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和酸碱容量分析
酸碱平衡的概念与测定方法
![酸碱平衡的概念与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0db1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2.png)
酸碱平衡的概念与测定方法酸碱平衡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溶液的酸碱性质以及pH值的测定方法。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酸碱平衡的概念以及常用的测定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平衡是指溶液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化学平衡状态。
在酸碱平衡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是关键因素。
酸性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较高;而碱性溶液中,OH-离子的浓度较高。
当H+和OH-的浓度相等时,溶液呈中性。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指标是pH值。
pH值定义为负十对数的对数H+离子浓度。
当溶液的pH值在0到7之间,说明溶液为酸性;pH值为7,说明溶液为中性;pH值在7到14之间,说明溶液为碱性。
二、测定酸碱平衡的方法1. pH试纸法pH试纸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酸碱平衡的方法。
它利用酸碱指示剂对溶液的酸碱性进行识别。
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试纸上的指示剂会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反应而改变颜色。
通过对照试纸上的色标,可以确定溶液的pH值范围。
2. pH计测定法pH计是一种精确测定溶液pH值的电子仪器。
它通过电极测量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从而准确地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使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需要将电极插入溶液中,待读数稳定后,即可得到溶液的准确pH值。
3.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溶液中酸碱性的方法。
它通过一种弱酸和强碱(或强酸和弱碱)的反应进行演化。
首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指示剂,然后用滴定管将标准化的强碱(或强酸)溶液(称为滴定液)滴入溶液中,直到颜色发生变化。
根据滴加的滴定液的体积,可以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4. 氢离子电极法氢离子电极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溶液中H+离子浓度的方法。
它利用氢离子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位差来测量溶液的pH值。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实验室和科研领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精度。
总结:酸碱平衡是溶液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形成的化学平衡状态。
判断酸碱平衡的六个指标
![判断酸碱平衡的六个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1d7c5c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1.png)
判断酸碱平衡的六个指标酸碱平衡指的是体内酸碱度的平衡状态,主要通过pH值来进行判断。
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维持一定的酸碱平衡,身体内部的液体,如血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必须保持恒定的pH值,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作。
当酸碱平衡失调时,会对生命活动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以下是判断酸碱平衡的六个指标:1.pH值:pH值是反映液体酸碱性或碱性的指标,其数值范围从0到14、当pH值小于7时,表示液体为酸性;当pH值大于7时,表示液体为碱性;当pH值等于7时,表示液体为中性。
在酸碱平衡状态下,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5-7.45的范围内。
2.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通过检测动脉血液中的酸碱指标来评估酸碱平衡的一种方法。
主要指标包括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以及相应的酸碱指标如血氢离子浓度、碳酸氢盐浓度等。
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酸碱失衡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3.阳离子间隙(AG):阳离子间隙是衡量酸碱平衡的一个指标,通过计算血浆中未测量阳离子与未测量阴离子之间的差异来评估酸碱状态。
正常情况下,阳离子间隙应在8-16 mmol/L范围内。
阳离子间隙的增加可能表明身体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4.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分压是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pCO2应维持在35-45 mmHg范围内。
当pCO2偏高时,可能表示呼吸性酸中毒;当pCO2偏低时,可能表示呼吸性碱中毒。
5.血清碳酸氢盐(HCO3-)浓度:血清碳酸氢盐浓度是表示血液中碳酸氢盐离子浓度的指标,也被称为碱缺失。
正常情况下,血清碳酸氢盐浓度应维持在22-28 mmol/L范围内。
当血清碳酸氢盐浓度偏高时,可能表示代谢性碱中毒;当血清碳酸氢盐浓度偏低时,可能表示代谢性酸中毒。
6.阴离子间隙(AG):阴离子间隙是衡量酸碱平衡的另一个指标,通过计算血浆中未测量阴离子与未测量阳离子之间的差异来评估酸碱状态。
(完整版)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
![(完整版)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deb56df705cc17552709a4.png)
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两规律、三推论三个概念四个步骤二规律、三推论规律1:HCO3- 、PaCO2代偿的同向性和极限性同向性:机体通过缓冲系统、呼吸和肾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于7.4±0.05(HCO3-/αPaCO2 = 20/1 )的生理目标极限性:HCO3-原发变化,PaCO2继发代偿极限为10-55mmHg;PaCO2原发变化,HCO3-继发代偿极限为12~45mmol/L。
推论1 :HCO3-/ 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推论2: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常有混合性酸碱失衡规律2:原发失衡的变化> 代偿变化推论3: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例1:血气pH 7.32,PaCO2 30mmHg,HCO3- 15mMol/L。
判断原发失衡因素例2:血气pH 7.42,PaCO2 29mmHg,HCO3-19mMol/L。
判断原发失衡因素三个概念阴离子间隙(AG)定义:AG =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UA) -未测定阳离子(UC)根据体液电中性原理:体内阳离子数=阴离子数,Na+为主要阳离子,HCO3-、CL-为主要阴离子,Na+ + UC =HCO3- + CL- + UAAG =UA -UC =Na+ -(HCO3- + CL-)参考值:8~16mmol意义:1)>16mmol,反映HCO3-+CL-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如乳酸、丙酮酸堆积,即高AG酸中毒。
2)AG增高还见于与代酸无关:脱水、使用大量含钠盐药物、骨髓瘤病人释出过多本周氏蛋白3)AG降低,仅见于UA减少或UC增多,如低蛋白血症例:PH 7.4,PaCO2 40 mmHg,HCO3- 24 mmol/L,CL- 90 mmol/L ,Na+ 140 mmol/L [分析] 单从血气看,是“完全正常” ,但结合电解质水平,AG=26mmol,>16mmol,提示伴高AG代谢性酸中毒潜在HCO3-定义:高AG代酸(继发性HCO3-降低)掩盖HCO3-升高,潜在HCO3- = 实测HCO3- + △AG,即无高AG代酸时,体内应有的HCO3-值。
第8章-1酸碱平衡和酸碱容量分析_ls_2013
![第8章-1酸碱平衡和酸碱容量分析_ls_2013](https://img.taocdn.com/s3/m/764f6ce3cf84b9d529ea7a05.png)
教学要求:
1. 了解酸碱理论,掌握pH和pOH的定义。重点掌握酸碱 质子理论及其在盐的水解平衡计算中的相关应用。
2. 掌握一元弱酸、弱碱解离平衡的相关计算,掌握多元弱 酸、弱碱分步解离平衡及相关计算。
3. 了解缓冲作用原理以及缓冲溶液的组成和性质,熟练掌 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能熟练地配制一定pH的缓冲溶液。
HClO4 + HAc H2SO4 + HAc
ClO4- + H2Ac+ HSO4- + H2Ac+
Ka = 1.58 ×10-6 Ka = 6.31 ×10-9
HCl + HAc HNO3 + H2Ac+
Ka = 1.58 ×10-9 Ka = 3.98 ×10-10
如:NH4Cl、AlCl3、Na2CO3、Na3PO4等
- 5 / 125-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一、酸碱理论
2. 酸碱质子理论(Brönsted酸碱理论):
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 凡是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都是碱。
丹麦物理学家,曾任哥本哈根大学 化学教授,1923年创建了酸碱质子理 论。
酸和碱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它们是相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酸可以变碱,碱可以变酸,强可以变弱, 弱可以变强。这就是酸碱的辨证关系。
- 12 / 125-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一、酸碱理论
2. 酸碱质子理论(Brönsted酸碱理论):
局限性:
质子理论只限于质子的给出和接受,必须含有H+, 不能包括那些不交换质子而又具有酸性的物质。例 如SnCl4、AlCl3这些物质虽然不含有质子H+,但它 们和含氢的酸一样,在非水溶剂中仍然可以中和碱。 这种现象质子理论就不能解释了。
酸碱平衡及其PH值计算ppt课件
![酸碱平衡及其PH值计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ee2be4bed5b9f3f80f1cdd.png)
精选课件
16
例4-6 计算0.050 mol.L-1 NH3·H2O溶液的pH值。
已知
K
b
=1.8×10-5
C
Kb
1.0 8. 015 0 502.78 13 0500
[0H-]= ck b =9.49×10-4
POH=3.02 pH =14-POH= 10.98
精选课件
17
5、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H3PO4 + H2O H2PO4- + H2O
H3O+ + H2PO4- K a 1c(H c ()H c3 (P H 24 P O )4 O )7.61 0 3 H3O+ + HPO42- Ka 2 c(H c(H )c2(P H4 O )P 4 2)O 6.31 08
HPO42- + H2O
结论:弱酸弱碱盐水解,仅取决于所生成弱酸和 弱碱的相对强弱,而与盐溶液的浓度无关。
精选课件
27
盐类的水解 小结
难溶不水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弱弱具体定; 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
精选课件
28
例1、将2.45 g固体NaCN配成500 ml水溶液,计算溶液 ( 的pH值? 已知M NaCN =49 HCN的Ka= 4.9 10-10)
精选课件
2
13
当c ka
5
0时 0,即5%时cHAc-[H+]≈cHAc
KHAc
[H ]2 cHAc
[H ] K HAc cHAc
当 k c a5时 0,即 0 5 % 时 ,cHA 2 c K 0 W
教学课件7酸碱平衡
![教学课件7酸碱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4deb237858fb770bf68a5507.png)
二、缓冲溶液的组成
1、组成:
共轭碱
缓冲溶液↗抗酸成分(能与强酸作用) 缓冲系统 ↘抗碱成分(能与强碱作用)
共轭酸碱对
2、常见类型: 共轭酸
(1)弱酸及其盐:如:HAc—NaAc、
H2CO3—NaHCO3、H3PO4—NaH2PO4等; (2) 弱碱及其盐:如:NH3—NH4Cl等; (3)多元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
2.下列哪种溶液能与0.2 molL-1NaHCO3等体积混合 配成缓冲溶液 ( )
A、0.2 molL-1HAc
B、0.2 molL-1KOH
C、0.1 molL-1H2SO4
D、0.1 molL-1NaOH
三、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HAc-NaAc混合溶液: N a A c
H A c
N a + + A c -
酸及其共轭碱
酸 名称 高氯酸 硫酸 硫酸氢根 水合氢离子
水 铵离子
氨 氢溴酸
化学式
HClO4 H2SO4 HSO4H3O+ H2O NH4+ NH3 HBr
共轭碱
化学式
名称
ClO4HSO4SO42H2O OH-
高氯酸根 硫酸氢根
硫酸根 水
氢氧根
NH3 NH2Br -
氨 氨基离子
溴离子
从表中的共轭酸碱对可以看出:
H2O + NH3 NH4+ +OH酸1 碱2 酸2 碱1
可见在酸的电离过程中,H2O接受质子,是一 个碱,而在NH3的电离过程中,H2O放出质子,又 是一个酸,所以水是两性物质。
H2O + H2O
H3O++OH-
由于H3O+与OH-均为强酸和强碱,所以平衡强
2024无机化学《酸碱平衡》教案
![2024无机化学《酸碱平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45d89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d.png)
教案•酸碱平衡基本概念与原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缓冲溶液原理及应用•沉淀溶解平衡与溶解度计算目•酸碱滴定法原理与实践操作•酸碱平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录酸碱平衡基本概念与原理酸碱酸碱的强弱030201酸碱定义及性质酸碱反应类型中和反应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称为酸碱中和。
酸碱与金属的反应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碱能与某些金属(如铝、锌等)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
酸碱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平衡原理酸碱平衡酸碱指示剂酸碱平衡的移动溶液pH值计算pH值定义01pH值计算方法02酸碱混合溶液pH值计算03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定义及分类弱电解质定义弱电解质分类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电离平衡常数定义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影响电离平衡因素浓度温度浓度改变会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但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同离子效应多元弱酸、弱碱电离平衡多元弱酸电离平衡多元弱碱电离平衡缓冲溶液原理及应用缓冲溶液组成及作用机制组成作用机制当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时,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减弱了溶液pH值的变化,保持溶液的酸碱度相对稳定。
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缓冲容量指缓冲溶液所能抵抗外来酸或碱对溶液pH值影响的能力,与缓冲组分的浓度及解离度有关。
缓冲范围指缓冲溶液能够有效维持pH值稳定的pH值范围,通常与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常数有关。
常见缓冲体系及其应用常见缓冲体系应用维持生理pH 值稳定人体内的血液、细胞液等都具有缓冲作用,能够维持生理pH 值的稳定,保障正常生理功能。
要点一要点二药物制剂与储存在药物制剂过程中,缓冲溶液常用于调节药物的酸碱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在药物储存过程中,缓冲溶液也能够减缓药物因酸碱度变化而引起的降解和失效。
生物实验与研究在生物实验中,缓冲溶液常用于细胞培养基、酶反应体系等的配制,为生物实验提供稳定的酸碱环境;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缓冲溶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用于蛋白质纯化、DNA 提取等实验操作中。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38b2c933d4b14e852468ce.png)
温度:温度变化会引起KHIn的改变 影响变色范围的因素 溶剂:溶剂不同,pKHIn不同 指示剂用量:只对单色指示剂有影响
滴定顺序: 浅 →深
指示剂 甲基橙 甲基红 酚 酞 酸色~碱色 红~黄 红~黄 无~红 变色范围(pH) 3.1~4.4 4.4~6.2 8.0~10.0
常用酸碱指示剂
14
2、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突跃范围
等量点前后±0.1%范围内,pH发生了急剧变化的范 围。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的落在滴定的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pH突跃范围之内。
(1)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一般为0.1 mol∙L-1左右
强酸强碱互滴的特点
(2)滴定突跃与被滴定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滴定突 跃范围越大。 (3)强碱滴定强酸与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形状互为反
缓冲作用原理
由于同离子效应,该体系存在大量的HAc和Ac-。
(1)抗酸作用:加入少量的酸,H+与Ac-结合,使系统中Ac-略有减少,HAc略有增加, PH基本不变。
10
(2)抗碱作用:加入少量的碱,OH-与HAc结合,使系统中Ac-略有增加,HAc略有减少, PH基本不变。 (3)抗稀释作用:加水稀释,CH K HAc 缓冲溶液PH计算 (1)弱酸-弱酸盐体系
比较精确式
5
一元弱碱溶液COH-的计算公式 条 件 公 式 名 称
CKb≥20KW C/Kb≥500 CKb≥20KW C/Kb<500 CKb<20KW C/Kb≥500
COH CKb
COH Kb Kb 2 4CKb 2
最简式
近似式
COH CKb K w
比较精确式
C HCl V2 10 3 M Na2CO3 m试样
分析化学酸碱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酸碱第四章酸碱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3900f5f705cc17552709f7.png)
HAc
δ0 δ Ac
Ac
cHAc
δ1 δ 0 δ HAc δ Ac
Ac Ka HAc Ac Ka H H K a 1 Ka H K a H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 值是H+浓度的函数,而与其 分析浓度无关。有了分布系数及分析浓度即可求得溶 液中酸碱各种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
参考水准法
⑴选取基准态物质。基准态物质是与质子转换有关的酸碱组分, 通常以起始酸碱组分和溶剂分子作基准态物质。 ⑵ 根据溶液中酸碱平衡情况,以质子基准态物质为基准,将溶 液中其它组份与之比较,那些是得质子的,哪些是失质子的, 然后绘出得失质子图。 ⑶由得失质子示意图,写出质子平衡式。 例如:在HAc水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加质子转移的物质是 HAc和H2O(不要漏掉溶剂分子!)选择两者做为参考水准。 对于HAc来说,其失去一个质子的产物为Ac -;对H2O来说, 其即可以得质子而生成H3O+,又可以失质子而生成OH-,画出 得失质子产物示意图:
OH 1 1 Ka NH H H Ka OH K 4 b 1 1 NH Ka 3
δ NH 4
NH H Kb NH NH H Ka O H Kb
分布系数δ 与pH之间的关系曲线δ -pH称为分布曲线。 p51,图4-1是HAc溶液的分布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 (1) HAc 随pH增高而减小,而 Ac随pH增高而增大。 (2)pH<<pKa时(pH≈pKa-2), HAc 1 ,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形 式为HAc。当 pH>>pKa时(pH≈pKa+2) , ,溶液中存 1 Ac 在的主要形式为Ac-。 (3)pH=pKa时(pH=4.74),两曲线相交, 此时 HAc Ac
酸碱平衡分析方法
![酸碱平衡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f33689be23482fb4da4cfa.png)
16~18mmHg. 3,代谢性酸中毒呼吸代偿 PaCO2 下降在成人一般不会低于 10~12mmHg,
儿童不低于 6~8mmHg. 4,代谢性酸中毒呼吸代偿 PaCO2 上升一般不会超过 55mmHg.超过这一
数值会因 PaO2 的下降而刺激呼吸中枢兴奋。 5,PaCO2 和 HCO3-超过上述代偿极限多见于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6,不存在“代偿过度”,如呼吸性酸中毒不可能因代偿而升高到碱中毒水
AG 增大程度应等于 HCO3-的下降程度,一旦两者明显不等,则应考虑到混合 性酸碱失衡的存在。
3)举例 假设一单纯代谢性酸中毒,AG 为 18 (18-12=16)则相应的 HCO3-应为 19 (25-6=19),如实际为 12,则表明同时出现两种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如 糖尿病酮症合并肾小管酸中毒。
酸中毒 碱中毒
PaCO2 每变化 10mmHg 时相应 HCO3-的变化
呼吸性
代谢性
急性 慢性
急性 慢性
1~1.2 3~4
10
10
2.5
5.0
14
14
(5)代偿限度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HCO3-最高不会超过 30mmol/l,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由于肾脏参与代偿 HCO3-最高可达 55mmol/l. 2,呼 吸 性 酸 中 毒 PaCO2 可 因 过 度 通 气 而 下 降 , 但 一 般 不 会 低 于
平。
(6)阴离子间隙 1)概念 血浆中未定阴离子和阳离子之差,计算公式: AG=[Na+]-[CL-]-[HCO3-] (正常值:12±4,也有认为 10~14) 2)意义 一旦确定为代谢性酸中毒时应同时计算阴离子间隙; AG 增大多数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如乳酸酸中毒,酮症以及肾功能不全导
酸碱平衡的知识点内容总结
![酸碱平衡的知识点内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8ba8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5.png)
酸碱平衡的知识点内容总结1. 酸碱平衡的定义酸碱平衡是指人体内液体的酸碱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理状态。
pH值是衡量酸碱度的指标,它是表示液体酸碱程度的数值。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的pH值应该维持在7.35-7.45之间,这个范围被称为酸碱平衡的正常范围。
2. 酸碱平衡的重要性酸碱平衡对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细胞正常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体内液体的酸碱度发生偏离,会影响到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
3. 生理调节机制酸碱平衡主要受到血液、肾脏和呼吸系统的调节。
血液通过缓冲系统可以快速调节酸碱度,而肾脏则可以通过排泄酸性物质和生成碱性物质来维持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则通过呼吸速度的调节来调节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影响血液的酸碱度。
4. 酸碱失衡的原因酸碱失衡是指体内液体的酸碱度偏离正常范围,分为呼吸性酸碱失衡和代谢性酸碱失衡两种。
呼吸性酸碱失衡通常由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引起,如肺部疾病或神经系统损伤。
代谢性酸碱失衡则主要与肾脏调节功能障碍有关,如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等。
5. 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酸碱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不全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等。
此外,一些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会影响酸碱平衡,长期的饮食不平衡或过度运动都有可能导致酸碱失衡,对健康造成影响。
总之,酸碱平衡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调节过程,在保持人体内部环境稳定和细胞正常功能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酸碱平衡的深入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加强对酸碱平衡的学习和认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体液酸碱平衡的分析方法
![体液酸碱平衡的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8435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6.png)
体液酸碱平衡的分析方法体液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内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维持细胞代谢平衡、酶活性和蛋白质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准确测定和分析体液酸碱平衡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体液酸碱平衡分析方法。
一、氧化还原电位法氧化还原电位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体液酸碱平衡的方法。
它通过测定体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来推测体液的酸碱性。
常用的测定器材是pH电极和参比电极。
pH电极用于测定体液的酸碱度,参比电极用于提供相对稳定的参比电势。
通过计算两个电极的电位差,即可确定体液的酸碱平衡程度。
二、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测定体液酸碱平衡的传统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向体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并通过检测pH值的变化来确定体液的酸碱平衡状态。
常用的滴定剂包括生理盐水和NaOH。
在滴定过程中,通过观察体液的颜色变化或使用pH计等仪器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得出酸碱平衡的结果。
三、气体分析法气体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体液酸碱平衡的定量方法。
它通过测定体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来推测体液的酸碱性。
常用的仪器包括气体渗透电极和气体分析仪。
气体渗透电极用于测定体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而气体分析仪用于准确测定这些气体的含量。
通过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推断体液的酸碱平衡情况。
四、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体液酸碱平衡的方法。
它通过测定体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来推断体液的酸碱性。
常用的离子选择电极包括氢离子电极、碳酸氢根离子电极等。
这些电极可以选择性地与特定离子发生反应,从而测定体液中的酸碱离子浓度。
通过分析这些离子的浓度,可以了解体液的酸碱状态。
总结:体液酸碱平衡的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氧化还原电位法、酸碱滴定法、气体分析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定体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pH值、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以及离子浓度来推断体液的酸碱平衡情况。
这些分析方法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的体液酸碱平衡状态,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06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06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2b7c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6.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06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酸碱平衡是无机及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溶液中酸和碱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性质和浓度的分析方法。
本文将对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介绍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酸碱平衡是指溶液中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和平衡状态。
在溶液中,酸能够释放出H+离子,而碱能够接受H+离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质子(H+)转移反应。
在酸碱平衡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酸性度(pH)和酸度常数(Ka)。
pH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定义是pH=-log[H+],其中[H+]代表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pH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pH值越大,表示溶液越碱。
在中性水溶液中,pH值为7酸度常数Ka用来衡量酸的强弱,它的定义是Ka=[H+][A-]/[HA],其中[H+]代表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A-]代表酸的共轭碱的浓度,[HA]代表未解离酸的浓度。
Ka值越大,表示酸越强。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性质和浓度的分析方法。
在酸碱滴定中,通常会使用滴定管、酸度计、酸碱指示剂等实验装置和试剂。
滴定过程中需要滴定剂、指示剂和滴定的原料溶液。
滴定过程中,首先准备好要分析的溶液和滴定剂。
然后,用滴定管滴入适量的滴定剂到容器中,然后再加入适当的指示剂。
当滴定剂反应完全与原料溶液中的酸或碱反应完成时,指示剂的颜色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通过测量滴定剂用量,可以计算出原料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酸碱滴定法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有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络合滴定。
酸碱滴定是根据滴定剂对溶液中的酸或碱进行中和反应来测定其浓度。
氧化还原滴定是通过滴定剂与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其浓度。
络合滴定是通过滴定剂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来测定其浓度。
酸碱滴定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它可以用于测定食品和药品中的酸碱度,以确保其安全和合规性。
此外,酸碱滴定还可以用于水质分析、环境监测和药物分析等领域。
检验科酸碱平衡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酸碱平衡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3ff6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a.png)
检验科酸碱平衡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酸碱平衡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能够反映人体的酸碱代谢状态以及机体内外环境的酸碱平衡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酸碱平衡检测与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通过检测动脉血样品中的pH值、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采集动脉血样品,并使用专用的血气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酸碱代谢情况,进而指导治疗。
二、尿液分析尿液酸碱平衡分析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它通过分析尿液中的pH 值、尿液酸碱度等参数,间接反映出人体内的酸碱代谢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尿液呈酸性,可能是由于酸负荷的增加或肾脏排酸功能障碍所致;而尿液呈碱性则可能是由于酸排泄增加或肾脏排碱功能障碍所致。
因此,通过尿液分析可以判断人体的酸碱平衡情况,并对一些相关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三、病理组织分析除了血液和尿液分析外,病理组织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酸碱平衡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组织样本中的酸碱平衡相关指标,如组织液pH值、CO2含量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组织细胞的酸碱平衡状态,进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病理组织分析通常需要进行组织取样,并通过染色等技术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酸碱平衡情况。
四、其他检测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三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酸碱平衡检测与分析方法,如尿液酸碱负荷试验、胃酸分泌测定、酸碱度计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酸碱平衡情况。
总结起来,酸碱平衡的检测与分析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科学准确地检测与分析酸碱平衡,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诊断酸碱平衡失调相关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述的酸碱平衡检测与分析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还需参考医疗机构的操作规范和专业人士的指导。
化学平衡中的酸碱平衡和酸碱度
![化学平衡中的酸碱平衡和酸碱度](https://img.taocdn.com/s3/m/76e85c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0.png)
化学平衡中的酸碱平衡和酸碱度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达到一定平衡状态的过程。
在化学平衡中,酸碱平衡和酸碱度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酸碱平衡的基本原理以及酸碱度的计算方法。
酸碱平衡是指在溶液中,酸和碱的浓度达到一定平衡状态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酸和碱会相互反应,形成盐和水。
这种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
在酸碱平衡中,酸和碱的浓度可以通过酸碱度来表示。
酸碱度是指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的量度。
酸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pH值越低,表示酸度越强。
碱度通常用pOH值来表示,pOH值越低,表示碱度越强。
pH和pOH的计算公式分别为-pH=log[H+]和-pOH=log[OH-]。
在中性溶液中,pH值和pOH值均为7,表示酸和碱的浓度相等。
在酸碱平衡中,酸和碱的浓度可以通过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来计算。
平衡常数是指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对于酸碱反应来说,平衡常数可以用酸度常数Ka和碱度常数Kb来表示。
酸度常数Ka表示酸的强度,计算公式为Ka=[H+][A-]/[HA],其中[H+]为氢离子浓度,[A-]为酸根离子浓度,[HA]为未离解酸的浓度。
碱度常数Kb表示碱的强度,计算公式为Kb=[OH-][B+]/[BOH],其中[OH-]为氢氧根离子浓度,[B+]为碱盐离子浓度,[BOH]为未离解碱的浓度。
在酸碱平衡中,pH值和pOH值的变化会影响酸和碱的浓度。
当pH值低于7时,表示溶液为酸性溶液,酸的浓度较高;当pH值高于7时,表示溶液为碱性溶液,碱的浓度较高。
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可以控制酸碱反应的平衡状态。
酸碱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于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善植物生长环境;酸碱指示剂可以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反应可以用于制备盐和水等。
总之,酸碱平衡和酸碱度是化学平衡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酸碱度的计算和调节,可以控制酸碱反应的平衡状态。
无机及分析化学06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06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22b8d95022aaea998f0f92.png)
c(NH 4 )c(OH ) K b (NH 3 ) = c(NH 3 )
Kb (NH3):一元弱碱的解离常数
Chapter Six
25
(2)共轭酸碱对 Ka、 Kb 的关系 )
NH3(aq)+ H2O(l) NH4+(aq)+ OH–(aq)
c(OH - ) c(NH 4 + ) K b (NH 3 ) = c(NH 3 )
H+(aq)+Ac-(aq)
HAc ∼ Ac共轭酸碱对
H3O+(aq)
H2O ∼ H3O+
共轭酸碱对
H3O+(aq) + Ac-(aq) H+(aq) + Ac-(aq)
12
例:NH3在水溶液中的解离也是一个酸碱反 应。 酸碱半反应 H2O (l) 酸碱半反应 NH3 (aq) + H+ (aq) 酸碱总反应 NH3 (aq) + H2O(l) NH4+ (aq) H+ (aq) + OH- (aq) H2O ∼ OH共轭酸碱对
NH4+ +H2O
Chapter Six
例:HCl与NH3的反应无论是在溶液中还是在气 与 相中或是在非水溶剂苯中, 相中或是在非水溶剂苯中,其实质都是质子转 最终生成NH4Cl。 移,最终生成 。
HCl + NH3
优越性: 优越性:
• •
NH4+ + Cl-
扩大了酸碱物质的范畴 扩大了酸碱反应的范畴
酸总是较碱多一个正电荷, 酸总是较碱多一个正电荷,酸碱可以是 分子,阳离子,阴离子。 分子,阳离子,阴离子。
分析化学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2)
![分析化学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2)](https://img.taocdn.com/s3/m/47cc598bec3a87c24028c4d5.png)
而10~15滴PP, pH≈8变色
离子强度:影响pKHIn
温度
其他
4 混合指示剂 通过颜色互补,使变色范围变窄, 变色更敏锐 溴甲酚绿+甲基红
5.0------------5.1-------------5.2 橙红 灰 绿 (黄+红) (绿+橙红)(蓝+黄)
用于Na2CO3标定HCl时指示终点
10 8 6 4 2 0 0 1 2
9.7
sp+0.1%
sp 7.0
4.3
突 跃
sp-0.1%
0.1000mol· L-1 HCl ↓ 0.1000mol· L-1 NaOH 突跃:9.7~4.3 PP 8.0 MR 5.0
滴定分数 a
浓度对滴定突跃的影响
pH
12
10.7
10
9.7 8.7 7.0
14 12 10 8 12.5 11.7 10.7 9.7
20.02mL
溶 液 的 pH
7 6 4 2 1 0 0 5 10 15 20 25
突跃范围
19.98mL
4.3 3.3 2.28
30
35
40
45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mL)
“突跃”的存在为准确判断终点提供了方便
滴定突跃的作用:
滴定突跃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指示剂的变色范 围要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1) 滴定前: 滴定分数a=0 [H+]=cHCl=0.1000mol· L-1 pH=1.00
(2) 滴定开始到sp前: [H+]=cHCl(剩余) 当加入NaOH19.98mL时,相对误差为 -0.1% 滴定分数a=0.999 [H+]=5.0×10-5 mol/L pH=4.30 (3) sp时: a=1 [H+]=[OH-] pH=7.00
酸碱双向平衡实验报告
![酸碱双向平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bc98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碱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
2. 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酸碱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加深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
3. 掌握酸碱双向平衡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酸碱平衡是指在溶液中,酸和碱相互作用,形成相应的盐和水的过程。
当酸和碱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溶液中的酸碱度(pH值)会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现象称为酸碱平衡。
本实验采用酸碱双向平衡法,通过向溶液中加入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从而分析酸碱平衡状态。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锥形瓶、滴管、试管、试管架、酒精灯、镊子、温度计等。
2. 试剂:盐酸(0.1mol/L)、氢氧化钠(0.1mol/L)、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锥形瓶洗净、干燥,滴管洗净、干燥,试管洗净、干燥。
2.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1)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当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3. 实验二:酸碱双向平衡(1)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甲基橙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逐滴加入盐酸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当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停止滴加盐酸溶液,记录消耗的盐酸溶液体积。
4. 数据处理:计算酸碱反应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的体积,分析酸碱平衡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2. 实验二:在加入盐酸溶液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说明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3.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酸碱中和反应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的体积比约为1:1,符合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课件》5-1酸碱平衡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课件》5-1酸碱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330466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a.png)
THANKS
感谢观看
质量作用定律
质量作用定律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定律,在酸 碱平衡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系。
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是描述弱电解质在水中离解程度的一种平衡状态,弱酸或 弱碱的电离平衡受到质子转移的影响。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或强碱而保持自身pH值基本 不变的溶液,其原理是利用了酸碱对的缓冲作用。
3. 观察并记录酸碱反应过程 中的现象;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酸碱反 应的平衡常数。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条 件下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可以
得出以下结论
1.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 有关,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
2.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浓度 有关,浓度越大,平衡常数越大;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01
3. 在一定条件下,酸碱反应可以达到平衡状态,此 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02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03
1. 酸碱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存在平衡状态;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2.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浓度 等因素有关;
3.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的酸碱反 应平衡常数,可以了解酸碱反应的规 律和特点。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 课件》5-1酸碱平衡
目录
•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 酸碱平衡的移动 • 酸碱平衡的计算 • 酸碱平衡的应用 • 酸碱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酸和碱的定义
酸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H+) 的物质。酸具有给出质子的能力, 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碱
体内酸碱平衡分析与判读
![体内酸碱平衡分析与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af40a88c5fbfc77da269b1ff.png)
三个规律
1、电中和(电中性)规律 2、等渗规律 3、维持PH正常生理规律
酸碱紊乱与电解质
1、PH与K+呈负相关,PH每下降0.1,血K+ 升
高0.6mmol/L。 2、 HCO3-与Cl-亦呈负相关, Na+/Cl-比值
判断酸碱失衡的原发因素
因机体对酸碱失衡的代偿性变化总是跟不上原发性 变化,故原发性指标的实测值偏离正常值较继发因素 (或称代偿因素)为远。
PaCO2×0.6 = HCO3- (PH=7.4时成立) a.PaCO2↑、 HCO3- ↑ 上述较大的一侧为原发指标 b.PaCO2↓、 HCO3- ↓ 上述较小的一侧为原发指标 c.如PaCO2↑ HCO3- ↓ 呼酸+代酸
ⅱ .血管紧张性↓
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ⅲ .传导阻滞
b H+抑制氧化酶→ATP↓
c H+抑制兴奋收缩耦联。
(3)高血钾 原因:a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b H+ - Na+、K+ - Na+交换的竞争。
酸碱失衡对机体的影响
2 .碱中毒:
(1)中枢兴奋: γ-氨基丁酸↓ (2)神经肌肉应激性↑:
结合钙游离钙↓
根据化验检查推断酸碱失衡
★ A.分析常规检验资料(如血尿素氮、肌酐、血糖血酮体 等生化检查及尿酸碱度测定等)
★ B.分析血电解质检查的资料: (1)HCO3-(或CO2CP) 如↑,考虑代碱或代偿性呼酸 如↓,考虑代酸或代偿性呼硷 (2)K+ 如↑,考虑酸血症 如↓,考虑硷血症 (3)Cl- 如↑,考虑高血氯性代酸或代偿性呼硷 如↓,考虑代硷或代偿性呼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酸碱质子理论
酸和碱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统一在对质子H+的关系上, 酸给出质子成为碱,碱接受质子后变成了酸。
2. 酸碱质子理论
这种对应关系叫做共轭关系,满足这种关系的一对酸和碱称为 共轭酸碱对。酸越强,它的共轭碱就越弱,酸越弱,它的共轭 碱就越强。
在水中,HClO4,H2SO4, HCl和HNO3都是强酸,水不能
分辨出它们酸性的强弱,水是这些强酸的拉平溶剂。水把
这些强酸的能力拉平了。
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ClO4,H2SO4, HCl和HNO3)的酸性 远远>HF>HAc>H2O的酸性;
2.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的强度
HAc是这四种酸的分辨试剂,对它们酸性强弱有分辨作用
3. 酸碱电子理论
● 酸碱电子理论的定义涉及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使酸碱理论与物质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化合物 中普遍存在配位键,因此路易斯酸碱的范围极其 广泛,酸碱配合物无所不包,凡金属离子都是酸, 与金属离子结合的不管是阴离子还是中性分子都 是碱,一切盐类、金属氧化物及其他大多数化合 物都是酸碱配合物。
二、溶液的酸碱性
水是最重要的溶剂,我们要讨论的离子平衡都是在水
溶液中进行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质和水的解离
平衡。
H2O(l)
H+ + OH¯
[H+ ][OH-] K
[H2O]
水的离子积常数Kw:(纯液态不计入平衡关系式) [H+] [OH¯]=(1.004×10-7 )2 =1.0×10-14 =Kw (8-1)
酸碱电离理论的局限性:
把酸碱的概念仅限于水溶液中,无法解释物质在 非水溶剂中的酸碱性问题;也无法解释NH4Cl、 AlCl3、Na2CO3、Na3PO4等物质的酸碱性问题。
2. 酸碱质子理论
布朗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曾任哥本哈根大学化学教授, 1923年创建了酸碱质子理论。
布朗斯特
Br.o.nsted,1879-1947
是酸还是碱要在具体的环境中;例如H2O的反应: H2O + H + →H3O+,H2O是碱,
H2O
H+ + OH¯,H2O是酸。
(3)在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酸碱电离理论中
的盐在质子理论中都是离子酸或离子碱。例如NH4Cl 中的NH4+是酸,Cl¯是碱。
2.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的强度
在阿仑尼乌斯理论中,酸和碱的强度是用解离平衡常数Ka 和Kb的大小来表示的,如果Ka大,表示酸在水溶液中解离 出H+的能力强。
1859-1927
1889年提出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变化关
系的经验公式。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凡解离产生H+离子的
物质叫做酸;解离产生OH¯离子的物质叫做碱。
1. 酸碱电离理论
酸碱电离理论从物质的化学组成上揭示了酸碱的 本质:H+是酸的特征,OH¯是碱的特征,中和反 应的实质就是 H+ + OH¯→H2O。
3. 酸碱电子理论
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结合酸碱 的电子结构,1923年提出了酸碱电 子理论。
路易斯
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
Lewis G.N.,1875-1946 凡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
酸是电子对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给予体。酸碱反应的 实质是配位键的形成并形成酸碱配合物。
3. 酸碱电子理论
注:与出版教材统一,文中电离均改 为解离,以下均做相同修改。
2.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碱的含义和酸碱反应的范围, 摆脱了酸碱必须在水中发生反应的局限性,不仅适用于水 溶液体系,而且适用于非水体系,并把水溶液中进行的各 种离子反应系统地归纳为质子传递的酸碱反应,加深了人 们对酸碱和酸碱反应的认识。
4. 了解酸碱容量分析的原理,掌握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 定一元弱酸过程中pH的计算,以及影响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
第8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容量分析
教学内容:
一、酸碱理论 二、溶液的酸碱性 三、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四、缓冲溶液 五、盐的水解 六、酸碱容量分析
一、酸碱理论
1. 酸碱电离理论 2. 酸碱质子理论 3. 酸碱电子理论
第8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容量分析
教学要求:
1. 了解酸碱理论,掌握pH和pOH的定义。重点掌握酸碱 质子理论及其在盐的水解平衡计算中的相关应用。
2. 掌握一元弱酸、弱碱解离平衡的相关计算,了解多元弱 酸、弱碱分步解离平衡及相关计算。
3. 了解缓冲作用原理以及缓冲溶液的组成和性质,熟练掌 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能熟练地配制一定pH的缓冲溶液。
3. 酸碱电子理论
● 在酸碱电子理论中,一种物质究竟属于酸还是属于碱,
要在具体的反应中确定,不能脱离环境去辨认物质的归 属。
● 酸碱电子理论对酸碱的定义,摆脱了体系必须具备某
种离子或元素,也不受溶剂的限制,而立论于物质的普 遍组合,以电子对的给出和接受来说明酸碱的反应,故 它更能体现物质的本质属性,较前面几种酸碱理论更为 全面和广泛。但是由于路易斯理论对酸碱的认识过于笼 统,因而不易掌握酸碱的特性。
酸和碱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它们是相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酸可以变碱,碱可以变酸,强可以 变弱,弱可以变强。这就是酸碱的辨证关系。
2. 酸碱质子理论
质子理论只限于质子的给出和接受,必须含 有H+,不能包括那些不交换质子而又具有酸性的 物质。例如SnCl4、AlCl3这些物质虽然不含有质 子H+,但它们和含氢的酸一样,在非水溶剂中仍 然可以中和碱。这种现象质子理论就不能解释了。
2. 酸碱质子理论
酸1 + 碱2
酸2 + 碱1
酸1是碱1的共轭酸,碱2 是酸2的共轭碱。
2. 酸碱质子理论
HSO4¯、H2PO4¯、HPO24- 既可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 子,它们既可作为酸也可作为碱,称为两性物质。
2. 酸碱质子理论
(1)酸、碱可以是分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同一物质如HSO4¯、H2PO4¯等,在一个反应中 它是酸,而在另一个反应中它又是碱,判断一种物质
1. 酸碱电离理论
瑞典物理化学家阿仑尼乌斯,他的最大
贡献是1884年提出了电离学说,这一学 说是物理化学发展初期的重大发现,对
溶液性质的解释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是
物理和化学之间的一座桥梁。阿仑尼乌
阿仑尼乌斯
斯因创立电离学说而获得了1903年的诺
Svante August Arrhenius 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