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婚姻家庭继承制度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婚姻制度与家族观念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婚姻制度与家族观念宋朝的婚姻与家庭:婚姻制度与家族观念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标志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多元发展。
在这个时代,婚姻制度与家族观念对于宋朝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宋朝的婚姻制度和家族观念的探讨,揭示出这一时期婚姻与家庭的特点和影响。
宋朝的婚姻制度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调以家庭为基本单位,重视婚姻的稳定和家族的延续。
婚姻制度在宋朝以官方政策和民间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
首先,在宋朝,婚姻是需要经过家长和媒人的筹划安排的。
婚姻并不仅仅是两个个体之间的私事,而是涉及到整个家族利益的重要事务。
因此,家族观念在婚姻制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家族观念认为,婚姻应该是家族间的联姻,以增进家族的势力和地位。
因此,在宋朝,家族的声望和地位往往成为衡量婚姻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其次,宋朝的婚姻制度还注重维护家族的纯洁性和秩序。
婚姻的选择通常是基于考虑到双方家族的血缘关系、地位以及经济条件等。
重视家族纯洁性意味着,婚姻双方应该避免近亲结婚,以防止家族遗传疾病的传承。
同时,家族观念还要求女方必须是贞洁的,以确保家族的尊严和秩序。
此外,在宋朝的婚姻制度中,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早婚是一种常见现象,女性在未成年之前就被迫结婚。
其次,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权力受到限制,主要是通过丈夫和家族的控制来体现。
最后,女性在离婚和再婚方面的权益较弱,离婚往往需要女方承担更多的责任。
总体来说,宋朝的婚姻制度和家族观念对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种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强调家族的纯洁性和秩序导致个体的选择权和自由受到了限制。
其次,对女性的地位和权益的限制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们需要注意到,婚姻制度和家族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本文只是对宋朝婚姻制度和家族观念的一个简要概述,还有很多细节和特点没有涉及到。
宋朝的妇女与家庭权益与地位的变迁
宋朝的妇女与家庭权益与地位的变迁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复杂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妇女和家庭的权益与地位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宋朝妇女及家庭的权益与地位的变化。
一、婚姻与家庭结构在宋朝,婚姻和家庭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此前,古代中国家庭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男子为家族的继承者,妇女在家庭中地位较低。
然而,宋朝开始注重以家族为单位的纳税和服务,这导致家族渐渐丧失了对家庭的支配权。
与此同时,女儿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婚姻并不再仅仅是男方家庭的事情,更多考虑到女方和男方家庭的平等与和谐。
婚姻制度方面,有些地区开始使用嫁妆制度取代婚前的头顶红,使女方在婚后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和权益,也提高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和地位。
同时,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也有所扩展,婚姻关系更加强调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相互尊重。
二、女性的教育与才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代,这对妇女的教育与才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尽管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但与以往相比,宋朝的妇女在文化和教育方面逐渐得到了发展。
有些中产阶级家庭开始重视女子教育,让女儿接受文学、书法、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对于那些有一定才艺的女性,社会也逐渐放开了对她们的限制。
例如,在宋朝出现了许多才女,她们通过自己的才华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三、女性的工作与经济地位宋朝时期,女性的工作与经济地位也有所提高。
妇女不仅在家庭中担负起管理家政的重任,还积极参与工商业和农业生产。
一些女性开始从事纺织、织锦等手工艺行业,或经营自己的小生意,赚取经济收入。
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帮助了宋朝社会的经济发展。
然而,尽管有一些妇女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独立性,但男性仍然占据着社会的主导地位。
女性对于某些职业和资源的访问仍然受到限制,特别是在政治和官员层级上。
所以,尽管有一定的改善,女性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与男性仍然存在差距。
四、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妇女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逐渐提高。
宋朝的婚姻制度
宋朝的婚姻制度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婚姻制度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定。
宋朝婚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儒家思想、政治和经济状况等。
本文将对宋朝的婚姻制度进行探讨。
一、婚姻制度的基本特点宋朝的婚姻制度强调家族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在宋代,婚姻被视为一种家庭利益的交换,婚姻的选择往往不以个人的意愿为主,而是以家族和社会地位为重要依据。
这种观念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封建家族观念。
二、婚姻的选择和媒妁之言宋朝的婚姻往往通过媒妁之言来达成。
家长和媒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会为适龄的男女介绍相互认可的对象。
媒妁之言的内容通常包括家族背景、财富状况等信息,以确保双方的利益和社会地位相当。
三、婚约的订立和彩礼的交换宋代的婚约一般是由男方和女方的家长代表双方商订而成。
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家族间的利益和地位的平衡,因此,彩礼的交换在宋朝的婚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通常,男方需要送给女方一定的财物或礼品作为彩礼,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和财富。
四、婚前礼仪和仪式宋朝的婚前有一系列的礼仪和仪式。
首先是婚期的确定,通常在农历的吉日里进行。
然后是迎亲仪式,新郎一般会乘坐花轿或骑马前往新娘家,但并不需要办理婚礼。
最后是新娘被迎进新郎家庭的仪式,新娘需要礼貌地接受新家庭的安排和照顾。
五、婚姻关系的维系与离婚制度一旦结婚,夫妻之间的关系在宋朝被视为不可分割的。
宋代的离婚非常严格,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允许离婚,如夫妻双方家族关系的矛盾、婚姻的无息等。
离婚必须经过法院的审查和批准,且双方需要支付一定的赡养费和补偿费用。
六、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宋朝的婚姻制度中,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
女性在家族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其夫家的地位和社会地位。
女性在婚姻中常常要服从丈夫和公婆的安排,且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较为局限,主要以照顾孩子和家务为主。
总结:宋朝的婚姻制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强调了家族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婚姻的选择往往由家长和媒人决定,婚姻关系的维系也较为强制。
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历程
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历程一、引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民事法规的发展对于中国法律制度的影响深远。
宋代民事法规在租赁、债务、婚姻、继承、契约、侵权、商事和不动产等领域都有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对这些法规的发展进行概述。
二、租赁法规在宋代,租赁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为了保护租赁双方的权益,宋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规。
这些法规规定了租赁合同的格式和内容,以及租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宋代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租赁事宜,以确保租赁市场的正常运行。
三、债务法规宋代的债务法规也得到了发展。
为了防止债务纠纷的发生,宋代政府规定了债务的利率上限,并对债务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规范。
同时,宋代还设立了债务仲裁制度,为债权人和债务人提供了一个解决纠纷的平台。
四、婚姻法规宋代的婚姻法规注重维护家庭秩序和伦理道德。
宋代政府规定了婚姻的程序和条件,强调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重要性。
同时,宋代还禁止了近亲结婚和婚姻中的贪财行为,以确保婚姻的公正和纯洁。
五、继承法规宋代的继承法规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宋代政府规定了财产继承的顺序和方法,明确了男女在继承中的地位和权利。
此外,宋代还设立了遗嘱制度,允许财产所有者在生前安排好自己的财产分配。
六、契约法规宋代的契约法规对于维护市场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代政府规定了契约的格式和内容,并对契约的履行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同时,宋代还设立了契约仲裁制度,为契约双方提供了一个解决纠纷的途径。
七、侵权法规宋代的侵权法规注重保护个人权益。
宋代政府规定了侵权行为的种类和处罚措施,并对侵权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同时,宋代还设立了侵权赔偿制度,为受害者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补偿。
八、商事法规宋代的商事法规也有较大的发展。
宋代政府制定了商事合同的规范,并对商业行为进行了监管。
同时,宋代还设立了商事仲裁制度,为商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宋朝的婚姻制度与家庭观念
宋朝的婚姻制度与家庭观念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该时期的婚姻制度和家庭观念也呈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婚姻被认为是社会稳定和家庭福祉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宋朝的婚姻制度和家庭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 婚姻制度宋朝的婚姻制度主要体现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特点。
一般来说,婚姻是由家长和媒人进行协商和安排的,尤其是对于贵族和官僚家庭而言。
婚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家族的繁衍,还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
首先,宋朝对于婚姻的要求非常讲究,注重门当户对。
贵族之间的婚姻往往是为了巩固家族势力和地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配偶。
此外,政治因素在婚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联姻来达到国家利益的目的。
例如,皇帝会通过婚姻来加强与外部势力的联盟,巩固国家的统治地位。
其次,宋朝的婚姻制度也注重道德和伦理观念。
封建礼教将婚姻视为一种神圣的事物,对于妻子要求贞质忍让、顺从丈夫的权威。
男性作为家族的中心,享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
女性则被要求守贞节俭,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子女的责任。
然而,不同于其他封建朝代,宋朝对于女性有一定的尊重和重视。
女性教育逐渐提升,思想觉醒的女性也开始参与社会活动。
婚姻中妻子的地位也得到了一些改善,尽管权利还是相对较低,但她们有权利提出离婚或申请复婚。
二. 家庭观念家庭在宋朝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传承家族血脉和价值观念的基本单位。
家庭观念以家族的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为核心。
首先,在宋朝,家族的地位和声望非常重要,因此继承家族血脉和财富的问题备受重视。
家族内部的财产和权力都需要通过家庭内部的继承来传承下去。
这就要求家人之间必须保持团结和和谐,共同维护家族利益。
其次,家庭是社会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家庭中,父母会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给子女。
子女们则要尊敬父母,忠诚于家庭,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念。
此外,宋朝的家庭观念还注重医养家庭成员的责任。
在家庭中,有病的家庭成员会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照顾和照料。
宋朝王爷的妻妾制度
宋朝王爷的妻妾制度
在宋朝,对于人身基本权利的保护已经到了相当严格的程度,这在其他朝代看来可能匪夷所思。
然而,在婚姻制度方面,仍然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
也就是说,一个男子,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只能有一个妻子,但可以拥有多名妾室。
对于王爷来说,其妻妾的制度也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
首先,正妻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她负责统领后宫,而妾室则处于从属地位。
妾室通常是以买或纳的方式成为家庭的一部分,她们没有财产权,所生子女也没有继承权。
而且,妾的地位通常较低,如果她们得不到丈夫的庇护,其身份可能与奴婢无异。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妾室受到正妻的虐待或被打死,官府也可能不会过问。
至于宋朝王爷的妻妾具体有多少,历史资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但从已知的后妃制度中可以看出,不同等级的妃子在政治、经济、礼仪等方面享有不同的待遇,这也暗示着后妃的人数可能因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总的来说,宋朝的王爷虽然可以拥有多名妾室,但他们的妻妾制度仍然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这些规定和限制旨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皇族的尊严。
北宋婚配制度
北宋婚配制度
北宋的婚姻制度主要由三种婚姻形式组成:正妻、妾和媾。
正妻是指合法的婚姻,妾是指非正式的婚姻,媾是指婚姻合同。
以下是北宋婚配制度的一些主要特点:
1. 媒妁之言:在北宋时期,婚姻的订立通常是由父母和媒妁来撮合的。
媒妁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向双方家庭传递信息,并协助谈判婚姻的条件。
2. 门当户对:北宋时期,人们非常看重双方家庭的门第和财富。
婚姻往往是在门当户对的家庭之间进行,以确保社会地位和财富的稳定传承。
3. 婚嫁礼仪:北宋的婚嫁礼仪十分繁琐,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一系列程序。
其中,纳彩即是议婚,分为说媒、交换草贴、交换定贴三个步骤。
4. 婚姻解除与离婚:在北宋时期,如果正妻有过错,可以被解除婚姻。
具体的解除婚姻和离婚的规定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但通常需要考虑双方家庭的意愿和社会的认可。
5. 厚嫁之风:北宋时期盛行厚嫁之风,即女方在嫁妆方面非常丰厚。
这既是女方家庭对新娘的疼爱和祝福,也是展示女方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
6. 族际婚的限制:北宋的婚姻制度禁止汉族同其他民族通婚,这是为了维护汉族的纯正血统和社会的稳定。
总的来说,北宋的婚配制度在注重礼仪、门第和财富的同时,也赋予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这些规定和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对于婚姻与家庭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宋朝社会中,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和家庭的重要性有着独特的态度。
本文将从婚姻制度、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探讨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一、婚姻制度宋朝的婚姻制度相对比较稳定。
人们通常会遵循父母之命,进行包办婚姻。
这意味着大多数的婚姻并非由当事人自主选择,而是由父母或其他长辈安排。
这种婚姻制度背后的理念是认为父母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为子女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个人的感情和意愿相对较为次要。
因此,宋朝的婚姻制度相对保守,个人的婚姻选择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夫妻关系在宋朝,夫妻关系主要以忍让包容为基础。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男女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明显的身份和地位不平等。
男性被视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和决策者,而女性则被寄予照料家庭和培养子女的责任。
然而,尽管夫妻间存在着权力不对等,宋朝的社会风气强调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和关心。
忍让、包容、互相关心成为宋朝夫妻关系的核心。
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对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在宋朝被视为家庭的重要任务。
父母会通过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宋朝的教育强调孝道,强调子女应该尊敬父母、孝顺长辈。
家庭的教育观念深深根植于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努力和自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此外,父母还会重视子女的教育资源,热衷于寻找优秀的老师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期子女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广阔的前景。
结语总的来说,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融合了儒家思想和传统价值观。
婚姻制度固守着包办婚姻的传统,夫妻关系强调互相包容和忍让,子女教育注重孝道和品德培养。
这些观念共同塑造了宋朝社会中婚姻与家庭的特点,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对于家庭和婚姻的普遍态度。
尽管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发展了更多种类的婚姻与家庭观念,但对于宋朝婚姻与家庭观念的理解,仍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
简论唐宋时期的财产继承制度
简述唐宋时期的财产继承制度摘要:作为继承制度的重要分支——财产继承制度,它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是诸子均分,它体现着中国古代家文化下以家庭伦理为中心而形成的伦理社会的文化特点,作为维系家族延续的纽带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妇女在财产继承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规定。
而唐宋时期作为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繁荣阶段,制度大体在这时成型,有待后世的发展,它们在历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借唐宋来窥探中国古代财产继承制度的大体内容。
关键词:唐宋时期财产继承制度前言在氏族社会,人们共同劳动,财产平均分配,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原有的氏族财产转移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私有财产的继承。
从秦代有确切的财产继承记载开始,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的发展完善,在唐宋时基本已经定型,以后基本沿袭无多大变化,它伴随着封建制度一起成长,维系着家庭的秩序,保证家庭的延续。
它作为封建制的产物,必然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夙愿。
唐宋时期,财产继承制度收录在《唐律》《宋刑统》等中,都有着诸子均分的规定,得到家族承认的私生子也不例外。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下,女子的地位是卑贱的,所以她们的财产继承权也是相当的有限,寡妇的继承权更是复杂。
中国古代贯穿着的是法定继承,但也有部分遗嘱的出现,那与我们现今所谓的遗嘱有很大的不同,但也不容忽视其中所带来的财产继承的信息。
而且对商人、外国商人的财产都有相应的规定。
一、诸子均分财产有确切财产继承的记载始自于秦代。
汉代时,财产继承首次确立诸子均分的原则。
据《史记·陆贾传》记载:陆贾“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囊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
汉代这种诸子均分财产的规定为后世所沿袭下来。
《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硬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
其父祖亡后,各自异居,又不同爨,经三载以上,逃亡六载以上,若无父祖旧田宅、邸店、部曲、奴婢见在可分者,不得辄更论分”。
①唐律规定分开过三年以上,逃亡后六年以上,就不得参与财产的析分。
宋朝的法律制度
宋朝的婚姻习俗与家庭关系
宋朝的婚姻习俗与家庭关系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婚姻习俗与家庭关系在这个时代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婚姻习俗和家庭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究宋朝社会中的婚姻与家庭风貌。
一、婚姻习俗在宋朝社会,婚姻习俗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传统,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社会地位和家族关系等方面。
以下是宋朝常见的婚姻习俗:1. 婚姻匹配:宋朝时期,婚姻一般是由父母或家族长辈牵线搭桥,他们会为子女选择合适的配偶。
这种形式的婚姻匹配重视社会地位、家族声誉以及双方的财富状况等因素,往往忽略了个人的意愿。
2. 婚前仪式:宋朝的婚礼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
首先是订婚仪式,通过礼仪的形式正式确认双方婚事。
随后是婚约,由官方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确保双方婚事的合法性。
在婚礼当天,双方家庭会举办盛大的结婚仪式,包括婚礼游行、交换婚戒等。
3. 嫁妆习俗:宋朝时期,女方在婚姻中负有特定的责任,其中之一就是嫁妆。
嫁妆是女方家庭为了帮助其安定婚姻生活而提供给新娘的财产或物品。
这些嫁妆通常包括金银珠宝、衣服、家具等,其价值和数量取决于两家的经济状况。
4. 婚后礼仪:宋朝注重婚后礼仪的执行,以确保婚姻的幸福和稳定。
新娘在婚后进入丈夫的家庭后,通常要依照各种礼仪规定,以显示对丈夫家族的尊重和服从。
二、家庭关系宋朝的家庭关系是建立在传统的家族观念之上的,尊重长辈,维系家族的利益是这个时代的重要价值观。
以下是宋朝社会中家庭关系的特点:1. 家族制度:宋朝家庭关系非常注重家族的延续和家族成员的团结。
家族财产和婚姻的安排都受到家族长辈的控制。
家族成员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等级和责任划分,长子继承家族财产和父亲的社会地位。
2. 孝道观念:孝道是宋朝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尊重长辈、敬重祖先被视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子女们必须尽孝养生之责,服从父母的安排和扶养长辈。
3. 多子嗣政策:为了维持家族的繁荣和家族财产的延续,宋朝实行了一系列的多子嗣政策。
这些政策鼓励男性婚姻并生育更多的儿子,以确保家族的血脉。
宋朝的家庭与婚姻
宋朝的家庭与婚姻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家庭和婚姻观念发生变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婚姻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家庭结构、家庭价值观以及婚姻制度等方面,探讨宋朝时期的家庭与婚姻。
一、家庭结构宋朝时期,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
核心家庭通常由父母和子女组成,亲子关系是家庭的基本纽带。
儿子承担了延续家族的责任,传承祖先的家族传统。
女儿在结婚之后则离开自己的家庭来依附丈夫的家族。
这种家庭结构使得家族观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二、家庭价值观宋朝的家庭价值观呈现出一定的封建色彩。
男子尊重长辈并履行作为家族继承者的责任,女子则被赋予了传宗接代的期望,被认为是维系家族血脉的关键。
儿孙满堂会被视为一种荣誉和福气。
在宋朝的社会观念中,家庭承载着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希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依托。
三、婚姻制度宋朝的婚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封建婚姻观念。
婚姻是家族之间联姻的一种方式,家族之间通过婚姻来增进亲情关系、巩固利益,并制定家族传承的规则。
相亲是寻找合适婚姻对象的常见方式,父母会通过社会关系来牵线搭桥。
婚礼上,除了一些传统的仪式,婚嫁彩礼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象征着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
四、妇女地位宋朝的社会地位尽管有所提升,但妇女的地位仍然受到限制。
婚姻后,女性被期望从父家过渡到丈夫家,服从于夫,侍奉公婆,同时兼顾生育和家务,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期望。
女性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
然而,随着宋朝社会的发展,有些女性得以接受教育并涉足社会文化,为后世的女性地位争取了一定的改善。
综上所述,宋朝时期的家庭与婚姻观念深受封建价值观的影响,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婚姻制度体现了家族联姻的意味。
虽然妇女地位受到一定限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女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
宋朝的家庭与婚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
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
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1.引言1.1 概述在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涵盖了广泛的社会领域,并对当时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是该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产物,它不仅对当时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还为后世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从整体的角度,概括地介绍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情况。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宋代民事法规的制定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政治状况。
其次,我们将探讨该时期民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过程,揭示其在制定目标、议程和实施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最后,我们将对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进行综合性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时期民事法规制度的演变过程,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动力,从而进一步认识宋代社会的法治建设和法律文化发展。
同时,通过对宋代民事法规发展的深入研究,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通常用于介绍整篇文章的总体结构安排,下面是可能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清晰地探讨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
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引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整个文章的背景和概述。
首先,我们将概述宋代民事法规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引发读者对该话题的兴趣。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释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了解接下来的内容安排。
2. 正文正文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来探讨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
第一部分将着重介绍宋代民事法规的背景,包括社会经济状况、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等。
我们将深入了解宋代时期的社会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民事法规发展的动因。
第二部分将集中讨论宋代民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
我们将详细描述宋代政府在发展民事法规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相关法律的制定过程、法律条文的内容和修订的动态等。
宋朝的家庭与婚姻制度
宋朝的家庭与婚姻制度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宋朝,家庭与婚姻制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宋朝的家庭与婚姻制度,并从不同的方面展开论述。
一、家庭结构宋朝的家庭结构与前代相比有了许多变化。
在宋朝,宗族血缘关系逐渐淡化,同时核心家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核心家庭由夫妻和子女组成,男女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平衡。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家长的角色,对于家庭的管理和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母亲则主要负责家务劳动和子女教育。
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独立,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受到家庭的高度重视。
二、婚姻制度在宋朝,婚姻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对于前代,宋朝的婚姻更加注重男女双方的感情和自由选择。
婚姻的基本方式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并经过女方和女方家人的同意后成婚。
而以父母之命、媒人之言的包办婚姻越来越少见。
此外,宋朝婚姻制度还强调婚姻的贞洁和忠诚,对于婚姻不忠的行为持有严厉的态度。
三、夫妻关系宋朝的夫妻关系相对于前代更加平等和和谐。
夫妻之间的感情和互敬互爱得到了重视。
夫妻双方在家庭经济发展、教育子女等方面发挥着相互合作的作用。
同时,宋朝也有许多关于夫妻相处之道的经典著作,如《夫妻箴言》等,强调了夫妻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四、家族观念与婚姻尽管家庭结构在宋朝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家族观念在社会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观念强调家族的传承和延续,在婚姻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宋朝的婚姻仪式中,男方家庭会变相继承女方家族的姓氏,这体现了家族观念在婚姻制度中的影响。
总结:宋朝的家庭与婚姻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夫妻关系更加平等和和谐。
婚姻制度也更加注重男女的感情和自由选择。
然而,家族观念仍然在婚姻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对宋朝家庭和婚姻制度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也是一个婚姻和家庭观念发展的时期。
在宋朝社会中,婚姻和家庭被视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宋朝时期的婚姻习俗、家庭结构以及婚姻和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
一、婚姻习俗1. 婚姻的选择在宋代,婚姻的选择通常由父母和长辈决定。
尊重家长的决定是宋朝婚姻观念的一种体现。
父母会根据家族和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以及相互之间的人品和相貌等方面来选择适合的婚姻对象。
2. 婚姻仪式宋朝的婚姻仪式注重庄重和神圣感。
通常有订婚、过门、拜堂等环节。
订婚是双方家长商定婚姻的具体细节,过门指女方离开家庭进入男方家庭,拜堂则是举行婚礼的主要环节。
这些仪式都有着一定的礼仪和规矩。
3. 婚姻的聘礼和嫁妆宋朝的婚姻习俗中,婚姻的聘礼和嫁妆被认为是彰显双方家庭地位和社会身份的重要方式。
丈夫方会给予聘礼,而妻子家族则会准备嫁妆。
这些聘礼和嫁妆的丰富程度往往与家庭的财富有关。
二、家庭结构1. 家族观念在宋朝,家族观念非常重要。
家族作为社会基本单位,被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力量。
家族中长辈的地位往往被尊重和崇拜,他们对家庭事务和家族事务有着决策权和控制权。
2. 家庭地位和责任在宋朝社会中,男性通常被赋予更高的家庭地位和更多的责任。
他们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和决策者,对家庭的繁荣和未来发展负有更大的责任。
女性则被期望以家庭为重,承担照顾家庭成员、传宗接代的责任。
3. 子女教育宋朝时期,子女教育被视为家庭的重要任务之一。
父母注重子女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儿子的教育。
儿子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培养,因为他们意味着家族的延续和家族的荣誉。
三、婚姻与家庭的地位1. 社会地位的象征宋朝时期,婚姻和家庭被视为社会地位的象征。
通过结婚建立家庭,一个人才能在社会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因此,很多人努力通过结婚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2. 社会秩序和家庭和睦宋朝社会强调社会秩序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价值观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价值观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着文化繁荣与家庭价值观念的时代。
在宋朝,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被高度重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独特的家庭价值观。
本文将从宋朝的家庭结构、婚姻观念以及女性地位三个方面,探讨宋朝的婚姻与家庭价值观。
一、宋朝的家庭结构宋朝的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
在宋朝的家庭中,父权制是主导的原则,家族以男性血统的延续为中心,男性是家族权力的承担者和继承者。
尊重长辈,尊重祖先,传承家族的血脉是家庭中的核心价值观。
二、宋朝的婚姻观念在宋朝,婚姻被视为家庭盛事,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宋代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意味着男子成年后应该结婚,而女子也应该尽早嫁出。
这反映了宋朝社会婚姻观念中男女角色分工的体现。
宋朝婚姻的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婚前、婚礼和婚后。
婚前阶段的重要仪式是聘礼,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赠送礼品以示诚意。
婚礼会根据双方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都会有宴席和仪式。
婚后,夫妻会共同建立家庭,并以男方家族为基础继承产业和家族血脉。
三、宋朝女性地位在宋朝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被广泛存在,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
然而,宋朝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是家庭的管理者,负责家务和子女的教育。
此外,女性在经济活动中也有一定的发展,一些富裕家庭中的女性可以从事经商活动。
尽管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宋朝也出现了一些杰出的女性人物。
如文天祥的妻子张氏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她在文人圈中享有盛名。
另外,名将岳飞的母亲是一位坚毅勇敢的女性,她对儿子的影响和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例子表明了宋朝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总结起来,宋朝是一个崇尚家庭价值观念的时代,婚姻与家庭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婚姻观念体现了男女角色分工,同时强调了家族血脉的传承。
尽管女性在社会地位上相对低下,但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宋朝婚姻与家庭价值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社会的文化与传统。
宋朝的婚礼习俗与婚姻家庭
宋朝的婚礼习俗与婚姻家庭在宋朝,婚姻被视为人生的一大事件,既是家族血脉延续的根本,也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宋朝的婚姻习俗丰富多样,既有封建礼仪的繁琐,也有民间风俗的独特,这些习俗和风俗的存在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材料。
一、婚姻的准备阶段宋朝的婚姻准备工作通常会提前数月或数年进行。
首先是相亲,这是婚姻的起点。
父母会为子女寻找门当户对的婚姻对象,而媒人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婚姻对象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和人品都会被重点考虑。
如果父母达成一致意见,接下来就是“问名字”。
双方互相递交名片,以示自己的真诚和诚意。
如果名字相合,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交往。
二、婚礼仪式宋朝的婚礼仪式较为繁琐,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纳吉、娶妻和迎娶。
首先是纳吉,即男方家族在婚前准备礼金和聘礼,并送到女方家中。
然后是娶妻,男方亲自去女方家中迎娶新娘。
在这一过程中,伴娘和伴郎将会发挥重要的角色,以应对各种喜庆场合的需要。
最后是迎娶,婚后的第三天,女方家族派遣人员前往男方家中,表示对新娘的关心和祝福。
在整个婚礼仪式中,音乐、舞蹈和吉祥的祝福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婚姻生活宋朝的婚姻家庭注重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男子是家庭的主人,女性则主要负责家务和养育子女。
然而,宋朝社会的发展也使得婚姻关系开始出现改变。
封建礼教的束缚逐渐减弱,女性逐渐有了一些社会参与的机会。
妻子也开始在家庭决策中发挥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宋朝的家庭生活也注重亲情和团结,夫妻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扶持,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
四、离婚与再婚在宋朝,离婚并不被社会所鼓励,因此,夫妻在发生矛盾时,通常会选择和解、调解。
如果不能和解,同居关系会出现严重矛盾,才会有离婚的可能性。
但即便离婚,女性在离婚后的处境也较为困难,很少有再嫁的机会。
而男性则相对容易再娶,甚至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妻子。
总之,宋朝的婚姻习俗和婚姻家庭反映了封建礼教的观念和社会地位,同时也显示了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脉络。
9 宋朝法制
民事法制
二、物权 2. 倚当
所有权人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使用权及部分收益权 转让他人,以换取现钱的活动,主要以田宅为标的
3. 抵当
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田宅的契据作为债务的担保,在 约定日期清偿借款后即可取回抵押的契据,是一种更 为便利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的借债方式。
民事法制
三、婚姻家庭继承制度
民事法制
二、物权 1.典(当)
亦称“出典”“典卖”,典当契约称为“质卷” 、 “解贴” --典卖权归家长 “辄将田宅、物业典、卖者,准盗论”
民事法制
二、物权 1.典(当)
--一物不得两典 --出典人有权在明确约定回赎期内回赎 --典主享有对典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优先购买权, 但无处分权 --没有约定回赎期限,或约定不清的,法律规定在三 十年内允许回赎
--如有父母、妻、子、亲兄弟、未嫁之姊妹、未嫁女 和亲侄等随行者,可任其继承收管;相随之人不在此 范围的,只能由父母、妻儿持官府的公文前来收认。 --如死亡客商无人相伴,先由官府保管,并通知其原 籍追访亲属;待父兄、子弟等有继承权人前来识认, 依数酬还
经济法制
一、土地所有权
--宋初,“不立田制”,“不抑兼并”,允许土地自 由流转
——交子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 使用的纸币
第五节
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
一、中央司法机构
--大理寺
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地方上报的刑事案件以及 京城百官案件
--刑部
司法行政机关,同时负责复核大理寺所断全国的死刑已 决案件
--御史台
国家最高监察机关
--宋太宗时,在宫中设审刑院:
地方上奏中央的案件,须先送审刑院备案,再交大理寺 审理,待刑部复核后,再返回审刑院,由其出具书面意见, 奏请皇帝作出最终的裁决(神宗时,罢审刑院归刑部)
唐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之比较
唐宋婚姻法律制度之比较摘要:婚姻基于天地阴阳自然之性,是人伦之本,也是家庭的基础,古话说宋袭唐律,《宋刑统》的户婚卷几乎照搬了《唐律疏议》的户婚卷,但是因为封建经济高速发展,宋代在婚姻家庭方面有着顺应时代的特征,这些特点有些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有些却是封建理学的糟粕,简单整理出两者的异同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关健词:唐代;宋代;婚姻家庭法律第一章唐宋婚姻成立的条件比较无论在哪个朝代对于婚姻的成立与否都有他自己的规定,若没有规定那么什么人都可以结婚岂不是乱人伦,就是从现代生物学上讲这也是有碍于人类进化的。
本章主要讨论唐宋两代婚姻成立的条件,在了解唐宋婚姻法规的基础上分析两代婚姻成立的条件。
一、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婚姻的成立就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这些条件在不同的朝代传承下来也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又有所变化。
宋代的婚姻成立条件既继承了唐代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宋代继承了唐代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宋代基本继承了唐代在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包括:1.一夫一妻制《唐律》严格维护自西周以来礼所确认的一夫一妻制,严禁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
“一夫一妇,不刊之制。
有妻更娶,本不成妻”①。
宋代继承了唐代也有一样的规定。
《宋刑统》规定:“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
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
”②“一夫一妇,不刊之制。
”2.六礼制度唐宋都对定婚之前的六礼做了规定,传统的六礼起始于周代,“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故称六礼。
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这奔。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③后来,六礼成为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程序,写入唐律,成为必须遵守的法律。
宋代为整饬礼仪,多次编修礼书。
规定皇室、品官的婚仪都是以六礼为本:等级超高,仪式越繁琐;至于士庶人的婚礼,则并问名于纳采,并请期于纳成。
3婚书《唐律疏议·户婚》“许嫁女辄悔”条款对报婚书作了解释:“许嫁女己报婚书者,谓男家致书礼请,女氏答书许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宋朝的婚姻家庭继承制度篇一:宋代财产继承制度浅析宋代财产继承制度浅析摘要:宋代,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私有权观念的加深,作为规制私有权转移的继承制度也逐渐发达。
宋代的继承制度在沿袭唐代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如强调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宗祧继承与财产继承相分离、提高女子在继承中的法律地位,尊重遗嘱的法律效力等等。
这些制度仍为我们提供着宝贵的启迪与借鉴。
关键词:财产继承;宗祧继承;养子;户绝;立继子;命继子;遗嘱继承一、引言继承制度是维护私有权世代相传为目的的法律制度,它是“以非常确定的物质关系为基础的”①。
继承制度与财产权向来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我国古代的财产继承制度,大多是以宗祧继承为前提而及于财产继承的。
然而到了宋代,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私有权观念的加深,作为规制私有权转移的继承制度也逐渐发达。
宋代的继承制度在沿袭唐代的基础上,产生了诸多新的特点。
一方面宗祧继承仍然在继承原则、继承人的范围、继承权的取得等方面发生影响;另一方面,财产继承逐渐成为了继承的主要内容。
本文试对宋代财产继承的法律制度进行探讨。
二、宋代继承制度的外在表现宋代继承制度因袭前朝,许多规定在中唐以后就已出现,然而与宋代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相适应,宋代继承制度自有一番时代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诸子均分,女得其半”的分配原则自汉代以来,在财产继承中一直秉承着“诸子均分”的原则。
《宋刑统》引《户令》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
即对于父祖财产的继承,不分嫡庶,不论长幼,平均分配。
对于女子而言,非户绝之家的女子除可获得适量“嫁资”外,一般别无财产继承权。
在父母双亡,女招赘主管家政,而子孤幼,或原已招赘婿继承家业,父死后,母又别立继养子的情况下,实施“女合得男之半”的继承法。
如无亲生子而有养子,在不影响“子承父分”的前提下,也可参照遗嘱继承法,使在室女获得部分遗产作为嫁妆。
由此可见,虽然“女得其半”这一原则在适用中有诸多限制,但是宋代女子在遗产继承中地位还是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它打破了以前把宗祧继承作为取得财产继承权前提的限制。
使得女子至少拥有了参加继承的可能,比之将女子排除出继承,无疑是十分巨大的进步②。
2、“子承父分,妻承夫分”的代位继承制度《宋刑统》承袭的唐令中规定:“兄弟亡者,子承父分”,“寡妻妾无男者承夫分。
若夫兄弟皆亡,同一子分”。
这条规定确认了在父亲先于祖父死亡时,准许儿子代替父亲继承祖业,以及在丈夫先于夫父死亡的情况下,准许寡妇代替丈夫接受遗产。
然而,“妻承夫分”不同于“子承父分”。
在封建社会的血亲宗族关系之下,“子承父分”是理所当然且合乎情理的。
因而宋代法律对“子承父分”的代位继承是没有任何限制和附加条件的。
《宋刑统》准《户令》中规定:“有男者不别得分,谓在夫家守志者。
若改适,其见在部曲、奴脾、田宅不得费用,皆应分人均分”。
从这条规定中可以看出:一是寡妻妾有男者,无代位继承权;二是兄弟皆亡而又无子者,才可“妻承夫分”;三是代位继承的财产不得任意费用;四是改适他人,所得夫家财产应归还夫家原来的继承人平均分配。
所以“妻承夫分”的法律规定,实际上是要求寡妇将亡夫应继承的财产接收并且进行保管,而并非实际取得了该项财产,在法律地位上,并非“所有人”,而是更接近“管理人”。
事实上,寡妻成了亡夫应继承财产的中继桥梁,而不像“子承父分”一样取得实际的继承权。
3、养子的法定继承权利宋代法律规定:“夫亡而有养子不得谓之户绝”,养子在继承时享有与亲生子同等的权利。
即使抱养非本宗子,只要“三岁产已下即从其姓,依亲子孙法,亦法令之所许”。
故而养子有收养子和抱养子之分,其中抱养子是无子之家为防户绝而养同宗人之子,也称“过继”。
同时,宋代法律也准许收养被遗弃的异姓小儿做为养子,叫收养子。
《宋刑统》养子条中规定:“其遗弃小儿年三岁以下,虽异姓,听收养,即从其姓”。
即三岁以下的异姓小儿,被收养后从养父之姓,也在继承中视为与亲生子等同的地位。
4、户绝继承的特别规定北宋李新云:“某窃惟户绝之法,朝廷行之最为周密”。
《唐律疏议》卷十二云:“无后者,为户绝”,“无后”是指无男性继承人,既无嫡子,又无庶子,下至嫡孙、庶孙乃至养子、养孙均无,即为户绝③。
宋代法律为了保护家庭私有财产,对户绝之家规定了立继与命继两种制度。
立继,是指在丈夫亡故而妻子尚在,家中又无子嗣,此寡妻过继一个嗣子以继承的方式。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八《户婚门·立继类》中谓:“立继者谓夫亡而妻在,其绝则其立也当从其妻。
”所谓“命继”,是指无子嗣之家夫妻俱亡,而由丈夫之近亲属为之指定一个嗣子以继承的方式。
《清明集》卷之八《户婚门·立继类》中谓:“命继者谓夫妻俱亡,则其命也当惟近亲尊长。
”虽然同为绝户之继承人,但立继子与命继子在法律地位上有着较大差异。
立继子的指定主体是户绝之家的寡妻,是户绝之家的家庭成员,其所指定的立继子享有与亲生子相同的法律地位;而命继子的指定主体是户绝之家的近亲尊长,由于其并非户绝之家的成员,其指定的命继子在法律地位上也与立继子有所不同,并不能得到继承财产的全部。
命继之子最多继承三分之一的遗产。
如有在室女,则以四分之一给继子,四分之三给在室女;如又有归宗诸女,继子得五分之一;只有归宗女,归宗女得二分之一,继子得四分之一,其余没官;止有出嫁诸女,即以三分为率,出嫁女、命继子各一分,一分没官。
无论哪一种情况,继子所得财产都不得超过三千贯,超过部分归官。
5、宋代的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作为法律概念,始见于《宋刑统》准《丧葬令》中。
此令规定“若亡人在日自有遗嘱处分,证验分明者,不用此令”。
在其他宋代法律文件中,亦有“若亡人遗嘱证验分明,并依遗嘱施行”的规定④。
由此可见,遗嘱在宋代不仅适用广泛,而且还具有排除法定继承的效力。
宋代的遗嘱分为遗书和口述遗嘱两种形式,其中遗书是宋代遗嘱的主要形式,相对的口述遗嘱的效力要弱一些。
宋代遗嘱继承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遗嘱继承人既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也可以是其他人,不受同宗还是异姓,有服亲还是无服亲的限制。
三、宋代继承制度的内在特点1、强调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在宋代的财产继承中,特别强调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能够获得继承权必须以履行对父祖的生养死葬义务,不仅是亲生子女,养子女,还是继子或者入赘婿,但凡是没有尽到应尽的赡养与丧葬义务,都要被剥夺继承遗产的权利。
十分相似的是,我国现行《继承法》中,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同样也是考量了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使得法律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和群众朴素的正义观念相一致,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2、女子在财产继承中的地位提高女子在宋代财产继承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女子在户绝财产继承中的继承份额大大高于继子的继承份额,同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在“诸子均分”的继承中也可以得到男子继承份额的一半。
达到了我国古代女子继承权利的高峰,这也是与宋代发达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分不开的。
3、宗祧继承与财产继承相分离宋代继承制度的特色也体现在宗祧继承与财产继承的分离上。
在宋代以前,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往往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而随着经济水平日渐发达,私有财产观的加强,导致财产继承逐渐的成为了独立的内容。
在宋代,在室女、归宗女、继子等没有宗祧继承权的主体也可以取得财产的继承,这便是宋代财产继承独立的一个重要表现。
4、即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宋代在继承形式上既有法定继承的传统形式,亦出现了遗嘱继承的新形式,而且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这是之前的朝代所没有的一个新的变化。
恩格斯曾说:“遗嘱的采用,所有者甚至死后还可以用遗嘱处理其财产”⑤。
遗嘱作为被继承人生前对其私有财产权享有处分权在其死后的延伸,在宋代广泛适用,是宋代封建经济高度发达和私有财产观念高度发展的法律上的体现。
四、结语继承法律制度作为维护私有财产世代相传的法律制度,其最终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而宋代又是我国封建经济最发达的时期,私有财产权的观念也较前朝有所深化,由此所催生的宋代继承制度既传承了古代中国数千年来的维护宗族关系的功能,也产生了相对独立的财产继承规则。
所以,研究宋代继承制度的线索也有一条变成两条。
同时宋代继承制度的许多特点,比如权利和义务一致,尊重遗嘱的效力,提高女子在继承中的地位等等,在之后朝代,乃至当代都得到了借鉴和发展。
在我们不断完善我国当代继承制度建设的同时,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宋代人民的智慧与经验依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迪与借鉴。
篇二:宋代财产继承制度探究摘要:继承立法是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作为维护私有权转移的继承法必然发达,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其财产继承制度在吸收前代经验的同时也进行了许多方面的创新,较前代更加严密与完备,对后世继承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财产继承制度;遗嘱继承;代位继承一、宋代财产继承制度的形式1.法定继承制度法定继承是实行宗亲继承制的手段,继承权的主体主要是被继承人的男性子孙。
在传统社会,只有父母双亡或户绝等场合,才发生遗产的分割问题,遗产内容主要指家族成员共有财产中的田产、房屋、邸店、牲畜、农具等生产、生活资料。
宋代法定的财产继承形式为诸子均分,所有应当分产的田地宅院以及钱财兄弟之间平均分配,处于同一继承顺序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份额应该均等。
对于非婚生子的财产继承权,除非被继承人已经死亡并且不存在足够的能证明其亲子身份的证据时,官府必须予以受理。
养子依亲子法继承财产,这是宋代确定的法定原则。
同时,宋朝法律明确保护遗腹子的财产继承权,并规定其继承份额与其他的男性继承人一致,这是法律规定公平性的体现。
在室女没有资格在分割家产的时候获得参与整个过程的权利,但是可以从家产中留出相当于未婚兄弟聘财的一半作为嫁妆。
家产分割之后,要订立家产分析文书,详细写明所分到的田宅物业的名目,一次性分析随分随立,多次性分析时在最后一次分清时再立。
家长和家人同签署,受分人各执一本,作为所分产业的见证,且须经官印押。
2.遗嘱继承制度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经过查证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的,按照其遗嘱处分遗产,这是遗嘱作为法律概念首次出现在文献之中,遗嘱继承在宋代书判中的使用非常广泛。
在特定情形下,遗嘱继承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甚至于在有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财产以遗嘱的方式留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宋代以前历代的财产继承制度史中没有出现过的新现象。
立遗嘱人须达到法定年龄、具备立遗嘱的能力,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其所立遗嘱才有效力。
所立遗嘱如果未得到其家族的认可,即为无效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