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鉴定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报告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则是研究蛋白质的前提和基础。
本次实验使用纸层析法对氨基酸进行了分离鉴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纸层析法的原理。
纸层析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和亲水性的分离技术,常用于生化分析中。
其原理是通过纸张上固定的固定相(通常是硅胶或纤维素)与待分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
待分离物质在移动相(溶液)的推动下,根据其与固定相的亲水性和大小的差异,以不同的速度在纸上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种氨基酸溶液进行分离鉴定。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包括纸层析纸、氨基酸溶液、显色剂等。
然后,将纸层析纸剪成适当大小的条状,用铅笔在纸上标记出起点线和终点线。
接下来,我们将纸层析纸的一端浸入移动相(溶液)中,使其吸满溶液后取出,待溶液在纸上上升到起点线时立即停止。
然后,将氨基酸溶液滴在起点线上,待其渗透进纸层析纸后将纸张平放在容器中,盖上盖子,保持相对湿润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将在纸上上升,并逐渐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不同的氨基酸在纸上的迁移速度受到其亲水性和分子大小的影响。
亲水性较强的氨基酸会更容易被纸上的固定相吸附,从而迁移速度较慢,而亲水性较弱的氨基酸则会迁移得更快。
当溶液上升到终点线时,我们将纸张取出,用显色剂处理。
显色剂可以与氨基酸发生反应,产生可见的色带。
通过比较色带的位置和颜色,我们可以确定不同氨基酸的迁移速度和存在量。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成功地将两种氨基酸分离开来,并且确定了它们的相对迁移速度。
这为进一步的氨基酸分析和蛋白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纸层析过程中,一些氨基酸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它们的迁移速度发生变化。
这提示我们在进行氨基酸分析时需要考虑到可能的相互作用因素。
总结起来,纸层析法是一种简单、经济且有效的氨基酸分离鉴定方法。
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地分离出不同的氨基酸,并确定它们的相对迁移速度。
氨基酸的纸色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 掌握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通过纸色谱法分离和鉴定氨基酸混合物中各个氨基酸的化学成分。
二、实验原理纸色谱法是一种以纸为载体的色谱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各种化合物。
在纸色谱法中,固定相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
将试样点在纸条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
由于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最终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
通过比移值(Rf值)与已知样品比较,进行定性分析。
氨基酸是一类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在纸色谱法中,氨基酸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导致其在滤纸上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氨基酸混合物: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等。
(2)层析滤纸(3)正丁醇、乙酸、水(混合液作为展开剂)(4)显色剂:三酮溶液2. 实验仪器:(1)层析缸(2)点样毛细管(3)小烧杯(4)培养皿(5)量筒(6)喷雾器(7)吹风机(8)直尺及铅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层析滤纸:将层析滤纸裁剪成适当大小,用铅笔在滤纸的一端标记原点位置。
2. 点样:用点样毛细管将氨基酸混合物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3cm的原点位置。
3. 展开剂准备:将正丁醇、乙酸、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展开剂。
4. 展开操作:将点好样的滤纸放入层析缸中,加入适量展开剂,确保展开剂液面高出滤纸上的样点。
5. 展开过程:密闭层析缸,待溶剂前沿线到达预定位置时取出滤纸。
6. 显色:将滤纸晾干,用喷雾器喷洒三酮溶液,在室温下晾干,观察显色结果。
7. 结果分析:根据各氨基酸斑点在滤纸上的位置,计算Rf值,与已知氨基酸的Rf值比较,进行定性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氨基酸斑点在滤纸上分离,且各氨基酸斑点位置明显。
2. 通过计算Rf值,与已知氨基酸的Rf值比较,鉴定出各氨基酸。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7)计算各种氨基酸的Rf值,并判断混合样品中都有哪些氨基酸,各人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贴在实验报告上,见表2。
(8)以层析时间为横坐标,扩展剂上升高度为纵坐标画图,求出扩展剂上升到15cm时所需要的时间。
(3)规划:带上手套,取宽约10cm、高约15cm的层析滤纸一张。在纸的下端距边缘2~3 cm处轻轻用铅笔划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A,在直线上做4个记号,记号之间间隔2cm,这就是原点的位置。另在距左边缘1cm处画一条平行于左边缘的直线B,在B线上以A、B两线的交点为原点标明刻度(以厘米为单位),参见下图。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通常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和定量。1944年A.J.P.马丁第一次用纸层析分析氨基酸,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到现在为止,纸层析法已经成为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物质的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分离分析工具。
层析用于分析简单的混合物时可做单向层析。对于复杂的混合物,可做双向层析。其原理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当有机相流经固定相时,由于分配系数不同,结果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
【注意事项】
⑴.点样时要避免手指或唾液等污染滤纸有效面(即展层时样品可能达到的部分)。
⑵.点样斑点不能太大,防止层析后氨基酸斑点过度扩散和重叠,且点样后吹风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样品变性(斑点发黄)。
⑶.展层开始时切勿使样品点浸入溶剂中。
⑷.展层剂要临用前配制,以免发生酯化,影响层析结果。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生物化学实验报告(1)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生物化学实验报告(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生物化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纸层析法将混合氨基酸分离并鉴定其种类及含量。
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法的原理是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纸质或硅胶薄层中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对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准确分离。
对于氨基酸而言,其分子结构均包含有羧基和氨基,因此都是具有弱酸和弱碱性的。
通过没食子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缓冲液,可使氨基酸在纸层析板上逐渐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混合氨基酸的分离。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滤纸、混合氨基酸标准溶液、混合缓冲液、酸性洗涤液、碱性洗涤液及定量分装棒。
2. 在滤纸的底端画一个以棕色标识的线,表示样品的注入位置。
3. 用定量分装棒把混合溶液从注入位置滴入滤纸中,约需滴入 5 μl。
4. 将悬浊液放在平台上,加入具有吸附性但不溶于缓冲液的薄层纸片,等待它变成透明状态。
5. 将滤纸放入盒中,使其完全覆盖盒底,并加入混合缓冲液。
6. 等待溶液上升至顶端时立即取出滤纸,并在溶液升至预定高度后标注液位高度。
7. 筛选并选择相应的染色剂将其喷在纸层析板上,以便于观察分离效果。
四、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纸层析图的分析,可以确定混合溶液中所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及各种氨基酸的比例。
在该纸层析图上,靠近底部的区域标示着杂质的位置,应当忽略不计。
通过纸层析图,我们得到了以下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结果:1. Alanine(6μg)2. Leucine(4μg)3. Isoleucine(3μg)4. Phenylalanine(1μg)5. Tyrosine(1μg)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纸层析法能够成功地将混合溶液中的氨基酸分离,并且通过染色剂的辅助,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氨基酸的分散情况。
此外,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混合溶液中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为进一步的实验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氨基酸纸层析法
氨基酸纸层析法氨基酸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 of amino acids)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原理、步骤、实验条件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这一实验技术。
一、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原理氨基酸纸层析法是利用氨基酸在纸上的分布系数和溶剂的渗透速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一根滤纸条上画上水平的线,将待测的氨基酸溶液直接点于纸条上,待溶液中的氨基酸离子在滤纸上沿渗透液前进,不同氨基酸在滤纸上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氨基酸的分离和测定。
二、氨基酸纸层析法的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准备氨基酸样品,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使用pH 计调节至适当的酸碱度。
(2)准备滤纸条,按照实验需要确定滤纸的宽度和长度。
(3)准备层析槽,将槽中的溶剂预先与上盖采光纸取代,避免有光照射到。
2. 进行层析实验(1)在滤纸条上绘制水平基线,并将标记的点分开,便于后续氨基酸的测定。
(2)将氨基酸溶液直接点于滤纸条上,点的位置要尽量靠近基线,以避免扩散的影响。
(3)将纸条的一端浸入含有适当溶剂的层析槽中,保持溶剂的面平稳。
(4)待溶液中的氨基酸在滤纸上渗透,不同氨基酸迁移的距离不同,最终在纸条上形成清晰的色斑。
(5)将纸条取出,用热风干燥,然后在紫外灯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3. 数据处理将滤纸上的色斑分别用铅笔勾画出来,并测量它们与基线之间的距离。
然后,根据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氨基酸在纸上的迁移速度,并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待测氨基酸的浓度。
三、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实验条件1. 溶剂体系常用的溶剂体系有正丙醇/ 乙酸/水 = 4:1:5、正丙醇/氨水/水 = 70:2:25等,需要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溶剂的组成和比例。
2. 滤纸条的准备常用的滤纸有菱形滤纸和圆形滤纸,需要根据所需分离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决定滤纸的大小。
3. 实验条件实验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光照和温度过高。
纸层析法—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
纸层析法—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纸层析法——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实验⽬的1、了解纸层析法的使⽤原理。
2、掌握⽤纸层析法分离蛋⽩质的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1、纸层析法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持物的分配层析⽅法,滤纸上的纤维具有羟基,是亲⽔基团,滤纸吸附⽔作为固定相,其上流经的有机溶剂即展层剂作为流动相。
当展层剂流经固定相时,固定相上的样品由于亲⽔、疏⽔能⼒不同,在两相之间不断分配,疏⽔能⼒强的多溶于流动相,随流动相移动距离较远,亲⽔能⼒强的移动距离则较近。
2、所有的氨基酸的α碳上均连接⼀个氢原⼦和两个亲⽔基团羧基(—COOH)与氨基(—NH2),唯⼀的不同则在于R基团。
因此R基团在氨基酸的亲⽔疏⽔能⼒对⽐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
本实验采⽤丙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其R基团分别是—CH3,—CH2—C6H5,—CH2—COOH,其亲⽔疏⽔能⼒迥异,能在滤纸上明显分开。
3、Rf值表⽰原点中⼼⾄显⾊斑点中⼼的距离与原点中⼼⾄流动相前沿的距离⽐。
在⼀定条件下,Rf值为定值,其影响的因素有物质本⾝的性质,溶剂的性质,PH值,温度,滤纸的性质等等,本实验不予探究。
在测量原点中⼼⾄显⾊斑点中⼼的距离时,由于斑点的形状不规范(近似圆形),所以,⼀般取斑点的重⼼,测量出重⼼与起点的距离即可。
4、显⾊原理:茚三酮在弱碱性溶液中与α—氨基酸共热,引起氨基酸氧化脱氧,脱羧反应,最后茚三酮与反应产物——氨和还原茚三酮发⽣作⽤⽣成紫⾊物质。
三、试剂(⼀)提前配制试剂8*10-3mol/L丙氨酸溶液:精确称取0.356g晶体,溶解后定容到500ml。
8*10-3mol/L苯丙氨酸溶液:精确称取0.661g晶体,溶解后定容到500ml。
8*10-3mol/L天冬氨酸溶液:精确称取0.532g晶体,溶解后定容到500ml。
(将上述三种溶液装于⼩瓶中实验时,每两组共⽤⼀组试剂)正丁醇88%甲酸蒸馏⽔茚三酮晶体注:实验时,以上试剂均为每两组同学共⽤⼀组试剂。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分配系数: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达到平衡 时,在两种溶剂中所具有的浓度之比。
固定相:水 流动相:有机溶剂
氨基酸与水含茚三酮的显色反应:
O OH OH O O -CO2 O O RCHO + O O H N O O H NH2 O R N CH2 O OH OH O O O O H N O O O H R N CH H2O R CH COOH + NH2 -2H2O O O R N CHCOOH
氨基酸的分离分析
1、按层析原理分类: 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 亲和层析
2、按操作形式不同分类: 柱层析、纸层析、薄层层析、薄膜层析Βιβλιοθήκη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目的】 1. 学习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是根据不同氨基酸在 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鉴 别氨基酸是根据不同氨基酸在同一溶剂系统的 比移值不同而进行的。
紫色物质,用于α-氨基酸的比色测定和纸层析显色
【试剂】 扩展剂 :是4份水饱和的正丁醇和1份醋酸 的混合物。 氨基酸溶液:0.5%的赖氨酸、脯氨酸、亮 氨酸溶液及它们的混合液。 显色剂: 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滤纸 2.点样
2cm
3.扩展
4.显色:干燥后均匀喷上显色剂,85℃烘
箱10min.
溶剂前沿
原点
Lys
Pro Leu 混合
5.测量、计算:分别测量X、Y值,计算各氨基酸的Rf值, 鉴定混合氨基酸中的氨基酸种类。
8
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器材与试剂
4、实验步骤
5、结果与讨论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三、实验器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大烧杯 (2)毛细管 (3)喷雾器 (4)培养皿 (5)层析滤纸 (6)直尺、铅笔:自备。 (7)鼓风干燥箱 (8)订书机 (9)塑料薄膜 (10)小烧杯
四、实验试剂
(1)扩展剂:将4体积正丁醇和1体积冰醋酸放 入分液漏斗中,与5体积水混合,充分振荡,静 置后分层,弃去下层水层。 (2)氨基酸溶液:0.5%的已知氨基酸溶液5种 (赖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 及其它们的混合液(各组分浓度均为0.5%)。 (3)显色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方法和原理,学会分析待
测样品的氨基酸成分。
二、实验原理
1、色谱分析法(简称色谱法或层析法) 色谱分析法简称色谱法或层析法。1906年,俄国植物 学家Tsweet将CaCO3放在竖立的玻璃柱中,从顶端 倒入植物色素的石油醚浸取液,并用石油醚冲洗。在 柱的不同部位形成色带,因而命名为色谱。管内填充 物称为固定相,冲洗剂称为流动相。 层析法就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 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从而达到各 组分分开的目的。
五、实验操作
检查培养皿是否干燥、洁净;若否,将其洗净并置于 干燥箱内120℃烘干。 (1)平衡:剪一大块塑料薄膜铺在桌面上,将层析 缸或大烧杯倒置于塑料薄膜上,再把盛有约20mL展层 溶液的小烧杯置于倒置的层析缸或大烧杯中,用塑料 薄膜密封起来,平衡20min。
(2)规划:带上手套,取宽约 14cm、高约22cm的层析滤纸一 张。在纸的下端距边缘2cm处轻 轻用铅笔划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 线A,在直线上做6个记号,记号 之间间隔2cm,这就是原点的位 置。另在距左边缘1cm处画一条 平行于左边缘的直线B,在B线上 以A、B两线的交点为原点标明刻 度(以厘米为单位),参见左图。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实验七氨基酸的别离鉴定——纸层析法一、目的通过氨基酸的别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原理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它是利用不同的氨基酸在展层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以别离的一种方法。
惰性支持物是新华一号滤纸,其上含有很多的羟基,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把它看成是含有静止水相的惰性支持物。
水相因此称为静止相〔固定相〕,有机溶剂称为流动相。
展层溶剂由两个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和水组成,它们互相混合时便分成两相:一相是以水饱和了的有机相,另一相是以有机溶剂饱和了的水相。
分配系数(α)=溶质在固定相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的浓度。
当用滤纸进行分配层析时,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使氨基酸在两相之间不断分配而得以别离。
不同的氨基酸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一定的Rf值,故可根据Rf值定性鉴定氨基酸,但通常用已知的标准氨基酸层析作对照,本实验就是如此。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
●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物质被别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Rf值〔比移值〕来表示的: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别离氨基酸。
三、材料与方法〔1〕、材料:层析缸;毛细管;喷雾器;培养皿;层析滤纸;正丁醇;冰醋酸;分液漏斗;烧杯;培养皿;赖氨酸;脯氨酸;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茚三酮〔2〕操作步骤1. 配置层析液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
2.准备滤纸:取层析滤纸一张。
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cm处用铅笔划一直线,在直线上每间隔2cm做一记号,标出5个原点。
3.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点在5个原点上,用量10~20μl,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过3 mm,边点样边用电吹风吹干,越小越好。
干后再点一次。
4.扩展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
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目的: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原理:层析法也叫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流动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
层析法是近代生物化学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分离性质极为相似而用一般化学方法难以分离的各种化合物。
如各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蛋白质等。
层析法有许多种类,根据分离所依据的理化性质不同,可分为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
纸层析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物质的一中分离分析工具。
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法。
分配层析法是一种连续抽提法,利用不同的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纸层析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素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能吸附一层水,把吸附在滤纸上的水作为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水被吸附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由于纤维素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和水以氢键相连,使这部分水不易扩散,所以能与跟水混合的溶剂仍然形成类似不相混合的两相。
当有机相沿纸流动经过层析点时,层析点上的溶质就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进行分配,有一部分溶质离开原点随有机相而进入无溶质的区域,这时,又重新分配,一部分溶质从有机相进入水相。
当有机相不断流动时,溶质就沿着有机相流动的方向移动,不断分配。
溶质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纸上层析法的一般操作是将混合物点到纸上,干后让溶剂从有样品的一端经毛细作用流到纸的另一端。
在密闭的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反复抽提,由于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当把一种物质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中振荡时,它将在这两相中不均匀分配。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三、操作 1、将盛有平衡溶剂的小烧杯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 2、取层析滤纸(长18—20厘米,宽14厘米)一张。在垂直 于纸的纹路一端距边缘2—3厘米处用铅笔划一条直线,在此 直线上每间隔2厘米作一记号,作为点样位置,并用铅笔在点 样点下端写出所点氨基酸的名称。 3、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分别点在这5个位置上,干 后再点一次,共点三次。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 过3mm。 4、扩展 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 能接触。将盛有约20 mL扩展剂的培养皿迅速 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并将滤纸直立于培养皿 中(点样的一端在下,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 样线1 cm)。待溶剂上升15―20 cm时即取出 滤纸,铅笔描出溶剂前沿界线,自然干燥或用 吹风机热风吹干。
5、显色 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置 烘箱中烘烤5分钟(100℃)或用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 6、用铅笔轻轻描出各显色斑点的形状,用直尺量出各斑点中 心与原点的距离以及溶剂前沿与原点的距离,求出各氨基酸 的Rf值,将各显色斑点的Rf 值与标准氨基酸的Rf 值比较,可 得知该斑点的准确成分。 四、结果与讨论: 1.计算出各种氨基酸的Rf值, 并根据Rf值鉴定出混合氨基酸 中的各组分,在层析图谱上标 出各氨基酸名称。 2.对氨基酸移动快慢的原因 给予简要分析。
实验一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一、目的 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物质在某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 在一定的温度下是一个常数。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 物的分配层析,滤纸纤维上的-OH基具有亲水性,因此能吸附 一层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有机溶 剂自上而下流动,称为下行层析;自下而上流动,称为上行 层析。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使物质 在两相之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
氨基酸鉴定实验报告
氨基酸鉴定(纸层析法)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一.实验目的1.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3.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菌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
在层析时,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3cm的某一处,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Kd)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ate of flow, Rf)来表示。
所谓Rf,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氨基酸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X)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Y)的比值: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温度、湿度、层析滤纸的型号和质量等因素有关。
2)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电泳的概念:带电物质在电场中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醋酸纤维是纤维素的醋酸酯,由纤维素的羟基经乙酰化而成。
涂抹成均匀的薄膜则成为醋酸纤维素薄膜。
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的结构,有强渗透性,厚度约为120微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有以下优点:微量、快速、简便、分辨力高、对样品无拖尾和吸附现象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pH值小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在pH值大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血清中含有数种蛋白质,它们所具有的可解离基团不同,在同一pH的溶液中,所带净电荷不同,故可利用电泳法将它们分离。
实验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02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的原理
纸层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 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 的方法。在纸层析中,固定相是纸纤 维上的水分子,而流动相是溶剂。当 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物质在两相之 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导致它们在固定 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移动速度不同,从 而实现分离。
01
02
03
改进实验操作流程
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步骤, 提高实验效率。
优化实验条件
尝试不同的实验条件,如 温度、湿度、展开剂等, 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引入先进技术
考虑引入高效液相色谱等 技术手段进行氨基酸的分 离鉴定,以提高分离效果 和鉴定精度。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纸层析法,可以根据氨基酸的极性大小将其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影响氨基酸分离的因素
01 02
流动相的组成
流动相的组成对氨基酸的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可以 调整氨基酸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从而改变它们的移动速 度。
固定相的性质
固定相的粒径、吸附能力等性质也会影响氨基酸的分离效果。选择合适 的固定相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分辨率。
准备实验材料
选择适当的滤纸、展开剂、氨 基酸样品等。
展开
将滤纸悬挂在展开剂中,控制 展开剂的流速和高度,确保展 开充分。
观察和记录
观察各氨基酸在滤纸上的位置, 记录各组分的Rf值(相对迁移 率)。
了解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和分离鉴定方法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包括极性、溶解度、酸碱性、光学活性等。这些性质决定了氨 基酸在纸层析法中的分离效果。
氨基酸的鉴定(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鉴定(纸层析法)1、掌握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2、通过对氨基酸的分离,掌握纸层析的操作方法并学会分析未知样品中的氨基酸组分。
实验原理:1、层析法又称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如吸附办、分子形状及大小、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中,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得到有效的分离。
操作方式: 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等。
分离机理: 分配层析、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等。
2、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情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展层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
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在滤纸上水就被吸附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
当有机溶剂(流动相)沿纸流动经过层析点时,层析点上溶质就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不断进行分配。
由于溶质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移动速率用Rf值来表示:3、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4、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利用茚三酮反应将氨基酸层析点显色来鉴定氨基酸的种类。
试剂:1、酸性展层剂正丁醇:88%甲酸:水=15:3:2<V/V>2、显色储备液:0、4mol/L茚三酮-异丙醇:甲酸:水=20:1:5<V/V>3、标准氨基酸溶液(6mg/ml,苯丙氨酸Phe、甘氨酸Gly、脯氨酸Pro、组氨酸His)4、未知样品液:上述4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液(每组任选一个样品)实验器材:1、滤纸2、烧杯3、剪刀4、毛细管5、层析缸6、微量注射器7、电吹风8、保鲜膜操作方法:1、点样1、量取30ml层析溶剂、1ml显色贮备液于层析缸中,混匀密闭,静置。
(展层缸洗净后应除去多余的水,否则会影响展层溶剂的比例而影响展层)2、戴好手套,在桌上铺好一层保鲜膜。
18种氨基酸检测方法
18种氨基酸检测方法【原创版4篇】目录(篇1)I.氨基酸检测方法概述1.氨基酸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2.18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3.氨基酸检测方法的研究意义II.氨基酸检测方法介绍1.传统检测方法2.现代检测方法3.新型检测方法III.氨基酸检测方法优缺点分析1.传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2.现代检测方法的优缺点3.新型检测方法的优缺点IV.氨基酸检测方法应用前景展望1.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在食品行业的应用3.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正文(篇1)一、氨基酸检测方法概述氨基酸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体内有18种氨基酸,其中一部分是由身体自身合成的,而其余的部分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因此,氨基酸检测方法的研究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氨基酸检测方法较为繁琐,需要耗时费力,而现代的检测方法则更加快速、准确、简便。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检测方法,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等。
二、氨基酸检测方法介绍1.传统检测方法:传统的氨基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电泳法、色谱法等。
化学法是通过测定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来测定其含量,但操作繁琐、误差较大;电泳法是通过氨基酸在电场中的迁移率来测定其含量,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样品;色谱法是通过氨基酸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来测定其含量,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样品。
2.现代检测方法:现代的氨基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色谱分离技术的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测定多种氨基酸;质谱法是一种基于质谱分离技术的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氨基酸,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样品。
3.新型检测方法:新型的氨基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等。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拉曼散射技术的分析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测定多种氨基酸;近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光学技术的分析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测定多种氨基酸。
纸层析法鉴定氨基酸实验报告
纸层析法鉴定氨基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熟练掌握氨基酸纸层析法的鉴定原理、步骤和计算结果,以及如何操作仪器掌握分析技术以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
氨基酸纸层析法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鉴定氨基酸的类型和含量。
它的原理是利用氨基酸形成沉淀物,在对应的浓度的碱集离盐溶液中,通过层析 - 成像技术,在指定条件下形成
沉淀物,从而对氨基酸类型和含量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
1.氨基酸溶液标准品:现货氨基酸(根据不同需要准备)。
2.层析配方:液化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混合物),乙酸乙酯,乙醇等,从而得到最佳的层析效果。
3.层析仪:利用层析仪产生沉淀图像,以有助于鉴定氨基酸类型和含量。
4.层析片:一般使用PCR层析片进行层析,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以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溶液标准品,按比例加入液化氯乙烯、乙酸乙酯、乙醇等,以形成氨基酸层析溶液。
2.层析:将氨基酸层析溶液倒入层析仪中,以及加入层析片,调节仪器参数,以便获得最佳的层析效果。
3.电像分析:利用层析仪进行沉淀图像分析,以鉴定氨基酸类型
和含量。
4.计算结果:根据沉淀图像结果,计算出氨基酸的类型和含量。
五、实验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将氨基酸类型和含量如下表所示:
类型浓度(mg/L)
精氨酸 500
谷氨酰胺 500
丝氨酸 500
苏氨酸 500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主要通过纸层析法,熟练掌握氨基酸鉴定的原理、步骤和计算结果,以及如何操作仪器掌握分析技术以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的鉴定——纸层析法
171850044钱诗晨
一、实验目的
掌握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氨基酸的分离,掌握纸层析的操作方法并不学会分析未知样品中的氨基酸组分
二、实验原理
1、层析法又称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及大小、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中,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得到有效的分离。
操作方式: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等。
分离机理:分配层析、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等。
2、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展层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
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在滤纸上水就被吸附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
当有机溶剂(流动相)沿纸流动经过层析点时,层析点上溶质就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不断进行分配。
由于溶质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移动速率用Rf值来表示: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利用茚三酮反应将氨基酸层析点显色来鉴定氨基酸的种类。
三、实验试剂
1.酸性展层剂——正丁醇:88%甲酸:水=15:3:2<V/V>
2.显色储备液:0.4mol/L茚三酮-异丙醇:甲酸:水=20:1:5<V/V>
3.标准氨基酸溶液(6mg/ml,苯丙氨酸Phe、甘氨酸Gly、脯氨酸Pro、组氨酸His)
4.未知样品液:上述4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液(每组任选一个样品)
四、实验器材
1、滤纸
2、烧杯
3、剪刀
4、毛细管
5、层析缸
6、微量注射器
7、电吹风
8、保鲜膜
五、实验操作
(一)点样
1、量取30ml 层析溶剂、1ml 显色贮备液于层析缸中,混匀密闭,静置。
注:展层缸洗净后应除去多余的水,否则会影响展层溶剂的比例而影响展层
2、戴好手套,在桌上铺好一层保鲜膜。
取一张干净滤纸,将其剪裁为18cm×14cm 左右。
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cm 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等距离分出几个点作为点样原点。
(点样操作时应戴手套,防止样品及滤纸受污染)
3、用毛细管将标准氨基酸及未知样品分别点在点样点上,每次点样后用电吹风冷风吹干再点下一次,点样点直径不超过
5mm。
(二)层析与显色
1、将滤纸卷成圆柱形,用针线缝合或钉书针固定成圆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
2、将滤纸竖直放入盛有展层剂的层析缸中,迅速盖紧层析缸盖(点样点的一端在下,展层剂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 左右。
3、待溶剂前沿线距滤纸末端1~2cm (展层长度10cm,约2hr)时,取出滤纸(需带上手套)
4、用铅笔将前沿线作一标记。
剪去缝合线,电吹风热风吹干(通风橱中进行),即可见层析斑点。
5、用铅笔将层析图谱上的斑点圈出,分别测量点样点到层析点中心和点样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计算各种标准氨基酸的Rf 值,并根据样品分离的情况鉴定混合样品中氨基酸的组分。
六、结果处理
用铅笔将层析图谱上的斑点圈出,分别测量点样点到层析点中心和点样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计算各种标准氨基酸的R f 值,并根据样品分离的情况鉴定混合样品中氨基酸的组分。
点样点1-His2-Gly3-Pro4-Phe5-A026-A32
距离/cm
1.15 1.85 4.05 5.15 1.85/3.95/5.750.95/3.85/5.80点样点到层析
点中心
点样点到溶剂
7.15 6.45 4.25 3.15 6.45/4.35/2.557.35/4.45/2.5
前沿
Rf(His)=1.15/8.30=0.138
Rf(Gly)=1.85/8.30=0.223
Rf(Pro)=4.05/8.30=0.488
Rf(Phe)=5.15/8.30=0.620
样品:
A02:上:5.75/8.30=0.692;中:3.95/8.30=0.476;下:5.75/8.30=0.693;预估样品中含有Gly,Pro,Phe
A32:上:5.80/8.30=0.698;中:3.85/8.30=0.464:下:5.80/8.30=0.699;预估样品中含有His,Pro,Phe
六、误差分析
1、部分样品点样不足,显色不明显。
2、点样时吹风机鼓风温度较高,氨基酸浓度发生变化。
3、滤纸边缘不齐,影响氨基酸扩散速度。
4、显色时,热风温度不够,显色不明显。
5、测量不精确,扩散距离存在误差。
6、划圈的时候没有点在中心,导致样品中一些氨基酸的Rf与标准氨基酸不一样
七、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点样位置以及点样直径,防止层析后氨基酸斑点过度扩散和重叠,同时点样点应高于展层剂液面。
2.点样时宜采用冷风吹干。
3.展层剂需临用时配制,以免发生酯化而影响层析结果。
展层剂比例应保持不变,因此展层缸应保持干燥。
4.若样品中溶质种类较多,且某些溶质在一种溶剂系统中的Rf值十分接近时,单向层析分离效果不佳,可采用双向层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