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燕子春秋)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与翻译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ecf003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f.png)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与翻译齐景公“三不知”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六年级古文课外阅读(附答案、译文)
![六年级古文课外阅读(附答案、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69b050312b3169a451a4ca.png)
六年级古文课外阅读(附答案、译文)一、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宫殿的台阶。
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2)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3)立有间..矣。
()..()(4)寡人闻命2、翻译句子:(1)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3、景公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这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有什么借鉴意义?二、永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2)乘小船绝.湘水()(3)吾腰.千钱()(4)有顷,益.怠()2.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译文:(2)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文:(3)汝愚之甚!蔽之甚!译文: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三、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1.解释加点词:(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
()(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燕子春秋) 阅读答案附翻译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燕子春秋) 阅读答案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16c2849caaedd3382c4d313.png)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燕子春秋) 阅读答案附翻译公之时,霖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
而君无恤,日夜饮酒,今国致乐不已。
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
公驱,及之康④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寡人请率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
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而。
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
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
手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
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种,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
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数量: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1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B.徒行见公曰徒:步行C.兼于涂而不能逮逮:赶上D.委之百姓委:任命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三请,不见许见笑于大方之家B.令国致乐不已木已成舟C.钟鼓不陈陈规陋习D.晏子乃返失败乃成功之母19.下列四组句子,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的一组是()(3分)①遂分家粟于氓。
2023北京一六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3北京一六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bcdc0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a.png)
16.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区域内接触少,生活隔离,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与法理社会,两者在人际交往上的区别在于:人与人之间是否因具体目的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C.虔诚 幽僻 荒芜 D.真诚 幽静 荒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B.最近,北京的社区店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C.“地坛书市”曾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文化品牌,后来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14.《荷塘月色》写到了“另一世界”,《我与地坛》也写到了“另一个世界”。根据文意比较这两个“世界”有何不同。
三、整本书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乡土中国》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我们看作①______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是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②______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那里的③______,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④______,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样子。
金壶丹书《晏子春秋》阅读答案附翻译
![金壶丹书《晏子春秋》阅读答案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3fa04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5.png)
金壶丹书(《晏子春秋》阅读答案附翻译金壶丹书(《晏子春秋》阅读答案附翻译「篇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注释】①弋:捕鸟。
②烛邹:人名。
齐国的一个官员。
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①臣之妻私臣( ▲ ) ②王之蔽甚矣( ▲ )③是罪一也( ▲ ) ④数烛邹罪毕(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分)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2分)11.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12. 从劝谏目的和劝谏方法看,两篇文章有何差异?(4分)参考答案:9.私:偏爱蔽:受蒙蔽是:这毕:尽完10.(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谤讥”“闻”译错1个扣1分)。
(2)让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主重视禽鸟而轻视人。
(“重”“轻”译错1个扣1分)11.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晏子春秋(高中文言文阅读)
![晏子春秋(高中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60b7bd19b89680203d825cd.png)
晏子春秋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
而君无恤,日夜饮酒,今国致乐不已。
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
公驱,及之康④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寡人请率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
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而。
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
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
手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
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种,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
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数量: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B.徒行见公曰徒:步行C.兼于涂而不能逮逮:赶上D.委之百姓委:任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三请,不见许见笑于大方之家B.令国致乐不已木已成舟C.钟鼓不陈陈规陋习D.晏子乃返失败乃成功之母3.下列四组句子,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3分)①遂分家粟于氓。
断句——2004-2014北京高考真题教师版
![断句——2004-2014北京高考真题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320375aa00b52acec7cab5.png)
2004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每小题3分)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
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
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
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
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
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
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
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
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
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
前汝弃之,所以死耳。
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
”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
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
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
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閤。
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讼者多两让而止。
(《隋书·循吏传》)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的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参考答案11、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2005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5分,每小题3分)。
文言文阅读练习2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2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c255ead02de80d4d84080.png)
题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
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 不已。
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
公驱,及之康④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
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
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
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
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
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
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敝撤: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补充注释]霖雨,连续下雨超过三天就叫霖雨,就是现在所说的“淫雨”。
柏遽,历来有不同说法,有一说认为是一个近臣的名字,有一说认为“柏”就是“伯”,官名,君主的近臣。
“遽”,立刻。
家粟,春秋时,诸侯称国,大夫称家,“家粟”指晏子自己封地的粮食。
请身,就是“乞身”,请求辞职的委婉说法。
兼于涂,“兼”是“溓”的假借字,读“黏”。
精选文言文篇段翻译(四)
![精选文言文篇段翻译(四)](https://img.taocdn.com/s3/m/fdcb3510a76e58fafab00344.png)
精选文言文篇段翻译(四)文言学习0323 1527精选文言文篇段翻译(四)一、晏子春秋第一卷内篇谏上第一(节选)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十有七日矣!怀宝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
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保之妾,俱足粱肉。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婴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使足以毕霖雨。
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死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
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万三千乘;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
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晏子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
【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数量: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译文】齐景公时,连续下雨十七天。
齐景公却夜以继日地饮酒。
晏子请求给灾民发放粮食,多次请求,都没有得到齐景公的允许。
齐景公命令柏马上(一说柏遽是人名,齐景公近臣。
一说“柏”是官名,“遽”乃急遽之意。
此处取后说)巡视全国,招纳善于歌舞的人。
晏子听到此事后,很不高兴,于是把家里的粮食分给灾民,把装粮食的器具放在路边,自己步行去见齐景公说:“连续下了十七天的雨,一个乡有几十家的房屋受损坏,一个里有几家没有饭吃,老年体弱的百姓,寒冷时不能得到短衣御寒,饥饿时不能得到糟糠充饥,步履艰难无法行走,四处张望无处诉说。
景公之时文言文翻译
![景公之时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eebe2e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d.png)
景公之时文言文翻译原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详,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下雪下了几天不放晴。
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旁台阶上。
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
”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
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
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齐景公要建高台,发动很多百姓劳动。
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再造钟。
晏子进谏说:“所谓君主,就是不能以百姓的劳苦来成就自己的乐趣。
君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建筑了高台,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很大的负担,百姓必定会不高兴。
君主以加重百姓负担来获得自己的乐趣,不是好的做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
”齐景公就停止造钟。
赏析推己及人,是一种美德。
自己温饱能想到尚未得到温饱的人,而且能够想方设法使得那些人也能得到温饱。
2024闵行一模高三语文文言文二译文
![2024闵行一模高三语文文言文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c43b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b.png)
2024闵行一模高三语文文言文二译文
好的,以下是我对“2024闵行一模高三语文文言文二译文”的回答:
原文:景公之时,霖雨十日,大雪,晨起,公衣皮毛,坐乎溜霤,晏子见,公曰:“嗟兹淫雨,寡人zw不得出。
今者是何祥也,子其告予雨。
”晏子对曰:“今兹之雨,异于春旱,雨者,天之所以相殷也。
昔吾先君桓公,此六博而筮,遇乾六子,占曰:‘遇大雨而泽则刚,此吉祥也。
’”公曰:“善。
”
译文:景公在位的时候,连绵阴雨十天不停,又下大雪。
一天早晨,景公穿上皮衣,坐在露天的屋檐下。
晏子去见景公。
景公说:“唉!这场大雨下个不停,我简直不能出去。
现在这场雨算是什么征兆?你告诉我停雨吧。
”晏子回答说:“这场雨不同于春天天旱下的雨。
雨,是天上赐给万物的恩泽。
以前我们的先君桓公打着伞用蓍草占卜,(蓍草出现六子都是阴爻)占卜的结果是:‘遇到大雨而且多有积水的地域就会刚强不屈,这是吉祥的征兆。
’”景公说:“好。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分家粟于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分家粟于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42559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5.png)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分家粟于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谴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四顾无告。
而君不恤,令国致乐不已,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途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公驱及之康内①。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
令柏遽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损肉撤酒,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初,崔杼弑庄公②而立景公,有敢不盟者,戟钩其颈,剑承其心,所杀七人。
次及晏子,仰天叹曰:“呜呼!崔子为无道,而弑其君,不与公室而与崔者,受此不祥!”崔子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在脏,剑既在心,维子图之也!”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义也。
今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曲刃钩之,直兵推之,婴不革矣。
”崔杼将杀之,或曰:“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教矣。
”崔子遂舍之。
《诗》云:“彼己之子,舍命不渝。
”晏子之谓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材料二: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康内:大路上。
②崔杼弑庄公:指齐国大夫崔杼因私愤而杀齐庄公之事。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景公之时文言文阅读答案 景公之时文言文及翻译
![景公之时文言文阅读答案 景公之时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ce50e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e.png)
景公之时文言文阅读答案景公之时文言文及翻译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原文及翻译一、原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二、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
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的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
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
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三、点评: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有医者自称善外科原文及翻译一、原文有医者,自称善外科。
一裨将自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
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
裨将曰:“簇在膜内须亟治。
”医者曰:“此内科事,不意并皆责我。
”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
”(明江盈科《雪涛小说》)二、翻译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
有一位偏将从前线回来,被乱箭射中,深入到腹内隔膜里,请这位医生给他医治。
医生就拿并州剪剪去了箭,然后跪在地上讨要酬劳。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6b2fd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0.png)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2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2分)①公被狐白之裘被:②饱而知人之饥饱: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学而时习之B.坐于堂侧陛莫不有求于王C.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D.贤能为之用不足为外人道也22.用现代汉语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2分)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23.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来揭示故事蕴含的道理。
(2分)参考答案:20.①通“披”,穿着(1分)②吃饱(1分)21.C (2分)22.(2分)(景公)于是就命令拿出皮衣、发放粮食给饥饿受寒的老百姓。
2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分)“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阅读答案2文言文阅读(12分)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②陛:宫殿的台阶。
③闻命:听到辞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燕子春秋) 阅读
答案附翻译(2)
【解析】
17.试题分析:委,在这里是交付交给的意思。
从前文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可知,齐景公是要把粮食财物委之百姓,讲成任命显然不通。
这实际是一个省略句,委之后面省略了一个介词于。
实际是请求晏子把这些粮食财物交给百姓。
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18.试题分析:A项的两个见,均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B项两个已字,前一个是动词,停;后一个是副词已经。
C项的两个陈字,前者是动词,陈列;后者是形容词,陈旧。
D项的两个乃,前者相当于才;后者是判断词是。
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①为了救民于饥渴,拿出自己封地的粮食,当然是爱民之心。
③为民请命不得,弃官而去,自是爱民。
⑥请求斥退小人,完全是为国家考虑。
所以C项是正确的。
解答这类题,应该充分利用排除法,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不合要求的去排除。
②是说乡里百姓,在饥寒无告的情况下对君主的态度。
与晏子无关,据此可排除AB;④是景公的行为,也与晏子无关;这样就
只有C项是正确答案了。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B项错在说景公从谏如流,从原文看,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谈不上从谏如流。
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参考:
齐景公的时候,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不停。
景公却日日夜夜喝酒。
晏子请求发放粮食给灾民,请求了多次,也没有被允许。
景公命令近臣急速巡视全国,招致会唱歌的人。
晏子听说后,不高兴,就把他自己食邑出产的粮食分给百姓,并把装运粮食的工具放在路上,徒步去见景公,说: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了,毁坏房屋的一乡有好几十,挨饿的百姓一里(二十五户)有好几家,百姓年老体弱,地冻天寒时连粗布短衣都得不到,饥饿时连酒糟谷糠都得不到,踟蹰徘徊,无家可归,环顾四方,求告无门。
您却不担忧这些,还一天到晚喝酒,不停地叫人到全国寻找乐师歌手。
马吃官府的粮食,狗饱食牛羊猪肉,三宫的妻妾,都有充足的美食佳肴。
狗马妻妾,(享用的东西)不是太多了吗?黎民百姓,(得到的东西)不是太少了吗?因此.乡里人穷困而求告无门,就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乡里人饥饿而求告无门,也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
我随同百官办事,使人民饥饿贫困而求告无门,使君主沉迷酒色,失去民心而不知忧虑,我的罪过已经很大了。
于是他拜了两拜,请求辞去官职,就跑出去了。
景公追赶他,路途泥泞追赶不上。
就命令驾车追到晏子的家里,
还是没有追上。
晏子的粮食全部分给了百姓,装载粮食的工具还放在道边。
景公驾着车,在一个四通八达的大路口追上了晏子。
景公下车跟在晏子的身后,说;我有罪,先生背弃我,不帮助我,我不值得您屈身(帮我治理国政)了,难道您就不顾及国家和百姓了吗?希望先生保全我,请允许我拿出齐国的粮食财物,送给百姓,送多送少,送轻送重,就听您的命令了。
就在路上任命晏子官职。
晏子才(和他)回去。
(晏子)命令大臣到民间巡视,百姓家中有农田蚕桑却没有饭吃的,使他们有一个月柴米积蓄;连农田蚕桑也没有的,使他们有一年的食物;没有积蓄柴草的百姓,给他们柴草,使他们足以度过连绵的雨天。
又命令近臣到民间巡视,百姓中房屋不能抵御雨的,给他们钱;巡视查找百姓中缺钱少用的,三天内要完成,超过三天按不服从命令治罪。
景公走出(日夜饮酒听歌的)馆舍,减少肉食,撤去酒席。
三天后,官吏的报告全都上来了:贫困百姓有一万七千家,用去粮食九十七万钟,柴草一万三千车;毁坏房屋的二千七百家,用去三千金。
景公从这以后才回到内宫节缩膳食,不调琴弦,不列钟鼓。
晏子请求斥退景公身边的亲信和那些用歌舞娱乐君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