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生活史

合集下载

寄生虫复习——精选推荐

寄生虫复习——精选推荐

1.什么叫寄生虫生活史?其生活史分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

即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宿主转换的全部过程。

蠕虫的生活史包括自卵经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依是否需中间宿主分为两大类型: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为直接型,其虫卵在外界适宜的环境中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或幼虫,经口或皮肤侵入终宿主,发育为成虫,此类蠕虫称土源性蠕虫,肠道线虫多属此类蠕虫。

发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的为间接型,其幼虫需在1个或1个以上的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再感染终宿主,此类蠕虫称生物源性蠕虫,吸虫、棘头虫、大部分绦虫、组织内线虫多属此类。

2.寄生虫能对人体造成哪些损害及举例?(1)夺取营养:寄生虫从宿主获取营养,可通过夺取营养物质致宿主营养损耗,抵抗力降低,如蛔虫和某些绦虫。

(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其寄生局部造成阻塞、压迫及其它物理损害,如囊尾蚴和棘球蚴压迫组织,蛔虫阻塞胆管,钩虫的钩齿或板齿致肠粘膜损伤。

(3)毒性作用与过敏反应: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及代谢产物可对宿主产生化学刺激或诱发超敏反应,前者如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分泌溶组织酶致肠粘膜形成溃疡,后者如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引起虫卵肉芽肿形成肝、肠病变。

3. 寄生虫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防治原则。

寄生虫病作为病原生物所致的一类疾病,其流行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构成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如疟疾患者在血中配子体出现之前;也有些在晚期不再排出病原体,如晚期血吸虫病等。

(2)传播途径:指感染阶段的寄生虫病原侵人人体的途径。

人体感染寄生虫病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感染、经接触感染、经胎盘感染。

除以上较常见的感染方式以外,尚有其它一些途径致寄生虫感染,如输血感染、吸入感染、自体感染等。

(3)易感人群:一般说来,人对人体寄生虫普遍易感,而一些特定人群,如儿童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即以前未曾接触该病原的人群尤其易感。

寄生虫学第三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寄生虫学第三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寄⽣⾍的⽣活史及其类型 寄⽣⾍的⽣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完成⼀代的⽣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寄⽣⾍的种类繁多,⽣活史有多种多样,繁简不⼀,⼤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直接型 完成⽣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卵或幼⾍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

如⼈体肠道寄⽣的蛔⾍、蛲⾍、鞭⾍、钩⾍等。

2.间接型 完成⽣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

如丝⾍、旋⽑⾍、⾎吸⾍、华⽀睾吸⾍、猪带绦⾍等。

在流⾏病学上,常将直接型⽣活史的蠕⾍称为⼟源性蠕⾍,将间接型⽣活史的蠕⾍称为⽣物源性蠕⾍。

有些寄⽣⾍⽣活史中仅有⽆性⽣殖。

如阿⽶巴、阴道⽑滴⾍、蓝⽒贾第鞭⽑⾍、利什曼原⾍等。

有些寄⽣⾍仅有有性⽣殖、如蛔⾍、蛲⾍、丝⾍等。

有些寄⽣⾍有以上两种⽣殖⽅式才完成⼀代的发育,即⽆性⽣殖世代与有性⽣殖世代交替进⾏,称为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如疟原⾍、⼸形⾍以及吸⾍类。

有的寄⽣⾍⽣活史整个过程都营寄⽣⽣活,如猪带绦⾍、疟原⾍。

有的只有某些发育阶段营寄⽣⽣活,如钩⾍。

有的寄⽣⾍只需⼀个宿主,如蛔⾍,蛲⾍;有的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宿主,如布⽒姜⽚⾍、卫⽒并殖吸⾍。

寄⽣⾍完成⽣活史除需要有适宜的宿主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

寄⽣⾍的整个⽣活史过程实际包括寄⽣⾍的感染阶段侵⼊宿主的⽅式和途径、在宿主体内移⾏或达到寄⽣部位的途径、正常的寄⽣部位、离开宿主机体的⽅式以及所需要的终宿主(及保⾍宿主)、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种类等等。

因此,掌握寄⽣⾍⽣活史的规律,是了解寄⽣⾍的致病性及寄⽣⾍病的诊断、流⾏及防治的必要基础知识。

⼆、寄⽣⾍与宿主的类别 (⼀)寄⽣⾍的类别 根据寄⽣⾍与宿主的关系,可将寄⽣⾍分为: 1.专性寄⽣⾍(obligatory parasite)⽣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活,如丝⾍;或⽣活史某个阶段必须营寄⽣⽣活,如钩⾍,其幼⾍在⼟壤中营⾃⽣⽣活,但发育⾄丝状蚴后,必须侵⼊宿主体内营寄⽣⽣活,才能继续发育⾄成⾍。

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活史

1 蛔虫: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小肠,土源性蠕虫。

感染期:(感染型?)感染期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人食入含感染期虫卵蔬菜、瓜果而感染。

2 鞭虫:寄生部位:大肠(盲肠、直肠、结肠)土源性蠕虫感染型: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含卵蔬菜、瓜果。

3 蛲虫:感染型: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肛门-手-口多见寄生部位:盲肠, 结肠、回肠下段及直肠,土源性蠕虫传染源: 病人和带虫者感染方式: 肛门-手-口多见感染方式简单;虫卵发育快;儿童易重复感染;间接接触虫卵在室内可存活3周流行:感染率城市>农村,儿童>成人4 钩虫: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经皮感染(经口、经胎盘)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途径:人接触含丝状蚴的土壤而感染;土源性蠕虫流行: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

北方以十二脂肠钩虫为主,美洲钩虫属亚热带及热带,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感染率南方>北方,农村>城市,平均17.17%以海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微、云南及台湾为重。

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传播途径:外界温度、湿度;粪肥使用不当与土壤接触的旱地农民、矿工多见;易感人群:10~30岁多见。

5 旋毛虫病: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必需转换宿主, 无体外生活阶段成虫寄生于:小肠(十二脂肠和空肠上段)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横纹肌内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含幼虫的猪、狗肉保虫宿主:猪、狗、猫、鼠和狐流行分布:世界性分布,以欧洲、美洲较高国内西藏首次发现,云南最严重传染源:猪、犬、猫、狐等百余种食肉脊椎动物猪与鼠的相互感染是人体旋毛虫病的重要来源传播途径:与猪的伺养,食入猪肉及猪肉制品有关,猪的感染率达10~50%。

预防:不食生或半生的猪肉或野生动物肉是关键6 丝虫病:(斑氏吴策线虫)感染阶段:蚊体内丝状蚴感染方式:经媒介昆虫感染中间宿主: 班氏丝虫-淡色库文、致倦库蚊、中华按蚊为次,马来丝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寄生虫生活史名词解释

寄生虫生活史名词解释

寄生虫生活史名词解释
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宿主转换的全部过程。

具体来说,寄生虫生活史包括寄生虫从感染卵或感染性幼虫在外界或中间宿主体内经历一系列的发育阶段,直至发育成熟并繁殖出感染卵或感染性幼虫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非常复杂,包括寄生虫在不同宿主之间的转换,以及在宿主体内经历的多个发育阶段。

例如,某些寄生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中经历多个发育阶段,才能最终感染终宿主并繁殖。

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对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人们理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生存条件,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消除寄生虫病。

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生命周期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通常包 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 等阶段,不同阶段的形态 和生理特征各异。
寄生虫繁殖环境
寄生虫需要在适宜的环境 中才能正常繁殖,如温度 、湿度、光照、食物等。
寄生虫的传播方式
直接传播
寄生虫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 分泌物或排泄物等直接传播给其
他人或动物。
间接传播
寄生虫通过食物、水、空气、昆虫 等媒介间接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
寄生虫生活史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寄生虫概述 • 寄生虫的生活史 • 常见寄生虫种类介绍 • 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 寄生虫研究的意义和展望
01
寄生虫概述
寄生虫的定义
01
寄生虫是指一种生物,在生存和 繁殖过程中,必须依赖另一种生 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细胞 来获取营养。
寄生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
寄生虫可以导致宿主营养不良、贫血、免疫系统受损等疾病。 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包括食物、水、接触等,因此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
寄生虫对畜牧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导致家畜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下降等。
02
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繁殖
寄生虫繁殖方式
寄生虫的繁殖方式多样, 包括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和混合繁殖等。
手术治疗
某些类型的寄生虫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特别是 当寄生虫感染严重或引起并发症时。
3
支持性护理
在治疗期间,提供适当的支持性护理也是非常重 要的,这可能包括休息、补充营养、处理任何并 发症等。
05
寄生虫研究的意义和展 望
寄生虫研究对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的重要意义
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
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有助于研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减少 寄生虫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危害。

寄生虫名词解释和简答

寄生虫名词解释和简答

寄生现象:1.互利互生:共同受益;2.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 也不受害;3.寄生关系:一方获利,一方受害。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所需环境条件,称 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钩虫只需一个宿主;华枝睾吸虫需多个宿主;蛔虫 仅有有性生殖;溶组织内阿米巴仅有无性生殖;疟原虫兼有无性生殖和 有性生殖才能完成一代发育,称为世代交替。

寄生虫的实验诊断:包括病原检查和免疫诊断,其中病原检查是最可靠 的诊断措施。

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其中经口感染是最常见的传 播途径。

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

医学蠕虫 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偶然也可侵入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但 幼虫可在人体内长期移行,造成损害,称为幼虫移行症。

即幼虫移行症是指: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在组织内移行造 成伤害。

第一章:线虫纲——治疗药物-阿苯达唑 一、 蛔虫: 1.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虫卵卵壳厚而透明外附有一层蛋白质膜。

误食 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

感染阶段为感染期虫卵的有:蛔虫、鞭虫。

2. 致病性:受损最重的是肺、大量虫体由肺毛细血管移入肺泡,引起蛔 蚴性肺炎。

还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肠梗阻。

3. 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找虫卵。

二、 鞭虫:成虫寄生于人回盲部,虫卵呈腰鼓形。

误食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

三、 钩虫: 1. 成虫寄生人小肠上段引起钩虫病,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薄,无色透明, 卵内含4-8个卵细胞。

2. 丝状蚴经皮肤钻入人体,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寄生虫的幼虫移行经过肺部的有:十二指肠钩虫、蛔虫、日本血吸虫。

感染阶段是幼虫的有:钩虫、丝虫。

3. 致病性:幼虫可引起钩蚴性皮炎、丘疹,钩蚴性肺炎;成虫可引起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

4. 实验诊断:虫卵检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出率高;钩蚴培养可鉴定虫种。

医学寄生虫生活史要点重点考点

医学寄生虫生活史要点重点考点
(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前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以分为:胸肺型、腹型、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及其他型;后者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生活史】牛带绦虫生活史基本同猪带绦虫,成虫均寄生在人的消化道。但幼虫阶段仅寄生在牛体内,人体感染是因生食或半生食牛肉所致。因牛囊尾蚴不能在人体寄生,因此人不会患牛囊尾蚴病,危害性不如猪带绦虫严重。
【学习要点及难点】
(1)两种带绦虫的虫卵在形态上难以区别,但它们的成虫和囊尾蚴的形态,以及生活史和致病都有明显区别,在临床上要注意鉴别。
(2)人是牛带绦虫唯一的终宿主,孕节脱落后经常主动地逸出肛门。牛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
(3)人因误食活的囊尾蚴而感染,成虫引起的肠绦虫症症状较猪带绦虫略重。但该虫卵对人无感染性,人体内极少见牛囊尾蚴寄生。
(4)除全国各地有散在病例外,主要流行在我国西部的农牧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防治原则同猪带绦虫。
(1)在终宿主体内,成虫主要寄生在肝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卵经粪便排除的过程伴有宿主肠粘膜的破溃。
(2)幼虫的无性繁殖在钉螺体内进行,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灭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3)血吸虫的感染期是尾蚴;感染方式是经皮肤钻入。(4)雌虫所产的大多数虫卵顺门静脉血流到肝脏和逆血流到达肠壁。(5)日本血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成熟的虫卵所致。基本病变为虫卵沉积在组织内诱发虫卵肉芽肿(granuloma)形成,病变部位以肝脏及结肠组织为主。

寄生虫生活史线条图解及部分鉴别表

寄生虫生活史线条图解及部分鉴别表

吸虫的发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囊蚴← 尾蚴← 第二代雷蚴肝片形吸虫10~25d 中HO. 椎实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水生植脱囊物成虫童虫囊蚴终HO.牛羊鹿驼人猪兔等,3~4个月 12指肠双腔吸虫陆地螺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尾蚴粘团(附于植物上) --------------------------82~150d------------- 蚂蚁终HO牛羊猪驼马驴兔人:胆管、胆囊成虫囊蚴72 ~ 85 d阔盘吸虫I.中HO.蜗牛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粘团(附植物上)------------------------400 ~ 445 d----------------------Ⅱ.中HO.终HO.牛羊猪驼人:胰管成虫囊蚴80 ~ 100 d日本分体吸虫外界侵入钉螺虫卵毛蚴母胞蚴尾蚴----------------44~186 d----------------------------水肝内门V.or 小血管or 经皮肤、粘膜侵入中肠系膜小V 淋巴管 or胎盘感染成虫童虫尾蚴------------------------------36 ~ 50 d ---------------------前后盘吸虫外界侵入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水生植物瘤胃、网胃真胃、小肠、胆管、胆囊终HO.牛羊成虫童虫童虫囊蚴姜片形吸虫26~30℃扁卷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2-4周水生植物茎叶终HO.人、猪小肠成虫3个月华支睾吸虫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约100d-------------------约钻入淡23 水鱼、虾d终 HO.人猪犬猫鼠鼬貂獾:胆管、胆囊成虫囊蚴约1个月前殖吸虫淡水螺吃入蜻蜓成虫、稚虫虫卵成虫1~2周水中 I.中HO.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约10d ---------------------- 32~50 d----------------------Ⅱ.HO.淡水螺or 蝌蚪终HO.家禽或家禽与猪猫犬等:直肠、盲肠成虫囊蚴16 ~ 22 d圆叶目与假叶目绦虫生殖器官的区别:圆叶目假叶目睾丸分散在节片前部实质内分散在排泄管二侧卵巢二叶或多叶,扇形或哑铃形多二叶,哑铃形卵黄腺单块状,卵巢后方、二排泄泡状散在于实质中,与睾丸交管之间叉分散在二排泄管二侧子宫形状管状、分枝管状、网状、分散卵袋弯曲管状或直管状,无分枝子宫孔无有、向外开口于节片腹面中央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或二侧边缘上位于节片中央或边缘排卵方式孕节脱落、破裂由子宫口排卵绦虫的发育终HO. 外环境中 HO. 补充HO. 终HO.圆叶目成虫虫卵囊尾蚴、拟囊尾蚴、成虫(六钩蚴)多头蚴、棘球蚴、链尾蚴(人畜禽)(哺乳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假叶目成虫卵钩球蚴原尾蚴实尾蚴成虫(钩毛蚴)(剑水蚤)(裂头蚴、条带)(人犬猫)(鱼蛙蛇哺乳类)猪囊尾蚴猪、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肌肉等处孕节(卵)成虫2~3个月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肝肺等处肉食兽:小肠孕节(卵)脑多头蚴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脑孕节(卵)六钩蚴1~2个月链尾蚴兔、鼠等脏肝猫、犬等小肠裂头蚴水中剑水蚤虫卵钩毛蚴原尾蚴2~5周 1~2周Ⅱ中HO.犬猫人等终HO.小肠 or 延续HO.成虫实尾蚴(裂头蚴,条带,双槽蚴)约 3周莫尼茨绦虫地螨牛、羊小肠马绦虫土壤螨马属动物:肠、胃中HO. 蚂蚁、家蝇、步行虫终HO. 鸡等伪步行虫、金龟子小肠节片戴文绦虫中HO. 蛞蝓和陆地螺吃入终HO. 鸡、鸽等小肠克氏伪裸头绦虫赤拟谷盗猪、人小肠猪蛔虫28~30℃,湿度,O2虫卵L1L2感染性虫卵(L2) 10天~3~5周3~5周第猪吃入,L2逸出4 肠壁肠淋巴液外界|乳糜管粪便 5 肠系膜淋巴结第21~29天第12~14天天门V. 腹腔胸导管成虫L5L4L3肝前腔V.小肠←食道←咽←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血循右心鸡蛔虫17~18h. 鸡吃入粘膜内肠腔鸡异刺线虫适温、湿、O2饲料、饮水或蚯蚓虫卵(1)土源性线虫的发育史::肛周或会阴部口-小肠大肠①蛲虫型: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L3)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大肠②毛首线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1) 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③蛔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④圆线虫型卵卵感染性幼虫(披鞘L3)移行或不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⑤钩虫型:成虫L3)(2)生物源性线虫发育史①旋尾线虫型:外环境或终宿主分泌物、排泄物中宿主(节肢动物)含幼虫卵或幼虫(L3)②原圆线虫型(或后圆线虫型):粪→外界主动钻入中宿主螺或被蚯蚓吃入)③丝虫型:血循中宿主吸血时将幼虫吃入④龙线虫型:皮肤小孔水中剑水蚤吃入⑤旋毛虫型:终宿主吃入小肠肠壁淋巴间隙血循→横纹肌马蛲虫马属动物大肠粘膜内类圆线虫环境适宜 自由生活♀L 1 × 约3d 自由生活♂ 环境不适宜L 3牛羊胃虫孵化 脱壳 牛羊吃入 瘤胃内脱鞘 返回粘膜表面 口囊吸附粘膜虫卵 披鞘L3 L4 L5 成虫牛、羊五种食道口线虫鉴别表虫 名 外形 特征头泡颈乳突 叶 冠 叶 数 内 外 体 长mm ♂ ♀ 宿 主(结肠) 哥仑~ 前侧>口领N 环前 颈沟稍 后方 40~48 20~40 12~13.5 16.7~18.6 绵羊、山羊、羚羊、牛 辐~ 部翼 弯膜曲发 >口领一横沟分为前 后二部颈沟略 后方 38~40 0 细 13.9~15.2 14.7~18 牛 甘~ 达 膨大>口领食道后方肠始部 22~24 11~12 14.5~16.5 18~22 绵羊 微~ 前膜 部无直或<口领肠前 段部 36 18 12~14 16~20 绵羊、山羊、牛、骆驼、鹿 粗~ 侧明 翼显 显著膨大>口领 肠前 段部 20~24 10~12 13~15 17.3~20.3 绵羊、 山羊食道口线虫外界牛羊吃入,4胃肠壁结节或粘膜内返回肠腔虫卵33L4L牛、羊钩虫穿透皮肤感染,以蛔虫方式移行,返回肠腔成虫外界虫卵披鞘3成虫约25天马圆线虫外界马属动物盲肠或结肠卵披鞘L3成虫26℃,湿,O2不食,土壤、牧草、粪→外界 20h或1~2d 腐生生活采食,生长,休眠饮水, 口→小肠成虫卵L1L2L3破壳而出脱壳L3感染到♀产卵成虫 300~200d猪肺线虫痰→口→咽→肠→粪→外界蚯蚓吃入成虫含L卵卵或L1L3(感染性幼虫)~20d猪盲肠肠壁或大肠前段猪吃入含L3蚯蚓或随蚯蚓粪肠壁或肠淋巴结中排入土壤或蚯蚓破后入土的L35L31~5d三种猪肺线虫的区别内容M.apri M. pudendotectus M. salmi大小(mm)♂11~25×0.16~0.225 16~18×0.27~0.29517~18×0.225~0.255♀20~50×0.4~0.45 22~35×0.35~0.425 30~45×0.32~0.385交合伞肋小,前侧肋大,末端膨大,中、后侧肋融合,背肋极小大大交合刺及钩长4~4.5mm,末端单钩 1.4~1.7mm,双钩 2.1~2.4mm,单钩引器无有阴道长,>2mm <1mm 1~2mm尾部90μm,向腹面弯175μm , 直,阴门盖大95μm,稍弯虫卵μm 51~54×33~36 57~63×39~42 52.5~55.5×33~40牛、羊肺线虫气管→咽→消化道粪→外界卵含L1卵支气管←肺泡←血循←胸导管成虫L5L第18d 2~5d冠尾线虫26~28℃卵L1L2披鞘L3(感染性幼虫)24~48h 脱壳24h 34~36h 口吃入约皮肤钻入胃内脱鞘 3随胃壁 d 皮肤或肌肉内尿L4排血流肝血流出内肺门V. 约体循环3个寄生部←包囊←经腹腔←出肝包膜肝月肝成虫 L5吸吮线虫眼分泌物蝇舐眼,吃入带虫蝇舐眼,感染新HO.成虫幼虫或含幼虫卵感染性幼虫成虫约1个月约20天猪胃线虫似蛔线虫、泡首线虫、西蒙线虫生活史食粪甲虫吃入 含幼虫卵 感染性幼虫2030d 其它哺乳类、爬虫类消化管壁中 幼虫包囊成虫 约6周颚口线虫生活史: 卵生;需剑水蚤作为中间宿主。

【寄生虫】寄生虫生活史总结(重难点)

【寄生虫】寄生虫生活史总结(重难点)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

寄生虫名词解释

寄生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寄生虫的生活史。

2、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并在人体内产卵,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3、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有两个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

如: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类。

4、储蓄宿主(保虫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

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例如华支睾吸虫的成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猫,猫即为该虫的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5、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能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只有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6、感染期:能侵入人体的阶段称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7、带虫免疫:人体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8、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对再次感染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原发感染可继续存在,这种现象称伴随免疫。

见于血吸虫病。

9、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

10、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

11、疫水:含活的血吸虫尾蚴的水12、阳性钉螺:含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13、慢性感染:通常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在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后,未经治理或治疗不彻底而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感染阶段。

14、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成为疟疾的再燃。

(完整)寄生虫生活史表格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寄生虫生活史表格归纳,推荐文档

4. 小肠组织活检
阴道毛 直接型 /

女性阴 滋养体 性交传播
滋养体 取材:阴道后穹窿分泌物;尿液沉淀物;前列腺液。
滴虫
道,后
方法:生理盐水涂片法
穹隆多
涂片染色法

培养法
杜氏利 什曼原


人或哺乳动 巨噬细 前鞭毛体 白蛉传播
物,白蛉 胞
无鞭毛 体
1. 穿刺检查 涂片法:穿刺器官:骨髓;淋巴结;脾脏 培养法: 前鞭毛体 动物接种法
蚓蛔
涂片法
线虫)
3. 粪便中检获成虫
4. 痰液中找到幼虫
鞭虫 直接型 /
/
(毛
首鞭
形线
虫)
/

盲肠、回 感染性虫卵 经口摄入 虫卵随粪便排 无
确诊依据:查到虫卵,或成虫(结肠镜检查)
肠下段、

结肠及直
1. 直接涂片法

2. 浓集法:
饱和盐水浮集法、水洗沉淀法、加藤
厚涂片法
饶虫 直接型 /
/
(蠕 形住 肠线 虫)
成熟卵 囊
自体内感染:薄壁卵囊子孢 子直接侵入肠上皮细胞
体外感染:厚壁卵囊经饮水、 食物或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滋养体、 取材:粪便、呕吐物、痰液及肠粘膜活组织查卵 裂殖体 囊,多用粪便直接涂片染色法。
染色方法有: 金胺-酚染色法: 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后背景为蓝绿色,卵囊
呈玫瑰色,内部结构清晰 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
感染途径
离开人 体阶段
致病 阶段
实验室诊断(病原学检查)
孢 刚地弓 间接型 人及 猫科 肠道
包囊、 1. 食入包含有弓形虫包囊
滋养体 1. 直接涂片染色法查速殖子

寄生虫 生活史

寄生虫 生活史
似蚓蛔线虫(蛔虫)
随粪便 排出 成虫 ( 人小肠)
虫卵 受精卵 2~ 3周 未受精卵
土壤中 2、3次蜕皮 幼虫
入血
1次蜕皮
幼虫 (人小肠)
经口食入
感染期虫卵
(人肺泡)
蠕形住肠线虫 (蛲虫)
(钩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
成虫 (人小肠) 移 行 幼虫 随血流或 淋巴 经皮肤或粘膜 丝状蚴 (外界) 虫卵 (随粪排出)
小肠下端
囊后滋养体
结 肠 二分裂增殖
排 出
包囊前期
大肠
滋养体(8)
19
溶 组 织 内 阿 米 巴
20
疟原虫
子孢子蚊 吸ຫໍສະໝຸດ 血卵囊合子♀配 ♂子 蚊吸血
迟发型 速发型 子孢子 子孢子

裂殖子
♀配子体 ♂
红外期 裂殖体 休眠子
环状体
血流
裂殖子
48h
大滋养体 裂殖体
红外期裂殖体
21
疟 原 虫
在肝细胞内
吸虫生活史 (概论)
成 虫
虫 卵
入淡水
毛 蚴
中间宿主
胞 蚴
子 胞 蚴
雷 蚴
子 雷 蚴
尾 蚴
囊 蚴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成虫 虫卵
(入水) (淡水螺吞食)
毛蚴
(肝胆管)
胞蚴
(经口食入)
囊蚴
尾蚴
雷蚴
(侵入淡水鱼虾体内)
华 支 睾 吸 虫
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成虫 虫卵
(排出/入水)
毛蚴
(小肠上段) (入扁卷螺) 经口食入 胞蚴 囊蚴 (吸附于水生 植物表面) 尾蚴 子雷蚴 母雷蚴
母胞蚴
肠壁

【寄生虫】寄生虫生活史总结(重难点)

【寄生虫】寄生虫生活史总结(重难点)

【寄⽣⾍】寄⽣⾍⽣活史总结(重难点)华⽀睾吸⾍(肝吸⾍, Clonorchis sinensis)【⽣活史】终宿主为⼈和猫、⽝等⾷⾁类哺乳动物,成⾍寄⽣在肝胆管内;第⼀中间宿主为淡⽔螺类(如⾖螺);第⼆中间宿主为淡⽔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肝吸⾍完成⽣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囊蚴为其感染阶段;(3)成⾍寄⽣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4)粪便或⼗⼆指肠引流液中检获⾍卵是确诊肝吸⾍病的主要依据;(5)改变饮⾷习惯,防⽌⾷⼊活囊蚴是防治肝吸⾍病的关键布⽒姜⽚吸⾍(姜⽚⾍,Fasciolopsis buski)【⽣活史】姜⽚吸⾍⽣活史基本同肝吸⾍,但成⾍寄⽣在⼈和猪等动物的⼩肠内,第⼀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植物(红菱、浮萍、茭⽩等)表⾯形成囊蚴,⼈体感染是经⽣⾷以上⽔⽣植物⽽误⾷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1)姜⽚⾍完成⽣活史需要⼀个中间宿主和⽔⽣植物媒介;成⾍主要寄⽣在终宿主的⼗⼆指肠或空肠上段;(2)姜⽚⾍对⼈体的危害主要是成⾍寄⽣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3)检获粪便中⾍卵是确诊姜⽚⾍感染的主要⽅法。

姜⽚⾍卵与肝⽚形吸⾍卵和棘⼝类吸⾍卵的形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肺吸⾍, Paragonimus westermani)【⽣活史】⽣活史过程基本同华⽀睾吸⾍,但成⾍寄⽣在⼈或⾷⾁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因误⾷囊蚴⽽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肺吸⾍完成⽣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阶段;常见由肝脏表⾯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肺;(2)肺吸⾍对⼈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3)肺吸⾍因寄⽣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得名,肺吸⾍病主要包括卫⽒并殖吸⾍病(⼈兽共患型)和斯⽒狸殖吸⾍病(兽主⼈次型)。

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活史

人体寄生虫1 蛔虫:土源性蠕虫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小肠感染期: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人食入含感染期虫卵蔬菜、瓜果而感染。

2 鞭虫:土源性蠕虫寄生部位:大肠(盲肠、直肠、结肠)感染型: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含卵蔬菜、瓜果。

3 蛲虫:土源性蠕虫感染型: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肛门-手-口多见寄生部位:盲肠, 结肠、回肠下段及直肠传染源: 病人和带虫者感染方式: 肛门-手-口多见感染方式简单;虫卵发育快;儿童易重复感染;间接接触虫卵在室内可存活3周流行:感染率城市>农村,儿童>成人4 钩虫: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经皮感染(经口、经胎盘)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途径:人接触含丝状蚴的土壤而感染;土源性蠕虫流行: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

北方以十二脂肠钩虫为主,美洲钩虫属亚热带及热带,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感染率南方>北方,农村>城市,平均17.17%以海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微、云南及台湾为重。

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传播途径:外界温度、湿度;粪肥使用不当与土壤接触的旱地农民、矿工多见;易感人群:10~30岁多见。

5 旋毛虫病: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必需转换宿主, 无体外生活阶段成虫寄生于:小肠(十二脂肠和空肠上段)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横纹肌内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含幼虫的猪、狗肉保虫宿主:猪、狗、猫、鼠和狐流行分布:世界性分布,以欧洲、美洲较高国内西藏首次发现,云南最严重传染源:猪、犬、猫、狐等百余种食肉脊椎动物猪与鼠的相互感染是人体旋毛虫病的重要来源传播途径:与猪的伺养,食入猪肉及猪肉制品有关,猪的感染率达10~50%。

预防:不食生或半生的猪肉或野生动物肉是关键6 丝虫病:(斑氏吴策线虫)感染阶段:蚊体内丝状蚴感染方式:经媒介昆虫感染中间宿主: 班氏丝虫-淡色库文、致倦库蚊、中华按蚊为次,马来丝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寄生虫生活史整理

寄生虫生活史整理

寄生虫生活史整理表格一、似蚓蛔线虫(蛔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寄生部位:寄生在人体小肠的肠腔。

产卵量:一条雌虫每天产卵约24万个。

幼虫移行:幼虫在人体内需移行(经肝、肺)才能发育为成虫。

营养来源:肠腔的半消化物。

寿命: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

二、毛首鞭形线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严重感染时也可寄生于阑尾、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

产卵量:一条雌虫每天产卵5000-20000个。

幼虫移行:与蛔虫不同,无需经肝、肺移行。

营养来源:成虫以宿主血液和组织液为食。

寿命:成虫寿命一般为3-5年,长者可达8年以上。

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幼虫(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借口囊的板齿和钩齿咬附在肠粘膜上。

产卵量:十二指肠钩虫日平均产卵为1万-3万个,美洲钩虫为0.5万-1万个。

幼虫移行:幼虫进入人体要经过移行(经肺等处)才能发育为成虫。

移行过程为循环系统到呼吸系统,再到消化系统。

营养来源:以宿主的血液、组织液和肠粘膜为食。

寿命:一般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钩虫7年左右,美洲钩虫15年左右。

四、蠕形住肠线虫(蛲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或经空气吸入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也可达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黏膜等处寄生。

产卵量:发育成熟的雌虫子宫内含虫卵5000-17000个,必须到达肛周才产卵。

幼虫移行: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后,沿小肠下行蜕皮2次至结肠蜕皮1次发育为成虫。

营养来源:以肠内容物、血液或组织液为食。

寿命:雌虫寿命2-4周,一般不超过2个月,最长101天。

人体寄生虫生活史情况总结

人体寄生虫生活史情况总结

一、叶足虫组织内阿米巴寄生部位:结肠粘膜或肠腺窝,可移行于肝、肺、脑中间寄主:人终寄主:人感染期:成熟包囊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致病期:滋养体诊断方法:取患者黏膜血液、粪便,用生理盐水涂片检查活动的滋养体二、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寄生部位:女性的阴道,尤以后穹多见,男性的尿道,前列腺中间寄主:人终寄主:人感染期:滋养体感染方式:性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传播致病期:滋养体诊断方法: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尿液沉淀物或前列腺分泌物,直接涂片或涂片染色镜检三、孢子虫间日疟原虫寄生部位:红细胞内(红内期)肝细胞内(红外期)中间寄主:人(无性生殖)终寄主:按蚊(有性生殖)感染期:子孢子,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各期感染方式:蚊虫叮咬,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各期经输血感染致病期: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期诊断方式:厚、薄血膜染色镜检刚地弓形虫寄生部位:人体有核细胞内,猫体内小肠上皮细胞内中间寄主:人或猫终寄主:猫感染期:成熟卵囊假包囊包囊滋养体感染方式:卵囊经口感染假包囊、包囊、滋养体经口感染致病期:速殖子是急性感染期的主要致病阶段,包囊内缓殖子是慢性感染的主要致病阶段诊断方式:动物接种分离法或细胞培养法四、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中间寄主:第一中间寄主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寄主淡水鱼虾终寄主:人狗猫等哺乳动物感染期:囊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致病期:成虫诊断方式:粪检并殖吸虫(肺吸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肺中间寄主:第一中间寄主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寄主淡水蟹类或蝲蛄终寄主:人、狗、猫、虎等食肉动物感染期:囊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致病期:成虫和童虫诊断方式:痰或粪检日本血吸虫感染部位: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的静脉血管内中间寄主:钉螺终寄主:人、牛、猪等哺乳动物感染期:尾蚴感染方式:经皮肤感染致病期:虫卵诊断方式:粪检直接涂片法毛蚴孵化法尼龙袋集卵法五、绦虫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感染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幼虫寄生于人体皮下、肌肉和内脏中间寄主:猪,也可以是人终寄主:人感染期:囊尾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致病期:成虫,囊尾蚴(后者致病远大于前者)诊断方式:粪检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感染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中间寄主:牛终寄主:人感染期:囊尾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致病期:成虫诊断方式:粪检曼氏迭宫绦虫寄生部位:裂头蚴在人体寄生于眼部皮下、口腔、脑;成虫寄生于小肠中间寄主:第一中间寄主剑水蚤第二中间寄主蛙(人)终寄主:猫、狗、虎等食肉动物(人)感染期:裂头蚴和原头蚴感染方式:经皮肤和口致病期:裂头蚴诊断方式:粪检细粒棘球绦虫寄生部位:幼虫最常见是肝,其次是肺,此外是腹腔;成虫寄生于终宿主小肠上段中间寄主:牛、羊、猪等偶蹄动物(人)终寄主:狗、狼等食肉动物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接触动物感染致病期:棘球蚴诊断方式:从痰、胸膜积液、腹水或尿液中检获棘球蚴碎片或原头蚴六、线虫似蚓蛔线虫(蛔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小肠中间寄主:无终寄主:人感染期:感染期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致病期:幼虫和成虫诊断方式:粪检查见虫卵或成虫毛首鞭形线虫(鞭虫)寄生部位:人体盲肠(肠黏膜)中间寄主:无终寄主:人感染期: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致病期:成虫诊断方式:粪检、饱和盐水浮聚法直接涂片法蠕形住肠线虫(蛲虫)寄生部位: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中间寄主:无终寄主:人感染期: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肛门--手--口方式自身感染(经口感染)致病期:成虫诊断方式:透明胶纸法十二指肠钩虫线虫和美洲板口钩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小肠中间寄主:无有转续寄主终寄主:人感染期:丝状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十二指肠钩虫)皮肤、食管黏膜感染,胎盘致病期:幼虫所致病变--主要是丝状蚴侵入皮肤和幼虫在体内转行时对宿主造成损伤成虫所致病变--成虫寄生于小肠,引起消化道症状和贫血诊断方式:粪检虫卵或经钩蚴培养检出幼虫是诊断本病的依据粪类圆线虫(一种兼性寄生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小肠内,幼虫侵入肺、脑、肝、肾等中间寄主:无终寄主:人(在土壤中完成的自生世代,在宿主体内完成寄生世代)感染期:丝状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皮肤致病期:丝状蚴、成虫诊断方式:依靠从新鲜的粪便、痰、尿液或脑积液中检获杆状蚴或丝状蚴或培养出丝状蚴为确诊依据旋毛形线虫(旋毛虫人兽共患最小线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肌细胞中间寄主:无外界自生生活阶段终寄主:人和多种哺乳动物感染期:幼虫囊包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致病期:幼虫诊断方式:肌肉活检查获幼虫囊包即确诊【中间寄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生活史

吸虫的发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囊蚴← 尾蚴← 第二代雷蚴肝片形吸虫10~25d 中HO. 椎实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水生植脱囊物成虫童虫囊蚴终HO.牛羊鹿驼人猪兔等,3~4个月 12指肠双腔吸虫陆地螺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尾蚴粘团(附于植物上) --------------------------82~150d------------- 蚂蚁终HO牛羊猪驼马驴兔人:胆管、胆囊成虫囊蚴72 ~ 85 d阔盘吸虫I.中HO.蜗牛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粘团(附植物上)------------------------400 ~ 445 d----------------------Ⅱ.中HO.终HO.牛羊猪驼人:胰管成虫囊蚴80 ~ 100 d日本分体吸虫外界侵入钉螺虫卵毛蚴母胞蚴尾蚴----------------44~186 d----------------------------水肝内门V.or 小血管or 经皮肤、粘膜侵入中肠系膜小V 淋巴管 or胎盘感染成虫童虫尾蚴------------------------------36 ~ 50 d ---------------------前后盘吸虫外界侵入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水生植物瘤胃、网胃真胃、小肠、胆管、胆囊终HO.牛羊成虫童虫童虫囊蚴姜片形吸虫26~30℃扁卷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2-4周水生植物茎叶终HO.人、猪小肠成虫3个月华支睾吸虫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约100d-------------------约钻入淡23 水鱼、虾d终 HO.人猪犬猫鼠鼬貂獾:胆管、胆囊成虫囊蚴约1个月前殖吸虫淡水螺吃入蜻蜓成虫、稚虫虫卵成虫1~2周水中 I.中HO.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约10d ---------------------- 32~50 d----------------------Ⅱ.HO.淡水螺or 蝌蚪终HO.家禽或家禽与猪猫犬等:直肠、盲肠成虫囊蚴16 ~ 22 d圆叶目与假叶目绦虫生殖器官的区别:圆叶目假叶目睾丸分散在节片前部实质内分散在排泄管二侧卵巢二叶或多叶,扇形或哑铃形多二叶,哑铃形卵黄腺单块状,卵巢后方、二排泄泡状散在于实质中,与睾丸交管之间叉分散在二排泄管二侧子宫形状管状、分枝管状、网状、分散卵袋弯曲管状或直管状,无分枝子宫孔无有、向外开口于节片腹面中央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或二侧边缘上位于节片中央或边缘排卵方式孕节脱落、破裂由子宫口排卵绦虫的发育终HO. 外环境中 HO. 补充HO. 终HO.圆叶目成虫虫卵囊尾蚴、拟囊尾蚴、成虫(六钩蚴)多头蚴、棘球蚴、链尾蚴(人畜禽)(哺乳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假叶目成虫卵钩球蚴原尾蚴实尾蚴成虫(钩毛蚴)(剑水蚤)(裂头蚴、条带)(人犬猫)(鱼蛙蛇哺乳类)猪囊尾蚴猪、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肌肉等处孕节(卵)成虫2~3个月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肝肺等处肉食兽:小肠孕节(卵)脑多头蚴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脑孕节(卵)六钩蚴1~2个月链尾蚴兔、鼠等脏肝猫、犬等小肠裂头蚴水中剑水蚤虫卵钩毛蚴原尾蚴2~5周 1~2周Ⅱ中HO.犬猫人等终HO.小肠 or 延续HO.成虫实尾蚴(裂头蚴,条带,双槽蚴)约 3周莫尼茨绦虫地螨牛、羊小肠马绦虫土壤螨马属动物:肠、胃中HO. 蚂蚁、家蝇、步行虫终HO. 鸡等伪步行虫、金龟子小肠节片戴文绦虫中HO. 蛞蝓和陆地螺吃入终HO. 鸡、鸽等小肠克氏伪裸头绦虫赤拟谷盗猪、人小肠猪蛔虫28~30℃,湿度,O2虫卵L1L2感染性虫卵(L2) 10天~3~5周3~5周第猪吃入,L2逸出4 肠壁肠淋巴液外界|乳糜管粪便 5 肠系膜淋巴结第21~29天第12~14天天门V. 腹腔胸导管成虫L5L4L3肝前腔V.小肠←食道←咽←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血循右心鸡蛔虫17~18h. 鸡吃入粘膜内肠腔鸡异刺线虫适温、湿、O2饲料、饮水或蚯蚓虫卵(1)土源性线虫的发育史::肛周或会阴部口-小肠大肠①蛲虫型: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L3)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大肠②毛首线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1) 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③蛔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④圆线虫型卵卵感染性幼虫(披鞘L3)移行或不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⑤钩虫型:成虫L3)(2)生物源性线虫发育史①旋尾线虫型:外环境或终宿主分泌物、排泄物中宿主(节肢动物)含幼虫卵或幼虫(L3)②原圆线虫型(或后圆线虫型):粪→外界主动钻入中宿主螺或被蚯蚓吃入)③丝虫型:血循中宿主吸血时将幼虫吃入④龙线虫型:皮肤小孔水中剑水蚤吃入⑤旋毛虫型:终宿主吃入小肠肠壁淋巴间隙血循→横纹肌马蛲虫马属动物大肠粘膜内类圆线虫环境适宜 自由生活♀L 1 × 约3d 自由生活♂ 环境不适宜L 3牛羊胃虫孵化 脱壳 牛羊吃入 瘤胃内脱鞘 返回粘膜表面 口囊吸附粘膜虫卵 披鞘L3 L4 L5 成虫牛、羊五种食道口线虫鉴别表虫 名 外形 特征头泡颈乳突 叶 冠 叶 数 内 外 体 长mm ♂ ♀ 宿 主(结肠) 哥仑~ 前侧>口领N 环前 颈沟稍 后方 40~48 20~40 12~13.5 16.7~18.6 绵羊、山羊、羚羊、牛 辐~ 部翼 弯膜曲发 >口领一横沟分为前 后二部颈沟略 后方 38~40 0 细 13.9~15.2 14.7~18 牛 甘~ 达 膨大>口领食道后方肠始部 22~24 11~12 14.5~16.5 18~22 绵羊 微~ 前膜 部无直或<口领肠前 段部 36 18 12~14 16~20 绵羊、山羊、牛、骆驼、鹿 粗~ 侧明 翼显 显著膨大>口领 肠前 段部 20~24 10~12 13~15 17.3~20.3 绵羊、 山羊食道口线虫外界牛羊吃入,4胃肠壁结节或粘膜内返回肠腔虫卵33L4L牛、羊钩虫穿透皮肤感染,以蛔虫方式移行,返回肠腔成虫外界虫卵披鞘3成虫约25天马圆线虫外界马属动物盲肠或结肠卵披鞘L3成虫26℃,湿,O2不食,土壤、牧草、粪→外界 20h或1~2d 腐生生活采食,生长,休眠饮水, 口→小肠成虫卵L1L2L3破壳而出脱壳L3感染到♀产卵成虫 300~200d猪肺线虫痰→口→咽→肠→粪→外界蚯蚓吃入成虫含L卵卵或L1L3(感染性幼虫)~20d猪盲肠肠壁或大肠前段猪吃入含L3蚯蚓或随蚯蚓粪肠壁或肠淋巴结中排入土壤或蚯蚓破后入土的L35L31~5d三种猪肺线虫的区别内容M.apri M. pudendotectus M. salmi大小(mm)♂11~25×0.16~0.225 16~18×0.27~0.29517~18×0.225~0.255♀20~50×0.4~0.45 22~35×0.35~0.425 30~45×0.32~0.385交合伞肋小,前侧肋大,末端膨大,中、后侧肋融合,背肋极小大大交合刺及钩长4~4.5mm,末端单钩 1.4~1.7mm,双钩 2.1~2.4mm,单钩引器无有阴道长,>2mm <1mm 1~2mm尾部90μm,向腹面弯175μm , 直,阴门盖大95μm,稍弯虫卵μm 51~54×33~36 57~63×39~42 52.5~55.5×33~40牛、羊肺线虫气管→咽→消化道粪→外界卵含L1卵支气管←肺泡←血循←胸导管成虫L5L第18d 2~5d冠尾线虫26~28℃卵L1L2披鞘L3(感染性幼虫)24~48h 脱壳24h 34~36h 口吃入约皮肤钻入胃内脱鞘 3随胃壁 d 皮肤或肌肉内尿L4排血流肝血流出内肺门V. 约体循环3个寄生部←包囊←经腹腔←出肝包膜肝月肝成虫 L5吸吮线虫眼分泌物蝇舐眼,吃入带虫蝇舐眼,感染新HO.成虫幼虫或含幼虫卵感染性幼虫成虫约1个月约20天猪胃线虫似蛔线虫、泡首线虫、西蒙线虫生活史食粪甲虫吃入 含幼虫卵 感染性幼虫2030d 其它哺乳类、爬虫类消化管壁中 幼虫包囊成虫 约6周颚口线虫生活史: 卵生;需剑水蚤作为中间宿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 期 卵
经口
1个月
幼虫 蜕皮3次
十二指肠孵化
成虫
成虫寿命2~4周
钩虫

成虫
(小肠上段)
虫卵
24h
土壤
成虫
一 期 48h蜕皮 杆 状 蚴
二 5~6d
期 口腔封闭
杆 蜕皮
状 蚴
经 皮 肤
丝 感染期 状 蚴


5-7周,2次蜕皮Fra bibliotek膜口
成虫
气管 咽 小肠 皮下
①钩蚴若未被胃酸杀死,在肠道 内直接发育为成虫
侵入钉螺
雌 雄 合 抱
肝门静脉 停留发育
随血流和淋巴液-右心-肺-左心-全身
钻入皮肤
童虫
尾蚴
子胞蚴
蛔虫
成虫
(人小肠)
3周
受精虫卵 感染期虫卵
(24万/日) 经1次蜕皮
经口 幼虫
(小肠内孵化)
成虫
经1次蜕皮 咽
小肠
肝 “移行”
气管

右心
经2次蜕皮
蛲虫

成虫 肛周
34-36 ºC

(盲肠、结肠、回肠下段) 6h,蜕皮1次
布氏姜片吸虫
成虫
人、猪等小肠
卵 粪 毛蚴

入水 3~7周

侵入扁 卷螺
吸附肠黏膜
经口
童虫
十二指肠内脱囊
囊蚴
水生植 物表面
1~2月
母子尾 雷雷蚴 蚴蚴
逸 出 螺 体
1~3小时
华枝睾吸虫
成虫 粪
(肝胆管)
入 水
卵 毛蚴 淡 水 螺 吞 食
胞蚴
螺体内
经胆总管、血道或腹腔进入肝胆管
童虫
雷蚴
终宿主食入
尾蚴
逸 出 螺 体
裂头蚴
裂头蚴 终 宿 主

成虫


本虫的发育需要三个宿主。
②经口腔黏膜的则要经体内移行
移行



丝虫
成虫
(淋巴系统)
班氏:2周 马来:1周

微丝蚴 蚊吸血 肠
(夜晚)


(蚊胸肌内)
2次蜕皮
3个月
丝 状
蚊吸血 成虫

(蚊喙)
成虫寿命:4 - 10年
绦虫
• 假叶目
成虫 肠道
虫卵
水中发育
剑水蚤
鱼、蛙等
钩球蚴 原尾蚴 裂头蚴
终宿主
• 圆叶目
成虫
肠道
虫卵(含六钩蚴)
囊蚴
侵入淡水鱼
卫氏布殖吸虫
痰或粪
成虫 卵
入水 毛蚴
3周
人和多种哺乳 动物的肺内
川卷螺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入 肺
由肝脏表面
童虫
囊蚴
尾蚴
从腹腔穿过膈肌进入胸腔
终宿主食 入
溪蟹、蝲蛄
血吸虫
沉积在肠组织69.1%
肠黏膜下层静脉末梢内
成虫
(人门脉-肠系膜静脉)
循门静脉系统
虫卵
毛蚴
随粪入水7.7%
沉积在肝组织22.5% 母胞蚴
子宫内发育
中间宿主吞食
六钩蚴
宿主组织内
终宿主
中绦期(囊尾蚴、棘球蚴等)
猪带绦虫
成虫 孕节脱落
人小肠上段
人吞食
虫卵 中间宿主(人/猪)吞食
体外排出
囊尾蚴
肌肉、心、肺等处
六钩蚴
随 血 液 淋 巴
曼氏迭宫绦虫
转续宿主:蛇 鸟 猪 兽 人

便

虫卵
钩球蚴
原尾蚴
剑水第蚤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第二中间宿主:蝌蚪\青蛙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