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现状与最优取值分析
近五年我区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近五年我区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近五年我区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近五年我区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健康、稳定的县级财政必须具备稳定的收入来源,合理的支出结构,良好的资金效益和完善的财政体制。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建立,县级财政的任务更加繁杂艰巨,基础地位亟需加以巩固。
受经济发展水平、财源结构和传统体制的影响,目前财政收支状况呈现出财政自主性收入增长乏力、刚性支出膨胀、债务负担过重等诸多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区乡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的稳定。
鉴于此,我们对近五年的财政收支基本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查找了困难成因,并就完善收支管理、夯实地方财力、促进区级财政早日走出困境提出了具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现状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县级孝感市基础上一分为三后设立的一个县级农业经济大区,是孝感市唯一的市辖区,全国产粮大县之一。
全区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4万亩,辖3乡、8镇、2场、4街和1个经济开发区共18个乡级建制单位,总人口8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50万人。
成立后,承担了原县级孝感市的绝大部分债务,1993年”分家”时,财政负债即高达1.5亿元。
同时县区分家时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留在了,再加上以前按政策需安置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复退军人,导致财政供养人数居高不下。
至间,gdp环比增长0.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9%,地方可支配财力年均增长26.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5.1%。
从这组数字看,区级财政可支配财力增长幅度低于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更低于gdp的增长幅度,增加的财力主要用于维持高速增长的经常性支出。
据统计,,全区财政预算内可用财力为4万元,而当年财政保障的工资性支出就高达29052万元,占可用财力的69.2%,可用财力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提供的财力仅占29.9%,而上级各项转移支付及补助占可用财力的比例高达70.1%。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财政收入作为政府行使职能的保证,其规模和组成结构反应了财政政策的导向。
财政收入也一直是社会大众相当关注的一项统计数据。
在漫长的财税体制改革中,财政收入的分类和比例不断调整,数量快速增长,其占GDP的比例也不断变化,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持续波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比例也在不断改变。
财政收入的改变直接反应了财政政策对平衡贫富差距,调节经济运行,强化政府效力的影响,收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近年我国财政收入总体情况(一)近年财政收入规模、增速对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稳固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占GDP比重)仍需扩大分析:从财政收入自身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尤其是自2003年突破2万亿关口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
2004—2006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681。
22 、5252。
82 、7110。
91万元,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
25亿元。
与GDP的增长对比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实现了较大增长,2007年GDP达到24。
66万亿元,比1978年的3645。
2亿元增长了66。
7倍,比2002年增长65.5%.近五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10.6%,而名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
09%,实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
69%,相比之下,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间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31。
06%下降到1996年的10。
41%,1997年这种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扭转,并在近10年间稳步上升,从1997年的10。
95%上升到2007年的20.8%,年均上升约1个百分点,尤其是2007年该比率比2006年上升了2。
4个百分点,表现出明显加速的势头.从增量对比来看,财政收入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近五年逐年升高,其中2006、2007两年显著上升。
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比重仍然偏低。
我国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我国财政存在的问题1.1 财政收入结构单一我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而且以间接税为主,如增值税和消费税占税收比重较大。
这种结构单一导致财政收入波动性较大,一旦经济下行,税收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
1.2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我国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薪酬福利等方面,而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支出相对偏低。
这种支出结构不合理导致一些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群众的福利。
1.3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迅速增长,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庞大。
这些债务对地方政府财政造成了压力,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1.4 财政透明度不高我国财政信息公开的不够透明,导致公众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了解不足。
缺乏透明度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也限制了公众对财政政策的监督和参与。
二、对策分析2.1 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为了降低财政收入的波动性,我国应该加大非税收入的开源力度,减少对税收的依赖。
可以通过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加国有资产收益,同时加大创收力度,增加财政收入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我国应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同时,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薪酬福利等领域的监管,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3 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国应该加强监管,建立风险防控体系,避免债务形成风险链条。
要严格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确保债务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防止滥用和变相融资。
2.4 提升财政透明度我国应该加强财政信息公开,通过建立统一的财政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公众公开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提高透明度。
同时,应加大对财政使用情况的审计力度,加强监督和问责,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益最大化。
结语我国财政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就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财政透明度,将为我国财政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财政学论文分析我国近年来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以及对应的财政政策
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分析: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
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蛋糕”继续增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
但是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增幅放缓至12.8%,较2011年回落12.2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2012年财政收入完成了预算,但是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经济增速放缓、物价尤其是PPI下行、进口增速下滑以及结构性减税四大因素,导致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虽然在四季度出现反弹,但全年经济增速回落至7.8%。
税收收入的增长与宏观经济运行关联度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财政收入中的主体—税收的增长放缓符合预期。
一些税种的税基与物价密切相关。
2012年我国物价总体在低位温和运行,尤其是PPI 同比大多在负增长区间运行,相应地增值税、消费税增幅出现回落。
近年来,我国进口环节税收的增长在税收中的作用逐步增强。
一般来讲,进口环节中一般贸易规模的扩大会导致税收增收较多。
然而,去年国内需求放缓,致使我国进口增速减速,一般贸易规模增长放缓,对税收的影响较大。
我国实施的诸多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在去年得到充分释放。
除了备受关注的个税之外,增值税转型是长期的减税措施,其减税政策效应明显。
此外,对小微企业政策倾斜效果继续释放,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不少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的优惠政策。
企业负担减轻了,相应地我国税收收入减少。
此外,出口退税舒缓外贸企业压力,受到外需低迷、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更强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在去年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我国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我国财政存在的问题1. 支出结构失衡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失衡的问题。
一方面,大量的财政资源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支出不足。
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存在铺张浪费的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不明显。
2. 收入来源狭窄我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这种收入来源狭窄容易造成财政收入波动性大、稳定性差的问题。
此外,个人所得税等个别税种征管不完善,使得一些高收入阶层逃避纳税,进一步加剧了收入来源狭窄的问题。
3. 债务风险加大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急剧增加,债务规模已经达到举世罕见的水平。
这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严重的债务风险,在偿还压力上升的同时还限制了其投资能力。
4. 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上。
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相对较高,而欠发达地区则更加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这种区域差异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平衡,长期来看会引发社会不稳定。
二、对策分析1. 调整支出结构应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通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减少浪费现象,并推动地方政府削减过多的行政开支,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多元化增加收入来源为了解决我国财政收入来源单一、波动性大的问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税收制度改革。
例如适时推进房产税试点,在征管体系上强化个人所得等综合税种征管力度。
此外,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通过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措施,扩大非税收入。
3. 稳妥处理债务问题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其偿还压力。
首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范和监管,防止过度举债。
其次,通过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来增加收入,以抵消偿还债务带来的负担。
最后,在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降低项目融资风险。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我国财政收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一直备受关注,不平衡的财政收支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出发,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提出相关改革对策。
一、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1. 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支出持续增加从2016年开始,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放缓,2019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率为3.8%,总规模为18.8636万亿元。
而财政支出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需求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增加,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增长率为8.5%,总规模为24.6548万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与财政支出持续增加之间的差距使得财政收支出现明显的缺口。
2. 地方财政短缺,中央财政压力加大我国财政体制中存在明显的分税制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税收。
但是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承担的地方财政收入不足,支出有限,公共服务能力不断下降。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
3. 财政结构失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财政结构存在明显失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方面,过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不足;由于财政资金分配不均,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以上问题表明我国财政收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改革对策,着力破解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
二、改革对策1. 完善财政政策,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减税降费、优化税收体系、扩大税基等方式提高财政收入。
要加大对非税收入的调控,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资源税、财产权交易等方式增加财政非税收入。
2. 改革财政体制,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要改革财政体制,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逐步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历史与现状姓名:梁晓迪学号:11081054专业班级:国贸A概念二.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两方面:历史和现状)(一)历史:演变:政收入规模决定了财政政策作用的空间,是分析财政相关问题的基础。
中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或者说宏观税负,在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方面,舆论普遍认为“国富民穷”,即国民收入分配中财政收入过高,由此提出需要大力减税;另一方面,以地方政府为代表,各级财政似乎总在“差钱”,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性支出尚欠账颇多,如要进一步增加投入甚至还需增加政府财力。
因此,关于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是否适度的讨论,关系到“十二五”时期内财税改革以及财政政策的整体走向,迫切需要回答。
讨论中国财政收入规模是否适度,应当以核算财政收入规模及其结构为基础。
然而,由于我国的财政统计与国际标准不一致,这一基础且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常常陷于口径之争,缺乏明确的答案。
官方公布的财政收入规模,一般被认为并未包含所有的财政收入。
一些机构和学者(林赟等,2009;陈志武,2008;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2007;吕冰洋,2008)试图对中国的整体财政收入规模进行估算,但各种估算的定义、方法、数据来源不一,其估算的结果并不统一,结论的严谨程度也存在疑问。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1978年到2007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1978 年的1132.26亿元到2007 年的51304.00 亿元,扩大了近45倍。
回顾29 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财政收入绝对数的增长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水平徘徊阶段,财政收入由1978的1132.26亿元上升至1982的1212.33亿元,年均增长率仅为1.72;二是缓慢发展阶段,财政收入由1982的1212.33亿元上升至1992年的3483.3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11%;第三是高速增长阶段,财政收入由1992 年的3483.37 亿元上升到2007 年的51304.00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64%。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如何解决我国财政收支存在的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一、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分析1.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财政收入增速也呈现出明显的放缓趋势。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为6.2%,较2017年的7.4%有所下降。
这一现象主要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了税收收入的增速放缓,从而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2. 财政支出增速加快与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相对应的是,我国的财政支出增速却呈现出加快的趋势。
2018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速为8.7%,高于财政收入增速。
这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增加速度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加速度,导致财政赤字规模扩大,财政运行压力加大。
3. 财政结构失衡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财政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
一方面,财政支出中,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不足,导致民生领域的短板依然存在;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持等领域的投入过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二、改革对策建议1. 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为应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来提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加大对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支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财政收入。
可以加大对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力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升财政收入水平。
2. 控制财政支出规模针对财政支出增速加快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财政支出规模,避免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制定严格的财政预算控制目标,限制财政支出总规模的增长。
可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对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持投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科学性。
[财税金融]财政收入情况及特点分析
[财税金融]财政收入情况及特点分析财政收入情况及特点分析一、1-6月份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XX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安排19,050万元,扣除基金收入2,265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6,785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6%,其中:上划中央、省级收入8,134万元,增长%;一般预算收入8,651万元,增长5%。
6月末,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923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或减少)%,其中:上划收入4,382万元,比平均进度超收315万元,为预算%,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41万元,比平均进度超收216万元,为预算%,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2006年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7,560万元,但由于国税局短收,造成年初确定的全口径财政收入无法完成,经报请市人大批准将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由17,560万元调整为15,830万元。
2006年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实际完成15,835万元,其中:上划完成收入7,59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239万元,按预算调整后可比口径计算,2006年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半年完成应为7,918万元,上划收入半年完成应为3,798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半年完成应为4,120万元。
因此,截止6月末,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上划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应分别为%、%、%。
(一)按收入项目和税种分析6月末,在全口径财政收入中,国税局完成3,266万元,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增长%,比平均进度短收132万元,短收的原因是乌苏里江药业欠缴税金;地税局完成4,251万元,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增长%,比平均进度超收5XX万元;财政局收入完成1,406万元,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 %,减少 %,比平均进度超收155万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国税局收入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比重上升%,、地税局收入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比重上升%,财政局收入所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比重下降%。
国、地税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比重比上年同期有小幅度增长,说明财政收入结构正在向科学、合理的趋势发展。
2024年前三季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一、总体情况概述2024年前三季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整体较好,完成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总体预算收入和支出保持增长态势,财政收入增加主要得益于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税收政策的调整,而财政支出增加则主要源于政府加大了对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的投入。
二、财政预算收入情况分析三、财政预算支出情况分析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预算支出达到X亿元,完成全年预算支出的X%。
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事业、经济建设和管理运行三个方面。
社会事业支出占比最大,达到X%,主要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经济建设支出占比次之,达到X%,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
管理运行支出占比最小,达到X%,主要用于政府各部门的运转和维护。
四、财政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尽管财政收入在前三季度有所增长,但增速相对较慢。
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和税收政策的调整影响,例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和增加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2.支出结构不合理:虽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投入较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支出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导致资源不均衡分配。
另一方面,一些支出项目的执行效果不佳,存在浪费和低效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入,同时加强对支出项目的监督和评估。
3.民生改善需要投入更多:虽然社会事业支出有所增加,但对民生改善的投入仍然不足。
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政府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4.预算执行缺乏透明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预算执行不透明的问题。
这给了一些不法之徒和腐败分子可乘之机,需要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审计。
五、建议和对策1.优化税收政策:进一步简化税制,降低税负,鼓励创新和创业,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增加财政收入。
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民生改善的投入。
财政收入规模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财政收入规模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一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二财政收入规模分析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
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5896亿元,同比增加3216亿元,增长9.8%;地方本级收入32581亿元,同比增加3931亿元,增长13.7%。
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9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8%;非税收入8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6.1%。
主要收入项目:国内增值税增长2.7%,国内消费税增长85.3%(剔除成品油税费改革和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的增收因素后增长7%左右),营业税增长18.2%,企业所得税增长3.2%,个人所得税增长6.1%,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4.6%,关税下降16.2%,证券交易印花税下降47.9%,车辆购置税增长17.5%。
另外,出口退税6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相应减少财政收入。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规模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见表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财政快速增长是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增速从总体来讲是快于地方的(见表二)。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财政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不断增长的,年平均增速:“六五”时期为11.6%,“七五”时期为7.9%,“八五”时期为16.3%,“九五”时期为18.7%,“十五”时期为18.7%。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摘要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并分析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
1. 引言收入分配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参与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面临着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收入分配问题。
2.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
我国的收入分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2.1 基本收入不平等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地区。
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明显。
2.2 高收入人群增加近年来,我国高收入人群的数量在增加,这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
2.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很多弱势群体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
3.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3.1 社会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增加,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3.2 消费能力不足较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缓慢,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3.3 增加税收压力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导致富人税收负担减少,从而增加了穷人的税收负担。
4. 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财政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
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4.1 提高基本收入水平政府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供社会救助等方式,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中国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分析
中国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偏向地方,地方财政运作以及可持续性成为了广泛关注的话题。
中国地方财政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可持续性进行深度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方财政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本文将就地方财力收支状况、债务风险、财政管理体系和实现可持续性方面就当前中国地方财政进行分析。
一、地方财力收支状况地方收入是地方财政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这方面,中国地方财政状况总体趋势是稳健的。
数据表明,2008年以来,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每年都在逐步增加。
除少数财政收入减少的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的财政收入逐渐稳定提高。
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支出占比超过70%,其中最大比重的是民生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事业。
近年来,民生支出占比不断加大,反映了政府更加注重民生问题的态度。
另外,地方债务规模也是影响地方财政收支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地方债务规模和债务压力逐渐增大,成为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之一。
尽管如此,地方财政仍保持基本平衡,总体来讲,中国地方财力状况良好,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也在逐年提升。
二、债务风险中国地方债务规模和债务压力逐渐增大,成为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之一。
当前,地方政府平均债务占GDP比例已经高达20%,负债总额已达到24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占到了很大比例。
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管理地方债务风险,是当务之急。
首先,强化法制建设是管理地方债务风险的关键。
中国应对地方财政风险主要还是依靠“上级监管”来防范,而难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债务。
因此,就必须加强法律框架建设,明确权责,及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债务风险应急管理和综合治理。
其次,在基础设施投资和PPP模式中,应对债务风险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只管“跑马圈地”,更要做好“放长线”工作。
即使在高潮期,也不能放任不管。
政府应该逐步减少债务和其他“渠道”资金的使用,将投资效果与财务回报相结合,这将确保地方债务规模的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中国县级财政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县级财政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县级政府在财政领域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这些挑战源于各种原因,如经济不景气、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
由于这些挑战的存在,中国县级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高其财政状况,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中国县级财政状况的现状中国县级财政状况的现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财政收入不足县级政府通常仰仗于土地出让、企业盈利税、大规模建设项目等收入来维持预算,并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补贴提供资源。
然而,由于经济不景气、房地产市场疲软、基础设施建设过多等原因,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能会显着下降。
2.地方非税收入缺乏除了税收外,地方政府还依靠土地、矿产资源、公共服务收费、交通罚款等非税收入来维持他们的预算。
然而,由于县级政府财政系统的管理不力,以及缺乏透明度和监管,这些收入会被滥用、挪用或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地方公共资源被浪费和减少。
3.财政支出高昂县级政府除了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补贴提供资源外,还需投入资金来支持人力资源、公共安全、公共事业等方面的需求。
这些开支通常反映在员工工资、社会保障支出、政府运营规模方面,对县级政府的财政规划和支出计划构成重大差异。
二、中国县级财政状况的对策建议1.稳固税收基础县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税收收入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并防止其被滥用或挪用。
同时,应当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税收征收和管理方法以应对收入下降的可能性。
2.促进地方非税收入的增加县级政府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税收入,如出租和出售土地、赞助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事业“自负盈亏”,并适当增加交通罚款、停车费、房屋出售税等政策以应对增加的财政需求。
3.优化财政支出县级政府应当实施严格的预算约束,检查和审批开支项目,以确保政府开支的合理性和效率。
县级政府应当为政府部门和个人实施绩效指标考核制度,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配进行调节,以提高支出的透明度和效率。
2023年度财政收支情况及分析
2023年度财政收支情况及分析2023年度财政收支情况及分析2023年的财政收支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改革,我国财政收入呈现出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同时,财政支出也在合理控制中有所上升。
以下是我对2023年度财政收支情况的具体分析。
一、2023年度财政收入情况2023年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财政收入来源,如政府投资收益等。
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的财政收入达到了18.2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了5.6%左右。
我分析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近年来政府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税收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税收征管力度得到加强,减少了税收流失,提高了税收征收效率。
国家加大了对科技、高新技术等领域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刺激了创新创业,促进了经济发展,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
二、2023年度财政支出情况2023年我国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减税降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的财政支出约为21.6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了5.7%左右。
对于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提高了民生福祉。
为了尽快消化产能过剩,我国政府加大了减税降费力度,刺激消费,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此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医疗保健和教育等社会事业得到了更多的投入,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财政收支情况分析通过对2023年度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认真分析,我认为,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在逐渐稳定的同时,财政支出也在逐步增加。
同时,政府在财政管理中也掌握了更多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为保证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了更积极的贡献。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减少低效投入和财政浪费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减税降费、优化税收结构等方面的力度,让财政收支更加均衡稳健。
我国近十年财政收入变迁的统计分析
我国近十年财政收入变迁的统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前进,国家财政收入较之前有大的改变,从财政收入比重,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收入总量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特别是近些年的发展,财政收入的总量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在总量上有了显著的增长。
财政收入近年来发展也是高于GDP的增长,相较于从前,呈现出增长态势。
一、财政收入总量变迁特征分析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财政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看都有了很明显的增长。
伴随着这种增长态势,说明我国财政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很强。
1、财政收入总量的提高图1在十年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财政收入的提高也是相应的快速提高。
我国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8903.64亿元到2011年的103874.43亿元,十年中的发展中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近5.5倍。
相较于改革初期,财政收入的稳步发展主要可归结于两个原因:其一是在经历了二十年的经济建设以来国民经济基础有了很大飞跃;其二是在1998年明确了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政策之后伴随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能力的提高。
其两点是稳固财政收入增长和保障其平稳发展的原因。
2、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增长在近十年的发展中财政收入能保持稳步发展,总量不断提高,作用于经济建设能力逐渐增强的主要原因是依赖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稳步不断提高,而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随之不断提高。
图2图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2002年的15.71%到2011年的21.96%,从图2 中可以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GDP中财政收入的比重是一项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宏观赋税的指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赋税的总量是不断提高的。
但是从表3中可以看到的是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是在不断下降的,可以看出国家是在调整税收体系,在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减轻赋税。
二、财政收入结构变迁特征分析1、中央与地方财政年份财政收入(亿元)比重 (%)中央地方中央地方2002 18903.64 10388.64 8515.00 55.0 45.0 2003 21715.25 11865.27 9849.98 54.6 45.4 2004 26396.47 14503.10 11893.37 54.9 45.1 2005 31649.29 16548.53 15100.76 52.3 47.7200638760.20 20456.62 18303.58 52.8 47.2 2007 51321.78 27749.16 23572.62 54.1 45.9 2008 61330.35 32680.56 28649.79 53.3 46.7 2009 68518.30 35915.71 32602.59 52.4 47.6 2010 83101.51 42488.47 40613.04 51.1 48.9 2011103874.43 51327.3252547.1149.450.6表4表5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总来看在近十年来都在提高,中央财政所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常年保持在50%以上。
我国财政收入状况进行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状况进行分析。
一、财政赤字规模的决定因素人们对财政赤字的担心和恐惧主要是因为害怕财政赤字会引起通货膨胀,有人甚至把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等同起来。
其实,财政赤字只有在赤字融资手段运用的时空不当(导致经济体系中需求过度膨胀),财政赤字的规模超出实际需要(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剩)时,才会最终引致通货膨胀。
要保证财政赤字在不发生价格的通货膨胀性上涨的情况下,促进资本形成,加速经济增长,其安全界限的确定必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经济因素,二是资金来源因素。
(一)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1.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程度。
如果经济持续增长率比较高,即使政府施以较大规模的财政赤字用于发展经济,对国民经济也没有危害,或危害很小。
这是因为本国经济的吸纳能力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而相应加强,价格水平不会出现明显上涨。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man,1971)所言,在实际产出增长的经济中,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的相应提高。
由于货币需求增加得越多,通货膨胀越低,因此,增长的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
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率很低,即使存在少量的赤字,它对国民经济也有可能造成危害。
2.货币化部门的增加程度。
在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当中的非货币化部门将不断地转化为货币化部门,这一进程就是这里所说的货币化。
货币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作用:(1)引起人们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资产动机)的增强,从而引起相应形式的现金余额增长;(2)对实物工资、租金、利息、税收或其他对消费者支付的替代,显然会使货币交易余额增长,货币储蓄对实物储蓄的替代也将引起现金余额的增加。
虽然由货币化进程本身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净增量比由已经货币化部门经济活动水平提高而引起的货币需求要小得多,但是,它毕竟为由赤字引致的“额外货币供给”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由货币化进程引起的额外货币需求量,就是政府在确定财政赤字规模时所要考虑的指标之一。
财政收入行业分析报告
财政收入行业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行业分析报告旨在对财政收入行业进行全面剖析,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财政收入行业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财政收入行业的整体概况、收入分析和支出分析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为: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首先,本报告将进行行业概述,包括对所分析行业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讨。
接着,将对行业的收入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各种收入来源和收入规模的分析。
同时,还将对行业的支出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成本结构和支出规模的分析。
最后,本报告将进行结论部分,总结本报告的观点和发现,并对所分析行业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预测。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财政收入行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该行业的整体情况、收入和支出的具体情况,以及展望未来该行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行业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当前行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加深对财政收入行业的理解,为学术研究和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行业一概述行业一概述:财政收入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征税、收费、国有资产经营和其他合法形式所取得的现金和非现金收入。
财政收入是政府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国民经济中各种形式的收入。
财政收入是政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的重要经济来源。
财政收入行业广泛,涉及税收、非税收入、财政资金收入等多个方面。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反映财政收入规模
人均财政收入水平 3
反映人民生活水平 通过分析财政收入的总量变动趋势、GDP占比以及人均水平,可以全面了解财政收入的规模情况。这有助于评估财政实力,把握经济 发展状况,并为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财政收入总量变动趋势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出现波动上升,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变化。从数 据来看,2017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17.3万亿元,之后在2018年和2019年有 所下降,但2020年又出现大幅增长至19.8万亿元。这一趋势与国内生产总 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率。
财政政策
财税政策调控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 政策,影响市场需求和供给,实 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收支平衡调节
根据经济形势,科学合理调整 财政收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维护财政稳定。
收入分配优化
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财政收入总量 1
总额变动趋势
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 产收益、罚款收入等,反映了政府其他 非税收入来源。
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主要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 的转移支付,如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 转移支付等。
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所有政府通过征税而获得的收 入。税收收入体现了政府的财政实力,也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税收 收入包括了各种税种,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主要税种 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其他税种
占财政收入比重 约40% 约20% 约10% 约30%
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除税收之外的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 国有资产收益、罚款收入等。这些收入占财政收入总体的一定比重,在维 持国家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现状与最优取值分析Analysis on the Current and Op ti m al Level of Fiscal Revenue Scale郭彦卿 李兰英 G UO Yan2qing L ILan2ying(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摘 要]财政收入规模反映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控制能力,其大小不仅影响着政府职能的发挥,也会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在对我国财政收入统计口径重新调整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规模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求出使经济增长率和投资率最大化的最优财政收入规模为23%-30%。
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已处在最优区间,因此,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收入结构的完善。
[关键词]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规模 经济增长 投资[中图分类号]F81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9)12-0017-04对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主要有两种指标:财政收入的绝对量和财政收入的相对量。
财政收入的绝对量用财政收入总额来表示,财政收入的相对量可以用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G NP)或国内生产总值(G DP)的比重来表示。
由于绝对量是一个孤立的指标,在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时都不如相对量更方便、更容易说明问题,所以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采用相对量指标,财政收入的相对量比绝对量更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集中程度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职能大小。
按照国际惯例,衡量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通常采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 DP)的比重指标。
一、财政收入统计口径的调整在具体分析我国财政收入与G DP之间的关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财政收入构成内容的相对复杂性,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具体情况:首先,自1985年开始我国对于企业亏损补贴一直做财政收入冲减处理,但是,根据企业亏损补贴的性质,作为支出项更为合理,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建议将其作为新增附加支出处理。
其次,目前在政府收入中存在数额巨大的预算外资金并没有计入财政收入,但其来源与使用与预算内资金的性质相似,所以,应该计入财政收入。
再次,根据1996年国发29号文件规定,在国家财政尚未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之前,社会保障基金先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专款专用,但至今这一规定一直没有得到落实。
因此,在核算财政收入口径时,有必要将社会保障基金一并计入财政收入。
最后,在我国的经济中存在着大量制度外收入,即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凭借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完全采取各种非税收入形式收取的未纳入预算内或预算外管理的各项灰色收入,这部分收入掩盖了我国财政收入总量的真实水平。
如果考虑以上四方面的修正,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应该遵循:全口径财政收入=名义财政收入+企业亏损补贴+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制度外收入①。
二、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在总量上有了较大增长,由1978年的147913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399115亿元,29年间增长了3515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4倍,见表1。
收稿日期:2009-11-16作者简介:郭彦卿,女,天津市人,天津财经大学讲师,财政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制度;李兰英,女,天津市人,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政预算理论与实务。
①考虑到制度外收入的相关数据无法获得,在下文的实证分析中姑且不做收入调整。
表1财政收入占GD P比重及相关指标单位:亿元、%年份全口径财政收入G DP财政收入/G DP可比价财政收入增长率可比价G DP增长率197814791373645122401581979159912340621583913641377160198017171334545162371783147718119811776186489115636133111951241982201510753231353718513165910619832334163596216539115141661018519842831134720810539128151551511819854041187901610444183291501314719864184111027511840172-1113818519874604158120581623811841641115819885164147150421823413301051112819896076121169921323517681394106199064111421866718234134-012731841991712810221781153217341039118199281601652692314830131518114124199367181883533319219102-2815013196199481881854819718616199110413108199599821476079317316142712010192199612891113711761591811121134101011997133031837897310316185116691301998149141838440212817167131117183199917331108896771051913317170716220002014513499214155201301319281432001240871981096551172119717117813020022769019412033216923101141279108200331391133135822176231111015010103200437093188159878134231201015110109200544361191183217142412115125101432006539911521192315251481714811165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和2008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其中,可比价财政收入增长率和可比价G DP增长率是指扣除价格因素之后的增长率。
比较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一,1978-2006年29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与G DP的增长势头良好,除1986年、1990年和1993年财政收入为负增长之外,其余年份财政收入与G DP的增长率均为正值,在绝对速度上都表现为较快速度的增长。
G DP在这29年间增长速度不断波动,其中最大增长速度为1984年的15118%,最小增长速度为1990年的3184%,平均增长速度为9175%。
财政收入在这29年间增长速度也不断波动,其中最大增长速度为1985年的29150%,最小增长速度为1993年的-28150%,平均增长速度为8145%。
从整体来看,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慢于G 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第二,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 DP增长率比较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79-1981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均低于G DP增长率;1982-1985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均高于G DP增长率;1986-1997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基本低于G DP增长率;1998年后财政收入增长率基本快于G DP增长率。
但从29年的平均增长率来看,两者相差不大,仅相差113个百分点。
第三,纵观29年来财政收入占G DP比重的变化趋势,从图1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2年财政收入规模在30%-50%之间,平均值为37144%; 1993-1999年财政收入降至20%以下,平均值为17177%;2000年至今稳步攀升至20%以上,平均值23104%。
从29年变化的总趋势来看,财政收入的规模经历了一个“持续较高—迅速缩小—缓慢恢复”的过程。
图1 财政收入占GD P比重及增长趋势三、我国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取值根据增长核算方程ΔY/Y=[(1-θ)×ΔN/N]+(θ×ΔK/K)+ΔA/A,即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源于投入的增长,如劳动和资本,以及技术的改进,而资本通过储蓄和投资进行积累。
我国劳动力富裕,储蓄率较高,二者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且目前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限,所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是投资。
因此,本文将从投资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来探寻最优财政收入规模,即能够使我国经济增长率和投资率最大化的财政收入规模。
11模型与数据收集根据巴罗(Barr o,1990)模型,财政收入规模与投资率是一种凹函数关系,所以,我们借鉴马拴友的研究构造以下最基本的凹函数:I=β1lnτ+β2τ+ε(1)…………………………………………其中,I是投资率,τ为财政收入规模,ln是自然对数,ε为白噪声。
而根据投资的加速原理,投资还受收入增长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应考虑总产出的价格指数和时间,以分别反映经济周期和趋势因素对投资的影响。
从而,财政收入规模与投资率关系的经验模型可扩展设定为:I=β0+β1lnτ+β2τ+β3ln(Δy)+β4ln P+β5t+ε(2)………………………其中,Δy指人均收入的增长,P是总产出的价格水平,时间t表示趋势项,βj是待估计的参数(j=0, 1,…,5)。
通过求极值原理我们知道,在极值点一阶偏导为零,因此,使投资率最大化的财政收入规模τ3由以下公式决定:I’=β1τ+β2=0,求解得出:τ3=-β1β2。
我们以1993-2006年为实证分析的样本空间,样本空间选取的理由是,观察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动特点可以发现,1978-1992年,财政收入规模在30%-50%之间;1992年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税源结构和税负结构也呈现出新的特点,1993年财政收入规模骤降至20%以下。
因此,1993-2006年的数据可以反映财政收入规模和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具有较好的理论研究价值。
其中,投资率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 DP的比率,财政收入规模用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 DP比重表示,总产出的价格用1978年=100的G DP平减指数表示,人均收入的增加用人均G DP的增加表示。
21实证分析结果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2)表示的投资率进行估计,回归模型为:I=-018988lnτ+314172τ+010601ln(Δy)-014021ln P+010259t+ε(-115700)(118597)(310136)(-117293)(117332)R2=018622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投资率的估计效果不错,拟合系数为86122%,表明用此模型来反映财政收入规模与投资率的凹函数关系效果很好。