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1- 2018.3.20
【诊断学课件】诊断学-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诊断学课件】诊断学-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30992ceff00bed5b8f31da2.png)
2、Ⅳ 型胶原(CⅣ)及其分解片段(7S和NC1)测定 参考值:RIA法血清CⅣ NC1片段为(5.3±1.3)μg/mL (1)肝病时C Ⅳ、7S、NC1均增高,其中7S与肝纤维化关系 更密切。 (2)在与基底膜的疾病,可出现CⅣ 水平升高,如甲亢、中 晚期糖尿病、硬皮病。
(3)用药疗效及预后判断
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 机体的内源性营养物质 主要血浆载体蛋白
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血 浆黏度密切相关
参考范围: 总蛋白 60~80g/L(双缩脲法) 清蛋白 40~55g/L(溴甲酚绿法) 球蛋白 20~30g/L A/G比值 1.5~2.5:1
临床意义:
血清蛋白质检测主要是反映肝脏的合成 功能的重要指标
增加 其他: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γ 球蛋白降低);蛋白丢失性肠病
(清蛋白与γ 球蛋白降低);结缔组织病(多克隆γ 球蛋白增多)
(三)血清前清蛋白,PAB
• 在电泳图谱上位于清蛋白前方看到一条染色很浅的区带
•比清蛋白更能反映早期肝脏损害情况和营养 状况,为更灵敏的指标 •一种载体蛋白,能运输维生素A,与甲状腺 素结合,又称为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凝血酶时间测定(TT) 参考范围16-18s
(五)血氨测定
参考范围:18~72μ mol/L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尿毒症; 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外门脉系统分流形成。 (2)生理性增高见于:过多进食高蛋白饮食; 运动后。 (3)减低见于:低蛋白饮食和严重贫血等。 评价: 血氨测定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实验诊断指标。
UCB : 1.7-10.2μmol/L
CB/STB: 1:5
尿胆红素: 阴性
尿胆原:
定量 0.84-4.2μmol/24h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ec3df2bcd126fff6050b36.png)
3 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 当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胆白>35g/L, 分别 成为高蛋白血症和高球蛋白血症
❖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所致
❖ 见于:﹝1﹞漫性肝脏疾病
❖
﹝2﹞M巨球蛋白血症
❖
﹝3﹞自身免疫性疾病
❖
﹝4﹞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 结核 疟
疾
❖ 4 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 ❖ ﹝1﹞生理性减少 : 小于3岁的婴幼儿 ❖ ﹝2﹞免疫功能受抑制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
❖ 【参考值】
❖ 新生儿 成人
0 ~ 1天 34 ~ 103umol/L 1 ~ 2天 103umol/L 3 ~5天 68~137umol/L
3.4~17.1umol/L
❖【临床意义】
❖ 1 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 ❖ 过程 当17.1umol/L > STB<
34.2umol/L 时为隐性黄疸或亚临 ❖ 床黄疸; ❖ 34.2~171umol/L为轻度黄疸
❖ ,2 M蛋白血症 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 白血症等,清蛋白浓度降低,单克隆γ 球蛋白显著增,
❖ 降低
❖ 3 肾病综合症、糖尿病、
❖ 肾病由于血脂增高,可致α2 和β球蛋白 增高、清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
❖ 4 其他
❖ 结低组织病伴有多克隆γ球蛋白增高 ,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γ球蛋白降低 ,蛋 白丢失性肠炎表现清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
❖ 【参考值】醋酸纤维素薄膜法:
❖
清蛋白: 62%~71%
❖
α 球蛋白:3%~4%
❖
α 球蛋白: 6%~10%
❖
β球蛋白: 7%~11%
❖
γ球蛋白: 9%~18%
❖ 【临床意义】
❖ 1 肝脏疾病 急性及轻症肝炎电泳结 果无显著变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 细胞肝癌时清蛋白减少
【诊断学笔记】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诊断学笔记】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aae26ba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f.png)
【诊断学笔记】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除r球蛋白以外的大部分血浆蛋白,如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多种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均系肝脏合成,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血浆蛋白合成减少,尤其是清蛋白明显减少,导致低清蛋白血症,临床上可出现腹水与胸水。
r球蛋白系免疫球蛋白,由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所产生,当肝脏受损,尤其是慢性炎症时,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r球蛋白生成增多。
当患严重肝病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凝血酶因子合成减少,临床上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倾向。
此外体内氨基酸及核酸代谢产生的氨在肝内通过乌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经肾脏排除体外,从而维持血氨正常水平,当肝细胞严重伤害时,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现为肝性脑病。
2、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比值测定原理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清蛋白是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测定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使单位容积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如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的减低见于:•(a)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总量<60g/L或清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
•(b)营养不良。
•(c)蛋白丢失过多。
•(d)消耗增加。
•(e)血清水分增加。
(3)血清总蛋白及球胆白增高,当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胆白>35g/L,称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胆白血症血症。
见于•(a)各种慢性肝病。
•(b)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c)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等。
•(d)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Tb病、疟疾等。
(4)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等。
3、血浆凝血因子测定除组织因子及由内皮细胞合成的VW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几乎都在肝脏中合成,凝血抑制因子如抗凝血酶Ⅲ(AT-Ⅲ)、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C1脂酶抑制因子及蛋白C也都在肝脏中合成。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28a433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5.png)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肝脏病简介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肝脏具有解毒、合成、储存、代谢等多种功能。
然而,由于长期饮酒、过量饮食、药物滥用等原因,肝脏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各种肝脏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肝脏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实验室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肝脏疾病的诊断离不开实验室检测,在临床上也经常使用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肝功能和肝损伤状况。
实验室检测不仅可以用来诊断肝脏疾病,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评估预后等。
常见的肝脏病实验室检测指标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脏功能的基本指标,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几个常见的肝功能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是一种肝细胞内的酶,当肝细胞受损时,会导致谷丙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可以用来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
正常情况下,男女成人谷丙转氨酶正常值分别为40 U/L和35 U/L以下。
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是一种肝细胞内的酶,与谷丙转氨酶类似,当肝细胞受损时,谷草转氨酶也会释放到血液中。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男性17-59 U/L,女性15-45 U/L。
白蛋白(ALB)白蛋白是一种人体内含量极高的蛋白质,由肝脏合成。
白蛋白不仅是维持人体血容量平衡、调节渗透压的重要蛋白,同时也是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白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35-55 g/L。
肝损伤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胆红素的代谢产物,可由肝脏排出体外。
当肝细胞受损或胆道梗阻时,总胆红素合成和排泄均可能发生异常。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是因为肝细胞损伤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胆汁淤积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正常值为8-20 μmol/L。
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血清中的一种胆红素成分,主要由肝脏排泄。
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说明胆道梗阻或肝细胞损伤可能性增加。
正常情况下直接胆红素正常参考范围为0-6 μmol/L。
血清胆碱酯酶(ChE)胆碱酯酶是一种酶,在肝脏中合成并分泌,是评估肝细胞对维生素K的依赖程度以及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一种指标,一般通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进行测定。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26ca16a50242a8956aece441.png)
激烈运动数小时TP可升12% 直立位比卧位TP高3-5g/L,ALB上升5-10% 1g/L Hb致TP上升3% 脂血标本有正干扰 止血带压迫3分钟,TP可上升10%
血清蛋白电泳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PAB是一种肝合成维生素A载体蛋白,分子量为60kD, 电泳时处在白蛋白前方,半衰期为1.9天。
【参考值】 280~360mg/L (透射比浊法)
【临床意义】 1.急性时相蛋白 2.可反映营养状态 3. 肝脏疾病时均降低,早于其它血清蛋白的改变
★肝癌患者有时在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之间出现一条新 区带即甲胎蛋白区带。
减低:
☆先天性体液免疫缺陷 ☆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治疗 ☆严重肝、肾病晚期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参考值】 1.5~2.5 【异常结果分析】 ☆ 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 ☆动态观察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A /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
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白蛋白 0.62~0.71 或(62%-71%) α1球蛋白 0.03~0.04 或(3%~4%) α2球蛋白 0.06~0.10 或(6%~10%) β球蛋白 0.07~0.11 或(7%~11%) γ球蛋白 0.09~0.18 或(9%~18%)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
前白蛋白( Prealbumin ,PAB)
固醇的分泌、排泄通路、影响脂类吸收 、调控肝 内胆固醇的合成
三、血清酶学检测
肝酶的分类
肝细胞损害酶类 胆汁淤滞酶类 纤维组织增生酶类 肝细胞癌相关酶类 胰腺疾病酶类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六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六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d13f6727af1ffc4ffe47ac56.png)
诊断学(第9版)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六)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1.血清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1) 血清氨基转移酶
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 急性病毒性肝炎 ➢ 慢性病毒性肝炎 ➢ 酒精性肝病 ➢ 肝硬化
诊断学(第9版)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1.血清胆固醇(cholesterol)和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测定 (1)参考值 (2)临床意义 ➢ 肝细胞损害时 ➢ 胆汁淤积时 ➢ 营养不良及甲亢时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六)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6.5'-核苷酸酶 (1)参考值 (2)临床意义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三)胆红素代谢检查
2.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 (1)参考值 (2)临床意义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三)胆红素代谢检查
3.尿液胆红素检查 (1)参考值 (2)临床意义 ➢ 胆汁排泄受损 ➢ 肝细胞损害 ➢ 黄疸鉴别诊断 ➢ 碱中毒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f24d7bc8bb4cf7ec4afed08e.png)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肝脏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的重要脏器,血浆中的主要蛋白质都由肝脏合成(如肝细胞是合成清蛋白的唯一场所)。
通过血浆蛋白含量检测及蛋白组分的分析(蛋白电泳),凝血因子含量及血氨浓度检验,借以可了解肝细胞有无损伤及其损伤程度。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测定TP=A+G;临床上多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用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
参考值范围:(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 60~80g/L白蛋白 40~55g/L球蛋白 20~30g/LA/G 1.5~2.5:1[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降低常与清蛋白减少相平行,总蛋白升高常同时有球蛋白的升高。
肝脏的强大代偿能力使肝脏病变往往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量的改变,急性及局灶性肝损伤时多为正常。
主要用于检测慢性肝损害,并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ALB减少](1)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清蛋白合成如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2)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3)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等。
(4)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恶病质等。
(5)血清水分增加引起血液稀释如补液太多等[G增高]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1)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2)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4)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等。
[A/G倒置]可以是清蛋白降低亦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等。
(二)血清蛋白电泳[原理]血清蛋白电泳是利用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大小的不同。
在同一PH值缓冲液中所带电荷也有差异,所以在电场中泳动速度和方向不同,使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从而把血清蛋白分为不同的区带,然后进一步对其定量分析。
诊断学——第六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诊断学——第六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0a146ed7f705cc17552709e8.png)
3.黄疸诊断与鉴别诊断
查STB、CB、尿胆原与尿胆红素、ALP、GGT、LP-X、胆汁酸。
41
选择原则
4.原发性肝癌
一般肝功能加AFP、AFU、GGT、ALP
5.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ALT、AST、STB、A/G、蛋白电泳、MAO、PH等
↑ ↑
慢性肝细胞性疾病
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疾病
N或↑ ↑
N或↑ ↑
N或↑ ↑↑↑
N或↑ ↑↑
注:N:正常 ↑:增高; ↑↑:较明显增高; ↑↑↑:明显增高
36
六种常见肝病的肝功能改变
AST 肝炎 肝硬 化 胆汁 淤积 肝癌 N N N N N N ALT STB ALP N N STP N Alb N BA P ⅢP Am N
急性重症肝炎病程初期,氨基转移酶升高以 AST升
高显著,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 酶活
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
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13
2.慢性病毒性肝炎
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或正常,
AST/ALT<1
AST升高较ALT显著,
AST/ALT>1 ,提示慢性肝炎
进入活动期可能。
血清ALP增高常见原因
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 胆汁性肝硬 化 肝内胆汁淤 积 占位性病变 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硬 化
22
骨骼疾病 纤维性骨 炎 骨肉瘤 佝偻病 骨软化症 骨转移癌 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
其它 愈合性骨 折 生长中儿 童 后期妊娠
23
黄疸时ALPALP 、STB、ALT 的变化 黄疸类型 STB
第六章肝功能检查
![第六章肝功能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7dfdb2f0b4daa58da1114abb.png)
4、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 【定义】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
造成 A/G<1 【参考值】 1.5~2.5 【异常结果分析】
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 动态观察A/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
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 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
蛋白成分,在结合,转运其他分子、维持血 浆胶体渗透压等重要作用
【参考值】 35 ~ 55 g/L
TP< 60 g/L或ALb < 25 g/L 低蛋白血症
【临床意义】 白蛋白降低: ①肝细胞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
肝癌,肝功能严重受损等 ②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浆膜渗出性损害等 ③蛋白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慢性腹泻,
44
胆汁酸的类型 1、种类 胆酸(cholic acid,CA) 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 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 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 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
【参考值】 总胆红素 3.4~17.1 μmol/L
直接胆红素 0~6.8 μmol/L 间接胆红素 1.7~10.2 μmol/L
37
【临床意义】
1.判断黄疸程度:
• 隐性黄疸(STB) 17.1-34.2μmol/L
• 轻度黄疸
34.2~171μmol/L
• 中度黄疸
171~342μmol/L
【结果】 血浆蛋白经过电泳后,分为了5个区带: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 γ球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 1、用于协助Wilson病的诊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即患者血浆Cp含量明显下降,可伴有血浆可透析的铜含 量增加。导致肝硬化及脑基底核的豆状核变性。患者的 其他变化:血清总铜降低,游离铜增加和尿铜排出增加。 2、Cp为弱和迟发反应的APP,感染、创伤和肿瘤时升高;
■
电泳后可分出至少五个区带,从阳极开始依次为: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 ■
血清蛋白电泳方法有多种(醋酸纤维素膜法和琼脂糖凝胶法多用) 电泳结果常用光密度计扫描图表示
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
SPIFE
血 清 蛋 白
琼脂糖电泳分析图
琼脂糖电泳扫描图
相对定量(%) 清蛋白 62-71 α1球蛋白 3-4 α2球蛋白 6-10 β球蛋白 7-11 γ球蛋白 9-18
— 使肝脏代谢产物、助消化作用物质、有毒物质和解毒产物等
■ 肝脏有两条输出通道
■ ■
可以随胆汁分泌排入肠道,并可以随粪便排出体外
■ 肝脏的微细结构很有利于肝细胞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胆红素代谢检查 胆汁酸代谢检查 摄取、排泄功能检查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其他检查
(三)血清铜蓝蛋白(Cp)
• 含铜的α2-球蛋白
• 每个分子含6-8个铜原子,由于含铜而呈蓝色 • 肝实质细胞合成 • 弱和迟发反应的负相APP
生理功能:
1、95%的血清铜存在于Cp中,另5%呈可扩散状态,血循环中 Cp为铜没有毒性的代谢库。
2、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既能起氧化作用又能起抗氧化作用。
■
■
酒精、病毒肝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 肝硬化等易引起DIC; 胆汁淤积:影响VITK的吸收-依赖因子下降-凝血障碍
一般采用PT或APTT来检测。时间延长提示肝细胞损伤。
(1)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肝脏合成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 Ⅴ 、Ⅶ、Ⅹ是否减少的重要检查。 参考值: 11-14S 意义: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图
(二)血清蛋白电泳 -2
常见病理的电泳图形: 1. 肝病型 2. M蛋白血症型 3. 肾病型 4. 其他型
1.肝病型
白蛋白减低,α1、α2和β球蛋白有减少倾向(高血脂时 β球蛋白亦可增高),γ球蛋白增高。
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常合并肝硬化)
急性及轻症肝炎时多无异常。
ALB GLB TP A/G比值
■
■
■
或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5 [ 临床意义 ]-2
1. 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
增高
■
减低
■ ■ ■ ■
血液浓缩
严重脱水 休克 饮水量不足等
合成不足(肝细胞损害) 营养不良(供给不足) 蛋白质消耗增多(慢性消耗性疾病) 蛋白质丢失增多
肠瘘 大面积烧伤 肾病综合征
肝脏疾病 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授课内容及要求
内容 ● 肝脏的基础和关联知识 ●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胆红素代谢检查 胆汁酸代谢检查 摄取、排泄功能检查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其他检查
(六)血浆凝血因子测定
■
大部分凝血(除 III因子、 VWF因子)因子是蛋白质,几乎全部由肝脏合成,凝血抑制 因子及纤溶因子均在肝脏中合成 凝血因子半衰期短,其水平的升降可敏锐地反应肝脏的 蛋白合成(储备)功能 (尤其维生素K依赖因子FⅦ半衰期只有1.5-6h) 凝血因子检测是肝脏疾病早期过筛试验
[参考值]
[临床意义]
■
成人:280-360mg/L 1岁100mg/L;1-3岁168-281mg/L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晚期 肝功能不全的指标
(尤其早期肝炎和急性重症肝炎时有特殊诊断价值, 其减低早于其它血清成分)
■
■
是急性(负性)时相反应蛋白
(急性炎症,创伤,肿瘤等时PAB迅速下降)
肝脏结构特点及主要生理功能
■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成人肝脏组织重量约为1500克,占体重的2.5%。 肝脏功能繁多,基本的最主要功能是物质代谢。 还有分泌、排泄、生物转化及胆红素、胆汁酸代谢等方面功能 ■ 肝脏具有双重血液供应
■ ■
通过肝动脉接受体循环血液从肺及其它组织运来的氧和代谢物 通过门静脉血液接受由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 通过肝静脉与体循环相连通 通过胆道系统与肠道相连
1、急性肝炎和重症肝炎:PT延长>3s;
2、慢性肝炎:PT正常; 3、肝硬化:PT延长
4、PT延长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特征,也是诊断胆汁淤积,K依赖因子
是否减少的重要检查。 5、急性重症肝炎时,如PT延长,FIB及PLT都降低,则可诊断为DIC。
(2)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严重肝病时, IX、Ⅹ、Ⅺ、Ⅻ因子合成减少以及维生素K缺乏时 因子Ⅸ 、Ⅹ不能激活,APTT延长。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的筛 选实验。
-1
清蛋白
(albumin,ALB )
清蛋白由肝脏合成(每天约合成120mg/kg), T/2为19-21天
分子量较小(66000) 主要功能及作用: 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 是内源性营养源
作为一种载体有运输和贮存作用
作为各种膜屏障完整性的良好指标 为非急性时相蛋白
球蛋白
( globulin,GLB )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
■
-1
关联知识
■
■
肝脏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
肝细胞合成蛋白质: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 多种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 纤溶及纤溶抑制因子
■
肝功异常
■ ■ ■
清蛋白减少(出现浮肿,胸水、腹水等) 凝血、抗凝、纤溶及纤溶抑制发生变化(止凝血异常) 血氨增高(出现肝性脑病,肝昏迷)—肝鸟氨酸循环
常规化学 心肌标志物 特殊蛋白 肿瘤标志物
糖化血红蛋白A1c
内分泌 凝血试验 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 自身抗体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苯丙氨酸、促甲状腺素)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氨基酸
尿液分析(定量生化和尿液化学)、脑脊液分析
临床化学常规检测项目:ALT、AST、GGT、 ALP、TP、 ALB、PA、T-BIL 、D-BIL 、 TBA ;GLU、UREA、CREA、LDH、CK、 AMY 、UA、K、Na、Cl、Ca、P、Mg、TC、 TG、HDL-C、LDL-C、Apo A1、Apo B、FE 。
成人
TP(双缩脲法) ALB(溴甲酚绿法) ALB/GLB(A/G)比值 60 - 80g/L 40 - 55g/L 1.5-2.5 : 1
新生儿
46 - 70g/L 28 - 44g/L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3
[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 1. 运动 (激烈运动后数小时血清总蛋白可增高 4-8g/L) 2. 体位 (卧位比直立位总蛋白浓度约低3-5g/L) 3. 溶血 (标本中每存在血红蛋白1g/L可引起总 蛋白测定值增加3%) 4. 乳糜标本 (因含脂类较多影响检测)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4
[临床意义]-1
■
血清TP、ALB和A/G比值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主要反映肝实质细胞的储备功能
因为肝脏有很大的代偿能力而且白蛋白半寿期较长, 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 血清TP、ALB和A/G比值的变化 血清TP、ALB和A/G比值检测主要用于反映慢性肝损害, 急性或局灶性肝损害时它们多为正常 肝病时血清TAG和A/G比值变化模式是:
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 球蛋白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非肝细胞)合成 球蛋白与机体免疫功能及血浆粘度密切相关 包括: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各种酶类 糖蛋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等
(一)血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参考值]
-2
血清TP及ALB含量与性别无关 与年龄相关(新生儿、婴幼儿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稍低) 血清TP中ALB和GLB所占的量分别为60%和40%
(醋酸纤维素膜电泳时向阳极泳动速度比白蛋白快 )
■
为载体蛋白,与甲状腺素结合,能运输维生素A
(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
比ALB能更早期反映肝细胞损害
(半衰期较其它血浆蛋白短,约为2天)
■
其血清浓度明显受营养状况和肝功能改变的影响
■
测定主要用免疫学方法
(放射免疫扩散法、琼脂凝胶电泳法、免疫比浊法等)
(五)血清前白蛋白测定 -2
• 参考值:0.9-2.0 g/L • 临床意义: (1)AAT的缺陷,特别是ZZ表现型可引起某些成人肝细 胞的损害。 (2)低血浆AAT可以发现于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ZZ表 现型可导致10-20%新生儿因活动性肝硬化致死。 (3)AAT缺陷(ZZ型、SZ型)常伴有早年(20-30岁)出 现的肺气肿。 (4)急性时相反应时AAT增加
降低
① 3岁以下的婴幼儿 (生理性减少) ② 免疫功能抑制 ③ 低γ-球蛋白血症 (先天性)
③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7
[ 临床意义 ]-4
3.A/G 比值减低或倒转
由白蛋白减低或球蛋白增高所致 见于:
■
严重肝功能损害 M蛋白血症
( 如肝硬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