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10.一双手【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适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涛 ( ____ 筹 ( ____
学校 )
郊外 ) 涛声 ) 筹备 )


四、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我们见面和素常采访一样,礼节性地先握手。 ( ③ ) ﹒ 素:①本色,白色;②本来的;③素来,向来。
2.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 ﹒
磨透了。( ② ) 亏:①受损失,亏折;②多亏;③亏负。
课文结构
一 双 手
采访前: 从手说起,交代采访的时间和地点
采访过程:握手、看手、对话、量手 侧面了解:张迎善的手所做出的贡献
意志坚强 无私奉献
课文主旨 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 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这位 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无私奉献的高
尚情怀。
品析: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 经栽树 26 万多棵。仅在1981 年至 1985 年间就造林 33 垧(shǎng),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 44.5 垧。这双
手生产木材 1300 立方米,枝丫 3500 层积立方米。
这几句话通过具体的数字真实地记录了张迎善栽树 多,工作辛苦。同时照应前文张迎善每天把手插入多少 次的数字,显示巨大的成绩背后是超乎常人想象的巨大 的艰苦努力。
张迎善那双宽大、粗糙、有力、勤劳、创造了
美好生活的手,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质朴美
好的心愿及其高尚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他的
由衷敬意。
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他的手为什么会成
为这样?
参考答案:张迎善的手是一双粗糙、坚硬、与
众不同的造福人类的手。他的手会成为这样是大量 栽树的缘故。要用手拣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保 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栽一棵苗, 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而且一天栽一千多棵树,已
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作者通过描写 “这双手”刻画了张迎善怎样的形象?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思考这是谁的手,从这双手上你想到了
什么。
2.二画:画出文中运用借代手法的句子,并说一说这一手
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3.三思:作者对这双手的初步印象与了解以后的认识有 什么不同? 4.四悟:作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可写的东西很多,为 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
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后来用“韦编三绝” 形容读书勤奋。 西汉匡衡家中贫穷没钱买灯烛,他在墙壁上凿个 洞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后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学习
勤奋刻苦。
东晋时,祖逖和刘琨二人为好友,常常互相勉励, 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后来用“闻鸡起舞”指志士 及时奋发。
本文介绍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本文构思新颖独到,颇具匠心。张迎善是个埋头 苦干的工人,他用双手“干”出了了不起的成绩,让
他大段地“说”,难以表现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作
者抓住张迎善的一双手近距离描写,由此追踪这双手 背后的事迹和这双手的贡献,把张迎善的敬业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双 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栽了26万多棵!
课文中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课文第 19 自然段中的“26
万”“33垧”“44.5 垧”“1300 立方米”“3500 层积立方米”等数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这些数字突出了张迎善的手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一 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粗,染着黑土色”,照应了上文“活像是半截老松 木”。特别强调这双手是“认真地洗过”的,可见平 时更看不出皮肤原来的颜色。
品析: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
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把“掌面”比作“鼓皮”,写出了手掌硬的特点。
“老茧布满每个角落”说明这是一双久经劳动的手。 把一个手指比作“三节老干蘑”,形象地写出手指粗 的特点,比喻贴切。
品析: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
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
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十指连心,我们可以想象被磨掉指甲的过程该有 多么疼痛!而且磨掉了指甲又受伤。“刻” “黑且
深”“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说明了伤痕很深,
而且重复受伤,没好过。
探究: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 ﹒ (zhào zào √ )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gàn)蘑。 2.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 √ ﹒(gān 怕也是磨 ﹒(mò
3.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 √ ﹒(zhù
√ )光、磨透了。 mó
zhòu)造的,
地弹着琴,身边放着一盆冷水。他不时地把手在水盆里
浸一下,然后甩甩双手又继续弹琴。原来,他弹得太久, 十个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因为匆 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 “你知道吗?他就是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侍
者轻轻地告诉他。
“是吗?”这位旅客睁大了眼睛,心里不禁暗暗地 赞叹,“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
推荐阅读 发烫的手指
二百多年前,在维也纳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里,一个
旅客正躺在床上,闭目欣赏从楼上传来的钢琴声。琴声 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 这是谁呢?弹得这么好,他想。突然,一滴水掉在 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察看。这时,又有一
滴水掉落下来。
天花板怎么会渗水呢?他很疑惑,就轻手轻脚走上 楼去。透过门缝,他看见一位年轻的先生正在全神贯注
五、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拟人 ) 比喻 )
2.张迎善的手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3.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 对比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缩写句子) 我看到了森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改为反问句)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作者通过描写 “这双手”刻画了张迎善怎样的 形象?
作者借助“这双手”刻画了一个不畏艰辛、艰苦
工作、默默无闻、勤劳无私、乐于奉献、淳朴实在的 劳动者形象。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思考这是谁的手,从这双手上你想到 了什么。 《一双手》向我们展示了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
10 一双手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朗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手的特点,体会他质朴美
好的心愿和高尚的情怀。(重点) 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 (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大的忍耐力啊!说“我”的感叹,主要是赞叹张迎善比 钢铁还坚硬的意志。
理解: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 24 厘米,宽
10 厘米,厚 2.5 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
大手。 “我”量手是为了强调张迎善的手“大”,这里的 “大”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张迎善的手,付出 大,贡献大,体现的精神伟大。
品析:
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 : 我握的
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写“我”的惊讶,几乎不能相信“握的是手”。
“半截老松木”这一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这只手的粗
糙、坚硬。
品析:
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
手认真地洗过了。
先写手的颜色是“木色”,再写“手的纹络深、
1.
“ 指关节缠线做什么 ? ”我问 。
2.张迎善获得了全国 “ 五一 ” 劳动奖章 。
课后作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完成《点拨》“阅读方法练”“写作方法练”。
完成《典中点》“能力节节高”。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关于沟通交流的四字词】 晓之以理 劝善规过 吞吞吐吐 【小兴安岭】 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山脉之一,是中国重点 动之以情 礼尚往来 循循善诱 循循善导 直言不讳 谆谆教导
用材林基地。红松蓄积量占全国红松总蓄积量的一
半以上,素有“红松故乡”之美称。
【古人勤劳的典范】
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品析:
1988 年 5 月,小兴安岭上的雪化净了,树木睁
开了惺忪(xīng sōng)的睡眼,林区人肩镐(gǎo)上
山造林了。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工人内心对树的喜爱之情, 也表现了工人们的勤劳。作者交代时间着眼于雪化、 树木苏醒、林区人造林,把读者带入被采访劳动生活 的环境中。
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栽 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用。” 通过谈话,“我”知道了张迎善这双手与众不同 的原因:“栽树是手活”,需要拣草根、石块,还需 要“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一天重复做三四千次这
样的动作,贴了胶布就得掉,涂了油也会立刻抹掉,
所以贴胶布、涂手油都不管用,张迎善只能用线缠缠 关节处,就算“治手裂”了。
双手,从这双手上可以想到林业工人为绿化祖国付
出的艰辛劳动,也可以体会林业工人为祖国做出的 伟大贡献。
2.二画:画出文中运用借代手法的句子,并说一说这一手 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双手栽的树……由浑变清。 这双手让这位……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代指张迎善。
作者通过这双手的奉献,展现了张迎善的敬业、艰苦
奋斗和奉献精神。
3.三思:作者对这双手的初步印象与了解以后的认识有
什么不同?
作者对这双手的初步印象是:活像半截老松木,
看上去很丑陋。经过采访了解以后认为:这是一双
创造美的手、造福后代的手、造福人民的手、创建 “绿色金库”的手。
4.四悟:作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可写的东西很多,为
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
这难道不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改为感叹句) 这真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标点小专家。(我能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二、我会拼,我会写。 píng jūn guǒ hǎo jiāo bù
平 均
tiāo jiǎn
裹 好
jiè shào
胶 布
挑 拣
介 绍
三、汉字巧变身。(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厘
理( ____
狸( ____ 载( ____ 裁( ____
理想 ) 狐狸 )
装载 ) 裁缝 )

校 ( ____ 郊 ( ____
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
磨透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手比钢铁还结实。张迎善 的手已经是伤痕累累了,可是他为栽树坚持把受伤的手 往土里一次次地插,伤痕叠着伤痕……终于,“掌面像 鼓皮一样硬”了,“老茧布满每个角落”,不再怕磨了,
比铁铸的还结实了。这个过程,是多么痛苦,需要多么
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 变清。这双手让这位 32 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 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这双手”是借代的手法,代指张迎善。作者通过 这双手背后的事迹和这双手的奉献,展现了张迎善的敬 业、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