车辆拥有数和能源消耗量
Fig.2 2005-2009, Annual number of motor vehicle ownership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Wuhan from 2005 to 2011
图2反映了2005-2009年武汉市机动车辆拥有数和能源消耗的增加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2009年武汉市机动车辆拥有数和能源消耗量大幅度提升,其中机动车辆拥有数年增长率达16%以上,而能源消耗量年增长率达9.1%。在机动车辆拥有数和能源消耗持续显著增加的大前提下,NO2质量浓度上升趋势不明显,这可能得益于近年武汉市出台的“碧水蓝天”工程。其中“蓝天”工程的工作重心在于紧抓汽车尾气治理并逐步提高上路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标准,加快燃煤锅炉改造等。从NO2浓度年变化看,武汉市的大气污染控制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距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Key words:Wuhan;Nitrogen Oxide; pollution feature; influencing factors
1.引言
NO2是主要的大气物质之一,本来就存在于环境中,但当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就成为了一种污染,对人类乃至整个生物圈都有极大危害(雪英和李战隆,1995)。环境中的NO2来源于天然排放和人为活动排放。天然排放的NO2,主要来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何息忠,1996)。人为活动排放的NO2,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汽车、飞机、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的燃烧过程;也来自于生产和使用硝酸的过程,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据统计,全世界由于自然界细菌作用生成的NO2每年约为50×107t,人类活动所产生的NO2每年约为5×107t(田贺忠等,2001)。

武进区NO2的变化特征及周末效应

武进区NO2的变化特征及周末效应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22)武进区NO2的变化特征及周末效应何伟1何涛2(1常州市武进环境监测站,江苏常州213159;2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常州213001)摘要:选取2017年10月23日至11月26日期间武进区的6项污染物及气象数据,对NO2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周末效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NO2浓度日变化在工作日与周末呈相反分布状况,各污染物的来源在工作日和周末存在较大差异,具有较明显的周末效应。

周末燃料不完全燃烧现象较工作日明显下降,而燃煤源对NO2、PM2.5、PM10等污染物的影响较工作日上升。

因此,该站点应重点对偏西方向和偏东方向的机动车尾气进行管控。

关键词:NO2;变化特征;周末效应;相关性分析;武进区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22-0124-03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2and Weekend Effect in Wujing DistrictHe Wei1et al.(1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Wujin District in Changzhou City,Changzhou213159,China)Abstract:Pollutants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2and the influ⁃ence of weekend effect on air qua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NO2was opposite on weekdays and weekends,and the sources of pollutants were different on weekdays and weekends.The weekend effect was obvious.The incomplete combustion of fuel on weekend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weekdays,while the effect of coal combustion on NO2,PM2.5and PM10was increased.In addition,the exhaust gas of vehicle in West and East directions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Key words:NO2;Variation characterisitics;Weekend effect;Correlation analysis;Wujing district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导致机动车尾气问题[1-3]日益凸显,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

环保大背景数据分析报告(3篇)

环保大背景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法规,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环保大背景下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我国环保工作的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能源局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报告。

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

三、我国环保现状分析1. 空气质量(1)整体趋势: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1.4%,较2015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2)区域差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但部分内陆城市空气质量仍有待提高。

2. 水环境质量(1)整体趋势:我国水环境质量呈现“总体改善、局部恶化”的趋势。

2019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9%,较2015年提高了10.9个百分点。

(2)区域差异:南方地区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北方地区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3. 土壤环境质量(1)整体趋势: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部分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2)区域差异:东北、华北等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4. 能源结构(1)整体趋势:我国能源结构逐步优化,清洁能源占比逐年提高。

2019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3.4%,较2015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

(2)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清洁能源占比相对较高,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发展潜力较大。

四、环保挑战分析1. 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尽管我国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我国传统产业占比高,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对环保工作带来一定压力。

3. 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投入不足制约了环保工作的开展,影响了环保效果的提升。

城市交通问题和建议(3篇)

城市交通问题和建议(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本文将从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交通问题现状1. 交通拥堵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国主要城市中,有超过60%的城市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

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2. 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恶化,对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 能源消耗城市交通对能源的消耗巨大。

据统计,我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已占全国能源消耗的30%以上。

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城市交通能源成本逐年增加。

4. 交通设施不足部分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导致交通拥堵现象加剧。

5. 交通秩序混乱部分城市交通秩序混乱,如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影响了交通流畅和安全。

二、城市交通问题原因1. 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

据统计,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亿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2. 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在规划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交通需求,导致交通设施建设滞后。

此外,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不协调,也加剧了交通拥堵问题。

3. 交通管理不到位部分城市交通管理不到位,如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交通执法不严格等,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4.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覆盖面和运力不足,导致市民出行依赖私家车,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

5. 交通意识薄弱部分市民交通意识薄弱,如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安全。

三、城市交通问题解决建议1. 优化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交通需求,合理布局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

环境分析报告

环境分析报告

环境分析报告一、引言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环境分析是对某种特定环境的评估和研究,旨在了解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便通过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本篇文章将对某城市的环境进行分析,揭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自然环境的分析1.地理条件该城市位于XX省,地处XX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大片耕地,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和建设密度不断增加,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和水资源过度开采,这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生物多样性该城市的自然环境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自然栖息地被破坏和分割,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实施,对维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三、社会环境的分析1.人口与就业该城市人口数量庞大,其中包括大量外来人口。

人口增长对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挑战。

因此,合理规划人口数量和职业结构,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设施,是解决人口问题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

2.教育与文化该城市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竞争的加剧,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显现出来。

此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新媒体的影响也对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冲击。

因此,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也要重视文化传承和培养社会共识。

四、经济环境的分析1.行业结构该城市经济以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导,这些产业对城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发展绿色和环保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资源利用该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水电和矿产等。

然而,由于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分析报告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分析报告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分析报告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中国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这个问题也变得更加尖锐。

本文将从繁华都市——上海、首都城市——北京、以及江南古城——杭州三个城市出发,对其空气质量进行分析。

首先,就上海而言,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来看,上海的空气质量整体上呈现出先好后坏的趋势。

在2016年之前,上海的PM2.5的平均浓度一直较低。

但是,2017年和2018年上海的PM2.5浓度开始增加,尤其是在冬季,每天的平均值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每天平均50微克/立方米限制。

此外,除了PM2.5以外,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的浓度也存在较高的水平。

这些数据表明,上海的空气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其次,以北京为例,北京的空气质量长期受到PM2.5污染的困扰,被一些人戏称为“雾霾城市”。

在过去十年中,PM2.5浓度一直呈上升趋势,许多时间都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限制的两倍以上。

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尾气减排、关闭高污染工厂、控制燃煤等,取得了一定效果。

2018年,PM2.5浓度相比2013年的水平降低了30%、重污染天气的天数减少了50%。

但仍有时候会出现重污染天气警报。

这表明,北京在空气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最后,考虑杭州空气质量状况。

杭州这个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非常好,但由于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建设,杭州市空气质量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状况。

虽然PM2.5的浓度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来说较低,但在一些时段仍会出现高浓度污染。

此外,杭州市有许多机动车辆和工厂,因此其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也比较高。

2018年,监测数据表明,杭州市达到或超过商贸城市风尘污染物的限制值的天数比例和重污染天气的频次都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空气质量问题仍然很严峻。

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但改善空气质量的工作仍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单位面试题目(3篇)

政府单位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综合分析题1. 题目: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以及政府在其中应扮演的角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以及政府角色的把握。

考生在回答时,应首先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然后结合政策背景,说明政府应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答案:(1)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政府应扮演以下角色: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规,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支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三是加强生态环保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五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

2. 题目: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一矛盾的认识,以及政府应如何应对。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以及政府应对策略的把握。

考生在回答时,应首先阐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然后结合政策背景,说明政府应如何应对这一矛盾。

参考答案:(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

(2)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这一矛盾:一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四是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五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二、计划组织题1. 题目:假设你所在单位负责组织一次针对社区居民的环保知识宣传活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工作计划。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计划组织能力的把握。

考生在回答时,应首先阐述环保知识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说明如何组织此次宣传活动。

环境监测技术在空气质量评估与污染源追踪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监测技术在空气质量评估与污染源追踪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监测技术在空气质量评估与污染源追踪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环境监测技术在空气质量评估与污染源追踪中的应用。

通过采集和分析空气质量数据,评估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并对污染源进行追踪,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监测技术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污染源追踪的效率,为制定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空气质量评估;污染源追踪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环境监测技术作为评估和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环境监测技术在空气质量评估与污染源追踪中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环境监测技术在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深入,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准确评估空气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环境监测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监测技术在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包括各种监测设备的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一)环境监测技术通过各种监测设备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设备通过采样和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提供准确的浓度数据。

其中,颗粒物监测设备主要通过测量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来评估空气质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监测设备则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量污染物的浓度。

(二)环境监测技术不仅提供污染物浓度数据,还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评估空气质量状况和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利用模型预测可以提前预警潜在的空气质量恶化事件,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支持。

(三)在应用方面,环境监测技术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城市各区域设置监测站点,收集空气质量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气质量分析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在人们不断的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同时,人们忽略的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人们只知道肆意地向大自然索取,却不知道回报。

大自然发怒了,它开始了向人类的报复。

温室效应,大气污染,臭氧空洞,森林锐减,酸雨蔓延,土地荒漠化,水质污染,生物多样化和遗传多样性减少,气候现象变化异常……,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仅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失,更严重的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并贻害子孙后代,破坏了人类赖以健康持久地生存的基本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工厂、车辆、人口。

空气质量因为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取暖、垃圾焚烧等的原因,逐渐开始恶化。

空气污染威胁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不便,并影响或危害各种生物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设备、建筑物……空气中极其微少的污染物,都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甚至夺去人的生命。

从1873~1973 年这100 年间,全世界已发生过19 起重大空气污染事件,例如1930年12 月,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短短一周内就有60 多人死亡。

1948 年10 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烟雾事件。

由于空气污染致使43% 的居民急呼吸道疾病。

1952 年12 月,英国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两个月内死亡人数高达12000 人!1955 年以后,日本四日市被硫酸雾笼罩。

1964 年该市市民哮喘病大发作,有人因气喘病而死亡。

另一方面,亚洲是世界上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人口众多,发展缓慢,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大肆的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对资源的利用量比较大,但同时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对能源废弃物处理不够恰当充分,而且对环境污染给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认识不够清楚充分。

这样不仅损失了好多能源,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

亚洲虽然国家众多,城市众多,但是不同的国家引起空气污染的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指数不同,所以各个国家的污染严重程度不同。

而且城市空气污染是多种不同污染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那么给出亚洲1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调查情况(见图表6-4),如何根据所给数据,组建数学模型科学的对11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排名呢。

数学建模 (1)假设在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城市SO2,SPM ,NO х,CO 的各项指数都是相同的。

虽然!,!!,!!!只是实际数据与WHO 标准的比较所得到的,而这些原始数据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在这里做如下假设。

①表格中的数据具有权威性,值得相信,具有使用价值。

②不同城市的!,!!,!!! 所代表的污染程度相同,不再加以区分。

这样问题就由11个城市的排名问题简化成6个城市的排名问题。

新的表格如下表6-5,其中(2)符号说明Z ——目标, P ——污染因素,C ——排序城市,P1——SO2, P2——SPM , P3——NO х, P4——CO , C1——曼谷, C2——北京, C3——加尔各答, C4——雅加达, C5——上海, C6——东京。

(3)建模① 将研究目标(Z )、因素(P )、对象(C )按相关关系分成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

数据来源 WHO UNEP1992说明:!!! 非常严重污染,超过WHO 指标100%以上。

!! 中度严重污染,超过WHO 指标,达到100%以下。

! 低度污染,符合WHO 指标或少量超过。

SO2二氧化硫,SPM 悬浮颗粒物,NO х氮氧化物,CO 一氧化碳。

WHO 世界卫生组织 UNE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上摘自《全球环境展望200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层次结构图如下图6.2:最高层Z :中间层P :最低层C :图6.2 层次结构图② 给出SO2,SPM ,NO х,CO 两两成对比较的判断矩阵A 。

再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A 的给出主要是依据SO2,SPM ,NO х,CO 在空气污染中的重要程度及对人群的影响。

本章未附录中列出了SO2,SPM ,NO х,CO 各自的性质,来源以及危害,加以比较。

在研究中发现二氧化硫亦会导致死亡率上升,尤其是在悬浮颗粒物的协同作用下。

1989 年,研究人员对北京的两个居民区作了大气污染与死亡率的相关值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每增加1倍,总死亡率增加 ll%;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倍,总死亡率增加4%。

由此可以说明二氧化硫的影响较颗粒物的影响大很多。

SO2,SPM ,NO х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而且SO2和NO х的水溶物还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所以SO2和NO х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比SPM 的影响大。

再从SO2和NO х的来源来比较,可以看出城市中的SO2和NO 的污染水平相当。

SPM 的污染水平次之,但也是紧随其后。

而SO2,SPM ,NO х,CO 中CO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据此给出SO2,SPM ,NO х,CO 两两成对比较的判断矩阵。

由Perron-Frobenions 定理,非负矩阵存在正的最大模特征值,对应着正的特征向量。

借助Matlab 软件进行求取最大模特征根及相应特征向量的计算,再将所求的特征向量单位化后得到的就是因素P 对目标Z 相对重要性的权重,记为W 。

Z ——Pλmax=4.0206,CI=0.0069,RI=0.90,CI/RI=0.0077,CR <0.1因为CI/RI<0.1,所以此排序有满意的一致性,这就是说W 可以真正反映P :{P1,P2,P3,P4}在目标Z 中所占的比重。

③给出最低层对中间层的各个因素的判断矩阵并进行分析。

由于各个城市只存在污染程度的不同,所以只需给出!,!!,!!!之间的关系即可。

这里所给出的关系是!/!=1,!!/!!=1,!!!/!!!=1,!!!/!=5,!!!/!!=4,!!/!=3。

在这个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最低层C:{C1,C2,C3,C4,C5,C6}对于中间层P:{P1,P2,P3,P4}各个因素的判断矩阵,并用MA TLAB进行了类似的计算,显示出了对P1,P2,P3,P4 的权重。

结果如下,从结果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对这四个因素的排序都有满意的一致性,真正的反映了C在P1,P2,P3,P4中所占的比重。

λmax=6.0881CI=0.0176RI=1.24CI/RI=0.0142CR<0.1λmax=6.0000CI=0.0000RI=1.24CI/RI=0.0000CR<0.1λmax=6.0000CI=0.0000RI=1.24CI/RI=0.0000CR<0.1λmax=6.0000 CI=0.0000 RI=1.24CI/RI=0.0000 CR <0.1④ 层次总排序。

即C 层对目标Z 的总排序。

方法是将P ——C 所得到的四个经过单位化的特征向量作为列向量构成6×4矩阵,和由P 对目标Z 的权量构成的4×1矩阵做乘法,结果即是11个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权重向量(见表6-6),那么数值较大的数所对应的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就比较严重。

总排序一致性的检验:CR=(0.3849*0.0176+0.1428*0+0.3849*0+0.0879*0)/1.24=0.005463 <<0.1 此结果有说明总排序有非常满意的一致性。

3 结果分析和模型讨论从模型层次总排序的结果,我们很清楚的看到C 对目标Z 的权重C2>C4>C1>C5>C3>C6。

那么C1——C6所对应的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也有同样的排序。

由此我们得到了11城市的污染严重程度排序,结果如下:① 北京 汉城 ② 雅加达③ 曼谷 马尼拉 ④ 上海⑤ 加尔各答 德里 卡拉奇 孟买 ⑥ 东京那么这个模型的结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所给的原始数据所代表的实际情况。

结论显示北京和汉城的空气污染程度在11个国家里最严重。

对于北京从实际出发,我们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首先,中国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的中心,必然是人口积聚的中心。

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工业生产规模愈来愈大,能流物流高度集中,使得空气污染日益加剧。

其次,问题的数据来自于1992年,当时的中国发展还比较落后,而且进行改革开放也才初见成效。

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还很粗浅,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也不够彻底,治理方法还比较初等。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是煤,当时城市中的能源消耗也主要是煤,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占燃烧的96%。

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北京当时的环境水平还不是很高,与北京这座历史名城成为世界级都市还有很大差距。

那么近年来北京变化比较大,到处高楼耸立,绿树成荫,工厂,汽车所排放的气体都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也卓见成效,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能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北京的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但是这个模型也有不是很另人满意的地方,虽然要解决的是11个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排名,但是受数据的限制,只是粗略的排出另外六个层次,那么位于同一层次的城市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更多的背景加以数学处理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