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2018•泰州中考)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承认土地私有

2.(2019•原创题)“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下列关于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孝文帝改革中含有迁都的措施

B.改革措施中学习汉语的内容影响深远

C.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D.改革使汉族逐渐被鲜卑族同化

3.(2018•上饶模拟)《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4.(2018•宿迁中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 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2018•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6.(2019•易错题)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②自由劳动力③市场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2018•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8.(2018•萍乡模拟)战国末期的秦国,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中期的俄国、日本等。这些国家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

A.专制统治B.民主强国C.和平崛起D.制度创新9.(2018•盐城中考)“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从来还没有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为改变这一状况,1933年罗斯福开始( )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对外进行武力扩张

C.全盘推行国有化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0.(2019•易错题)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1.(2018•南昌模拟)“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在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 )

①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②斯大林模式③赫鲁晓夫改革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2.(2019•原创题)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桌,吃的烧饼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促进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是张骞出使西域。( )

13.(2018•新余模拟)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道: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这一现象反映了明治维新的情况。( ) 14.(2019•原创题)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斯大林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原则是新经济政策。( )

三、综合题

15.(2018•青岛中考)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

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在1898年光绪皇帝与太后分享皇权合法性的情况下,皇帝采取大刀阔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将会使反对变革的保守派与那些由于改革而丧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与充满权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可以说,这是清末变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四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在秦”使“新军国图谋富强”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孝文”为什么要“使其整体的汉化”?

(3)材料三中,“清末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怎样理解“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5)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

16.(2018•南昌模拟)中日两国面临不同的机遇,做出了不同的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效仿】

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材料一是日本哪次改革的内容?它仿照的是中国隋唐制度,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近代的效仿】

材料二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