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2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96288d4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a.png)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 进一步熟悉探究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3. 会观察、收集、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并尝试采用图象法分析实验数据。
4. 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学习难点】1. 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设计和完成实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 利用图象进行线性数据分析。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猜想:由于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说明电流的大小与有关。
(2)探究方法:法。
为了研究电阻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我们应控制一定,通过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来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
(3)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2.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1)猜想:导体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所以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有关。
(2)探究方法:法。
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我们应控制导体两端的一定,通过换用不同的导体来改变电阻。
(3)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合作探究】探究一、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想与假设】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若电阻一定,可能电压越大,电流越。
【设计实验】实验中,应该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量改变?画出电路图,写出用到的实验器材。
(1)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不变。
并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 。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实验器材:电源、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键、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
【进行实验】(1)按电路图把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前,检查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是否正确,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
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有答案)
![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efff3276a20029bc642d4a.png)
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有答案)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出示目的1.会设计实验探求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会设计实验探求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学习指点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4、75页内容,完成以下填空:1.要研讨经过电阻的电流I怎样随着电阻两端的电压U的改动而变化,需求保证电阻一定,改动电阻两端的电压;2.在电阻一定的状况下,经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小组讨论各小组同窗分工协作,完成如以下图所示实验.1.用一节干电池给一个小灯泡供电和用两节异样的干电池串联起来给这个小灯泡供电的实验,灯泡亮度有何不同?此实验说明:经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流越大.2.想一想,假设用干电池做实验,怎样改动电压?假设用先生电源做实验,怎样改动电压?假设用滑动变阻器,怎样改动电阻两端的电压?解:改动干电池的节数;改动先生电源的电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3.按如下图的电路图衔接实物图,此时开关应处于断开形状.坚持定值电阻R=10Ω不变,闭合开关S后,调理滑动变阻器R′,失掉多组电压、电流数据.在剖析数据的基础上看看电流与电压有何关系.解: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教员点拨1.在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中,我们先限制一个量不变,来讨论余下两个量的关系,然后再限制另一个量不变,研讨剩下两个量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2.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压表示数的添加,电流表的示数也相应地增大,并且和电压增大的倍数相反.每次电压除以电流的值都近似等于电阻的值.跟踪训练1.以下图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 )A.经过甲的电流大于经过乙的电流B.经过甲的电流小于乙的电流C.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降低而减小D.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降低而增大第1题图第2题图2.李明同窗在〝探求经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载的实验数据经过整理作出了如下图的图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D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经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1 A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 AC.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3.在〝探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定值电阻R=50Ω,电源电压坚持不变.(1)小明依据电路图衔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反省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衔接有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替代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导线不得交叉).解:〔1〕(2)电路矫正后,末尾停止实验,小明依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电阻一定时,经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_____;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明还应该___改换阻值不同的电阻继续实验______.学习指点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6、77页内容,完成以下填空:1.要研讨经过电阻的电流I怎样随着电阻阻值的改动而变化,需求保证电压一定,改动电阻的阻值.2.在电压一定的状况下,经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小组讨论各小组同窗分工协作,完成如以下图所示实验.1.用一节干电池给一个小灯泡供电,再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观察灯泡亮度有何变化?此实验说明:经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的电阻大小有关.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2.按如下图的电路图衔接实物图,此时开关应处于断开形状.在a、b之间区分接入5Ω、10Ω、15Ω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为一定值,失掉多组电压、电流数据.在剖析数据的基础上看看电流与电阻有何关系.解: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教员点拨电压基本不变,电流随着接入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每次电流值和电阻值的乘积都近似等于电压值,甚至有一次完全相反.跟踪训练1.小军采用如图的电路,研讨〝经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他区分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改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应该( B )A.坚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改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第1题图第2题图2.某同窗在探求〝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依据搜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下图的I-R 图像,以下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C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3.应用如下图的电路,探求〝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所得局部数据如表中所示:电压/V55510200.25电阻/Ω电流/A0.50250.20(1)完成表中空格的填写;(2)某同窗想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像的方法来描画它们的变化规律,假设横轴的自变量表示变化的定值电阻R,那么纵轴的函数用变化的量__1/I 来表示,就可以在第一象限画出一条正比例函数图像.。
《电流、电压和电阻》 导学案
![《电流、电压和电阻》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5273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1.png)
《电流、电压和电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2、掌握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知道常见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
4、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二、知识要点(一)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自由电荷,二是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流的大小(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I =\frac{Q}{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量,\(t\)表示时间。
(3)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1 A = 1000 mA\),\(1 mA =1000 μA\)。
(二)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1 kV= 1000 V\),\(1 V = 1000 mV\)。
(三)电阻1、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2、电阻的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1 MΩ =1000 kΩ\),\(1 kΩ =1000 Ω\)。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导体的材料: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2)导体的长度: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3)导体的横截面积: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温度: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frac{U}{R}\),其中\(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导体的电阻。
九年级物理17.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17.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8e029ff78a6529657d530c.png)
九年级物理学案主备人使用人课题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课型实验时间审核人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懂得同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伏安法测电阻),3.知道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学习活动学习感悟一.课前活动:思考问题:(1)用一节电池连接一个灯泡与用两节干电池串联后连接同一个灯泡亮度有何区别?两次电流相比有何区别?说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什么有关?(2)用一个滑动变阻器与一个灯泡串联连接与电源上,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时,灯泡亮度有何变化?电流有何变化?说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什么有关?二.探究实验,学习新知(一)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本次试验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在右图中设计并画出电路图◆进行实验:1. 连接实物图时注意的问题,一是开关必须、二是滑动变阻器调到。
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右图按设计电路图连接起来。
(电流表用0-0.6A量程)2.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体会滑动变阻器起到的作用,并记录数据于表中:第一次R=R1= 5电压U/V电流I/A换另一个电阻继续实验第二次R=R2= 10电压U/V电流I/A再换另一个电阻继续实验第三次R=R2= 20电压U/V电流I/A◆分析论证:1.在右图中画出每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2.由图像可知:在电阻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
3.分析上述三组数据思考在电压相同的情况学下:导体中电流与电阻存在什么关系?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4.分析总的数据可知: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5.思考:导体中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导体两端的。
能不能这样说:(1)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7bba8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8.png)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干系》导学案一、导入同砚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些观点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进修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干系,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进修,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实验目标1. 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观点;2. 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数学干系;3.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三、实验器械1. 电源2. 电流表3. 电压表4. 电阻器5. 连线四、实验步骤1. 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器毗连好,并接通电源;2. 调节电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一定数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3. 调节电阻器,使电流表示数变化,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与电压的图像,分析它们之间的干系;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数学干系,验证欧姆定律。
五、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电流增大时,电压也随之增大;2.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之比等于电阻,即 I = U/R;3. 通过实验数据的计算,我们可以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干系,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应用。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作用,为我们的科学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拓展延伸1. 你能否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其他形式?2. 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非线性干系?3. 你能否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干系,还培养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中,继续探索电路中的奥秘,不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愿大家在科学的世界里探索无限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七章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七章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892b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7.png)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掌握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3.了解电流强度、电压大小和电阻大小对电路的影响。
课前思考1.你是否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2.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它们对电流的流动有何影响?3.电压的大小与什么相关?电流的强弱与什么相关?4.电阻的大小与什么相关?如何计算电阻?导学内容1.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I)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流动,其单位是安培(A)。
电压(U)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时所具有的能量,也可以理解为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其单位是伏特(V)。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描述:欧姆定律表达式:U = I * R其中,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R)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其单位是欧姆(Ω)。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描述:欧姆定律表达式:I = U / R其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3.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的变形来描述:欧姆定律变形表达式:R = U / I其中,R代表电阻,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从欧姆定律的三个公式可以看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改变其中一个值会影响其他两个值。
导学要点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欧姆定律的三个公式:U = I * R,I = U / R,R = U / I;3.电流强度、电压大小和电阻大小对电路的影响。
拓展思考1.你能够举出生活中实际应用欧姆定律的例子吗?2.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压大小如果改变,对电路中的灯泡亮度会有什么影响?3.如何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值?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值。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附导学案)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81b256a5e9856a57126035.png)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创设物理情境出示亮暗可以调节的台灯,让学生分析出台灯亮暗可以随时可以改变的原因,然后让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器材分析,能否自己可以制作出一个亮暗可以自动调节的台灯?你能否说出它亮暗可以改变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两种方案都可以改变灯泡的亮暗?从学生的疑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提出问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2.猜想或假设:根据台灯亮暗改变的两个方案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猜想: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3.设计实验:让学生交流讨论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所用到的探究方法能否确定?(2)实验中的电压和电流这两个物理量如何获取?(3)实验中如何确定定量和变量?(4)能否设计出实验电路图?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做适当的点拨和补充,进行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中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流和电压的变化;(3)实验中通过取一定值电阻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电阻不变,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4)电路图为:4.进行实验:活动1:首先让学生讨论、交流连接实物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归纳总结:(1)连接电路和更换元件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
(2)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式、量程的选择、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和接法。
(3)闭合开关前,明确研究对象;控制什么量不变,改变什么量;观察记录哪些数据?(4)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读取数据后要断开电路,以防止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误差。
活动2: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图来连接实物图,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电阻R1=10Ω5.评估与交流:根据学生自己再探究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一些问题,整理在实验报告上。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c1ac6a216147916112843.png)
实验前应注意: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学习并学会如何寻找各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3、进一步认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学会从实验中进行科学归纳的能力 【学习流程】按探究实验七环节进行 【课前自主预习导学】1、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说明通过灯泡的 发生了变化,我们知道 — 使电路中形成电流,即导体两端有 ,导体中才会有电流。
由此可以猜想:【课堂合作探究导航】教学点1.探究通过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体的电流。
teL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重要知识):此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所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 ,灯泡才越,另一方面,任何导体都有电阻,电阻对电流有 .作用,由此可以猜想: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会越,灯泡也就越2、探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应该用研究方法。
此项探究实验中,应保持导体不变,改变导体的两端 ,测出过导提示:如图,电阻的两端的电压是的,它就等于的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是不变的,但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如果在电路上再加一个,与固定电阻相,就能改变它的电压了。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阻值位置。
电阻R 不变时,研究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最好取整数)R=不变?(重要知识):此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研究通过它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表二【学点训练】 1、有一段电阻R=10?,电源电压为2V ,通过R 的电流为0.2A ,当电源电压为 3V 时,通过R 的电流为2、在探究 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持.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 123思考: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在书上画出U — I图像。
教学点2.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3)注意与思考:换上大的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的滑片向哪 儿调节的?看看有什么规律?为什么?讨论:怎样改变导体的电阻?;怎样保持不同导体的两端电压U=实验次数电阻 (R/ Q)电流(I/A )123不变,某同学根据得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7.1-1所示的图像,你对这个图像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1、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这样思考:通过导体的 电流可能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两个因素有关,现在要单独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就必须保持 _____________ 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通过对几次测量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17.1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
![17.1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500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6.png)
17.1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I. 导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具体目标如下: 1. 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并能正确使用; 2.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使用方法; 3.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电路问题,并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II. 导学内容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计算方法3.实际问题与电路问题的转化III. 学习方法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与理论联系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电路以及进行理论推导来深入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IV. 学习过程1.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材料准备:•电池•电流表•导线•灯泡•变阻器操作步骤:1.搭建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池的电压为2V,电流表选择恰当的量程。
2.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大小,并记录在表格中。
电阻(Ω)电流(I, A)12345分析与讨论:•从实验数据中可以观察到什么规律?•电流是否与电压有关?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 理论推导:欧姆定律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实践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普适的规律,即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I与电压U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U = I × 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实例演练: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1.电流为2A,电阻为5Ω,求解电压。
2.电压为12V,电阻为3Ω,求解电流。
3.电压为20V,电流为5A,求解电阻。
4. 实际问题与电路问题的转化利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电路问题,进而进行计算。
例如:问题:小明希望为家里购买一个电视机,他得知电视机工作时的电流为1A,想知道电视机的电阻是多少。
请帮助小明计算电阻。
解法: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 = I × R 已知电流I = 1A,电压U = 220V(假设)将已知数据代入欧姆定律的公式,即可解得电阻R = U / I = 220 Ω。
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f3d756a300a6c30c229fe3.png)
第十七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阻、电压的关系。
2.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4.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难点:如何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活动1:知识准备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说明通过灯泡的发生了变化,我们知道使电路中形成电流,即导体两端有,导体中才会有电流。
由此可以猜想:所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灯泡才越;另一方面,任何导体都有电阻,电阻对电流有作用,由此可以猜想: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会越,灯泡也就越。
活动探究一: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猜想假设:在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_____。
2.设计实验:(1)保持_______不变,用_______、_______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思考: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答:(2)实验器材:。
(3)电路图:画在右边虚线框内并将实物按电路图连成电路(重要知识):此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4)实验记录表格并画出图像:R=10Ω(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
(2)在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调到_______(A或B)。
(3)得出结论:。
活动探究二:电流跟电阻的关系1. 猜想假设:在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_______。
2.设计实验:(1)保持_____不变,用电流表测出不同定值电阻的电流值,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2)实验器材田(3)电路图:同实验1(4)实验记录表格:U=3V电阻R/Ω电流I/A(重要知识):本实验中应保持不变,此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得出结论:。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220ae265ce0508763213b5.png)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
2.通过探究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学习重点: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学习难点: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
学习过程【情景问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流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
问题: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自学、互学、点拨】1.猜想假设:⑴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⑵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猜想依据:⑴是形成电流的原因;⑵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设计实验:⑴设计试验电路图。
甲方案乙方案选用那个电路做实验探究好呢?为什么?答:。
⑵方法:控制变量法,先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然后保持电压不变,改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观察电流随电阻的变化情况。
4.进行试验:⑴按图连接好电路,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R= Ω电压/V电流/A⑵按图连接好电路,改变电阻,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并记录几组电阻和电流值U= V电阻R/Ω电流I/A5.分析归纳: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在教材75页位置作出I—U图像,找出规律。
6.得出结论:⑴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
⑵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比。
7.交流评估: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探究电流与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实效训练】1.在研究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中,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2.⑴婷婷同学在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记录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但有两处忘记填写,请你替她补上。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d4f5d5b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6.png)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学案《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干系》导学案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及单位。
2.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干系是怎样的。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观点。
2. 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干系。
3.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三、进修过程1. 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及单位-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用字母I表示,单位安培(A)。
- 电压:单位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电势能称为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伏特(V)。
- 电阻: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水平称为电阻,用字母R表示,单位欧姆(Ω)。
2. 电流、电压、电阻的干系- 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即U=IR。
- 电阻的计算公式:R=U/I,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3. 案例分析- 某电路中,电压为12V,电流为2A,求电阻的大小。
解: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U/I=12V/2A=6Ω。
四、小结1. 电流、电压、电阻是电路中重要的观点,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干系。
2.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干系的重要定律。
五、教室练习1. 某电路中,电压为20V,电阻为5Ω,求电流的大小。
2. 某电路中,电流为3A,电阻为10Ω,求电压的大小。
六、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搜索相关资料,了解电路中其他重要的定律和观点。
2. 可以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加深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干系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中的题目。
2. 思考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干系对我们平时生活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内容较为基础,但是对于理解电路中的基本观点和定律有着重要意义。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017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
![017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e0c59a2af90242a995e5a3.png)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目标】1、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预习检测】1、电阻一定时,成正比;2、电压一定时,成反比。
【共同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实验器材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3、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4、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R = Ω电压U(V)电流I(A)56、分析数据和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探究点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2、实验电路图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U = V电阻R(Ω)电流I(A)4、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关系图像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表示为:【拓展练习】1、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 )A.2.0AB.0.25AC.3.0AD.0.50A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1)请你指出图23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①;②。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虚线框内。
(3)电路连接正确后,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_______,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_。
(4)图23乙是实验中电流表的某次示数,则电流是_______A。
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移动。
3、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V,那么这时该导体的电阻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通过它的电流是 A。
4、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4Ω和8Ω,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通过甲电阻的电流是与乙电阻的电流之比是;若将两电阻串联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他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教案】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1388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0.png)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及电流的单位。
2. 电压的概念及电压的单位。
3. 电阻的概念及电阻的单位。
4.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5. 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欧姆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及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流、电压、电阻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2. 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及单位。
3. 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4. 进行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6. 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掌握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2. 教学课件: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的图片和动画。
3. 案例资料:生活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实际应用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单位。
2. 第二课时: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3. 第三课时:进行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5f2eb60242a8956bece4c4.png)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
3.使学生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重点:学生在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难点:科学实验探究的进行,对实验数据、信息的处理和综合【基础训练】1、小刚用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成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操作是()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2、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2所示。
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1A”字样。
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尺,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其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B.电源电压3V太高C.20Ω的阻值太小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3、小明同学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图与实物图如图3所示。
已知电源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均恒定,电流表A的量程为0~,电压表V1的量程为0~3V,电压表V2的量程为0~15V,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1A”的字样。
(1)小明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端(填“左”或“右”)。
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2的示数不为零,若是电路中的电阻R1或滑动变阻器R2发生故障.则故障是。
(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比。
(3)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线(实线部分),如图像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导学测评》P21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2.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通过实验数据及图像归纳总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一、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1.如图所示,要想让电路中的灯泡变暗,我们可以怎么办?
方法一:去掉一节电池;
方法二: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2.从前面的电学实验,我们可以粗略地知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
猜想: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可能跟它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有关。
二、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4.方法准备:本实验探究中要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测出电流的大小。
5.方案准备:
(1)怎样测量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答案将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测出电流;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测出电压。
(2)如果用干电池做实验,怎么改变电压,如果用学生电源做实验,怎样改变电压?如果电源电压不变,你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吗?
答案如果用干电池做实验,可以通过改变串联电池的个数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如果是用学生电源做实验,可以通过调节电压的旋钮来改变电压。
如果电源电压不变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移动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根据以上分析,请在下面的虚线框里画出实验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6.猜想: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7.方法准备:(1)本实验探究中要保持电压一定,把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测出的是电流的大小。
(2)电阻阻值改变后,如何保持电压不变?
答案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8.实验电路图和上一个实验的电路图相同吗?如果不相同请画出本实验电路图。
答案两个实验电路图是一样的。
一、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 Ω)、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2.实验步骤:
(1)对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2)将电阻R(5 Ω)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分别为0.5 V、 1 V、1.5 V、 2 V、2.5 V、 3 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课本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3)描绘图像: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在课本图17.1-1中进行描点,作出电阻的U-I关系图像。
3.小组交流讨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5.通过画出的U-I图像,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实验器材:电流、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个(5 Ω、10 Ω、15 Ω、20 Ω、30 Ω)滑动变阻器、开头、导线若干。
2.实验步骤:
(1)将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3 V,将电流表的示数记在课本的实验数据表格中。
(3)将5 Ω的电阻分别换成10 Ω、15 Ω、20 Ω、30 Ω的电阻,重复上面的实验。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猜想是正确的,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三、交流讨论
在这两个探究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1)相同点:都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2)不同点: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器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