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文特点-1

合集下载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作者:张宏来源:《中文信息》2020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2-0-01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的诗歌以其构思别致,深情绵邈,风格绮丽,独树一帜。

开创了诗歌的新风貌、新诗境,成为继李白、杜甫、白居易之后唐代诗歌的又一丰碑。

尤其是无题诗写得情致缠绵,千古传诵。

李商隐的一生是极其坎坷不幸。

他出生一个没落士大夫家庭,寒微衰落的门第,困窘破败的家境,激励他发愤图强,一心一意想通过科举重振家道。

在24岁进士登第,但在仕途上并不如意顺达,事事难以顺心。

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历经坎坷,命运多舛。

由于政见分歧,遭受排挤打压,孤身一人漂泊异地,远离妻儿家室,生活艰辛凄苦。

妻子王氏的不幸病故,更是雪上加霜,精神上悲伤痛苦难以抑制,人生的磨难时时煎熬着他。

李商隐一生的遭际,跌宕起伏,如梦似幻,他抱着满腔雄心,宏大志向转瞬间化为泡影,人生希冀破灭。

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又常常化作“一寸相思一寸灰”伤感。

这种哀婉、悲伤、凄凉及对爱情的渴求、执着,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联一对钟情男女,缠绵悱恻,依依不舍的离别凄苦情境。

颔联虽然受到层层阻隔,但有情人依然深情款款,向对方倾诉别后自己执着的相思之情。

颈联写分别后彼此的牵挂,以“改”和“寒”透露出彼此之间的无限关切和体恤之情,仿佛两个人穿越流动的时空,刻骨相思,心心相印。

尾联意致婉曲。

篷山遥万里,青鸟也难凭,能否带回音信呢、这只是一种奢求和祈祷而已。

总之,这首诗是李商隐诗独特艺术风貌的代表,其艺术成就和创新意义尤为重要。

一、比兴、象征委婉含蓄比兴、象征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写作手法之一,能够很好的传递情感和心灵的感受,通过生动意象委婉含蓄地传达主题思想的作用。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1.【问题】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答案】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多抒写时代动荡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悲愁的心情。

其中既有关注现实的政治诗,也有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既有表现个人遭际的抒怀诗,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诗。

由于时代的混乱和个人遭遇的坎坷,他的诗往往流露出浓厚的感伤、迷惘和消极的情绪。

他的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缜密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哀婉的情调、瑰丽多姿的形象和含蓄优美的辞采,来表现他所特有的细腻而又敏感的心境与感受,从而构成朦胧瑰丽的诗歌境界,表现为一种凄艳浑融的风格。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一、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3年-858年),中国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晚年自称颇知心学道。

他是唐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以七绝和五言绝句著称,与杜甫、王维并称唐代“诗三杰”。

李商隐以其才情兼备的诗文而闻名后世,被誉为“唐代诗坛之天才”,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李商隐的作品特点1. 写实性强:李商隐的诗作品多以宫廷和市井生活为题材,描写世事变换,人生沉浮,展现出现实生活的百态和社会矛盾,将“写实”推至极致。

2. 情感丰富:李商隐的诗作热情奔放,抒发感情,表现出充沛的情感,对于爱情、仕途、宦途等动人的情感抒写得淋漓尽致。

3. 豪放风采:李商隐的诗风豪放,文章气势磅礴,用词豪放激昂,语言生动有力,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4. 艺术表现手法:他熟练运用修辞、意象等手法,用语精炼、意味深刻,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三、李商隐代表作品1. 《夜雨寄北》:表现了离别的深情,带有忧伤的感怀,写景抒情之作,描绘北方的雨景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2. 《夜泊牛渚怀古》:展现了他对古老乐土的崇敬之情,通过描绘夜晚泊船的情景,表达了对唐代旧物和风貌的怀旧之情。

3. 《登乐游原》:写出了对家乡乐游原抒发的思乡之情,诗中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流年逝去的感慨。

4.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对友谊之情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与友谊的坚定不移。

四、李商隐的文学影响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和文学观念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商隐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刻画得淋漓尽致,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启发了后世诗人们融合诗歌创作和时代精神的探索。

他的诗歌以其耐人寻味、意境深远的特点,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唐代诗歌的经典范例,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李商隐的艺术思想李商隐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对后世文学评论家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晚唐诗坛:杜牧、李商隐与孟郊

晚唐诗坛:杜牧、李商隐与孟郊

晚唐诗坛:杜牧、李商隐与孟郊一、引言晚唐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文人墨客辈出的年代。

在这个时期,有许多优秀的诗人活跃在诗坛上。

本文将详细介绍晚唐时期三位备受推崇的诗人:杜牧、李商隐和孟郊。

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各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杜牧(803年-852年)1. 生平介绍杜牧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豪放洒脱、擅长写景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早年曾任官,但因政治斗争而退隐田园,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2. 创作特点杜牧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背景,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常用鲜明生动的形象语言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悟。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

3. 代表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此诗以写实手法描绘宁静的田园景象,通过对农事、动物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平和生活情调的赞美。

•《秋夕》:以古朴简约的语言和恬淡悠远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家人和团圆之情的怀念。

三、李商隐(813年-858年)1. 生平介绍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爱情诗人之一。

他早年曾进士及第,后因政治风云变幻辗转流亡,颠沛流离。

尽管生活苦难,但他从容不迫,用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2. 创作特点李商隐的诗歌多以爱情为主题,在交织着喜悦、失落、思念等各种复杂情感中展示着人性与命运。

他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简洁凝练中透露出深深的感受。

3. 代表作品•《锦瑟》:以琴为象征,通过描绘琴弦声音的和谐与悲凉,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触动、离愁与思念之情。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将自己内心的寂寞和苦闷寄托于中凉夜色下的冷清殿阁,流露出对世事变迁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四、孟郊(751年-814年)1. 生平介绍孟郊是晚唐时期备受尊崇的诗人之一,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和战乱时期,对社会现实深感忧虑。

他早年曾任官,后来因不满官场腐败而隐居写作。

2. 创作特点孟郊的诗创作风格清新而直接,将个人体验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清词丽句 用典精工义山诗——李商隐诗歌语言特点浅析

清词丽句 用典精工义山诗——李商隐诗歌语言特点浅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
鹃。 沧海 月 明珠有 泪 , 田 日暖玉 生烟 。 蓝 此情可 待 成追忆 , 只是 当 时 已惘 然 ! 颔 联 引入 庄周 梦 蝶 的典 故 , 谓 自 己一 生 就象 做 了一 场短 暂 而令 人迷 意
惘的蝴蝶梦, 理想抱负完全成为虚幻。 进尔引入望帝国亡身死, 魂化杜鹃, 悲鸡寄恨, 比喻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遗恨和忧国伤时的感情都只能托之 于诗歌 。 既用典精工, 警策透辟 , 又寄意深远, 感慨深沉。 颈联清新明丽之 极, 沧海月明珠有泪, “ 蓝田 日暖玉生烟” 借用明珠被遗弃于沧海 , 抒写 自 己才 能 不为 世所 用 的 悲哀 。 代认 为珠 的 圆缺 与 月 的盈 亏相 关 , 说 “ 明 古 故 月
清词丽句 用典精工义山诗
李 隐诗歌 语 言特 点 浅析 商
梁 言 中共 新 民市 委 党校 辽宁 10 0 130
【 摘 要 】李 商 隐 的 诗歌 在吸 收前 人 创 作 的优 秀成 果 的 同时 ,在 诗歌 语 言 的 创 新 上 又 有 自 己的 独 到 之 处 , 以清 新 明 丽 的语 言 ,创造
珠有 泪 ” 并 以 “ 明 衬 托 “ 泪 , , 月 珠 渲染 一种 悲怆 的气 氛 。 接下 来用 蓝 田 玉 比 自己的才 能 不能 掩盖 , 阳光 下升 腾起 丝 丝烟辉 。 在 比喻 自己虽有 才能 而
详。 李商隐对素有 “ 诗鬼” 之称 的中唐诗人李贺非常尊崇方面 , 花费了很大力量 。 “ 不薄 今人 爱 古 人 , 词丽 句 必为 邻 ” 清 的伟 大现 实 主义 诗人 杜 甫 , 是他 学 更
不为世所用 , 然文华词采却显露于世 。 勾勒 出一 幅凄美的 自画像 。 前人评李 商隐这 首诗 “ 此篇 自伤之词 , 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 庄生句言付之梦寐 , 望 帝句言待之来世 。 沧海、蓝田, 言埋而不得 自见 , 月明、日暖, 则清时而独 为不遇之人 , 尤可悲也。 正是这个意思。 李商隐这首诗清丽的语言 , 铿锵

李商隐的《无题》诗

李商隐的《无题》诗

原因:
云当时阉人暴横,党争激烈,祸延士人。诗 人厄蹇多舛,沉沦于记室这一卑职。“其身危, 则显言不可而曲言之;其思苦,则庄语不可而谩 语之,计莫若瑶台琼宇、歌筵舞榭之间,言之者 可无罪,而闻之者足以劝。”一句话,这些《无 题》诗表面写爱情,骨子里却是表达自己的政治 愿望和理想不得实现的哀伤的,那日夜思念的美 人不是女子而是君主,而“刘郎”则是作者自己。
恋爱说
恋爱说者多认为《无题》诗为爱情诗。近年来, 陈贻焮又在考述上下了一番功夫,获得了新的成果。 他在《李商隐恋爱事迹考辨》(《文史》第六辑)中 说,名《无题》的多数诗篇为恋人而作,此恋人是灵 都观里的一女冠。证据是《无题》诗中的地名、物名、 人名多与道教有关,如“蓬山”、“紫府”、“瑶 台”、“青鸟”、“刘郎”等等。陈氏将李商隐的诗 歌串连起来,从整体上考察他的恋爱真相,最后得出 了上述的结论。
李商隐的思想具有一些反传统的倾向,尤其在文学上, 他反对儒家道统对文学的统治权力。在《上崔华州书》中, 李商隐明白表示不喜欢“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的 论调,他认为“道”并不是周公、孔子的专利品,也没有 古今之分,自己与周、孔都能施行,所以,自己写文章 “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即直抒胸臆。他又在 《献相国京兆公启》中说: “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 故阴惨阳舒,其途不一,安乐哀思,厥源数千。” 总之在他心目中,在文学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活生生的 思想情感。这些观点,在唐代具有少见的透彻和真率。
其次,李商隐的诗在结构上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 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复重,犹如人在 深谷徘徊,缠绵无休。如《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 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二句点出别离之苦,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烘托愁 绪,三四句写相思不断,又以春蚕丝尽蜡炬干写心情的 灰暗失望和纠缠固结,五六句再写相思之苦,以镜中白 发、夜月寒光来映衬两地别愁的萧瑟,七八句再借青鸟 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的希望,却又以蓬山暗喻人神阻 隔,终于只能通音信而不能见面,增添了一层愁苦,全 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 氛。

东风无力百花残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东风无力百花残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东风无力百花残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其中的意象具有以下特点和作用:
1. 意象特点:
- 东风:通常代表温暖、生机和活力,这里的“东风无力”则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温暖的力量逐渐减弱。

- 百花残:描绘了百花凋谢、残破不堪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衰败。

2. 作用:
- 烘托氛围:通过描绘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败的景象,诗人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 象征离别的悲伤: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败的意象,也可以被视为对离别的隐喻。

春天的离去和百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和离别的悲伤。

- 表达无奈和伤感: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总体来说,“东风无力百花残”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离去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别之痛和无奈之情。

这种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
鸣。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唐之韵》解说词第十九集朦胧诗人(李商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唐之韵》解说词第十九集朦胧诗人(李商隐)

《唐之韵》解说词:第十九集-朦胧诗人(李商隐)《唐之韵》解说词:第十九集-朦胧诗人(李商隐)李商隐是唐代有独特成就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诗人。

他与杜牧齐名,并称李杜,为了与李白、杜甫并称的李杜区别开来,又称小李杜。

李商隐最突出的贡献,是进一步扩大了七言诗的表现力。

七律自初唐定型以后,一直被用作应酬手段,往往都内容贫乏。

到杜甫才把这种诗型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

杜甫的七律诗句紧缩凝练,气势开合动荡,音调雄浑响亮。

后人学杜甫,主要就是学他的七律。

李商隐的七律则用回环往复的咏叹来渲染某种情绪,而很少讲述具体的事实,叫人难于把捉。

他喜欢用典故,但又只是用来制造气氛,牵引情调,就是知道了典故的出处,也还是很难搞清他到底想说什么。

他这种律诗意象华美,属对精工,缠绵婉转,意味深长,叫人感到不容易读懂而又总觉得像是读出来了一点什么新意。

李商隐步入仕途时,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斗争激烈,几乎势不两立。

李商隐先受到李党的赏识,二十五岁就考中了进士。

第二年,他不知利害,冒冒失失又做了李党的女婿。

牛党得势后,认为他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因而看不起他,使他一辈子沉沦下僚,四十六岁就心情抑郁地死了。

李商隐的诗题材相当广泛,政治诗和咏史诗都有很高的成就。

当然,既是朦胧诗人,写的诗就都会有几分朦胧,如这首《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据《穆天子传》说,周穆王驾着八匹骏马,一天能走三万里。

他去打猎时,看见百姓在风雪中挨饿受冻,就写了一首《黄竹》诗表示哀怜。

他到瑶池去会见西王母,临别时,西王母约他三年后再来。

这首诗看字面的意思是说,老百姓挨饿受冻,到处发出哀歌的时候,瑶池西王母正打开华美的门窗,准备迎接周穆王的到来。

既然周穆王的八骏一天能走三万里,又为什么不来赴约呢?到此为止,这首诗我们还没读懂。

接下来,我们得进行一点逻辑推理,“穆王何事不重来”呢?很简单,他早已经死了。

周穆王既然能会见西王母,自然是神仙一流的人物,他也会死,就说明什么人都得死,谁也逃不过这一关。

李商隐及其诗歌解读

李商隐及其诗歌解读

李商隐及其诗歌解读李商隐及其诗歌解读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商隐及其诗歌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商隐及其诗歌解读篇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

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

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

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

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但是往往没有确论。

相见时难别亦难,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曹丕《燕歌行》)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宋武帝《丁都护歌》)曾有“别易会难得”的句子,但本诗更胜一筹。

本句“别亦难”的“难”字,不仅是难以割舍之难,还是痛苦得难以禁受之难。

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东风无力百花残。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也同眼前这花朵一样凋残,岂不令人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自己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自己痛苦的泪水,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情感深邃的夜雨思愁诗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情感深邃的夜雨思愁诗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情感深邃的夜雨思愁诗《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短诗。

这首诗是作者身居异乡巴蜀时,以诗的形式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复信,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和羁旅之苦。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2、注释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三、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滞留巴蜀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

从诗歌的内容和所表现的情感来看,被怀念的当是与作者关系非常亲密的人。

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王晏媄的。

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晏媄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似乎更确切些。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诗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李商隐诗《夜雨寄北》赏析

李商隐诗《夜雨寄北》赏析

李商隐诗《夜雨寄北》赏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夜雨寄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注释】①选自《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1],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

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寄给妻子(或友人)的。

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或友人)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在下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地想念家中的妻子(或友人)和与妻子(或友人)共同修剪烛芯的情形。

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③却:还,再。

何当:何时能够。

池:水池。

期:期限。

选自湖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33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课外古诗词背诵172页。

【赏析】1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

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

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

浅论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特色

浅论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特色

浅论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特色欧 萍(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成都610213)【摘要】李商隐作为晚唐最杰出的诗人,其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尤其他的咏史诗,不仅善于学习继承前人的艺术手法,更能突破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李商隐;咏史诗;艺术特色 李商隐一生共创作了诗歌六百余首,诗歌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咏史诗约占十分之一。

这些咏史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体现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一、措辞委婉(一)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力避辛辣的讽刺如《南朝》中“徐妃半面妆”的细节描写。

南朝的历代君王都只知道夸耀自己有地险天险、金陵王气,终日沉迷声色、有恃无恐。

诗人巧妙地借用徐妃半面妆侍奉独眼的梁元帝的细节来加以讽刺,同时也是对晚唐君主在藩镇割据、疆土日蹙的形势下但求苟安、不思进取的讽刺。

又如《龙池》诗:“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此诗看似写宫廷中一般的皇家宴会,含蓄委婉,没有过激的语言,但事实上却是对唐玄宗乱伦丑行进行了大胆的揭露。

(二)用典型的情境隐匿激愤的嘲讽如《龙池》中“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诗人就是利用李家父子宫廷宴会这一典型的情境来讽刺唐玄宗。

宴会上大家都酩酊大醉,而寿王一人却独自清醒着,面对夺走自己爱妃的父亲,他更多的只是无奈与痛苦。

透过寿王的表现,对唐玄宗的无理蛮横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罗大经在《玉林鹤露》中称:“词微而显,得风人之旨”。

同样在《马嵬》中有两句“此日六军同驻马,此时七夕笑牵牛”,诗人把从前和如今的两个情境放在一起对比,写出了唐玄宗重女色而荒于政事,最后只落得国破家亡的事实,在强烈的对比中讽刺唐玄宗。

李商隐的多数咏史诗都包含着自己内心的愤懑,但经过典型的情境处理过后,诗歌中的那种强烈感情没有直接迸发出来,而是以典型情境作为载体,进一步增强了思想内涵。

二、长于修辞(一)对比昔盛今衰对比。

如《思贤顿》“内殿张弦管,中原绝鼓鼙。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于令狐綯的推荐,他得以中举。也就是说李商隐既受令狐楚父子之恩,应算是牛党
的成员了。但是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令狐楚却去世了,李商隐的生计成了问题。这
时,任泾原节度使的王茂元又聘李商隐做幕僚。王茂元有个小女儿,长得很漂亮,
又有才华,王茂元有意将女儿嫁给他,所以李商隐便入了王茂元的幕府。由于王茂
元被认为是李党中的上层人物,因此,李商隐就被认为是“背牛就李”,不能为牛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
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诗里虽然对边事还有所关心,但那种颓然自放的心情已经掩盖不住了。又如他《登乐游原》
绝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一片转眼即逝的夕阳,不仅象征着他个人的沉沦迟暮,也象征着大唐帝国的奄奄一息。
游,写写《登楼赋》,在纸墨之间寄托忧思。(这是诗
人借贾谊和王粲来暗示自己的人生遭遇。 “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二十二
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可谓是少年英才。他曾向汉文帝上《陈政事疏》,说道:“臣窃
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李商隐借“垂涕”来指代贾谊
的忧国忧时之情。可惜他的建议不仅没有被汉文帝采纳,而且还遭到排挤,被贬为长沙王
由于李商隐的思想经历和审美情趣与众不同他的诗往往选取天仙神话佛道方士的某些传说入诗并以贴切而富有情韵和象征意味的词藻加以表现因而他的诗的意象往往蒙上一层迷茫窈渺的色彩如轻纱如梦境如雾里之李诗中采用的神天仙语世外言谈的物象事象诸如佛爷世祖北极七星蓬莱仙山嫦娥奔月王母下凡弄玉吹箫庄生梦蝶望帝托鹃
李 商 隐 的 无 题 诗 赏 析
•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yuānchú)竟未休 • 不料死老鼠被当成美味,而秉性高洁的鹓雏竟然被猜疑个不休。“鹓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1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他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唐诗坛上的地位,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的独特艺术美。

一、韵律之美诗歌之美首先在于它的节奏和韵律,读之朗朗,唇齿生香。

李商隐工于律诗,尤长七律,大家熟读的无题诗和比较有名的诗多为七律。

律诗尚声律重对偶,“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为唐代多数诗人轻视,认为格律的约束破坏了意境的营造。

然而李商隐承袭杜甫、李贺对格律的重视,用自己高超的技巧精心营造律诗的韵律之美,“戴着镣铐跳舞”,使格律诗别具美感,提振诗歌的技术标准。

他的“燕台”组诗和无题诗是代表。

二、朦胧之美(一)在诗中的体现李商隐在诗里有偏爱描写的意象。

他爱写“雨”、“蜡烛”、“柳”、“风”、“蝴蝶”、“夜”等意象。

雨,飘飘洒洒,柳,寄托着离愁别绪,蜡烛,摇摇曳曳,忽明忽暗……诗人选取的意象本身就带有朦胧感。

除此之外,诗人还借用一些特别的修饰,让这些意象变得轻盈、空灵,甚至难以感知。

以雨为例,诗人吟到“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小幌风烟人,高窗雾雨通”(《寄目》)、“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寄令狐郎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水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一》)。

诗人描写的雨多是细雨、暮雨、冷雨。

形容雨细,诗人用了“雾”、“烟”、“梦”一系列词,“雾”、“烟”、“梦”不仅细而且迷蒙,再加上“暮”、“夜”、“寒”,这样的雨天在诗人笔下,气氛变得更加沉晦。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

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

它们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加以补充发挥,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

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幼年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隐的世界观基本上属于儒家体系,其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渴望有所作为的。

同时,他颇能独立思考,很早便对“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的说教不以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于道德仁义外有何物”这样大胆的想法。

在诗歌创作上,他起初醉心于李贺奇崛幽峭的风格和南朝轻倩流丽的诗体,曾仿照它们写了许多歌唱爱情的诗篇,如《燕台》、《河阳》、《河内》等。

待屡次下第和被人谮毁的遭际向他显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岖不平,他的诗便开始表现出愤懑不平之气和对社会的某些批判。

大和末,甘露之变以血淋淋的现实打开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大进一步。

这时他写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诗,批判腐朽政治已相当深刻有力。

他的诗歌类型有咏史诗、咏物诗、无题诗、应酬唱和诗、骈体文。

它们的艺术特色表现为:一、情致深蕴,构思细密,表达感情细腻深刻、细腻的感情表达是李商隐诗歌的一个明显风格,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

李商隐无题诗的特点

李商隐无题诗的特点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

大多以男女爱情为题材,意境杳渺,情思绵长、婉转,辞藻华丽,声调和美。

读来让人回肠荡气。

大量用隐晦的手法,历来众说纷纭。

实际上无题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也不是统一的构思贯穿。

有的是描写爱情相思,有的是身世感慨(有政治含义),有的是写朋友之间交往,有的写与妓女的来往,写风流韵事。

内容复杂,难以表达,诗中的意思不好明说,故而用无题,总之,李商隐的无题诗特别是爱情诗最能够代表他深情缅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作者:【李商隐】年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作者:【李商隐】年代:【唐】体裁:【五古】类别:【未知】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写景和抒情著称,代表作有《锦瑟》、《夜泊牛渚怀古》等。

而他的《无题》则是他的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爱情的描写,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无题》展现了他深沉的感情和内心的痛苦。

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纠葛和悲伤之情。

这种深情的抒发是李商隐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他的诗作常常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情感的交融,让人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复杂性。

李商隐的《无题》体现了他对诗歌语言的精细处理和修辞的巧妙运用。

诗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诗句显得格外凄美和动人。

他运用了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这种对诗歌语言的细致雕琢,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高度把控和丰富的表现力。

李商隐的《无题》通过构思精巧的意境,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诗中通过“无言独上西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寂寞中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思念。

这种意境的营造,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苦痛,同时也使诗歌更加具有张力和感染力。

与此李商隐的《无题》也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诗歌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诗中不乏对传统文学典故和文化符号的引用,使诗歌更具有传统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他巧妙地运用了古典文学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充分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倾慕和热爱,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一种沉静的气息和韵味。

李商隐的《无题》通过对情感的细腻表达和对诗歌语言的精湛运用,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

诗中对爱情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痛苦,同时也突显了他对诗歌表现形式的探索和创新。

通过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变通和创新,他成功地使传统题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婉约、含蓄、富有感情和意境深远等特点而著称。

《无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集中展现了李商隐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诗作在情感上以忧郁、孤独、怅惘为主题。

《无题》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和解人的深情之情。

他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分别后的伤感和孤独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死、变迁的无奈感。

李商隐诗作情感真挚,感情纯真而不做作。

李商隐的诗作在意境上以含蓄、曲折、画意和引人入胜的意境为特点。

他多用一些朴素、简单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无题》中,诗人通过对门前桃花的描写,将诗情融入景物之中,使得读者能够在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李商隐的诗作意境深远,常给人以思索和联想的空间,让人在诗意的空间中自由徜徉。

李商隐的诗作在表达上以形象鲜明、意蕴丰富、含蓄微妙为特点。

他在诗作中常运用对比、借景抒情等手法,通过精心的构图和悠远的意境,表达自己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在《无题》中,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李商隐的诗作表达含蓄微妙,形象鲜明,意蕴丰富,极富表现力。

李商隐的诗作在语言上以优美流畅、晦涩难解、节奏感强为特点。

他在诗作中运用了大量优美的修辞手法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使得诗歌语言流畅优美,足以感染和打动读者。

《无题》中“驿前几度春风切,不道春情几杯酒”的节奏感强,意境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震撼。

李商隐的诗作语言优美,晦涩难解,节奏感强,给人以意境的沉淀和审美的陶冶。

李商隐的《无题》等诗作具有丰富的意境、含蓄微妙的表达、情感真挚和语言优美等特点,反映了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这些艺术特色不仅展现了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也体现出他对人生、自然和情感的深刻体验和思索,使他成为了唐代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无题古诗李商隐表达什么感情特点

无题古诗李商隐表达什么感情特点

无题古诗李商隐表达什么感情特点
李商隐的《无题》表达了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

《无题》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李商隐人物介绍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晚唐时期诗人。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构思缜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丽的辞采,婉转和谐的韵调,曲折细微地去表现深厚的情感。

李商隐胸怀“欲回天地”,力促唐王朝中兴的志向,但身处晚唐已无实现抱负的可能。

李商隐诗的特点

李商隐诗的特点

李商隐诗的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丰富,师承极广,继承了屈原、阮籍、杜甫、韩愈、李贺、六朝诗歌和民歌等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优点。

李商隐的诗歌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爱用典,二是擅长用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抒发内心的情感。

李商隐的诗歌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他善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

李商隐诗歌最大也是最根本的特色可称为“隐伤”,即被一种无边无际、隐约迷离的伤感情调所笼罩,这种风格和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诗文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

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如《重过圣女祠》借爱情遇合,于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春雨》将李贺古体诗的奇艳移入律诗,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意象极美。

但他的诗中因爱用僻典,诗的整体意旨往往隐晦。

其次,李商隐将人生慨叹的抒写向更深细隐晦方面发展,善于用艳丽精工的艺术形式表达惆怅落寞的情绪,诗中充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作品深婉精丽、韵味深厚,“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富有象征暗示色彩,有一种朦胧美。

如《锦瑟》,关于其诗意,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寄托说、恋情说、听瑟曲说、编集自序说、自伤身世说等多种解释,表达幽微深远,具有朦胧美。

再次,他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心灵的象征,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

李商隐的七绝如《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夜雨寄北》、《夕阳楼》等,较多抒写身世之感,感情细腻,意境婉约,诗中贯穿着身世和时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美,在艺术上更是细美忧约、沉博绝丽,在精工富丽的辞藻中,朦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成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

李商隐的诗歌有广泛的师承。

他悲怆哀怨的情思和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源于屈原,他诗歌意旨的遥深、归趣难求的风格与阮籍有相通之处。

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精神、沉郁顿挫的风格,齐梁诗歌的精工艳丽以及李贺诗歌的幽约奇丽的象征手法和风格都影响了李商隐。

李商隐的一些长篇古体,雄放奇崛又近于韩愈;他还有少数诗歌清新流丽、纯用白描,脱胎于六朝民歌。

李商隐善熔百家于一炉,故能自成一家。

李商隐的诗歌,尤其是他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晚唐的韩偓等人,宋初的西昆诗人,直到清代的黄景仁、龚自珍,在诗风上均受其影响。

此外,唐宋的婉约派词人,明清的许多爱情剧作家,也都不断地向他学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商隐那些表现伤感情调的诗歌,于凄艳哀婉之中融人身世时世之感,追求一种细美幽约的美,诗而词化的特征比较显著,如题材的细小化,情思的深微化,意境的婉丽纤柔等。

这在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性的桥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